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与人关系的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业大学

课程论文

(2013-2014学年春季学期)

论文题目: 蚊虫的综述

课程名称: 动物分类学

任课教师: ***

班 级: 生物123班

学 号: **********

* 名: ***

蚊虫的综述

摘要:经蚊虫传播的人类疾病达80余种,每年约有7亿人被感染,几百万人死亡,是对人危害最大的动物。蚊虫对人类有直接的危害,所以很多研究致力于对蚊虫形态、习性、分布等多方面的深入探究,从而为蚊虫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及方法思路。本文综述了近些年对蚊虫研究、蚊虫与人类的直接关系,研究方向和应用方向。

关键词:蚊虫;疾病;人类;防治;应用。

1.前言

在世界中大部分的地区,蚊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估计,每年约有7亿人被蚊子传染各种疾病,且每十七人中,就有1人死于被蚊子传染的各种疾病。蚊子传播的疾病有80余种之多,仅是由疟蚊传播的疟疾就在每年造成约三百万人死亡。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丝虫病等也是由蚊子传播,导致全球几百万人受感染。这不禁让人们感慨,如此小型又只具极端寿命的昆虫,对人类竟有如此大的危害。

2.分类及形态特征

2.1 蚊虫分类

蚊属动物界(Animalia)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昆虫纲(Insecta)双翅目(Diptera)长角亚目(Nematocera)蚊科(Culicidae)。全世界蚊科(Culicidae)种类包括按蚊亚科(Anophelinae)、库蚊亚科(Culicinae)和巨蚊亚科(Toxorhynchitinae)等3亚科40属3200多种和亚种。我国已知蚊类达l8属380多种和亚种,但是与医学有关的主要有3属,即:按蚊属(Anophele)、库蚊属(Culex)和伊蚊属(Aede)。

2.2 蚊虫的形态特征

蚊子的大小随种类不同,大部分小于15mm。体重约为2-2.5mg,一条后腿仅重约0.25mg。蚊子有22颗牙齿。只有一对翅膀,另一对退化为平衡杆。飞行速度约为每小时1.5到2.5公里,一般蚊子飞行时每秒翅膀震动594次左右。蚊体表覆盖形状及颜色不同的鳞片,使蚊体呈不同的颜色。这是鉴别蚊类的重要依据之一的。翅脉上也有鳞片,翅后缘有缘鳞。多为夜行性动物。

蚊子的头部似半球形,有复眼和触角各1对,喙1支。触角(Antenna)有15节:第一节称柄节(Scape),第二节称梗节(Torus),第三节以后各节均细长

称鞭节(Flagellum)。雄蚊触角上生有许多羽状毛,而雌蚊的触角上仅生少量短的细毛。另外它们的口器也是不同的。而雄蚊的口针比较退化,它的下颗短小而细弱,不能叮入人的皮肤,所以一般雄蚊是不能叮人吸血的。

胸部分前胸、中胸和后胸,每胸节有足1对,中胸有翅1对,后胸有1对平衡棒,中胸、后胸各有气门1对。中胸发达,其背板几乎占据全胸背,由前而后依次为盾片、小盾片及后背片。蚊翅窄长,膜质。翅脉上覆盖鳞片,翅的后缘有较长的鳞片,称翅繸。翅鳞可形成麻点、斑点或条纹,在按蚊的分类方面是一重要依据。蚊足细长,分别称前足、中足和后足。足上常有鳞片形成的黑白斑点和环纹,为蚊种分类特征之一。

腹部分11节,第一节不易查见;2~8节明显可见,有的蚊种在其背面具有由淡色鳞片组成的淡色横带、纵条或斑;最末3节变为外生殖器。雌蚊腹部末端有尾须一对,雄蚊则为钳状的抱器,是鉴别蚊种的重要依据。

3.生活史及分布

3.1 蚊虫生活史及习性

蚊子同多数昆虫,生活史经历四个阶段: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期。三个时期的长短与种类及温度有关。完成前三时期的发育所需的时间通常介于4天至一个月之间。

