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血培养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分析
新生儿及儿童血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阳性报警时间对血流感染与污染的鉴别诊断价值评价
![新生儿及儿童血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阳性报警时间对血流感染与污染的鉴别诊断价值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eb56380fde80d4d8d15a4f16.png)
( B S I )还是污染 ,但新生儿及儿童 B S I 特点不 同于成人 ,T T P在 新生儿及儿童 B S I中的应 用价值 仍需进一步评价。 目 的 评价新 生儿及儿童血培养 C o N S的 n 对B S I 与污染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L a b o r a t o r y ,t h e F i r s t H o s p i t a l fP o e k i n g U n i v e r s ,B e O  ̄ n g 1 0 0 0 3 4,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B a c k g r o u n d T i m e t o p o s i t i v i t y( 哪 )c a n b e u s e d f o r d i f e r e n t i a l d i a g n o s i s o f C o a nl g a s e — n e g a t i v e S t a p h y l o -
作为一项辅助的鉴别诊 断指标。
【 关键词】
阳性报警时间; 培养技术;葡萄球茵,表皮; 凝固酶; 婴儿,新生;儿童;感染; 鉴别诊断
【 中圈分类号】R 3 7 8 . 1 1 R 7 2 【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 9 5 7 2 . 2 0 1 3 . 1 0 . 0 4 6
黄磊 ,孙立颖,严岩.新生儿及儿童血培养凝 固酶 阴性葡萄球 茵的阳性报警 时间对血流感染与污染的鉴别诊 断价
值评价 [ J ] . 中国 全科 医学, 2 0 1 3 ,1 6( 1 0 ) : 3 4 3 8 — 3 4 4 0 .[ w w w . c h i n a g p . n e t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在血培养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在血培养中的临床价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f79adf03d8ce2f01662359.png)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在血培养中的临床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血培养中出现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临床价值。
方法:2008~2010年收治患者血培养中分离到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病例共35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污染菌的检测时间明显长于病原菌的检测时间(P<001)。
结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菌血症样本的污染率较高,应当参考临床资料和实验室结果综合判定是否为致病菌,避免不必要地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万古霉素。
关键词凝固酶葡萄球菌血培养污染临床分析Abstract Objective:In the discussion blood raise appears coagulative ferment negative in staphylococcus blood sample clinical value.Method:Collects my courtyard in 2008~2010 year admitting in the patient blood to separate the coagulative ferment negative staphylococcus the case altogether 35 examples,carries on the review analysis.Result:The dirty contamination’s examination time excels in disease germ’s examination time obviously(P<001).Conclusion:The coagulative ferment negativestaphylococcus bacteriemia blood sample’s pollut ion rate is high,must synthesize clinical and the laboratory material determines whether is the pollution,avoids not needing the important place to use the anti-microorganism medicine,particularly eternal mildew element.KeyWord coagulative ferment;Staphylococcus;Blood raise;Clinical analysis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是从血培养中分离到的最常见的菌种[1]。
新生儿呼吸道分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
![新生儿呼吸道分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1d81014431b90d6c85c712.png)
o n d A/_ , i l i a t e d Ho s pi t a l o f S h a n xi Un i v e r s i t y of C h i n e s  ̄Me d i c i n e, xi a n ) a n g, S h a n xi 7 1 2 0 0 0, C h i n a )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o e x p l o r e d r u g r e s i s t a n c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n e o n a t a l r e s p i r a t o r y i n f e c t i o n s c o a g u l a s e —
儿科血流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研究
![儿科血流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12bdb36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0a.png)
儿科血流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研究肖英俊【期刊名称】《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年(卷),期】2016(014)001【总页数】2页(P104-105)【作者】肖英俊【作者单位】310000浙江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败血症是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具有高死亡率,尤其是近年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率的逐渐升高以及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使得感染患儿的有效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为指导临床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本次研究对儿科血流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血培养结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送检患儿血培养标本3 729份,同一患儿抽取双侧血液为一份。
质控菌株有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和肠球菌ATCC29212,由浙江省临检中心提供。
1.2 方法于患者发热时抽双侧静脉血至血培养瓶及时送检,标本的采集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1],血培养仪阳性报警后,抽培养液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并向临床初步报告病原菌;同时转种血平板、巧克力平板和麦康凯平板,置35℃、5%CO2培养箱培养,18~24 h后观察细菌生长情况,根据菌落形态及革兰染色特点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
培养为单瓶阳性或双瓶培养结果不一致的样本视为污染,剔除结果。
如培养5 d仪器未报阳性,则按阴性报告。
2.1 培养结果和菌种分布同一患者重复检出同一菌株不重复计数,所有血培养阳性患儿均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辅助检查确诊为真阳性。
3 729份送检血培养标本中住院病人2 038例(54.65%),阳性87例(阳性率4.27%),门诊病人1691例(45.35%),阳性112例(阳性率6.62%),总阳性率为5.34%。
其中检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85株,占总检出数的42.71%,住院病人检出78株(91.76%),门诊病人检出7株(8.24%)。
阳性血培养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电话报告调查分析
![阳性血培养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电话报告调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02c325ed630b1c59eeb5f7.png)
12 方 法 .
