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磁共振功能成像的最新进展
胰腺癌的影像诊断新进展
镜 与超声 相结 合 的一项技术 。通过 内窥镜 在 胃肠 道 内部 对邻 近器 官进 行超声 检查 ,具有 与病 变部 位接
近 及 图 像 清 晰 的 优 点 。Har o 认 为 于 其 它 影 ri n s 对
围扩展使 其边 界不 清 ,并具有 围管 性浸 润和 嗜神经
生 长 的 生 物 学 特 性 。 由 于其 发痫 腺 匿 ,早 期 缺 乏 典 型 临 床 症 状 ,因 此 很 难 早 期 发 现 和 治 疗 。 由 于 胰 腺
d p lrf w i gn ,C I o pe l ma ig DF )是 8 o O年 代发 展起 来
腹 部 放 射 学
胰腺 癌 的 影 像 诊 断 新 进展
山西 医科 大 学 第一 医院放 射 科 ( 3 0 1 000)
张
摘要
华综 述
李健 丁审校
拳 文就 世 界 上 发 璃 虫 普 遍上 升 的 恶性 肿 瘤一 胰 腺 癌 在超 声 、 T、 C MRI 核 医 学厦 分子 生物 学方 面 的 断进 、
胰 腺癌 可侵 及十二 指肠 、 、 、 胃 脾 空肠 、 横结肠 等周 围脏器 , 也可 包绕 肠 系膜上血 管 , 门静脉 , 动脉 , 肝
下 腔 静 脉 , 动 、 脉 及 腹 主 动 脉 等 大 血 管 , 可 累 脾 静 并 及 肝 、 、 、 上 腺 等 远 位 脏 器 , 而 导 致 手 术 切 肺 骨 肾 从 除 率 低 及 预 后 差
像学方 法 检查 效果不 满意 的胰 腺癌病 人 , US是 一 E 种有用 的评估 方法 。Grs 在 8 例胰 腺癌 的术前 分 es 1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ADC值诊断胰腺癌的临床应用分析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ADC值诊断胰腺癌的临床应用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是一种以水分子在组织内部运动难易程度来反映组织形态与微环境的成像技术,其ADC值(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表观扩散系数)作为定量参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
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临床上早期诊断率不高,一旦晚期则预后较差。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ADC值对于诊断胰腺癌有着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下面将对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ADC值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
一、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ADC值的基本原理DWI技术是通过观察组织内水分子的微环境变化,来反映组织的形态与结构。
在DWI 图像上,组织中的水分子受到约束时,信号呈现亮信号(高信号),而当水分子受到约束程度减小时,信号呈现暗信号(低信号)。
ADC值则是通过对DWI图像中不同b值的信号进行定量分析得到的结果,其数值反映了水分子在组织内部的自由运动度,即水分子的扩散性。
ADC值越大,表示组织内水分子的自由度越高,反之则表示组织结构的变化或异常,因此ADC值对于反映组织的微环境与形态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不典型,临床诊断难度较大,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经为晚期。
而DWI技术能够对组织的微结构变化进行敏感反映,ADC值可以反映组织水分子在微环境中的运动情况,因此对于早期胰腺癌的诊断有很好的帮助。
研究发现,常规磁共振成像对于直径小于2cm的胰腺癌诊断准确率不高,而结合DWI成像及ADC值测定则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因此DWI及ADC值对早期胰腺癌的诊断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2. 判断肿瘤侵袭深度对于胰腺癌的治疗方案选择与预后判断而言,肿瘤的侵袭深度是一个很重要的临床参数。
DWI技术及ADC值可以对于判断胰腺癌的侵袭深度与生长模式提供很好的帮助。
研究显示,ADC值与肿瘤间质纤维化密切相关,ADC值低则意味着肿瘤组织特性中间质纤维化程度较高,侵袭性增加,这对于评估肿瘤的侵袭深度及治疗策略选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s u l t o f DW I a n d p a t h o l o g i c l a d i a g n o s i s , t o e x p l o r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DW I a n d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he t s e n s i b i l i t y a n d s p e c i i f c i t y o f DW I . Re s u l t s 7 5 c a s e s o f s u s p e c t e d p a n c r e a t i c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 h a d u n d e r g o n e DW I e x a mi n a t i o n, t h e r e we r e 3 8
例, 与 病 理 结 果 比较 , 两 者存 在 相 关 性 ( X 2 = 2 3 . 1 2 , P = 0 . 0 0 < 0 . 0 5 ) , 且 相关 系数 为 O . 5 6 。同 时 与 病 理结 果 比较 D WI 诊 断 胰腺 癌
的敏感性为 7 3 . 3 3 %, 特异性为 8 3 . 3 3 %, 阳性 预测 值 和 阴 性 预 测 值 分 别 为 8 6 . 8 4 %和 6 7 . 5 7 %。 结 论 作 为无 创 检 查 手 段 能 够 准确 地 对 胰 腺 占位 做 出定 性 诊 断 , 在 临床 应 用 价 值 较 大 。 磁共 振 扩 c a n c e r . Me t h o d s 7 5 c a s e s o f s u s p e c t e d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p a n c r e a t i c c a n c e r we r e c h e c k e d b y DW I , a n d c o mp a r e d he t r e —
不同影像学方法对胰腺癌的诊断效果比较
不同影像学方法对胰腺癌的诊断效果比较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早期诊断十分困难,常常在晚期被发现,因此对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影像学是一种可靠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可以用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及评估病变的范围和分期。
