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护理模式下的伤口护理现状及发展思考

合集下载

伤口护理管理的新进展

伤口护理管理的新进展

w o u n d s . A s or f t h e Di be a t i c F o o t U l c e r( D F u)p a t i e n t m a n a g e m e n t , i t i n c l u d e s mu m —l e v e l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 h e a l t h p o l i c y , a n d t h e h e lt a h c a r e f a c i l i t i e s . N u r s e s w i t h
使 用、 临床工作 中患者伤 口造 口的护理管理及 伦理原则的应用等多角度分享 了各 自的临床 经验与思考 , 为
床 实践者提供本领域 的新理 念及工作模式 , 以期为伤 口造 口患者提供专业化 、 系统化 、 规范化 的护理 , 使患
优 质的专科护理服务 , 保障 医疗安全 , 进一步促进学科发 展 , 提升临床伤 口造 E l 处理 品质 。
急 慢性 伤 口患 者 的 服 务 质 量 。
【 关键词】 伤 口; 愈合 ; 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 R 4 7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3 1 5 X( 2 0 1 3 ) l l 一0 7 6 7— 0 3
Ke y a d v a n c e s o f wo u n d c a r e ma n a g e me n t f o r n u r s i n g p r a c t i c e / Ke v i n Wo o / / J o u r n a l o f Nu r s i n g A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 2 0 1 3 , 1 3( 1 1 ) : 7 6 7 .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个人总结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个人总结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个人总结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一名伤口造口专科护士,我深刻认识到自身在患者康复中的使命与责任。

在这篇个人总结中,我将回顾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分享我对于伤口造口工作的理解、技巧与心得。

首先,本人总结了伤口造口护理的重要性及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伤口命名的原则、分类及其特点,以及根据患者病情和伤口情况选择适宜的造口方式,是伤口造口护理的基础。

此外,了解不同伤口的生理特点、感染风险、愈合过程与护理方法也是个人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与积累的内容。

通过持续学习与实践,我深入理解了伤口造口护理的专业性和必要性,并在实践中提升了自己的技术水平。

在实际工作中,个人总结了一系列伤口造口护理的具体技巧与实践经验。

首先,对于术前准备,我学会了精细回访病史,全面评估患者伤口状况,以便制定种植技术方案。

在术中操作中,我注重规范操作,保持手术器械的无菌状态,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术后恢复期的护理也是伤口造口护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及时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干燥洁净,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并积极采取抗感染措施,是我在工作中重视并不断完善的一部分。

同时,个人以往工作中也积累了很多与患者互动的经验。

伤口造口护理患者的心理状况往往比一般患者更为敏感与脆弱,因此,我们需要倾听他们的疼痛及其他不适感受,并积极回应。

我们应该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注与关心,鼓励他们积极配合伤口护理,共同促进伤口的恢复与愈合。

此外,伤口造口护理工作中的团队合作也是个人在工作中重视的一点。

在与医生、其他护士及其他医疗人员的工作合作中,个人逐渐领悟到良好的沟通与协作对工作的重要性。

通过与他人合作,我们能够共享知识与经验,及时处理紧急情况,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在工作中,我也深刻认识到伤口造口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与挑战。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的工作责任重大,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技能并保持高度的专业素养。

中医特色护理在骨科的应用现状与思考

中医特色护理在骨科的应用现状与思考

中医特色护理在骨科的应用现状与思考中医特色护理在骨科就像是一股清流,给传统的骨科护理带来了好多新鲜玩意儿。

咱们先说说中医特色护理在骨科都有啥。

像艾灸,那就是个神奇的存在。

在骨科,有些患者受伤后局部血液循环不好,艾灸一上,温热的感觉就像给那些瘀堵的地方开了条小道,气血就能慢慢地通起来了。

还有中药外敷,把那些精心调配的中药糊在受伤的地方,就像给伤口敷上了一个天然的修复剂。

那些中药里的成分就悄悄地渗透进去,减轻疼痛、消肿化瘀。

再讲讲中医特色护理在骨科应用的现状吧。

现在很多骨科医院和科室都意识到了中医特色护理的好处,但是呢,推广得还不是特别到位。

有的医院只是小范围地使用,像只在特定的病房或者针对特定的病种才会用到中医特色护理。

这就好比有个宝藏,只给一小部分人看,好多患者都不知道还有这么好的护理方式呢。

而且,中医特色护理的专业人员也不是特别多。

毕竟这需要对中医知识有深入的了解,还得有护理的技能,能两者兼备的人才还是有点少。

然后就得思考思考怎么把中医特色护理在骨科更好地发展啦。

医院方面应该加大培训力度,让更多的护理人员掌握中医特色护理的技术。

可以请那些经验丰富的中医专家来给护理人员上课,从理论到实践,好好地教一教。

另外,宣传也很重要。

可以在医院的宣传栏里多贴一些关于中医特色护理在骨科应用的案例和好处,也可以在医院的公众号上推送相关的文章,让患者和家属能更了解。

在骨科患者的体验上,中医特色护理真的能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有个患者之前骨折后恢复得很慢,用了常规护理总觉得差点意思。

