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 :H 39 1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09— 15 2 1 ) 1— 13— 3 10 0 8 (0 1 O 00 0
On teT ahn fr o eE gi jr nv rie h e c igReo m ft n l hMao si U ies is h s n t
人, 需要更加具体化 、 特色化 ; 学科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阻碍发展的弊端, 部分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 的角 色 定位 模糊 , 因此 , 推进英 语 专业教 学 改革任 务必 要而且 紧迫 . 由于各理工科院校的发展很不平衡 , 因此人才培养的模式、 内容和进程也必须 因地、 因校 、 因专业而异. 各级各类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要从本专业的发展状况、 师资 队伍 、 学生来源、 所在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的 需求 及 就业 市场 的需 求 出发 , 实事求 是 , 因校制 宜 , 自主确 立适 合 本 校 实 际情 况 的人 才 培养 模 式 , 选 择 复 并 合的专业 , 努力培养 出服务于本地区经济建设 、 受社会欢迎的、 复合型、 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
vmie f cec n n ier g i usdtem i i u s o crigtet cigrfr nl hma r d e t s i ea degne n ,d cse a se n e n ahn om i E g s j — i os n i s h ns c n h e e n i oe
《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2 0 年 ) ( 00 颁布 1 年来 的实践证 明,英语专业复合型人 才培养思 1 “ 路是对 的, 是符合国家、 社会和市场的需要的” 然而 ,1 …. 1 年以来 , 各行各业都在发生着 日新月异的变化. 调
浅析英语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建构
282018年22期总第410期高等教育研究ENGLISH ON CAMPUS浅析英语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建构文/韩晔【摘要】外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内容,除专业的外语学院外,几乎所有的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等都开设有外语专业,而其中英语又是外语学习的第一大语种;外语专业的开设是为了培养能够熟练运用该语种进行语言表达、沟通交流的应用型人才,只有在交际环境中语言才有价值。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英语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建构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英语专业;实践课程;体现构建【作者简介】韩晔,沈阳城市学院。
引言课程设计是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构建有效性决定了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当前英语专业实践课程的存在的问题1.教学方法及手段落后。
在现有的教学方法中,多数教师并没有采取高效、新颖的教学方法,依然在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部分教师可能会采用小组讨论研究的教学方法。
从实际效果来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们真正的需求,也不能满足英语发展的需求。
2.课程设置不完善,结构不合理。
好多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缺乏明显的有针对性的应用性课程。
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习惯沿袭过去的课程体系。
很多课程结构也有诸多不足,教学内容整体上偏重理论讲授,缺乏实用性。
这就决定了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不切实际,学生虽然高分,却不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
3.忽略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由于课程安排的紧张,导致很多教师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导致学生很难做出针对性学习,教师也很难针对学生共同的薄弱之处进行针对性教学,对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提高有着严重的阻碍作用。
二、英语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建构1.改革教学方法。
将研讨式教学、案例教学和场景式教学应用到外语教学当中去,并通过网络教学、远程教学等形式进行辅助教学,以此来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注重语言实践。
将学生组织为学习团队和项目团队,通过团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并通过团队之间的竞争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开展团队间的外语学术研讨和学习心得交流,以英语为本,追踪外语相关理论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思想,积极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研究外语理论的实践价值,探讨前沿的应用方法和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能力。
英语专业土木工程方向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探讨
目前 , 大部 分 高 校 仍 未 实 行 真 正 意 义 上 的学 分 制, 学生 只 能按 教学 计划 规定 的课 程 选课 , 乏 自主 缺
权 。学 生学 得较 为死 板 、 动 , 析 问题 和解 决 问题 被 分 的 能力 较 弱 。在 学 习上 仍 然 是 被 动 地 吸 收 知 识 , 未 能 充分 发挥 自己 的主观 能 动性 , 用 第二 课 堂 、 利 网络
资 源等 进行 个性 化 自主式学 习 。
二 、 立课 程体 系改革 的 目标和 基本 原则 确
课程体系改革的 目标是培养适合 国家现代化建 设 需要 , 、 、 、 全 面 发 展 的高 级 外 语 人 才 , 德 智 体 美 围 绕 学 生 动 手 能 力 、 际 应 用 能 力 的 培 养 , 专 业 结 实 从 构 、 学模 块 、 资 力 量 、 师 引 导 、 习 实 训 基 地 、 教 师 教 实 创 新 实践 方 面 , 建 科 学 合 理 的课 程 教 学 体 系 。 笔 构 者 所 在 学 校 的 英 语 专 业 ( 木 工 程 方 向 ) 建 于 土 创 20 0 1年 7月 , 每年 面 向全 国招 生 , 制 4年 , 绩 合 学 成 格 后 , 予文 学 学 士 学位 。该 校 英 语 专 业 的课 程 培 授 养 目标 是 : 养具 有扎 实 的语 言基 本 功 、 广 的 知 识 培 宽 面 、 定 的土 木 工 程 专 业 知 识 , 合 到 建 筑 企 业 、 一 适 事 业、 研、 科 教育 和 行政部 门从事 国际 交 流 、 理 、 技 管 科 翻译 、 报 、 秘 、 学 等 工 作 以及 到 外 贸或 外 事 部 情 文 教 门从 事 口译 和涉 外工 作 的复 合 型应 用 人 才 。这 就 要 求 对 英语 专业 有 一个 科学 、 理 的 角 色定 位 , 在 此 合 并 基础 上 开展有 特 色 的 、 出优 势 的课程 体 系建设 。 突