常见的影像学方法包括超声、CT、MRI和PET-CT。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方法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
超声是一种简单易行、无创且可重复的影像学方法,对于胰腺肿块的初步筛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够观察到胰腺的形态及内部结构,并且可以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来评估血流情况。
超声在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对于较小的病灶往往无法清楚显示,同时由于超声在胰腺部位的深度、病人体型及气体的干扰等因素可能影响其影像质量。
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目前最常用的胰腺癌诊断影像学方法之一,它可以提供准确而清晰的胰腺图像,对肿块的形态、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较高的分辨率,能够帮助鉴别胰腺癌并评估其分期。
CT还可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来观察肿瘤及其周围血管的血流情况,寻找可能的转移灶。
CT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准确区分胰腺癌与其他结节性病变,且其辐射剂量较高,对于孕妇及一些对辐射敏感的患者可能不适用。
MRI(磁共振成像)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胰腺图像,对于较小的病灶有较高的敏感性。
与CT相比,MRI不需要使用放射线,对于孕妇和儿童较安全。
MRI还可以通过使用钆磁共振造影剂来提高胰腺癌的诊断准确性和对淋巴结转移的检测。
MRI的缺点是成像时间较长,对于不耐受长时间扫描的患者可能存在困难。
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结合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和CT的优势。
它可以提供代谢和解剖信息的融合图像,可以更好地评估胰腺癌的范围和分期,寻找转移病灶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PET-CT的缺点是较高的成本,相对较长的扫描时间以及较高的辐射剂量。
超声、CT、MRI和PET-CT都是常用的影像学方法,可用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及评估。
磁共振功能成像鉴别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临床价值
少 、血窦 变窄 、灌 注下 降 、血 流减 少与 T 2变 短 的情况 ,其 A DC值也 相 对较 低 , 目前 ,临床 中已证 实 ,乳腺 癌 患者 与 肝 癌 患者 A DC值普 遍 较 低 ,但是 在 卵 巢囊 肿 等 肿 瘤 之 中 , A DC值与 正常组织 显著差 别 , 这可 能和肿瘤 成分相 关 。因此 , 使 用胰 腺组织 A DC值来 鉴别 肿块 型慢 性胰 腺 炎与胰 腺 癌还 有待研 究 。
散梯 度长度 、 幅度 、间隔的变化 就能够 得出弥散 距离 ,目前 , D WI 在 中枢神 经 系统 中 的诊 断价 值 已经 受到 临床 专 家学 者 的认 可 ,此外 ,在 回波平面成像 技术 E P I 的发展 之下 ,D WI 在 临床腹部 脏器 的检 查 中也 得到 了越 来越广 泛 的使 用 】 。
3 . 2 利用高 b值 D WI 图诊 断胰腺癌
除 了可 以利 用 AD C值测 量 胰腺 疾病 之外 ,还 可 以使 用 D WI 图像进 行 分 析 ,肿 瘤 细胞 有 着致 密性 的特 征 ,其 中细 胞 器对 于 水分 子 运 动也 起 到一 些 限制 作 用 ,因此 ,肿 瘤 组 织 D WI 信号 比正 常组 织 衰减 程度 更大 ,也 就是 说 ,肿瘤 组 织信 号强度 更高 。有关学 者认 为 ,D WI 图像 与 C T类似 ,能 够 与传 统 MR配合 来诊 断胰 腺炎 疾病 】 。
3 . 1 利用 A D C值诊断胰腺癌 与慢性胰腺炎
在 细胞 内外 ,水 分 子 弥散 速 度是 不 同的 ,细 胞 内弥 散 速 度较 慢 ,组 织 弥散特 性 A D C值 与细 胞 内外成 分 比例有 着 密 切 的关 系 ,在细 胞 密度 越 大 ,细胞 越 多 ,AD C值 就会 越 低 。慢 性胰 腺 炎 患者 在纤 维 化 的影 响 之下 ,会 出现 水分 减
胰腺癌临床研究进展
胰腺癌临床研究进展胰腺癌,作为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一直以来都是临床治疗的重大挑战。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胰腺癌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诊断技术的改进早期诊断对于胰腺癌的治疗至关重要。
目前,影像学检查如增强CT、磁共振成像(MRI)和内镜超声(EUS)等技术在胰腺癌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中,EUS 不仅能够清晰地显示胰腺的细微结构,还可以通过穿刺活检获取组织样本,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此外,液体活检技术的发展也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 DNA 等标志物,有助于在症状出现之前发现肿瘤的存在。
二、治疗方法的创新1、手术治疗手术切除仍然是胰腺癌可能治愈的主要方法。
然而,由于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
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包括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手术的应用,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同时,对于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新辅助治疗(术前进行的化疗、放疗等治疗)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2、化疗化疗在胰腺癌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传统的化疗方案如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紫杉醇等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近年来,一些新的化疗药物如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也被应用于胰腺癌的治疗,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此外,针对特定基因突变(如 BRCA1/2 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奥拉帕利在胰腺癌的治疗中也显示出了一定的潜力。
