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家庭教育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帮助孩子克服网络依赖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帮助孩子克服网络依赖](https://img.taocdn.com/s3/m/ca2fdc4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4f.png)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帮助孩子克服网络依赖在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设备的普遍使用,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沉迷于网络世界,对现实生活失去了兴趣,这给家庭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网络依赖,让他们健康成长,是每个家长都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首先,家长应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
要让孩子明白网络世界并不是真实的生活,虚拟世界中的一切都是被美化过的,不能代替现实生活中的真情和亲情。
家长要与孩子进行深入沟通,告诉他们网络的利与弊,教育他们正确看待网络,适量使用网络资源,不沉迷其中。
家长可以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网络,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其次,家长要做好家庭教育,给孩子以足够的爱和关心。
网络依赖的背后可能是孩子对父母、家庭的不满和情感空虚。
家长要多花时间与孩子交流,关心他们的内心需求,帮助他们建立自尊、自信的心理。
每天给孩子一些专心的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融洽,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沟通。
此外,家长还可以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兴趣爱好。
孩子们通常迷恋网络世界是因为那里有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和刺激,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参加体育运动、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课外活动,让他们体验到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分散他们对网络的关注和注意力。
最后,家长要建立明确的家规和制度,限制孩子上网的时间和方式。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上网时间表,规定孩子在家庭作业、课外活动完成后才能上网,同时规定每天上网的时长,鼓励孩子在固定的时间段去上网。
有些家庭还可以设置网络过滤软件,限制孩子浏览不健康的网站,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总之,帮助孩子克服网络依赖是家庭教育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家长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孩子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给予他们足够的爱和关心,建立明确的家规和制度,从而帮助孩子摆脱对网络的依赖,健康成长。
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新趋势新特点新策略
![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新趋势新特点新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3ffeff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d.png)
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新趋势新特点新策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互联网+模式正在成为了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中最重要的一种发展趋势。
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也逐渐适应了这种新的趋势,新的特点和新的策略在家庭教育领域中不断涌现。
本文将对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新趋势、新特点、新策略进行一番浅谈。
一、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新趋势在现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正在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
这种变化也影响到了家庭教育领域,给家庭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趋势。
下面是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新趋势:1、网络化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化已经成为了家庭教育的新趋势。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需求,选择网络教育平台,让孩子在互联网上学习,收获更多的知识。
此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寻找家教老师,对孩子进行一对一的辅导。
2、智能化家庭教育的新趋势也在于智能化。
随着各种智能设备逐渐普及,这些设备也成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工具。
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设备都可以用来学习和教育孩子。
3、个性化在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也趋向于个性化。
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教育需求的多样化,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因此,个性化的家庭教育开始成为了趋势。
二、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新特点在互联网时代,家庭教育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这些新特点与传统的家庭教育大不相同。
下面是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新特点:1、更加灵活随着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家庭教育的灵活性也随之增强。
相比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互联网+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更加灵活,可以根据孩子的个性化需求随时调整。
2、知识更加多元化互联网时代,知识来源更加多元化,孩子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更加丰富的知识。
3、超越了地域限制互联网+背景下的家庭教育已经超越了地域限制。
家长可以通过在互联网平台上寻找合适的家教老师、对孩子进行远程辅导等方式,拓宽孩子的教育资源。
三、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新策略在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新策略也在不断涌现。
“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家庭教育现状及策略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家庭教育现状及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027b2b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9.png)
“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家庭教育现状及策略研究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幼儿家庭教育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研究旨在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家庭教育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幼儿家庭教育;现状;策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传统的幼儿家庭教育方式受到了冲击。
