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报表实务复杂问题知识交流
母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
母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摘要】母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是一个复杂的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其中主要问题包括内部交易造成的争议、财务数据的一致性和真实性,以及控股公司对子公司财务报表的干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加强监管和规范内部交易、强化内部控制和审计制度,以及确保子公司财务独立性等对策。
加强监管和内部控制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合并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靠性,保护利益相关方的权益。
在母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确保准确、真实和独立的财务信息至关重要,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以维护市场秩序和企业信誉。
【关键词】母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问题、内部交易、争议、一致性、真实性、控股公司、干预、对策、监管、规范、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独立性、重视、结论、解决途径1. 引言1.1 概述母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是指母公司与其控制的子公司之间的财务报表合并编制。
在这一过程中,会涉及到各种财务数据的整合和报告,而母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母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并应对这些挑战。
母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内部交易造成的争议、财务数据的一致性和真实性、控股公司对子公司财务报表的干预等方面。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公信力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对公司的信任和决策。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提出一些对策探索,包括加强监管和规范内部交易、强化内部控制和审计制度、确保子公司财务独立性等方面。
这些对策有助于解决母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存在的问题,提升财务报表的质量和透明度。
母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可能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加强监管和内部控制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够为企业在母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母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企业编制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企业编制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之间的合并与收购日益普遍。
在这种背景下,合并报表成为了企业财务报告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也是反映企业整体经营情况的重要工具。
企业编制合并报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企业编制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企业编制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1. 财务信息来源多样化在合并报表中,来自不同实体的财务信息需要被合并并呈现,但这些信息的来源可能非常多样化,包括不同的财务软件、不同的会计制度等。
这就增加了财务数据的复杂性,可能导致数据的不一致性和不可比性。
2. 跨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差异随着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跨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差异也成为了一个问题。
不同国家、地区采用的会计准则可能不同,这就对合并报表的编制提出了挑战,可能导致无法比较国际间企业的财务状况。
3. 合并报表的复杂性合并报表需要将不同实体的财务信息合并在一起,这就涉及到很多复杂的技术操作,包括商誉的计量、投资公司的权益确认等。
这些技术操作的复杂性可能导致合并报表的编制过程出现错误,影响了合并报表的准确性。
4. 复杂的业务结构一家企业可能有多个子公司、关联公司,这些公司还可能有不同的业务结构和经营模式。
在合并报表中,这些不同的业务结构和经营模式需要被合并在一起,这就增加了合并报表的编制难度和复杂性。
5. 公允价值的确定合并报表涉及到很多投资公司,这就意味着需要对这些公司的公允价值进行确定。
公允价值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能受到市场变化、行业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公允价值的确定出现困难。
以上所述的问题都会对合并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影响,因此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3. 强化内部控制在合并报表的编制过程中,企业需要加强内部控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确保合并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包括财务数据的核对、内部流程的规范等,以避免合并报表的编制过程中出现错误。
企业编制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企业编制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企业编制合并报表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多个子公司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活动,因此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企业需要面对一系列的难题,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准确性、会计准则的差异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合并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财务数据管理和加强对会计准则的理解等。
本文将从问题和解决措施两个方面来探讨企业编制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问题分析:1. 数据采集困难:在进行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企业需要收集多个子公司的财务数据,但是由于各个子公司的数据格式和财务管理系统不同,导致数据采集困难。
还存在着数据不一致、不完整等问题,因此数据采集是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2. 数据准确性难保证:由于多个子公司的财务数据一般都是经过不同的会计人员处理的,存在着各种差错和遗漏,导致数据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由于合并报表编制需要进行多次数据调整和汇总,也容易出现数据错误和偏差。
3. 会计准则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存在着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可能对合并报表的编制产生重大影响。
在处理合并报表中的外币财务报表时,不同的会计准则对外币兑换和外汇损益的处理方式可能存在差异,这就需要企业在编制合并报表时进行仔细的分析和调整。
二、解决措施:1.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来解决数据采集困难和数据准确性难保证的问题。