3、放疗放疗在胰腺癌的治疗中主要用于缓解疼痛、控制局部肿瘤进展等。
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如立体定向放疗、质子重离子放疗等,能够更精准地照射肿瘤组织,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提高治疗效果。
4、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热点。
然而,胰腺癌的免疫治疗效果相对有限。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索免疫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如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放疗等,以期提高治疗效果。
癌中之王——胰腺癌
癌中之王——胰腺癌胰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胰腺的细胞,常被称为"癌中之王"。
它具有高度侵袭性和早期转移的特点,常在无明显症状的情况下发现。
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诊断常较晚,预后较差。
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但仍面临挑战。
对胰腺癌的背景和概述进行科普对其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策略的制定至关重要。
一、胰腺癌的流行病学数据胰腺癌是全球范围内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据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且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
吸烟、肥胖、慢性胰腺炎、遗传因素和高脂饮食等被认为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
早期胰腺癌常无明显症状,导致晚期诊断,预后较差。
对胰腺癌的研究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胰腺癌的病因和风险因素胰腺癌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个病因和风险因素。
遗传因素在胰腺癌的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家族史与胰腺癌风险增加相关。
吸烟被确认为最重要的可避免的危险因素,吸烟者患胰腺癌的风险明显升高。
肥胖、高脂饮食和缺乏体力活动与胰腺癌风险增加相关。
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和胰腺结石等胰腺疾病与胰腺癌的发生存在关联。
其他因素如糖尿病、胆囊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暴露于某些化学物质和放射线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深入了解这些病因和风险因素,可以为胰腺癌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有助于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三、胰腺癌的临床表现胰腺癌的临床表现因肿瘤的位置和大小而有所不同:(一)早期症状: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感;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乏力、无故疲劳黄疸(黄疸是胰腺癌的常见早期症状,但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出现);恶心、呕吐。
(二)晚期症状和体征:腹部疼痛加重,可能向背部放射;消瘦、肌肉萎缩;黄疸进一步加重;腹部肿块或包块;恶心、呕吐、腹泻。
(三)相关并发症和并发症管理:1.胆管梗阻引起的黄疸,可能需要安放胆管支架或进行手术减压;2.胰腺分泌功能不足引起的消化不良,可以通过饮食调整和酶替代治疗进行管理;3.胰管梗阻导致的胰液积聚,可能需要行胰腺引流术或胰管扩张术;4.肠梗阻、腹水、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处理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CT与介入影像观察胰腺癌晚期身体特征与疼痛程度发展特性分析
CT与介入影像观察胰腺癌晚期身体特征与疼痛程度发展特性分析目的:通过CT与介入影像与放射来观察胰腺癌晚期的发展特性、程度。
方法:对25例晚期胰腺癌患者行CT、磁共振成像观察胰腺各期腫瘤大小、变化,采用CTCAE v3.0分级标准评价患者术中及术后住院期间身体的各项检查。
结果:25例手术顺利进行,其中患者前期体温正常,在后期4例出现体温无汗型升高,体重术前均有5-15kg的下降,术后体重趋于稳定或有少量上升,血糖值含10例在术前术后趋于稳定,15例患者血糖值偏高,在注入胰岛素等其他处理后均有好转,只有3例出现Ⅰ度腹泻,给予医治后有所好转。
结论:胰腺癌的病变发展有其特有的变化,在CT和MRI动态增强扫描具有特征性表现有一定特点,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标签:胰腺;CT检查;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术;肿瘤;X线计算机胰腺癌的发病部位是指位于胰外分泌腺的恶性肿瘤,胰腺癌恶性程度高、恶化较快、预后较差、手术切除率低、早期易出现误诊、医治效果不尽人意,曾被称为癌中之王。
临床主要特征体现于腹部及腿部剧烈疼痛、食欲下降、体型变得瘦弱和黄疸。
绝大对数患者在确诊时已为晚期,胰腺是人体十分重要的消化腺,多数患者是在患有糖尿病时不注意饮食,加重了肝胆功能的压力,从而导致3年内的生存率不足5%,一般通过化疗和超声透析治疗来尽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延长其生存时间。
众多研究报导,严重的癌性疼痛伴随着超过40%的胰腺癌患者,十分影响着其生存质量,并对患者造成非常大的生理负担。
影像学综合检查除了对制定治疗方案,还包括肿瘤定位、定性诊断,及手术后随访都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于2019年-2020年在我市三甲医院影像科、超声科、肿瘤科中接受调查的晚期胰腺癌病人25例,男17例,女8例,多为高龄人,平均年龄处在(57±8)岁;在患诊前期患者的精神状况下降,体重下降,说话语言程度及次数下降,中期体型发生大幅度变化,明显特征为消瘦;每日均以吗啡类药物以止痛,25位患者在进行手术切除,化疗等治疗后,1-3周内身体特征趋于稳定,但数周后情况渐渐恶化。
磁共振技术在胰腺癌与胰腺炎鉴别中的应用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MRI检查发现胰腺弥漫性肿大及周 围渗出,考虑胰腺炎可能性大。进一步行CT检查以明确诊断,并评估病情严重程 度和并发症情况。