后来尝试了中药外敷和按摩等中医特色护理,疼痛明显减轻了,恢复的速度也变快了。

这就说明中医特色护理在骨科真的是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的。

咱们得想办法让它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让更多的骨科患者受益于这种传统又神奇的护理方式。

专科护理模式下的手术伤口护理现状及发展思考

专科护理模式下的手术伤口护理现状及发展思考

专科护理模式下的手术伤口护理现状及发展思考1. 现状分析手术伤口护理是手术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手术后伤口的恢复和感染风险。

在专科护理模式下,手术伤口护理的现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1 技术含量不高由于专科护理模式下,护士的培训和专业知识相对较少,导致手术伤口护理的技术含量不高。

护士对于手术伤口护理的规范操作、消毒和换药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全面,容易导致伤口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1.2 缺乏个性化护理专科护理模式下,护士更注重机械性的工作,对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关注较少。

手术伤口护理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和手术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设计,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护理评估和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编制,导致护理效果不尽人意。

1.3 缺乏跨学科合作手术伤口护理需要与其他专业进行跨学科合作,例如与外科医生、感染控制科医生和病理科医生等的合作。

然而,专科护理模式下,与其他专业的交流和合作相对较少,影响了手术伤口护理的效果和质量。

2. 发展思考为了改善专科护理模式下手术伤口护理的现状,需要进行以下方面的发展思考:2.1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加强手术伤口护理的培训与教育。

通过定期的培训课程和知识更新,提高护士对手术伤口护理的认识和操作技能,确保质量和安全。

2.2 推行个性化护理建立系统的护理评估和个性化护理计划,针对不同患者的手术伤口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

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满足其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提升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2.3 加强跨学科合作鼓励护理人员与其他专业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与外科医生、感染控制科医生和病理科医生等的合作。

共同制定伤口护理方案,协同工作,提高手术伤口护理的质量和效果。

3. 总结专科护理模式下的手术伤口护理存在技术含量不高、缺乏个性化护理和缺乏跨学科合作等问题。

为了改进这一现状,我们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推行个性化护理,并加强与其他专业的合作。

专科护理模式下的创伤护理现状及发展思考

专科护理模式下的创伤护理现状及发展思考

专科护理模式下的创伤护理现状及发展思考引言创伤护理是一项关键的护理工作,涉及到对受伤患者的紧急处理、手术准备、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等方面。

专科护理模式在创伤护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强调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本文将探讨专科护理模式下的创伤护理现状,并提出发展思考。

现状分析1. 人员配置不足:目前医疗机构中创伤护理人员配置不足的情况较为普遍。

由于创伤护理对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而且工作强度较大,导致医疗机构难以招募到足够的创伤护理人员。

2. 缺乏标准化的护理流程:创伤护理工作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紧急处理、手术准备、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等。

然而,由于缺乏标准化的护理流程,导致不同护理人员对同一患者的护理方案存在差异,从而影响了护理的连续性和质量。

发展思考1. 增加创伤护理专业人员的培养:为了解决人员配置不足的问题,医疗机构应该加大对创伤护理专业人员的培养,培养更多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护士。

2. 建立标准化的护理流程:为了保证创伤护理的连续性和质量,医疗机构应该建立标准化的护理流程并加强培训,确保每位护理人员都能按照同一套标准进行护理工作。

3. 加强团队协作:创伤护理工作需要护士与医生及其他专业人员进行密切合作,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结果。

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团队建设和培训,促进护士与其他专业人员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4. 推动技术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创伤护理中的医疗设备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医疗机构应该积极引进并推广先进的创伤护理技术,提高护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结论专科护理模式在创伤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存在人员配置不足和护理流程缺乏标准化等问题。

为了推动创伤护理的发展,医疗机构应该加大对创伤护理专业人员的培养,建立标准化的护理流程,加强团队协作,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创伤护理的质量和效益。

专科护理模式下的刀割伤护理现状及发展思考

专科护理模式下的刀割伤护理现状及发展思考

专科护理模式下的刀割伤护理现状及发展思考一、引言刀割伤是医院日常工作中常见的急诊情况之一,对于专科护理模式下的刀割伤护理,我们需要对其现状进行了解,并思考如何进一步发展改进。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问题探讨和发展思考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现状分析目前,在专科护理模式下的刀割伤护理中存在一些问题:1.护理人员知识水平不足:部分护理人员对于刀割伤的护理知识了解不深入,导致在处理伤口时存在不规范的情况。

2.护理措施不标准化:在护理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标准化的护理程序和操作规范,导致护理质量的不稳定。

3.护理技术设备有限:部分医疗机构在专科护理模式下未配备专业的刀割伤护理工具和设备,影响了护理效果。

三、问题探讨针对上述现状,我们需要进行以下方面的问题探讨:1.教育培训:加强护理人员对于刀割伤护理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