( ) 卷 设 计 。参 照 P ta 1问 ek r等 l 报 道 , 卷 分 l 的 问
为 4部 分 : 电 话 报 告 血 培 养 结 果 的 原 因 ; 未 采 用 电 话 报 告 ① ② 血 培 养结 果 的 原 因 ; 电话 报 告 血 培 养 结 果 的医 院判 断血 培养 ③ 污 染 菌标 准 ; 电话 报 告 血培 养 结 果 的 医 院 在 报 告 结 果 后 的血 ④ 培 养 处理 模 式 ( 问卷 具 体 内 容 见 表 l 4 。 ( ) 外 医 院 调 查 。 ~ ) 2国
2 结 果
表 4
采用电话者报告血培养结果后的血培养处理模式 ( )
2 1 电 话 报 告 血 培 养 结 果 的 医 院 1 . O所 荷 兰 及 日本 大 学 教 学 医 院 、 内省 及 地 市级 三 甲 医 院 各 4所 和 1所 县 级 二 甲 医 院 国
电话 报 告 血 培 养 结 果 。 采 用 电 话 报 告 血 培 养 结 果 的 原 因 见
设 计 英 文 问 卷 调 查 表 后 以 电子 邮件 形 式 发 送 至 相 应 联 络 人 , 再
由联 络 人 与 各 医 院 相 应 联 系 人 联 系 。 荷 兰 调 查 联 络 人 为 Grnn e ( 罗 宁 根 ) 学 附 属 医 院 MesnNi o ig n 格 大 se c o博 士 , 日本 为广 岛大 学 附 属 医 院 小 野 寺 一 技 师 。 () 内 医 院 调 查 。采 用 3国 电话 询 问 方 式 调 查 并 记 录 , 有 被 调 查 医 院 均 使 用 全 自动 血 培 所 养 系统 。
儿童血液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儿童血液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8103238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f5.png)
儿童血液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陈红霞;王贞斐【期刊名称】《中国微生态学杂志》【年(卷),期】2008(20)5【摘要】目的了解本院儿童血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感染率及其药物敏感情况,为儿科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住院及门诊儿童血液培养的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在1265例儿童血培养中共检出CNS117株,其中表皮葡萄球菌41株(占35.0%),人葡萄球菌27株(占23.1%),溶血葡萄球菌21株(占18.0%),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8株(占23.9%);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离率为79.5%;MRCNS药敏结果显示多重耐药。
结论CNS已成为儿童血液感染的重要致病菌,MRCNS检出率高且多重耐药,万古霉素、喹宁始霉素-达福普汀、呋西地酸是治疗MRCNS感染的首选药物。
【总页数】2页(P492-493)【关键词】儿童;血液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性【作者】陈红霞;王贞斐【作者单位】温岭市第二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11【相关文献】1.肺结核并发肺部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mecA分析 [J], 王锦萍;蔡常辉;梁连辉;梁栋;李淑丽2.苯唑西林MIC≥0.5ug/ml折点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性高估情况分析 [J], 卢赞;尹利民;胡大春;刘德华;任宝军3.儿童感染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及葡萄球菌盒染色体mec 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J], 熊玉玲;夏小荣;朱玉林;李长春;王亚亭4.儿童感染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及葡萄球菌盒染色体mec 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J], 熊玉玲;夏小荣;朱玉林;李长春;王亚亭;5.血培养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感染情况和耐药性分析 [J], 袁红萍;张霞军;周文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在新生儿血培养中的意义
![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在新生儿血培养中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d6b6eea9b89680203d825fa.png)
E x t r a o r a l o a c h l J j .I n t J O r a l Ma x i l l o f a c
的 菌株 用生物 梅 里埃 A T B鉴 定仪 进行 鉴 定 和 药敏 试 验 。结 果 1 6 0 份 新 生儿血 培 养 中分 离出 MR C NS 1 0 8 株, 占6 7 . 5 %. 其 中表 皮 葡 萄球 菌 7 4 株, 占6 8 . 5 %; 溶血 葡 萄球 菌 l l 株, 占1 0 . 2 %; 产 色葡萄球 菌 l 0 株, 占9 . 3 %; 其他
[ 中图分 类号 ] R 3 7 8 . 1 1
[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 7 1 9 3 ( 2 0 1 3 ) 0 3 . 0 3 3 0 — 0 2
[ 文献标 识码 ] B
D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2 — 7 1 9 3 . 2 0 1 3 . 0 3 . 0 3 6
1 资料 与方 法
2 结
果
2 . 1 菌
1 6 0 株检 出细 菌 , 甲氧西 林凝 固酶 阴性
葡萄球菌 ( me t i c i l l i n — r e s i s t a n t c o a g u r a s e — n e g a t i v e s t a p h —
・
3 3 0 ・
f a c S u r g , 2 0 0 2, 1 3( 4) : 5 6 8 — 5 7 1 .