家长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利用互联网资源、避免互联网过度使用等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这一背景下幼儿家庭教育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能够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求。
一、“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家庭教育现状(一)家庭教育传统断裂与失承受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家庭教育”成为一种趋势。
然而,在这个背景下,许多幼儿家庭教育传统断裂与失承受。
一方面,由于父母长时间工作和忙碌,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无法有效地进行家庭教育;另一方面,互联网带来的信息爆炸,让父母难以分辨有效教育资源,面对过度娱乐化的内容,孩子容易沉迷其中。
这导致了传统家庭教育观念的断裂,以及传统的教育方式的失去。
同时,幼儿的家庭教育也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家庭结构的变化、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父母对教育缺乏认识等。
这些因素使得幼儿家庭教育面临着困境。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需要加强父母教育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意识和能力。
同时,要利用好互联网资源,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并合理规划孩子的上网时间,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幼儿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
(二)家庭教育方法单一粗放在"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家庭教育方法往往存在单一粗放的问题。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许多家长过度依赖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来娱乐和教育孩子。
他们往往选择简单粗暴的方式,如给孩子看动画片或玩电子游戏,以便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去应付工作和其他事务。
这种单一粗放的方法不能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无法提供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教育。
“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共育策略
![“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共育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995784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2.png)
“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共育策略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模式
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在“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共育策略成为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家校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共同育人,充分发挥家庭和学校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以全
方位的方式帮助儿童成长和发展。
在家校共育策略中,家庭和学校应该合作共同育人,相互进行合理的互动和沟通。
学
校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业成就,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品德培养。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教育场所,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身教和言传来教育孩子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
惯。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家长和学校可以通过移动学习、在
线教育和数字化课程等方式实现互联网+家庭教育。
家长可以通过线上课程、教育软件以
及互联网资源来增强自己的育儿技能,了解教育最新理论和实践经验。
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网络科技,开展与家长合作的互动活动,促进师生家长之间的
沟通交流,实现家校共育。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网络平台、微信公众账号等方式,开展互动
课程、家长讲座和实时沟通等服务,使家长和学校之间形成互动性和参与性,共同促进孩
子的健康成长。
总之,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共育策略,是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
家校共育模式的成功实施需要家长和学校之间的积极互动,同时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建立更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和社会教育环境,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和发展机会。
网络时代家庭教育的关键挑战及对策研究
![网络时代家庭教育的关键挑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f90415f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16.png)
网络时代家庭教育的关键挑战及对策研究在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家庭教育作为孩子成长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受到了网络时代的冲击和影响。
家长们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需要不断探索适应时代变化的对策,以更好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一、网络时代家庭教育的挑战在网络时代,家庭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首先,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家长们难以控制孩子接触到的信息内容。
随处可见的网络暴力、色情信息等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
其次,网络的社交平台让孩子们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社交环境无法完全控制。
再者,网络游戏和手机等电子产品已经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时间沉溺于网络世界也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此外,网络时代还带来了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不畅的问题,互联网成为了家庭成员与家庭生活之间的隔阂。
面对这些挑战,家长们需要认真思考如何调整家庭教育策略,以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
下面将探讨一些应对网络时代家庭教育挑战的对策。
二、明确家庭教育的目标和定位在网络时代,家长们需要更加明确家庭教育的目标和定位,制定出合适的教育策略。
家庭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健康人格的孩子。
家庭教育的定位应当是立足于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为孩子提供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三、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关键。
家长们应当注重家庭的和谐和睦,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
在家庭中,家长应当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
同时,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家长的责任,孩子也应当参与其中,共同营造出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
