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2)概述

合集下载

2劳动经济学复习提纲

2劳动经济学复习提纲

劳动经济学复习提纲绪论劳动经济学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社会和企业劳动问题的科学。

有三种观点:1.研究的不是人对自然关系的本身,不是具体劳动的物质方面,而是与劳动的技术组织相联系的劳动的社会组织的规律性。

2.劳动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部分内容,即生产广西中与劳动有关的部分。

3.劳动经济学主要研究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劳动力投入和使用的经济效益。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一切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的基础,也是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 劳动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就显得更为重要。

*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必须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还应该运用比较的方法。

* 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定量分析则使定性分析更为严密和准确。

第一章第一节劳动的一般概念×劳动是人类使用生产资料创造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目的的活动。

人与一般动物的本能不同,它具有以下特征:1.劳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人类劳动与动物活动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他的自觉性和目的性。

(单)2.人类劳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3.人的劳动是从制造和使用工具开始的。

制造工具是人类独有的特点,是人和其他动物最后的本质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是劳动,劳动使人从动物界分化出来。

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基本条件。

(单)4.劳动的起因和动力在于人的需要,在于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人类的需要有3种:1.对物质资料的需要,包括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需要。

2.对精神资料的需要。

3.对劳动活动本身的需要。

△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具备3个基本要素:1.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

2.劳动资料,主要是劳动工具3.劳动对象。

人的劳动是劳动过程的主观条件,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劳动过程的客观条件。

只有这3个要素都具备并结合起来,劳动过程才能实现。

劳动对象可以分2类1.未经人类劳动加工的自然物。

2.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过的物质。

劳动经济学第2章 劳动供给分析

劳动经济学第2章 劳动供给分析

二、影响个体劳动供给的相关因素
(一)工作时数与非劳动收入变化
非劳动收入的变化对劳动时数的影响:当其他条件不 变,收入上升,对闲暇的需求也上升。
收入效应:在保持工资不变(W)的条件下,收入变 动(△Y)所引起的工作时数变动(△H)的比例。如 果闲暇是正常品,收入效应的符号为负。
收入效应=△H/△Y<0
工资对家庭所用时间和物品的影响:
高工资的人选择A点生产, 使用较少的时间和较多的物 品;低工资的人选择B点生 产,即使用较为时间密集的 技术生产家庭商品;高工资 能使人们接受更多的时间和 物品,因而高工资的人们会 进入一条更高的等产量曲线, 但仍使用更为物品密集的生 产技术,如在C点生产。
38
(三)家庭生产的劳动供给曲线
l 工资率与工作时数的乘积等于工作收入。
l 工资率、工作时数和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就是 所谓的预算约束。它表明在既定的市场工资 率条件下,单个消费者所能够提供的收入和 工作时数的各种组合。
预算约束线的性质:
1、其斜率为负 2、斜率等于负的工资率 3、当工资率变化时,预算 线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4、当存在着非劳动收入时 ,预算线将沿着Y轴平行向 上移动
二、劳动力供给的测度
(一)劳动力参与率
概念:
测量的是一个国家从事经济活动的工作年龄人口规 模。反映劳动力市场活动水平的一项总指标。劳动力 参与率的计算一般是以加入劳动力的人数占劳动年龄 人口的百分比进行的。测量的是一个国家从事经济活 动的工作年龄人口的规模。
公式:
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 = 劳动力/劳动年龄人 口╳100%
替代效应 = △H/△W > 0 注意:工资率的变动既会产生收入效应又会产生替代效应 。工资增加时,工作时数实际上是增加还是减少依赖于替 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相对强度或大小。

劳动经济学 重点知识 劳动力需求与劳动力供给 (吐血整理)

劳动经济学  重点知识  劳动力需求与劳动力供给 (吐血整理)

第一章导言一、劳动经济问题的重要地位:例:经济增长为什么没有带来显性就业?首先,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对解决自然失业是无能为力的;其次,在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所能调节的周期性失业方面,由于宏观经济政策所引导的投资方向往往是就业密集度较低的行业,进而导致反周期措施拉动就业的能力大为降低。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就业增长主要是通过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以及非正规经济,通过逐渐发育起来的劳动力市场机制所创造的/另一方面,城镇实际失业率也持续提高,劳动参与率逐年下降,政府主导投资带动的就业增长效果不显著,从而导致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没有显性的就业增长。

目前的高失业率,有很大的部分是自燃失业率,主要由于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产业结构调整和各种不利于就业扩大的规制而产生。

这个失业组成部分并不能通过宏观反周期政策予以消除。

而在宏观经济政策可以有所作为的范围内,又由于政策导向不是就业最大化,以致当宏观经济政策刺激起经济增长时,就业增长效果并不显著。

三、现实中的劳动经济现象和问题:2)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联合国的相关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该国或地区人口总数的10%或以上,或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占该国或地区人口总数的7%或以上,那么,该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会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

