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能力概念及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收能力概念及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摘要】吸收能力理论提出已21年,而对吸收能力的研究仍然比较分散。本文通过从研究发展的角度对吸收能力相关文献的梳理,对吸收能力的概念、研究视角、影响因素进行阐述。
【关键词】吸收能力;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吸收能力的提出已有21年了,对吸收能力的研究也日渐增多,然而由于知识吸收能力概念比较抽象,晦涩难懂,只能间接测量的特点,对吸收能力的研究仍比较困难。现有的研究仍比较分散。然而,由于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一体,组织保持对外部知识的开放,并提高自己的吸收能力越来越重要。
一、吸收能力的概念及内涵
吸收能力的概念起源于熊彼特主义经济理论关于研发活动和技
术创新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cohen&levinthal(1989)年最先将吸收能力引入战略管理领域,并将其定义为:通过知识的识别、消化、利用过程向外部知识学习的能力。1990年cohen&levinthal 对吸收能力概念进行修正,将吸收能力重新定义为企业评估、内化并应用外部新知识,并使之商业化的能力。并指出吸收能力是先前创新活动和问题解决的副产品,依赖于组织内部成员的个体吸收能力。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是企业过去知识存量的函数,具有累积性和路径依赖的特点。cohen&levinthal(1990)对吸收能力的研究开创了关于吸收能力方面研究的先河。
在cohen&levinthal(1990)年对吸收能力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后,
很多学者对吸收能力进行了相关研究并重定义。movery&oxley (1995)从国家的层面出发对吸收能力进行重定义。认为吸收能力是一系列的技能,包括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和外部技术内部化得到能力,用于处理技术转移中的隐性知识及国内企业对国外引进技术的改进。kim(1998)认为吸收能力是外部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新知识的创新能力的集合,包括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lane&lubatkin(1998)基于“老师—学生”企业的一对一对偶关系,提出相对吸收能力(relative absorptive capacity)的概念,认为吸收能力取决于两者之间知识水平的匹配程度。利用两个企业具有相似的知识基础、组织结构和激励政策及主导原则来解释相对吸收能力。van den bosch&volearda&boer(1999)以行为化理论为基础,将吸收能力定义为组织学习中的一个调节变量,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了吸收能力和知识环境共同演化的作用机制。van den bosch&volearda&boer(1999)从组织层面分析了吸收能力的动态性质,及吸收能力的过程不是一个单环的学习过程,而是不断重复、螺旋上升的动态发展过程。认为吸收能力的组织决定因素除了cohen&levithal(1990)提出的先验知识外,还包括组织结构和整合能力。
zahra&george(2002)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观点,认为吸收能力是企业不断创造和利用知识的动态能力,是企业组织惯例和程序的集合,包括获取(acquire)、内化(assimilate)、转化(transform)和开发(exploit)知识形成动态能力的过程。并将吸收能力划分
为潜在吸收能力和实现吸收能力两大类别。zahra&george(2002)建立模型,认为外部知识来源和组织过去的经验通过一个激发事件影响企业的潜在吸收能力,而潜在吸收能力则通过社会整合机制想实现吸收能力转化,吸收能力(包括潜在吸收能力和实现吸收能力)在收益独占性这样一个因素的影响下,指引企业达到竞争优势。这样该定义将吸收能力与企业的竞争优势结合起来,强调了吸收能力的战略特性,这适应了很多研究,之后的很多研究是建立在
zahra&george(2002)的研究基础上做的。
todorova&durisin(2007)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吸收能力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认为吸收能力是企业对知识利用的一个动态的,不断反馈的过程。包括知识评价、知识获取、知识转换或消化和知识利用四个阶段。
二、吸收能力影响因素
本文将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基于企业层面归结为下面五点:先验知识基础、内部组织机制、内外部知识特点、学习强度、组合能力。先验知识基础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知识积累,也包括企业内员工知识的重叠性、多样性,企业员工的教育程度等。企业内部的知识积累是企业知识存量和结构的体现,包括企业拥有的基本技能、科技知识、专利数目、设备情况、市场知识、共同语言等。企业先前的知识积累越雄厚,企业对外部知识的评估和认知能力越强,企业越容易选择与自身知识结构相容的知识,提升企业的吸收能力(cohen&levinthal(1990),zahra&george(2002),erikxon et al
(2003))。企业员工知识的重叠性、多样性以及企业员工的教育程度反应了企业是否能够有效抓住外部科技机会的能力
(cohen&levinthal(1990))。一定的员工知识重叠有利于企业内部的交流沟通,而过度则对抓住外部科技机会不利
(cohen&levinthal(1990))。相反,一定的员工知识多样化有利于企业抓住外部科技机会,而过度则会导致企业内部员工交流障碍,从而阻碍企业感知外界科技机会(cohen&levinthal(1990),jan,rene&theo(2003))。企业员工的教育程度则对企业吸收能力——获取、消化、转化能力都有着正向作用(cohen&levinthal (1990),vinding(2000),anker(2003),tobias(2005))。
内部组织机制主要包括组织的内部结构、认知及行为等因素。zahra&george(2002)将此统称为社会整合机制,zahra&george (2002)认为,社会整合机制是组织中潜在吸收能力像实现吸收能力转变的权变变量,并决定转化率的高低。也就是说及时组织能够从外部获得大量知识和技术,如果没有适宜的内部组织管理机制与之相匹配,仍然不能转化为实现吸收能力,从而无法保证其创新绩效。cohen&levinthal(1990)也曾指出,组织的吸收能力是个体吸收能力的函数,而不是简单加总。吸收能力依赖于哪些能够促使个体学习想组织层面分享、沟通和转移的过程和惯例。也就是说,组织机制在构建吸收能力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作用。企业的组织结构会影响知识的组织形式,影响知识的传递路径,从而对知识的利用速度和程度产生影响,进一步影响企业吸收能力的效果(van 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