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两首”优秀PPT课件

合集下载

李清照词两首优秀ppt课件(39张)

李清照词两首优秀ppt课件(39张)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 李清的词可以南渡为界, 南渡为界 分为前后两期。 分为前后两期。
◎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 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 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 故国、 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 旧事的深情眷恋 的深情眷恋。 旧事的深情眷恋。
《声声慢》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 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 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上片主要用清冷之景来衬托孤寂、凄凉的心境。 上片主要用清冷之景来衬托孤寂、凄凉的心境。 ◎下片由远及近,转入对眼前残秋之景的具体描 下片由远及近, 进一步表现作者的凄苦之情。 绘,进一步表现作者的凄苦之情。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为抒发家国身世之愁而作。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为抒发家国身世之愁而作。 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成功地运用了叠字。开篇三句十四个叠字, 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成功地运用了叠字。开篇三句十四个叠字, 表达出三种境界。 寻寻觅觅” 写人的动作、神态; 表达出三种境界。“寻寻觅觅”,写人的动作、神态;“冷冷 清清” 写环境的悲凉; 凄凄惨惨戚戚” 清清”,写环境的悲凉;“凄凄惨惨戚戚”,写内心世界的巨 大伤痛。同时,这几对叠字还造成音律的回环往复, 大伤痛。同时,这几对叠字还造成音律的回环往复,加强了词 作的音乐性。第二个特点是借物抒情。上阕用“淡酒” 作的音乐性。第二个特点是借物抒情。上阕用“淡酒”、“晚 过雁” 下阕用“黄花” 梧桐” 细雨” 风”、“过雁”,下阕用“黄花”、“梧桐”、“细雨”,都 准确而形象地表达出内心的愁情,最后逼出“怎一个愁字了得” 准确而形象地表达出内心的愁情,最后逼出“怎一个愁字了得” 的强烈感情,突然作结,沉痛无限。全词语言朴实,感受细腻, 的强烈感情,突然作结,沉痛无限。全词语言朴实,感受细腻, 巧用叠字,满纸呜咽,动人心弦。 巧用叠字,满纸呜咽,动人心弦。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课件

绪。
上阕
作者由“永昼”的无聊到“半夜”的寒凉写自己的孤单寂寞 ,含蓄地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情景交融。
写重阳节赏菊饮酒,面对菊花,消愁无计,抒发离别的极度 下阕 悲苦。
对照阅读
通过对照,体会南渡前后李词的不同风格。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沉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42岁: 北宋末日,朝廷腐败,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43岁: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46岁: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终年49岁。 47岁:寄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48岁:再嫁张汝舟不足百日便诉讼离婚。 50岁: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67—71岁: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 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纪念堂系仿宋建筑,大门上挂着郭 沫若写的“李清照纪念堂”匾额,堂 前还有他题定的楹联:“XXX湖畔趵 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 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学习目标
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 2.解读词中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感受词的意境美。 3.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徐士俊)
(民国郑振铎《中国文学史》)
称古今才妇第一,不虚也。(明人陈宏
她是乐府词坛最有力的健将,乐府词
绪)
的发展,至她始达于最高的造诣与成功。
闺秀词惟清照最优。(明人周济)
(民国胡云翼《中国词史略》)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清人沈谦)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前期的怀人之作,写于北宋末年。婚 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 负笈远游”,离乡在 外任知州,深闺寂寞,她深寻思念着远行的丈夫。 这年重阳节,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 给赵明诚。

李清照词两首 课件(共35张PPT)

李清照词两首 课件(共35张PPT)

人评清照词:“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
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精选版课件ppt
2
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 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 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 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 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 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 受人注意。史书记载说她: “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 华赡,逼近前辈。”
学 科网
精选版课件ppt
1
• 李清照(1084─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 人,济南章丘人,婉约 派代表词人。有《易安 居士文集》《漱玉词》 等著作传世。代表作有 《声声慢》、《一剪 梅》、《如梦令》等。
李清照的词创意出奇,工于造语,长于白描。创制了
雅而不涩、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后
精选版课件ppt
3
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 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 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 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 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 欣赏金石拓片。赵明诚很晚 才出仕,到过莱州、淄州等 地任职,李清照便常常以诗 词排遣寂寞,表达对丈夫的 思念之情。
精选版课件ppt
4
1127年赵明诚南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精选版课件ppt
32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精选版课件ppt
15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元• 伊世珍《琅嬛记》载: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 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 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寝者三 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 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 曰:‘只有三句绝佳’。

李清照词两首ppt课件(39张最好版本)

李清照词两首ppt课件(39张最好版本)