2.标准化护理:建立刀割伤护理的标准化操作规范,确保护理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

3.技术设备更新:医疗机构应配备先进的刀割伤护理技术设备,提高护理效果。

四、发展思考为了进一步发展专科护理模式下的刀割伤护理,我们可以考虑以下方面的思考:1.强化继续教育:定期组织刀割伤护理知识的专题讲座和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技能。

2.建立专科护理团队:建立一支专业的刀割伤护理团队,包括专科护理师、护士长和护理员,共同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刀割伤护理服务。

3.信息化管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刀割伤护理信息系统,记录和追踪护理过程和效果,优化护理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五、结论专科护理模式下的刀割伤护理在现状分析中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问题探讨和发展思考,我们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措施。

加强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推动标准化护理和更新护理技术设备,将有助于提升专科护理模式下的刀割伤护理水平,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专科护理模式下的慢性伤口护理现状及发展思考

专科护理模式下的慢性伤口护理现状及发展思考

专科护理模式下的慢性伤口护理现状及发展思考摘要本文针对专科护理模式下慢性伤口护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发展思考。

我们通过对当前的护理实践进行调研和总结,发现在慢性伤口护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护理方案个性化不足、卫生护理资源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加强协作、提高专科护理水平和完善护理设施等。

我们相信通过这些努力,可以进一步提高慢性伤口护理的质量和效果。

1.引言慢性伤口是指难以愈合或长时间不愈合的创伤,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专科护理模式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个性化的护理模式,对于慢性伤口护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目前慢性伤口护理的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护理方案的整体性不足、卫生护理资源的不均衡分配等。

因此,本文旨在分析慢性伤口护理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发展思考,以期进一步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果。

2.现状分析2.1 护理方案不足目前,慢性伤口护理的护理方案大多数还是通用化的,很少能够针对每位患者的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

这导致了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护理措施不适宜、护理效果不明显等。

2.2 卫生护理资源不足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卫生护理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导致慢性伤口护理的条件和设施不完善。

这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并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3.发展思考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以下发展思考:3.1 加强协作慢性伤口护理是一个复杂且多学科参与的过程,需要各个医疗团队之间进行密切的协作和沟通。

我们建议通过建立跨科室的协作机制和加强团队合作,以提高慢性伤口护理的质量和效果。

3.2 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专科护士在慢性伤口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建议在专科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方面加大投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护理技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要。

3.3 完善护理设施在现有的护理设施基础上,应该进一步完善慢性伤口护理相关的设施和设备,包括慢性伤口护理器械、床位数量等。

伤口造口护士个人工作总结_伤口造口专科护士总结

伤口造口护士个人工作总结_伤口造口专科护士总结

伤口造口护士个人工作总结_伤口造口专科护士总结总结是对过去工作情况的整理、检查,对于优秀的地方继续发扬,对于存在的问题加以改正,帮助自己更好的进行接下来的工作,对于自己的工作也有实质性的进步,那么关于伤口造口护士的工作总结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伤口造口护士个人工作总结”,供您参考。

本年度伤口护理小组在护理部和专科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根据护理部年初规划及具体的计划,较圆满地完成了对全院各临床护理单元的伤口护理指导工作,具体工作总结如下:1.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压疮管理。

(1)做到了规范申报,严格审核,动态管理。

要求各科室按照压疮管理规定的流程进行申报,下半年和安全管理小组护士长对压疮和意外事件一起认真审核,严格把关,不符符合要求的,不予申报,特殊情况另行考虑;申报后在医院发生压疮,应严格审核,实行床边查房制度(查房人员为护理部主任或副主任、基础护理部组长或副组长)。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判断是否是不可避免的因素,否则追究责任。

(2)进一步规范了压疮资料整理:按月收集,每月有汇总分析,年底汇总装订成册。

(3)进一步推广预防和治疗压疮的新材料和新方法,提高了护士对压疮预防的认识和治疗技能,降低了医院压疮的发生率。

提高了压疮的治疗效果。

(4)组织了床边护理查房及压疮会诊。

2.对团队成员进行了专业、系统的伤口护理知识培训;同时,全院开展了伤口护理知识普及培训。

3.及时向临床科收集有关伤口护理方面信息如文字资料、图片信息室传播。

4、负责监督指导全院临床科室伤口护理工作,提高我院伤口护理质量。

5.及时进行了工作反馈与总结,不断改进工作。

缺点:1、未建立健全全院伤口管理组织网络体系。

2.没有培训专门的伤口护士。

3.图片数据收集不完整。

1、兼顾新厦、主楼,全院一盘棋,尤其在新厦抓操作规范,实现输液反应“零”突破;抓查对制度,全年查堵药品质量漏洞12例、一次性物品质量漏洞29例。

2、配合股份制管理模式,抓护理质量和优秀服务,合理使用护工,保证患者基础护理到位率;强调病区环境管理,彻底杜绝了针灸科环境脏、乱、差,尿垫至处晾晒的问题。

探析伤口造口失禁护理的专科化实践及护理进展

探析伤口造口失禁护理的专科化实践及护理进展

探析伤口造口失禁护理的专科化实践及护理进展摘要:现下,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正在慢慢优化和提升中。