地方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调查——基于毕业生的调查报告
一
、
研 究背 景
了解 : 1 地方类 理工 院校英 语专业 毕业 生对 英语专 () 业 培养模 式 、 课程 设 置 、 会需 求 、 社 自我 英 语 能力 的 认识 和评价 及相关 建议 ;2 为理工 类 院校 的课程 规 () 划 、 程设 置和教 学管理 提供 信息 、 课 依据 和建议 。
业 课 程 设 置 方 面 的 意 见 和 建 议 。全 部 问 卷 在 VF
60 . 数据 库 中进 行 结 果 统计 分 析 。 由于 问卷 中有些 是 多项 选择 , 备选 项 的选 择人 数 总 和会 超 过 总人 各 数, 所有 备选 项 的百 分 比总 和 会 超 过 1 0 。如 不 0 做 特别说 明 , 文 中所 有 的百 分 比都表 示 某 一项 的 本 认 同人数 占总人 数 的百分 比 。另 外 , 由于 很 多题 的 选项 较多 , 在结果 讨论 时 , 只讨 论有 代表性 的结果 。
自身 特 色 的科 学 的 外 语 专业 课 程 体 系 ? 这 些 问 题 缺
三 、 果 与 讨论 结
( ) 学 方 向 和 培 养 模 式 一 办
少全 面 的实证 性研 究 。本研 究从 毕业 生 、 在校 生 、 用 人单位 和教师 四个 方 面进 行 调查 , 文 是 毕业 生 部 本 分 的调查 报告 。
业人 才 的培养 目标 , 养高水平 、 培 高规 格 、 高素质 、 复
合型、 有特 色的英 语专 业 人 才 已成 为 今后 我 国高 校 英语 专业教 学 的主 要努 力 方 向 。外 语 界 的 专家 、 学 者 、 线 的外 语教师纷 纷就 外语 专业 的人才培 养 、 一 课 程体 系改革 做 了相 应 的研 究 、 出 了 自 己的 观 点 , 提 如: 戴炜 栋【 、 毅[ , 1刘 ] 2 何其 莘口 等 。但 是 , 些研 究 ] 这 除 了秦秀 白_ 外 都 是针 对 外语 院校 、 合 性大 学 本 4 综
《国标》指导下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
- 54-校园英语 / 高等教育研究《国标》指导下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杨东英 张云杰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杨东益【摘要】随着国家教育部颁布实施《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各高校开始进行了新一轮英语专业教学改革。
其中培养出优秀人才的核心是进行课程设置的改革。
本文从《国标》制定的背景和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发展阶段为基础,针对目前英语专业的改革热点,在综合对比、借鉴同各高校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探讨符合《国标》和校标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为地方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提供实际参考。
【关键词】《国标》 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各高校 华北理工大学 地方综合性大学一、《国标》制定的背景及《大纲》所具有的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在全国已达到普及,我国英语类专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
仲伟合曾指出,我国已有更多院校开设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直线上升,其中有 196所和 252 所分别开设翻译专业、商务英语专业。
蒋洪新曾指出,在2010和2011年国务院和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中,均表明了只有提高教育质量才能让高等教育蓬勃发展。
在这个英语毕业生越来越多的环境下,也要考虑到教育质量是否达标,因此,制定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国标》是必然的选择。
随着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上升,对地方高校英语专业来说,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要结合各高校本身特色和地方经济的发展特色,这已成为摆在高校英语专业面前的重中之重。
因此,各高校要对英语专业进行改革,改革其课程设置首当其冲。
虽然国内大多院校按照《大纲》制定了符合本校及地区特色的培养方案,但《大纲》仍具有局限性,国内高校内部开始出现学科分化,就业市场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比如忽视了研究方法类课程的设置;培养规格严重趋于同质化;重语言技能轻素质培养;重课堂理论教学轻社会实践训练等,因此非常需要各高校在《国标》下进行新一轮的改革。
理工科院校基于CBI的英语专业双学士学位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
第33卷第6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3 No.6 2012年6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un.2012理工科院校基于CBI的英语专业双学士学位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杨道云(中原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摘 要:文章介绍了河南省理工科二本院校中原工学院基于CBI教学理念的首批英语专业双学位课程体系设置情况。
课题组为检验课程体系运行效果,针对2009级开设的课程、使用教材、考核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专访,在了解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收获和教学信息反馈的同时,也发现了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CBI;英语专业双学位;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06-0151-042010年3月,河南省教育厅学位办在河南省高校启动双学士学位试点申报工作,中原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申报的双学士学位英语专业试点成功获批,首次面向全校二年级非文学类本科生开展跨学科招生。
9月底以来,经过近两个月的招生宣传与咨询工作,目前我校申报2009级双学士学位英语专业的学生共有141人。
在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普通二本理工科院校,如何结合申报双学士学位英语专业学生主修专业特点,积极探索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与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显得尤其重要。
目前就全国范围来看,英语专业双学士学位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由于课程体系本身及专业拓展课程设置有限,导致学生知识面偏窄;思辨能力较差;教学效率较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和就业实际需求;难以达到《大纲》规定的培养目标。
