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控制技术教案项目一电梯的基本结构
《电梯基本结构》课件
![《电梯基本结构》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85e12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f.png)
电梯是我们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个PPT课件中,我们将一步 步了解电梯的基本结构以及其工作原理,带您深入探索电梯的世界。
前言
1 电梯的应用范围
从高层住宅楼、办公大楼,到医院、地铁、机场,电梯几乎无处不在。
2 电梯的发展历史
早在公元前2000年,埃及人就使用了一种最基本的电梯来运送水,而今天的电梯不断被 改进和发展,以更好地适应我们的需求。
电梯基本结构
电梯主要构件
电梯主要由电动机、钢丝绳、配 重、导轨等构件组成。
电梯的组成部分
电梯的组成部分有驱动装置、控 制装置、轿厢、轿厢门和门系统 以及安全装置。
电梯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了解电梯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对 于理解它的工作原理和如何保持 它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电梯控制系统
电梯控制系统的作用
指挥电梯的运转,以确保电梯能够安全,平稳地运行。
3
电梯安全装置的工作原理
电梯安全装置通过断开或连接电路,从而使电梯停止运行或采取其他应急措施。
电梯运行原理
电梯运行的基本原理
电梯主要是利用马达的转动来带 动电机制动器,从而驱动电梯运 行。
电梯驱动方式
电梯驱动方式包括:液压式、机 械式和双排钢带式电梯。
电梯运行时的注意事项
保养电梯和注意其使用,可以使 电梯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更加 安全,集体控制电梯。
电梯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电梯控制系统通过调整电梯的速度和方向,使电梯能够准确地到达需要的楼层。
电梯安全装置
1
电梯安全装置的作用
保护电梯乘客的安全,一旦发生意外情况,比如电梯失速,安全装置就会立即起 作用。
2
电梯安全装置的分类
电梯安全装置一般分为机电联锁安全装置、电气安全装置和轿厢安全装置。
电梯结构课程设计
![电梯结构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a2e53a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37.png)
电梯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梯的基本结构,掌握电梯各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描述电梯的运行流程及其安全保障措施。
3. 学生能够了解电梯在不同建筑物中的选型与安装要求。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识别电梯的主要组成部分,并说明其作用。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梯运行方案,并进行合理性分析。
3. 学生能够运用电梯相关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电梯使用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梯工程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增强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明白遵守电梯使用规范的重要性。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团队中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技术类课程,以实践性和实用性为主。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渐提高的年级,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电梯概述- 电梯的发展历程- 电梯的分类及适用场所2. 电梯的基本结构- 电梯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各部件之间的协同工作原理3. 电梯的运行原理- 电梯的驱动方式- 电梯的运行流程及速度控制4. 电梯的安全保障措施- 电梯的安全装置及作用- 电梯的紧急救援措施5. 电梯的选型与安装- 电梯的选型依据- 电梯的安装流程及注意事项6. 电梯的维护与保养- 电梯的日常维护- 电梯的定期保养内容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电梯概述第二课时:电梯的基本结构第三课时:电梯的运行原理第四课时:电梯的安全保障措施第五课时:电梯的选型与安装第六课时:电梯的维护与保养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以上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组织,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电梯相关知识。
电梯控制技术(第二章 电梯的基本结构)
![电梯控制技术(第二章 电梯的基本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3054a4fbdd3383c4bb4cd289.png)
“虽然乘客看不列它,但它和人的心脏一样重要, 电梯的运行全靠它!”
第2节 电梯机房部分
2.1 曳引机
1. 曳引系统和曳引机的组成
曳引系统
第2节 电梯机房部分
曳引机作用:是电梯轿厢升降的主拖动机械。 曳引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轿厢和对重(或者两
第2节 电梯机房部分
曳引机结构组成:
电动机 制动联轴器 制动器 减速器(无齿轮曳引机没有减速箱) 曳引轮 底座 光电码盘(调速电梯装有)
第2节 电梯机房部分
2. 电动机
电梯使用电动机的特征:断续周期工作、频繁启动、 正反转、较大的起动力矩、较硬的机械特性、较小 的起动电流、良好的调速性能(对调速电机)。
层站部分--层门(厅门)、呼梯装置(召唤盒)、 门锁装置、层站开关门装置、层楼显示装置。
轿厢部分――轿厢、轿厢门、安全钳装置、平层装置、 安全窗、导靴、开门机、轿内操纵箱、指层灯、通讯 报警装置。
P14 电梯的结构
第2节 电梯机房部分
电梯机房(控制间):一般设置在电梯井道顶部 (机房上置式)。
交流异步电动机形式选择:
无调速要求、负荷较小时-鼠笼式感应电动机;
有调速要求、负荷较大时-绕线转子电动机;
曳引电动机额定功率计算:
PN
K (1 KP )mN vN
102
直流电动机:一般使用带可控硅整流的直流电动机, 是电梯发展的方向。
第2节 电梯机房部分
3. 制动器
是安全装置。在正常断电 或异常情况下均可实现停 车。电磁制动器安装在电 动机轴与蜗杆轴的连接处
常用的曳引轮绳槽的形状:半圆槽、楔形槽和带切 口的半圆槽(又称凹形槽)。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3bed481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a.png)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梯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
2. 使学生掌握电梯运行的常用控制算法,如速度控制、位置控制等。