读《声声慢》,整体把握全词 的内容和写法。 • 《醉花阴》写于前期,是写给丈夫 赵明诚的,《声声慢》是后期的作 品。 • 全词透过残秋景象层层的描述,以 表现作者悼亡之悲、怀旧之哀、家 国之痛。通篇纯用白描,层层铺写, 满纸呜咽。
◎上片主要用清冷之景来衬托孤寂、凄凉的心境。
◎下片由远及近,转入对眼前残秋之景的具体描 绘,进一步表现作者的凄苦之情。
李清照 词 两首
李清照:
(1084-1151), 号易安居士,山东济 南人,南宋杰出的女 词人。父亲李格非很 有学问,母亲王氏知 书能文,文学气氛浓 厚的士大夫家庭造就 了李清照多方面的文 学艺术成就。
公元1101年,李清 照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 诚结婚。赵明诚爱好金 石学,且能诗词。婚后 夫妻恩爱,在学术上互 相切磋,艺术上共同砥 砺,共同的爱好和兴趣, 使他俩成为“志同道 合”、“相敬如宾”的 爱侣,过着平静的富于 诗意的幸福生活。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为抒发家国身世之愁而作。 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成功地运用了叠字。开篇三句十四个叠字, 表达出三种境界。“寻寻觅觅”,写人的动作、神态;“冷冷 清清”,写环境的悲凉;“凄凄惨惨戚戚”,写内心世界的巨 大伤痛。同时,这几对叠字还造成音律的回环往复,加强了词 作的音乐性。第二个特点是借物抒情。上阕用“淡酒”、“晚 风”、“过雁”,下阕用“黄花”、“梧桐”、“细雨”,都 准确而形象地表达出内心的愁情,最后逼出“怎一个愁字了得” 的强烈感情,突然作结,沉痛无限。全词语言朴实,感受细腻, 巧用叠字,满纸呜咽,动人心弦。
李清照现存词近50 首,创作以南渡为界分 为前后两个时期。从愁 情角度分析: 前期词:家愁、情愁 闲愁、离愁--清丽婉转 后期词:国破家亡之忧 颠沛流离之苦 超越时空的孤独 浓愁、哀愁--沉郁凄凉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声声慢》首句:连叠十四字,统纳全篇, 并突出了诗人百无聊赖,心神不定的神态,表现 诗人悲深愁绝的痛苦心情,诗人连遭不幸,于是 她苦苦寻求精神上的寄托,然而,找到的只是 “冷冷清清”,而“凄凄惨惨戚戚”更看出痛之 深。全诗抽绎难尽的愁思,便由此延展而出。
课堂讨论
3、两首词中哪句话最能打动你?请谈谈你 的感想。
课堂讨论
1、这两首词的写作时代是否相同?两 首词的主旨分别是什么?
《醉花阴》前期 抒发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课堂讨论
1、这两首词的写作时代是否相同?两 首词的主旨分别是什么?
《醉花阴》前期 抒发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声声慢》后期 对国破家亡夫死,受尽折 磨,颠沛流离的深沉哀叹。
课堂讨论
2、为了突出主旨,两首词分别运用了 哪些意象?
前 “黄花”不失孤芳自赏的情调、诗酒自遣的 潇洒; 后 “满地黄花堆积”,表现了词人晚年孤苦飘 零的处境,隐含着对生命将逝的悲伤。
课堂讨论
4、同是写“愁”,两词有何不同? ①前 以“愁”发端,后 以“愁”结。 ②愁之风神不同,人之形象迥异。 ③“黄花”及“酒”类似,情调心境迥异。
前 “酒”是相思的载体,是才情的伴侣,表达 一个年轻贵族女子的闲愁; 后 “酒”是凉薄的安慰,是生存的一丝寄托, 词人欲借酒暖身,却融化不了心头的冰霜。
课堂讨论
2、为了突出主旨,两首词分别运用了 哪些意象?
前:薄雾 浓云 玉枕 纱厨 淡酒 黄昏 西风 黄花
课堂讨论
2、为了突出主旨,两首词分别运用了 哪些意象?
前:薄雾 浓云 玉枕 纱厨 淡酒 黄昏 西风 黄花
后:淡酒 晚风 归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黄昏
链接
中国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常用意象,例 如:“、夕阳”、 “流水、落花” 、“鸿 雁”等,它们都代表了什么呢?