内部控制体系可以规范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报告流程,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企业还可以通过加强对财务数据的监督和审计,确保合并报表中的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加强财务数据管理:企业可以通过加强财务数据管理来提高合并报表的编制水平。
包括建立统一的财务数据管理平台,规范财务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流程,加强对财务数据的监督和审计,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加强对会计准则的理解:企业需要加强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会计准则的理解和应用,及时了解各种会计准则的更新和变化,确保合并报表的编制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要求。
浅谈新会计准则下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2015年32期总第807期业理论知识等。
通过教育与培训更新企业员工的知识内容。
同时为了加强企业员工的沟通与交流,企业可以借助财务会计知识交流研讨会或者理论知识竞赛的方式。
除此之外,为了提升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丰富会计工作人员的知识传播,企业要为会计人员创造一个和谐积极的工作环境。
除上述之外,企业还可以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及操作技术创建与企业发展相关的会计管理网站,加强会计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同时还要结合企业发展现场创办会计工作交流研讨会,并积极引导会计人员互相交流自身的会计工作经验,进而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技能水平。
4.会计人员职责义务的约定各企业、事业单位从专门会计人员管理部门聘用会计人员,需要向其提供所需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以及工作内容,该部门可以根据这些内容派选相对应的会计人员到单位中去,并且双方就会计人员的基本职责义务内容达成一致,并签订协议,如果一方违反协议,就按照协议内容进行处理惩罚。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确保会计人员的独立操作性,同时还能保证会计人员业务操作的真实性。
5.实现管理会计人员的企业化所谓会计人员的企业化即指在企业中组建专门的管理会计岗位,其负责企业的核算及监督工作。
通过企业化的的管理会计改变了传统受企业与政府两方面监督的情况,促使会计工作人员的私人利益只与企业经济利益有关,通过这样的方式以实现提高会计人员的创造性与主动性的目标,从而加强对企业运营过程的管理,进而促使会计信息的有效性,促进企业的稳步、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当前,我国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的缺陷与弊端,所以要采用恰当的方式解决管理体制中的问题。
本篇文章通过剖析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管理体制的不足,探讨了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途径,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1]赵晶宜.A 石油销售公司财务管理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2]李明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4.[3]周美辰.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模式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4]王洛.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浅谈新会计准则下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策略■谷薇杭州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摘要:新会计准则的推行实施对企业合并财务报表起到了新的规范要求,其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先进流量表等进行规范约束,明确了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并明确了其以控制为基础的根本目的,为企业母公司监督控制子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提供了重要保障,极大程度上增强了企业母公司的控制权力和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
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概述•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存在的问题•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问题的原因分析•解决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问题的对策•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展望目•研究结论与不足之处录CHAPTER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概述合并会计报表合并会计报表包括合并会计报表的定义按照合并范围划分包括合并范围完全的合并报表和合并范围不完全的合并报表。
按照编制时间划分包括日常性合并报表和年度合并报表。
合并会计报表的种类合并会计报表的意义反映集团公司的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评价管理层的经营绩效。
为集团公司内部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经营效益。
提供集团公司的整体财务状况信息,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了解公司的偿债能力和经营成果。
CHAPTER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存在的问题会计准则和制度的不完善数据核算不准确合并报表信息质量不高合并范围不清晰确定合并范围的原则和方法不一致集团公司在确定合并范围时,可能会采用不同的原则和方法,导致合并范围不清晰。
这可能会影响合并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复杂股权结构导致合并范围模糊集团公司的股权结构往往比较复杂,涉及多层级的子公司和关联方。
这种复杂的股权结构可能导致合并范围的模糊,影响合并报表的准确性。
合并报表编制存在技术问题合并报表编制方法繁琐信息化程度不高CHAPTER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问题的原因分析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存在一定差异,导致跨国公司在合并报表时存在一定的差异和困难。
准则内容不完善尽管我国已经发布了一系列会计准则,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准则的内容可能不完善或者存在争议,导致执行难度加大。
会计准则的国际不协调制度及准则不完善VS监管力度不够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一些集团公司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可能存在舞弊行为,导致报表信息不真实。
要点一要点二内部监管不足一些集团公司虽然有内部审计部门,但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足,无法充分发挥内部监管作用。
企业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企业合并报表是指合并后的企业在合并后形成的新报表,通过整合各个合并方的财务数据,以反映合并后的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在编制企业合并报表的过程中,常常会面临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数据整合难度大企业合并报表编制需要整合各个合并方的财务数据,但是由于合并方可能使用不同的会计准则、会计政策和会计纪律,导致数据整合难度加大。