血培养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感染情况和耐药性分析
![血培养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感染情况和耐药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a2130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24.png)
血培养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感染情况和耐药性分析
袁红萍;张霞军;周文俊
【期刊名称】《中外妇儿健康:医学版》
【年(卷),期】2011(019)006
【摘要】目的:了解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在血培养中的感染特点和耐药性。
方法:应用BacT/ALERT3D进行培养,药敏实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
结果:5172例血培养标本检出病原菌494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03株,占41.0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高,对克林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二甲胺四环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低,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MRCNS的检出率为76.84%。
结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在血液感染中占主导地位;监测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力依据。
【总页数】1页(P12-12)
【作者】袁红萍;张霞军;周文俊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212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5
【相关文献】
1.血培养分离的61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J], 杨秀燕;李秀;徐雪松
2.肿瘤病人血培养80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J], 庞载元;张婷
3.儿童血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J], 吴端宗;傅清流;雷莹;
林建生;周凤华
4.新生儿血培养分离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细菌谱及其耐药性分析 [J], 陈淑珍;柳锡永
5.新生儿血培养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J], 林素挺;林雪峰;周文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生儿血培养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新生儿血培养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e5ce58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7.png)
新生儿血培养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张素英【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血培养的病原菌和耐药性。
方法:随机选取新生儿科送检血液培养标本854份,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培养,以配套鉴定、药敏条板鉴定,并实施药敏试验。
结果:854份血培养标本中,检测细菌阳性率为14.1%,其中革兰阳性菌占65%,病原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及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革兰阳性菌中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 耐药性达96.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性达100%,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杆菌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亚胺培南耐药性高达100%。
结论:在新生儿血培养病原菌检测中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以多重耐药性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主要病原菌,其耐药性严重,尤其是对于常用的抗生素。
【期刊名称】《山西中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3页(P49-50,52)【关键词】新生儿;血培养;病原菌;抗生素;耐药性;青霉素G【作者】张素英【作者单位】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山西太原03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新生儿免疫器官尚未发育完全,也未建立完善的正常菌群,无法抵抗各种病原菌的侵袭。
当病原体侵入血液后,会不断繁殖产生毒素,发展为败血症,成为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及常见严重疾病[1]。
为了保证患儿生命安全,需要实施快速准确的病原菌检测,了解新生儿病原菌情况,采取及时、准确、合理的治疗措施。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科送检的854份新生儿检验血液培养标本,分析新生儿血培养的病原菌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2年10月期间新生儿科送检的血液培养标本854份。
1.2 研究方法1.2.1 仪器与试剂全自动血培养仪选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BACT-ALERT3D型号,选取OXOID药敏纸片,儿童专用BACT/ALERT PF树脂血培养瓶等。
万古霉素治疗新生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的疗效分析
![万古霉素治疗新生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的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9674036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9a.png)
【摘要】目的:探讨万古霉素治疗新生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的疗效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100例新生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广普青霉素治疗方案,观察组采取万古霉素治疗方案,以患儿肾功能、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为指标。
结果:观察组患儿肾功能指标对比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差异不大,(P>0.05)。