首先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劳动力供给将会逐步萎缩。

劳动力是社会再生产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下降可能导致劳动力短缺,劳动力的短缺将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我们把研究方向指向未来劳动力供求状况。

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我们将人口按年龄分为三个年龄段得到了未来40年的劳动力供给数据,经作图发现劳动力供给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其次在将未来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一同作图后我们发现我国在2020年之前劳动力供求状况一直都是供大于求,而随着劳动力供给的减少与需求的增加,在2020年后劳动力供给缺口将不断扩大。

劳动经济学 重点知识 劳动力需求与劳动力供给 (吐血整理)

劳动经济学  重点知识  劳动力需求与劳动力供给 (吐血整理)

第一章导言一、劳动经济问题的重要地位:例:经济增长为什么没有带来显性就业?首先,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对解决自然失业是无能为力的;其次,在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所能调节的周期性失业方面,由于宏观经济政策所引导的投资方向往往是就业密集度较低的行业,进而导致反周期措施拉动就业的能力大为降低。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就业增长主要是通过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以及非正规经济,通过逐渐发育起来的劳动力市场机制所创造的/另一方面,城镇实际失业率也持续提高,劳动参与率逐年下降,政府主导投资带动的就业增长效果不显著,从而导致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没有显性的就业增长。

目前的高失业率,有很大的部分是自燃失业率,主要由于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产业结构调整和各种不利于就业扩大的规制而产生。

这个失业组成部分并不能通过宏观反周期政策予以消除。

而在宏观经济政策可以有所作为的范围内,又由于政策导向不是就业最大化,以致当宏观经济政策刺激起经济增长时,就业增长效果并不显著。

三、现实中的劳动经济现象和问题:2)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联合国的相关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该国或地区人口总数的10%或以上,或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占该国或地区人口总数的7%或以上,那么,该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会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

首先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劳动力供给将会逐步萎缩。

劳动力是社会再生产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下降可能导致劳动力短缺,劳动力的短缺将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我们把研究方向指向未来劳动力供求状况。

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我们将人口按年龄分为三个年龄段得到了未来40年的劳动力供给数据,经作图发现劳动力供给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其次在将未来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一同作图后我们发现我国在2020年之前劳动力供求状况一直都是供大于求,而随着劳动力供给的减少与需求的增加,在2020年后劳动力供给缺口将不断扩大。

劳动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

1、劳动经济学的概念: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着重考察劳动力市场的组织、运作及其结果,以后和此刻的劳动力市场参与者的决策,和与劳动力资源就业和收入分派有关的公共政策. 2、阻碍劳动需求的因素有哪些?① 技术对劳动需求的阻碍 ② 时刻长短对劳动需求的阻碍 ③ 企业目标对劳动需求的阻碍 ④ 社会制度安排对劳动需求的阻碍3、试着推导完全竞争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 一、完全竞争下的短时间劳动需求1、完全竞争企业利用劳动要素的原那么;(1)利用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P MP VMP •=劳动需求曲线与劳动边际价值曲线重合的两个假定: 第一,劳动的边际产品曲线不受劳动价钱转变的阻碍; 第二,产品价钱不受劳动价钱转变的阻碍。

3、完全竞争市场的劳动需求曲线整个市场的劳动需求曲线能够看成是所有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的简单水平加总。

该曲线仍然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但比边际产品价值曲线要峻峭。

二、完全竞争下的长期劳动需求企业应付劳动价钱上升不仅能够通过调整其利用的劳动数量的方式,而且也能够通过调整其资本存量的方式以作出反映。

二、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劳动需求曲线的推导工资率的上升致使企业调整的两个效应,即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

替代效应是由于工资率的提高,企业若是仍然维持原有的产量水平上,那么会采纳增加资本,减少劳动的生产方式。

规模效应是由于工资率的提高,劳动的边际本钱将上升,从而致使企业生产更少的产量,产量的下降将会致使利用的劳动数量下降。

企业因工资率上升所引发的劳动需求的减少是这两种效应的转变之和。

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时间劳动需求一样也是向右下方倾斜。

4、什么是派生需求定理?①生产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性质不同:在产品市场上,需求来自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是所谓“直接”需求,即知足“效用”。

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是来自厂商,知足“利润”的需求。

②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中派生出来的,因此被称为“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

劳动经济学第二章

劳动经济学第二章

2.2.1完全竞争的基本假设

完全竞争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利润最大化目标 生产技术水平不变 劳动力同质假设
(1)完全竞争

产品市场完全竞争 劳动力市场完全竞争
(2)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边际生产力含义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几个概念:



边际物质产品 边际收益产品 边际产品价值 平均产品产值
A
MPL APL
A’
B’
APL
C’
MPL
L


总产量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变动投入L与某 一固定量的资本K相结合所生产的最大产量。总 产量的变化过程:增加较快----减慢----停止---下降 总产量(TP): TP = Q = f(L,K) 平均产量(AP):APL=TP/L; APK=TP/K 边际产量(MP): MPL=TP/L; MPK=TP/K MPL=dTP/dL; MPK=dTP/dK