3.1.1 卵期

蚊子的卵根据种类的不同可能产在水面、水边或水中三种不同的位置,水面上的如按蚊和家蚊,水边的如伊蚊。按蚊和家蚊约在二天内孵化,而伊蚊则在三至五天。

3.1.2 幼虫期

蚊卵孵化成幼虫或“孑孓”。幼虫生活在水面,通过气管或体管来呼吸。幼虫用口器过滤有机物,并生长到约1至2厘米长。随着幼虫长大,它们会蜕皮几次。蚊子幼虫能够游泳,当受到惊扰时就会潜入水下。根据水温和蚊子种类的不同,幼虫可以在任何地方生活几天至几周不等。

3.1.3 蛹期

在第四次蜕皮后,蚊子幼虫变为蛹或“蚊蛹”。根据水温和蚊子种类的不同,蛹可以在水中的任何地方生活一至四天不等。蛹浮于水面之上,靠第一对呼吸角呼吸。尽管蛹不摄食,但仍然非常活跃。在蛹期的最后,蛹会把自己包起来,转变为成虫。蛹的形状从侧面看起来成豆点状。

3.1.4 成虫期

新出生的蚊子在翅膀没有硬(羽化)之前无法起飞。雄蚊在羽化后24小时之内其腹节第八节以后全部反转180°完成交配姿势。交配通常需要10-25秒。雌蚊一生只交配一次,交配后由雄性副腺分泌的液体,形成交配栓于雌性交配孔内,但逐渐溶解,约于24小时后完全消失。一生只交配一次,后其一生(90多天后)产下的卵尚可受精。

3.2 分布情况

蚊虫分布随着生境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蚊子喜好温暖潮湿的生境,最佳生存温度在20到30°C左右,此温度下蚊子幼虫发育较快,温度低于17°C时蚊子活力低下。因此,热带地区分布极大数量和种类的蚊虫,并且一些以蚊虫为媒介的疾病泛滥。

蚊虫都孳生于水中,不同性质的水质和积水类型孳生不同种类的蚊虫。研究表明,水质的不同对于蚊虫的分布也有一定影响:水质较好的地方蚊虫种类多,以摇蚊为例,水质好的地方分布的种类有寡角摇蚊亚科、长足摇蚊亚科、直突摇蚊亚科的大部分及摇蚊亚科的部分种类,此类别蚊虫对水质的要求较高。水质较差的地方蚊虫种类少,分布的主要有直突摇蚊亚科和摇蚊亚科的部分种类,此类蚊虫对不良水质的耐受性较高。可见蚊虫种类和数量的变化与水质的变化关系密切。

由于雌性蚊虫主要嗜好人血,因此其分布与人居有一定关系。一对云南白纹伊蚊分布的调查表明:在同一地区,凡该蚊多的生境均为靠近村寨的竹林、树林; 该蚊少的生境多为山地竹林、树林,这些环境中人烟稀少,生产生活活动的人员较少。由此可推断嗜人血的蚊虫倾向于分布在人群集中或人员活动较多的坝区及低海拔山区。

4.蚊子与人类的关系

雌性蚊子因繁殖需要,在繁殖前需要叮咬动物以吸食血液来获得蛋白质从而促进体内卵的成熟。蚊子的一对触须和三对步足上,分布着很多轮生的感觉毛,每根感觉毛上密集地排列着圆形或椭圆形细孔。黑夜里,蚊子可以凭着这种传感器感知空气中人体散发出来的二氧化碳,在1秒内作出反应,就能正确敏捷地飞到吸血对象那里。

蚊子的唾液中有一种具有舒张血管和抗凝血作用的物质,它使血液更容易汇流到被叮咬处。6枝针状的构造刺进人的皮肤,这些短针就是蚊子摄食用口器的中心。蚊子还会放出含有抗凝血剂的唾液来防止血液凝结,人类体内的免疫系统在这时会释出一种称为组织胺的蛋白质,用以对抗外来物质,而这个免疫反应引发了叮咬部位的过敏反应。当血液流向叮咬处以加速组织复原时,组织胺会造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