案例三:复杂情况下胰腺癌与胰腺炎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要点
在复杂情况下,胰腺癌与胰腺炎的MRI表现可能存在重叠。鉴别诊断要点包括肿块形态、边缘特征、 强化方式、胰管和胆道受累情况等。此外,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也有助于鉴别 诊断。
2
未来可能会开发出更加高效、快速的磁共振成像 序列和技术,提高胰腺癌与胰腺炎的鉴别诊断效 率。
3
磁共振技术与其他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 法的联合应用,将进一步提高胰腺癌与胰腺炎鉴 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的建议
在临床实践中,应加强对磁共振技术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医生对胰腺癌与 胰腺炎鉴别的认识和技能水平。
胰腺炎
胰腺组织的炎症性疾病,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酒精、胆石 症等。临床上以急性胰腺炎多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 等症状。慢性胰腺炎则呈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等症状。
磁共振技术发展及在医学领域应用
磁共振技术
利用核磁共振现象进行成像的技 术。具有无创、无辐射、软组织 分辨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医 学诊断领域。
20XX-01-27
磁共振技术在胰腺癌与胰腺炎鉴别 中的应用
汇报人:XX
目 录
• 引言 • 磁共振技术原理及设备 • 胰腺癌与胰腺炎影像学表现 • 磁共振技术在胰腺癌与胰腺炎鉴别中应用 • 临床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胰腺癌与胰腺炎概述
胰腺癌
一种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起源于胰腺组织。其发病率 逐年上升,且早期症状不典型,导致诊断时多已处于中晚期 ,预后极差。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最新发展趋势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最新发展趋势在世界科技领域中,有一项技术备受瞩目,那就是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在医学、生命科学和物理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也是层出不穷。
今天本文将各位读者介绍一下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最新发展趋势下的变化。
1. 多方位扫描成像技术传统的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只能从横截面上观察身体的状态,但是,多方位扫描成像技术可以让我们从纵向和斜向的方向来观察身体的情况。
多方位扫描成像技术通过改变扫描角度和旋转扫描轴可以产生多方位图像。
2. 基于机器学习的成像技术人工智能将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带来不小的变化。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对图像进行处理并识别不同的疾病。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3. 超高场强磁共振设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学家们也不断地改进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在磁场强度方面也在不断进行突破,现在已经有了7T和9T的磁共振设备,这些设备可以产生更精细的图像,更明确的疾病诊断。
4. 磁共振增强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是在磁场的作用下进行成像,利用磁共振现象,进而扫描人体的构成和状态,现在,一种叫做纳米粒子磁共振增强技术已经应用于医学成像。
纳米粒子可以加强磁场,进而加强图像的显示效果,从而更好地了解人体的疾病情况。
5.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核磁共振技术也可以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通过采集疾病细胞的图像,并且对比正常的细胞或组织,进而发现感染的部位,判断感染的情况。
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确诊非常重要,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医生们可以更为准确地诊断病人所患的疾病。
6. 成像技术的精细化随着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成像技术的精细化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分辨率和显示效果方面逐渐得到了提高,不同的组织和细胞可以更加精细地显示,从而实现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的来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
未来,我们相信这个领域还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突破,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核磁共振研究
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核磁共振研究【摘要】: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肿瘤,虽然每年新生发病率仅占全世界癌症总发病率的2%,但其5年存活率却不足3%。
医学界一致认为早期发现和手术切除是改善胰腺癌的预后最有效的措施,但由于胰腺位置深埋,早期症状不明显,确诊时多已到了晚期,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
因此,积极探索和改进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目前临床对胰腺癌的诊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影像学检查,特别是磁共振成像(MRI),然而MRI诊断过程中,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经常相互混淆,给疾病的鉴别和诊断带来了很大困难。
本文遵循了基于核磁共振代谢组学(NMR-basedMetabonomics)的研究思路,结合核磁共振波谱(NMR)技术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目的是观察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代谢特征与组织病理的关系,寻找能够鉴别胰腺癌、慢性胰腺炎与正常胰腺的代谢特征标志物,通过离体NMR技术为胰腺癌的在体磁共振波谱(MRS)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支持,协助临床开辟一种简单、高效、无创的胰腺癌早期鉴别诊断方法。