四、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在网络时代,家长们需要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引导。
家长应当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和生活动态,充分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同时,家长们应当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鼓励孩子参与户外活动和社交交流。
五、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育尽管互联网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但家长们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更加有针对性的教育。
互联网+背景下对家庭教育的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对家庭教育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55ec30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99.png)
互联网+背景下对家庭教育的分析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进一步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家庭教育也不例外。
现如今,家长们的育儿观念和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拥抱互联网家庭教育。
本文将分析“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的现状和特点,并探讨互联网家庭教育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二、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的现状和特点1. 现状在互联网+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使用互联网来进行家庭教育。
据了解,截至2019年,中国家庭教育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3万亿元。
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互联网家庭教育市场呈现出了高速增长的趋势。
例如,儿童编程和英语学习等在线教育平台,已成为了当前最热门的家庭教育领域。
2. 特点互联网家庭教育与传统家庭教育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1)更加方便互联网家庭教育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无需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家长可以随时随地陪伴孩子学习。
而传统家庭教育则需要家长和孩子在同一地点进行。
(2)更加个性化互联网家庭教育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让孩子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而传统家庭教育则往往是一刀切的,无法满足每个孩子的不同需求。
(3)更加互动互联网家庭教育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进行互动交流,让孩子们更加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动力。
而传统家庭教育则往往是单向的,缺乏互动。
三、互联网家庭教育的机遇与挑战1. 机遇(1)拓展家庭教育市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互联网家庭教育的发展,可以拓展更多的家庭教育市场,满足更多家庭的需求。
(2)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互联网家庭教育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进行个性化辅导,更好地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
(3)丰富家庭教育方式的形式互联网家庭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包括视频教学、游戏化教学等,能够更好地调动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2. 挑战(1)教育资源的质量不一当前市场上的互联网家庭教育平台众多,但教育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孩子在接受互联网家庭教育时需要谨慎选择。
家庭教育的数字化时代
![家庭教育的数字化时代](https://img.taocdn.com/s3/m/14e4ab7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2.png)
家庭教育的数字化时代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数字化时代已经全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家庭教育也随之迎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家庭教育在数字化时代的特点和应对策略。
一、数字化时代的特点1.信息爆炸: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获取信息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世界知识的大门打开在指尖间。
家庭教育的数字化时代,家长和孩子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在线教育平台等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
2.个性化教育:数字化技术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和教育软件,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为他们定制个人化的学习计划,使教育更加精准和有效。
3.互动交流:利用数字化技术,家长和孩子之间可以进行更加方便和即时的互动交流。
在线课堂、家庭作业共享平台等工具,让家长能够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进行指导和反馈。
二、数字化时代家庭教育的挑战1.信息质量难以保证:尽管获取信息变得便捷,但信息质量的参差不齐也是一个问题。
在选择学习资源时,家长需要具备良好的辨别能力,选择具有可信度和专业性的学习平台和教育资源。
2.过度依赖数字设备:数字设备的普及促使人们更加依赖它们,容易造成孩子过度沉迷于游戏和娱乐,对学习投入不够。
家长应该合理管理孩子使用数字设备的时间和内容,避免游戏成为学习的障碍。
3.沟通和互动减少:尽管数字化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工具,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减少了。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还包括价值观的培养和情感的交流,家长需要重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保持亲密的家庭关系。
三、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家庭教育策略1.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家长需要自身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了解什么是可信的信息来源,带领孩子培养正确获取信息的能力,避免误导和虚假信息的干扰。
2.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数字化时代,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包括在线课程、文献阅读、教育游戏等,为孩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全面的能力。
互联网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互联网对家庭教育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7237875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01.png)
互联网对家庭教育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它对家庭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互联网为家庭教育提供了便利的途径,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互联网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一、信息获取渠道的拓宽互联网为家庭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过去,家长主要依靠书籍、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获取有关教育的信息。
