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学前儿童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简介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概述 PPT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概述 PPT](https://img.taocdn.com/s3/m/8308590d6f1aff00bed51ef5.png)
资料贴 吧
《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以下简称《美术》)一书指出“一味强 调美术中的‘基本技能’,强调技术,所回答的是如何做,而不是做什么或 为什么做的问题。应该注重与强调儿童在美术创作与观察过程中表达与 发展思想与情感。除了关注审美理解力外,我们主要关注的是这种认识个 性、建立自信与帮助儿童考虑的潜力。技术是从属于观念与个人意义表 现的,技术的掌握应为个人表现服务。”
(1) 初步学习感知周围环境与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与内容美,增强对美的敏感性。 (2)积极投入美术活动中并学习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发展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审美情感的体验与表达能力,促进 人格的完善。 (3)初步学习多种工具与材料的操作以及运用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语言表现自我与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审美表现与创造能力。
明确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标、内容。 掌握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实施的基
本要求。 掌握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评价的原
则与方法。
技能目标:
能依照不同年龄班幼儿的特点将美术教 育目标具体化。 能运用相关理论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 动案例进行理性分析。
01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基本知识
第一节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基本知识
02 雕塑 ——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
03 工艺美术 ——指日常生活用品经过艺术化处理以后,使之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的产品。
04 建筑艺术 ——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
第一节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基本知识
(二)学前儿童美术
1. 学前儿童美术是幼儿对美术语言的考虑、领悟幼儿对 美的感受是幼儿对视觉艺术领悟与认识的开端。
教育
教育取向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则着眼于教育,以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 通过美术教育,追求一般幼儿教育的价值。通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顺应幼 儿的自然发展,保证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培养幼儿的道德感、审美情趣、 认知能力、意志品质以及创造性。
学前儿童艺术课程知识要点汇总
![学前儿童艺术课程知识要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d39982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aa.png)
学前儿童艺术课程知识要点汇总美术的基本特征:1造型性与视觉性。
2瞬间性与永固性。
美术的种类: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美术四大类。
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阶段:1涂鸦期(1.5岁~3.5岁)涂鸦期分为:1未分化的涂鸦(1.5~2岁)(动动作不协调2有控制的涂鸦(2~2,5岁)(幼幼儿的动作控制能力有所发展。
首演之间的协调能力也在逐渐加强)3圆形涂鸦(2.5~3岁)(可可以在纸上反复的画圆圈)4命名涂鸦(3~3.5岁)(逐逐渐将图形与线条结合起来)绘画的形式语言:线条,形状,色彩,构图命题画可分为:物体画和情节化画物体画活动过程的设计:1引导幼儿详细完整的观察、理解物体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特征。
2通过系列活动来帮助幼儿掌握物体的造型。
3引导幼儿采取涂染法和线描法描绘物体。
情节画活动内容的设计:小班幼儿的绘画主要在于培养其绘画的兴趣,认识基本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能用简单图形表现物体的轮廓特征。
泥工材料的基本制作技法:团圆搓长压扁捏挖嵌接分泥抻拉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作用:学前儿童手工活动对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活性、精确性和手眼协调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培养耐心细致的性格以及工作的计划性和条理性都有一定的作用。
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指导:1提供精美多样的范例2提供环境、时间,充分体验材料的性能。
3鼓励幼儿自主观察思考,掌握相关技能及步骤。
4提供帮助与支持。
5合理评价与处理作品,尊重幼儿的努力与创造。
欣赏的类型:1绘画作品欣赏2雕塑作品欣赏3建筑艺术欣赏4工艺美术欣赏5儿童美术作品欣赏6自然景物欣赏7周围环境欣赏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内容(一)欣赏的类型1.绘画作品欣赏2.雕塑作品欣赏3.借助艺术欣赏4.工艺美术欣赏5.儿童美术作品欣赏6.自然景物欣赏7.周围环境欣赏美术术欣赏活动内容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二)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与可接受性。
(三)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多彩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组织方法。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概述-教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概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830ac010a6f524cdbf8544.png)
知识目标:掌握美术、学前儿童美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等概念;
明确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地位和意义;
理解国内和国外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
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能力目标:初步利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理论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服务;
初步学会利用美术教育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素质目标:
教学重点
3.幼儿开始脱离实际物体在符号意义上进行自由自在、天马行空的想象。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以及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幼儿的绘画作品中开始出现了一些创造性的因素。
三、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儿童的创造力
幼儿的创造力贯穿于幼儿绘画发展之中。从最初的乱涂乱画,到画出一些符号和形状,再到把各种基本形状有选择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图像,幼儿的创造力通过绘画作品表现出来,同时也在绘画中得到不断的发展,不同的绘画类型对于幼儿的创造力发展的作用也不相同。