中原工学院英语专业双学士学位学习时间为2.5年,授课任务安排在第4-8学期共5个学期内完成。
鉴于我校英语专业双学位教学运行、管理将于第4学期第一次启动,如何基于一线教学实践,加强课程体系设置、专业实践教学等方面的相关研究,使英语专业双学士学位学生,在主修专业的基础上,加强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以内容为依托的课程体系研究,具有可行性。
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学科建设途径探析
英语专业属于人文学科 ,理工高校的英语专业
明确 的 目标 。 之所 以如 此 , 与此类 高 校英语 专 业建 设 课程 建 设要 取得 突破 性 的发展 ,就必 须 打开人 文 与 发 展历 程有 密切 关 系 。此类 院校 前身 多为 本 校承 担 科技 之 间对话 的窗 口。这 就要 求 教学 内容 安 排保证 文 完 同时 公 共英 语教 学 的基础 教 学部 门 ,缺乏 英语 专业 教 学 语 言知 识 与 社会 、 化 知识 的系 统 性 、 整性 , 理 语 培 养专 门英 语人 才 的实 际经验 ;虽然 也借 鉴其 他 外 还要 保 证两 者 问 的有 机结 合 。 论上 讲 , 言 是文 化
问题
( ) 一 办学 理念不 清 在办学 理 念上 ,理 工 院校 的英语 教学 只看到 英
语 的“ 工具性 ”忽视 了高校英 语 教学 的学 科性 、 业 重 视 , , 专 缺少投 人 , 教学 设施 陈旧 。学 院图 书资 料室供
性 和 它 自身 所具 有 的人 文性 。很 多理 工 院校 的办 学 开展 语 言学 和文 学领 域学 术研 究使 用 的 图书 资料 不
的需求量逐渐减少 ,如何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去建设 构年轻化难掩其教育底蕴不足、 经验缺乏的尴尬 。 相 英语专业 , 特别是如何加强专业学科建设 , 使理工院 当多的教师缺乏系统的教育学 、 心理学知识素养 , 没 校英语 专业 可 以得 到持 续发 展 ,是我 们应 该 不 断思 有 机会 了解 现代 教育 教学 思 想和 理论 ,把 英语 教 学
了如何使用语言知识 的经验和能力。
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文化内容 , 培养方案》 使《 中的课
据 资料统 计 ,我 国高 校现共 有 62个 英语 教学 程形 成一 个有机 整体 。修订 后 的方案 可根据 本 校情 2 点 , 中三分 之一设 置在 理工 院校 。 其 要想从 众 多英语 况补充新的课程 , 如英语史与圣经选读等课程 。 在这 专 业 中脱 颖而 出 , 业建 设 必须 本 着 “ 专 以人为 本 ” 的 个 有机整 体 中 ,新增 加 的课 程将 成为 专业 知识 教学 教育理 念 ,从 单纯 的学 院式人 才培养 模式 转 向宽 口 中最灵活 的一个 部分 。它 既补充 原有 的专业 知 识课
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办学定位与课程设置研究
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办学定位与课程设置研究[摘要]近年来理工院校英语专业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办学定位不清,对培养目标认识不深,以及课程设置不合理等因素。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明确办学定位和学科内涵,合理设置各类课程,加强人文教育课程建设,积极探索富有特色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办学定位课程设置一、研究背景目前,全国开设英语本科专业的院校中有1/3为理工院校,而且这个比例还在逐渐上升。
数量上逐渐增加的理工院校英语专业正面临着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在“理工”这个氛围中更加有力地促进英语专业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一些理工类重点院校英语专业以其优秀的教学质量、特色化的外语人才培养而引起外语界的关注。
但是,与此同时,其他许多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却仍然在苦苦探索问题解决的对策和出路,并且结果不容乐观。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之下,如何与时俱进,认真研究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的发展现状,积极提出应对策略,发挥理工科院校资源优势,挖掘英语专业发展潜力,全面提升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核心竞争力,这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理工院校英语专业的办学定位和课程设置方面探索解决当前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办学定位和课程设置的状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严格按照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的要求,充分利用其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特长,为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输送了大量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以及人们对英语专业学科内涵建设认识的不断深入,其他类型院校如师范类、综合类、外语类院校都在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加强了重视。
另外,由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不断完善,使得非英语专业学生所掌握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与英语专业学生相比,差距越来越小。
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对理工院校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提出新的挑战,同时,也暴露了理工院校在发展英语专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亟须根治的症结。
理工科院校深化英语专业特色教育的探索
Abta tT i p pr n lzdte rsn ahn dla igcn io s f e n lhm jr s c :hs a e a e ee tec iga r n o dt n g s a r a y h p t n en i ot E i h o
i ce c nd tc oo y u i este ,d s u s d t e n c siy o e p n n he c a a trs c n s in e a e hn lg n v r i s ic se h e e st f d e e i g t h r c eit i i
O n De p n n he Cha a t rs i uc to ft e e igt r c e itc Ed a i n o he Eng ih ls
Mao ce c n eh oo yUnv ri e j ri S i ea d T c n lg i es i n n ts
的专业背景优势 , 从英语专业 的发展趋势及就业市场 的需求 出发 , 实事求是 , 深化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
[ 关键词] 理工科院校 ; 英语专业 ; 特色教育 [ 中图分 类号]H 1 39 [ 文献标识 码 ]A [ 文章编 号]10 9 4 ( 09 0 09— 02 2 0 )3—04 0 0 5— 2
Vo 5 No 3 k2 .