3. 帮助学生了解电梯安全与故障处理的相关知识,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意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电梯控制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设计电梯控制系统的实践操作能力,能独立完成电梯控制系统的搭建和调试。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项目中进行有效分工与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梯控制技术及自动化领域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安全意识,使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关注电梯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电气基础知识,对电梯控制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采用项目式教学,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从事电梯控制及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梯概述:介绍电梯的发展历程、分类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使学生了解电梯行业的基本情况。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梯概述2. 电梯结构与原理:讲解电梯的各主要部件结构、功能及工作原理,为学生深入学习电梯控制技术打下基础。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梯结构与原理3. 电梯控制系统:学习电梯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常用控制算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梯控制系统4. 电梯速度与位置控制:详细介绍电梯速度和位置控制方法,使学生掌握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控制技术。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梯速度与位置控制5. 电梯安全与故障处理:讲解电梯安全措施、故障诊断及处理方法,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项目一 电梯的基本结构 《电梯控制技术》教学课件
![项目一 电梯的基本结构 《电梯控制技术》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c27c4cf61fb7360b4c65bb.png)
项目一 电梯的基本结构
续表
项目一 电梯的基本结构
续表
项目一 电梯的基本结构
续表
项目一 电梯的基本结构
四、 电梯安全操作规定
(1)“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2)凡不符合安全要求,职工有权向上级报告。 (3)操作人员未经三级安全教育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得参加工作或 独立操作。 (4)进入作业场所,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5)操作前,应检查设备或工作场所,排除故障和隐患;
电梯从各构件部分的功能上看,可分为八个系统:曳引系 统、导向系统、轿厢系统、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 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它们的功能及其主要组 成构件、装置见表1-1-1。
任务一 电梯基本结构的初步认识
任务一 电梯基本结构的初步认识
通常使用率最多的电梯是上置式电梯(也称上机房电梯),机房建造 在井道上方的专门为安置电梯曳引机和电气控制屏等部件的房间。上置式 电梯的总体结构如图1-1-1所示。此外,在特殊的情况下,也将机房设置 在井道底部(其他层)旁侧,称为下置式电梯(也称下机房电梯)
(12)安全、防护、监测、照明、警戒标志、防雷接地等 装置,不得随意拆除或非法占用;
(13)对易燃、易爆、有毒、放射和腐蚀等物品,必须分 类妥善存放,并设专人管理。
(14)生产过程产生有害气体、液体、粉尘的场所,必须 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项目一 电梯的基本结构
(15)搞好生产作业环境卫生。 (16)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重大隐患必须记入施工记录; (17)发生重大事故,要及时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 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 (18)各类操作人员除遵守本总则外,还必须遵守其他相应工种 的安全操作规程。
图1-1-1 上置式电梯的总体结构
《电梯结构与原理》电子教案电梯基础知识
![《电梯结构与原理》电子教案电梯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c6e94b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10.png)
《电梯结构与原理》电子教案-电梯基础知识教案章节:一、电梯的定义与发展历史教学目标:1. 了解电梯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2. 掌握电梯的基本组成部分。
教学内容:1. 电梯的定义:电梯是一种垂直运输工具,用于搬运人员和货物。
2. 电梯的发展历史:从最初的升降机到现代电梯的演变过程。
3. 电梯的基本组成部分:轿厢、对重、钢丝绳、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等。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所乘坐的电梯。
2. 讲解与展示:通过图片和视频,讲解电梯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电梯的基本组成部分。
4. 问答环节: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作业与练习:1. 让学生绘制电梯的基本组成部分图。
2. 让学生查找有关电梯发展历史的资料,进行阅读和分享。
教案章节:二、电梯的类型与结构教学目标:1. 了解电梯的类型和结构。
2. 掌握不同类型电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教学内容:1. 电梯的类型:乘客电梯、货梯、观光电梯等。
2. 电梯的结构:轿厢、对重、钢丝绳、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等。
3. 不同类型电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如乘客电梯的速度、安全性能等。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不同类型电梯的了解。
2. 讲解与展示:通过图片和视频,讲解电梯的类型和结构。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类型电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4. 问答环节: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作业与练习:1. 让学生绘制不同类型电梯的结构图。
2. 让学生查找有关电梯类型的资料,进行阅读和分享。
教案章节:三、电梯的工作原理教学目标:1. 了解电梯的工作原理。
2. 掌握电梯运行的基本过程。
教学内容:1. 电梯的工作原理:通过钢丝绳和对重的相互作用,实现电梯的上升和下降。
2. 电梯的运行过程:启动、运行、停止、开门/关门等。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思考电梯是如何运行的。
2. 讲解与展示:通过动画和实物模型,讲解电梯的工作原理。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电梯的运行过程。
《电梯结构与原理》电子教案-电梯电气控制装置
![《电梯结构与原理》电子教案-电梯电气控制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6463b267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73.png)
《电梯结构与原理》电子教案-电梯电气控制装置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梯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 掌握电梯电气控制装置的组成及功能。