结论:万古霉素治疗新生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效果显著,且改善患儿肾功能指标,适用于我院临床治疗中。
【关键词】万古霉素;新生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广普青霉素新生儿因抵抗力较弱,容易被细菌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通常不会致病,但对于1周岁以下患儿,极易发生感染致病[1],该菌会引起患儿出现高热、脑膜炎、败血症等症状,严重会引起患儿休克,因此在新生儿发现该症状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治疗[2],避免病情发展,对此,为患儿更好治疗效果,我院特对广普青霉素与万古霉素两种药物,分别展开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100例新生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3~40h,平均(25.26±2.05)岁;病程1~5h,平均(2.48±0.05)h;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2~45h,平均(27.22±2.02)岁;病程2~7h,平均(4.88±0.56)h;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广普青霉素治疗方案:采取阿莫西林颗粒(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3023406;生产厂家:哈尔滨儿童制药厂有限公司;规格:01.25g),新生儿口服50mg,12h后再次用药。
观察组采取万古霉素治疗方案:给予患儿静脉滴注万古霉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4269;生产厂家: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0.5g),按照患儿每千克40mg用量使用,首先使用灭菌注射水将万古霉素溶解,后将其加入生理盐水或者葡萄糖中,进行滴注。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培菌在血培养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培菌在血培养中的临床价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0916bab84ae45c3b358cf1.png)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培菌在血培养中的临床价值分析目的:分析血培养中出现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血培养中分离到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患者28例,判断是菌血症还是血样本污染。
结果:(1)28例患者中有10例为菌血症患者。
(2)入院48 h内检出的CNS共23株,其中13株为污染菌,入院48 h以后检出的CNS 共5株,均为污染菌。
污染菌的检出时间明显长于病原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病原菌与污染菌对抗菌药物青霉素、苯唑西林、环丙沙星、万古霉素的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培养分离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时污染率较高,临床判断时应当综合临床资料和实验室资料判定是否为致病菌,以避免抗菌药物的不必要使用。
标签: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血培养;菌血症;血样本污染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为血培养中最常分离到的病原菌之一。
CNS 是公认的病原菌且具有严重的致病性。
但CNS广泛存在于空气和人体皮肤中,因此在进行血培养时污染率较高。
目前已有文献[1-3]报道,可通过参考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区分致病菌和污染菌,并推荐了相关标准。
现综合相关文献推荐的标准,回顾性分析28例血培养中分离到CNS 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总结血培养中分离出CNS的临床价值和意义,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自2010年3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就诊接受血培养检验并保存完整病例资料的患者共28例,年龄14~67岁,平均38岁。
男18例,女20例。
详细病例资料包括患者的病种、留取血样时病症、治疗方法、接受抗生素治疗的疗效、患者治疗后的一般情况,还详细记有血培养的基本情况包括血培养次数、阳性次数、检出时间等。
1.2 方法1.2.1 仪器珠海美华医疗科技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血培养仪BC512及配套的培养瓶。
1.2.2 鉴定待仪器警报时及时转种,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和形态,取样作革兰染色涂片及分离培养[4]。
血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阳性的评价
![血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阳性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ebb9c507cc1755270722084d.png)
血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阳性的评价张红升安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安阳市 455000 摘要 目的 调查血培养中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 )血样本的污染率。
方法 回顾分析2004-2006年从本院住院患者血中分离到C NS 的病例共97例,判定是菌血症还是血样本污染。
结果 48/97(4915%)的病例为菌血症,其中24例(5010%)原发入侵部位为静脉插管及外来异物,8例(1617%)为术后伤口感染,5例(1014%)来自呼吸道,5例(1014%)来自脐带,1例来自眼,5例来源不明。
这48例主要来自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外科病房和血液病房。
48h 内检测出的CNS 中,有24株(3518%)为污染菌,48h 以后检出的CNS,全部为污染菌(16株);污染菌的检测时间明显长于病原菌的检测时间(P <0101)。
病原菌与污染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万古霉素的耐药性无显著差异(P >0125)。
在24例由静脉插管及外来异物引起的菌血症中,19例拔除导管后,菌血症得到控制;5例同时还使用了万古霉素,菌血症才得到控制。
结论CNS 菌血症血样本的污染率较高,应当综合临床和实验室的资料判定是否为污染,避免不必要地使用抗微生物药物,特别是万古霉素。