Ma. 0 r 2o 9
理 工 科 院 校 深 化 英 语 专 业 特 色教 育 的 探 索
刘 志伟 , 一欣 钱
( 吉林建 筑工程学院 外 国语学 院 , 吉林 长春 102 ) 30 1 [ 摘 要] 本文分析 了当前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 出理工科院校英语 专业要结 合理工科 指
理工类大学英语专业人文类课程设置研究
理工类大学英语专业人文类课程设置研究【摘要】科学的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部分。
理工类大学英语专业人文类课程设置存在的诸多问题,制约着本专业的发展。
理工类大学英语专业应对本专业的人文类课程设置进行分析,根据国家大纲的要求及理工院校的特点优化课程体系,使培养的学生与其它类型院校的学生相比有独特的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理工类大学;英语专业;人文课程设置1.引言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有特色的英语专业人才已成为今后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主要努力方向。
外语界专家如戴炜栋、刘毅,何其莘等都就课程体系改革做过相应研究,但大都针对外语院校、综合性大学本科英语专业。
据最新统计,目前我国开办英语专业的高校有939所(何其莘,2009),其中理工类院校占1/3。
如何改进现行的课程设置以适应学科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决定着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成败。
本文探讨如何对现行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优化,寻求课程设置合理方案,以引起更多的思考。
2.理工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之后,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就考虑到了交叉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这与2000年颁布的《大纲》的要求不谋而合。
上世纪80年代末,国家对专业目录进行调整,科技英语专业只成为一个培养方向。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开设的相关知识课程总体上可分为三大类:数理课程、计算机课程、行业专业课程。
现今我国数量庞大的“英语专业”中,特别是近年来在传统上或依然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中设立的“英语专业”,有相当数量根据实际内容来看,也许称之为“专业英语”更为贴切。
理工类课程虽然是理工类院校的优势,但在具体的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3.课程设置理论依据及课程设置改革探索3.1理论依据:《大纲》指出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是外语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当前外语专业课程建设主要面临以下几项任务:(a)开设与复合学科有关的专业课、专业倾向课或专业知识课,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能力范式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探索
能力范式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探索摘要:大学英语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基于能力范式对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建设科学合理、动态开放、结合特色、融入思政的新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是满足学生英语学习需求,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和有效路径。
关键词:能力范式;课程体系;大学英语教学一、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背景大学英语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教育课程。
该课程以《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培养人文精神和思辨能力为教学目标,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和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助力和服务,对学生的学业深造、高质量就业及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是由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组织设置的一系列课程,是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和手段。
能力范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按照应用型人才的应然属性,构建能力范式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与大学英语的课程定位同向,与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契合,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二、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原因我校以往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比较单一,仅开设精读和听说两门课程,无法应对社会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学体系缺少延续性、发展性,仅在大学一、二年级阶段开设,造成语言学习的断层,无法与学生的学习深造、职业发展对接;教学模式仍以课堂讲解为主,教学内容狭窄老化,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因此,构建基于能力范式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成为实现我校大学英语整体教学目标的关键,也是深化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提高我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三、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实践经过两年的改革实践,在能力范式指导和引领下,我校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动态开放、结合特色、融入思政的大学英语新型课程体系,体系不仅从理论上符合能力范式要求,更是从教学实践层面上充分体现了能力培养的意义和内涵。
应用型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以黄石理工学院为例
[ yw rs pat a —a it;E gi aos o tn yt o rc c d c t n o s u t n Ke o d ] rci l bly nl h m jr;cnet s m fpat ee u a o ;cn t ci c i s s e i i r o
黄石理 工 学 院是 一 所地 方 本科 院校 , 以 培 养 “ 向 区 域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需 求 , 养 专 业 面 培
及 所 在 课 题 组 以 北 美 的 “ 力 本 位 ”( o e 能 C mp—
t c ae d ctn) 育 理 念 为 指 导… , e eB sdE uai 教 n o 将 课 程 教 学 与 实 践 环 节 相 结 合 , 构 建 应 用 型 英 对 语 专 业 实 践 教 学 内容 体 系 进 行 了 探 索 和 研 究 。
tv so T,tep p rd su s steGu dn iw a d fa wok o o tn y tm fP a tc d c t nfr ie fHI h a e ic se ii gve n r me r fC ne t se o rcieE u ai o h S o
动都 以能 力 为本 位 ; 三个 层 次 ” 指把 实 践 “ 是 教学 活动按 能力 层次 分 为基 本技 能 、 业 ( 专 岗 位 ) 能 、 合技 能 三个 层 次 , 相互 独立 , 技 综 既 又 相互促进 。同时结合 三个层次 的实践 教学 , 开 展学科竞赛 、 外 科 技 创 新 等课 外实 践 活动 。 课 这 一 体 系 与 学 生 成 长 的 规 律 以 及 学 生 的 知 识 构 建 过 程 相适 应 , 持 循 序 渐 进 、 年 不 断 线 , 坚 四 科 学 合 理 , 实 可 行 , 图 1所 示 。根 据 以 上 切 如 三个层 次 , 践 教学 内容 可 分成 三个 模块 : 实 基 本 技 能训 练 、 业 技 能 训 练 、 合 技 能 训 练 。 专 综