一个合并方使用中国会计准则,另一个合并方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这就需要对不同准则和政策进行调整和转化,以保证数据是可比较的。
对策一:建立统一的会计准则和政策为了减少数据整合难度,合并方可以在合并前达成共识,选择一套统一的会计准则和政策。
这样可以避免在数据整合阶段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减少后续调整和转化的工作量。
问题二:信息不对称问题合并双方在合并前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即一方对另一方的内部信息了解不足。
这种情况下,合并报表编制的数据质量可能受到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对策二:加强信息披露和沟通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合并方应充分披露自身的内部信息,包括财务报告、经营情况、风险和前景等方面的信息。
加强双方之间的沟通和协商,以充分了解对方的情况,减少不确定性。
问题三:合并关联方交易处理问题在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如果合并方之间存在关联交易,包括资金调拨、物资采购等,就需要合理处理这些交易对合并报表的影响。
否则,可能导致合并报表中存在的关联交易不能真实反映合并后企业的经营和财务情况。
对策三:明确关联交易的原因和性质针对关联交易,合并方应明确交易的原因和性质,确保交易合理合法,并且对报表编制过程中的关联交易进行全面记录和披露。
对于会计处理上的关联交易,可考虑采用市场价格作为参考,以反映合并后的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
问题四:报表编制时间和精度问题企业合并报表编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在数据整合和调整上会更为复杂和困难,容易导致报表的编制周期延长,且精度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中级实务合并报表九层妖塔
中级实务合并报表九层妖塔
摘要:
1.合并报表概述
2.中级实务的重要性
3.九层妖塔的象征意义
4.如何运用中级实务知识解决九层妖塔问题
5.结论
正文:
一、合并报表概述
合并报表是企业会计中的一种报表形式,它主要用于反映母公司和其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的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在合并报表中,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财务信息被汇总,从而帮助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层等各方利益相关者了解整个企业集团的经济状况。
二、中级实务的重要性
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合并报表的编制方法和要求。
掌握中级实务知识对于编制合并报表至关重要,因为它涉及到众多复杂的会计处理和报表列报问题。
只有充分理解并运用好中级实务知识,才能确保合并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九层妖塔的象征意义
九层妖塔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建筑,它象征着困难和挑战。
在企业合并报表的编制过程中,也会遇到诸如内部交易、股权结构、汇率变动等问题,这些问题就像是九层妖塔一样,需要我们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去解决。
四、如何运用中级实务知识解决九层妖塔问题
在面对九层妖塔般的合并报表问题时,我们需要运用中级实务知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熟悉合并报表的编制方法和要求,掌握合并报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2.理解内部交易的处理原则,正确反映企业集团的经济实质;
3.掌握股权结构的处理方法,准确反映子公司对母公司的影响;
4.关注汇率变动对合并报表的影响,合理计算和列报相关财务信息。
五、结论
总之,掌握中级实务知识对于解决合并报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合并与合并报表重难点问题解析与案例分析-合并财务报表的常见问题及解决途径
企业合并与合并报表重难点问题解析与案例分析(六)合并财务报表的常见问题及解决途径(一)合并报表范围不准确1.应该纳入合并范围的没有纳入合并范围,例如:①企业集团对子公司自行组织的清算;②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合并方实际已取得对被合并方的控制权;③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实际已取得对被购买方控制权;④实际上是购买”业务”,却理解成购买“资产”。
⑤托管、承包经营的企业,错误的理解成因为没有股权投资关系,则一概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2.不应该纳入合并范围的纳入合并范围,例如:①法院等组织的对集团内子公司进行的清算;②企业合并中,取得控制权的五个条件尚未完全满足;③实际上是购买“资产”,却理解成购买“业务”。
(二)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不规范或存在错误1.合并报表工作底稿,母子公司个别报表及抵销分录的数据无数据链接或链接混乱,不容易所内各级复核,换人后也无法有效交接工作。
2.部分合并报表工作底稿虽然“编平了”,但不正确或存在抵销不完整的情况,也不知道如何校验是否正确。
(1)表与表之间不勾稽。
例如:①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项目”数据与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项目”数据勾稽不符;②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的期末余额和年初余额数据与合并现金流量表主附表中的“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数据勾稽不符,且没有理由。
③合并报表工作底稿中本年“年初未分配利润”不等于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
(2)表与附注之间不勾稽。
例如:①合并利润表中部分数据与合并现金流量表附表部分数据勾稽不符;②合并现金流量表主表中部分数据与合并现金流量表附表部分数据勾稽不符。
(3)抵销调整分录错误①技术上理解不到位或理解错误导致抵销分录差错;例如: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划分不准确。
②抵销调整分录链接提取的数据错误;(4)抵销调整分录不完整①合并报表层面需要视角差异转换调整的业务,漏做了抵销分录;②抵销的集团内部往来款项期末余额与关联方交易期间发生额与实际真实情况相差太多。
合并会计报表编制中的难点问题及相关建议
合并会计报表编制中的难点问题及相关建议摘要:伴随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化以及业态持续复杂化,导致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难度也越来越高,从而易产生一系列问题,一旦合并会计报表问题出现,将会导致企业的整体经营决策无法获得可靠支持,甚至因错误的投资决策造成企业出现严重的财务风险,更加不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
因此,能否将企业出现的各类合并会计报表问题及时发现,并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既关系合并会计报表作用的发挥,又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企业出现的合并会计报表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合并会计;报表编制;问题分析;解决对策1企业合并会计报表存在的问题1.1缺乏准确完整的合并范围企业对合并会计报表进行编制时,必须确保合并范围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且还要对会计准则进行严格遵守,保证报表可将企业的经济利益全面、准确地体现。
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一般是指在遵从会计准则的条件下,可对控制这一条件予以满足,并且有资格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一类控股子公司。
在开展实际工作过程中,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主要表现出两种问题。
其一是缺乏明确的概念性指导。