李清照词两首PPT

李清照词两首PPT

对李清照的评价: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沈去矜)
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
(zhi)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 大宗矣。(《四库提要》)
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淮海、
大晟(sheng),而铸语则多生造,妇人有此, 可谓奇矣。 (《白雨斋词话》)
李清照的词独具风貌,被后人 称为「易安体」。 主要特点: 一是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经历 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 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 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 内涵。 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 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 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 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知人论世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贺 铸
赏析上片
上片写秋凉情景。首二句就白昼来写:“薄
雾浓云愁永昼。”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 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瑞脑消金 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 出环境的凄寂。次三句从夜间着笔,先点明 节令:“佳节又重阳”。随之,又从“玉枕 纱厨”这样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与词人特 殊的感受中写出了透人肌肤的秋寒,暗示词 中女主人公的心境。而贯穿“永昼”与“一 夜”的则是“愁”、“凉”二字。深秋的节 候、物态、人情,已宛然在目。这是构成下 片“人比黄花瘦”的原因。
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 后所写,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 与相思情怀。早年,李清照过的是美满的爱 情生活与家庭生活。作为闺阁中的妇女,由 于遭受封建社会的种种束缚,她们的活动范 围有限,生活阅历也受到重重约束,即使象 李清照这样上层知识妇女,也毫无例外。因 此,相对说来,他们对爱情的要求就比一般 男子要求更高些,体验也更细腻一些。所以, 当作者与丈夫分别之后,面对.单调的生活, 便禁不住要借惜春悲秋来抒写自己的离愁别 恨了。这首词,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

2024年度《声声慢》李清照ppt优秀课件

2024年度《声声慢》李清照ppt优秀课件

01
明确评价标准
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包括完成作业的时间、准确性、创新性等方面,确保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
02
及时反馈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批改和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28
2024/3/23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29
2024/3/23
体现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12
2024/3/23
13
2024/3/23
李清照的词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传承这些词作,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
词中所表达的对人生、爱情、命运的思考和感慨,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对于现代社会人们关注内心世界、追求精神寄托具有重要意义。
彰显人文关怀
虽然时代变迁,但李清照词中所蕴含的情感、意境和人生智慧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学习这些词作可以启迪现代人的心灵世界,提供情感寄托和人生指导。
启迪现代生活
14
2024/3/23
04
CHAPTER
知识拓展:相关作品比较阅读
15
2024/3/23
这是李清照的早期词作之一,通过描写女主人公的春游经历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分层次设计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具有个性化的作业,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一首与《声声慢》意境相符的小诗或散文等。
个性化设计
除了传统的书面作业外,还可以设计朗诵、表演、讨论等形式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多样化形式
27
2024/3/23

有效指导
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疑惑。

《李清照词两首》ppt课件

《李清照词两首》ppt课件
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号易 安居士。 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词作有《漱玉词》。 生活经历与词风变化 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 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 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中期婚后生 活到南渡以前,与丈夫经常是分居两地。词中多表现的是 一种相思之愁;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 深沉。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国破家亡之愁。
把握住重要的有着特定情感倾向的
意象,通过想象连缀形成完整的意 境,才能准确把握诗歌情感。
问:作者运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
样的情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问:上阙有哪一字暗含了作者的 心情,试结合上片分析 。

“凉”一语双关。 A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
厨,难御风寒。 B深层面:独居家中,爱人不在旁侧,内 心感觉孤独凄凉。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 节,赵明诚至仰天山 罗汉洞观月,流连忘 返;李清照独居青州 归来堂,重阳赏菊, 无人相伴,故作此词, 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思考:诗人在哪一句明确表示了她愁 的内容。为什么?
重阳佳节,传统的家人团聚之日,而作者 却孤身一人,相思之情,油然而生。愁的 具体内容是思念丈夫,孤寂难耐之情。
结合全篇品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 风,人比黄花瘦”,妙在何处?
人比黄花瘦
结构上,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愁 是原因,瘦是结果。 B 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描写出鲜明的 人物形象。 C 内容上, “瘦”字,归结全篇的情意。
A
朗读,当堂背诵。
情感基调

《醉花阴》
闺怨之愁 寂寞 忧郁
《声声慢》
家国之愁

《李清照词两首》ppt课件

《李清照词两首》ppt课件
——国破家亡之苦
过雁象征离愁
黄 花盛 花衰
花 反衬 正衬 凄 苦 忧 愁
乐景哀情 以花喻人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 ——贺
煜《相见欢》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铸《鹧鸪天》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一叶知秋,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号易 安居士。 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词作有《漱玉词》。 生活经历与词风变化 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 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 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中期婚后生 活到南渡以前,与丈夫经常是分居两地。词中多表现的是 一种相思之愁;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 深沉。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国破家亡之愁。
思考:诗人在哪一句明确表示了她愁 的内容。为什么?
重阳佳节,传统的家人团聚之日,而作者 却孤身一人,相思之情,油然而生。愁的 具体内容是思念丈夫,孤寂难耐之情。
问: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意象来表现情
感的? 薄雾 浓云 瑞脑 厨 西风 黄花 概括意境特点: 凄凉萧索
金兽
玉枕