关键词 凝固酶;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 );血培养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23422(2007)0520009203Evaluati on of Coagul ase -Negati ve St aphylococci i n Blood CultureZHAN G HongshengThe People ’s Hospital of A nyang C ity,A nyang 455000,ChinaABSTRACT O bjecti ve T o investigate the conta m inati on incidence of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 ococci (CNS )in bl ood culture .M ethods Retr os pectively analyze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 2yl ococci in bl ood culture fr om 97hos p italized patients at our Hos p ital fr om 2004t o 2006.W e differen 2tiated true bactere m ia fr om conta m inati on by using a criteri on revie wed fr om published papers .Results 48/97(4915%)of cases was bactere m ia due t o CNS .24strains (5010%)were related t o catheters u 2sing and f oreign bodies,8(1617%)related t o post operative wounds,5(1014%)related t o breath way,5(1014%)related t o u mbilicus,1related t o eye infecti on .The rest 5strains were unkown .Most of 48cases of bactere m ia were fr om intensive care units,neonatal ward,surgeon wards and he ma 2t ol ogy ward .24strains fr om 67of CNS (3518%)is olated fr om bl oodstrea m within 49hours,A ll 16strains is olated after 48hours were conta m inants .The ti m e t o positive f or conta m inants was significant 2ly l onger than that for true pathogens (3212h /2016h,P <0101).The resistance t o penicillin,oxac 2illin,genta m icin ci p r ofl oxacin and vancomycin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 w een conta m inants and pathogens (P >0125).19of 24cases of true bactere m ia due t o catheters and f oreign bodies were cured after only re moval of catheters and f oreign bodies,and the rest 5cases were cured by both ad 2m inistering vancomycin and re moving catheters .Conclusi on The conta m inati on incidence of CNS in bl ood culture was relatively high .W e should deter m ine true bactere m ia fr om conta m inati on by revie 2wing the clinical,ep ide m i ol ogical and laborat ory inf or mati on,which would be hel pful t o avoid abuse of anti m icr obials,es pecially vancomycin .KE Y WO R D S Coagulase;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 ococci (CNS );B l ood culture 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 )是从血培养中分离到的最常见病原菌种[1~4]。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培菌在血培养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培菌在血培养中的临床价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8139d0614791711cc791714.png)
为9 5 . 7 %,造 成这些差 异可 能与操 作 医师技术 、选取 的研 究对
象、 仪 器生产厂家等因素有关 , 有待进行研究 。研究结 果也显示 , 观察 组破裂 型和未破 裂型诊 断准确率 均明显 高于对 照组 ,国内 研究 文献也 报道 ,腹部 超声和 阴道超声对 破裂 型和未破 裂型 的 诊断 准确率结果不相 同,阴道超声诊 断准确率均高 于腹部超声 , 其 具体造成 的差异 因素 尚未 十分清楚 ,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 上所述 ,采用 阴道彩超联合 腹部彩超对宫外孕 患者诊断 ,
实验室资料 ,总结血培养 中分 离 出 C N S的临床价值 和意义 ,现
报道 如下 ,
1 资 料 与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选择 自 2 0 1 0年 3月 一 2 0 1 2年 1 2月笔 者所 在医 院就诊 接 受
为C N S 。包括 表皮 葡 萄球 菌 、腐 生 葡萄球 菌 、赛 氏葡 萄球 菌 、
药导报 ,2 0 1 0 ,1 6 ( 4 ) : 3 2 — 3 3 . [ 3 】 刘 首红 . 阴道 B超在宫外孕 中的应用及诊断分析 [ J ] . 中国社 区师 ( 医
于 王刚强 ‘ 报 道 的腹 部 B超诊 断准确率 8 O . 7 %,可 能与研 究对
象选 择差异 有关 。本研 究 中采 用的阴道彩 超联合 腹部彩 超诊断 准确 率也高 于罗 翠娟报道 的阴道 B超联合 腹部 B超诊 断准确率
【 关键词 】 凝同酶阴性 葡萄球菌 ; 血培养 ; 菌血症 ; 血样本污染
中图分类号 R 5 1 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 号 1 6 7 4 - 6 8 0 5 ( 2 0 1 4 ) 2 4 - 0 0 4 6 - 0 3
儿科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儿科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9bc26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f9.png)