需求量:与一定工资水平相对应的劳动力需求 需求曲线:工资与需求量一一对应的轨迹 需求曲线一般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劳动力需求曲线:
W

需求曲线说明了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劳动力需求量 与工资率之间的反向 关系。
O
LD
工资率变化


假定资本、技术不变, 第一,较高的工资率意味着较高的成本,从 而导致产品价格的提高,产品价格的提高会 导致产品需求量的下降。需求量的下降最终 会导致劳动就业量的减少,这种劳动就业的 下降称为规模效应,即生产规模缩减对就业 的影响。 第二,工资率上升,企业就愿意用其它生产 要素来替代劳动,如使用更多的资本,这种 情况称为“替代效应”。

劳动经济学(全) 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

劳动经济学(全) 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

劳动经济学
48
.
第四节 社会劳动力供给
二、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
如果劳动力市 场是个开放的市场, 市场劳动力供给曲 线就一定是一条从 左下方向右上方倾 斜的曲线。
劳动经济学
49
.
第四节 社会劳动力供给
三、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
W S
C
W2
W0
A
B
W1
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
在同一条劳动力供
给曲线上的移动。
0
(罐)
(个)
0
100
0
1000
50
90
100
900
100
80
200
800
150
70
300
700
200
60
400
600
250
50
500
500
300
40
600
400
350
30
700
300
400
20
800
200
450
10
900
100
500
0
1000
0
总支出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劳动经济学
5
.
第一节 劳动力供给概述
一、劳动力
就业者(E):有工作可以做并且至少获得1个小时工资 支付的劳动者,或是从事非支付性的工作至少达到15个小时。
失业者(U):从某一工作岗位暂时下岗,或是没有工作, 但在参照周的前4周里一直在积极地寻找工作。
劳动经济学
6
.
第一节 劳动力供给概述

《劳动经济学》2劳动力供给

《劳动经济学》2劳动力供给
人口稠密程度——人口密度
一定时期、一定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与面积之比, 即单位面积的人口数量。一般以每平方公里的人口数 表示。
• 人口密度越大越穷(人均GDP)?人口密度越小越富 (人均GDP) ?
1 人口的相关概念
人口性别结构——人口的性别比
由对应100名女性的男性人数来表示。根据国际上的 经验数据,一般在103-107之间。
LF participation rates of females in the US over 16 years of age, 1900-95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88 1995
22.2 23.2
22.9 20.0
20.5 20.8
17.9 18.1
16.7 18.9
17.4 17.7
16.5 17.2
14.9 15.1
2 我国的人口转变
我国人口的再生产类型转变
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第一阶段:由于高出生率,少年儿童抚养比高。 • 第二阶段:出生率降低之后,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口
2 我国的人口转变
我国老龄化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定义:
• 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时,称为“老龄化社 会”(Ageing society),达到14%时称为“老龄社 会”(Aged society),如果老年人口比例达到20%时,则 称为“超高龄社会”(Hyper-aged society) 。
• 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20年的快速老龄化阶段。第 二阶段: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第三 阶段:从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

2劳动力供给 (2)

2劳动力供给 (2)
件是给定的。
思考
约束条件改变时,个人如何分配自 己的时间以取得最大效用,如何实现新 的均衡?
(一)收入变化与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 ☞ 在工资率保持不变的情况
下,由于收入的变化引进 的工作时间的变化 ★ 一般情况下,收入效应使 闲暇增加,劳动时间减少
收入效应
(二)工资率变化与替代效应
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
第一节 劳动力供给概述
一、劳动力供给及类型
(一)劳动力界定
劳动力(Labor Force)是劳动经济学中最基本 的范畴之一,从理论和现实中界定劳动力范畴有多 种解释:
(1)在理论上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①马克思——“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 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 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家务劳动与女性劳动参与率
(三)制度劳动时间长度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制度劳动时间 缩短,在追求效用最 大化的理性原则的驱 使下,将刺激劳动力 参与率提高
劳动时间长短与劳动参与
(四)教育培训的影响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 只限于教育、培训等 人力资本投资较高回 报预期,人力资本投 资对劳动供给是负面 影响的
替代效应 (Substitution Effect)
☞是指在保持收入不变 情况下,因工资率的 变化而引进的愿意工 作时间的变化
★ 相对价格提高必然引 起供给增加
替代效应
(三)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工资率的提高影响: ♣ 个人收入 ♣ 闲暇和劳动时间的效用 工资率变化带来的效应: ♣ 收入效应 ♣ 替代效应 工资率的变化对劳动供给决策主 体的最终影响 ♣ 取决于两种效应的相互关系
15%以 下

劳动经济学概述

劳动经济学概述

劳动经济学概述一、什么是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劳动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它关注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劳动力市场的组织与调节、薪酬体系的形成与运作等方面。

