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分类(自学)
鱼类学-鱼类的系统分类ppt课件教学教程.ppt
![鱼类学-鱼类的系统分类ppt课件教学教程.ppt](https://img.taocdn.com/s3/m/16e3bdc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3f.png)
双歧括号检索表
东海鲷科属的检索表
1( 2)上下颌两侧无臼齿,前鳃盖骨被鳞………黄鲷属Taius 2(1)上下颌两侧具臼齿。前鳃盖骨无鳞 3(8)体红色。上下颌两侧臼齿2列。后鼻孔椭圆形 4(5)背鳍无延长鳍棘………………………真鲷属Chrysophrys 5(4)背鳍具延长鳍棘 6(7)背鳍第3—4鳍棘延长呈丝状………二长棘鲷属Parargyrops 7(6)背鳍第2一5鳍棘延长呈丝状…………四长棘鲷属Argyrops 8(3)体黑色。上下颌两侧具臼齿3列。后鼻孔裂缝状 9(10)头钝。背鳍鳍条13—14。…………平鲷属Rhabdosargus 10(9)头尖。背鳍鳍条11。……………………鲷属Sparus
12 - 13
对选并靠检索表
南海鲱科亚科的检索表
1. 腹部圆,无棱鳞………………圆腹鲱亚科Dussumieriinae 腹部通常侧扁,有棱鳞………………………………见 2
2. 臀鳍条 15—28…………………………………………见3 臀鳍条30以上………………………鳓亚科Pristigasterinae
12 - 1
亚种——是种内繁殖单元。地理宗、生态宗。 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地点、属于同一物种的所有 个体的总和,这些种群在形态、生理和生态特征方面 都有一定的特点,特别在产卵习性、洄游等方面有所 差异。
12 - 2
二、分类阶元
界 动物界
动物界
分类词尾
门 脊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12 - 6
第三节 鱼类分类的主要性状和术语
分类的形态特征: ➢ 可数性状:如鳃耙、背鳍和臀鳍鳍条、侧线鳞 等数目。 ➢ 可量性状:计算诸如体长与体高、体长与头长、 头长与吻长、头长与眼径、尾柄长与尾柄高等比值, 以反映该鱼的体形等特征; ➢ 外部和内部构造的某些特征:如口的位置和形 状、须的有无、腹部棱突的有无、齿的形状等等。 ➢ 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
鱼类的分类——精选推荐
![鱼类的分类——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92b05cd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4f.png)
鱼类的分类“鱼纲”所列鱼类共19种,全部隶属于硬骨鱼纲,辐鳍亚纲。
现将它们的分类地位、主要鉴别特征及在我国的分布等作一简单介绍。
1、鲱形目Clupeiformes鳓鱼Ilishaelongata鲱科。
体长而侧扁,银白色。
口上位,内有细齿。
腹鳍很短小,背鳍位于腹鳍后上方,臀鳍长。
腹部有锯齿状尖锐的棱鳞。
无侧线。
主食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为近海中上层鱼类,游泳迅速。
春季至初夏,由外海集群游至近海产卵,产卵场多在泥沙底质的浅海区,产卵后,亲鱼分散在中上层活动。
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产量极大。
2、鲤形目Cypriniformes鲫鱼Carassiusauratus鲤科。
体侧扁,背部青褐色,腹面银白色。
口端位,无须。
背鳍和臀鳍具硬刺,最后一刺的后缘具有锯齿。
杂食性,我国各地淡水中都产。
肉质细嫩,味鲜美,是我国重要的食用鱼之一。
表鱼Mylopharyngodonpiceus鲤科。
体青黑色,鳍灰黑色。
头宽而平扁。
口端位,弧形,上颌长于下颌,无须。
咽齿臼齿状,但无槽纹。
背鳍无硬刺。
淡水鱼,栖息在水的中,下层。
主食螺蛳、蚌、蛤等软体动物,也食虾和昆虫幼虫。
春末夏初在江河干流流速较高的场所产卵,产卵后又到江湖水域内肥育。
冬季至河床深处越冬。
个体大,生长迅速,可人工繁殖。
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平原水域。
肉鲜美,鱼胆有毒。
草鱼Clenopharyngodonidellus鲤科。
体延长,亚圆筒形,青黄色,鳍灰色,鳍片边缘黑色。
头宽平,口端位,无须。
咽齿1行梳状。
背鳍无硬刺。
主食水草,栖息在水的中、下层和水草多的岸边。
春末夏初在江河上游产卵,生长迅速,可人工繁殖。
分布于我国各大水域中。
鲜美,鱼胆有毒。
鲢鱼Hypophthalmichthysnolitrix鲤科体侧扁,最长可达1米余。
背部青灰色,腹侧银白色。
头约占体长1/4。
口中等大小、眼下侧位。
胸鳍末端伸达腹鳍基底,腹鳍前后具有肉棱,各鳍均呈灰白色。
栖息于水的中、上层,多食浮游植物。
鱼类的生物学特征与分类
![鱼类的生物学特征与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df6e062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e6.png)
鱼类的生物学特征与分类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为丰富的类群之一,它们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并在各种水域中生活。
本文将介绍鱼类的生物学特征和分类。
一、生物学特征1. 鱼类的身体结构鱼类的身体呈流线型,适应于水中的生活环境。
它们通常具有鳞片覆盖的身体,鳍和尾巴可以帮助它们在水中前进和操纵姿态。
鱼类还具有背鳍、腹鳍和胸鳍等,这些鳍有助于平衡和方向控制。
2. 呼吸系统鱼类的呼吸系统与陆生动物有所不同。
它们通过鳃来进行呼吸,将含有氧气的水体通过鳃腔吸入,并释放出二氧化碳。
这种呼吸方式使它们能够在水中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
3. 循环系统鱼类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和血液。
它们的心脏通常由两房一室组成,血液通过心脏的泵动被输送到全身各部分。
鱼类的血液含有红血球,负责携带氧气和养分。
4. 消化系统鱼类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道和肛门等器官。