新文科背景下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发
2022年12月第49期Dec. 2022No.49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新文科背景下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发展路径研究梁 玉,高中华(哈尔滨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摘 要] “双一流”建设开展以来,理工科院校的英语专业作为学校的弱势专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新文科发展理念提出以后,理工科院校的英语专业迎来了发展的曙光。
研究梳理总结了近些年新文科发展的应用现状,分析总结理工科英语专业的发展现状,深刻思考并提出理工科英语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找准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特色发展的目标与定位,坚持学科交叉发展。
在专业、高校之间互联互通的过程当中,体现学校特色和区域特色,形成具有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特色的专业发展路径。
[关键词] 新文科;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发展路径[基金项目] 2022年度黑龙江省本科高校首批外语教育改革创新项目“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外语创新型课程研究”(HWX2022031-C)[作者简介] 梁 玉(197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等研究;高中华(1998—),男,安徽淮北人,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2021级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笔译。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49-0070-04 [收稿日期] 2022-06-11引言理工类院校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对象,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纲要》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作为下一步国家发展的重点提上了日程。
新文科发展理念提出之后,英语专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能否做到将英语专业与理工类院校特色学科互联互通,紧密关系着学校一流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大学英语拓展类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实践———以大连民族大学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为例
大学英语拓展类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实践①———以大连民族大学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为例苏畅(大连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600)一、引言拓展类课程开设的理念源于选修制度的产生,它是1869年由美国教育家艾略特(C.W.Eliot )在哈佛大学确立和推行的。
旨在强调个性化教育,是一种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
它要求教师尽可能地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将学生塑造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学生要学会选择,他们可根据自己的动机、兴趣及个性特征选修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
目前国内的拓展课程是指各个学校依照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自主开发和研究的课程,将英语课程与相关专业课程有机地进行组合,从而形成具有自己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
国内有关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表明,在目前阶段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已经进入了大学英语与高中英语,英语专业界限逐渐模糊;规范统一的教学正向个性化教学发展;大学英语的基础教学正在松动为特征的“后大学英语时代”。
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7年印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修订版)(以下简称《课程要求》)中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1]以《课程要求》为参照,大学英语课程不应当只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它也是一门拓展学生知识面、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从而提高人文素养的素质教育课程。
定位于基础课程的传统大学英语课程已经难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眼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从教学模式的改革走向教学内容的改革。
[2]同时,大学生入校后英语层次状况以及毕业后将要面临的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都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严峻的挑战。
面对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应对并有所作为,使教学体制和课程设置更加合理、有效,不少专家、学者与广大教师认为应对挑战的措施之一就是改革课程结构,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拓展系列课程。
理工类院校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初探
目前 , 多 数 理 工 类 院 校 开 展 的 研 究 为 指 挥 棒 的 英 语 学 习使 学 生 无 法 正 确 处 理 大
在 一 些 行 业 性 院 校 , 语 教 学 缺 乏 行 业 和 生 英 语 教 育仍 属 于 基 础 英 语 , 语 教 学 由 英 语 学 习 与 专 业 学 习 间 的 关 系 , 能 恰 当 英 英 不 外 语 学 院 的 教 师 承 担 , 教 学 中 一 直 强调 地 对 二 者 的 学 习 时 间 进 行 分 配 , 致 本 末 在 导
设 计 教 学 内容 ,组 织 教 学活 动 , 正 实 现 美 语 为 专 业 学 习服 务 的 目标 。 真 关键 词 : 工类院校 研究生 英语 课程体 系建设 理
中图分 类号 : 3 H 1 9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6 3 9 9 ( 0 1 0 ( ) 0 1 0 1 7 - 7 5 2 1 ) 6 b一 1 — 2 3
把 阅读 视 为 语 言输 入 和 积 累 的 主要 途 径 , 倒 置 。 究 生 教 育是 高 层次 的素 质教 育 , 研 最
一 篇幅 重 要 的 是 培 养 科 学 研 究 素 质 的 教 育 , 英 而 作 和 研 究 需 要 脱 节 , 工 类 研 究 生 的 英 语 选 取 的 阅 读 材 料 多 为 社 会性 、 般性 、 理
类 院 校 所 开 展 的 研 究 生英 语 教 学 改 革成 为
研 究 生 英 语 教 学 领 域 的 关 注 焦 点 。 而 大 然
的 关 系 , 专 业 需 求 纳 入 到 英 语 教 学 活 动 学 习 、 究 与 国 际 交 流 。 实 却是 , 语 这 将 研 现 英 中。
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上海建桥学院英语教育方向为例
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上海建桥学院英语教育方向为例作者:张艳春来源:《校园英语》 2021年第5期文/张艳春【摘要】近年来,英语专业的发展面临严峻的危机。