劳动经济学对于理解和分析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提高劳动力配置的效率,制定劳动力政策和劳动法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1. 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愿意参与劳动市场并提供劳动力的劳动者总数。

劳动力供给的规模和结构受到人口、教育水平、技能水平、养老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 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和组织对劳动力的实际需求量。

劳动力的需求与生产规模、技术进步、行业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

需求弹性、需求的结构以及薪酬水平等都会对劳动力需求产生重要影响。

三、薪酬体系的形成与运作1. 薪酬体系的构成薪酬体系是指用来衡量和报酬劳动力价值的一整套规则和制度。

薪酬体系通常包含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福利待遇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奖励等。

合理的薪酬体系可以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2. 薪酬差距与收入分配薪酬差距是指不同职业、企业或个人之间的薪酬水平差异。

薪酬差距的存在既可以体现个人的努力和能力差异,也可能反映出社会不公平和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

适度的薪酬差距有利于激励个体积极工作,但过大的薪酬差距会引发社会不满和不稳定。

四、劳动力市场的组织与调节1. 劳动力市场的组织形式劳动力市场的组织形式包括全日制就业、兼职就业、灵活就业和自由职业等形式。

不同的组织形式对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劳动力的流动性产生不同影响。

2. 劳动力市场的调节机制劳动力市场的调节机制主要包括劳动法律法规、劳动合同制度、劳工组织以及相关政策等。

这些机制的运作可以有效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和公平性。

五、劳动经济学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劳动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经济学-2

劳动经济学-2

1企业劳动力需求模型的主要类型按照假定条件的不同可以分为-----填空a短期模型和长期模型企业劳动力需求的短期模型-----名词:指在所分析的时期内,企业只能改变劳动投入量,而不能改变资本投入量企业劳动力需求的长期模型-----名词:指在所分析的时期内,企业不仅可以改变劳动投入量,而且也可以改变资本投入量B利润最化大模型与非利润最大化模型利润最大化模型:假定企业以利润最大作为经营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劳动力需求模型非利润最大化模型:假定企业以其他特定目标作为经营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劳动力需求模型c、完全竞争模型和非面完全竞争模型完全竞争模型:在企业面对(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假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劳动力需求模型非安全竞争模型:在企业面对非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建立起来的劳动力需求模型◎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所要研究的核心是(当面对产品市场需求变化时,应如何通过改变自己的劳动投入量来改变生产规模),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单选◎企业雇用劳动力的数量不会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工资率,企业销售产品的数量不会影响产品市场的价格-----单选劳动的边际产品-----名词是指在一定劳动投入量的基础上,资本投入不变,增加一单位劳动投入所增加的产品数量边际收入产品-----名词是指增加单位投入所增加的产品收入◎边际收入产品曲线与边际产品曲线有相同的形状,其关系也相类似-----单选◎劳动力需求量与工资率(负相关),即二者呈相反方向变动趋势-----单选◎在相同的工资率下,垄断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比竞争企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少)-----单选◎垄断企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和工资率都(低于)竞争性企业-----单选◎替在利润为正时,非营利企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大于)利润最大化企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当替在利润为负时,二者相同-----单选◎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适度增长目标形成的制度基础-----填空◎适度增长目标有利于经营者的(自身效用最大化)-----单选◎假设生产过程需要两种投入要素,一是(劳动),二是(资本)-----填空◎劳动的边际生产率MP L与技术替代率成(正比例)-----单选◎资本的边际生产率MP K与技术替代率成(反比例)-----单选◎企业生产固定的产量,其成本最小的条件是(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单选等产量线具有哪些特征?-----简答1、等产量的斜率为负2、较高产出的等产量线离开原点较远3、等产量线是一条连续曲线4、等产量线的斜率随着劳动与资本的不同组合而变化◎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增加单位产品增加的劳动成本=增加单位产品增加的资本成本)二是(使成本线的斜率等于等产量的斜率)-----单选◎与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一样,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也是向下倾斜的,它说明企业的劳动力需求量与工资率呈现(反方向变化)的规律-----单选1市场劳动力需求量是以(企业劳动力需求量)为基础的2在劳动力市场价格发生变化的时候,市场的劳动力需求量并不等于按单个企业计算的劳动力需求量的总和3为什么说工资率变化对企业和市场劳动力需求量的影响不同?(简)a从单个企业的角度看,工资率的变化不影响企业劳动力需求曲线的位置b但是,从市场的角度看,工资率的变化不仅引起各个企业在自己的劳动力需求曲线上调整劳动力需求量,而且同时引起各个企业劳动力需求曲线的位置变化c结果是,从市场的角度看,企业将不是按照原来的劳动力需求曲线计算劳动力需求量,而是按照移动后的劳动力需求曲线计算自己的劳动力需求量4工资率的变化对市场劳动力需求量的影响比对市场内各企业劳动力需求量的影响要(小些)5工资率和劳动力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简)a定性的角度:两者在变动方向上是否具有一致性b定量的角度:工资率的一定变化,引起劳动力需求量变化多少(绝对数上的考虑)(相对数方面考虑)6劳动力需求弹性-----名词:是指工资率变化1%引起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数,它是从(相对数方面)说明劳动力需求量对工资率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的重要指标(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劳动力需求交叉工资弹性)7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名词:是指同类劳动力,工资率变动1%引起劳动力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数8由于劳动力需求和工资率的变动方向相反,所以,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值是(负)的-----单选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绝对值越大,工资率变化对劳动力需求量的影响也(越大)9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绝对值的大小与劳动力需求曲线的斜率成(反方向)变化10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绝对值的大小,可以吧劳动力需求曲线划分成不同的类型:◎若|E|﹥1,称劳动力需求曲线为(弹性劳动力需求曲线)-----单选◎若|E|﹤1,称劳动力需求曲线为(无弹性劳动力需求曲线)-----单选E:劳动力需求弹性◎若|E|﹦1,称劳动力需求曲线为(单位弹性劳动力需求曲线)-----单选11不同劳动力需求曲线的不同效应?a对工资总额的影响。