虽然在会计准则之中详细说明了控制,并且控制范围也实现了一定的延伸,但是并未对间接控制表决权的比例进行明确,而是通过乘法和加法原则来完成计量的,从而在实操时得出的结论可能存在差异,最终导致合并范围大多数情况需要根据财务人员的经验判断来确定;其二是合并范围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
很多企业为了向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以及投资者释放公司良好的经营成果,将合并会计报表上面体现的数据做得比较好看,并且通过人为的方式将亏损子公司从合并范围之中剔除,尤其是一些跨国公司,其层级关系比较复杂,存在交叉持股的情况,一些子公司本应纳入合并范围中,但却因为人为操作而未被纳入,将会对外部信息接收者或是使用者无法了解企业具体的经营状况,甚至会因此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分析,导致公司决策出现错误。
1.2合并规则未能及时更新第一,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协同。
企业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多个公司将自己的业务、财务、股权等合并为一体的行为。
合并后的公司需要进行合并报表的编制和披露,以反映合并前后的财务状况和业绩表现。
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1. 报表编制困难:企业合并涉及到多个公司的财务和业务合并,需要对各项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进行整合和核算。
由于各个公司的会计制度、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不同,导致合并报表的编制非常复杂,缺乏统一的规范和准则。
2. 数据准确性难以保证:合并报表需要汇总和整合多个公司的财务数据,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由于各个公司的财务数据来源不同,可能存在数据不一致、遗漏或错误等问题,导致合并报表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3. 报表披露不透明:企业合并报表的披露内容应当真实、准确和完整,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一些公司可能会通过虚增收入、减少费用或隐瞒损失等手段来掩盖真实业绩,从而误导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
4. 审计难度增加:企业合并报表涉及到多个公司的财务数据,需要进行全面和细致的审计工作。
由于数据来源复杂、信息披露不透明等原因,导致审计难度增加,可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审计证据,从而影响审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对策1. 加强财务信息共享和交流:各个公司应当加强财务信息共享和交流,明确合并报表的编制标准和方法。
可以建立统一的财务报表模板,明确各项核算和披露要求,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和一致性。
2. 规范会计制度和会计政策:各个公司应当规范自己的会计制度和会计政策,确保与合并报表的编制和披露要求相符。
可以参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等国际准则,制定适合自身业务和特点的会计制度和会计政策。
3. 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企业合并后,应当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和可靠。
可以建立合并报表的审计程序和内部控制机制,进行全面和细致的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错误和漏洞。
4. 提高透明度和披露质量:企业合并报表的披露应当真实、准确和完整,以提高透明度和披露质量。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技巧知识点总结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技巧知识点总结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它能够综合反映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为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层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
然而,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较为复杂,涉及众多的会计政策选择、调整与抵销事项。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技巧知识点。
一、合并财务报表的基础概念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
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即母公司拥有其半数以上表决权,或者虽未拥有半数以上表决权,但能够通过协议、章程、财务和经营政策等方式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
二、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前的准备工作(一)统一母子公司的会计政策母子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应当保持一致。
若存在不一致,子公司应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进行调整。
(二)统一母子公司的会计期间确保母子公司的会计期间相同,以便于数据的汇总和比较。
(三)收集相关财务资料包括母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内部交易和往来的明细资料、股权结构等。
三、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程序(一)编制合并工作底稿将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数据过入合并工作底稿。
(二)编制调整分录1、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
2、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要对其各项资产、负债按照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调整。
(三)编制抵销分录1、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
2、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如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等。
3、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包括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抵销。
4、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如销售方作为商品销售而购买方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情况。
5、内部无形资产交易的抵销。
(四)计算合并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合并金额将调整和抵销后的金额进行计算,得出合并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合并金额。
(五)填列合并财务报表四、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与抵销(一)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需要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
合并报表实务常见八个问题解析
合并报表实务常见实务问题解析本部分问题来源于近几年在国内各地讲授合并报表课程的现场问答。
采用解析的方式,遇到的问题并不多,进行了合并归类,供读者参考。
一、集团合并层级至少四级甚至更多级,能否采用“平行合并”?解析:您说讲的“平行合并”是否可以理解为“一次合并”,即母公司对下属的子公司、孙公司以及更下一级的公司站在合并整体统一做一次合并调整(合并抵消),不再逐级上报。
从理论上是可行的,比如内部交易的抵消可以站在整体考虑一次,长期股权投资和净资产的抵消直接穿透到最底层。
但这种合并方式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可能需要更多的补充调整分录。
更为麻烦的是,目前财务软件需要专门在建立一个合并系统,需要财务人员和计算机技术人员通力合作,甚至要重新编写程序,进行专门技术开发。