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指教育者遵循学前儿童的总体要求,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活动,培养其美术审美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最终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审美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旨在丰富儿童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2. 雕塑
雕塑可以用雕和塑的材料制作三维也就是立体的形象。雕是从整块的坚固材料上把多余的东西去掉,使剩下的部分形成形象,如泥塑、陶塑等。雕塑作品是具有实在体积的,它的特点是三维性。
3. 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是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一种美术分类,通常又分为实用工艺和观赏工艺两类。
4. 建筑
建筑及人类的居所,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生存设施。
4.对学前儿童而言,美术还是对其实施审美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学前教育-美术基础(绘画)
![学前教育-美术基础(绘画)](https://img.taocdn.com/s3/m/b18258aaf242336c1fb95e86.png)
绘画工具和材料的认识与使用
彩笔画:指儿童使用各 种彩笔完成的绘画。包 括蜡笔、彩色铅笔、油 画棒等等。
指导要点:让幼儿掌握 各种笔的握笔方法和使 用要领,比如油画棒质 地软,要均匀的轻涂。
绘画工具和材料的认识与使用
幼儿绘画种类
教学活动注意事项
命题画
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掌握绘画对象、主题的基本形象特点,并通过基本图形的联合使用表现出来; 2、引导幼儿用线条描画出基本的轮廓,并用色彩表现出画面的协调美;3、引导幼儿把描画的主题和形象放置 在富有想象力的背景中,使命题画作品主题突出,富有创造力;
4、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在绘画中体现一定的情节; 命题应考虑孩子的特点,赋予一定的情节含义和动感,力求多给孩子想象的空间,让孩子愉快的表现童真与美 好。如,在我们按季节设计的命题中,"春天的颜色"、"睡醒了的虫子们"和"放风筝"等,"夏天系列"有"我的夏 装"、"海边"、等,"秋天系列"有"落叶"、"丰收"、"秋天的水果"等,"冬天系列"有"堆雪人"和"过年"等命题。
装饰画
1、通过欣赏、讨论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理解装饰画的形式美; 2、从身边的材料入手,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 3、在装饰画教学中应注重幼儿装饰技能的掌握,更应注重幼儿创造性的培养; 可以引导幼儿观察、欣赏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美的花纹、图案和形式。帮助幼儿掌握简单的装饰画技能,引导 幼儿循序渐进地学习装饰画。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0d991aa0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b.png)
2012年春期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课程期末复习指导重庆电大远程教育导学中心文法导学部2012年6月修订第一部份课程考核说明1.考核目的考核学生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的基本理论、教学法的理解和实际分析能力;2.考核方式考试形式及答题时限:开卷、笔试、90分钟3.适用范围、教材本课程期末复习指导适用范围为开放教育专科学前教育专业的选修课;考试命题的教材是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刘宣编着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2008年4月第1版教材;4.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5.考试要求本课程的考试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个方面,主要考核学生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的基本理论、教学法的理解和实际分析能力;6.考题类型及比重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填空题12%;名词解释题16%;简答题48%;论述题24%;第二部份期末复习重点范围第一章绪论一、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内容;2.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媒体的使用;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几点价值与定位二、一般掌握1.美术的概念2.美术教育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4.学前美术教师、学前儿童;第二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一、一般掌握1.中国各个阶段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2.外国各个阶段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第三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相关理论简介一、一般掌握1.以陈鹤琴为代表的我国早期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思想;2.以屠美如为代表的我国20世纪后期的儿童美术教育思想; 3.阿恩海姆的视知觉和视觉思维的理论;4.里德的艺术与教育完全交融的理论;5.艾修勒和哈德维克的美术是儿童人格表现的理论;6.古德伊纳夫和哈里斯的美术是儿童智力发展水平指标的理论; 7.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第四章学前儿童的美术能力的发展与表现一、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涂鸦期、象征期、概念画期美术能力的发展;2.学前儿童事物之间关系的处理、动态、色彩的表现;二、一般掌握1.学前儿童太阳、蝌蚪人的表现方式;2.学前儿童图形的选择和组合;第五章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一、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2.重点掌握:学前儿童美术教学目标的编写;3.学前儿童美术教学的常用方法二、一般掌握1.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内容选择依据;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标构成;3.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具体内容的选择;4.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延伸5.学前儿童美术教学的组织原则第六章学前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一、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2岁——6岁各阶段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目标;2.诱发学前儿童参与绘画活动的兴趣;3.引导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观察;二、一般掌握1.临摹画教学、写生画教学、命题画教学、意愿画教学;2.指导学前儿童学习绘画技能;3.激活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4.小班绘画、中班绘画、大班绘画第七章学前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一、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2岁——6岁各阶段儿童手工绘画教学活动的目标; 2.提供与手工材料、工具接触的机会3.引导学前儿童积累丰富的表象,积极地展开联想4.泥塑教案小班5.剪贴教案大班二、一般掌握1.平面手工活动2.立体手工活动3.提供必要的手工活动的技能4.收集多种手工材料与提供必要的手工工具5.