在实验设计上,本课题从动物和临床两个不同层面开展平行分析。
首先,运用NMR技术观察胰腺癌、慢性胰腺炎与正常胰腺的代谢物特征;其次,通过PCA对测得的NMR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学分析,以实现自动NMR模式识别;最后,将动物实验与临床实验、胰液样品与组织块样品的实验数据合理整合,形成系统完整的NMR基础研究数据。
在动物模型方面,本文建立了符合人类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发生发展过程的大鼠模型,运用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HRMASNMR)技术对大鼠胰腺癌、慢性胰腺炎与正常胰腺的离体组织进行了波谱检测,并结合一维~1HNMR谱和二维J-resolved、COSY、TOCSY和HSQC图谱,对胰腺组织的代谢物进行了详细的谱峰归属。
通过PCA对HRMAS~1HNMR数据的统计分析,使得大鼠胰腺癌、慢性胰腺炎与正常胰腺之间不同的代谢特征得以直观地展现。
2019年—2020年胰腺癌放射治疗新进展
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方向发展,靶区范 在保持肿瘤疗效的同时能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Diffenderfer
围从大范围照射到可见病灶放疗。我国胰腺癌放疗的技术和 等[4]在此基础上设置了一种新型的放疗装置,使用双散射质子
疗信息化系统等标志着精准放疗特征的装备,逐渐为各个放疗 种可以定量评价体内生化改变的显像技术,PET 与CT 以及
中心所必备。随着精准“放疗武器”的完备,相应放疗治疗模式 MRI 的影像融合定位,对转移淋巴结的定性有重要帮助。
也对应改变,从常规剂量模式逐渐向大分割、立体定向放射治 “FLASH”放疗具有超高剂量率,与传统的剂量率放疗相比,
得到一定改善,但与其他肿瘤疗效相比仍较差。胰腺癌患者1 性。Caravatta 等[3]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参与的胰腺肿瘤勾画研
年总生存(overall , survival OS)率为30% ,其中非转移性为 究,评估MRI 与CT 在胰腺癌大体肿瘤体积(GTV)和十二指肠
60% ,转移性为15% [2]。
勾画方面的一致性,结果发现MRI 在临界可切除病例中较CT
放疗设备、影像技术、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迅速进展,使 拥有较小的GTV,CT 和MRI - GTV 平均体积分别为(21. 6 ±
放疗已进入精准时代,图像引导放疗、多模态影像勾画靶区、放 ) 9 0 cm3 和(17. 2 ±6. 0)cm3,观察者之间基本一致。PET 是一
made in related concepts and technical models of radiotherapy in recent years. With reference to the latest advances in radiotherapy technolo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前沿研究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前沿研究磁共振成像技术是当今医学诊断领域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因为它可以非常准确地获取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信息。
近年来,磁共振成像技术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改进,使其在临床上越来越成为一种无损、无辐射、无创伤的检查方法。
本文将重点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前沿研究方向。
1、高磁场MRI技术目前,世界上最高磁场的MRI系统达到了11.7T,这意味着采用这种高磁场MRI系统进行成像可以大幅度提高成像的分辨率和信噪比,进一步突破成像的限制。
高磁场MRI技术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首先是在成像短时间内获得更高分辨率的图像;其次是通过获得更高SNR,以采集更大的空间信息;然后是通过增加磁场以放大局部磁场不均匀性,从而设法解决之前的成像难题。
2、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主要是利用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改善成像效果,比如谷氨酸和谷氨酰胺两种物质。
在正常情况下,它们的数量很少,但是它们在某些疾病情况下会显著增加,因此它们在医学诊断领域中具有很强的价值。
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应用已经在神经科学、肿瘤学、心血管学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3、磁共振弹性成像技术磁共振弹性成像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图像方法,它是通过在结构中施加机械力或压力变形后,再通过MRI来测量形成的变形图像来定量分析材料力学性质和生物组织的机械性质。
在肿瘤学、神经科学、心血管病学等医学领域,磁共振弹性成像技术已经成为成像生物组织和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4、智能分析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开展精准、个性化的磁共振成像分析,从而进一步实现个体化医疗。
随着数据科学的发展,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疾病诊断、药物开发、影像分析等方面,磁共振成像技术也不例外。
通过对大量的MRI图像进行分析和比对,可以精准地识别出疾病的病变特征,开展精确的医疗治疗。
总结以上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前沿研究方向,对于医学诊断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磁场MRI技术、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磁共振弹性成像技术、智能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将会为医生们制定更加准确、精细化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持。
小胰腺癌患者应用CT与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临床效果观察
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35卷第15期胰腺癌是一种具有较高死亡率和发病率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该疾病越早治疗越好[1]。