儿科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戴湘春;黄宇戈;尹辉;黄艳飞;林湛【期刊名称】《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年(卷),期】2003(018)008【摘要】目的了解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感染现状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BacT/Alert 120血培养仪对2000~2002年儿科送检血标本进行增菌,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出细菌122株,阳性率为14.2%,其中CNS 75株占总分离菌株61.5%.CNS产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100%,多重耐药率达97.3%,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和甲氧西林敏感(MSCNS)对抗生素耐药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MRCNS对呋喃妥因、氧氟沙星、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1.6%~7.8%).结论儿科感染CNS的多重耐药较严重,临床要定期做药敏试验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总页数】2页(P631-632)【作者】戴湘春;黄宇戈;尹辉;黄艳飞;林湛【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湛江,524000;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湛江,524000;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微生物学教研室,湛江,524000;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微生物学教研室,湛江,524000;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湛江,52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1+1【相关文献】1.肺结核并发肺部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mecA分析 [J], 王锦萍;蔡常辉;梁连辉;梁栋;李淑丽2.儿科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J], 黄宇戈;戴湘春;林湛3.儿科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体外耐药性和生物膜产物的监测与分析 [J], 陈学军;沈月芳;李建平;程永樟;陈男英;张佳蓉;4.高海拔地区单中心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J], 金磊;贾顺莲;王玉英;马志宏;黄振兴5.陕西省奶牛乳房炎乳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J], 刘冬霞;张潇;李尧;许信刚;张淑霞;张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生儿血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菌种分布及耐药监测
![新生儿血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菌种分布及耐药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a5658949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3e.png)
新生儿血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菌种分布及耐药监测王业芳【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生》【年(卷),期】2011(039)006【摘要】目的探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致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及耐药性现状,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方法从288例新生儿血培养阳性瓶中分离出204株CNS,共分离出11个菌种.应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了CNS对青霉素等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共分离出细菌288株,阳性率为14%(288/2057),CNS 204株,占总分离菌株的70.8%,其中溶血葡萄球菌87株,占42.6%;表皮葡萄球菌61株,占29.9%;腐生葡萄球菌34株,占16.7%;其他葡萄球菌22株,占10.8%.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176株,分离率为86.3%;MRCNS药敏结果显示多重耐药.结论 CNS已成为新生儿血液感染居第1位的病原菌,MRCNS检出率高且呈多重耐药.万古霉素是目前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全身感染最敏感的药物,但不能随便使用,临床医生应根据CNS感染的种类和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总页数】3页(P47-49)【作者】王业芳【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检验科,北京,1000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相关文献】1.新生儿血培养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基因及细胞间黏附基因A 和D的研究 [J], 秦桂秀;武坚锐;武素梅;孟晋华;朱镭2.新生儿血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致菌血症的评价与探讨 [J], 李惠娟3.新生儿及儿童血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阳性报警时间对血流感染与污染的鉴别诊断价值评价 [J], 黄磊;孙立颖;严岩4.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对新生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 [J], 宋海英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致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及体外耐药监测 [J], 胡红兵;杨劳荣;夏维;罗德娟;陈琼;刘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生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新生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b61f0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be.png)
新生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张申;沈波;王春新
【期刊名称】《临床儿科杂志》
【年(卷),期】2009(27)11
【摘要】目的了解新生儿败血症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变迁情况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2007年1-12月新生儿科临床诊断败血症患儿血培养分离出的147株细菌,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32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细菌,采用K-B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147株细菌中葡萄球菌属130株,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121株(82.3%),表皮葡萄球菌上升到第1位,其次是溶血性葡萄球菌.耐甲氧两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96株,占CNS的79.3%,且旱多重耐药趋势.结论 CNS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MRCNS检出率高且呈多重耐药.