从目前实务上看,几乎没有企业集团采用这种方式。
所遇到的企业普遍采用“逐级合并”,即由下而上,逐级合并。
这种“逐级合并”除了技术上较为成熟外,还有利于培养各个层级的合并报表人员。
建议不要轻易采用所谓“平行合并”,改动财务账套的公式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二、财务在未取得收购时初始投资成本的有关财务报表,拿到的是后期收购时段的财务报表,如何进行合并抵消?解析:不是财务的问题,没法抵消,因为没有依据。
1、能确定母公司支付的对价,即单体长投是确定的。
2、这里的“收购”是否能理解为非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若是,则该收购应该有审计、评估、法律、股东决议等文件,这些报告财务关注的是收购时点被收购方的资产负债及收购方的购买日享有的权益,涉及公允价值和账面净值,尽量取得相关依据。
若真正无法取得,可以根据后期拿到的报表倒退购买日时点的权益,技术上可以解决,但风险很大。
3、如果是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该合并如果能实现且无法取得,则存在巨大风险。
三、从合营公司或联营公司转为子公司后,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如何调整?解析:通过案例说明该问题的会计处理【例】甲公司2020年6月30日(基准日,购买日)持有乙公司30%的股权,按照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账面金额为1000万元,但按照收益法评估,乙公司100%股权价值为5000万元,并以此作价,甲公司另外支付3500万元现金从其他投资人手里购入其余70%的股权。
合并会计报表实务操作有哪些注意事项
合并会计报表实务操作有哪些注意事项合并财务报表是将母公司与其⼦公司视为⼀个统⼀的经济实体,为反映母公司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资产和承担的全部负债,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编制的报表。
那么在具体操作中有什么要注意的呢?下⾯店铺⼩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合并会计报表实务操作中注意的问题1、在判断母公司对被投资企业是否具有实质控制权时,除了新准则中所规定的情形外,股权关系不是判断合并的先决条件,不必设最低持股⽐例,应重视控制的判断条件⽽⾮持股⽐例。
2、对于母公司持股⽐例超过50%,但认为对其不具有控制权的被投资单位,为避免操纵,应纳⼊合并范围。
3、母公司虽然对其⼦公司持有50%以上权益性资本,但已将此⼦公司委托给其他企业经营管理,或者由其他企业承包,这类⼦公司是否应纳⼊合并范围?应分情况具体处理:(1)委托⽅的处理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考虑的因素有委托性质、控制与否、期限长短、获利⽅式、风险报酬是否转移等。
不符合控制条件的不合并,否则应当合并。
(2)受托⽅的处理:考虑控制与获利⽅式。
有股权的应当合并,⽆股权的则⽆需合并;同时考虑风险报酬的转移。
4、当母公司将对⼦公司的控制权委托给管理层⾏使或者放弃⾏使控制权时,是否可以认为母公司丧失了对⼦公司的控制权?分情况处理:已丧失控制权的,⽆法控制⼦公司的财务与经营决策;未丧失控制权的,委托或放弃不等于⽆⼒⾏使。
5、当存在多层控股结构时,该结构中的所有母公司都必须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1、新准则中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准,势必将对合并会计报表产⽣较⼤影响。
原会计制度规定对不重要的⼦公司(如相关⽐例⼩于10%)可以不纳⼊合并范围;特殊业务的⼦公司,如⾦融业,可以不纳⼊合并范围。
但新准则规定应纳⼊合并范围,这样将增加合并报表的资产和权益,收⼊和利润,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流量具有较⼤的影响。
2、新准则对合并会计报表的质量和精确度提出了更⾼的要求,要求更深层次的剥去关联交易对合并报表带来的影响,进⼀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财务成本。
企业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合并越来越频繁。
这种合并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有可能带来战略性的优势。
企业合并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合并报表的编制和披露。
合并报表是企业在合并后编制的财务报表,其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决策。
本文将针对企业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财务数据的兼并处理在企业合并后,财务数据的兼并处理是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
由于合并后的企业通常拥有不同的会计政策和财务报告周期,因此其财务数据的兼并处理常常面临诸多困难。
如果财务数据的兼并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合并报表的质量受损,进而影响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决策。
对策一:统一会计政策为了解决合并报表中财务数据的兼并处理问题,企业在进行合并前可以通过谈判协商等方式,尽量达成统一会计政策的共识。
统一会计政策可以减少财务数据的兼并处理难度,确保合并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对策二:制定合并报表编制准则企业在进行合并报表编制时,可以制定合并报表编制准则,明确合并报表编制的程序和方法。
通过制定准确的合并报表编制准则,可以规范会计处理过程,提高合并报表的质量。
问题二:商誉的处理在企业合并中,商誉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资产。
商誉的处理涉及到企业资产负债表的长期资产部分和合并报表中的财务信息。
合并后的企业中,商誉的准确评估和处理对于决策者来说至关重要。
由于商誉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处理和准确评估给合并报表的编制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对策一:合并后的商誉评估在企业合并后,应该对商誉进行评估,确保商誉的价值得到合理认定。
可以通过聘请专业的评估机构或者进行市场化的评估流程来确保商誉的准确估值,从而保证合并报表的质量。
对策二:定期商誉减值测试合并后的企业应定期进行商誉减值测试,及时发现商誉价值的变化并进行调整。
通过定期商誉减值测试,可以及时反映商誉价值的变化,确保合并报表的真实和准确。
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介绍企业之间进行合并是实现规模经济、资源整合、降低成本的重要方式。
然而,企业合并也带来了财务报表编制的问题。
合并后的企业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将合并前各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进行整合和呈现。
本文将探讨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解决这些问题。
二、问题分析1. 各企业财务资料差异大在企业合并后,各个企业可能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其财务数据和会计制度可能存在差异。
一方面,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可能使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和方法,导致财务数据的可比性较差;另一方面,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会计准则和规定也可能存在差异,这将进一步增加财务报表合并的复杂性。
2. 公允价值测量的困难在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对于资产、负债、股权等项目的公允价值测量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公允价值是指在充分市场条件下交易双方在交易日点对点进行交换的金额。
然而,实际上很难找到完全符合该条件的市场交易来确定公允价值,这使得公允价值测量变得困难。
3. 测算合并日账户在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需要将各个企业合并前的财务数据按照合并日进行调整。
这就要求企业能够准确计算合并日的账户余额,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项目。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数据的不完备或不准确,导致这一测算变得困难。