选择合适的手工题材第八章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一、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2岁——6岁各阶段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特点;2.2岁——6岁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目标;3.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学的基本过程;4.讲究合适的方法二、一般掌握1.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学的准备;2.创设有效的环境物质与心理环境3.进行有效的设问4.徐悲鸿的奔马欣赏5.汉代说唱陶俑6.蒙德里安和他的作品第九章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评价一、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对教师教学行为评价应注意的事项;2.对学前儿童参与美术活动能力的评价应注意的事项; 3.对学前儿童美术学习成果评价应注意的事项;二、一般掌握1.对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的视角;2.对学前儿童参与美术活动行为过程的评价视角; 3.对学前儿童美术学习成果评价的视角;第十章学前儿童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简介一、一般掌握1.关于色彩、线条、形状、造型的知识;2.八种幼儿美术教学技能;第三部分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2.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和;3.美术也称、或;4.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涉及、和三大板块,他们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的幼儿教育思想及的教育思想相继传入我国;就造型美术教学方法而言,当时主要摹仿、采纳的是经由日本传来的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教学模式; 年定稿并出版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年幼的儿童以极大的热情对视觉艺术教育所提供的艺术材料进行实验,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他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共享过程中表露出欢乐和兴奋;是这种教学的核心,他们学会,他们学会,他们学会;”7.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了儿童绘画”,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的人是;年幼儿教育家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鼓楼幼儿园,提倡中国的幼儿教育;9.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和;10.画架绘画与儿童人格的作者是;11.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涂鸦线条有四种水平、、和;12.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13.研究者在对绘画作品的研究中发现,幼儿绘画水平有三个较大的飞跃,由此将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14.是幼儿期水平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的前后关系;15.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和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16.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以分为、和三大方面;17.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是;18.儿童美术绘画课的基本方法有、写生画、命题画、意愿画、装饰画;19.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类型有、、和;20.学前儿童绘画创作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约经历了、、、这样一个流程;21.写生画有、两种形式;22.命题画可分为和;23.技能技巧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练习,这种练习包括与;24.教师应注意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弄清和,以帮助儿童形成技能,并将技能迁移到其他手工制作活动中去;25.在手工教学的构思过程中,“”和“”是两大基本原则;26.根据学前儿童手工制作的特点和幼儿园老师指导的特点,幼儿园的手工活动可以分为手工活动和手工活动;27.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的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启发、引导进行美术欣赏;28.对话法指在美术欣赏教育中、与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29.幼儿审美取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应性是应为幼儿审美知觉具有的;30.儿童的审美情感具有,他们常常将审美过程中的那种情感带入其他活动中,俨然自己就是这个形象本身,沉浸在角色之中;3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不仅包括对儿童美术和儿童美术的测量和评价,还包括对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的、、和的评价;31.学前儿童美术参与美术活动的行为过程的评价应注意三种不同的角度来把握,他们是、、,这种比较是使教师能清楚地把握幼儿在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中的位置,同时制定今后发展的目标; 32.色彩的三要素是、、;33.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在7种基本色相中,最亮的色彩是;7二、名词解释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涂鸦现象再现审美知觉色彩规律综合欣赏法游戏法编织剪纸学前儿童美术三、简述题1.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含义2.谈谈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媒体的多样化问题;3.中国古代儿童美术教育有哪两种倾向,其内涵为何4.根据阿恩海姆的理论,儿童知觉中占优势的倾向是什么5.简述陈鹤琴的“刺激——反应”说;6.阿恩海姆是如何解释儿童画“蝌蚪人”的7.儿童怎样逐步建立水平——垂直关系的参照系统来进行绘画的8.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是什么9.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原则是什么10.命题画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11.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有哪几个方面12.平面手工活动的形式主要有哪几种13.对于技能技巧在整体练习的时间与次数上,教师该如何把握14.形式分析阶段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15.在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里实施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什么16.幼儿园美术教育评价主要针对哪些方面应关注怎样的评价方法17.在对学前儿童参与美术学习成果的评价中有那些因素是值得关注的18.在版画制作中,哪种拓印方法较适宜幼儿制作为什么19.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利用色彩的基本特点四、论述题1.谈谈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意义;2.美国及日本的当代儿童美术教育有何倾向3.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影响;4.儿童对色彩的选择和描绘有何特点5.儿童的透视及空间表现是如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举例说明;6.简述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7.你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绘画活动中的临摹画8.你如何理解学前儿童绘画教学中技能与创造性的关系9.自己选题,试制定一个中班绘画教学的教案;10.论述学前儿童手工教学需注意的问题;11.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学需注意哪几个层次12.根据所学内容收集一幅幼儿作品,并对其进行评价;13.结合幼儿园一个美术教育活动案例,对该美术教育活动进行评价;。
