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矛盾纠纷防控化解工作经验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数民族地区矛盾纠纷防控化解工作经验材料
少数民族地区矛盾纠纷防控化解工作经验材料
以“四项举措”为工作重心强力推进防控和化解工作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原因,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落后于平原发达地区,加快改革步伐,改变西部地区的落后面貌是民族地区的共同愿望。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惶惶,不但不能吸引区外境外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现在所取得的改革成果也会流失和落空。因此,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只有在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治环境优化、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加强各民族团结、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正确处理软硬环境,才能更好地促进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各族自治县以开展“大排查、大接访、大调解、大防控”这“
。
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这样,民族地区党群干群关系才能融洽与和谐。而有了党群关系的融洽,干群关系的和谐,民族地区的社会关系没有理由不和谐。
三、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走向幸福安康的道路。但由于经济社会发
展过程中起点低、开发晚、文化教育比较落后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使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较为落后,特别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显得更为落后,他们祖祖辈辈耕种的田地大多是“望天田、望天地,土层薄、肥力低”。因此,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民,尽管勤劳勇敢简朴节俭,可是,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是“靠天吃饭”。其次是贫困面较大,贫富悬殊趋势加大,也是导致一些人对生活现实不满的一个重要诱因。仇富恨富现象的存在对社会有一种潜在的破坏力,值得重视。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在政府主导下的扶贫开发工作力度,进一步将对贫困地区经济扶贫与教育扶贫、文化扶贫和观念扶贫等结合起来。要积极调整当地产业结构,着力发展能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拓宽扶贫开发新路子。国家和上级部门在安排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时,对一类扶贫开发的重点民族乡、民族村寨,要给予政策和财力倾斜,以财政扶贫、以工代赈、扶贫信贷等形式,以增加对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民族山区的资金投入。只有经济发展了,人心稳定了,才能谈得上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
四、尊重民族地区各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是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条明确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本地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着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这表明对民族地区风俗习惯是保持还是改革,应该由民族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来决定。民族地区需要移风易俗,但是移风易俗应该建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