4. 业绩的对比和分析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不仅要求对合并前各个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整合,还需要对业绩进行对比和分析。
然而,由于各企业的差异性和数据的不完备性,这一对比和分析变得困难。
特别是在业务结构、产品线、市场份额等方面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更加复杂。
三、对策提出1. 规范会计政策和方法为了提高财务数据的可比性,合并前的各个企业应当在会计政策和方法的选择上遵循一致性原则。
在合并前进行协商和沟通,共同制定统一的会计政策和方法,减少财务数据的差异性。
2. 推动国际会计准则的采用为了解决不同国家或地区会计准则的差异,推动国际会计准则的采用是一个有效的对策。
电力企业合并会计报表有关实务问题探讨
电力企业合并会计报表有关实务问题探讨【摘要】电力企业合并会计报表是电力行业中一个重要的财务管理实务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力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随后分析了电力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的特点,探讨了影响合并会计报表的因素,以及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还深入探讨了电力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的审计问题和合并后的财务分析。
本文总结了电力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的重要性、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电力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的关键问题,为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电力企业、合并会计报表、实务问题、特点、影响因素、编制方法、审计问题、财务分析、重要性、挑战、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电力企业合并会计报表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对具有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的电力企业进行财务报表的合并编制。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企业之间的各种合并重组活动的增多,电力企业合并会计报表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
在传统的会计处理中,企业会通过购买其他公司的股份或资产来实现业务拓展,而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合并后的企业进行会计处理。
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以及风险状况。
电力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的特点主要包括涉及到多个子公司、跨国经营、复杂的资产结构等。
在电力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税收政策、监管规定、国际会计准则等。
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本文将从电力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的特点、影响因素、编制方法、审计问题以及财务分析等方面展开讨论,探讨电力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的重要性、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电力企业在合并会计报表方面的实务操作,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1.2 研究意义电力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而电力企业的合并会计报表是对不同企业合并后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进行全面评价的重要工具。
集团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集团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集团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是指由一家公司控制了另一家公司,或者两家公司互相持有对方的股份,从而形成了一种经济实体关系,按一定的法律程序进行合并,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整体的财务报表。
在实际操作中,集团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中,可能存在数据不准确或不全面的情况。
由于集团公司包括多家子公司,而这些子公司的财务数据可能存在不同的会计政策和做法,财务报表编制人员在整合这些数据时可能会受到限制,导致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数据不够准确和全面。
2. 合并财务报表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会计处理的不一致性。
不同的子公司可能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例如计提坏账准备、资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和计提减值准备等,这些会计处理的不一致性会使得合并财务报表的数据不具有可比性,从而影响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3. 合并财务报表中存在潜在的财务造假风险。
由于集团公司的规模较大,子公司众多,财务报表的编制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加之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漏洞进行操纵财务报表,例如虚增营业收入或者利润,隐瞒负债或者资产减值等,从而达到违法谋取私利的目的。
二、对策探析1. 加强财务报表编制的内部控制。
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集团公司各子公司的财务数据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每个子公司的财务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在集团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中,提高了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加强财务报表的审计监督。
设置专门的集团财务报表的审计监督部门,对集团公司的财务报表编制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加强对财务报表的外部审计工作,通过第三方审计机构对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独立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报表中的错误和漏洞,保证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对关联方的合并会计报表的关键问题的探讨
对关联方的合并会计报表的关键问题的探讨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通过合并来实现业务扩张和增长。
在进行合并会计报表时,会面临诸多复杂的问题,其中对关联方的合并会计报表的处理尤为关键。
本文将就关于对关联方的合并会计报表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什么是关联方合并会计报表?在会计领域,当一家公司拥有对另一家公司的控制权时,通常会将这两家公司的财务报表合并在一起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一个公司拥有另一个公司超过50%的投票权或有能力对其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时。
在这种情况下,被控制公司即为关联方。
关键问题探讨1. 控制权的确认关于关联方的合并会计报表,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确认是否存在控制权。
通常来说,控制权与所持股权的比例有关。