【总页数】3页(P1061-1063)
【作者】张申;沈波;王春新
【作者单位】无锡市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江苏无锡,214023;无锡市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江苏无锡,214023;无锡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无锡,214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2
【相关文献】
1.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J], 张硕
2.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J], 边程鹏;张月
3.贵州黔南地区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特点、耐药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J], 龙瑞银;罗锦斌;杨正敏;龙明艳
4.贵州黔南地区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特点、耐药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J], 龙瑞银; 罗锦斌; 杨正敏; 龙明艳
5.某三甲医院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J], 李雪琴;王晓玲;王勤;王江涛;谷惠茹;赵爱玲;郝小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生儿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的调查及处理
![新生儿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的调查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23471ae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c.png)
新生儿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的调查及处理陈红平;刘小平;魏红记;延莹婷【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1(005)002【摘要】目的对13例新生儿感染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败血症进行调查、分析,为防止与减少医院感染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本院产科出生的,MRCNS"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对产科进行环境卫生学调查,采取干预措施.结果 13例MRCNS"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中,9例血培养为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4例血培养为耐甲氧西林人葡萄球菌;产科婴儿沐浴室环境污染严重,检测出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结论婴儿沐浴室环境消毒不严,医务人员手部污染引起的接触传播可能为该院新生儿持续感染MRCNS败血症的主要原因.在采取干预措施后,未再出现新的感染病例.【总页数】3页(P142-144)【作者】陈红平;刘小平;魏红记;延莹婷【作者单位】048006,山西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048006,山西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048006,山西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048006,山西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新生儿血培养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基因及细胞间黏附基因A 和D的研究 [J], 秦桂秀;武坚锐;武素梅;孟晋华;朱镭2.新生儿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败血症42例分析 [J], 吴清岩3.新生儿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状况及耐药性监测 [J], 石祖亮;金正江4.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新生儿败血症分离株的耐药基因研究 [J], 胡红兵;夏维;康世秀;熊宝华;陈琼5.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调查 [J], 余续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致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致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a42154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14.png)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致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郑望春;叶晓涛;黄衍锋【期刊名称】《中国热带医学》【年(卷),期】2007(7)10【摘要】目的探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致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及耐药性现状,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
方法对124例CNS致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的病原学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82例血培养细菌阳性标本中,分离出124株CNS(占68.1%),其中表皮葡萄球菌46株(37.1%),溶血葡萄球菌27株(21.8%)和腐生葡萄球菌13株(10.5%);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离率为75.0%。
MRCNS药敏结果显示多重耐药。
结论CNS已成为新生儿血液感染第一位的病原菌,MRCNS检出率高且呈多重耐药,临床应根据血培养和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产生,提高治疗效果。
【总页数】2页(P1911-1912)【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性【作者】郑望春;叶晓涛;黄衍锋【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岗血站检验科;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131【相关文献】1.致细菌性阴道病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现状分析 [J], 袁春雷;李冬秀;李介华;温伟洪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致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耐药性分析 [J], 王帮勇;吴潇;陈霞;陆惠强;潘展翼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致儿童茵血症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J], 许建成;周琪;黄晶;续薇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学研究 [J], 唐晓华;陈琼;郭旭光;黄俊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致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及体外耐药监测 [J], 胡红兵;杨劳荣;夏维;罗德娟;陈琼;刘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 群体 , 的致病 性更 显 突 出。 因此 , 临床 工作 中 它 在 新生 儿血 培 养 中分 离 出 C S是 污 染 菌还 是 病 原 菌 N
直困扰着很多临床 医生和实验室工作者 ; 根据菌 血症 病原 菌 的 实 验 室标 准包 括 血 培 养 在 入 院 后 4 8
的皮肤 菌群 ; 收集 C S阳性标 本 的 7 N 2h内又分 离 出 另 1 细菌 或真 菌 , 种 却没 有再 分 离到 C S N。 163 结合 临床症 状 和实验 室数 据 , 终评 估 出分 .. 最
离 出 的 C S是病 原菌 还是 污染 菌 。 N 1 7 统计 处 理 .
过程 中 由于操作 时 间延 长或是 消 毒不 充分 以及 采用 使用各 种侵入 性 医疗 器 械 时 都会 造 成 污 染 , 因此 导 致 血 培养 中分 离出 的 C S常 见 是 污染 菌 , 又 由于 N 但
C S可 以产 生毒 力 因子 而 具 有严 重 的 致 病 性 , 且 N 并 随着 C S耐药性 的不 断增 加 , 于抵 抗 力 弱 的新 生 N 对
一
小时 内阳性 和 多 次 血 培 养 为 同一 细 菌 判 断 为 病 原
菌, 3天 以上 阳 性 的 C S 或 培 养 出 多 种 皮 肤 寄 居 N, 菌 , 血 培 养 虽 多 次 呈 阳性 , 属 不 同 种 的 C S或 或 但 N
其 他 细菌等 提示 为 污 染 _2。我 们 综 合 文献 推 荐 的 l] ' 标准 , 制定 出一套 实 验室评 估标 准 , 并对 血 培养 分离
“ 生 部 临床检 验 中心 ” 卫 。
16 血培 养分离 出 C S如何 区分病原菌或是污染菌 . N
16 1 血培 养分 离 出 C S实验 室评 估 标准 ( 1 .. N 图 ) 162 菌血 症 临床评 判标 准 [ .. J , 菌 血症 临床 标 准 应 当符 合 以下 至少 一 项 条 件 : 初次 血培 养 阳性 标 本 采 集 的 当 日体 温 ≥3  ̄ 脓 毒 8C,
新 生儿血 培养 中分 离 出凝 固酶 阴性 的葡 萄球 菌
15 质控 菌株 .