调整思路、培养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英语专业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本文以上海建桥学院为例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依托区域资源优势,构建层级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实践教学能力;层级式教学体系【作者简介】张艳春(1982.05-),女,汉族,上海人,上海建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2009年麦可思研究院首次发布《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以来,英语本科专业多次被列入就业红牌警告榜单。
就业红牌专业指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水平较低的专业。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教育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旺盛。
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最多的行业是“中小学教育”(就业比例为9.5%)。
在这样的背景下,及时调整专业的转型发展、培养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英语专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上海建桥学院是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该校坚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2016年,在经过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该校英语专业探索转型发展,新增英语教育方向,以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
这个专业坚持“实基础、高素质、有特色”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理念,构建“渐进式、交互式、模块化”课程体系,凸显“英语优势+教育专业”的能力体系,其中教学实践能力是衡量教师专业能力与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教师专业能力构成的核心内容之一,关系到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
本文探讨英语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路径,以期完善英语教育方向的实践教学。
二、我国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本研究以“英语教育专业教学实践”为主题,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的论文进行搜索,发现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与策略(许瑛,2013;陆莲枝,2013);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实现手段(朱昱,2012;魏晓红,2010);英语教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张媛媛,2014等)。
大学英语专业英语类课程设置研究——基于某重点高校的改革实践
湖 北 经 济学 院学 报 ( 文科 学 版 ) 人
J u n l fHu e ie st fEc n mis Hu nte ce c s o r a b i o Unv riyo o o e ( ma iisS in e )
4
瀑
程
学 期 2 34 , 34 、 4
24 、
情 最 英 语 f 语 ] 高级 英 语 啊译 英 语 词 的 讲练 与提 高 : I 报 刊英 语 阅 读与 翻 泽
旅游 英 语
交 际 英 语 门语 英 语 报 f选 凄 { J 大学 英 语 写作 跨 文 化 交 际
校 总 课 程设 置 的 两 个 平 台之 上 ”4, [ 即通 识 教 育 必 修 课 程 ( ] 包 括 大 学 英语 一 级 至 四级 ) 和人 文 艺 术 类选 修 课 程 , 些 选 修 课 这 包 含 英 语 高级 视 听 、 语 报 刊 阅 读 、 语 高 级 口语 、 语 写 作 英 英 英 与 翻译 、 国地 方 文 化 、 视 欣 赏 、 文 化 交 际 以 及 英 语 演 讲 中 影 跨 与辩 论 这 八 门课 程 。 总 结 已有 的改 革 成 果 , 不难 总 结 得 出 , 有 大 学英 语 改 革 现
一
语 课 程 体 系 , 综 合 英 语 类 、 言 技 能类 、 言 应用 类 、 言 文 将 语 语 语 化类 和 专 业 英 语 类 等 必 修 课 程 和选 修 课 程 有 机 结 合 , 保 不 确
同层 次 的学 生 在 英 语 应 用 能 力 方 面 得 到 充 分 的训 练 和 提 高 。 但《 求 》 有 列 出 课程 的具 体 名 称 。 “ 一 做 法 有 助 于 各 校 要 没 这 根 据 自身 特 点 设 计 大 学 英 语 课 程 体 系 是 发 挥 主 动 性 和 创 造
新工科专业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以建环专业英语阅读及写作课程为例
新工科专业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以建环专业英语阅读及写作课程为例作者:李奕霖孙婵娟来源:《校园英语》 2021年第1期文/李奕霖孙婵娟【摘要】新工科专业英语课程在培养高等院校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及写作能力、提升学生全球胜任力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对塑造卓越工程人才有重要意义。
笔者结合建环专业英语阅读及写作教学实践经验,发现工科专业英语的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至关重要。
本文从课程培养目标修订、课程内容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教学及考核形式改革等方面探讨新工科专业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新工科;专业英语;课程思政【作者简介】李奕霖(1988-),女,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课程思政;孙婵娟(1986-),女,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健康建筑与儿童健康。
【基金项目】2020年度上海理工大学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专业)课程建设项目(外国留学生政府奖学金服务支持体系高校国际学生课程与专业建设项目);2020年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课程思政建设项目2020SZ-KC11;2020年上海理工大学“面向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自动控制原理多元化教学体系建构研究”CFTD203038。
一、引言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教育部于2017年公布了《“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提出要通过新工科建设为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培养新型工科人才,推进国家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世界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抢占先机。
新工科培养的卓越人才不但要具有家国情怀、创新创业能力、批判性思维、沟通与协商等素质,还要具备全球视野,才能形成工程化、创新化、国际化的人才特色,从而得到国际人才市场的认可,在世界舞台为中国制造业发展做出贡献。
由于英语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新工科人才的培养需要以全球视野为基础,通过加强学生对专业英语和全球化行业背景的学习,综合提升新工科人才的全球胜任力。
浅述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构建
