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汇意义看英汉文化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体现在词汇上则有:同一事物的多种表达;词的差别;表面意义和内涵的不同;词汇空缺;颜色、动物词语,成语、谚语等不同的词汇涵义。
关键词:词汇;文化差异;英语教学
语言是反映社会的镜子。词汇(Lexicon)是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是语言大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因此文化差异在词汇层次上体现最为突出,涉及的面最为广泛。根据The Random House Dictionary of English Language(1990)之解释,文化差异,指被表示的事物、概念、行为等在不同文化中所指的含义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可能会由于缺乏对社会环境和背景文化的了解而导致不理解或误会。文化差异与语言差异之间存在着互为映照关系,认识文化差异是分析语言差异的基础。因此,对于学外语的学生来说,应了解所学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不仅要掌握词的字面意义,而且要知道词的涵义。不了解词汇涵义,就会在语言上犯错误。
一、同一事物在另一种语言中有多种表达
1、以称呼方面为例。中国人的称呼不仅有符号意义,更有社会意义,通常将名字与身份、职位等相连,如张老师、李经理、王局长、赵部长等;而对于大多数西方人来说不喜欢在姓名上加头衔,可以直呼其名。近年来,许多讲英语的人常常用名字称呼别人,而不用某某先生、某某太太或某某小姐。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甚至初次见面就用名字称呼,不仅年龄相近的人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也这样称呼,没有不尊重对方的意思。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也是这样的。除非是某些从事特定工作的人员,例如法官、高级军宫、医生、宗教领袖等,但即便对这些人士,称呼他们的名字而不加头衔也可能会更好些。西方在称呼上也不象中国有明显的地位尊卑、血统贵贱的观念,而汉语称呼中却有长幼、尊卑、上下、男女之间的分别,而且中国人习惯于用尊称,有时是一种礼貌,西方没有或很少使用尊称。中国人称妇女为“女士”、“小姐”、“太太”,不很严谨,而西方不能随便使用小姐(Miss)或太太(Mrs.)因为这关系到对方婚姻状态,属于比较敏感的问题,当不能肯定时,通常笼统地称女士为Ms.英语的亲属称呼比汉语笼统、简单的多。
2、以姓名为例中国人是姓在前名在后,而西方名在前姓在后;中国女子结婚后保持原姓,西方女子婚后改为夫姓。在取名方面,中国人取名重口彩,多与美丽、财富、志向等有关,西方人取名不重这些。
二、部分意义相同,但其他意义相去甚远
有的单词虽然表面相同,但隐含或附加意义却不同,感性色彩也不一样,有褒义、贬义之分。以“知识分子”和intellectual为例。在中国,“知识分子”一般包括大学教师、大学生以及医生、工程师、翻译人员等一切受过大学教育的人;而且,中学教师也是知识分子。在中国农村有许多地方,连中学生也认为是“知识分子”。但在美国和欧洲,intellectual这个词同汉语中的“知识分子”有所不同,它比“知识分子”包含的词义要窄些,只包括大学教授等和在学术上与大学教授具有同等地位或取得相当学术成就的人。在英语中intellectual这个词并不总是褒义词,有用于贬义的,如“自认为是知识界的杰出人物,耽于空想,忙于钻研空洞的理论,但不善于处理实际问题”。请看《韦氏国际大词典(第三版)》上的两个例句:例1:Don’t go for the intellectual who knows nothing but$2 words.(不要轻信/迷信那些只会咬文嚼字的知识分子。)(two-dollar words表示“不为一般人所知的大词”。)例2:Intellectual is an uglyword⋯ it implies consummate snobbery.(intellectual——词带有强烈的贬义,意味着极端势力或高傲自大。)
三、表面意义和内涵的不同
“lover”一词在中文里是“爱人”,一般用来指自己的配偶(丈夫和妻子),但在西方人眼里“lover”也是“爱人”,但指的却是情夫或情妇,它与husband或wife的意义完全是两码事。又如“marry”一词,在西方社会里,无论是男娶女,还是女嫁男都用“marry”一词来表示,而在中国,娶与嫁有着明显的文化内涵,“娶”与古代盛行的抢婚有关,“嫁”即意味着妻子有了归宿。又如“professional”一词,“He is fl professiona1.”和“She is fl professiona1.”之间可能引起完全不同的联想意义,对男性来说,可能联想到是个拳击手,而对于女子来说,却会被当作妓女的别称。再如,“When it comes to dancing,I’m all thumbs.”“thumb”一词在中国文化里往往代表“最棒的”、“顶呱呱”的含义,你或许这样翻译:“谈到跳舞,我是个内行”,但在西方,thumb 一词有多种解释,其中之一认为它是五个手指中形象最不佳的(因为它最短,灵活度最差),所以,真正的意义是“谈到跳舞,我一窍不通。”
四、词汇空缺
英语和汉语是不同的语言,由于文化、地域、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往往英语里的表达方法在汉语里没有,而汉语里有的表达方法在英语里也找不到。前面关于亲属称呼方面的内容也是词汇空缺的一例,最明显的是privacy一词,若译为“隐私”,或者“秘密”,或者“私事”,都没有把privacy的真正意思表达出来,据说俄语中也没有合适的对应词。原因大约是我们的价值概念与西方的价值概念不同,传统不同,我们对于privacy不像西方人那么重视,因此,就没有一词能包括privacy所表示的那些意思。又如:“hippie”,汉语里没有这个“嬉皮士”词,而汉语的“干爹、干妈、粽子”等词,在英语中也没有;再以white meat 和red meat为例,前者包括一些颜色较浅(尤其是煮熟后较淡)的肉,如猪肉、家禽肉;red meat 是指一些颜然较深的肉,如牛肉和羊肉,即使把前者译为“白肉”,后者译为“红肉”,语言上似乎是明白了,但实际上并不是它们的确切含义,汉语中无相应的词对应。一些合乎我国国情的用语,如果用英语表达时,往往是让人感到有一股典型的“中国味”,而绝大多数的英美人实际上不太懂它们的确切的意思,如铁饭碗一iron ricc bowl,大跃进一great leap forward,精神文明一spiritual civilization;又如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用语,也是很难用英语表达的,“文化大革命”中的“斗争会”一struggle meeting。这种译法也很难说明其当时的恐怖气氛,更不用说英美人是否弄清楚其内涵了。
五、颜色词语
颜色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相同和不同的联想意义。如表示相同意义的词red(红色):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话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纪念日,喜庆的日子)。在西方一般指圣诞节或其他节日,因为这些日子在日历上用红色标明的,所以red-letter的转义就是“可纪念的”、“喜庆的”(普通的日子印的是黑色,但black—letter day 却不是“平常的日子”,而表示“倒霉的一天”。);在表达感情方面,英语中的become red—faced 或Her face turned red同汉语中的“脸红”一样,表示“不好意思”、“难为情”或“为难”、“困窘”。Black(黑色)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不少词语表示black(黑)与“不好的”、“坏的”、“邪恶的”特征相联系。如:blacklist(黑名单),black market(黑市),black—hearted(黑心的)等。有趣的是.在商业英语中inthe black有好的意思,即“经营一项企业盈利”。如:Since he was made manager,the company has been run—ning in the black.(自从他当了经理以后,公司一直赢利。)be in the black(赢利)的反义词是be in the red(亏损,负债),这两个术语都来自记账时所用墨水的颜色。in the red显然已被汉语借用,即“赤字”。
六、动物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