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对于伤口造口失禁的护理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以及相关的研究较少等方面。

为了更好地改善我国伤口造口失禁方面的研究进展,深入探究国内外在该方面护理研究的发展内容,以满足当前患者的健康需求,肠造口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它不仅可以预防、治疗和干预多种并发症,还可以改善失禁情况,提供更优质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伤口造口失禁护理的情况,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伤口造口失禁;专科化实践;护理进展基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持续性影响,慢性伤口和失禁等问题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研究表明,通过优质的临床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多种并发症,提高治疗质量,改善综合治疗效果。

当前,社会大众对健康的需求和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合理的护理配合,不仅能够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还能够为他们带来更多的福祉。

根据临床实践和相关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伤口造口失禁护理实践等相关内容。

1国外实践现状随着有关技术的不断进步,伤口造口失禁护理在诸多研究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培训和实践标准,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伤口造口失禁的护理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价值,也为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伤口造口失禁护理带来了指导性的价值意义,同时,深入研究专业护理特点,从而极大地改善当前的护理水平,满足人们对高质量护理的要求。

1.1美国在相关护理方面的特点对于美国而言,其在伤口造口失禁护理方面的特点主要体现如下:以现实专科核心课程为依据,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考核。

另外还会设定多种形式的护理内容,包括伤口护理、造口指南和其他相关内容。

这些课程将根据美国伤口护理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1.2多学科合作模式采取全面、无缝隙的对接合作方式,结合多学科的协同护理,围绕外科医生和临床护理专家协同组建的小组进行培训,让患者们在分工协作的工作背景上,体验到最佳的服务水平,极大地提高工作的效率,增强个人的责任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并且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对应的服务,如待其疾病处于平稳的状态下时,给予详尽的出院指导,与社区的工作人员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

伤口造口护理工作总结(精选5篇)

伤口造口护理工作总结(精选5篇)

伤口造口护理工作总结(精选5篇)伤口造口护理工作总结篇1半年工作转眼即过,在这半年的工作中。

全体护理人员在院长,护理部及科室领导的直接领导下,以及全体护理人员共同努力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较好的完成了院领导布置的各项护理工作,现将工作情景总结如下:一、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

1、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并完善制定了各班护理人员的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职责制和护理工作制度,护士各尽其职。

2、坚持了查对制度:(1)要求严格执行各项查对制度。

从每一个细小的环节抓起,杜绝漏洞。

(2)严格执行护理操作三查七对制度。

登记,加药,穿刺,更换液体等。

(3)认真填写并完善各项登记记录。

3、认真执行院内各项规章制度二、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1、严格按工作计划安排本周工作重点,总结上周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制定出下周工作重点。

2、每月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使每位护理人员不断提高各项业务水平。

3、认真执行日测日检工作,护理人员每一天认真真实统计好个人工作量,业务收入等日常工作。

负责人不定期抽检,及时发想问题及时解决。

三、服务质量管理。

1、认真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礼貌用语,进取学习医患沟通技巧,并进取参加院内组织的礼仪培训,在工作中很好应用,提高满意度,增进护患情感,拉近护患距离。

2、开展健康教育,对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85%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

四、加强业务技术学习,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1、增加对护理人员基础知识培训,以增加知识面。

2、进取参加院内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扩大知识面。

3、科室每周晨间提问1-2次,资料为基础理论知识和专科知识。

4、每月组织急救知识培训并考核资料。

5、鼓励每位同志进取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6、护理人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普外科实习护士在创口护理中的总结与心得体会

普外科实习护士在创口护理中的总结与心得体会

普外科实习护士在创口护理中的总结与心得体会实习期间,作为一名普外科实习护士,我有幸参与了多个患者的创口护理工作。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创口护理的重要性以及在实施护理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心得。

以下是我在普外科实习中对于创口护理的总结与思考。

一、创口护理的重要性创口护理是指对于手术切口、外伤或溃疡等创面进行护理。

创口护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以及创口是否愈合良好。

因此,创口护理是普外科护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首先,创口护理能有效减少感染风险。

手术切口一旦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痛苦,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创口护理中,保持创面的清洁和干燥非常重要,能够降低细菌侵入的风险。

其次,创口护理能促进创口愈合。

创口护理主要通过合理的敷料选择、正确的伤口清洁和涂抹药膏等方式,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促进创口愈合。