学前教育 美术基础(绘画)资料
![学前教育 美术基础(绘画)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b48d194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fe.png)
个性化教学
针对不同学生 的特点,采用 不同的教学方 法和手段,以 满足他们的个
性化需求。
注重学生的兴趣 和爱好,通过引 导学生发现和探 索自己的兴趣点, 激发他们的创造
力和想象力。
尊重学生的个 性差异,鼓励 他们发挥自己 的特长和优势, 培养他们的自 信心和自尊心。
通过观察和了解 学生的发展状况, 及时调整教学策 略和方法,以促 进他们的个性化
促进智力发展
学前教育美术基 础能够培养孩子 的观察力、想象 力和创造力,促 进智力发展。
通过绘画等美术 活动,孩子可以 锻炼手眼协调能 力,提高思维敏 捷度和灵活性。
学前教育美术基 础能够激发孩子 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其主动学习 和探索的精神。
绘画等美术活动 可以帮助孩子表 达自己的情感和 思想,培养其沟 通能力和表达能 力。
添加标题
教学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实用 性和系统性
教学评价:是否能够客观、全面地 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 效果
激励性评价
强调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作品展示、口头表达等,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成果。
优势: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情境化教学
定义:通过创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实际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目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方法:利用多媒体、实物教具等手段模拟真实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创作 案例:在绘画教学中,通过实地观察自然风景、人文景观等,增强学生对色彩、 构图等方面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绘画基础
《美术》课程标准学前教育美术
![《美术》课程标准学前教育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9d1a39b8ed630b1c58eeb583.png)
《美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美术适用专业:学前教育学时:174 学分:8开设学期:第1、2、3、4学期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一、前言美术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
通过讲授绘画、艺术设计等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美术教育的基本原理,同时让学生掌握一些美术的基本技能,使其具有从事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制作简单上午教具、玩具和布置幼儿园环境的基本能力;通过美术教学,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课程定位1、课程的性质与作用美术是通过目识、心记、手写等活动,提取客观形象最典型、最突出的主要特点,以平面化、程式化的形式和简洁大方的笔法,表现出既有概括性又有可识性和示意性的绘画,通过学习个各种画类的技法,色彩的基础知识从而学会创作出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并能够运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通过美术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绘画、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以及对学生作品进行合理的点评以适应幼儿园美术装饰等教学活动的要求。
学生除了掌握绘画最基础的画工、对色彩的认知、基础性的构图透视等理论知识,还能够熟练绘画出简笔画植物、动物、人物、景物等简单图形,通过发散性思维训练能够将学习的内容加以组合和上色技巧形成完整的一幅绘画作品。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美术这门课程是学生学习美术欣赏,手工制作的基础,为学生具备基本的美感认知和以后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如手工、环境创设等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与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绘画的积极性。
2、自主学习,师生合作(1)每节课都学习新的绘画知识。
(2)演示绘画过程;(3)提供绘画素材或者相关资料;(4)学生尝试用这些素材或资料进行创作,师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5)共有的问题,给与点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师生合作,增进师生的情感。
3、巩固提高,课堂小结(1)总结本课的教学内容,点评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布置作业,让学生下去之后做,巩固学习的内容;课程设计思路: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结合先进教育理念及行业企业岗位职业技能、综合素质要求,阐述课程总体设计的基本思路,包括课程框架的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资源的利用等。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ppt课件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799f9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2.png)
环境创设与资源整合在美术
05
教育中的应用
环境创设原则及实践案例分享
安全性原则
确保环境创设中使用的材料安全无毒 ,避免尖锐物品和易碎品,保障儿童
在活动中的安全。
参与性原则
鼓励儿童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培养 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增强他们
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适宜性原则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创 设适宜的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视觉 刺激和创作材料。
表达与表现
儿童运用美术语言(线条 、色彩、形状等)将内心 感受和思想表现出来。
不同年龄段儿童美术心理特征
涂鸦期(1.5-3.5岁)
象征期(3.5-5岁)
儿童喜欢随意涂鸦,通过涂鸦来表达自己 的情感和想法。
儿童开始尝试用图形符号来代表事物,表 现出一定的象征性。
图示期(5-7岁)
写实期(7岁以后)
儿童能够用较为准确的图形来表现事物, 开始注意画面的构图和色彩搭配。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01 02
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发展迅速,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 法和手段日益丰富。同时,也存在教育资源不均衡、教师专业素质有待 提高等问题。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注重儿童的自由表达和创造力培养,强调艺术教 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鼓励儿童通过艺术手段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
THANKS
感谢观看
02 前运算阶段(2-7岁)