金黄 色 葡 萄 球 菌 A C 2 9 3 购 自 T C 52 ,
(N ) c s一直都 占居新生儿血培养分 离菌 的第一位 , 但 由于 C S是人 皮肤 正 常 菌 群 , 临床 新 生 儿 采血 N 在
出 C S以评估 为病 原 菌或 是污染 菌 ; N
1 对象 与方 法
1 1 对 象 选 择 我 2 0 . 0 7年 1 到 20 月 09年 1 2月 我
实验 室新 生 儿科 血 培 养 样 品 179份 , 对 分 离 出 8 并
’
合实验室的标准 , 如长时问培养后阳性 ; 连续多次多 日培 养 , 1 为 C S 1 血 培 养 分 离 出 2种 以上 仅 次 N ;次
・
13 C S 为研 究对 象 。 1株 N 作 12 采血 方法 在 患儿 住 院抗 感 染 药 物 使 用 前 或 .
非感 染性疾 病 患儿 在住 院过 程 中怀 疑感染 时进 行 血 培养 , 对患 儿进 行局 部 消毒 后 在 无 菌 操 作 下经 桡 动 脉或 股静 脉取 血 2 l 入 B c Aet 2 器 配 —5m 加 at l 0仪 / r1 套 的需氧血 瓶 中半小 时 内送 检实 验室 O 13 仪器 . B c Aet 2 at lr 10全 自动 光 电 比色 微 生 物 / . 检 测仪 。其 特点 为检 测微 生物 浓度 所致 的酸碱度 变 化, 该变 化反 映在 瓶底 的感 光 板上 , 进而 被瓶 外 的光
2 结果
使 用 B c Aet 析软 件 对每 例 的 at l 分 / r
血 培养 次数 、 阳性次 数 、 出时 间等进 行统 计 。 检
2 1 一般 资料 . 20 年 1 07 月到 20 09年 1 2月共 收 到
新 生 儿科 血 培 养 179份 血 标 本 , 离 出 13例 菌 8 分 4
中国实验诊断学
2 1 9月 0 0年
第1 4卷
第9 期
—
1 451 一
文章编号 :07 27 2 1)9 4 1 0 10 —4 8(00 0 —15 — 3
新 生 儿 血 培 养 出凝 固酶 阴性 葡 萄 球 菌 的分 析
李 天娇 , 海英 , 钟 郭红 荔 , 黄 涛
( 海南省人 民医院 检验科 , 海南 海 1 50 1 ) 5 731 1
株 , 中 G一杆 菌 1 占 9 8 G+葡 萄球 菌 10 其 4例 . %; 2 例 占 8 . % , 中 C S 13例 占 7 . % ( 39 其 N 1 9 0 污染 , 分析判定 , 随时报警。 14 鉴 定 实 验 采用 法 国梅 里 埃 ( E I一2 进 行 . V TK 3 )
性休 , 白细胞升高或核左移 , 具有弥散性血管 内凝血
病变 ; 具有 由皮 肤 菌 群 引起 感染 的危 险 因素 如 长 期 静 脉 插管 或异 体移 植物 ; 生素 ( 括万 古霉 素或 菌 抗 包 株 敏感 的抗 生 素 ) 疗 有效 , 拔 除 导 管 或 异物 , 治 或 感 染 得 到控制 。实验 室标 准也 应符 合 以下 至少 一项 条 件: 从其 他感 染 部 位 或导 管 尖 端 分 离 到 相 同 的病原 菌 , 耐药谱 也 相 同 ; 次血 培养 为 同一种 细 菌 。 且 多 污 染 菌 的 临床 标 准 应符 合 以下 至 少 一项 条 件 : 无 明显 发热及 危 险 因素 ( 免 疫 功 能低 下 或侵 袭 性 如 操作 )虽 有上 述 危 险因 素但 随后 多次 血培 养证 明为 ; 其他 病原 菌 ; 使用 敏感 抗 生素 治疗 无效 ; 热可 由其 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