持续关注创口的情况,及时处理异常,也是创口护理中的关键。

二、创口护理中的实践经验1. 创面清洁在创面清洁中,我学到了正确的护理技巧。

首先,要注意手部卫生,佩戴手套以及勤洗手是基本的要求。

其次,要根据创面的状况选择合适的清洁方法,如生理盐水冲洗、温盐水湿敷等。

清洁时要轻柔、细致,注意不要对创面造成二次伤害。

2. 敷料选择选择合适的敷料对于创面的愈合和恢复非常重要。

在实践中,我了解到,敷料的选择应根据创面的性质、大小以及分泌物的多少来进行判断。

常见的敷料包括纱布、透明敷料、医用胶布等。

同时,应注意敷料的更换时间和固定方式,保持创面的湿润和稳定。

3. 伤口观察观察创口的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其他问题,如感染、渗液增多等。

在实践中,我始终保持对创面的观察,并及时记录创口的情况变化。

同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询问是否有异常感觉或者疼痛,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创口护理中的心得体会1. 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在创口护理中,专业知识是基础,也是提高技能和护理质量的保障。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培训学习汇报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培训学习汇报


外层敷料:纱布+弹力绷带
考核
• 完成PPT课件一个 • 完成综述一篇 • 护理个案一例 • 专科护理操作:2项操作 • 上述四项考核作为平时考核,计入培训
总成绩 • 理论总考核
收获
• 系统的学习了伤口造口基础专科知识,提 升了自己的专科技能水平。
• 认识到目前我国伤口造口严峻趋势,专科 护士在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及咨询等方 面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自己不断学 习来应对。
汇报内容
一般情况 培训方式 培训内容 收获和展望
一般情况
• 参加本届专科护士培训共有9个专业:手 术室、急诊急救、骨科、血液透析、肿 瘤、伤口/造口、重症监护、糖尿病、儿 科。
• 本届是第四届伤口/造口培训学习班。 •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34人。
• 专科护士:在某一专门的临床领域,具备 一定职业资格,具有较高理论 水平和实践专长,为卫生保健 的服务对象提供专门护理的专家型 临床护士。
研究者
管理者
顾问
角色与功能 护理者指导者
教师
协作者
培训方式
01 公共理论培训课程2周(护理学院)
02
专科理论学习4周(滨湖医院)
03 专业技能实践9周(中医附院、蚌医一附院)
培训内容
• 公共培训课程
了解国内外专科护士的现状与发展
现代护理面临的形式
专科护士在临床使用和管理
护理科研 2周的公共理论学习,使我认识到专科护理人员迫 切需要系统化、专业化和规范化;需要有相关的、与 时俱进的护理技术与理论指导。
理会诊小组,对全院各病区的疑难伤口进行 会诊处理。要提高伤口护理的质量,首先需 要建立健全伤口品质控制组织;其次要有经 过的培训专业质量控制人员;三要严格落实 质量检查标准,按标准进行控制;四是对检 查控制结果进行有效评价。

专科护理模式下的创伤护理现状及发展思考

专科护理模式下的创伤护理现状及发展思考

专科护理模式下的创伤护理现状及发展思考现状概述专科护理模式下的创伤护理是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和发展的一个领域。

专科护理模式以提供针对特定人群或特定疾病的专业护理为特点,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在创伤护理方面,专科护理模式为护士提供了更充分的培训和专业知识,提高了他们在创伤护理中的能力和水平。

现有问题然而,在专科护理模式下的创伤护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创伤护理的发展依赖于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但是在一些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这些条件并不完备,限制了创伤护理的发展。

另一方面,专科护理模式下创伤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素质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创伤治疗技术和方法。

发展思考为了进一步发展专科护理模式下的创伤护理,有以下几点思考:1. 加强医疗设备和技术支持: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大对创伤护理相关设备和技术的投入,提高创伤护理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2. 完善培训体系: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提供系统化的培训课程和资料,提高专科护理人员在创伤护理中的专业能力。

3. 加强团队合作:推动医疗团队之间的协作和沟通,提高医护人员在创伤护理中的合作水平和效果。

4. 积极开展科研和学术交流:鼓励专科护理人员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创伤护理的研究水平和临床实践经验。

通过以上的思考和努力,专科护理模式下的创伤护理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提高创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challenges in trauma nursing under the specialized nursing model. On one hand, the development of trauma care relies on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but in some areas with limited medical resources, these conditions are not fully met, limitingthe progress of trauma care. On the other hand, further improvement is needed in the training and qualifications of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involved in trauma nursing under the specialized nursing model, to keep up with the ever-changing trauma treatment techniques and methods.To further develop trauma nursing under the specialized nursing model, the following considerations are proposed:4. Actively engage in research and academic exchanges: Encourage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involved in specialized nursing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research projects and academic exchange activities, continuously improving the research level and clinical practice experience in trauma nursing.。

护理专业发展中的反思

护理专业发展中的反思

护理专业发展中的反思护理,作为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专业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反思,以更好地推动护理专业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首先,我们来看看护理教育方面的问题。

当前,护理教育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课程设置上,部分院校可能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相对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