儿童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思维,具有表象思 维能力,但缺乏逻辑思维能力。
03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儿童逐渐发展出逻辑思维能力,但仍需要具体事 物的支持。
美术创作心理过程分析
01
02
03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概述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6b1c12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49.png)
美术教育的目标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标是通过艺术体验,培养儿童的观察 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同时培养其对美的 感知和欣赏能力。
适合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内容
绘画类
适合学前儿童的绘画包括涂鸦、简单的图形、色 彩搭配等,可以锻炼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雕塑与陶艺类
通过玩泥巴、制作小雕塑等,可以让儿童更加了 解物体的形状、大小、空间等概念,同时也可以 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02
03
与语言文学整合
通过故事、诗歌等语言文 学作品,为儿童提供创作 灵感。
与自然学科整合
结合自然环境、科学实验 等,丰富儿童的艺术创作 体验。
与社会科学整合
通过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 的艺术作品,培养儿童的 跨文化意识和全球视野。
03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方法与技巧
创意激发的方法
主题联想
通过主题联想的方式,引导儿童从 不同角度思考与联想,激发创意。
案例一
公共图书馆的儿童美术活动:公共图书馆可以组织各种儿童 美术活动,如绘画比赛、手工制作等,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 的美术体验。
案例二
社区艺术工作室:社区可以设立艺术工作室,提供专业的美 术设备和指导,让儿童可以在这里学习和创作,同时也为社 区的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05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美术教育中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美术教育与儿童认知发展的关系
提高感知能力
通过观察和感受各种美术作品 ,儿童的感知能力得到锻炼和
提高。
促进创造力
美术创作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 ,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创造思维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情感表达
儿童在绘画中可以表达自己的 情感和感受,有助于提高情感
第十章 学前儿童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简介
![第十章 学前儿童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6743c12227916888486d7bc.png)
三、关于形状的知识
对象的外轮廓,唯有眼睛所 能把握的基本特征之一。 几何形状有组织可测量,与 计划和思维有关。 有机形状不规则而具流动性, 蕴藏成长的动态张力,与即 兴和直觉有关。
形状的类似性能够帮助人们 辨别特定艺术家的作品。 每一视觉经验都要依赖主体 (正面、充实的)形状和背 景(负面、充实的)形状。
压印法、拓印法、捺印法、 油印、水印
(1)压印法
在实物版上用墨滚均匀地着 上油墨。 把白纸平整铺放在实物版上。 用洁净另一只滚筒或拓包、 瓶盖、毛巾及手掌均匀用力擦 压印纸,使油墨转印于纸上。
轻轻掀起印纸的一角检查墨 色是否印黑。
(2)拓印法 擦拓法和捶拓法
擦拓法,把印纸铺放在实 物版上,用蜡笔、软铅笔在 纸上按画,实物的图形纹理 拓印于纸上。
断续线——开放、自由、柔 顺可变形式 边缘线——描述一个形状或 颜色终止而另一个开始之处 清晰界定的线条——通常演 示前进 模糊不清、暗淡线条——喻 示后退 不可见线条包括形式的内在 结构、眼睛的诉求点以及视 线和姿势所遵循的途径。
(二)线条的变化 直线和曲线有长短、粗细的 变化,线和线之间可以交叉、 并列、重叠、穿插,线条的 变化无穷。 线的变化可以给人一种形式 美感,它能用无穷的变化表 现出不同物体形象的特点。 同时,不同工具在不同材料 上也会产生不同的痕迹,形 成不同质感的线条。
讲究概括集中,依靠凹凸造型, 注意稳定牢固。
材料工具:粘泥、橡皮泥、面 团泥工板、竹刀以及辅助材料。
(1)教师自己了解泥塑活动中所 用粘泥、橡皮泥和面团特性。寒 冷、炎热季节不宜进行。 (2)彩塑是具有民族特色工艺品。 (3)泥塑材料特点决定泥塑作品 追求质朴、淳厚美感,不追求精 细与细致。 (4)妥善处理儿童泥塑作品。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复习资料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f928a5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e4.png)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复习资料第一章艺术的分类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美术是一种空间艺术依据对艺术形象的感知方式: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视听艺术、想象艺术,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依据艺术形态的创造方式: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依据艺术形象的表现方式:表现艺术、再现艺术,美术中既有表现性的艺术,也有再现性的艺术依据艺术作品的功能:美的艺术、实用艺术美术的类型绘画:美术门类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应用最为广泛,居于基础地位。
雕塑:最具有实体感的造型艺术类型,它的形象具有立体性,不仅诉诸视觉,而且可以触摸。
工艺美术:①实用的工艺美术:整个工艺美术的主体和基础。
(如:家具、灯具、茶具、文具、服饰、玩具)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
②陈设欣赏的工艺美术:注重精美的形式和高超的技艺,实用价值不明显或已完全消失,材料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或经济价值。
建筑:人类用砖、石、瓦、木、铁等物质材料,堆砌修建而成的用以居住和活动的物质生活空间。
学前儿童美术活动过程的特点:1、学前儿童美术活动过程是多感官共同参与的整体性过程2、学前儿童美术活动过程是一个不断建构和生成的过程3、学前儿童美术活动过程是一个通过模仿不断学习的过程4、学前儿童美术活动过程是一个不断对话、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第二章24页罗恩菲尔德,艾斯纳主张、代表人物思想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基本定位一、幼儿园美术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1、幼儿园美术教育着眼于建构幼儿审美心理结构2、幼儿园美术教育以审美性作为选择教育内容的重要标准,并注重激发幼儿的审美情感二、幼儿园美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1、幼儿园美术教育能够唤起幼儿的情感律动2、幼儿园美术教育为幼儿的情感表达提供了有效途径三、幼儿园美术教育是一种创造教育1、幼儿园美术教育着眼于发展幼儿的创造性2、幼儿园美术教育的过程体现了创造性四、幼儿园美术教育是一种美术素养教育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意义一、幼儿园美术教育有利于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1、幼儿园美术教育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审美感受力、鉴赏力2、幼儿园美术教育能够发展幼儿的审美创造力二、幼儿园美术教育有利于幼儿健康情感和健全人格的形成1、幼儿园美术教育有助于激发和宣泄幼儿的情绪情感2、幼儿园美术教育有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养成三、幼儿园美术教育有助于幼儿大脑潜能的开发1、幼儿园美术教育可以推动幼儿右脑发展2、幼儿园美术教育可以促进幼儿左右脑协同互补发展四、幼儿园美术教育有助于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1、美术活动本身有助于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2、幼儿园美术教育有助于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五、幼儿园美术教育有助于幼儿手、眼、脑的协调第三章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一、涂鸦阶段(1.5-3.5岁)(一)未控制的涂鸦:手部动作不协调,涂鸦结果是无规律可循的点、线混杂图(二)有控制的涂鸦(2岁左右):能控制肌肉动作,手、眼能够配合,手腕的灵活性增强(三)圆形涂鸦(2.5岁):手部动作更加灵活,可画出圆圈线条(四)命名涂鸦:当儿童在涂鸦的过程中开始说故事时,可以判断命名涂鸦阶段的到来,涂鸦是儿童绘画活动的起始阶段。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章节测试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e0d0ff03d8ce2f01662363.png)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章节测试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空间。