劳动经济学(二)

劳动经济学(二)

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 P5(一)劳动参与率的概念劳动参与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是指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的比率。

劳参率计算公式:总人口劳参率=劳动力/总人口年龄(性别)劳参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该年龄(性别)人口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二)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 P6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趋势:15-19岁年龄组青年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女性劳动参与率呈上升趋势老年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25-55岁男性成年人的劳动参与率保持高位水平(三)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假说 P71.附加性劳动力假说经济总水平下降时,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二级劳动力寻找工作劳动参与率与失业率成正比。

2.悲观性劳动力假说就业率下降,一级失业率上升并滞留在市场,二级也因悲观退出市场。

参与率下降,与失业率成反比。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

二、劳动力需求 P7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定义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

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存在着如下关系:工资率上升,劳动需求减少,工资率下降,劳动需求增加。

计算公式: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P9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1、需求无弹性 E d = 02、需求有无限弹性 E d →∞3、单位需求弹性 E d= 1 4、需求富有弹性 E d > 1 5、需求缺乏弹性 E d < 1MRP=VMP=MP*P=MC=WMRP: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VMP: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MP:边际产量P:价格MC:边际成本W:工资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P11(一)劳动力市场的含义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劳动力所有者个体;使用劳动要素的企业。

劳动力市场的客体:劳动者的劳动力,即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能力。

劳动经济学第2章 劳动供给分析

劳动经济学第2章 劳动供给分析
时)的人员数量; 第二项标准涉及那些工作“超量”时数的人员数量,即
每周时数超过“正常”工作周的时数(过度就业); 第三项标准是对人
关于失业的界定
国际劳工大会将失业者界定为在参照期内无工作,但目前能够 工作并寻找工作的某一特定年龄以上的所有人员。 存在争论的主要因素:年龄界限、寻找工作的准则,以及对临 时解雇、对工作前景失去信心或首次寻找工作人员等情况的处 理。 关于如何处理丧失信心者,即这些人目前虽然没有寻找工作, 但过去可能找过工作,并清楚地表示希望“现在”就有一份工 作。多数国家不把他们算为失业,但有些国家将其纳入失业范 围。 涉及求职问题。求职者必须采取了一种或多种“积极的”求职 方式,如向雇主提出申请,访问中介机构,被列为失业者。有 些国家承认单纯的看广告和找广告为求职方式,另一些国家则 认为,是对这些广告做了实际答复。
21
(二)偏好和无差异曲线
偏好:代表了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相对其他商品的心 理愿望强度。偏好从性质上说属于主观的东西,受 到许多如个人种族、社会经济地位、职业以及个人 性格等因素的影响。
无差异曲线:指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或 效用的所有闲暇和收入的组合点的轨迹。
22
(三)工资、收入和预算线
l 闲暇的价格:一小时闲暇的机会成本等于工 作一小时的工资率。
一、个人效用最大化与劳动供给曲线
(一)劳动和闲暇 劳动供给涉及到劳动者对其拥有的既定时间
资源的分配。
劳动者可以看成是消费者,他们在闲暇和劳动二 者之间进行的选择,就是在闲暇和劳动收入之间 进行选择,以满足自己效用最大化的愿望。
20
无差异曲线
特点:
1、具有负的斜率。 2、凸向原点 3、离开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 线具有更高的效用 4、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 不会相交 5、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来说, 无差异曲线具有不同的形状