这导致一些护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进入临床工作后,面对实际的护理操作时感到力不从心。

例如,在静脉穿刺、伤口护理等常见的护理操作上,由于在校期间实践机会有限,操作不够熟练,从而影响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这种模式下,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医疗环境中,护理人员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独立的判断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模拟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再者,护理人员的职业发展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面临着工作压力大、职业晋升渠道狭窄等困境。

高强度的工作使得护理人员身心疲惫,而有限的晋升机会又容易让他们感到职业发展的迷茫。

这不仅影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也不利于护理专业的长期发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医疗机构应该建立更加公平、透明的晋升机制,为护理人员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空间。

同时,也应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鼓励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护理质量管理也是护理专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虽然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都建立了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质量评估指标不够科学合理,过于注重护理操作的规范性,而忽视了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效果。

此外,质量控制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导致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和改进。

伤口造口失禁护理的临床应用与护理进展

伤口造口失禁护理的临床应用与护理进展

伤口造口失禁护理的临床应用与护理进展2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753000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国内外的造口失禁的护理研究发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帮助我国的伤口造口失禁的状况得到改善,更能满足目前的患者的健康需求。

肠造口治疗指的是通过对肠造口的护理,来实现整体的预防、治疗以及干预等,并对各种并发症情况展开综合处理,对失禁的护理进行改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心理咨询的服务,使患者可以尽快的恢复。

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现实伤口造口失禁护理的有关情况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伤口造口失禁;护理质量;造口治疗师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慢性的伤口和失禁等问题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麻烦。

据调查显示,高质量的临床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自身并发症所引起的各种问题,有助于提高治疗质量,提高综合的治疗效果。

就目前的社会而言,患者对于健康的要求和护理质量的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在合理配合护理的基础上,能够满足更多患者的需要。

因此,在对伤口造口失禁护理的临床实践和有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

1、国外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理的实践现状目前,有很多的伤口造口失禁护理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已经形成相对比较系统的训练和实践的标准化内容,为学校的学习和对造口失禁的护理提供了一个典范,同时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伤口造口的失禁护理提供了一个典范,通过对专业的护理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提高我国的护理水平,更可以满足目前广大群众对护理质量的要求。

1.1美国创伤性失禁的特殊护理特征按照专业基础课程的具体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严格的训练和考试,并在相应的课程内容和形式下,完成了伤口的造口和失禁的护理,课程的内容是根据美国真实的伤口护理数据,设定了伤口的护理、造口指南和多种护理的形式。

1.2多学科协作的医院模式通过无缝隙的对接,在实际的临床实践中,采用多学科的合作的护理模式,完成外科医生和临床的护理专家组成的小组培训,患者在分工合作的情况下,组成团队,得到更好的服务,提高了工作的整体效率,提高了个人责任心和问题解决能力,并可以为患者的病情稳定提供详细的出院指导。

伤口造口失禁护理的专科化实践及护理进展

伤口造口失禁护理的专科化实践及护理进展

伤口造口失禁护理的专科化实践及护理进展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伤口、失禁问题和胃肠道问题增加,伤口造口失禁(WOC)专科护理服务成为了护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

优质临床护理对伤口造口失禁相关并发症预防有积极作用,可改善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文就伤口造口失禁护理的临床实践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概述1992年“肠造口治疗师”改称为“伤口造口失禁护士”,其职责扩展为:进行造口、伤口、痰管、血管性溃疡、压迫性溃疡、神经源性创面、小便失禁、大便失禁、肠道与膀胱的功能性疾病等护理。

ET也成为WOC护理领域的专家,隶属临床护理专家(CNS)范畴,担任着临床实践者、专科管理者、护理顾问、教育者、研究者等多重角色。

2010年,美國护理协会(ANA)将由ET为主导的WOC 护理正式定义为“提供伤口造口失禁护理和实践标准的专科”。

这标志着WOC护理由专业护理升级为专科护理,充分体现WOC护理专科化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及必然性。

2 国内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理的实践现状我国的专科护理起步较晚,WOCN的培养及临床实践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

在WOC护理发展较好的国家和地区的帮助下,我国专科护士的培养和使用均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2.1国内WOC护理人员的培养现状现阶段各医院选拔ET培养人选的学历均为专科,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ET 专科护理水平的提高及临床护理专科化发展。

我国ET学校的课程按照WCET 教育委员会制定的造口治疗师护理教育纲要的标准进行设置。

培训教材为各造口治疗师学校自编,缺乏统一教材。

课程班一般理论授课45天,有50-60名老师授课,包涵大学专职教师、临床医生、ET、营养师和产品经销商等。

授课形式大多数是多媒体,少数有操作示教和参加义诊学习实践。

培训模式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理论和实践教学时间各占50%。

实践教学一般实行“一带二”的带教方式。

培训结束及考核通过后,学员能够获得由WCET教育委员会认证的ET证书。

伤口门诊护理的现状及对策

伤口门诊护理的现状及对策

伤口门诊护理的现状及对策作者:荆淑杰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6期【摘要】伤口护理作为专科护理的重要领域,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从最初始的模糊处理到现代的科学护理,经历了漫长的改良和创新。