它们摄取食物并通过消化吸收获得能量和营养。
不同种类的鱼类可能有不同的食性,有的是肉食性,有的是植食性,还有的是杂食性。
二、分类根据鱼类的生物学特征和进化关系,科学家将鱼类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类群:1. 外鳞鱼类(骨鳞鱼类)这是最为常见的鱼类类群,它们身体覆盖着硬鳞,同时具有骨骼。
外鳞鱼类包括鲤形目、鲈形目、鲑形目等。
这个类群的代表性物种有鲤鱼、鲈鱼和鲑鱼等。
2. 软鳍鱼类(软骨鱼类)与外鳞鱼类不同,软鳍鱼类的身体没有骨骼,而是由软骨构成。
这个类群包括鲨鱼、魟鱼和电鳗等。
它们通常生活在海洋中,具有独特的捕食和生存方式。
3. 灯眼鱼类(无颌鱼类)灯眼鱼类是最原始的鱼类,它们没有真正的颌骨和颚,通常具有圆形的身体和灯眼。
这个类群包括七鳃鳗、光鱼和鳖等。
4. 肺鱼类(肺鳃鱼类)肺鱼类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了肺鳃,除了通过鳃进行呼吸外,它们还能通过肺部吸收空气。
这个类群包括泥鳅、疣鱼和肺鱼等。
5. 鳗鳚类鳗鳚类是一类长而蛇状的鱼类,通常身体没有鳞片,适应于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
这个类群包括鳗鱼、海鳗和鳚等。
认识鱼的知识点总结
![认识鱼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2d8bb4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6a.png)
认识鱼的知识点总结一、鱼的分类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大的类群,拥有丰富的多样性。
根据形态、生活习性和遗传学特征,鱼类可以分为很多种类。
根据鱼类的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可以将鱼类分为淡水鱼和海水鱼。
根据遗传学特征,可以将鱼类分为软骨鱼和硬骨鱼。
硬骨鱼是现生脊椎动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包括了鲑形目、鲈形目、鲢形目等多个目。
软骨鱼包括了鲨鱼、魟鱼等多类。
二、鱼的生活习性1. 鱼的呼吸大多数鱼类通过鳃进行呼吸,即将水通过嘴巴,通过鳃盖进入鳃腔,然后通过鳃腔内的鳃耙呼吸,最后将呼出的水排出体外。
一些鱼类例如鳝类可以在水陆环境中通过皮肤呼吸,又如电鳗可以在水中通过肺呼吸。
2. 鱼的营养鱼类根据生活习性和食性可以分为肉食性、草食性和杂食性。
大多数鱼类是肉食性,它们以动物性食物为主食,例如鱼、虾、甲壳类等。
其他一些鱼类则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食,例如鲤鱼、鲫鱼等。
部分鱼类则以植物和动物性食物为主食。
3. 鱼的生殖鱼类的生殖方式多种多样,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都存在。
大多数鱼类都是性生殖,雄性鱼和雌性鱼在繁殖季节内进行产卵、受精和孵化过程。
少数鱼类能够进行无性繁殖,例如鲤鱼、鳟鱼等。
4. 鱼的生长鱼类的生长速度和生长期因种类不同而有差异。
一般情况下,鱼类出生后需要经过幼年期、青年期、成年期三个生长阶段才能达到性成熟状态。
大多数鱼类在成年期能够繁殖后代,但也有少数鱼类需要经过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性成熟状态,例如鲟鱼、鲷鱼等。
三、常见鱼类1. 鲑鱼鲑鱼是一种知名的海鱼,主要栖息在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沿海水域中。
鲑鱼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肉质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们喜爱的食材。
鲑鱼是一种迁徙鱼类,成年鲑鱼会返回到其诞生地进行繁殖,鲑鱼幼鱼则通过下游水道到达海洋中进行生长。
作为保护资源,世界各地的鲑鱼种群都受到了严格保护。
2. 鳟鱼鳟鱼是分布广泛的淡水鱼类,主要生活在北半球的淡水水域中。
鳟鱼的肉质鲜美,口感细腻,富含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受欢迎的食材。
鱼类的分类和特征
![鱼类的分类和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7e561f4fb90d6c85ec3ac6c3.png)
7 锯鲨目
特征:头平扁,吻长似剑状突出。 代表动物:锯鲨
21
8 扁鲨目
特征:胸腹鳍扩大,彼此接近,背鳍2个,位于尾部上方。 代表动物:日本扁鲨
22
鳐总目
体呈盘状(胸鳍与头、躯干愈合呈盘状),腹鳍扁平,身体呈背腹 扁平,鳃裂腹位,营底栖生活。
23
背鳍尾位
24
犁头鳐
25
能生活在淡水中,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洋。 包括鲨总目和鳐总目。
9
鲨形总目和鳐形总目
体形 鳃孔 胸鳍与头侧 背鳍
尾
鲨形总目 梭形 侧位 不相连 背位 歪尾
鳐形总目 盘形 腹位 相连
位于尾上 有或无
10
11
1 六鳃鲨目
鳃孔6~7个. 代表动物: 扁头哈那鲨
12
2.虎鲨目
特征:头大吻钝,背鳍2个,前方各具1枚鳍棘。 代表动物:狭纹虎鲨
7
软骨鱼纲与硬骨鱼纲之区别
软骨鱼纲
硬骨鱼纲
内骨骼
软骨
硬骨
鳞
楯鳞
硬鳞,骨鳞
鼻孔
腹位
背侧位
鳃间隔 发达,鳃孔5~7对 退化,1对外鳃孔
鳍
末端附生角质鳍条 末端附生骨质鳍条
尾
歪尾
原尾或正尾
鳔或肺
无
有
肠内螺旋瓣
有
无
生殖导管 与生殖腺不直接相连 与生殖腺直接相连
鳍脚
有
无 8
软骨鱼纲
二、分类 1.板鳃亚纲: 口大,横裂在头部腹面;体被楯鳞,鳃裂直接开口于体表,除少数
中华鲟、白鲟均为一级保护动物
41
被误捕的重300公斤的中华鲟
42
白鲟
鱼的分类地位
![鱼的分类地位](https://img.taocdn.com/s3/m/224580f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c.png)
鱼的分类地位鱼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水域中的脊椎动物,属于脊椎动物门、硬骨鱼纲。