劳动经济学笔记

劳动经济学笔记

劳动经济学第一节人的劳动与人力资源一.人的劳动概述(一).劳动是人的本质1.劳动创造了人恩格斯说: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本身.2.劳动是人的专属特征人的劳动与动物求生活动有着如下不同的特点:1)人的劳动具有主动性2)人的劳动具有自觉的目的性.3)人的劳动具有创造性,而动物的活动只具有获得性4)人的劳动具有多层次性,而动物的活动只具有简单的直接性.3).人的劳动具有相依性.3.劳动作为生产要素与其他要素的不同1)劳动的所有者是自然人2)劳动的年有权不能转移3)劳动力在流动中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决定性(二).劳动的含义与分类1.劳动的含义劳动具有广交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劳动:人们在各种生活中劳动力人使用或消耗(人的脑力和体力的消耗和支出,都可称之为劳动).狭义的劳动:人类在自身智能的支配下,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创造社会财富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等方面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狭义的劳动的3个特点1.强调智能的支配作用2.强调创造3.强调劳动的目的多样性.丰富性劳动的3种释义:1.人改变劳动的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力的支出(辞海)2.劳动是人类创造生活所必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目的活动(伊万诺夫人)3.劳动即有利于自己的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的人的职业谋生活动(郑克中)2.劳动的分类活劳动,死劳动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私人劳动,抽象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生产性劳动,非生产性劳动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物质劳动.精神劳动重劳动,轻劳动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熟练劳动,非熟练劳动自我劳动.谋生劳动.社会劳动(L.拉佩把劳动的3大分类)我国社会保障部把社会劳动分为三类四种:三类:创新劳动,重复劳动,混合劳动.四种:生产劳动,服务劳动,科技劳动,经营管理劳动(三).劳动的含义1.劳动创造了人类自身2.劳动是人类生活的第一基本条件3.劳动创造了社会财富(生产性财富.流通性财富.分配性财富.消费性财富.物质财富.精神财富)马克思提出:劳动是人所独有的,社会财富来源于劳动,但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从社会财富的使用价值来说,财富来源于不同的生产领域的具体劳动;从社会财富的价值来说,社会财富来源于劳动者的抽象活动.马克思认为社会财富是一切以物的形式存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4.劳动推动了社会发展5.劳动是人类解疑不尽的重课题亚当.思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劳动专业化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劳动组织理论. 马克思把社会主义国家称为劳动共和国.二.人力资源(一)人力资源的概念与特征1.人力资源概念的提出者(彼得.德鲁克)2.人力资源的特征1.两重性(既有创造性财富的一面,又有消耗财富的一面).2.时限性(使用上具有时限性)3.能动性(人力资源是活资源,有主观能动性,能有目的的认识和改造世界)4.再生性(人力资源属于再生资源)5.智力性6.核心性(人力资源是核心)(二)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1.人力资源的数量人力资源的总量人力资源的相对量(人力资源率和劳动参与率)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及其变动,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和教育等. 2.人力资源的质量(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影响人力资源的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人种质量,人力资本投资,科学技术发展及应用程度,社会风气,经济发展水平,观念因素.(三)人力资源的稀缺性1.总量稀缺2.质量稀缺3.人力资源稀缺有多种形式4.结构性稀缺5.显性稀缺和隐性稀缺6.静态稀缺与动态稀缺动态稀缺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结构的利用率和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率不断发生变化,从而使人力资源不同方面的重要性和稀缺性在人类经济史中呈现为一个逐渐被更替扩充与变货的动态过程.第二节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一.国外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孕育阶段形成阶段独立发展阶段学科体系发展与完善阶段(一)孕育阶段(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至17世纪)1.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劳动经济思想劳动十分重要,离开了劳动任何财富都不可能得到.(赫西奥德.色诺芬.柏拉图.西塞罗)2.欧洲中世纪的劳动经济思想(从公元5世纪到10世纪是西欧封建社会的早期,11世纪进入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这一时期劳动经济思想重要史料<萨利克法典>和<庄园敕令>.<萨利克法典>重视对主要生产者的人身自由及财产的保护,规定劳动所得归农户所有.<庄园敕令>更具有劳动经济管理的倾向,它把好何有效的剥削农奴作为一个枋心问题,它要求庄园管理要充分利用土地和劳动力.督促农奴勤于耕作,不要虚度于工作日.<行会制度>形成于11世纪<行会制度>中所反映的劳动经济思想主要是:公开规写男女平等的原则,行会管理机制负责举办集体福事业,并对某些专业匠师人数以及匠师身份所需要的公民资格。

学习经济学中的劳动经济学理论

学习经济学中的劳动经济学理论

学习经济学中的劳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了人类在资源稀缺条件下的行为和决策。

而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了劳动力市场、就业、工资和劳动力供给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学习经济学中的劳动经济学理论,并探讨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 劳动经济学概述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核心问题包括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和机制、工资决定的因素、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劳动经济学能够为解决实际的劳动力市场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2. 劳动供给理论劳动供给理论主要研究劳动者决定供给劳动力的因素。

根据经济学家的研究,劳动供给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薪酬水平、工作条件、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

这些因素将影响个人对工作的选择和劳动时长的决策。

3. 劳动需求理论劳动需求理论主要研究企业或雇主决定需求劳动力的因素。

企业在决定雇佣劳动力时会考虑工资水平、生产需求、劳动生产力、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等因素。