2.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线条、形体、结构和色彩。
3.美术也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
4.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学前美术教师。
5.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也可通过美术和教育两个方面体现出来。
二、选择题1.()深刻揭示了美术与道德的关系,他说:“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
”A.鲁迅B.梁启超C.章太炎2.()认为,艺术是一种自由的游戏。
A.福禄贝尔B.康德C.斯宾塞3.学前儿童()教学领域是教师引导学前儿童运用各种笔、纸、颜料等绘画工具材料,用线条、色块、构图等艺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来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活动。
A.欣赏B.手工C.绘画4.雕塑作品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另一种是浮雕。
A.浅浮雕B.圆雕C.透雕5.()认为,艺术是一种情感符号。
A.苏珊•朗格B.阿恩海姆C.斯宾塞三、简答题1.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含义?参考答案:美术取向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旨在延续和发展人类的美术文化而实施的教育的最初环节,这种价值取向将美术本身及其功能视为首要的东西。
幼儿阶段是实现这种价值的最初阶段,它为这种价值的完全实现打下了基础。
而教育取向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则着眼教育,以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通过美术教育,追求一般幼儿教育的价值。
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保证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培养儿童的道德感、审美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以及创造性。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立足于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要求艺术渗透整个教育,使幼儿能按其本来面目健康成长,最终成为艺术的、完美的人。
2.谈谈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媒体的多样化问题。
参考答案:随着信息化的迅速普及,美术教学媒体也越来越多样化,视觉的参照物也更丰富多彩,如各种类型的美术作品、影视图像等。
第十章 学前儿童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简介
![第十章 学前儿童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ac50468ddccda38376bafeb.png)
版画根据制版方法的不同分为平版、凸版、凹版、漏 版等几种印制形式,较适合幼儿L制作的常见形式有 对折印画、纸版画、实物版画。
(一)对折印画 对折印画就是将一张纸对折后,在纸的折痕的一 边,用水性或油性的颜料画出图形,趁颜料未干,将 纸对折压印,就可在另一边印出同样的图形,由此得 到一幅对称的图形。
刮画要注意材料和工具的配合,如在油画棒涂绘的色 块上可以用竹签、牙签等进行绘画,但在水粉颜料涂 绘的色块上这种方法就不一定能行得通,因为水粉颜 料干后,很难用竹签刻出痕迹,效果不好。油画颜料 虽然刻画效果不错,但因干得太慢,容易被粘得到处 都是,又不易清洗,所以也不适宜低年龄段幼儿使用 。
二、版画 版画需要进行制版、印制后才能最后完成作品, 所以版画兼有绘画、设计和制作的特点。由于版画的 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对于培 养学生动手动脑、启发思维创造力和进行美育教育, 都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作用,因此,在世界各国 中小学的美术课中都被广泛引入。由于版画具有独特 的艺术形式、审美价值和不同于其他画种的制作手段 ,因此近年来,少儿版画在我国各地蓬勃地开展起来 。
对折印画可以根据颜料性质的不同,将不同的颜色 分几次涂绘、压印,可制得一幅彩色的作品:如果是 油性的、不易干的颜料,绘制在不吸墨的材质上,可 以一次性绘制后压印;如果是水性颜料或绘制在易吸 墨的材质上,则需在绘制一色,甚至一笔后,趁颜料 未干马上压印,逐步完成绘制。
第十章 学前儿童美术基础 知识与技能简介
第一节关于美术的基础知识
(一)色彩的辨认 色彩是造型艺术的主要语言,学前儿童通过美术 活动;学习辨认色彩 的三要素,即色相、纯度和明度。 色相是色彩的相貌指色彩的种类和名称,也是色 彩可呈现出来的质的面貌。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鲜 浊程度。纯度高的色彩鲜艳,在鲜艳的色彩中加黑、 加白、加灰纯度就变低了。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 暗程度。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ppt课件完整版x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ppt课件完整版x](https://img.taocdn.com/s3/m/ba48887c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0.png)
学习布料的裁剪、缝制等技能,制作布艺玩具或装饰品。
欣赏课程
名画欣赏
引导儿童欣赏中外名画,了解不同流派和风格, 提高审美水平。
民间艺术
介绍民间艺术的形式和特点,让儿童感受民族文 化的魅力。
儿童画赏析
欣赏同龄人的优秀作品,激发创作灵感和自信心。
创意课程
综合材料创作
01
鼓励儿童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
通过积极的互动和交流,了解儿 童的需求和想法,及时调整教学
策略和方法。
鼓励儿童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培 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交能
力。
06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评价与反思
评价的目的和标准
评价目的
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教学效果, 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改进教学 提供依据。
评价标准
包括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内容是否 丰富、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参与度 如何等方面。
智能等多种智能观察法
01
02
03
观察大自然
带领儿童走进大自然,观 察各种形态、色彩和质感, 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审美 能力。
观察生活
引导儿童观察日常生活中 的各种事物,发现美的元 素,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观察艺术作品
让儿童欣赏优秀的艺术作 品,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 和表现技巧,提高他们的 艺术素养。
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积极探索适合学前儿童的美术教 学方法和手段,如游戏化教学、 多媒体教学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和儿童的学习兴趣。