它们生活在海洋、淡水以及一些特定的环境中,是水生生物中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一类。
鱼类按照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的不同,可以分成多个分类群。
下面将从分类地位的角度来介绍鱼类的一些特点和分类。
1. 硬骨鱼类(Osteichthyes)硬骨鱼类是鱼类中最为常见的一类,它们具有骨骼系统,包括脊椎骨和鳞片。
硬骨鱼类的鳃裂开放,能够通过鳃腔呼吸。
此外,它们通过鳍来调节姿态和游动,具有较强的运动能力。
硬骨鱼类又可分为辐鳍鱼类和肺鳃鱼类两个亚类。
2. 软骨鱼类(Chondrichthyes)软骨鱼类是鱼类中的另一类,其骨骼主要由软骨构成,没有真正的骨骼。
软骨鱼类的体表被鳞片覆盖,鳃裂通常为裸露状态。
它们的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适应于快速游动。
软骨鱼类包括了鲨鱼、鳐鱼等多个目。
它们的生活习性各异,有的是捕食性,有的是食腐性。
3. 原始鱼类(Aganthans)原始鱼类是一类古老的鱼类,其特点是没有真正的鳍和颌骨。
它们的体形多样,有的呈弓形,有的呈管状。
原始鱼类主要生活在古代的海洋中,如早古生代的波鱼和颚骨鱼。
原始鱼类是鱼类进化的起点,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4. 辐鳍鱼类(Actinopterygii)辐鳍鱼类是硬骨鱼类中最为广泛的一个类群,包括了绝大多数的现代鱼类。
辐鳍鱼类的特点是鳍条由辐射状鳞片支撑,能够展开和收缩。
辐鳍鱼类的鳞片丰富多样,有的光滑,有的具有锯齿状。
辐鳍鱼类的体形和生活习性各异,有的是底栖性,有的是洄游性。
5. 肺鳃鱼类(Sarcopterygii)肺鳃鱼类是硬骨鱼类中的一个亚类,其特点是鳍条由骨骼支撑,具有肺和鳃两种呼吸器官。
肺鳃鱼类主要生活在淡水环境中,如鲟鱼和塘鳢。
它们的肺可以帮助其在缺氧的水体中生存,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鱼类的分类地位与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进化历程密切相关。
通过对鱼类的分类研究,可以深入了解鱼类的多样性和进化关系,为保护和利用水生生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鱼类分类
![鱼类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1b9ffc995fbfc77da269b1ca.png)
2.1 弓鳍鱼目
特征:体被硬鳞,硬骨较发达,鳔分成 许多小室,为辅助呼吸的器官。 代表动物:弓鳍鱼
2.2 雀鳝目
特征:具长吻,鼻孔开在吻端,被菱形 硬鳞,背鳍近尾部与臀鳍相对,椎体后 凹形。为大型淡水凶猛鱼类。
代表动物:雀鳝
3.真骨总目
包括90%的现代鱼类,结构较高等。体 被圆鳞或栉鳞,骨化程度高,鳃间隔消 失,心脏不具动脉圆锥,有动脉球。肠 内无螺旋瓣。正尾。全世界约有两万多 种。
全世界约5000种,我国约500种,是我国 淡水鱼中最大的一个目。
鲤科 上颌口缘由前颌骨组成,咽齿1~3行, 背鳍一个,无脂鳍。 代表动物:“四大家鱼”的青、草、鲢、 鳙 青及鲤、鲫、鳊、鲮、团头鲂(武昌鱼)
草
鲢
鳙
鲫
鲤
鳊鱼 (团头鲂)
鲮
鰟鲏鱼
白鲢鱼和花鲢的区别:
白鲢的头占身体的约1/4,腹鳍前后均有腹棱 花鲢的头占身体的约1/3,腹鳍后至肛门有腹棱
1 硬鳞总目
特征:骨大部分为软骨,心脏具动脉圆锥,肠 内有螺旋瓣;一般为歪尾,具喉板。在古生代 占主要地位,少数种类残存至今。代表: 1.1 鲟形目:体型似鲨,具有长尾,吻长,口 腹位;有5行纵列的骨板,或裸露而具硬鳞, 软骨,仅头部具膜质硬骨,脊索发达。分布于 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的水域中。 中华鲟、白鲟均为一级保护动物
现存约2200第0种三,我节国283鱼0余类种分,分类为两类:
1 全世界鱼类总数约22396种和亚 种,分隶5纲,57目479科3848属 中国5纲46目,299科,1214属, 3166种。
软骨鱼纲:板鳃亚纲 全头亚纲
硬骨鱼纲:肺鱼亚纲 总鳍亚纲 辐鳍亚纲
软骨鱼纲
一.特征: 1.终生保留软骨,但软骨常钙化; 2.有发达鳃间隔,鳃裂直接开口于体表; 3.无鳔; 4.歪尾; 5.体内受精,雄鱼有交配器—鳍脚,卵 生或卵胎生。
40种鱼类名字及图片
![40种鱼类名字及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c21cab3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11.png)
40种鱼类名字及图片一、鲫鱼(鲫壳、刀子鱼)鲫鱼是我国最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为鲤科鲫属淡水鱼类的统称,俗称鲫瓜子、土鲫、鲫壳等,全国各地的池塘、溪流、江河、湖库、沼泽等水体中均有分布,杂食性,喜群集而行、择食而居,主要以水生植物、藻类、水生昆虫及幼虫等为食。
二、鲤鱼(鲤拐子、鲤子)鲤鱼是我国最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为鲤科鲤属淡水鱼类的统称,俗称鲤拐子、鲤子、红尾子等,因鳞有十字纹理而得名,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杂食性,荤素兼食,饵谱广泛,觅食时常像猪一样拱食泥土中的种子、虫卵等。
三、草鱼(草鲩、白鲩)草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为鲤科草鱼属淡水鱼类,俗称油鲩、草鲩、白鲩等,因主要以水草为食而得名,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或养殖,草食性,常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等水体中,喜居于水体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
四、青鱼(乌混、螺蛳青)青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为鲤科青鱼属淡水鱼类,俗称乌混、黑混、乌青等,因喜食螺蛳亦称螺蛳青、螺蛳混,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尤以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最常见,肉食性,常栖息在水的中下层,主要以螺蛳、蚌、蚬、蛤等软体动物为食。