3. 能够分析并解决电梯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电梯的基本结构电梯的轿体电梯的导轨电梯的门系统电梯的导向系统2. 电梯的工作原理电梯的启动与停止电梯的运行控制电梯的减速与停止电梯的紧急制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梯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电梯电气控制装置的组成及功能。
2. 教学难点:电梯电气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电梯的图片及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利用模型或实物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电梯结构与原理的理解。
3. 案例分析,分析电梯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电梯的发展历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电梯的基本结构,通过图片、模型或实物进行展示,让学生了解并认识电梯的各个部分。
3. 讲解电梯的工作原理,分析电梯的启动、运行、减速、停止等过程,让学生理解电梯是如何运行的。
4. 讲解电梯电气控制装置的组成及功能,通过示例图或实物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电气控制装置的作用。
5.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关于电梯结构与原理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6. 案例分析:分析电梯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10. 教学评价:对学生进行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的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实践1. 组织学生参观电梯设施,让学生亲身体验电梯的运行过程,加深对电梯结构与原理的理解。
2. 安排学生进行电梯模拟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操作技能。
七、教学拓展1. 讲解电梯的分类及应用场景,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电梯及其特点。
《电梯结构与原理》电子教案电梯电气控制装置
![《电梯结构与原理》电子教案电梯电气控制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1bf0914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6c.png)
《电梯结构与原理》电子教案-电梯电气控制装置教学目标:1. 了解电梯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2. 掌握电梯电气控制装置的组成及功能;3. 能够分析并解决电梯运行中的常见问题。
教学内容:一、电梯的基本结构1. 电梯的定义与发展历程2. 电梯的基本组成部分:轿厢、对重、导轨、电动机、控制系统等二、电梯的工作原理1. 电梯的运行方式:手动运行与自动运行2. 电梯的启动、运行、停止过程3. 电梯的信号传输与反馈三、电梯电气控制装置1. 电气控制装置的组成:控制器、驱动器、传感器等2. 电气控制装置的功能:控制电梯的运行、停止、开门、关门等3. 电气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四、电梯的运行控制1. 电梯的运行控制方式:手动控制与自动控制2. 电梯的自动控制原理:信号识别、运行逻辑、楼层识别等3. 电梯的运行控制策略:高速电梯与低速电梯的控制差异五、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1. 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类型:紧急停止装置、限速器、缓冲器等2. 安全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及作用3. 电梯安全评估与维护:定期检查、故障排查、维修保养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电梯的结构、原理及控制装置的实物图片和动画;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电梯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梯结构、原理及电气控制装置的理解程度;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原理图,并进行简要分析;3. 课程报告:让学生选择一个电梯运行中的常见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电梯结构与原理》电子教案-电梯电气控制装置六、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1. 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主控制板、驱动器、传感器、开关等2. 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信号识别、逻辑判断、执行命令等3. 电气控制系统的功能:电梯的运行控制、楼层识别、信号反馈等七、电梯的驱动系统1. 驱动系统的类型: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等2. 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特点:电动机的启动、运行、停止过程3. 驱动系统在电梯运行中的作用:提供动力、保证运行平稳、节能等八、电梯的信号系统1. 信号系统的组成:信号按钮、召唤灯、楼层显示器等2. 信号系统的工作原理:乘客输入、信号识别、响应执行等3. 信号系统在电梯运行中的作用:实现乘客与电梯的交互、提高运行效率等九、电梯的门系统1. 门系统的组成:门板、门机、门控器等2. 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流程:门的开启、关闭、检测等3. 门系统在电梯运行中的作用:保证乘客安全、防止夹人、提高运行效率等十、电梯的维护与保养1. 电梯维护保养的内容:定期检查、故障排查、零部件更换等2. 电梯维护保养的重要性:保证电梯安全、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等3. 电梯维护保养的方法:日常巡查、季度检查、年度大修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电梯电气控制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应用;2. 利用实验设备,演示电梯驱动、信号、门系统的原理及操作流程;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梯结构与原理》电子教案电梯电气控制装置
![《电梯结构与原理》电子教案电梯电气控制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e1b5c39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ee.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电梯结构与原理》电子教案-电梯电气控制装置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电梯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2. 掌握电梯电气控制装置的组成及功能;3. 能够分析电梯运行过程中电气控制的作用。
教学重点:1. 电梯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2. 电梯电气控制装置的组成及功能。