很多本科院校的英语 专业 教师的教学方法陈 旧,主要 以 传 授基本的语言知识 为重 点 ,忽略了对 于学生创新素质 的培 养。 很多学生对于英语知识学得较为死板而且被动 , 其分析 问 题 和解 决问题 的能力也通 常较 弱。 此外 , 由于受到实践基地 的 限制 , 大部分 的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 , 很 少有 机会 真正的接触 社会 , 在理论与实践中常常脱节 , 导致学 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 实 际的操作 能力较为低下 , 而无法满足职业 对于人才 的需要 。 3 . 大学生的知识面较窄 。 学 习方法少有创新 目前我 国的大部分本科高校未实行真正 的学 分制 ,学生 通常按教学计划所规定 的课程进行选课 , 缺乏一定的 自主权 。 同时在学 习的过程 中主要是被动地 吸收知识 ,无法充 分发挥 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 也很难进 行个性 化的 自主式学习。此外 , 受到教学 内容 、 语言环境 和师资水平 等因素影响 , 大部分学 生 的知识面不宽 , 而且 学习方法少有创新 , 应试教育导致 的填 鸭 式教学方法仍然 限制着学生的学习能力 。 三、 应 用型本科院校 英语课程体 系的改革与创新 1 . 课 程体 系中强调英语基础知识 的学 习和巩固 英语的基础知识是提高学生英语技能的重要基础 , 其语 言知识本身 同时也是语言学习的 目标。学习并掌握语言知识 的 目的是将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运 用在语 言的实践 中。 因此 , 如果没有一定的语言知识 的积累 , 就无法产生有效的表达。 要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英语 课程体 系中加 强英 语音 、 形、 意等基 础课 程的教学内容 , 充分利用有限 的课堂教学 时间 , 将英语语 言知识 高效 地传 递给大学 生。 2 . 强化英语课程体系 中的实践技能的教 学内容 首先要让 大学生 清晰的认识到 能力 培养 的重要性与必要 性。 因为英语专业 的课程设置会体现 出教学理念的转 变 , 是英 语 知识技能化 的关键所在 。应用型 的本科 院校更 加强调的是 对 于英语实 际应用能力人才 的培养 , 重视语 言知识技 能化的 课程设置 。运用语言 的能力需要在 吸取信息并表 达 自己的交 际过程 中得 到进一步 的提高 。本科 院校 的英语语 言技 能类 课 程包括 口 语、 写作 、 翻译 、 视听说等能力 的学习 , 这些课 程能使 学生把所掌握 的语言知识通过具体 的应用而转化成 为语 言的 技能 , 同时锻炼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和严 密性 。 3 . 增 加专业型英语 课程 的比例 本科阶段 的英语教学要适应市场的需要 ,因此就要根 据 不 同专业 的办学情况 以及相关行业人才需求现状 , 把握学 生 的实践能力结构 ,切实在提高学生在相关专业领域 的 口 语 以 及文字交流的能力。 例如 , 可 以结合各学科的发展 方向以及各 专业学 生的培养去 向等 , 增 加开设计算机 英语 、 新 闻英语 、 外 贸函电英语 、 法律英语 、 旅游英语 、 体育英语等课 程。此外 , 还 要增设一些跨文化知识的课程 ,因为文化类的课程通常会注 重文化素养的提高, 使大学生深层次地把握 好各 种语 言知识 , 并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逻辑性 ,让英 语的语言教学起到文化 的沉淀与净化心灵的作用 参考文献 : [ 1 】 于轶. 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J 1 . 文学- 9 艺术. 2 0 1 1 。 O 5 . ~ [ 2 】 赵应吉. 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探索『 J 1 . 重 庆科技 学院学报. 2 0 1 l , 2 3 . ~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十二五” 规划 课题《 应用型本 科院校特 色英 语专业课程体 系的构 建 ( 编号: H G J X H B 1 1 9 2 5 ) 》 阶段性研 究成果
理工类高校英语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类 高校开办 的科 技英语专 业被纳 入 “ 门用 途外语 类”其 专 , 英语 专业从此得 以正名 。一些 院校还 经国务 院学 位委员会
批 准创办 了专 门用途英语 专业或外 国语 言学及应 用语言 学 专 业的硕士 点 :一些重点 理工类 院校英 语专业 以其优秀 的 教学质量 、 特色化 的外语 人才培养 而引起 外语界 的关注 。 在 我 国高等教 育进入大众 化阶段 的进 程 中,理工类 高校创 办
3币 资力量 不均衡
英语专 业进 入高 峰期 。 目前 , 国约有 10 所 高校 设有 英 我 00
语专业 , 中理工类 高校 占三分 之一左右 。 其
一
新办 的英 语专业 师资力 量往往 比较 薄弱 , 专业教 师数
量不 足 , 每个 教师 承担 的课 时量大 、 目多 。 者对某 理工 科 笔
级考试 的通过 率 , 严重影 响 了正常 的英语教学 。
就业 率是评 价一所 大学 办学 质量 的一项 重要指 标 。 由 于社会 对应用 型英语人 才需 求旺盛 .为了满足 劳动市场 的
的学 习和各类 资格 证书 的考试 。实际上这恰 恰阻碍 了他们
未来 的发展 。 5 . 忽视学科 建设
关键词 : 理工 类高校 ; 英语 专业 ; 问题 ; 对策 18 9 7年 , 国家教 委在 修订 的 《 普通 高等 学校 社会 科学 本科 专业 目录》 中正式将 外语 学科分 成 四大类 , 即外 国语 言 文学 类 、 国语 言文化 类 、 门用途 外语类 、 言学 类 。 工 外 专 语 理 ( 主要指 英语语言 学 )公 共基础课 学时约 占总学 时的 3 %, 。 5 专业 基础课学时约 占总学时 的 4 %,专业 方 向课学 时仅 占 5 总学 时的 2 %。 以上 数据不难看 出 , 0 从 英语专 业课程 的设 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早在2021年,国家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就明确指出:“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改革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面,深入进行外语专业教学的整体改革,已是刻不容缓。
”对英语的需求和语言的运用能力也必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在这场变革中,传统的英语学科培养模式和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已经无法满足这种蓬勃发展的社会需求,直接导致英语专业的吸引力日趋下降、生源质量日趋下滑、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紧张,英语作为一个独立性学科的地位和意义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质疑,逐渐从主流专业蜕变为高等学校的包袱院系、从热门学科变成弱小学科甚至边缘学科。
针对英语专业的发展困境,国家教委在《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指出外语教育存在五个不适应,即“思想观念的不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不适应;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不适应;学生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的不适应;教学管理的不适应”。
同时,明确规定了21世纪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即“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的应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新大纲将新世纪英语专业毕业生定义在三个层面上,同时也明确指出了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三个目标:第一,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第二,广博的文化知识;第三,从事多领域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根据这一目标要求,英语专业必须在一个多元性、开放性的课程体系下,培养三种类型的人才:第一类为英语语言文学人才;第二类为“英语+商务方向”的应用性人才;第三类为“英语+应用学科”的跨学科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而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则是课程体系建设,是英语学科改革发展的第一步。
在2021年召开的第十二届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教学研讨会上,来自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八位成员以及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