劳动需求理论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不同行业或企业之间的工资水平存在差异,并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产生反应。

4. 工资决定理论工资决定理论是劳动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该理论试图解释为什么不同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存在差异。

在工资决定理论中,有两个主要的观点:边际生产力理论和协商理论。

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工资是根据工人的边际产出来决定的,而协商理论强调工人和雇主之间的谈判和协商对工资的决定起到重要作用。

5. 劳动力市场失衡劳动力市场失衡指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不匹配。

这种不匹配可能导致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对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经济学家通过研究劳动力市场失衡的原因和机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来应对失业问题,包括提供职业培训、实施就业刺激政策等。

总结:劳动经济学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和指导政策制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劳动供给、劳动需求、工资决定等方面的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和变化,为实现高就业率、促进经济增长提供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劳动力需求的主体
企业 最重要的劳动力需求主体,直接反映经济活动水平。 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是劳动力需求研究的主要内容。 政府 政府的劳动力需求则往往与政府的财政支出相关,是 一个政策性很强的变量。 从事自我雇佣工作的劳动者自身 自我雇佣的劳动力需求就是自身的劳动,其变化往往 表现为个人劳动时间的变化,而不是就业人数统计的 变化。
26



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期劳动需求曲线的相互作用
长期劳动需求曲线比短期需求曲线具有更大的弹性,表现为前者较为平 坦,而后者更为陡峭。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许多短期需求曲线相交。
工资率 W1 W0
DS1
DS2 B A
DS3
D
W2
C
E DL
0
L0
劳动数量
图2-8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期劳动需求曲线
6
边际产品价值曲线的形状
产品价格为常数,根据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劳动 的边际产品MP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即随着 劳动使用量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品会逐步下降。 因此,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当 P大于 1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在边际产品曲线的 上方;当P 小于 1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在边际产品 曲线的下方;当 P等于 1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与边 际产品曲线重合。
17
完全竞争市场的劳动需求曲线
将H,I连接起来,得到多个企业调整情况下企业m对劳 动的需求曲线dm. 经过市场调整后的单个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仍然向右下 方倾斜,但比边际产品价值曲线要陡峭。
18
完全竞争下的长期劳动需求
在长期,企业应对劳动价格上升不仅可以调整 其使用的劳动数量,而且可以调整资本存量。
第二章 劳动需求分析
第一节 派生需求 第二节 完全竞争下的劳动需求分析 第三节 不完全竞争下的劳动需求分析 第四节 劳动需求弹性 第五节 劳动需求理论在政策上的运用
1
第一节 派生的劳动力需求
劳动力是生产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投入品 对劳动力的需求是商品需求的派生需求 (derived demand)或引致需求 对劳动力的需求决定了一个经济中的就业 水平,并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 动水平。
14
影响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因素
商品需求。商品需求是对宏观经济非常敏感的变量,居 民收入的下降、未来预期收入的下降都可能引起商品需 求的下降,从而进一步导致企业的劳动需求下降。 工资粘性和工资刚性也是造成劳动需求下降的原因。 在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的同步上升过程中,如果工资 上涨过快,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那就会起到 减少就业的作用。
29
劳动边际收益产品曲线
劳动边际收益产品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MRP
MRP=MR· MP
0 图2- 9 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
L
30
卖方垄断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
由于卖方垄断企业在要素市场上是价格的接受者,因此 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为要素的价格W。 卖方垄断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 MRP=W 或MR· MP=W 根据此式,给定一个工资率W,就有一个最优的劳动 数量L与之相对应。
33
卖方垄断企业的市场劳动需求曲线
假定在劳动市场上有 n个企业,如果这n个企业都是各自 产品市场上的垄断者,则它们的行业调整曲线也就是各 自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在这样的情况下,市场的劳动 需求曲线就是n个卖方垄断企业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的简 单水平相加。即 D=∑MRPr
产量一定的情况下,工资率的高低会影响最小成本组合点决定。 产量可变动时,工资率会影响到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的产量决定。
价格 MC(高工资) MC(低工资) MR
0
Q1
Q2
数量
23
图2-6竞争性企业的产量决定
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劳动需求曲线推导