教学难点:1. 电梯电气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2. 电梯运行过程中电气控制的作用。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电梯模型或图片;3. 电气控制装置相关资料。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了解电梯的基本结构;2. 提问:同学们知道电梯是如何运行的吗?电梯的运行是否只依靠机械部分呢?二、讲解电梯的电气控制装置(25分钟)1. 讲解电梯电气控制装置的组成:电动机、控制器、感应器、开关等;2. 讲解电梯电气控制装置的功能:启动与停止电梯、控制电梯楼层、保证电梯安全等;3. 通过PPT展示电气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图,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给学生发放电气控制装置相关资料,让学生阅读并了解实际应用中的电气控制装置;2. 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电气控制装置在电梯运行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课时四、电梯运行过程中的电气控制分析(30分钟)1. 讲解电梯运行过程中电气控制的作用;2. 分析电梯运行过程中电气控制的工作原理;3. 通过PPT和模型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电气控制装置在电梯运行过程中的作用。
五、总结与反思(1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电梯电气控制装置的组成、功能及作用;2. 提问:同学们能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电梯问题?六、课后作业(5分钟)1. 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绘制电梯电气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图;2. 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电梯电气控制装置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反思(课后)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电梯技术基础教案模板范文
![电梯技术基础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54f7cb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2.png)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电梯的基本操作和故障处理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1. 电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电梯的基本操作和故障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1. 电梯的安全保护系统。
2. 电梯故障的排除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乘坐的电梯是如何工作的?2. 提出问题:电梯有哪些基本组成?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二、新课讲授1. 电梯的基本组成- 电梯轿厢:承载乘客和货物的部分。
- 电梯轿壁:轿厢的四面墙壁。
- 电梯门:轿厢进出口的门。
- 电梯导轨:固定在井道内,供轿厢运行的轨道。
- 电梯电机:驱动轿厢运行的设备。
- 电梯控制系统:控制电梯运行的设备。
- 电梯安全保护系统:确保乘客安全的设备。
2. 电梯的工作原理- 电梯通过电机驱动轿厢沿导轨运行。
- 电梯控制系统根据乘客的指令控制轿厢的运行方向和速度。
- 电梯安全保护系统在发生异常情况时自动切断电源,确保乘客安全。
3. 电梯的基本操作- 打开电梯门:进入轿厢。
- 按下楼层按钮:选择要去的楼层。
- 关闭电梯门:启动电梯运行。
- 到达目的楼层:打开电梯门,走出轿厢。
4. 电梯故障处理方法- 检查电梯门是否关闭严密。
- 检查电梯运行是否平稳。
- 检查电梯是否出现异常声音。
- 如有异常情况,及时联系维修人员。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模拟电梯运行过程,体验电梯的基本操作。
2. 学生分组,针对模拟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故障排除。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梯的安全性和操作规范。
2. 学生分享课堂练习中的收获和体会。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电梯的发展历程。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电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电梯的基本操作和故障处理方法掌握程度。
3. 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电梯基本结构PPT课件
![电梯基本结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055aa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c2.png)
超速保护装置的作用
当电梯运行速度超过额定速度一定范 围时,超速保护装置会启动,确保电 梯的运行速度被限制在安全范围内。
常见的超速保护装置
包括限速器和安全钳等,限速器通过 检测电梯的运行速度,当超过设定值 时,会触发安全钳,使电梯停止运行。
缓冲装置
缓冲装置的作用
当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或断电等紧急情况时,缓冲装置可以吸收电梯的冲击能量,减轻对乘客的伤害。
电梯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蒸汽动力阶段、 电气驱动阶段、自动控制阶段和智能化阶段。在每个阶段 ,电梯的技术和应用都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改进,使得电 梯的性能和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02 电梯的基本结构
电梯机房
电梯机房是电梯的“心脏”,是电梯 运行的控制中心,包括曳引机、控制 柜、限速器等关键部件。
轿门与电梯轿厢相连接, 随电梯上下移动。
门系统的开关由门电机 驱动,并由门控制器进 行控制。
电梯轿厢系统
01
02
03
04
电梯轿厢系统包括轿厢架、轿 厢体和轿底等部分。
轿厢架是轿厢的支撑结构,承 受着轿厢的重量和运行过程中
的动载荷。
轿厢体是乘客乘坐的部分,包 括轿壁、轿顶和照明等设施。
轿底是轿厢的底部结构,包括 承重轮和减震器等部件。
限速器装置
限速器装置的作用
限速器装置是检测电梯运行速度的装置 ,当电梯的运行速度超过额定速度一定 范围时,限速器会触发安全钳或夹绳器 等装置,使电梯停止运行。
VS
限速器装置的工作原理
通过旋转编码器和速度传感器等元件检测 电梯的运行速度,当超过设定值时,会触 发安全钳或夹绳器等装置,使电梯停止运 行。
电梯停滞不前
运行过程中有异响
电梯控制技术教案(绪论)
![电梯控制技术教案(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ab8066f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87.png)
电梯控制技术教案(绪论)第一篇:电梯控制技术教案(绪论)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标1、专业能力:1)了解电梯的作用及发展趋势2)理解电梯的分类3)掌握电梯型号的编制方法2、方法能力:在不同的情况下针对建筑物的用途不同,客、货流量也不同,说出电梯的分类并会编制电梯的型号。
3、社会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好学的学习兴趣。
4、岗位能力:从事电梯行业的基础知识。
二、学习重点1、梯的分类2、电梯型号的编制方法三、学习难点1、梯的分类2、电梯型号的编制方法四、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板书等六、教学课时:4课时七、教学流程课堂教学组织(起立、互相问好、考勤、教学日志)(一)、安全教育校园中该如何预防火灾?1、不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入校园。
2、不随意焚烧垃圾、废纸等。
3、实验课中用的酒精灯、易燃化学药品小心谨慎,严防发生用火危险。
4、要学会使用灭火器材,保护学校的消防设施。