强化家园合作
加强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合作, 共同为学前儿童营造良好的美术 学习环境,促进其全面发展。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示范法
教师示范
学前儿童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简介
![学前儿童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a7a3778e009581b6bd9ebd5.png)
(一)对折印画
(二)纸版画
(三)实物版画
三、泥塑
• 注意 1、教师自己要了解泥塑活动中所使用的粘泥、橡皮
泥和面团的特性。
2、泥塑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所以大班时,教 师可引导儿童对自己制作的泥塑作品进行着色描 绘以美化作品。
3、教师评价时,应注重的是儿童泥塑操作过程及作 品整体的稚拙感。
(一)规则形 规则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菱形、多边形等都由直线构成,较为简单明确。
(二)自由形 方向不定的弧线、曲线、波状线等自由曲线组成的形状 称为非规则的自由形状。这类形状常见于大自然,如波 浪、河流、海滩、花、草、枝、叶等。
(三)规则形与自由形相结合的形状 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旋涡形、月亮形、心形等,基 本上是由曲线、弧线构成的形状。如自然界中的太阳、 月亮、海星、卵石、果仁、螺壳等,人造的车轮、扇子、 弹子、皮球等。
四、关于造型的知识 概念:用不同的形组合、塑造成一个新的 形,并放置在画面的某个位置。
原理: 对称与均衡 节奏与韵律 变化与统一
对称与均衡
节奏与韵律
变化与统一
第二节 幼儿园常用的美术教学技能简介
一、刮画 刮画就是利用硬物刮出的痕迹来进行绘画
造型的美术活动。
二、版画
版画需要进行制版、印制后才能最后完 成作品,所以版画兼有绘画、设计和制作 的特点。由于版画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 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对于培养学生动 手动脑、启发思维创造力和进行美育教育, 都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作用。
4、妥善处理儿童的泥塑作品。
四、蜡笔画
五、水粉画
六、线描画
七、国画
小
结
绘画的基本知识作为教师是需要了解和掌握的,以便教 师能更好的指导、引导幼儿。教学活动中,应注意:
美术基本知识与技能
![美术基本知识与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b8e4f1b5e518964bcf847cfa.png)
第二节 完成美术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
• 一、分析材料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用于教学活动的材料,是教学的主要 媒介,一般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规定与要求,分 学科门类和年级顺序进行编写。因此,要了解教材必须首先了解
课程标准或教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纲。
第十三页,共57页
美术教材——文字和图像
第十四页,共57页
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 教材
经常性的让学生参与互动。
(3)布置学习活动与进行练习
描绘、制作等
讨论、调查等 写作、表述等
学生活动和练习
教师辅导
(4)展示评价与布置
学生选择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 的作品
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多 种方式
布置学生下次课需准备的工具 、材料等。
第三十七页,共57页
(二)教学评价与反思
1.美术教学评价的方式 教学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结果进行的评价。 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好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学习热情。
教学活动的实质是教育信息的传播,美术教学是美术教 育信息传播过程,因此,通过美术课应该是最大限度地传播 与美术教育相关的信息。
第五页,共57页
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般是信息的主要传播者,学生在接受了信息之后会以语言、表情和 行为作出反应,这就是所谓的反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效果进行判断,然后调整和改正 自己的教学。
完成美术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
第三页,共57页
• 学习目的: • 1.学会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理解美术教学的实质; • 2.掌握备课的基本方法,认识一堂美术课的基本过程;
• 3.知道并能运用常用的美术教学方法。
第四页,共57页
第一节美术教学的实质——
教育信息的传播
小朋友美术知识点总结
![小朋友美术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ab6d36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52.png)
小朋友美术知识点总结美术是一门让人们通过创作、表现、欣赏艺术作品的学科,对于小朋友来说,美术是培养他们审美情趣、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小朋友可以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情感,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小朋友学习美术时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1.色彩基础知识色彩是美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小朋友在学习美术时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的色彩知识。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颜色有哪些,如红、黄、蓝、绿、橙、紫等。
其次需要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比如主色、辅色、冷暖色等。
另外还要了解颜色的混合和搭配原理,如红色和黄色混合成橙色,蓝色和黄色混合成绿色等。
2.绘画基础知识绘画是美术学习的核心内容,小朋友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绘画知识。
首先要了解绘画的工具,如铅笔、颜料、画笔等,以及它们的用途和特点。
其次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绘画技法,如素描、水彩、油画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此外还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绘画构图原理,如对称、比例、透视等,以及它们在绘画中的作用。
3.造型基础知识造型是美术创作中另一个重要的元素,小朋友在学习美术时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的造型知识。
首先要了解不同的造型方式,如写实、抽象、意象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其次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造型原理,如线条、形状、质感等,以及它们在造型中的作用。
另外还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造型技法,如剪贴、拼贴、塑料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4.手工基础知识手工是美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小朋友在学习美术时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手工知识。