学、上海理工大学等在内的一百余所理工科院校外语学院院长、副院长和英语系系主任齐聚一堂,共同交流和讨论理工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议题。
一、理工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学校和外语类学校相比,理工类学校并不具备以上三种人才培养可利用的优势资源,这直接影响到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的效果及可行性。
笔者调研工信部所属理工院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专业特色及课程设置,发现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普遍面临如下问题:首先,学科优势薄弱。
尽管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要求无一例外地是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熟练的语言运用能力,但是,学生在就业中往往表现为基本功不够扎实,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学习和实践严重脱节,导致学生缺乏就业优势和竞争力。
其次,专业特色不强。
理工类院校的英语课程设置基本上与国内一流综合院校和外语院校保持一致。
但是,相对而言,欠缺人文学科知识的广度;尽管开设商贸和法律等专业英语课,但缺少相关专业知识背景且普遍缺少实践机会,难以兼顾专业性与英语应用能力;而且没有充分利用理工科背景,发挥出应有的学科优势,毕业生并不具备有力的就业和市场竞争力。
最后,社会认知度较低。
与一流外语类院校相比,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缺少国际化、多元化、人文化办学的社会资源,学生在校期间缺少参与重大外事活动、高级别国际赛事或会议等社会实践的机会,因而,语言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社会参与意识及程度较低,使专业及毕业生没有在人才市场上打造出特色品牌和社会认可度。
二、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为了打破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学科发展的僵局,理应率先从课程设置入手,进而打造新世纪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理念和新办法。
英语专业以做强学科和服务社会为指导思想,依托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实现英语语言文学学科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依据新《大纲》总体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兼顾素质培养和社会需求,将英语专业课
程分为“两个阶段”和“三大板块”,即“低年级阶段”和“高年级阶段”以及“英语专业技能课板块”、“英语专业知识课板块”和“相关专业知识课板块”,同时采用“英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精外语、晓人文、懂科技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提高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构建课程体系模块、强化学科基础课程的同时,打造纵深化、多元化专业课程。
加强学生英语基本功,加强英语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建设是本次改革的核心。
专业基础模块即低年级阶段课程,包含输入课、中继课和输出课三种类型。
对专业基础模块改革的举措从两个主要方面入手。
一方面,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增加课程难度。
例如,在低年级开设将英语国家概况、欧洲文化、文学导论等高级文化课程。
同时,加强课程难度的阶梯式递进关系和内在联系,突出重点,如将写作课程划分为语法写作、修辞写作、文体写作和学术论文写作。
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特点和兴趣进行课程设置,将传统口语课程设计为语音课、交际口语、新闻口语、英语辩论、英语演讲等。
专业课程模块采用“英语语言文学必修课+方向选修课”的模式。
根据新《大纲》要求,课程体系建设力图使三大板块构成统一体,弥补以往高年级专业课与低年级基础课的衔接缺陷,加强两个阶段知识的连续性及课程的内在逻辑性,同时强化专业必修课的专业性和专业选修课的实用性。
借鉴一流综合性院校的经验,将选修课从高年级阶段调整到基础课阶段,对学习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英语语言文学更深入的研究性知识。
同时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提供急需紧缺的商务方向课程,如外贸实务、西方经济学等。
通过科技类选修课打造理工院校英语专业特色,在课程设计上可以涵盖西方科技发展史、中国科学史、计算机翻译等。
此外,通过开设部分中国文化课程培养学生学贯中西的开阔视野,如中国文学化等。
选修课旨在建构知识结构的多元化格局,兼顾实践价值(市场、社会需求)、学生兴趣专长和人文素质,具备内在的系统性和整合性。
新《大纲》明确提出,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中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因此,英语专业围绕质量工程,依托学校本科教学的三个教学体系,在专业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模块上形成核心课程体系之外,逐步完善“课内为主的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以及“课外为主的科技创新训练体系”。
借鉴综合性院校的实践课程经验,使实践教学体系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组织、参与、承办,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学生的特长。
如语音淘汰赛、唱诗班、配音大赛、演讲辩论赛、创作型写作大赛、英语戏剧社等。
通过各类课内、课外的学习、实践、竞赛、设计和科研体验等,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优化实践教学环节,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需求,最终,在三级教学体系之上创立院系文化观。
学生外语能力的提高主要靠学而不是靠教,教师的功能是引导、答疑、督促、考评。
变传统以教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为以学代教、以考促学,教、学相依、抓两端、放中间的模式。
在教学方式上,改变教师疲倦,学生懒散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把他们区分为橄榄形的A、B、C三档,教学力量适当向A、C两端倾斜,使优秀学生更加出类拔萃,在竞赛工程层面上实现自我价值;使基础薄弱的C类同学能够得到有针对性的辅导。
针对B类大部分同学,将充分发挥考试的指挥棒作用,实践以学代教,以考促学的新模式,转变教师职能,充分发挥其引导、考核和督促功能。
教师团队建设是此次课程体系改革成败的关键。
为解决英语及理工专业知识衔接不好的问题,可以选派优秀英语教师进修或跨专业学习,加强方向课程教师的培训和深造,培养一批具有交叉学科背景和跨学科教学能力和经验的年轻教师,加强专业方向教学的实用性。
增加与国内综合院校和外语院校教学的交流机会,派教师到世界名校学习教学方法。
在学习中思考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法,在学习中创新。
三、结束语
理工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旨在强化英语语言基础、突出实践能力、重在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
改革后,理工院校英语专业
核心课程与国内权威院校平行课程接轨;形成比较鲜明的理工院校英语专业特色和课程优势;增强教师的核心竞争力,将教学推向一专多能的实用性、功能性,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为切入点,借鉴国内知名、世界一流外语学校和综合性学校的成功经验,构建本科课程体系框架和各专业课程,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着力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在强化英语专业语言基本功的同时,融合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注重学生思维品质和科学素养的综合提高,塑造创新性、复合型高级英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