五、鳊鱼(长身鳊、长春鳊)鳊鱼是我国特有的鱼类,俗称长身鳊、油鳊、长春鳊等,狭义上的鳊鱼主要指鲤科鳊属鱼类,而广义上的鳊鱼则还包括三角鲂、团头鲂等鲤科鲂属鱼类,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尤以长江中下游及附属湖泊最常见,草食性,主要以藻类及水生植物为食。
六、鲢鱼(白鲢、水鲢)鲢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为鲤科鲢属淡水鱼类,俗称白鲢、跳鲢、水鲢等,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尤以长江中下游和珠江的西江河段最常见,滤食性,常栖息在水体中上层,靠鳃的特殊结构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
七、鳙鱼(花鲢、胖头鱼)鲢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为鲤科鳙属淡水鱼类,俗称花鲢、胖头鱼、黑鲢等,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尤以长江中下游和珠江的西江河段最常见,滤食性,常栖息在水体中上层,靠鳃的特殊结构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
鱼类的分类—软骨鱼纲鱼类
![鱼类的分类—软骨鱼纲鱼类](https://img.taocdn.com/s3/m/00d3f4e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6e.png)
两者区别 鳃裂 胸鳍 背鳍 腹鳍 臀鳍 尾形 体形
鲨形总目 鳐形总目
在咽部两侧 在咽部腹面
不大
特大,连于头侧
在背上 在尾巴上,有的种无
腹位
前部分特化为足
有或无 无
歪尾
多细长成鞭状
梭形
背腹扁平如盘状
第一总目 侧孔总目 (鲨形总目 )
包括全部鲨类,我国产有8目。主要区别: 六鳃鲨目:6~7个鳃裂,背鳍1个。 锯鲨目:吻锯状 扁鲨目:体扁平 角鲨目:无臀鳍 虎鲨目:背鳍前具硬棘、有臀鳍,具口鼻沟 真鲨目:背鳍前无硬棘、眼有瞬膜或瞬褶、有臀鳍 须鲨目:背鳍前无硬棘、眼无瞬膜或瞬褶、具鼻口
• 斑纹犁头鳐:体密具暗色斑点;
• 许氏犁头鳐:体背面纯褐色无斑点。
• 均为中小型温水性底层鱼类,栖息于近海泥沙质的 水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体不大,多在1—1.5kg左右,沿海均有产。
犁头鳐
颗粒犁头鳐
• 体盘宽大,团扇形,胸鳍前延伸达吻端。 • 本科我国只产团扇鳐属1属2种: • 中国团扇鳐:尾部背面正中具1行结刺; • 林氏团扇鳐:尾部背面正中具2—3行结刺。
• 有4亚目8科:
• 魟亚目:胸鳍前部不分化为头鳍或吻鳍。 • 鲼亚目:1个吻鳍。 • 牛鼻鲼亚目:吻鳍分为2瓣。 • 蝠鲼亚目:具头鳍。
1、魟科Dasyatidae
• 体盘宽与长约等大。尾一般细长如鞭,常具尾刺。常 见种:
• 赤魟:大者可达5 kg左右,小的仅1—1.5 kg。
• 中国魟:
• 光魟:
• 体盘菱形,吻鳍前部分化为2叶,尾细长如鞭,有尾 刺,无尾鳍。
• 我国只产牛鼻鲼属2种:
• 海南牛鼻鲼: 产于南海。 • 爪哇牛鼻鲼: 产于台湾沿海。
鱼类分类
![鱼类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64b51f0ff78a6529647d5357.png)
27
(3)黄唇鱼属
只有1种: 黄唇鱼 Bahaba flavolabtata(Lin):分布于 合湾海峡、东海南部。黄唇鱼的鳔为名贵滋补品。一 般体长1米多,为大型食用鱼类。
28
(4)黄姑鱼属
黄姑鱼:我国经济鱼类之一,南北沿海都有产, 黄渤海产量较高。
29
(5)白姑鱼属
白姑鱼: 日本白姑鱼: 鮸状白姑鱼:
32
(8)梅童鱼属
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常见小型食 用鱼类。
33
9.鲾科 Leiognathidae
体方长,侧扁,被 圆鳞。两颌能伸缩。 现知我国有2属15 种。常见的有: 鹿斑鲾和条鲾。
34
10. 银鲈科 Gerridae
体侧扁,近卵圆形。体被大圆鳞,背鳍、臀鳍基 底具鳞鞘。口小,可向前和向下伸出。无辅上颌骨。 常见种类: 五棘银鲈:分布于南海,为食用经济鱼类。 长棘银鲈:为近岸小型鱼类。 日本十棘银鲈:分布于南海及东海。
体一般为长椭圆形,被中大栉鳞,侧线前后中断为二。口
不大,两颌齿一般呈锥形,腭骨无齿。前颌骨能伸缩。背鳍连
续,鳍棘发达。 主要为热带水域的淡水鱼类,种类颇多。
我国原不产本科鱼类,
后由国外移入莫萨比克罗
非鱼、尼罗罗非鱼和奥利
亚罗非鱼等。
46
17、军曹鱼科
体延长,稍侧扁,近圆筒形。头平扁。眼小,口
大,前位。第一背鳍粗短,棘间膜低,近似分离状,
8
(1)鲈属
我国只产1种: 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C. et V.): 沿海南北均有分布,系凶猛的肉食性鱼类,生长 快,大者体重可达5—20kg。 日本专家对鲈属重新进行了分类。
鱼类分类ppt课件
![鱼类分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3491bb783e0912a2162af9.png)
第VIII总目 鲈形总目 Percomorpha
特征:腹鳍胸位或喉位,通常具鳍棘。体常被栉鳞,口裂 上缘仅由前颌骨组成。
有10个目: 金眼鲷目
海鲂目
月鱼目
刺鱼目
鲻形目
合鳃目
鲈形目
鲉形目
鲽形目
鲀形目
6
金眼鲷目 Beryciformes
9
海鲂目 Zeiformes
体极侧扁而高,上颌显著突出,无辅上颌骨,无眶蝶骨 。腹鳍腹位。鳞细小或无。
硬骨鱼纲现存种类在2万种左右,分2个亚纲: 1.内鼻孔亚纲Choanichthyes :一般具内鼻孔;偶鳍 中有多节的中轴骨,偶鳍基部呈肉质浆叶状。 2.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i :无内鼻孔,偶鳍中不存 在多节的中轴骨,偶鳍一般在基部不呈肉质浆叶状 (多鳍鱼例外)。
1
硬骨鱼类的主要特征
-刺鱼亚目分为4科,我国仅产刺鱼科。 -刺鱼科中,我国仅产2属,分别为刺鱼属(如 三刺鱼)和多刺鱼属(如中华多刺鱼)。
14
它是不是刺鱼呢?