作者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搜集,分析了伤口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采取应对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伤口护理;问题;对策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32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27-02人口的老龄化,交通事故等创伤发生率的不断升高,糖尿病足、下肢血管溃疡及慢性感染性伤口发生率的提高等为伤口专科护理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伤口护理门诊业务范围也逐渐扩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预防、保健、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要求必须加快发展伤口专科护理及其护理人才,这势必会在此过程中产生诸多问题,作者通过查阅大量材料后归纳、分析,现将伤口护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1 我国伤口门诊护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1 伤口处理风险多门诊伤口护理中包含了语言风险、操作风险、治疗难度风险等一系列风险。

由于伤口护理的所有操作均由护士独立完成,因此,护士的操作是否规范、对问题的分析判断是否准确、解释是否合理到位、对结果的评价是否客观都会带来潜在风险。

同时在伤口处理中也存在难以避免的临床风险,如清创、引流、选择敷料覆盖等环节都有风险。

1.2 慢性伤口治疗与护理难度大、时间长慢性伤口(压疮、糖尿病足溃疡、静脉性溃疡、药物性溃疡、放射性皮肤溃疡、各种外伤包括烧烫伤所致的慢性难愈伤口,术后难愈伤口)往往是血液供应不足的结果,伤口早期未及时处理,导致伤口污染,发生感染和愈合不良,进一步形成慢性伤口。

传统的伤口护理理念已经过时,需要护理的新理念。

1.3 患者心理負担重慢性伤口的患者,由于伤口长期不愈合、疼痛折磨等原因,患者常有恐惧、焦虑、担忧等低落情绪,从而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降低,使伤口愈合迟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科护理模式下的伤口护理现状及发展思考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610041胡晓林宁宁
目前,我国许多机构和学校在造口、糖尿病、肾病等领域进行了专科护理培养模式的尝试和探索,发展了符合当地实情的专科护理模式及制度。

但由于尚未建立起规范、统一的专科护士制度及标准,现有的专科护理模式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伤口护理作为专科护
理的重要领域,如何在专科护理模式下更快速、有效、健康的发展,是护理同仁面临的重要问题。

1专科护理模式下专科护士发展
1.1专科护士的分类及培养
“专科护士”是专科护理发展的产物,分为初级专科护士和高级专科护士两个层次。

初级专科护士指有充足的专科护理领域实践经验的注册护士,接受符合规定的继续教育
培训后获得的资格认定。

高级专科护士则强调丰富的专科领域临床护理实践基础上的硕
士以上学位教育,要求以高级专科护士的身份从事相关专科护理实践,接受强制性资格认证并取得执业执照才能被授予相应资格。

其最具代表性的形式是临床护理专家。

因此针
对专科护士两种层次的培养及要求需分别界定,本文主要指高级专科护士—临床护理
专家培养模式。

1.2高级专科护士—临床护理专家(Clinical NutsingSpecialist)临床护理专家
( CNS )是护理专业专科化的重要特征之一,美国护士协会(The American Nurse Associa-
lion , ANA)将其定义为:在护理专业某一领域内,通过学习和实践达到硕士或博士水平,
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护理知识和技能,并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型临床注册护士,通过临床护理、教学、会诊和研究等活动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2我国伤口专科护理和伤口专科护士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老龄人口不断增加,车祸等创伤事故发生率不断升高,糖尿病足、下肢血管溃疡及慢性感染性伤口发生率日益增高等为伤口专科护理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次,
伴随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预防、保健、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也要求加快伤口专科护理和护理人才的发展与之相适应。

再次,我国现在的伤口治疗模式及理念,远不能很好的解决临床医疗问题及满足患者需求,伴随着国际化伤口护理发展的新信息
的不断涌人,迫切要求我国加快伤口专科护理,培养伤口护理高级专科人才。

3我国伤口专科护理发展的现状
3.1缺乏伤口专科护理学会我国专科领域的护理学会相对较少,伤口专科护理学
会也起步较晚。

2003年11月中华护理学会成立了造口、伤口、失禁专业委员会,推动了全国造口事业的发展。

随后广州、南京、上海等地也相继成立了造口、伤口、失禁委员会和学术组。

但是伤口相关的专科护理学会多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功能多限于分享交流伤
口治疗理论和经验,在制定和规范专科护理实践标准牛的作用仍较薄弱,无法承担对伤口专科护理及其人才的认证、评价和考评工作,建立专业化的伤口护理组织以促进伤口专科发展和规范势在必行。