(二)、情境导入1、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法2、教师活动:电梯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3、学生活动:举例电梯的实用场所(三)、学习流程学习任务一:电梯的作用及发展趋势1、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法2、教师活动:讲解、分析电梯的作用及发展趋势,多媒体演示各种电梯,尤其对升降机、自动扶梯、人行道梯的各种梯型进行区别。
3、学生活动:观察各种梯型、认真听课、并做好笔记。
学习任务二:电梯的分类1、教学方法::演示教学法2、教师活动:演示电梯的种类,并分析各自的不同点,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讲解个不同点。
3、学生活动:找出各种梯型的不同点。
学习任务三:电梯型号的编制方法1、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法2、教师活动:根据电梯型号的编制方法,教学生逐步编制电梯的型号,并会根据电梯型号知道表示的是什么电梯。
3、学生活动:认真听课,做好笔记。
(四)、教学内容⇓一、电梯的作用及发展趋势⇓在现代社会和经济活动中,电梯已经成为城市物质文明的一种标志。
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中,电梯是不可缺少的垂直运输设备。
电梯控制及维护技术课堂教案
![电梯控制及维护技术课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5a723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1.png)
电梯控制及维护技术课堂教案第一章:电梯概述1.1 电梯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电梯的分类与结构1.3 电梯的优缺点及应用场景第二章:电梯控制系统2.1 电梯控制系统的组成2.2 电梯召唤与选层原理2.3 电梯运行模式与控制策略第三章:电梯驱动与传动系统3.1 电梯驱动方式及其特点3.2 电梯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3.3 电梯驱动与传动系统的维护第四章:电梯电气安全与保护系统4.1 电梯电气安全的重要性4.2 电梯电气安全保护装置的种类与作用4.3 电梯电气安全保护系统的维护与检修第五章:电梯的维护与保养5.1 电梯维护保养的基本要求5.2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内容5.3 电梯定期维护保养及注意事项第六章:电梯故障分析与维修6.1 电梯常见故障类型及原因6.2 电梯故障分析方法6.3 电梯维修操作流程与安全注意事项第七章:电梯的智能化技术7.1 电梯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背景7.2 电梯智能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功能7.3 电梯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案例及发展趋势第八章:电梯的安全评估与检测8.1 电梯安全评估的重要性8.2 电梯安全评估的方法与流程8.3 电梯检测技术及设备第九章:电梯的节能技术9.1 电梯能耗现状及节能潜力9.2 电梯节能技术措施9.3 电梯节能技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意义第十章:电梯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0.1 电梯行业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10.2 电梯行业技术发展趋势10.3 电梯行业政策与标准动态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电梯概述补充说明:通过对比不同类型的电梯,让学生了解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加深对电梯整体认识的理解。
二、电梯控制系统补充说明: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不同运行模式和控制策略的应用,强化对电梯控制系统的认识。
三、电梯驱动与传动系统补充说明:讲解各种驱动方式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以及维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四、电梯电气安全与保护系统补充说明: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种电气安全保护装置的作用和维护方法,增强安全意识。
电梯的基本结构-电梯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电梯的基本结构-电梯安全管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6a9a44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e.png)
定期维护的流程
了解电梯的定期维护流程, 确保电梯的高效且安全运行。
结束语
电梯安全是关乎我们生命安全的大事,希望大家重视电梯安全,合理使用电 梯,积极参与电梯安全管理。
电梯的基本结构-电梯安全管理培训 课件
电梯的基本结构-电梯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第一部分:电梯基本知识介绍 (30分钟) 电梯的定义与种类 电梯的构成与基本结构 电梯的主要零部件及其功能
电梯的安全管理
1
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了解电梯的安全管理标准和要求,确保
日常使用注意事项
2
电梯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
培养乘客良好的电梯乘坐习惯,提高电
梯使用安全性。
3
故障的应急处理方法
掌握电梯故障的紧急处理技巧,确保乘
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4
客的安全与顺利救援。
学习电梯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技巧, 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电梯的维护与保养
维护保养原则
掌握电梯的维护保养原则, 保障电梯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日常保养的内容及方法
学习电梯的日常保养内容和 方法,提高电梯的正常运行 水平。
电梯结构基本讲解教案
![电梯结构基本讲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0e17ab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8.png)
电梯结构基本讲解教案教案标题:电梯结构基本讲解教学目标:1. 了解电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电梯各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3. 能够描述电梯的安全措施和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教学准备:1. 电梯模型或图片。
2. PowerPoint演示文稿。
3. 白板、标志笔和擦布。
4.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使用过电梯?你们知道电梯是如何运行的吗?”2. 展示电梯模型或图片,引发学生对电梯结构的兴趣。
讲解电梯结构(15分钟):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电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包括:a. 电梯主要组成部分:机房、电动机、钢丝绳、导轨、控制系统等。
b. 电梯的工作原理:通过电动机驱动钢丝绳升降电梯船舱,导轨起到引导作用。
c. 电梯的控制系统:按钮、传感器和控制器的作用。
讲解电梯各部件功能(15分钟):1. 详细讲解电梯各部件的功能和作用,包括:a. 电动机:提供动力,驱动电梯升降。
b. 钢丝绳:承载电梯船舱,保证安全运行。
c. 导轨:起到引导作用,确保电梯船舱垂直运行。
d. 控制系统:接收乘客指令,控制电梯运行。
讲解电梯安全措施和故障处理(15分钟):1. 介绍电梯的安全措施,包括:a. 防止超载:电梯配有重载保护装置,超载时会自动停止运行。
b. 防止坠落:电梯配有制动装置,一旦发生故障,能够及时停止运行。