把握住重要的有着特定情感倾向的
李清照词小结
易安体与其他宋词名家相比,其最 大的差异就在于抒情主体的不同,充满 一种纯净而高雅的女性意识。唐宋词诸 多的女性形象,大多是男性词人塑造的, 而在易安体中,女性成了抒情主体,词 中的女性形象就是女词人自己。她向整 个社会敞开了自己的心扉,倾吐自己的 欢乐、忧愁、痛苦和追求,描绘自己在 风云变幻的时代步履艰境,才能准确把握诗歌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
演愈烈,赵明诚到过莱州、淄州等地任
职,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
望,饱尝相思之苦。李清照便常常以诗
词排遣寂寞,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
3
1127年赵明诚南下奔母丧。恰在这时,战乱爆发,金人攻破 洛阳,徽、钦二宗被掳,高宗即位,后又南下避难,建立了南宋 小朝廷。因赵明诚在江宁任知府,李清照于是载书十五车过淮渡 江奔往建康。不久,他们藏于家乡十余间屋中的书籍、金石、器 物全被焚毁。
独在东篱饮酒,直到黄昏以后, 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莫说 不忧愁,秋风卷起珠帘,闺中人 比菊花更显清瘦。
.
13
1、前两句词人抒发怎样的感情?从 景与情的角度加以分析。
“愁”,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表现了 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
“永昼”指漫长的白天,可见词人内心的无聊愁
苦。这两句的意思是:从清晨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 云层,这漫长的白昼,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那雕 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可心中的愁 思为何总缕缕不绝呢?
两年后,李清照46岁时,赵明诚竟不幸病死。从此她开始了 国破、家亡、夫死的悲惨生活旅程。她先是追随流亡朝廷到过温 州、越州等地逃亡避难,最后又寓居于杭州。
这期间,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 中度过了晚年。目睹国破家亡,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 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 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
8
李清照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 就的作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 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 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李词的主要特点有:
一是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经历写词,塑 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 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 想内涵。
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 出生动晓畅的语言;
她孤苦伶仃地度过了悲惨的晚年,大概于1155年在临安去世。
.
4
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闺怨”的传统题材,用 以表现女子的生活和情感。但作者多为男性,故 所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是代替女子们说话。
李清照是女词家,她的“闺怨词”是独书自我 的生活和心灵,是自话自说。她的出现使词坛放 射一道特别瑰奇的光芒。
.
1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号 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 济南章丘(今属济南)人, 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易 安居士文集》《漱玉词》 等著作传世。代表作有 《声声慢》、《一剪梅》、 《如梦令》等。
李清照的词创意出奇,工于造语,长于白描。创制了
雅而不涩、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后
可见,这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
情,构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
衬托出思妇百无聊赖的闲愁。
.
14
2、词人在哪一句明确表示了她愁的 具体内容。为什么?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愁的具体内容是思念丈夫, 表现的是一种孤寂难耐之情。
.
15
3、李清照是运用语言的大师,清代的陈廷焯曾评论 此词“无一字不秀雅,深情苦闷,元人往往宗之。” 上片开篇即用一“愁”字点明心情。除此外,上阙后 三句中哪一字暗含了作者的心情?请结合本句加以分 “析凉。” ,一语双关 • A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
东篱:泛指采菊之地。陶渊明《饮酒》诗:“采
菊东篱下”。
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古诗《庭中有奇
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
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销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
12
薄雾弥漫,浓云笼罩,心有愁思感觉白 天太漫长,瑞脑在铜兽香炉中早已烧尽。又 到重阳佳节了,洁白的瓷枕,轻薄的纱帐, 独自一人,半夜秋凉刚刚透入。
风寒。表现的是一种孤寂难耐之情。 • B深层面:独居家中,丈夫不在,内心感觉孤独凄
凉。表现的是一种思念丈夫之情。
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词人又怎能 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凉”字,便充 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显然,这里的“凉” 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 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16
李清照的创作始于北宋末,终于南宋初。她有 过安逸、美好的家庭生活,也有着国破、家亡、 夫死、寡居的不幸人生。故李清照的创作有前后 两个时期,生活与心态不同,
韵味与格调也就有别。
.
5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 分为前后期,
南 内容:闺情(离愁)
渡 前
词风:清丽明快
南 内容:怀旧、悼亡
渡 后
词风:凄凉、低沉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 为前后两期。
◎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 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 事的深情眷恋。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 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 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是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 然一体的境界。
.
9



.
10
醉花阴
背景简介:
李清照创作这首词时 赵明诚在山东莱州做官, 而她留在青州老家居住。 爱情甚笃的夫妻暂时分别, 李清照写这首词给赵明诚, 以寄相思。
.
11
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一种香料,俗称冰片。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纱橱:纱帐。
.
6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 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 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 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7
人评清照词:“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
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
2
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 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 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 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 注意。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 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 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 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 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