而现在,家长可以随时上网搜索相关内容,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
互联网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信息渠道,使得家长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教育领域的动态。
二、在线教育的兴起互联网的普及也催生了在线教育的兴起。
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家长可以为孩子选择适合的课程和培训机构。
在线教育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大大方便了家庭教育。
孩子们可以在家中通过网络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从而拓宽知识面和技能。
此外,在线教育也为一些特殊需求的孩子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三、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互联网对传统教育模式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传统教育由于受限于地域和资源,往往无法满足家长和孩子的需求。
而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这种限制,为家庭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家长们可以通过在网上寻找资源、参与在线教育等方式,更加自主地开展教育活动。
四、互联网成瘾的风险然而,互联网的普及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互联网成瘾成为了一些孩子的隐忧。
长时间沉浸在互联网虚拟世界中,孩子们容易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影响到学业和家庭生活。
此外,互联网上的信息也不一定都是准确和正面的,孩子们容易受到网络暴力、不良信息的影响。
家长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网络使用情况,引导孩子正确使用互联网。
综上所述,互联网对家庭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它为家庭提供了更广阔的信息渠道,帮助家长们更好地教育子女。
同时,互联网也挑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促使家庭教育更加个性化和灵活。
然而,互联网使用不当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家长们需要引导孩子正确使用互联网,防范互联网成瘾的风险。
互联网本身是中立的,关键在于家长们如何科学地利用它,让互联网成为家庭教育的助力。
互联网+教育让家庭教育更和谐
![互联网+教育让家庭教育更和谐](https://img.taocdn.com/s3/m/3a8b306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79.png)
互联网+教育让家庭教育更和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正在被互联网+教育模式所取代。
互联网+教育在改变着我们的教育方式,同时也影响着家庭教育的实行。
那么,互联网+教育究竟能够让家庭教育更和谐呢?首先,互联网+教育让家庭教育的时间更加灵活。
传统的家庭教育需要家长在下班后抽出时间亲自教育孩子。
而互联网+教育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中,家长都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教育,大大提高了家长在教育方面的效率。
其次,互联网+教育可以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互联网+教育平台通常会有各种数据分析和学习记录,家长可以通过这些数据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孩子的优劣势,帮助孩子调整学习方向和方法,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发掘和培养孩子的特长。
第三,互联网+教育还能够为家庭教育提供更多元的教育资源。
传统的家庭教育通常仅仅停留在父母的知识、经验和兴趣爱好,而互联网+教育平台具备全球免费开放课程库、海量优质资源、数千家知名教育机构,可以为家长提供丰富的知识和体验,使孩子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凭借互联网+教育,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家庭教育,感受到了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和新的可能性。
我们不再依赖传统的教育方式和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而是通过互联网和技术手段的整合,创造出一种更加和谐、更加有活力的家庭教育模式。
但是,互联网+教育也有其存在问题,比如过度依赖技术、信息是否真实可靠、网络安全等问题,需要家长协同教育机构、相关部门共同解决。
总之,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未来的家庭教育中,互联网+家庭教育模式将成为新的主流。
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更加和谐、更加美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共育策略
![“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共育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293ca18e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a.png)
“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共育策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家校共育成为了现代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共育策略是指家庭和学校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加强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成长。
在传统的家校合作中,学校主要负责教学和课程安排,而家庭则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监督。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关系正在发生变化。
互联网技术使得教育资源更加便捷和广泛的传播,同时也使得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更加方便和高效。
在互联网+背景下,家庭和学校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加强合作和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1. 建立家校互动平台:家庭和学校可以共同建立一个家校互动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实现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沟通。
家长可以通过互动平台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学校可以通过互动平台向家长传递学校的相关信息和活动安排。
2. 制定家校合作计划:家庭和学校可以制定一份具体的家校合作计划,明确各自的责任和目标。
这份计划包括学校和家长的具体合作内容和方法,如学校可以提供家长教育培训,而家长则负责学生的日常监督和学习指导。
3. 提供在线教育资源:学校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在线教育资源,方便家长和学生进行学习。
这些资源包括课程教材、学习资料和在线学习平台。
家长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育资源进行学习。
4. 开展家校互动活动: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校互动活动,如家长讲座、家长会等。
这些活动旨在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水平,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5. 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学校可以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类活动,如文艺演出、运动比赛等。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环境和氛围,同时也能与其他家长一起分享教育经验。
在家校共育策略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定家校合作的原则:家庭和学校需要明确合作的原则和宗旨,即家庭和学校应共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成长。
互联网时代的家庭教育