首先要了解一些基础的手工材料,如纸张、布料、线条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其次需要学习一些基础的手工技法,如剪裁、缝合、粘贴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另外还需要学习一些基础的手工造型原理,如三维、立体、可动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5.美术史知识美术史是美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小朋友在学习美术时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的美术史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原色:红黄蓝。 间色:橙、绿、紫。 常见复色:蓝灰、绿 灰、红灰。 无彩色:黑、白、灰。
色彩纯度:色彩的 鲜浊程度。纯度高 色彩鲜艳,鲜艳色 彩中加黑、加白、 加灰纯度变低了。
色彩明度:色彩明 暗程度。紫色明度 最黯淡,黄色明度 最明亮。
(二)色彩的运用 指学前儿童运用认识 颜色表现物体形象, 并通过颜色对比、渐 变、重复等变化丰富 画面,表达自己情绪、 情感。
第二节 幼儿园常用的美术教学 技能简介
一、刮画 利用硬物刮出的痕迹进行绘 画造型的美术活动。 铁笔、刀尖较厚色纸直接刻 画,刻去色纸表面颜色层, 露出底色,形成画面。 水粉颜料、油画颜料、油画 棒根据需要在纸上涂出大块 色块,再用硬物在上面用线 描的画法进行刻绘。
注意材料和工具配合。 油画颜料不适宜低爱年龄段 使用
制作步骤: 工具材料:纸版材、糨糊或 胶水、剪刀 (1)画稿,铅笔画出轮廓, 检查画面正反效果。对画稿 复写分形:用复写纸把画稿 各部分分别转移到纸版上。 (2)剪刻,剪刀把各部分形 象轮廓分别剪出。 (3)转帖,准备一块稍厚纸 做底版,按照画稿形象前后 关系逐层用胶水粘贴在底版 上,粘贴一般规律先大后小, 先下后上,先外后内。
蜡笔涂画注意深浅先后顺序。
手腕抬高,腕关节与指关节松 动灵活。
油画棒材质松软,色彩鲜艳浓 重,容易出效果。
技法:勾线、填色、单色平涂、 晕染过渡、与水粉和水彩结合, 涂好颜色用硬物在颜料上刻画。
五、水粉画
宣传色,粉质,色彩鲜艳,容 易做大面积平涂。
小瓶为好。色粉多,胶水略高 出。多余胶水倒去,小汤匙加点 水搅拌,调成适当。 画纸大。16开。厚实些。
(4)滚墨。在纸版上 用墨滚均匀上墨。 (5)移版。把滚好墨 的纸转移到干净底版 上。 (6)印刷。纸版上铺 纸对印。
二、幼儿园与所在社区的融 合与双向服务 改变关门办教育倾向,幼 儿园与当地之间互惠互利、 双向服务,发挥公共关系主 体管理职能,,使幼儿教育 融入所在社区,与社区相互 促进,同步发展。
江 北 教 师 进 修 学 马院 星
识学 与前 技儿 能童 简美 介术 基 础 知
第 十 章
学习内容提要
了解幼儿园美术教学 活动开展所必需的美术 基础知识 掌握幼儿园常用的一 些美术技能
第一节 关于美术的 基础知识
一、关于色彩的知识 绘画基本要素之一。有表 现性、象征性和装饰性三创 作者可以从自己表 现意图出发,主观 对色彩进行搭配, 通过色彩表达自己 情绪或思想。
黑色为主。墨色浓淡、干湿渗 透。
(三)实物版画
1、特点
手掌沾墨印在纸上,最简易实 物版画。
利用生活中各种实物自然形状、 肌理、花纹图案,巧妙组织拼 成画面并粘贴在厚纸版上,着 墨印刷成为具有新颖意念和印 刷美感的实物版画。 树叶、树皮、细树枝、蔬菜、 线绳、布料、编织物、粗纹纸、 纱网、砂纸、鱼骨、梳子等。
2、实物版画印刷方法
六、线描画
线条勾画出物体轮廓,表现对 象形态绘画技法。画法简单、造 型明确、概括性强。
材料要求高,铅笔、蜡笔、油 画棒、水笔,可以单色,可多色, 不同颜色画不同物体,不同颜色 同一物体不同部位。 用线肯定,一个物体被分成几 段,每段线条一笔画成,宁可画 错,不能涂改。
七、国画
用毛笔、墨和宣纸绘画。 困难,线条变化丰富。 握毛笔方法与铅笔相同,大中 小三支毛笔。温水浸泡开笔头。
节奏指视觉在画面上所作的 秩序的、连续的运动。 韵律指富有情调的节奏变化。 变化指由大小、高矮、疏密、 深浅等性质相异的要素并臵 在一起时所造成的显著对比 的感觉,特点是活泼多样、 有动感。 统一指由性质相同或类似的 要素并臵在一起时造成的一 种一致的,或具有一致趋势 的感觉,特点是严肃庄重、 有静感。
(5)泥塑作业难易程度,以物体 形状简单与复杂、塑造技法的容 易与困难作为依据。
(6)泥塑作业范例,大一些,多 做几件,分放几处。
(7)主要是临摹作业。也可意愿 作业。 (8)讲评与图画作业讲评一样, 达到基本要求为良好。创造性泥 塑表扬。好作品着色保存。
四、蜡笔画(油画棒)
价廉物美绘画工具。绘制效果 不错。
三、关于形状的知识
对象的外轮廓,唯有眼睛所 能把握的基本特征之一。 几何形状有组织可测量,与 计划和思维有关。 有机形状不规则而具流动性, 蕴藏成长的动态张力,与即 兴和直觉有关。
形状的类似性能够帮助人们 辨别特定艺术家的作品。 每一视觉经验都要依赖主体 (正面、充实的)形状和背 景(负面、充实的)形状。
断续线——开放、自由、柔 顺可变形式 边缘线——描述一个形状或 颜色终止而另一个开始之处 清晰界定的线条——通常演 示前进 模糊不清、暗淡线条——喻 示后退 不可见线条包括形式的内在 结构、眼睛的诉求点以及视 线和姿势所遵循的途径。
(二)线条的变化 直线和曲线有长短、粗细的 变化,线和线之间可以交叉、 并列、重叠、穿插,线条的 变化无穷。 线的变化可以给人一种形式 美感,它能用无穷的变化表 现出不同物体形象的特点。 同时,不同工具在不同材料 上也会产生不同的痕迹,形 成不同质感的线条。
吹塑纸版画制作步骤:
(3)刻制。用铅笔或圆珠 笔在吹塑纸版上按照画稿 “刻制”,在纸版上“画 线”,画过地方版画呈凹线。 注意点、线粗细疏密变化, 用各种笔杆、筷子等物压画。 (4)印刷。先将刻好吹塑 版用胶水平贴在厚纸版上。 印吹塑版画油墨要适当调稀, 加入少许调色油或松节油。 用油墨滚筒在版面上均匀滚 上油墨,铺纸轻轻压印。
经历按物择色、通过 颜色变化来处理画面 上色彩、色彩的情感 表达三个过程。
按物择色:学前儿童能运 用认识颜色,正确表达出带 有固定颜色的自然物,选择 与实物相似颜色着色。 通过颜色变化来处理画面 上色彩:通过色彩对比、渐 变、重复等变化来表现画面 各种形象与画面底色之间的 关系,使画面更明亮、生动。 色彩的情感表达:运用主 观知觉来构成画面的色彩。
四、关于造型的知识 塑造形象,具有可视、形状、 大小、浓淡、位臵等所有造 型要素。 用不同组合,塑造成一个新 形,并放臵在画面的某个位 臵。
儿童的审美视觉中,面对他 一无所知的世界,尚无能力 将繁复的对象细节巨细无遗 地尽收眼底,而是高度概括 地“发现”对象的基本结构, 具有一种“完形性”。
(一)规则性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梯形、平行四边形、菱形、 多边形都由直线构成,较为 简单明确,规则几何形状。
(二)自由形 方向不定的弧线、曲线、波 状线等自由曲线组成的形状 称为非规则的自由形状。
(三)规则形与自由形相结 合的形状 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漩 涡性、月亮形、心形,基本 上是由曲线、弧线构成的形 状。简单又复杂,特殊形状, 自由形和规则形相结合形状。
油印工具材料: 松节油或调色油用来调制 油墨,使黏度适中。 汽油或煤油用来清洗印刷 工具。 胶印油墨或铅印油墨 油画色 油墨滚子 玻璃板 调墨刀 马莲 拓包 木蘑菇等。
三、泥塑
通过团、搓、压、连接、拉和 捏等手段,塑造成立体形状的物 体形象活动。 锻炼手指肌肉动作灵活性,发 展手眼协调能力,空间知觉能力。
二、版画
需要进行制版、印制后才能 完成作品,兼有绘画、设计 和制作特点。 分为平版、凸版、凹版、漏 版等几种印制形式。 适合幼儿常见形式:折印画、 纸版画、实物版画。
(一)对折印画 将一张纸对折后,在纸的折 痕一边,用水性或油性颜料 画出图形,趁颜料未干,将 纸对折压印,在另一边引出 同样图形,由此得到一幅对 称图形。
(2)拓印法
捶拓法
在实物版上刷一遍稀薄的糨 糊水。 把宣纸铺放在实物版上,将 纸轻微喷湿。
用毛刷子轻轻打纸入版,使 纸平整紧贴版面并呈现清晰 凹凸形状。
用用拓包、笔刷等团墨与颜 色在凹凸的纸面上拓印成形, 由浅入深达到满意为止。
(3)捺印法 在实物上刷墨后直接往纸上 捺印。
3、实物版画的制作步骤
二、关于线条的知识 线条是造型的基本要素之 一。线条的运动与变化能 增加造型的效果。 (一)线条的基本形态 直线与曲线: 直线——水平线、垂直 线、斜线 曲线——根据圆弧度大 小、方向转换的不同而呈 现的各种曲线。
水平线——放松、平静与休 止 垂直线——静态张力、准备 就绪、抵抗力、支撑 斜线——动作、活力和不平 衡 弧线、曲线、波浪线——流 畅、舒缓、优雅之感 直折线——有力、果断、起 伏不定 绕成一个连续线——清楚界 定、包容、把持住形式的趋 势
(1)选择实物材料。组织 画面。
(2)用乳胶将材料粘贴在 厚纸版上,即成实物版。 (3)用油墨滚在实物版上 均匀滚动上磨,油墨厚薄要 适度。
3、实物版画的制作步骤
(4)在实物版上铺放印纸, 用洁净滚筒或马莲、拓包印 刷工具在纸背磨压,使油墨 饱满清晰转印纸上。 (5)掀起画纸一角检查印 刷效果。 (6)揭下印纸,作品完成, 签写画题、姓名、年代、编 号。
压印法、拓印法、捺印法、 油印、水印
(1)压印法
在实物版上用墨滚均匀地着 上油墨。 把白纸平整铺放在实物版上。 用洁净另一只滚筒或拓包、 瓶盖、毛巾及手掌均匀用力擦 压印纸,使油墨转印于纸上。
轻轻掀起印纸的一角检查墨 色是否印黑。
(2)拓印法 擦拓法和捶拓法
擦拓法,把印纸铺放在实 物版上,用蜡笔、软铅笔在 纸上按画,实物的图形纹理 拓印于纸上。
方法多样:剪贴、刀刻、手 撕、镂孔、揉捏,制作凸版、 凹版、孔版、综合版,无论 黑白、套色、油印、水印、 拓印、漏印均可。 表现力丰富,优美纸质肌理 和自然情趣。
纸板用纸白板纸、卡纸、图 画纸、草板纸、市纹纸、滤 纸、铜版纸、牛皮纸、废旧 画报、挂历纸等。
1、剪贴纸版画 依据画稿轮廓分别剪刻出各 种图形,再按照前后上下层 次关系,重叠粘贴完成完整 图像,制作出具有高低厚薄 的凹凸版,一般贴二三层纸 为佳,类似布贴画、剪贴画。 剪贴纸版画造型淳朴稚拙、 简洁夸张、自由随意,纯真 自然,具有拓片印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