3. 2伤口专科护士的认证、考评和培养缺乏法律依据和统一规范
近年我国一些医疗团体单位范围内的伤口专科护士在名称定位、人选标准、职责要求上各不相同。

名称和定位上专科护士、高级护理师、临床护理专家等混杂:人选标准上职
称高、中、低不等;工作职责在会诊、门诊等方面无具体界定;伤口专科护士的认证,尚未形成公认的统一、规范的定义和服务内涵。

各个医疗单位在考核内容与方法、岗位界定及管理方面标准也不尽相同,定性指标较多,针对性不强,没有与各级护士的工作职责分层次
联系起来,且缺乏动态考核。

由于缺少科学、可行、导向性强的护士专业水平评价标准,不利于高级专科护理人员的发展,也不利于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

3. 3伤口专科高级实践教育空缺
目前,工作中的培训、继续教育是我国培养专业化护士的主要方式,部分地区和专业开始了专业证书的学习,如苏州、广州等地开展了ICU专科护士、造口治疗师等专业证书认证和学习,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国际慢性伤口委员会(ICW )、欧洲技术监督协会(TUV)联合主办建立了我国第一所国际伤口治疗师培训学校。

致力培养符合国情的从
事伤口治疗工作的专业人才。

同时,为适应对高级专科实践人才的培养需求,我国各大院校不断探索,相继开展了具有研究生水平的高级专科护士培训项目,如中山大学、香港大学与玛丽医院合作举办ICU、肿瘤专科护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南方医科大学肾病专科硕士研究生课程班教育。

但迄今为止,专门针对伤口方向的正规高等学历学位教育仍欠缺。

3. 4护理管理者和专科护士角色模糊
目前,我国培养的临床护理专家往往“双肩挑”,在承担临床专科领域护理同时也担任病房管理。

这是一种值得商榷的角色安排,一方面护理专业化的提升有助于临床护理
专家参与管理角色,担任管理角色便于获取更多学习提升的机会,但另一方面,因花太多工作时间用于病房管理而难以保证足够的临床护理实践。

因此,护理专业内部角色冲突
的协调处理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4伤口护理专科发展思考
4. 1建立专科护理团体协(学)会
专科护理学会是为病人提供不断提升的专科护理质量的医疗服务机构,其宗旨是通
过建立标准、继续教育提高公众意识和不断研究来完善专科护理,最终使病人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

针对伤口专科护理团体缺乏和功能薄弱的现状,建立伤口专科护理学会,以充分发挥其在规范专科护士的从业范围、培训与教育、能力评估、资格认证、实践合法化等方面强大的管理和领导作用。

4. 2规范伤口专科护士的准人、认证、考评
认证考核仅通过专业理论考试或临床工作情况来进行评价,显然不够全面。

只用学历、工作时间及科研成果的多少等评价,也较片面。

我国正进行的“伤口专科护士”培训试点,如北京、广州、南京等地的造口治疗学校制定了本地区和学校的认证标准、考评和培养标准,但由于其形式、方法、评价标准不尽相同,缺乏客观量化指标,难以普遍推广。

因此在卫生行政部门指导下,制定全国统一规范的伤口专科护士准人、认证、培养和考评标准,建立可比性、客观性、可操作强的伤口高级专科护士指标评价体系,不仅能实现伤口专科护士的认证考评系统评价的法制化、系统化和规范化,还有助于伤口专科护理的发展和形成人才健康成长的长效机制。

4. 3推动伤口护理高级实践教育
早在1980年,美国护理协会就提出口CNS的标准,指出护理实践中的专科护士必须通过研究生水平的理论和实践学习才能够达到护理专业组织中资格认证标准。

Hamric
则将临床高级护理实践的发展划分为在实践中的专科发展、有组织的专科培训和规范化
硕士教育3个阶段,目前,我国的专科培训应用的在职继续教育形式的专科护士短期培训暂时缓解了我国伤口专科护理落后的情况,但没有根本解决我国专科护理整体落后的窘况。

随着伤口专科培训的发展和对伤口专科护士要求的提高,规范化教育和专科技术的
培训变得越来越迫切,伤口专科护理要逐步从证书水平的培训形式过渡到正规的硕士教
育水平形式,这样才能使护理专业化从专科水平上升到高级实践水平。

在专科护士培养
中引人学历学位教育,将提升我国护理教育层次和建立我国专科护士制度。

高级专科护
士培养作为护理研究生教育的一部分,既有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又有实践型护理人才教育
的特点。

4. 4协调处理好伤口专科护士职能
高级专科护士(CNS)主要职能包括护理专家、教育者、护理顾问、研究者、护理管理者五个方面。

五种职能中,护理专家是主要和最重要的职能。

其主要任务是健康评估、做出护理诊断,参与病人直接或间接的护理。

服务于临床,满足患者需求是高级专科护士的首要任务。

同时,五种职能在护理实践的过程中也相互联系,不能割裂,如何在满足“以病人为中心”的前提下,兼顾专科护士个龙特点,有效协调和安排其主要角色和职能,实现人尽其才,达到人才配置的最优化,是护理管理者和专科护士都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