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也需要考虑,比如是否存在隐含的权利或协议,以及实际上是否能够对被控制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在实践中,确认是否存在控制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2. 关联交易的处理另一个关联方合并会计报表的关键问题是关联交易的处理。
关联交易是指控制公司与被控制公司以及与控制公司的共同控制公司之间进行的交易。
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需要对这些关联交易进行适当的处理。
具体来说,需要识别这些关联交易,并且确保其在合并会计报表中得到正确的反映。
这可能会涉及到进行内部定价,以确保关联交易的价格符合市场价值,以及确保关联交易的收入和费用得到正确的确认。
3.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境合并的特殊性在当今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公司进行跨境合并,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税收和会计规定。
对于涉及到关联方的跨境合并,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合并会计报表要求可能不同,需要进行调整和转换。
还需要考虑到跨境交易的汇率风险以及税收政策的影响。
处理关联方的跨境合并会计报表需要更加谨慎和严谨。
4. 合并后的重组和整合最后一个关键问题是关联方合并后的重组和整合。
合并会计报表若干实务问题探析
按照报表和项目 列报的顺序, 合并价差是合并会计报表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 在存在不同级次问交叉持股的情况 下, 如上级次( A公司) 或同级次( B公司) 持有同级次( 公司) C 合
并会计报表范围内的子公司股权时,在 A公司层面合并时, 除了正常的抵销外, 还应同时调整和抵销 A公司或B公司的 长期股权投资与 C公司合并会计报表中的少数股东权益。
维普资讯
M e a l e c l Fi anc a c t lur i a n i lAc ountn i
合并会 计报表若 干实务 问题探 新
欧 鹏 飞
对于许多大型集团公司、 控股公司或投资公司来说, 横 向联合, 多元化投资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企业合并会 计报表涉及的合并范围广、 合并级次多, 交叉持股情况更加
在我们的实务操作中, 上述的“ 必要的调整” 事项很少发
生, 在此将这一审核结论提出的 目的在于前两项, 即一般来
说我们取“ 资产负债表中的未确认的投资损失等于子公司中
所有者权益为负的金额乘以母公司持投比例的合计数加上
区别于单户会计报表的第一个特殊项目。 根据《 合并会计报表
暂行规定》合并价差的来源有二: , 一是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
性资本投资项目的数额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母公司所持有
的份额抵销时, 两者的金额不一致产生的; 二是长期投资中的
内部债券投资与应付债券抵销时, 两者的金额不一致产生的。 那么由果溯因, 对于第一项合并价差的来源 , 可以追溯
态的, 这样合并价差的金额在不同的报表日 是不同的。
出以下结论来确定合并会计报表中未确认的投资损失的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并报表实务复杂问题本文中所提到的很多问题都是合并报表理论界无法解释和有待研究讨论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面对集团客户时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才能引导客户的原因。
一、关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在合并报表,抵销投资产生的内部权益时,大家都很熟悉这样的抵销分录:借: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商誉贷:长期股权投资少数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出台后,抵销分录就不能再这样做了。
原因是:你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抵销掉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的明细项目却没有抵销掉,也就是,抵销掉了结果,没有抵销过程,就会产生数据冲突。
例如: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资本公积,其中“上年年末余额”为2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为10,“资本公积”余额为20+10=30;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资本公积,其中“上年年末余额”为50,“资本公积”余额为50。
现在编制抵销分录,抵销子公司的“资本公积”30,合并报表的“资本公积”就是30+50-30=50了。
但“资本公积”的明细项目:“上年年末余额”=20+50=7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为10,相加等于80。
50与80的差异就这样产生了。
原因就是:抵销了结果,没有抵销过程。
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正确的做法是:只抵销过程,不抵销结果,结果是过程的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具体怎么做呢?《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由原来的《利润分配表》扩展而来的。
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单列表格式不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一张矩阵表。
如果我们把这一张矩阵表,拉成单列表格式,情况就简单了。
怎么拉成单列表格式呢?方法简单:就是行项目与列项目两两组合。
但这一矩阵表,有8列,30行,两两组合,有240个项目,是不是太多了呢?不要紧,《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这一矩阵表,行项目与列项目的组合,很多是无效组合,不用考虑。
真正有效的组合,是图示中的非黄底单元格。
这时候,投资产生的内部权益的抵销分录就是:借:实收资本-上年年末实收资本-会计政策变更实收资本-前期差错更正实收资本-所有者投入资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实收资本-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实收资本-其他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资本公积-上年年末资本公积-会计政策变更资本公积-前期差错更正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资本公积-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资本公积-与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相关的所得税影响资本公积-其他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资本公积-所有者投入资本资本公积-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资本公积-其他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资本公积-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其他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库存股-上年年末库存股-会计政策变更库存股-前期差错更正库存股-其他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盈余公积-上年年末盈余公积-会计政策变更盈余公积-前期差错更正盈余公积-提取盈余公积盈余公积-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盈余公积-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盈余公积-盈余公积弥补亏损盈余公积-其他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未分配利润-年末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商誉贷:长期股权投资少数股东权益这一抵销分录包罗万象,可以涵盖实务中的各种情况。