刺豚是鲀形目的一种鱼类,所以它不是刺鱼。 刺豚,又称小硬颚鱼。最长约90厘米,和河魨是近亲,腹部有一大大的气囊,
大多生活在热带的近海处。全身长满硬刺,颜色多为棕色。[1] 代表物种有白腹 刺豚和棕腹刺豚(L.wheeleri)。其中,成年的白腹刺豚体形比一般的刺豚小 。 刺豚鱼——生活在深海珊瑚礁之中一种像刺猬一样的鱼,其身体构造很特殊, 在肠子的下方有一个向后扩大成带状的气尖。遇险时,它会张嘴吸入空气或者 大量海水,接着头部和腹部就会因此膨胀起来,身上的刺也随之竖立起来。而 它的敌人无从下口,唯有放弃这个多刺的美味佳肴了,因为从任何一个方向下 嘴都必然会被刺豚的硬刺扎伤。待危险过后,刺豚再从鳃孔以及嘴中排出空气 或者是海水,使身体恢复正常。像刺猬一样的浑身长刺的刺豚鱼,是没有毒可 以放心食用的。它味美肉鲜,刺皮晒干还可以入药,可治疗肾炎病。是一道养 身的好佳肴。在三亚海鲜店售价很高,它还有一个俗称三亚当地人称:“老虎鱼 ”。同其他鲀形目鱼类一样,以甲壳类、贝类、幼鱼等为食。
鱼纲分类
![鱼纲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3032fbabaef8941ea76e0583.png)
一般为硬骨 多为端位
4对,鳃间隔退化,有骨质鳃 盖
硬鳞、骨鳞 垂直位 原尾或正尾
有(开鳔或闭鳔)
多数无螺旋瓣肠
9.心脏
10.生殖发 育
有动脉圆锥
无动脉圆锥
雄性有鳍脚,体内受精,卵 多为体外受精、卵生
生、卵胎生和假胎生
• 现存鱼类其分类系统如下:
鲨总目
板鳃亚纲
软骨鱼纲
鳐总目
鱼 (系) 全头亚纲 银鲛目
团头鲂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草鱼 Ctenopharyn godon idellus
四、鱼类的起源和进化
原始有头类
无颌类 原始有颌类
盾皮鱼类 软骨鱼类 辐鳍鱼类
棘鱼类 硬骨鱼类
肉鳍鱼类 陆栖脊椎 动物的祖先
复习题
1.鱼类在脊椎动物中是最适于水生生活的一大类群。试从 它们的形态结构上加以说明。
类
肺鱼亚纲 内鼻孔亚纲
硬骨鱼纲 总鳍亚纲
(系)
辐鳍亚纲
1.硬鳞总目 2.全骨总目
3.真骨总目
一、软骨鱼纲分类 1.板鳃亚纲
鳃间隔发达,鳃裂直接通体外,口横列复 位,盾鳞,有泄殖腔。 (1)鲨总目:体纺锤形,鳃裂侧位。 (2)鳐总目:体平扁形,鳃裂复位。
2.全头亚纲
鳃裂4对,被皮膜鳃盖,仅1孔通体外,上 颌与脑颅愈合,体表光滑无鳞,无泄殖腔, 雄鱼有1对鳍脚、1对腹前鳍脚和1个额鳍脚, 均为交配器。
鱼类的基本分类方法PPT课件
![鱼类的基本分类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2b85ad3169a4517723a3fe.png)
所谓鱼类的分类和其它动物一样,是以形态、 生理、生活习性、胚胎发育、遗传等各方面的异同 之处,找出它们的血缘关系,然后再分门别类,给 每一个类群一个分类位置和适当的名称,这样排列 成了一个自然系统,这就是所谓的鱼类分类学。
目前鱼类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以鱼的形态结构为主( 可数性状和可量性状)。还有鱼体外部和内部结构的主 要特征(口的位置、形状、牙齿的形状,幽门垂等)。 为了避免片面性和主观性,还要了解鱼类的生理特点、 生活习性、分布等方面内容,进行综合考虑。
界
门 亚门
纲 亚纲 总目
目 亚目 总科
科 亚科
属 亚属
种 亚种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硬骨鱼纲 辐鳍亚纲 鲈形总目 鲻形目 鲻亚目
鲻科
鲻属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硬骨鱼纲 辐鳍亚纲 鲈形总目 鲈形目 鲈亚目 鲈总科 鮨科 常鲈亚科 花鲈属
鲻
鲈
第二节 种的命名法
由于各地区的语言和方言不同,所以,同一种 鱼,却名称不相同。会出现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的 现象。如同物异名:真鲷在山东蓬莱称加吉鱼,而 浙江称铜盆鱼。同名异物:白鱼有些地区代表白鲢 ,有的地区代表翅嘴红鱼白。为了知识交流以及避 免文字上的误会,所以国际上采用了瑞典科学家林 奈提出的生物命名法。
目——formes
如鲤形目 Cypriniformes
亚目——oidei或 oidea
如鲤亚目 Cyprinoidei
科——idea
如鲤科 Cyprinidae
亚科——ini或inae
如鲤亚科 Cyprininae
以下学名书写方式是否正确?
(1) Pagrosomus Major (2) Plectorhinchus. cinctus (3) Lateolabrax japocic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
初步认识鱼类的分类和生态区分
![初步认识鱼类的分类和生态区分](https://img.taocdn.com/s3/m/2f9ced2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d.png)
生态区分:食肉鱼 和草食鱼在食物链 中的位置不同,对 生态系统的影响也 不同
食物来源:食肉鱼 主要以其他鱼类和 海洋生物为食,草 食鱼主要以水生植 物为食
03
鱼类在生态系统中 的作用
食物链中的位置
鱼类是生态系统 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们在食物 链中占据着不同 的位置。
鱼类作为食肉动 物,可以捕食其 他小型鱼类和甲 壳类动物,同时 也会被其他大型 鱼类捕食。
鱼类的捕食行为 可以控制其他小 型鱼类和甲壳类 动物的数量,从 而维持生态平衡。
鱼类的排泄物和 尸体可以为其他 生物提供营养物 质,促进生态系 统的物质循环。
对环境的影响
鱼类是生态系统 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维持生态平衡 起着重要作用
鱼类通过摄食浮 游生物、底栖生 物等,有助于净 化水质,保持水 体清洁
冷水鱼和温水鱼
冷水鱼:生活在 低温环境中,如 鲑鱼、鳟鱼等
温水鱼:生活在 温暖环境中,如 金鱼、热带鱼等
冷水鱼和温水鱼 的区别:生活环 境、生理特性、 繁殖方式等
冷水鱼和温水鱼 的生态价值:对 生态环境的影响 、对人类的贡献 等
底层鱼、中层鱼和上层鱼
底层鱼:生活在 水底,如鲶鱼、 鲤鱼等,以底栖 生物为食
鱼类的排泄物和 尸体为水生生物 提供了丰富的营 养物质,促进了 生态系统的物质 循环
鱼类的生存和繁 殖受到环境因素 的影响,如温度、 盐度、氧气含量 等,因此鱼类种 群的变化可以反 映环境的变化情 况