![互联网时代的家庭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ea5e47c8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39.png)
互联网时代的家庭教育在互联网时代,家庭教育已经迎来了一个新时代。
互联网的出现给家庭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互联网时代的家庭教育:互联网对家庭教育的影响、互联网时代的家庭教育模式及适用场景、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来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等。
一、互联网对家庭教育的影响首先,互联网为家庭教育提供了便利。
家长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更多的教育资源和信息,可以在家庭教育中有效地应用这些资源和信息。
不仅如此,互联网还能为家庭提供更为广阔的教育空间,让家长和孩子都能够在家里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其次,互联网使得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
通过网络,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习进展和问题。
同时,孩子也可以更加便利地向家长请教学习问题,得到更为及时和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
然而,互联网同时也给家庭教育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
互联网的纷繁复杂和信息泛滥,给家长选择和使用教育资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孩子的过度使用互联网也可能导致其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社交网络,对其学习和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二、互联网时代的家庭教育模式及适用场景在互联网时代,家庭教育已经从传统的面对面式教育转变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
根据不同的教育需求和学习目的,家庭教育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家长式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下,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来源。
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提供的各种资源和工具,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指导。
2、亲属式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下,孩子通常从其亲属中获取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教育资源。
亲属可以通过网络协作工具如云盘、在线视频等分享教育内容,支持并鼓励孩子进行自主学习。
3、虚拟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下,孩子可以通过网络媒介获取来自知名教育机构和名师的教育资源,享受更加自由和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在选择适合自己的家庭教育模式时,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孩子的实际需求进行判断。
一般来说,家长式教育模式和亲属式教育模式更加适合初中及以下年级的孩子,虚拟教育模式更适合高中及以上年级的孩子。
互联网与新媒体环境下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对策
![互联网与新媒体环境下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1f3734b59eef8c75fbfb3ed.png)
互联网与新媒体环境下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对策邹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逐步融入了国际一体化的洪流之中,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步入了网络时代。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站上万家,上网人数达到亿,其中18岁以下青少年网民达到%,约有2300万之众,高中学生的普及率超过50%。
由这被称为第四大传媒的互联网所构建的网络文化使传统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由于年轻人和父母在对网络技术的接纳上存在态度和行为上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传统教条教育出现了发展中的断裂,表现为家庭教育陷于茫然、被动、无力、苍白的状态。
一、互联网与新媒体环境下家庭教育的特点(一)两代人的价值观面临冲撞随着网络走进千家万户,文化的交流与渗透已变得多元化。
这种多元化,青少年常表现得积极主动,敏感而迅速地接纳、认同。
相比较而言,大多数家长成长于相对封闭稳定的社会环境,继承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而对网络文化的冲击显得保守而力不从心。
于是,孩子眼里的“时尚”成立父母认为的“神经病”,而父母标榜的“标准”又被孩子不屑为“老土”。
两代人对于知识和价值观上的冲撞,常会加剧亲子冲突,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
(二)家长的知识权威性受到了网络的空前挑战在传统的家庭教育格局中,家长作为家庭的长者,他的知识、经验本身就是一本沉甸甸的教科书,家长是孩子的百科全书,在纸质媒体时代,孩子有什么知识方面的问题,基本可以从父母或长辈那里得到答案。
但在网络媒体时代,这一切都被颠覆了,孩子通过互联网可以很方便地寻求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他们完全可以自主学习,选择学习。
“问父母不如上网”,这已成为子女获取知识的主要通道,学生们把电脑成为“放在家里的图书馆”。
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和子女的知识传承性被互联网无情地切断了。
家长知识权威性的丧失,削弱了父母人格的魅力,加大了家庭教育的困难。
2024年家庭教育现状总结
![2024年家庭教育现状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12b459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14.png)
2024年家庭教育现状总结
2024年家庭教育的现状可能呈现以下趋势和特点:
1. 线上教育趋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上教育将成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
家长可以通过在线教育平台为孩子选择合适的教育资源,并随时监督孩子的学习进度。
2. 个性化教育受重视: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根据孩子的兴趣、特长和性格特点进行教育,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3. 亲子互动增加:家长与孩子的互动将更加密切,重视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
家长将更加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培养孩子的情商和社交能力。
4. 教育理念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学科教育外,家长也会开始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技能,如艺术、体育、音乐、外语等方面的培养。
5. 学校和家庭合作:学校和家庭将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教育和发展。
学校会提供更多的家庭教育指导和资源,家长也会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中。
总体而言,2024年家庭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综合素质培养,家长将更加关注孩子的整体发展。
线上教育将成为主流形式,而亲子互动和学校与家庭的合作也将得到加强。
第 1 页共 1 页。
新媒体环境下家庭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新媒体环境下家庭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1b0162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f.png)
新媒体环境下家庭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一、前言当前,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家庭教育面临越来越多的困境。
一方面,家长往往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将其视为次要任务,甚至有些家长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情。