就目前而言,在对患有小胰腺癌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诊断方法有CT 和核磁共振(MRI)诊断法。
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CT 和MRI 诊断法在胰腺癌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小胰腺癌患者进行MRI 与CT 诊断,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小胰腺癌患者30例,进行MRI 与CT 诊断,根据诊断方法不同将其分为MRI 组与CT 组。
其中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2.12±5.34)岁;存在腹疼症状的占43.33%(13例),食欲不振占26.67%(8例),发热症状占20%(6例),黄疸现象占10%(3例)。
患者均符合《中国小胰腺癌疾病诊断标准》,且患者不存在严重的心脏、肾、肝功能异常。
本次研究均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签字确认。
方法:①CT 组:30例患者进行CT 诊断,采用的CT 诊断仪器为64排智能CT 扫描仪。
设置参数:管电流320mA,管电压120kV,扫描层厚5mm,层间距离1mm,倾斜角度30°。
在检查前需患者禁食>4h,在检查前20min 需使患者饮用800mL 的温水,然后在患者的腹部和胰腺位置对患者进行平扫[2]。
②MRI 组:对30例患者进行MRI 诊断,采用的仪器为1.5T 磁共振成像系统。
设置扫描参数:扫描厚度6mm,层间距1mm。
在对患者进行扫描前,需要向患者静脉注射对比剂[3]。
观察指标: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和误诊率以及患者的病理特征。
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 17.00,数据结果用百分数表示(%),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准确率和误诊率对比:采用MRI 进行诊断,其准确率要高于CT 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CT和MRI及PET-CT在胰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研究进展
CT和MRI及PET-CT在胰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研究进展韩丽(综述);夏廷毅(审校)【期刊名称】《医学研究生学报》【年(卷),期】2014(27)7【摘要】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maging techniques of CT , MRI, and PET-CT,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the above-men-tioned imaging modaliti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mature , which makes early diagnosis rate of pancreatic cancer has been improved to some extent.However, choosing the most effective and economical imaging method need to be addressed in the clinical work .This pa-per will show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imaging in pancreatic carcinoma detection at home and abroad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CT、MRI、PET-CT等3种影像学手段在临床的应用中已越来越成熟,这使胰腺癌的早期诊出率有了一定的提高。
然而,选择哪种检查手段既有效又经济是临床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文中拟就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总页数】4页(P777-780)【作者】韩丽(综述);夏廷毅(审校)【作者单位】116000 大连,大连大学研究生院;100142 北京,解放军空军总医院肿瘤放疗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9【相关文献】1.CA19-9、增强MRI和PET/CT在胰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 [J], 王治国;石庆学;郭佳;左峰;吴锐先;张宗鹏;张国旭2.18F-FDG PET-CT与增强CT在胰腺病变良恶性鉴别及胰腺癌分期中的价值对比研究 [J], 余仲飞;方艺;张建;左长京;杨剑;吴仪仪;程超;崔斌;董爱生3.PET-CT联合MRI 3D-VIBE序列对胰腺癌分期及手术可切除性的预测价值研究[J], 胡杏池;朱彦4.18F-FDG PET-CT与增强CT/MR对胰腺癌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 [J], 任蕾5.^(18)F-FDG PET-CT与增强CT在胰腺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比较 [J], 张淼;李彪;王华枫;鲍昭芳;张敏;徐昊平;翟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诊断胰腺癌的首选方法
诊断胰腺癌的首选方法
诊断胰腺癌的首选方法是经过初步检查和症状评估后,进行以下影像学检查:
1. 腹部超声(ultrasound):可以检测胰腺肿块和是否存在胰管梗阻。
2. 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图像,评估胰腺肿瘤的大小、形状和位置。
3.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有助于评估胰腺的结构,特别是胰腺周围的管道。
4. 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und,EUS):通过内镜和超声波探头,可以直接观察胰腺和胰管,进行组织生物学检查。
5. 组织活检:如果影像学检查初步显示有可疑的胰腺肿块,医生可能会进行组织活检,通过细针穿刺或手术切取组织样本,进一步确认是否为胰腺癌。
尽管这些方法是首选的诊断方法,但有时候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和测试来对胰腺癌进行确诊。
医生会综合病史、症状和各种检查结果来做出最终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中血供及代谢极为丰富的器官,其深在的位置、特殊的不 规则曲线型大体解剖形态以及其周围脂肪、肠管运动及血管
的搏动均会对DWI的应用带来很大挑战。
与DWI技术相关的常用参数包括b值、弥散系数(Di舶.