c. 紧急救援:电梯内配有紧急呼救装置和灯光,确保乘客安全。
2. 解释常见电梯故障及处理方法,如停电、卡人等情况。
强调乘客应保持冷静,按照指引进行自救或呼救。
练习与总结(10分钟):1. 分发学生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讲解。
3.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强调电梯的安全使用和维护。
拓展活动:1. 邀请相关专业人士或电梯维修人员来校进行讲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电梯结构的理解和认识。
【教案】电梯控制技术教案项目一电梯的基本结构
![【教案】电梯控制技术教案项目一电梯的基本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163252bff01dc281e43af0df.png)
三、门导轨的安装
(1)门导轨安装高度为HH+70±2,HH为净门口高。
(2)门导轨高度差在JJ间两端为1 mm以下。
四、层门的安装
1.层门的安装要求
各种型式的层门处于开门状态时,门后应留有间隙,不应使门与橡胶挡块相碰。层门全开时的位置设定参照轿门。
(3)导轨下端应支承在坚固的导轨座上,上端离井道顶板距离为50~100 mm。
(4)导轨应用压板固定在导轨支架上,不应采用焊接或螺栓直接连接。
四、导轨清理
(1)轿厢、对重导轨安装结束后,应进行清理工作。
(2)去除防锈油的时间。
任务四 平层装置和极限限位装置的安装及要求
〖任务目标〗
(1)熟悉电梯平层精度规定;
2.自动关闭装置的安装
(1)弹簧式自动关闭装置。该装置是在门的一侧装有转动臂,通过钢丝绳与弹簧的连接。当轿厢离开开锁区域时,利用弹簧的作用自动闭合层门,但弹簧在门关闭的最后阶段拉力较弱,因而使用较少。
(2)重锤式自动关闭装置。该装置是在门扇上安装一根钢丝绳,绕过固定在门导轨处的滑轮并悬挂一个重锤。当轿厢离开开锁区域时,门球脱离门刀的情况下,重锤的重力大于层门移动的摩擦力,将层门自动关闭。由于重锤式关闭装置在关闭过程中的关闭力始终相同,所以使用较为广泛。
(1)门套上框架安装时水平误差应不大于1/1 000 mm。
(2)门套直框架安装时的垂直度误差应不大于1/1 000 mm。
2.层门上坎架的安装
按样板架挂线确定层门出入口中心,门导轨的位置、层门上坎前后方向歪斜及从地坎面算起的安装高度。用M12钢膨胀螺栓将层门上坎架进行固定。其位置要求如下。
(1)与出入口中心位置偏差。层门上坎架中心与出入口中心的偏差应在(0±2) mm以内,但对关门装置应在(0±1) mm以内。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3758ab1a417866fb94a8e18.png)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及任务电梯控制技术课程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电梯技术方向)、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及从事电梯安装、维修等岗位学生的必修课。
该课程以电梯基本机械结构和电气控制环节为核心,使学生理解电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电梯控制、选用、维保的基本概念,掌握电梯的结构和运动规律,具备一定的电梯控制、选型、安装、运行分析和应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电梯控制技术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和分析方法得到一定的训练,在此基础上提高对电梯技术的认识,并具备一定的电梯分析和应用能力,为以后专业发展打下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作为一个机电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项目一电梯的基本结构任务一电梯基本结构的初步认识一、电梯的总体结构二、电梯各主要部件的分布、功能及其安装任务二机房设备的安装及要求一、驱动系统的安装二、限速器的安装三、控制柜和电源控制箱的安装任务三导轨的安装及要求一、导轨支架固定二、导轨的安装与校正三、导轨安装质量要求四、导轨清理任务四平层装置和极限限位装置的安装及要求一、平层装置的安装二、极限限位装置的安装任务五层门的安装及要求一、层门地坎的安装二、门套和层门上坎架的安装三、门导轨的安装四、层门的安装项目二电梯电气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任务一电梯检修运行与电气故障的诊断和排除一、图纸识读二、各回路之间的逻辑关系任务二电梯快车运行与电气故障的诊断和排除一、电梯呼梯与楼层显示系统二、门机三、井道自学习任务三电梯辅助电路电气故障的诊断和排除一、电梯照明电路二、报警装置项目三电梯机械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任务一曳引机抱闸装置的检查与调整一、抱闸装置结构认识二、抱闸间隙的机械调整要求三、检查抱闸制动片的磨损四、抱闸铁心行程任务二钢丝绳的检查与调整一、曳引钢丝绳的结构与规格二、维修保养中钢丝绳的检查内容及相关保养标准任务三平层精度的检查与调整一、电梯的平层装置二、电梯平层原理三、电梯平层的标准任务四限速器安全钳的检查与调整一、限速器二、安全钳任务五层、轿门的检查与调整一、电梯门的基本组成二、层门结构项目四信号控制的故障诊断与维修任务一电梯一体化驱动控制器简介一、主控器各个部分的结构与组成二、主控器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三、主控器与轿厢及厅门层楼显示控制器通信连接任务二电梯调试功能的方法指导一、调试前的准备工作二、检修运行调试过程三、快车运行调试过程任务三电梯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一、重要信号的安全检测二、继电器、接触器故障检测三、主回路故障检测四、微机的通信检查项目五电梯的保养任务一电梯的每日保养一、电梯维护保养的基本要素二、电梯每日保养基本项目(内容)和要求任务二电梯的半月保养电梯半月保养基本项目(内容)和要求任务三电梯的年度保养一、电梯季度保养基本项目(内容)和要求二、电梯半年保养基本项目(内容)和要求四、实践环节教材将电梯机电各部分在维修保养中出现重点和难点穿插在任务实施和实践训练中,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记忆和掌握。
电梯安全管理培训课件-电梯的基本结构(一)
![电梯安全管理培训课件-电梯的基本结构(一)](https://img.taocdn.com/s3/m/07cd40c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4f.png)
电梯安全管理培训课件-电梯的基本结构(一)电梯是现代高尚的科技发明。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电梯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电梯不仅方便我们出行,提高了生活质量,但是,电梯的安全问题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
因此,企业应该开展电梯安全管理培训,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首先,让我们来学习一下电梯的基本结构。
1.导轨轮导轨轮是电梯运转的骨架。
它的作用是保证电梯在运行时能够平稳的上下移动。
2.驱动部分驱动部分是电梯核心组成部分。
通常由电动机、传动机构、制动器、转向器和控制器等四个部分组成。
电梯内置的驱动系统与操作系统紧密相连,具有联动性。
3. 底坑电梯在运行中,下降或上升的时候,系统会产生巨大的能量。
因此,底坑的作用在于承受电梯在下落时所产生的能量。
在传感器检测到电梯到达底坑时,自动停止电梯的运行。
4.门部分电梯门是一部分非常关键的结构。
它的作用是隔离电梯和外部空间,防止人员或物品从电梯里掉出来。
电梯门通常由门扇、门框和门锁三部分组成。
其中门扇和门框的间隙越小,安全性就越高。
5.升降机舱电梯内部是人员和物品出入的空间。
它通常被称为升降机舱。
升降机舱包括电梯的地面、墙壁、顶部、底部和操纵部分。
综上所述,电梯的基本结构包括导轨轮、驱动部分、底坑、门部分和升降机舱。
如何管理好电梯,避免意外事故,是企业应该重视的问题。
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同时加强对电梯的日常维护和检查,确保电梯的安全性能达到标准。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电梯运行的安全稳定,并为人们出行创造一个安全和舒适的环境。
电梯的总体构成教案.