人类对鱼类资源的利用
食用:鱼类是 人类重要的食 物来源之一, 富含蛋白质、 矿物质和维生 素等营养成分。
意义:有助于 了解鱼类的进 化历程、亲缘 关系、生态地
位等
分类方法:传 统分类法、分 子系统发生学
15-鱼类分类基本知识2
![15-鱼类分类基本知识2](https://img.taocdn.com/s3/m/357d40395022aaea988f0fb7.png)
33
二、标本鉴定步骤
1.目和科的检索 2.属和种的检索
3.文献查阅
三、检索表的编制和应用
1. 对选并靠检索表 2. 双岐括号检索表 3. 退格检索表
26
同物异名:同一生物分类单元先后被给予了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学名,这些名称虽异,但 实指同物,其含义相同。 异物同名:在世界范围内常由于信息,资料交 换不及时等原因,多出现一个以上的分类单元 采用了相同的名称即异物同名。
27
三、 鱼类分类的主要性状和术语
分类的形态特征:
★可数性状:如鳃耙、背鳍和臀鳍鳍条、侧线鳞、鳔 室、齿、幽门垂、脊椎骨等数目。
fish,both recent and fossil. 格林伍德、罗逊、魏兹迈和梅厄斯(1966) ——Phyletic studies of teleostean fishes,with a
provisional classification of living forms. 拉斯和林德贝尔格(1971)——Modern concepts of
★可量性状:计算诸如体长与体高、体长与头长、头 长与吻长、头长与眼径、尾柄长与尾柄高等比值,以反映 该鱼的体形等特征;
★可辨性状:如口的位置和形状、须的位置与长短、 腹棱的有无与长短、腹鳍位置、肛门位置、鳞片类型齿的 形状、腹膜颜色等。 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
28
鲨类(板鳃亚纲侧孔总目)的分类性状
科以其下一定的模式属为依据
19
3、目、纲、门的概念:它们是科以上的分类 阶元。是分类系统中最稳定的分类阶元。相 关的科归为一个目,相关的目归为一个纲, 相关的纲归为一个门。
鱼类分类学题库整理
![鱼类分类学题库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1b67e4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c.png)
狭纹虎鲨条纹斑竹鲨斑鰶刀鲚海鳗黄鳝大甲鯵蓝圆鯵中华海鲶1(4)角质鳍条,软骨2(3)2D前均无硬棘,有须条纹斑竹鲨3(2)2D前各有一硬棘,无须狭纹虎鲨4(1)鳞质鳍条,硬骨5(8)腹部有棱鳞6(7)P上方有6条游离鳍条,口裂大,达眼后缘刀鲚7(6)P上方无游离鳍条,口裂小,在眼前方斑鰶8(5)腹部无棱鳞9(12)体鳗型10(11)各鳍均退化,两鳃孔合二为一黄鳝11(10)各鳍均存在,两鳃孔不合并海鳗12(9)体非鳗型13(14)体无鳞中华海鲶14(13)体有鳞15(16)侧线上仅直线部分有棱鳞,D、A后有1个小鳍蓝圆鲹16(15)侧线上绝大部分有棱鳞,D、A后有多个小鳍大甲鯵从下孔总目、鲱形总目、骨鳔总目中各选2种,棘鳍鱼总目中选3中,共9种鱼编制成一检索表。
下孔总目:何氏鳐、光魟;鲱形总目:刀鲚、鲥鱼;骨鳔总目:翘嘴红鲌、蒙古红鲌棘鳍鱼总目:大甲鲹、蓝圆鲹、竹筴鱼1(4)软骨,角质鳍条2(3)尾柄粗大,两个背鳍何氏鳐3(2)尾柄细长如鞭,无背鳍,有一尾刺光魟4(1)硬骨,鳞质鳍条5(14)有棱鳞6(11)侧线上有棱鳞7(8)背鳍、臀鳍后无小鳍,侧线上全部被棱鳞竹筴鱼8(7)背鳍、臀鳍后无小鳍,侧线上部分被棱鳞9(10)侧线上大部分被棱鳞,背鳍、臀鳍后有一个小鳍蓝圆鲹10(9)侧线上仅直线部分被棱鳞,背鳍、臀鳍后有5~6个小鳍大甲鲹11(6)腹部有棱鳞,无侧线12(13)口下位,胸鳍上方有6根游离鳍条刀鲚13(12)口前位,上颌中间有一缺刻鲥鱼14(5)无棱鳞,有腹棱15(16)口裂与身体的纵轴垂直翘嘴红鲌16(15)口裂斜,裂与身体的纵轴不垂直蒙古红鲌48.用你熟悉的鲢、鳙、鲤、鲫、鳊制一个连续检索素。
检索表编制时,尽量采用外部特征。
1(4)有腹棱2(3)胸鳍至肛门间有腹棱……鲢3(2)腹鳍至肛门间有腹棱……鳙4(1)无腹棱5(6)有须2对…………………鲤6(5)无须鲫狭纹虎鲨许氏梨头鳐鳓刀鲚鳙鱼红鳍鲌大甲鯵蓝圆鯵高眼鲽条鳎1(4)多个鳃裂直接开口在体外,为软骨2(3)多个鳃裂开口在体侧,两背鳍前有硬刺狭纹虎鲨3(2)多个鳃裂开口在腹面,两背鳍前无硬刺许氏梨头鳐4(1)多个鳃裂开口于鳃腔,以一共同的鳃盖孔开口于体外5(12)体有棱鳞6(9)腹部正中有棱鳞,体无侧线7(8)口上位鳓8(7)口下位刀鲚9(6)侧线上有棱鳞,体有侧线10(11)侧线上绝大部分有棱鳞大甲鯵11(10)侧线上仅直线部分有棱鳞蓝圆鯵12(5)体无棱鳞13(16)眼在身体同侧14(15)前鳃盖骨游离15(14)前鳃盖不游离16(13)眼在身体的两侧17(18)腹棱完全从胸鳍基部到臀鳍基部红鳍鲌18(17)腹棱不完全从腹鳍基部到臀鳍基部鳙鱼五.检索表1(10)角质鳍条或1D2(3)角质鳍条….条纹斑竹鲨3(2)鳞质鳍条4(7)腹部无棱鳞,有腹棱5(6)口上位,口裂垂直身体纵轴•翘嘴红鲌6(5)口亚上位,口裂不垂直身体纵轴.蒙古红鲌7(4)腹部有棱鳞,无腹棱8(9)P上方有6条游离鳍条,口裂大,达眼后缘刀鲚9(8)P上方无游离鳍条,口裂小,在眼前方斑鱼祭10(1)2D11(14)D、A后有小鳍12(13)有1个小鳍,侧线上有棱鳞蓝圆鲹13(12)有多个小鳍,侧线上无棱鳞蓝点马鲛14(11)无小鳍15(16)吻端经眼径到D基部无纵带……………..鲈鱼16(15)吻端经眼径到D基部有一纵带•鳜鱼四以下列鱼编一检索表1(4)体的为软骨,多个鳃裂直接开口在体外2(3)多个鳃裂直接开口在身体的两侧,D2个,各具一硬棘宽纹虎鲨3(2)多个鳃裂直接开口在身体的腹面,D2个,无硬棘何氏鳐4(1)体的为硬骨,多个鳃裂开口在鳃腔,以一共同的鳃盖孔开口于体外5(8)无侧线,腹部有棱鳞6(7)口上位、D位于A的前方,口裂小,在眼前鳓7(6)口下位,P上方有6根游离鳍条,D位于A的前方,口裂大,在眼后方刀鲚8(5)有侧线,腹部无棱鳞9(12)侧线上有棱鳞,有两个背鳍10(11)侧线上仅直线部分被棱鳞,D、A后方各有一小鳍蓝圆鯵11(10)侧线上大部分被棱鳞,D、A后方各有7-8个小鳍背鳍训大甲鯵12(9)侧线上无棱鳞,有1个背鳍13(14)腹棱完全,从胸鳍至肛门,口前位鲢鱼14(13)腹棱完全,从胸鳍至肛门,口上位,口裂几乎和身体纵轴垂直红鳍鲌名词解释性逆转:在个体的一生之中的不同时间段其性别不一样,从一种性别转变为另一种性别,或先雌后雄,或相反。
《鱼类分类》课件