另一方面,新媒体的普及和使用也给家庭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
本文将从新媒体环境下家庭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家庭教育困境1.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的冲击在新媒体环境下,孩子们可以获得更加丰富和多彩的信息和体验,但同时也面临着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冲突问题。
很多孩子长时间待在虚拟世界里,无暇顾及现实生活,陷入“游戏成瘾”的困境,这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以某篇新闻报道为例,一名5岁男童因长期玩游戏,目前双眼已经近视400度,成为重度近视患者,无法正常进行学习和生活。
近视已经成为近几年儿童视力问题中的一个高发现象,其中新媒体使用过多无疑是原因之一。
2.信息超负荷导致学习困难当前,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泛滥。
尽管那么多的信息确实让孩子很容易就能够了解到各类知识和文化,但同时也给孩子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尤其是一些没有广阔知识储备的年幼孩子,往往会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
此情景同样也给家长们带来了教育孩子的压力,可以严重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形成一种被“信息骚扰”的状态。
3.社交媒体产生的依赖心理微博、微信、QQ等社交媒体的普及,孩子们之间交流、互动、分享的方式大为改变,虽然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拓宽社交空间和交流渠道的形式,但同时让孩子们易陷入不能自拔的网络依赖心理,而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已经到了一个广泛而且深化的程度,现在好多家长都给孩子买手机,结果孩子们陷入了网络禁不住诱惑。
4.家长简化教育过程除孩子与网上互动依赖的问题,有时父母们也有把孩子们交给网上的“家教”或者在线教育的情况,这不仅给教育过程带来了问题,同时也让父母较容易把教育与学习脱钩。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家庭教育对策针对以上困境,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科学的孩子上网计划孩子们在使用网络时,家长应该引导采取短时间多次的访问,而且不要分散注意力,还得根据孩子特点,合理限制每天上网时间,确保会遵守。
互联网对家庭教育的创新
![互联网对家庭教育的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1ec7a372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25.png)
互联网对家庭教育的创新现今社会中,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各个方面的生活中,对于家庭教育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创新。
互联网的出现为家庭教育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可能性,但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对家庭教育的创新,并分析其中的利弊。
一、互联网为家庭教育提供了广泛而便捷的资源互联网上蕴藏着大量的教育资源,从海量的电子图书、教学视频,到各种在线学习平台和教育应用程序,都可以帮助家长和孩子们更加轻松地获取知识。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资源进行学习和教育。
二、互联网拓展了家庭教育的边界通过互联网,家长和孩子们可以与全世界的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他们可以通过在线讨论组、社交媒体等平台,与其他家长和学生分享教育经验、寻求帮助和建立联系。
这种交流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家庭和学校之间,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教育资源共享和合作。
三、互联网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互联网上的学习平台和应用程序往往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需求进行定制化的教学。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长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在线课程和教育软件,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力和能力。
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教育的效果。
四、互联网带来了家庭教育的挑战和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使用,家庭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互联网的信息量庞大,如何正确选择和筛选合适的教育资源成为了家长们面临的难题。
另外,网络上也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信息和不良内容,如何有效地保护孩子免受互联网的负面影响,成为了家长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家长在利用互联网进行家庭教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家长应该对互联网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不盲目追求新鲜和时尚;其次,家长要与孩子保持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在互联网上的学习和娱乐行为;再次,家长可以利用互联网上的监护工具,对孩子的上网行为进行监控和控制;最后,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网络安全教育,教育他们正确使用互联网,防范网络诈骗和不良信息。
家庭网络教育心得体会5篇
![家庭网络教育心得体会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c6c44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f.png)
家庭网络教育心得体会5篇心得体会教会我们珍惜每个瞬间,因为每个瞬间都蕴含着宝贵的教训,有了出色的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为实现梦想而不断努力,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家庭网络教育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家庭网络教育心得体会篇1当今是网络的时代,网络给人们带来便利是也给人们带来了危害,网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主成部分,成为人们生活,娱乐,交友,学习等主要的渠道。
网路危害的形式也比较多,网路危害的对象主要是未成年人,他们的控制力较差,加上家长和学校管教不严,导致许惨案接连发生。
网络危害的主要方式有:不良信息、暴力游戏的渲染、色情、等等。
第二十六次中国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XX年6月我国网络用户有4.2亿人,有手机用户有2.7亿人,其中未成年认识主要成分,占百分之六十以上,大多数人能够适度,合理的安排时间,但也有一部分人成天无节制的使用网络。
影响了正常的生活习惯。
网络也许要安全,你可能有过这样的遭遇,你从网络上下载一些东西不能使用,反而还不能删除,这就莫名奇妙的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你的一些秘密就因下载了这而被别人窃取啦。
网络安全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现在是网络时代!这不仅要靠监察部门。
还要靠我们大家来维护网络。
给未成年创造一个安全的上网环境。
以上内容就是本店铺为您提供的7篇《观看中小学生家庭教育与网络安全观后感心得》,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家庭网络教育心得体会篇2当今,伴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各阶层纷纷掀起了电脑网络的热潮,网络这个电子时代已是家喻户晓,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互联网获取自己的信息。
我们的祖国人才济济,不计其数的留学生远在异国,为什么能和亲人进行最亲密的接触呢?这都是因为电脑的关系,只要有了聊天软件、视频和音频器材,无论天涯海角,随时随地都能亲密接触了。
瞧!互联网上有很多网站,网站中设有各种栏目,如新闻、财经、体育、教育、邮件、旅游、房产、购物、图书、星座、音乐等等。
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新趋势新特点新策略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新趋势新特点新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7e18d26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5.png)