当然,在实务中,抵销分录不会这么复杂,原因是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不会有这么多的数据。
一方面,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行项目与列项目两两组合,有效单元格并不多;另一方面,有效单元格,真正有数据的,在实务中并不多。
上面是内部权益的抵销分录。
下面是内部收益的抵销分录。
借: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损益贷:未分配利润-上年年末未分配利润-会计政策变更未分配利润-前期差错更正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利润分配-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利润分配-其他利润分配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未分配利润-其他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未分配利润-年末为什么内部权益抵销时,借方是未分配利润-年末,而不是《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未分配利润的明细项目呢?因为在内部收益抵销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未分配利润的明细项目已经进行了抵销。
这也就是以前老会计准则下做合并报表,需要将提取的盈余公积转回,而现在不再转回的原因。
结语:有了《利润分配表》扩展而来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项目,不再进行直接的调整或抵销,而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相应项目的具体明细中进行。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相应项目的具体明细进行调整或抵销后,再将结果返回到《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的相应项目。
即:结果是过程的水到渠成,调整或抵销,只针对过程,不针对结果。
二、个别报表的调整:在进行合并前,存在以下情况时,应先进行调整。
1、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当以购买日确定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子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2、子公司会计政策或会计期间与母公司不一致3、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也就是,个别报表的调整,是针对以上三种情况进行的,不同于关联方交易按市场标准进行的调整。
某集团属下有家上市公司,这家上市公司接受审计,将关联方交易按市场价进行了调整并予以披露。
集团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就有疑惑,是按审计后个别报表进行合并,还是按审计前的个别报表进行合并呢?编制合并报表,本身就是将内部交易进行抵销,既然要抵销,又何必将内部交易进行调整呢?所以,合并应以审计前的个别报表为基础。
当然,如果有以上三种情况,则需要进行调整。
但这种调整,不同于关联方交易的调整。
什么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呢?举例通俗的说,A集团属下的公司B,收购A集团属下的公司C,就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A集团属下的公司,收购D集团属下的公司,就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成本法如何转换成权益法呢?借:长期股权投资贷:投资收益资本公积-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投资收益”的取值:就是“赚的”减去“分的”。
“赚的”,就是指“净利润”;“分的”,就是“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均到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取数。
“资本公积-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的取值:就是子公司“资本公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资本公积-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
也是均到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取数,当然要乘上持股比例。
三、为什么要合并报表?A公司是赢利的,B公司是赢利的,A公司与B公司合并后,整个集团却有可能是亏损的。
A公司是高速发展的,B公司是高速发展的,A公司与B公司合并后,整个集团却有可能是衰退的。
原因在哪?原因就在于内部交易,可能掩盖整个集团的真实状况。
例如,A公司将成本1元的纸卖给B公司,价格10000元;B公司将成本2元的笔卖给A公司,价格20000元。
A公司与B公司都赢利了,都高速发展了,但抵销内部交易后,就可能亏损,可能衰退。
反过来是同样道理。
A公司是亏损的,B公司是亏损的,A公司与B公司合并后,整个集团却有可能是赢利的。
A公司是衰退的,B公司是衰退的,A公司与B公司合并后,整个集团却有可能是高速发展的。
合并报表的必要性就在这里,不仅仅是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要做。
合并报表的教科书与合并报表实务存在着较大差距。
例如:1、教科书只谈两家公司的合并,假如十家公司一起合并,情况就复杂得多。
2、教科书在讲到往来账款的抵销时,A对B的应收账款,和B对A的应付账款,肯定是相等的,实务中,根本就不会是如此理想的状态。
3、教科书中只提一级合并,没有“总集团-子集团-子公司”这种多级合并。
而我曾碰到过最多八级的合并。
在分级合并时,情况也复杂得多。
4、教科书书没有提到合并报表附注的编制。
5、教科书花了巨大篇幅对内部交易的抵销分录进行说明,其实没有必要。
而对于合并工作底稿的数据关系这么重要的内容,几乎提都不提。
6、教科书将内部交易数据,是作为已知数据提供的;而在实务中,合并报表的一大难点,恰恰是如何采集内部交易数据。
四、合并的方式有多种:依据“子公司—子集团—总集团”的多层组织架构进行的逐级合并;依据“子公司—总集团”的两层关系进行的大合并。
实务中基本上是逐级合并,因为存在多层组织架构的集团,下属的子集团,也需要知道自己所控制范围的成员企业的合并结果。
逐级合并的最终结果,和大合并,即一次将整个集团的所有成员企业进行合并的结果,应该完全相同。
合并的角度有多种:如按区域合并,按行业合并等。
大型集团企业通常从事跨地区、跨行业的经营活动,如既在国内搞,又在国外搞;既搞汽车公司,又搞摩托车公司,国内和国外,汽车和摩托车,投入的资金不同,技术不同,劳动力资源不同,获利能力和发展前景也不同。
因此,以行业、地区等为标准编制不同角度的合并报表,多角度、重分类展现集团合并结果,可以更好的理解企业的经营业绩,到底是国内赚钱还是国外赚钱,到底是汽车赚钱还是摩托车赚钱,从而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做出更准确判断。
不同角度合并,实际就是分部报告的前身。
合并的周期有多种:如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等。
五、关于股权关系:对于合并工作者来说,集团行政关系,最好同投资股权关系一致,即集团内上级单位就是下级单位的主要投资控股方。
但实务中,单位间的行政隶属关系与实际股权关系并不完全一致。
如下图:产业集团左对孙公司B的投资,子公司A对产业集团右的投资,就是交叉投资。
集团总部对孙公司B的投资,就是越级投资。
孙公司B对产业集团右的投资,就是循环投资。
对复杂股权的计算,有两种方法,一是加法,一是乘法。
我们先看看目前国内通常采用的“等效股权”算法。
这种算法是不合适的。
1、无法解释少数股东权益/少数股东损益2、无法处理循环投资我们把问题简化一下:A对B投资持股60%,B对C投资持股60%,很多人就想当然的认为:这种情况,相当于A对C投资持股60%*60%=36%了。
这样处理带来诸多问题。
很多人处理复杂股权采用“等效股权”算法:例如A对B投资持股60%,B对C投资持股60%,那么,就等效于A对C投资持股60%*60%=36%。
这样少数股东权益就占了1-36%=64%。
那么这64%是谁的呢?少数股东李四(相当于大小非中的小非)占C的股份份额40%,少数股东张三通过投资B占了C的股份份额40%*60%=24%,这样少数股东权益就为40%+24%=64%了。
明明集团内成员企业占大头,现在怎么搞得少数股东占了大头?如果投资链条足够长,例如:A对B持股60%,B对C持股60%,C对D持股60% (X)对Y持股60%,Y对Z持股60%。
按“等效股权”的算法,在对Z的持股中,归属于母公司的权益等于“60%的25次方”,接近于零;少数股东权益岂不为100%了?A、B、C、D.......X、Y、Z等集团内成员企业的持股本来占大头,结果算来算去,全部归少数股东了?等效股权的算法,居然产生这样的奇事?仔细思考,“等效股权”的概念,其实没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