![电梯的总体构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c2c58e69dc5022aaea0073.png)
3.电梯的组成及占用的空间
详细讲解机房、井道及底坑、轿厢、层站。
4.电梯从功能上划分的八个系统
5.总结归纳
播放图片
讲解电梯结构
带学生参观实训室各模块,参观讲解电梯的具体结构、四大空间、八大系统
60分钟果
小组讨论
10分钟
作业
结合课堂上讲解的内容,课后可以在允许的情况下参观实训室,详细了解电梯各部分结构、理解电梯的四大空间、八大系统。
《电梯结构与原理》课程项目(任务)教学设计方案
教师:卫排锋序号:1
教学项目(任务)名称
电梯的总体构成
课时数
2
教学内容
主要知识点
电梯的整体结构,四个空间、八大系统。
重点、难点
重点:曳引式电梯的四个空间、八大系统;
难点:电梯四个空间、八大系统的功能及主要构件与装置。
教学目标
专业能力
1.了解曳引式电梯的整体构成;
2.掌握电梯的组成及占用的四个空间;
3.掌握电梯八个系统的功能及主要构件与装置。
方法能力
掌握分析电梯结构方法能力
社会能力
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
大专生,学习了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相关课程。
教学环境要求
多媒体教室、电梯实训馆、真梯及电梯零部件实训模块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
教学手段
播放视频、实物展示
教学参考资料、网站
[1]电梯结构原理,贺德明等中山大学出版社
教学后记
(包括自我评价与学生评价,教学过程的全面分析)
电梯的结构复杂,课堂上讲解的不可能一下子消化,,需要学生进行课后阅读资料,参观实训室、认真琢磨电梯各构件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电梯的定义与类型;了解电梯的运行原理;熟悉电梯的安全操作规定;能熟练掌握电梯的常用术语;能熟练掌握电梯的基本结构;能熟练掌握电梯设备的安装及要求;能熟练掌握电梯导轨的安装及要求;能熟练掌握平层装置和极限限位装置的安装及要求;能熟练掌握层门的安装及要求。
能力目标:清楚电梯设备的安装要求,能够按照要求安装素质目标:沟通、协作能力;观察、信息收集能力;分析总结能力。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教学重点电梯设备的安装及要求教学难点导轨的安装教学手段理实一体实物讲解小组讨论、协作教学学时12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注释项目一电梯的基本结构〖项目知识〗一、电梯的定义与类型1.电梯的定义GB/T 7024—2008《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
2.电梯的类型国家标准《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中,明确将电梯分为六种类型。
二、电梯的运行原理安装在机房里的电梯主拖动机械曳引机,将曳引钢丝绳通过曳引轮,其两端连接轿厢和对重装置(或者两端固定在机房上),轿厢与对重装置的重力使曳引钢丝绳压紧在曳引轮绳槽内产生摩擦力,这样电动机一转动就带动曳引轮转动,驱动钢丝绳,拖动轿厢和对重装置做相对运动。
三、电梯常用名词术语国家标准GB/T 7024—2008《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四、电梯安全操作规定任务一电梯基本结构的初步认识〖任务目标〗(1)熟悉电梯的总体结构;(2)熟悉电梯各主要部件的分布、功能及其安装位置;(3)掌握电梯从空间位置和各部件功能的划分。
〖任务描述〗了解电梯的基本结构,并能从空间和功能上划分电梯的各个主要部件。
全面、系统地观察电梯的总体结构,了解电梯各大系统的作用及安装位置,掌握电梯各主要部件的功能及安装位置。
〖相关知识〗结合图片、动画,讲解电梯的运行原理。
明确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开始教学。
一、电梯的总体结构电梯从空间位置上看,由四个部分组成:依附建筑物的机房和井道,运载乘客或货物的空间——轿厢,乘客或货物出入轿厢的地点——层站。
电梯从各构件部分的功能上看,可分为八个系统: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系统、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
二、电梯各主要部件的分布、功能及其安装位置1.电梯主要部件的分布2.电梯主要部件的组成、功能及其安装位置任务二机房设备的安装及要求〖任务目标〗(1)熟悉电梯驱动系统的组成;(2)熟悉电梯限速器原理;(3)掌握电梯驱动系统的安装及要求;(4)掌握电梯限速器的安装及要求;(5)掌握电梯控制柜和电源控制箱的安装及要求。
〖任务描述〗机房是电梯的主控心脏部分,电梯所有的运行控制指令都从机房发出,本任务是针对机房中驱动系统、限速器、控制柜和电源控制箱的安装训练,并填写电梯机房安装自检记录。
〖相关知识〗一、驱动系统的安装1.机房内相关部件中心线的确定2.承重梁的安装质量要求3.曳引机、机架和导向轮等的安装二、限速器的安装安装要求如下。
(1)固定限速器时,在限速器轮的侧面放一根铅垂线,使限速器绳轮垂直度允差在 mm 以内,在前后、左右方向应不大于3 mm。
(2)底坑张紧装置底部距底坑应有合适的高度,一般低速电梯为(400±50) mm,快速电梯为(550±50) mm,高速电梯为(750±50) mm。
(3)限速器钢丝绳与安全钳连杆连接时,应用三只钢丝绳绳头夹固定,绳头夹的压板应置于钢丝绳受力的一边。
每个绳头夹间距均匀且应大于6d(d为限速器绳直径),限速器绳短头端应用镀锌铁丝加以捆扎,使其不能绽开。
三、控制柜和电源控制箱的安装结合表格内容讲解电梯主要部件的组成、功能及其安装位置。
组织实训活动,学生填写安装自检记录。