sion
coeffieient,DC)、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eoef-
ficient,ADC)及灌注效应。在DWI技术中,施加的弥散敏感梯 度场参数称为b值或弥散敏感系数.b值的单位是s/ram:.对 DWI的影响很大,b值越高对水分子弥散运动越敏感。通过对
大斜率图.可以提供组织血流灌注的半定量信息,与组织血
炎的ADC值报道不一致的原因可能与胰腺炎形成过程相
关.慢性胰腺炎急性复发形成的肿块型胰腺炎ADC值增高
是因为渗出较多,在纤维成分聚集较多的肿块型胰腺炎中
ADC值较低旧。另外,造成各种组织ADC值比较不尽一致及 统计结果不同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DWI扫描参数及方法不 相同,如通过翻转恢复、水激励或频率饱和等方法将胰腺内
的方向,同时又受宏观因素如呼吸、血管搏动、肠蠕动等生理
spectroscopy,MRS)。DWI
是基于水分子布朗运动的不同对组织病理特征进行评价,主
要通过显示肿瘤细胞密集程度及间质内纤维含量所导致的
水分子受限程度来反映肿瘤组织的病理生物活性状态;PWI 是一种无刨性研究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分布及血流灌注情况
活动的影响,因此通过信号值直接计算所得的弥散系数不仅 仅反映水分子的弥散运动,因而称之为表观弥散系数,用其 来代替真正的弥散系数,后者常大于前者。灌注效应是指组 织ADC值中由于血流灌注参与的部分.低b值时所得的 ADC值受到灌注效应影响较大。导致测量结果偏大;高b值
则能更精确反映弥散状况及测量ADC值。通常b值>150s/ram2 时,可以消除腹部脏器中ADC值的灌注效应阁。实际应用中
万方数据
0.21)xlO。mm%.良、恶性病变及正常胰腺3者之间有统计学
差异161。应用b值为0和500的指脉门控DWI,胰腺癌和非癌 组织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27±o.52)x10-3mm2/s及(1.90+
囊肿的ADC值要低于脓肿、包虫囊肿及囊性肿瘤的ADC值【131。
腺泡细胞的外分泌功能可以通过促胰液分泌的DWI来
磁场梯度,引起周围组织T2木缩短,信号强度下降。T2*WI对
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而T.WI通过定量和
它们的DC分别为(1.00扣.19)x103mm%、(1.17+0.39)x10-3mm%
及(0.84±O.18)×10。3mm2/¥。DC、ADC b=500和ADC
b=1000
半定量分析,是评价血流信息的最佳选择。EPI的应用,保证
了图像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优质的结合。通过T.加权脉冲序列 (IRSE—EPI、FLASH)采集,即动态驰豫率对比反映血管的通
在肿块型胰腺炎、胰腺癌及正常胰腺组织之间均有明显统计
学差异蚴。无论何种胰腺DWI扫描方法,胰腺癌的ADC值在 统计学上均低于正常胰腺组织,而肿块型胰腺炎与胰腺癌及
透性;通过T2*WI脉冲序列(GRE—EPI)采集及T2加权脉冲序 列(SE—EPI),评价局部血容量。 所熟知的关于肿瘤血供的参数包括脑血容量(Cerebral
管分布程度有良好的相关性。由造影剂浓度一时间曲线产生
的半定量灌注参数时间浓度曲线下面积可以反映肿瘤组织 血管功能。近年来,应用小分子造影剂及二室或三室数学模 型.进行肿瘤的动态增强MR扫描,通过对肿瘤组织的T1矫
・258・
q综述莎
胰腺癌磁共振功能成像的最新进展
The advanced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pancreatic
cancer
姚秀忠,曾蒙苏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上海200032)
YA O Xiu-zhong,ZENG
Meng-suLeabharlann (Department of
Radiology,Zhongshan Hospital
of
Fudan Unwenity,Shangha
200032,China)
【关键词】胰腺肿瘤;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R735.9;R44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062(2011)04—0258-04
胰腺癌发病隐匿.进展迅速。死亡率高,预后差。手术虽 是主要治疗手段。但术后5年生存率小于5%t11。另外.近85% 的患者都是在晚期才得到诊断,丧失了手术机会。而传统的
计学差异,肿块型胰腺炎与正常胰腺之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011。
应用b值为0和500及1000的呼吸门控频率饱和背景抑制 DWI.胰腺癌、正常胰腺、肿块型胰腺炎的平均ADC值在b值
为500时分别为(1.46:t-0.20)xlO。3舢2,s、(2.06±0.42)xlO-3mm%