![《鱼类分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a57990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0.png)
1
肉鳍鱼类的生态环境
肉鳍鱼类大多数分布在淡水和近海环境,化
呈凋落型分布
2
石质量非常丰富,对于研究脊椎动物起源及 演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肉鳍鱼类呈现出凋落型地理分布规律,受海
平面变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其多样性
也受到了影响。
3
为四足动物演化提供了基础
作为四足动物的近亲,肉鳍鱼类为了四足动 物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生活习性
鲨鱼一般栖息于较深的海域,常独 居,是水中的顶级掠食者之一。
形态特征
鳐鱼身体扁平,没有脊髓,有的种 类可以长达七米左右。
柔软的骨头
软骨鱼类没有真正的骨头,骨骼是 由软骨构成的,这能使它们更适应 深海环境。
硬骨鱼类:Osteichthyes
硬骨鱼类是所有鱼类的主要组成部分,该类鱼类都有硬骨架和真正的鳃,包括腔棘鱼、鲈鱼、鲑鱼等。
世界上最小的鱼类
叶齿鱼科的叶齿鱼是世界上已知最小的鸟胸鱼,绝大多数个体长度在1厘米以下。
能够快速游动
叶鳍鱼类拥有灵活的身体结构,可以快速游动逃离天敌。
重要的生态角色
叶骨鱼类在养殖业和食品业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水文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
肉鳍亚纲鱼类:Sarcopterygii
肉鳍亚纲鱼类包括现今最为原始的鱼类群体,这些鱼类的近缘关系非常密切,同时也和四足动物有着非常接近的亲 缘关系。
现代鱼类分类的体制
现代鱼类分类体系基于分子生 物学的研究结果和形态学的表 现,对鱼类进行了重新分类。
鱼类分类的重要性
掌握鱼类分类对于生物学和海 洋科学非常重要,对于大自然 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也具 有重要价值。
无颌鱼类:Agnatha
无颌鱼类是鱼类的一个重要类群,包括海鳀和七鳃鳗等物种。它们是现代脊椎动物中最早出现的一类, 它们的鳃缝无鳃盖。
鱼类学(形态分类)
![鱼类学(形态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43c5d9c4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1e.png)
鱼类学(形态分类)外部形态第二节鱼类的体型1.体轴左右对称,一般有三个体轴(1)头尾轴 (第一轴或主轴)(2)背腹轴(第二轴或矢轴)——与头尾轴垂直(3)左右轴(第三轴或侧轴)——与前两轴相互垂直1.体型一般有四种类型(1)纺锤形(马鲛鱼、金枪鱼等)(2)侧扁形(鲳鱼、圆头鲂等)(3)平扁形(鮟鱇鱼、鳐鱼等)(4)圆筒形(黄鳝、鳗鲡等)第三节头部器官1、头部器官(1)口(2)唇(3)须(可以根据口须的位置、形状、长短、数目作为分类特征)(4)眼(无泪腺、无真正眼睑,部分鲨鱼有瞬膜)(5)鼻孔(鼻孔不与口腔相通,与呼吸无关)(6)鳃孔(鳃裂)(呼吸相关)(7)喷水孔(退化的鳃孔,大多数鱼退化掉)第四节鳍1.鱼鳍分类和功能鱼鳍分类和功能2.鳍式鳍式———在分类学上,表示鱼鳍的组成、结构和鳍条的类别、数目的公式。
是鱼类分类上的鉴定标准之一。
以各鳍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代表鳍的类别名称:“D”代表背鳍“A”代表臀鳍“V”代表腹鳍“P”代表胸鳍“C”代表尾鳍大写的罗马数字代表棘(棘条)的数目。
阿拉伯数字代表软条(鳍条)的数目,棘或软条的数目范围以“~”表示,棘与软条相连时用“一”表示,分离时用“,”隔开。
举例:鲤鱼的鳍式:D..Ⅲ~Ⅳ一17~22;P.Ⅰ一15~16;VⅡ一8~9;A.Ⅲ一5~6;C.20~22。
表示鲤鱼有一个背鳍,3~4根硬棘和17至22根软条;胸鳍1根硬棘和15至16根软条;腹鳍2根硬棘和8至9根软条;臀鳍3根硬棘和5至6条软条;尾鳍20至22根软条。
第二章皮肤及其衍生物第一节皮肤1.鱼类的皮肤分为两层(1)外层——表皮a. 发生层(表皮细胞的发源地)b. 腺层(除去发生层其余都是腺层,存在大量腺细胞)(2)内层——真皮由上至下a. 外膜层b. 疏松层c. 致密层第二节腺体1.鱼类腺体分类和功能(1)单细胞腺(主要分泌粘液)a.杯状细胞b.棒状细胞c.颗粒细胞d.浆液细胞(2)毒腺(分泌各类毒素)第三节鳞片1.鳞片分类(1)盾鳞盾鳞(placoid scale),为板鳃鱼类特有,由表皮和真皮形成,结构分基板和鳞棘两个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鳃亚纲与全头亚纲
板鳃亚纲 体形 鳃孔 上颌与颅骨 鳍脚 梭形或盘形 5~7对,无鳃 盖 不愈合 腹鳍脚 全头亚纲 梭形 1对,具膜质鳃 盖 愈合 腹鳍脚,腹前 鳍脚,额鳍脚
鲨形总目和鳐形总目
鲨形总目 体形 鳃孔 胸鳍与头侧 背鳍 尾 梭形 侧位 不相连 背位 歪尾 鳐形总目 盘形 腹位 相连 位于尾上 有或无
1.2 多鳍鱼目
特征:背鳍分离为1列小鳍。产于非洲 代表动物:多鳍鱼
1.3 弓鳍鱼目
特征:体被圆形硬鳞,具喉板。 代表动物:弓鳍鱼
1.4 雀鳝目
特征:被菱形硬鳞。无喉板和喷水孔。 代表动物:雀鳝
2 骨舌鱼目
特征:胸鳍位低,背鳍后位,在臀鳍上方 代表动物:金龙,银龙
3 鲱形总目
特征:腹鳍腹位, 鳍条少于6;胸鳍接近 腹缘。圆鳞。
内鼻孔亚纲
总鳍总目
特征:出现于泥盆纪的古鱼。具有中轴 骨骼是一条纵行的脊索而不存在椎体, 颏下有一块喉板、肠内有螺旋瓣。 代表动物:矛尾鱼
肺鱼总目
特征:口腔内有内鼻孔、偶鳍内具双列 式排列的鳍骨和高度特化的适应于压碎 软体动物硬壳的迷齿。 原始特征:无次生颌,脊索终生保留, 具动脉圆锥、螺旋瓣;原型尾。 进化特征:具鳔呼吸,原始双循环。
4 Which is not recommended as a way to decrease one's risk of shark attack? A) Stay away from sea lion colonies. B) Don't go swimming at night. C) If you see a shark, splash at it vigorously. D) Don't touch a shark or grab its tail.