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 工资的上升导致企业调整的两个效应,即替代效应和规 模效应。企业因工资率上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的减少是 这两种效应的变化之和。
19
等产量曲线与要素投入选择
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 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以常数表示既定的产量水平,则与等产量曲线相对 应的生产函数为:Q=f(L,K)=Q0. 在同一等产量曲线上,不同的组合点表明不同的生 产技术。对同一产量的产品生产,既可以使用较多 的资本和较少的劳动生产,也可以使用较多的劳动 和较少的资本生产。前者是资本密集的技术,后者 是劳动密集的技术。
32
卖方垄断企业劳动需求曲线的特征
与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完全重合。
考虑多个企业的共同调整也成立。因为垄断企业的边际 收益曲线MR不随劳动价格的变动而变化。 原因:卖方垄断企业的产量变化不会改变其所面临的产 品需求曲线;其他企业的产品与该卖方垄断企业的产品 不同,如果不考虑不同商品之间的间接影响,那么其他 企业产量的变动也不会改变该卖方垄断企业所面临的产 品需求曲线。而边际产品曲线MP是不变的。所以劳动价 格变化不影响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
24
资本数量
长期劳动需求曲线的推导
C
KB KA
B
A
0
工资率 W1 W0
LC L
B
2-5(a)
LA
劳动数量
C’ A’
0
LC
2-5(b)
LA 劳动数量
25
图2-7 长期劳动需求曲线的推导
长期劳动需求曲线的推导
假定企业处在初始点A,在该点企业恰好处于利润最大化点,此时的工 资率为 W0,劳动数量为 LA,资本数量为KA。现在假定资本价格和产出 价格不变,工资率从W0上升到W1。 首先,企业仍在原有的产量水平上生产,将采用更加资本密集的方法, 用资本替代劳动,以降低总成本,由此带来的效应称作替代效应。例如, 企业选择在B点生产,此时劳动的使用量从LA降到LB,资本的使用量从 KA上升到KB。 其次,由于工资率提高,企业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上升,产量下降,导 致使用劳动力的数量下降。这种效应称为规模效应。在图中表现为从 B 点到C点的移动,劳动数量从LB下降到LC。 把A点和C点对应的工资和劳动数量转换到劳动需求曲线上,对应点分别 为A’(W0, LA)和点C’(W1, LC)。连接A’和C’,得到向右下方倾斜的长期 劳动需求曲线。
15
完全竞争市场的劳动需求曲线
W
W0 W1 dm H I
MP×P0 MP×P1
0
图2-4
L 0 L1
L2
L
经过市场调整的单个企业劳动需求曲线
16
完全竞争市场的劳动需求曲线
假定企业m在一个初始工资率为W0,产品价格为P0的 完全竞争的劳动要素和产品市场中,此时有一条边际产 品价值曲线MP· P0。根据该曲线可确定劳动需求量L0。 因此,点H(W0, L0)即为需求曲线上的一点。如果没有 其他企业调整,则整条需求曲线就可以看成是MP· P0 。 假定工资率下降到W1,则劳动需求量增加到L2。如果 其他企业都进行调整,则产品供给增加,产品价格下降。 于是工资率下降使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向左下方移 动,例如移动到MP· P1,从而在工资率W1,劳动的需 求量为L1,得到劳动需求曲线上的一点I(W1,L1)。
27
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劳动需求分析
垄断企业的三种类型 作为产品市场上的垄断卖方 作为劳动市场上的垄断买方 作为产品市场上的垄断卖方和劳动市场上的垄断买方
28
卖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
使用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 收益函数:R=R(Q) 产量函数:Q=Q(L) 将产量进行替换得到: R=R[Q(L)],收益可以看成是劳 动的复合函数。 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dR/dL=(dR/dQ)· (dQ/dL) 即MRP=MR· MP
随着劳动价格的上升,企业对劳动的最佳使用量即 需求量将下降。完全竞争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将与 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完全重合。 这个结论成立需要两个潜在的假定:第一,劳动的 边际产品曲线不受劳动价格变化的影响;第二,产 品价格不受劳动价格变化的影响。
13
影响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因素
边际劳动生产率。一条特定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总是与特 定的技术水平和资本存量相对应,当技术水平有所提高 或资本存量有所扩大时,边际劳动生产率曲线就会右移, 从而导致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实际工资,即 W/P 。在既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曲线之下, 实际工资与劳动力需求数量呈反方向变动关系,而实际 工资水平则由名义工资和物价水平共同决定。在名义工 资既定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的上升会导致实际工资水平 下降,从而增加就业。在短期内,用通货膨胀的方法影 响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是政府克服经济衰退,提高经济活 动水平的重要手段。

将生产函数代入收益函数,则企业的收益是劳动要素的复合函数:
dR L dQ L P dL 使用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为: dL

RL QL P

产品价格 P是既定的常数,因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产品买卖双方数 目很多且产品没有差别,所以产品价格与单个企业的产量无关。 dQ L dL 为劳动的边际产品MP,表示增加使用一个单位的劳动所增加的 产量。
3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劳动需求分析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短期劳动需求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长期劳动需求 长期与短期劳动需求曲线的相互作用
这里所假定的完全竞争市场,指的是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供 求双方的人数都很多,企业对其产品的要价,以及它必须为投入要 素所支付的价格都是由市场决定的。
31
卖方垄断企业劳动需求曲线的特征
向右下方倾斜。随着工资率的下降,劳动需求量增加。 假定工资率 W 下降,根据利润最大化企业的要素使用原 则,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MR· MP(L)必然下降,如果产品 价格不随工资率的变化而变化,则边际收益函数MR不会 变化,因此 MP(L) 必然下降,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劳动的使用量L增加才能达到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