及(1.23±0.22)xlO-3mm2,s,当b值为1000时分别为(1.23士 0.18)x104mmZ/s、(1.62-20.34)x10。3mmZ/s及(1.04i-0.18)x10。3mm2/s,
作用多翻。由于极高的软组织对比度、多参数成像及无放射
性,MR对于胰腺癌的筛查、诊断、分期及疗效评价起着不可
或缺的作用。近年来,随着3.01"MR在临床上的应用推广,其 对胰腺癌形态学的评价效果不仅可以与“排CT相媲美。另 外在小胰腺癌的筛查诊断和转移灶的发现上甚至要优于“
排CfI'[“,而且MR功能成像可以评价CT所不能提供的肿瘤 细胞恶性生物学特征及其微环境的生物信息,为进一步研究 胰腺癌的诊断及其疗效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成像方法。从而有
变的平均ADC值分别为(2.57±1.57)x10-3mm2/s及(1.40± 0.30)x10。3ram%,正常胰头、胰体及胰尾的平均ADC值分别
为(1.6l±0.25)x10-~ran%、(1.68-±-0.22)X10-3mm2/s和(1.554-
eho—planar.SS—EPI)被广泛用于上腹部DWI.为了突出病灶
评估。促胰液分泌之后慢性胰腺炎的ADC值达峰时间明显 比正常胰腺延长,并且随着胰腺炎的加重.ADC值下降.通过
促胰液分泌的DWI可以鉴别正常胰腺及慢性胰腺炎㈣。另外。 初步的实验研究显示ADC值也可以进行胰腺癌早期疗效评
0.41)x10-3mm2/s,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c71。应用b值为O和
800的自由呼吸DWI,胰腺癌、正常胰腺及肿瘤相关炎症的平
均ADC值分别为(1A3x,-0.20)x10-3mm%、(1.90i-0.05)xlO-3mm%
及(2.09-,-0.40)xlO句mm%.胰腺癌的ADC值与正常胰腺及肿 瘤相关炎症的ADC值有统计学差异。而肿瘤相关炎症与正 常胰腺的ADC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ISl。应用b值为0和800
价,随着癌细胞的死亡,ADC值增加旧。 总之,DWI技术已经成功的应用于胰腺肿瘤的筛查.并
blood
正常胰腺组织的ADC值比较报道不尽相同。胰腺癌的典型
组织病理学特征为恶性细胞伴大量促结缔组织增生的间质 成分混杂侵袭性生长,由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形成的肿块型胰 腺炎的典型组织病理学特征为致密的淋巴浆细胞浸润伴丰 富纤维化而形成炎症性肿块.由慢性胰腺炎形成的肿块型胰 腺炎的典型组织病理学特征为纤维化的肉芽组织增生,ADC 值的降低主要依赖于这些组织中细胞致密度的增加和大量 纤维成分限制了细胞内外水分子的布朗运动[81。肿块型胰腺
有助于胰腺内囊实性肿瘤的定性诊断;ADC值用于胰腺癌放
的自由呼吸水激励背景抑制DWI,胰腺癌及肿块型胰腺炎的
平均ADC值分别为(1.38±0.32)x10-SmmZ/s及(1.00±0.18)×
化疗疗效随访有助于患者个体化治疗,仍需进一步研究;促
胰液分泌的DWI提供了一种评价胰腺外分泌功能的无创伤 性技术。
种对比,即T。Wl和T2*WI。当团注的顺磁性造影剂流经毛细
血管床时,会导致周围组织信号强度发生变化,T.WI和 T24WI均可检测到这些变化,但两者的机制不同,T。WI血管 内和细胞外间隙中的对比剂因自由电子自旋与质子自旋的 偶极一偶极作用增强了邻近质子的驰豫,引起Tl缩短;而
T2*WI通过聚集在血管内对比剂产生的磁化率效应,导致组 织和含有对比剂的血液出现磁化率的差异.形成内在的微观
的一类MR检查技术,反映肿瘤细胞微环境血液动力学方面 的信息;MRS是一种无创性研究活体器官组织代谢、生化变
化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方法,主要反映肿瘤组织内癌细胞及
其赖以生存的周围微环境所发生的生物代湔变化。本文就近
年来MR DWI、PWl及1H—MRS在胰腺癌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l
MR DWI在胰腺癌中的应用 早期的DWI时间长,对呼吸运动、肠蠕动等高度敏感,故
2
104mm%,二者之间的ADC值有统计学差异I研。应用b值为O
和1000的自由呼吸频率饱和背景抑制DWI。并与慢性胰腺
炎和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作为对照,分析胰腺癌检出效 能.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6.2%和98.6%t10l。应用b值为0 和600的憋气DWI.胰腺癌、正常胰腺及肿块型胰腺炎的平 均ADC值分别为(1.46:L-0.18)x10-3mm%、(1.78:t-0.07)xlO-3mm魄
1.5T
MR扫描仪,而实现胰腺DWI的扫描方法不尽相同.共
屏气技术、呼吸和心电门控、快速梯度回波和平面回波成像 等。使DWI在腹部的检查中趋于成熟。由于其快速及高信噪 比的优点。自旋回波单次激发平面回波序列(Single
Shot
e-
同点都是基于3个方向弥散梯度的SE—EPI序列。应用b值
为0和500的自由呼吸翻转恢复背景抑制DWI,良、恶性病
volume,CBV)、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