1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Class Chondrichthyes? A) Endoskeleton is entirely cartilaginous (bone is entirely absent) B) Digestive system with J-shaped stomach and a spiral valve in the intestine C) Skin with placoid scales or naked in elasmobranches D) Mouth is always terminal or apical in position E) Heterocercal rather than homocercal tail
单鳔肺鱼目
特征:体侧扁,胸鳍宽阔,体鳞大 代表动物:澳洲肺鱼
双鳔肺鱼目
特征:鳗形,胸鳍鞭状或狭短,体鳞小。 代表动物:美洲肺鱼,非洲肺鱼
美洲肺鱼
非洲肺鱼
辐鳍亚纲
1 硬鳞总目:心脏具动脉圆锥,肠内有 螺旋瓣;歪尾,具喉板。4(1)目。 1.1 鲟形目:体型似鲨,吻长,口腹位; 有5行纵列的骨板,或裸露而具硬鳞,软 骨,仅头部具膜质硬骨,脊索发达。 中华鲟、白鲟均为一级保护动物
蛇鲻
4 鳗鲡总目
鳗形,腹鳍腹位或缺,背鳍臀鳍的基底 长,与尾鳍相连。 我国产鳗鲡目。 鳗鲡
条纹
特征:腹鳍腹位,有些种类有脂鳍,开 鳔类,具韦伯氏器。我国主要的淡水鱼 类。2(2)目。 这类又称为“骨鳔鱼类”
5.1 鲤形目
特征:体被圆鳞或裸露。许多种类口内 无齿,而具发达的咽齿。 我国淡水鱼类主要类群。 胭脂鱼科:胭脂鱼
鲤科 上颌口缘由前颌骨组成,咽齿1~3行, 无脂鳍。 代表动物:“四大家鱼”的青、草、鲢、 鳙 及鲤、鲫、鳊、鲮、团头鲂(武昌鱼) 青 草 鲢 鳙
鲫 鲤
鳊 团头鲂
鲮
鳅科 特征:口小,口须1~4对,咽齿1行。
5.2 鲶形目
口大齿利,口须1~4对,常有脂鳍,胸鳍 具硬棘。
乌苏里拟鲿
6 银汉鱼总目
鱼类分类
2 分类
软骨鱼类:板鳃亚纲 全头亚纲 硬骨鱼类:内鼻孔亚纲 辐鳍亚纲
软骨鱼纲与硬骨鱼纲之区别
软骨鱼纲 硬骨鱼纲 内骨骼 软骨 硬骨 鳞 楯鳞 硬鳞,骨鳞 鼻孔 腹位 背侧位 鳃间隔 发达,鳃孔5~7对 退化,1对外鳃孔 鳍 末端附生皮质鳍条 末端附生骨质鳍条 尾 歪尾 原尾或正尾 鳔和肺 无 有 肠内螺旋瓣 有 无 生殖导管 与生殖腺不直接相连 与生殖腺直接相连 鳍脚 有 无
3.1 海鲢目
特征:低等类型,具动脉圆锥和喉板。
3.2 鲱形目
特征:鳍无棘,背鳍单个。圆鳞,无侧 线。重要经济鱼类。
斑鰶
鳓
鲱鱼
青鳞鱼
鲥
3.3 鲑形目
特征:体形似鲱形目,但具脂鳍;有侧 线 代表动物:银鱼,鲑鱼,大马哈鱼 大马哈鱼
马苏大麻哈鱼
马苏大马哈鱼
白斑狗鱼
3.4 灯笼鱼目
特征:口大,两颌、腭骨及舌上有能倒 伏的尖齿。 代表动物:蛇鲻,龙头鱼
8.4 鲈形目
特征:腹鳍胸位或喉位,鳍条1~5枚,背 鳍2个,分别由鳍棘和鳍条组成,栉鳞, 无鳔管。 代表动物:“四大海产”的大黄鱼、小 黄鱼、带鱼和乌贼
大黄鱼
小黄鱼
青干金枪鱼
鲐
蓝点马鲛
弹涂鱼
虾虎鱼
斗鱼
8.5鲉形目
特征:第二眶下骨后延成一骨突,头部 粗壮,具棘或骨板,胸鳍基底宽大。
花斑短鳍蓑鲉
2 鳐形目
特征:吻圆钝或突出,侧缘无吻齿。 代表动物:犁头鳐,团扇鳐
3 鲼形目
特征:胸鳍往前延伸到达吻端,或前部 分化为吻鳍或头鳍。 代表动物:蝠鲼,魟
4 电鳐目
特征:体盘圆形,皮肤光滑柔软,具发 电器官。 代表动物 电鳐
全头亚纲
代表动物:黑线银鲛
二、硬骨鱼纲
内鼻孔亚纲 内鼻孔 原鳍型偶鳍 肠内螺旋瓣 有 有 有 辐鳍亚纲 无 无 无
7 鲈形总目
特征:栉鳞,棘鳍,腹鳍胸位或喉位。 10(10)目
7.1 刺鱼目
特征:吻大呈管状, 多数具骨板,背鳍 1~2个,有时第一 背鳍为游离的棘组 成。
毛烟管鱼
8.2 鲻形目
特征:背鳍2个,分离,第一背鳍由鳍棘 组成。 代表动物:鲻,梭鱼 梭鱼
8.3 合鳃目
特征:鳗形,无胸鳍和腹鳍,单鳃孔。 代表动物:黄鳝
特征::圆鳞,腹鳍腹位,背鳍与臀鳍 对生。3(3)目。 孔雀鱼 6.1 鱂形目 特征:小型鱼类,无侧线 代表动物:食蚊鱼,孔雀鱼
6.2 颌针鱼目
特征:背鳍与臀鳍相对,侧线位低。
6.3 银汉鱼目
特征:背鳍2个,口可伸出 代表动物:银汉鱼
6 鲑鲈总目
特征:颐部具1小须,腹鳍胸位或喉位, 背鳍1~3个,臀鳍1~2个。 代表动物:大头鳕 大头鳕
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lacking in the living jawless fishes? A) Jaws B) Internal ossification C) Scales D) Paired fins E) All of the above are lacking in the living jawless fishes
鲨形总目
1 六鳃鲨目
鳃孔6~7个. 代表动物: 扁头哈那鲨
扁头哈那鲨
2.虎鲨目
特征:头大吻钝,背鳍2个,前方各具1 枚鳍棘。 代表动物:狭纹虎鲨
3.鲭鲨目
特征:背鳍2个,无硬棘。 代表动物:大白鲨
4.须鲨目
特征:前鼻瓣常有1对鼻须或喉部具1对 皮须。 代表动物:日本须鲨
5 真鲨目
特征:眼有瞬膜 代表动物:星鲨,双髻鲨
美丽短鳍蓑鲉
8.6 鲽形目
通称比目鱼,两眼在一侧,幼鱼有变态 有左鲆右鲽,左舌右鳎之称。即: 鲆科、鲽科,舌鳎科和鳎科
鲆
鲽
舌鳎
鳎
8.7魨形目
特征:具门齿,有些种类有气囊, 代表动物:箱魨,河魨 箱魨
刺鲀科
密斑刺鲀
九斑刺鲀
箱鲀科
驼背三棱箱鲀
尖鼻箱鲀
粒突箱鲀
米斑箱鲀
鳞鲀科
黑边角鳞鲀 波纹钩鳞鲀
叉斑锉鳞鲀
斜带锉鳞鲀
8.8 金眼鲷目
特征:体被强栉鳞,眼大。
9 蟾鱼总目
特征:裸露,有小刺或小骨板;鳃孔小, 位于胸鳍外侧腹面,腹鳍胸位或喉位。
鮟鱇目 代表动物:鮟鱇
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biological contribution of fish? A) The evolution of cellular bone B) The evolution of an enclosed brain and spinal cord C) The evolution of a vertebral column D) The evolution of true jaws with teeth, and paired pectoral and pelvic fins E) All of the above are correct
鲸鲨
6 角鲨目
特征:背鳍2个,多有硬棘,无瞬膜,无 臀鳍。 代表动物:长吻角鲨
7 锯鲨目
特征:头平扁,吻长似剑状突出。 代表动物:锯鲨
8 扁鲨目
特征:胸腹鳍扩大,彼此接近,背鳍2个, 位于尾部上方。 代表动物:日本扁鲨
鳐形总目
1 锯鳐目
特征:吻狭长而平扁,似剑状突出,边 缘具尖利的吻齿。 代表动物:尖齿锯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