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新趋势新特点新策略研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家庭教育也随之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新趋势、新特点和新策略也随之涌现。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一话题。
一、新趋势1. 个性化教育在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迎来了个性化教育的新趋势。
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选择适合孩子的课程和教材,为孩子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
互联网平台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为其推荐相应的学习资源和课程,实现个性化教育。
2. 家庭教育与互联网教育的融合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与互联网教育的融合成为新的趋势。
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实现家庭教育与互联网教育的有机结合,为孩子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教育资源。
3. 亲子互动教育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互联网平台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了更多的互动方式,如在线教育课程、家庭作业辅导、在线学习社区等,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方便和便捷。
亲子互动教育成为了新的趋势。
3. 亲子关系的变化在互联网+背景下,亲子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互联网平台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了更多的互动方式,加强了亲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改善了亲子关系,使家庭教育更加和谐和积极。
三、新策略1. 资源整合策略在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需要更加注重资源整合,利用互联网平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为孩子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3. 互动交流策略互联网+背景下,亲子互动教育成为了新的趋势,家长需要注重家庭教育与互联网教育的有机结合,加强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亲子关系的质量。
四、结语在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新趋势、新特点和新策略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家长需要根据儿童的成长特点和学习情况,合理选择教育资源和教育方式,实现家庭教育与互联网教育的有机结合,为孩子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教育资源。
“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共育策略
![“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共育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dd1fcc1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60.png)
“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共育策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和机遇。
家校合作与共育成为了新时代的重要课题,是实现优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从“互联网+”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通过家校共育策略实现优质教育。
一、建立开放、双向、多元的教育合作平台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家校合作不再局限于双向传递信息的简单模式,而是可以建立开放、双向、多元的教育合作平台。
这个平台可以将学校、家庭、社会资源优化整合,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学校可以将授课内容、学生学习情况、作业布置等信息在平台上发布,家长可以通过平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老师交流互动,甚至可以参与到课程设计、教学评价中,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
同时,社区志愿者、线上导师等也可以在此平台上参与到学生的兴趣发掘、品德教育等多元化教育活动中。
二、构建智慧家校互联网互通的生态系统在建立家校合作的合作平台之后,还需要构建智慧家校互联网互通的生态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建立全方位、无死角的信息监控与传递平台,为家长提供更加科学、全面的孩子监护服务,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的学习陪伴。
例如通过智能家居设备、智能监护产品等手段,实现孩子在家的学习管理、生活管理,家长可以远程查看孩子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及时进行干预和引导;还可以通过智能学习系统、人工智能课程辅导等手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和陪伴。
三、建立亲师互动、自主学习的家庭教育模式“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不再是老师授课、学生听讲的单向交流模式,而是要倡导亲师互动、自主学习的家庭教育模式。
家长需要通过与老师、学校的互动交流,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方向,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过程中。
同时,也要提醒孩子要有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积极、有效的自主学习习惯。
建立“我们家自己上学”的自主学习模式,让孩子主动参与到课程设计、学习计划、学习评价中,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学习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环境下的家庭教育在“无网”不胜时代,信息网络对于极富好奇心和冒险精神的青少年而言,是一个“挡不住诱惑”的新奇世界。
他们通宵达旦沉溺于互联网游戏而不能自拔。
故事一:李先生夫妇都是农民,他们一直为小时候由于家庭条件不好没能上到大学而感到遗憾,他们的孩子小锋今年上高二,夫妇俩省吃俭用,为儿子上大学准备了上万元,平时在家里,他们从不大声说话,看电视也不敢调很大音量,生怕影响孩子。
一天中午,小锋的班主任打电话告诉他们,小锋经常旷课,作业经常不做,几次考试都不及格。
李先生夫妇诧异了,他们的孩子准时上学回家,晚上还坚持每天到学校晚修。
知道情况后,他们立刻分头寻找,最后竟然在网吧里找到正玩得如痴如醉的小锋。
故事二:“老师,小利已经离家出走十多天了,我们怎么办好呢?”小利是某校初二学生,一直都是一个安份守纪的好孩子,好学生。
自从她学会上网后,就经常以种种理由向父母索钱,但是粗心的父母没有想到孩子竟然会欺骗父母去上网。
而且还独自去会见网友。
日前公布的一组调查数据表明,在参与调查的三千名中国大中学生中,只有近三成的学生在回答上网目的时选择:“搜索信息”、“下载软件”,另有35%的人选择玩游戏,曾光顾色情网站的占46%,76%的学生网民沉迷于聊天室。
有些中学生为了撒谎能够上网,不吃不喝不睡不上学,甚至为上网做出违法犯罪的事。
这不仅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而且不利于青少年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健康。
一、网络的大容量、互动性、稳秘性、易检索的特点深受青少年的喜爱许多青少年利用网络来浏览、求索自己关心的问题和内容。
网络为扩大青少年的信息量,提高学习兴趣,促进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网络信息来源不分地域,不分国家、不分民族,不分阶层,不分行业,内容极为丰富。
网络以光速传递信息,极大限度地缩短了人们之间的时间距离,缩小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人们可以最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