1.控制柜安装要求2.控制柜线槽安装要求3.电源控制箱安装要求任务三导轨的安装及要求〖任务目标〗(1)了解电梯导轨支架固定布置方法;(2)了解电梯导轨固定、调整方法;(3)掌握电梯导轨支架的安装及要求;(4)掌握电梯导轨的安装及要求。
〖任务描述〗电梯运行的稳定和舒适性除了与导轨加工精度有关外,还与安装质量有直接的关系。
本任务是针对井道中导轨支架固定、导轨的固定、导轨及导轨距的校正和导轨清理的安装训练,并填写电梯导轨安装自检记录。
〖相关知识〗一、导轨支架固定1.轿厢导轨支架和对重导轨支架导轨支架的安装,布置方法通常采用钢膨胀螺栓固定法、撑架埋入法和对穿螺栓固定法。
导轨支架的布置应满足1根导轨至少应有2个导轨支架,其间距不大于 m。
2.导轨支架安装导轨支架布置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钢膨胀螺栓间距按导轨支架孔距。
②最小搭接量及焊接范围因导轨支架组合方式而异,焊缝应是连续的,并应双面焊牢。
③焊缝高度应与墙壁侧、导轨侧零件中较薄的板厚度一致。
④钢膨胀螺栓尺寸为M12、M16等规格。
⑤导轨和导轨支架之间应插入厚度不小于3 mm的衬垫。
⑥由于井道形状的缘故而仅靠上述导轨支架不能处理时,可以采用特殊的导轨支架。
二、导轨的安装与校正1.准备工作2.导轨的初步固定安装T形导轨应注意下列要求。
(1)导轨工作面(包括侧面、顶面),应无磕碰、毛刺和明显的弯曲等缺陷,每根导轨在安装时应进行校正。
(2)当电梯冲顶或蹲底时,导靴不应越出导轨。
3.导轨及导轨距的校正(1)导轨样板轧头的固定。
(2)导轨的初校。
(3)导轨距和导轨平行度的校正。
三、导轨安装质量要求(1)每列导轨工作面(包括侧面和顶面)对安装基准线每5 m的偏差均应不大于下列数值: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对重导轨为 mm,不设安全钳的T形对重(平衡重)导轨为 mm。
(2)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对重导轨工作面接头处不应有连续缝隙,且局部缝隙不大于 mm,导轨接头处台阶用直线度300 mm的平直尺或其他工具测量,应不大于 mm,如超过应修平,修平长度为150 mm以上,不设安全钳的对重导轨接头处缝隙不得大于1 mm,导轨工作面接头处的台阶应不大于 mm,如超差也应校正。
(3)导轨下端应支承在坚固的导轨座上,上端离井道顶板距离为50~100 mm。
能够安装电梯导轨支架及导轨,清楚导轨安装质量要求。
(4)导轨应用压板固定在导轨支架上,不应采用焊接或螺栓直接连接。
四、导轨清理(1)轿厢、对重导轨安装结束后,应进行清理工作。
(2)去除防锈油的时间。
任务四平层装置和极限限位装置的安装及要求〖任务目标〗(1)熟悉电梯平层精度规定;(2)掌握电梯平层装置的安装及要求;(3)掌握电梯极限限位装置的安装及要求。
〖任务描述〗电梯的电气安全保护装置中的任何一个装置动作,都能要求电梯立即停止运转,以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本任务是针对电梯电气安全保护装置中极限限位装置和电梯平层装置的安装训练,并填写电梯平层装置和极限限位装置安装自检记录。
〖相关知识〗一、平层装置的安装1.安装要求平层装置由平层架和隔磁感应架组成,并且按下述顺序安装和调整。
2.平层精度规定二、极限限位装置的安装极限限位装置安装在井道上、下端站处,由轿厢上的撞弓和安装于井道端部的减速限位开关、极限限位开关组成。
当电梯到达端站超越正常的停站控制位置时,能自动减速或导致极限开关动作,切断控制电路,使轿厢停止运行。
任务五层门的安装及要求〖任务目标〗(1)了解电梯层门地坎安装位置偏差值;(2)了解电梯层门门套和上梁架的安装及要求;(3)掌握电梯层门地坎的安装及要求;(4)掌握电梯层门导轨的安装及要求;(5)掌握电梯层门的安装及要求;(6)掌握电梯层门自闭装置的安装及要求。
〖任务描述〗电梯故障和事故主要发生在门系统上,本任务是针对电梯门系统中层门地坎、门套和层门上坎架、层门和层门自动关闭装置的安装训练,并填写电梯层门安装自检记录单。
〖相关知识〗一、层门地坎的安装层门地坎的安装可分为无牛腿安装和有牛腿安装。
按样板架的吊线定好地坎基准位置,按层门系统示意图安装,将层门的地坎支架在井道层站处固定,然后安装层门地坎。
按吊线确定层门地坎的位置。
二、门套和层门上坎架的安装1.门套的安装将门套横梁与立柱连接好,门套与层门地坎用螺柱连接,在井道壁上用M8钢膨胀螺栓与门套的连接件进行固定。
其位置要求如下。
(1)门套上框架安装时水平误差应不大于1/1 000 mm。
(2)门套直框架安装时的垂直度误差应不大于1/1 000 mm。
组织实训活动,学生填写自检记录。
讲解门地坎、门导轨、门自闭装置的安装及要求。
2.层门上坎架的安装按样板架挂线确定层门出入口中心,门导轨的位置、层门上坎前后方向歪斜及从地坎面算起的安装高度。
用M12钢膨胀螺栓将层门上坎架进行固定。
其位置要求如下。
(1)与出入口中心位置偏差。
层门上坎架中心与出入口中心的偏差应在(0±2) mm以内,但对关门装置应在(0±1) mm以内。
(2)前后倾斜允差值|a-b|。
在层门上坎架上、下端应在1 mm以内。
三、门导轨的安装(1)门导轨安装高度为HH+70±2,HH为净门口高。
(2)门导轨高度差在JJ间两端为1 mm以下。
四、层门的安装1.层门的安装要求各种型式的层门处于开门状态时,门后应留有间隙,不应使门与橡胶挡块相碰。
层门全开时的位置设定参照轿门。
2.自动关闭装置的安装(1)弹簧式自动关闭装置。
该装置是在门的一侧装有转动臂,通过钢丝绳与弹簧的连接。
当轿厢离开开锁区域时,利用弹簧的作用自动闭合层门,但弹簧在门关闭的最后阶段拉力较弱,因而使用较少。
(2)重锤式自动关闭装置。
该装置是在门扇上安装一根钢丝绳,绕过固定在门导轨处的滑轮并悬挂一个重锤。
当轿厢离开开锁区域时,门球脱离门刀的情况下,重锤的重力大于层门移动的摩擦力,将层门自动关闭。
由于重锤式关闭装置在关闭过程中的关闭力始终相同,所以使用较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