网络信息形式多样,并图文并茂,集知识与娱乐于一体,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而信息网络的多种功能,又使人们可以公开地或者隐蔽地进行网上活动,可以随意切换活动方式,变更活动内容,创造了绚丽多彩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空间,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二、网络给青少年道德教育带来的是传统道德教育所未曾遇到的网络一经出现,似乎就急于摆脱传统道德的束缚,一些在现实生活中被视为离经叛道的思想、行为、观念在网上却肆无忌惮、有恃无恐。
由于网络世界的隐匿性,在网络上可以不必为自己的言行承担社会责任,这将使青少年忽视现实社会中的行为规范。
开放的网络,使无数诱惑涌到青少年面前,再加上他们在杜会认知方面存在的幼稚以及任性,使他们极易受网络思想污染、色情污染、暴力污染的侵扰。
黄色网站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
除了一些国际黄色网站外,国内的黄色网站也时有出现。
据文化部主办的“中国优秀文化网站评估调查”发现,一些知名网站有黄色网站的链接。
由于青少年上网往往避开家长的监护,加上家长的电脑知识往往不如孩子,因此要控制青少年浏览黄色网站是很困难的。
加上青少年之间经常交流上网经验,所以网络黄潮对青少年生理、心理健康的危害是不能低估的。
网上聊天室是青少年喜欢光顾的地方,而聊天室里却是低俗下流的粗话、脏话、怪话泛滥成灾,许多青少年网民沉溺其中,潜移默化,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丧失殆尽。
网上游戏使一些青少年上网成瘾成癖,终日沉溺于游戏之中。
在游戏的虚拟世界中现实生活中很多不能实现的东西,可在虚拟世界中得以实现,这使很多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宣泄,导致很多青少年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对学习不感兴趣。
有些游戏内容污秽,充满暴力,致使玩游戏成瘾的青少年人格发生明显改变,诱发犯罪。
有些青少年受游戏暴力污染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手段暴戾残忍,令人不敢想像。
网上交友更是别有用心之人经常光顾的诱骗青少年的地方。
有些犯罪分子在网上搞色情活动,诱惑青少年。
天真的孩子在网上认识大量的朋友,从认识到无话不谈,往往只需一两小时,过后便向“网友”提供自己和家庭信息。
而一些不法之徒披上网友的外衣骗取涉世未深的孩子信任,在随后的交往中,女生网民遭受侵犯的事件屡有发生。
全国各地都出现过女生被“网友”骚扰、诈骗的现象。
通过病毒侵扰破坏他人网站是电脑黑客经常做的事情。
自古英雄出少年,而当今网络时代是多数黑客出少年。
他们绝顶聪明,却不懂法律,有时以身试法。
成功入侵微软网站和其他十个政府部门网站的少年黑客表示,他这样做的目的并非出于爱好,而是为了逃避现实,并看看自己到底可以制造多大的麻烦。
这位黑客年龄不满16岁,他表示,整夜在电脑前入侵安全措施严密的网站就像吸毒一样使他上瘾。
攻击CNN网站及与之相连的约1200个网站并使之瘫痪的黑客今年只有15岁。
少年黑客不仅欧洲有,美国有,中国也有。
今年7月29日一30日太原龙城热线遭受太原黑客侵入,该黑客是太原17岁的少年。
这些青少年黑客在虚拟世界里,忘记了现实社会生活中规范人们行为的道德准则,不能用社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社会的传统习惯和舆论力量对他们已不复存在。
有时会因自己约束力的降低而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以为谁最具有网络入侵和破坏能力,谁就最光荣。
网络似乎成了被道德遗忘的角落。
三、信息网络对当代青少年心理的负面效应是不容忽视的,主要表现在:(一)信息过量综合症网络是信息流动的河床。
作为网络之主的互联网,它以广域网把无数局域网联系起来,是全球最大的图书馆和信息数据库,涵容着无所不包的信息资源。
网络用户、注册域名和WWW站点每月以10%的速度递增。
目前,没有人能准确统计出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咄咄逼人的信息生产态势使得青少年网民应接不暇,甚至无所适从。
由于网络信息生产量急剧上涨,信息流速逐渐增快,超出了个人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使得青少年遭遇过量的信息冲击。
导致了不适应的心理状态。
有一青少年网民写道:“我不断在网上爬行,经过由无数文字组成的方阵。
我好象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但不知道会找到什么。
”美国密执安大学精神卫生专家詹姆斯·米勒曾说:“一个人接受的信息超过他能处理的极限时,可能导致紊乱。
”爆炸的网络讯息的挤压搓揉。
加大了青少年的心理压力,引发了“信息过量综合症”:紧张焦虑、兴奋不安、心理疲惫、学习倦怠、信息吸收不良,并对必要的信息无动于衷。
(二)心理脆弱依赖症信息网络以其博大的信息、美妙的景象、冒险的游戏、诱人的导语、感人的乐曲和虚拟的情境,催促着青少年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尽情“冲浪”,追寻随波逐流的快感和刺激,以至于流连忘返,如痴如醉。
由于网络世界逐渐隔绝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与互动,青少年在现实世界的孤独感日渐严重。
这就使他们更加依赖网络虚拟式的交流,他们渴望自己的言行在网络世界中引起巨大的反响。
这种状态造成“自我中心”的心理日渐膨胀、提升,并驱使他们每天在网上转来转去,忙于找人聊天、发E—mail、接收来信等,整日沉湎于上网,心甘情愿地退出现实生活,把自己封闭在“网”里。
有的网虫为了达到让世人把他当主角的目的,甚至不惜以做出过激的行为、制造不良的后果来震撼整个网络世界。
这恰恰是心理极其脆弱的典型表现。
(三)社会角色混淆症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要根据社会的要求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并按其规范去演绎自己的人生旅程。
然而,这些被传统社会视为“天理之规则”,在网络世界却受到空前的挑战。
青少年网虫们尽管也有自己的网址和网名,但他们却不必遵守现实社会中角色表演的规则,没有必须履行的角色义务。
他们可以在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状态下做事说话,而不必承担什么社会责任。
这种匿名效应直接造成了角色的混淆。
此外,大批精彩刺激的网上游戏极大地吸引、消耗着青少年“网虫”们的身体和精力,他们常常端坐在计算机面前通宵达旦、流连忘返。
为此,他们忘记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类游戏中去,根据需要把自己扮演成种种游戏里的主角:一会儿是拳坛勇士,一会儿是蒙面大侠,一会儿是歹徒,一会儿是黑客。
过度的游戏使许多青少年深陷其中而无力自拔,以致逐渐混淆了游戏中的角色和现实中的真实角色之间的界限。
(四)人际交往失衡症长时间与计算机打交道的青少年很容易形成对网络的依赖心理,并自觉不自觉地“异化”了两种交往方式。
一方面,他们喜欢在网上用各种既浪漫又幽默的方式与种种陌生的人打交道:另一方面,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却变得沉默寡言、不善言谈,甚至懒得与活生生的人进行感情交流。
在网上他们是交流高手,网下却变成交流的蹩足者。
网络就如一把无形的“锁”,锁住了他们面对现实情感世界的心灵之门,他们不再为人世间的真情实感所动,却对虚拟的网络空间“一网情深”。
由于他们过分关注”人——机”对话,谈化了个人与社会及他人的交往;长期与网络媒体打了交道,失去对周围现实环境的感受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就可能导致缄默、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养成欺诈心理,这些都不利于青少年优秀人格的养成和健康成长。
(五)伦理道德失范症由于年龄、生活阅历、教育等方面的制约,青少年的道德规范意识还处于成长和建设中。
在实际生活中,弥补这些不足的责任自然落到了教师、家长和社会的肩上。
现实中的德育工程基本能和其它方面的教育工程协调一致,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然而在网络世界里,由于网络道德体系尚处于襁褓之中,青少年自我约束不足的弊端暴露得一览无余。
据国内外有关资料证实,网络犯罪的主体是青少年。
我们不否认大多数青少年进入网络的初衷是享受现代科技所造就的成果,并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
但是网络的弱规范性,必然引发道德弱化症,并催化着更多的青少年步入为满足个人刺激和私欲而不惜损害他人和集体利益的行列。
网络信息垃圾(如黄色信息、黑色信息)已对当代青少年的心灵世界造成污染,构成极大伤害。
至于那些利用网络从事数字破坏、盗窃、诈骗和洗钱等行为,则引发了更为严重的社会道德问题。
青少年学生,他们强烈的好奇心,获取知识的欲望以及酷爱玩游戏的年龄特征,在网络强大的吸引力面前是无法抗拒的。
有人如此形容网络:“如果你爱你的孩子,那就让他上网吧,因为那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那就让他上网吧,因为那是地狱。
”可见目前关于网络对人的影响是如此之大。
专家们认为,网络的开放性在给孩子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增强了孩子自我封闭和离群索居的趋势。
特别是对那些不愿意和不善于面对面的情况交流思想的孩子,他们只愿意在计算机网络世界里,才肯展示真实的自我。
长期的心理压抑,加上应有的学校、家庭文化的缺失,很可能使孩子在融入社会生活时造成严重的障碍。
四、面对网络环境,当前家庭教育应采取的对策:(一)对孩子的心理变化家长要及时掌握、沟通是关键,同时要创造相对和谐的家环境。
在学生使用电脑及上网过程中,采取疏而不堵的策略,如果父母一味强制“堵”的话,就会给孩子一种误导——他们误认为上网就是找父母不让看的东西,就会把网络当成逃避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