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分段解剖
合集下载
肝脏分段解剖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肿瘤生物学行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肿瘤医学临床研究中心
肝脏的解剖分段简介
——王林伟
Zhongnan Hospit1al
肝脏分段方法
1、传统的解剖分段法 经镰状韧带将肝脏分为肝右叶、肝左叶
Zhongnan Hospit2al
肝脏分段方法
2、功能分段法:Couinaud分段法(5叶8段) 肝右静脉将肝脏分为右前段和右后段。 肝中静脉将肝脏分为左叶和右叶(或者说右半肝和左半肝), 肝左静脉将肝左叶分为内侧段和外侧段。 门静脉将肝脏分为上、下段,左、右门静脉发出上、下分
支分别进入每段的中心。
Zhongnan Hospital
肝脏隔面分段示意图
Zhongnan Hospit4al
上:2,4,8,7 下:3,4,5,6
肝脏脏面分段示意图
Zhongnan Hospital
经第二肝门的示意图
Zhongnan Hospit6al
经门脉右支的示意图
Zhongnan Hospit7al
经门脉左支的CT图像
Zhongnan Hospit8al
经脾静脉的CT图像
Zhongnan Hospit9al
经第二肝门下方层面的CT图像
Zhongnan Hospi1t0al
经第一肝门层面的CT图像
Zhonghongnan Hospi1t2al
连续CT横断面图像
Zhongnan Hospital
肝脏分段的意义
➢ 每段都是一个独立单位,切除任何一段而不会影响 其他。
➢ 每段有自己的流入和流出血管以及胆管系统。 ➢ 每段的中心有门静脉、肝动脉及胆管分支,每一段
的外围有通过肝静脉的流出血管。
Zhongnan Hospi1t4al
肝脏的解剖分段简介
——王林伟
Zhongnan Hospit1al
肝脏分段方法
1、传统的解剖分段法 经镰状韧带将肝脏分为肝右叶、肝左叶
Zhongnan Hospit2al
肝脏分段方法
2、功能分段法:Couinaud分段法(5叶8段) 肝右静脉将肝脏分为右前段和右后段。 肝中静脉将肝脏分为左叶和右叶(或者说右半肝和左半肝), 肝左静脉将肝左叶分为内侧段和外侧段。 门静脉将肝脏分为上、下段,左、右门静脉发出上、下分
支分别进入每段的中心。
Zhongnan Hospital
肝脏隔面分段示意图
Zhongnan Hospit4al
上:2,4,8,7 下:3,4,5,6
肝脏脏面分段示意图
Zhongnan Hospital
经第二肝门的示意图
Zhongnan Hospit6al
经门脉右支的示意图
Zhongnan Hospit7al
经门脉左支的CT图像
Zhongnan Hospit8al
经脾静脉的CT图像
Zhongnan Hospit9al
经第二肝门下方层面的CT图像
Zhongnan Hospi1t0al
经第一肝门层面的CT图像
Zhonghongnan Hospi1t2al
连续CT横断面图像
Zhongnan Hospital
肝脏分段的意义
➢ 每段都是一个独立单位,切除任何一段而不会影响 其他。
➢ 每段有自己的流入和流出血管以及胆管系统。 ➢ 每段的中心有门静脉、肝动脉及胆管分支,每一段
的外围有通过肝静脉的流出血管。
Zhongnan Hospi1t4al
肝内管道及肝脏分段断层解剖PPT课件
右后下段
位于右冠状切面的后缘和下缘,呈三角形,其上缘为冠 状韧带,下缘为右三角韧带。
肝脏分段的临床意义
有助于手术定位
肝脏分段有助于手术时准确定 位病变部位,提高手术的精确 性和安全性。
有助于影像诊断
肝脏分段有助于影像学检查时 准确定位病变部位,提高诊断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有助于治疗方案选择
肝脏分段有助于医生根据病变 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或非手术 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02
基于Glisson系统的分段
以Glisson囊为界,将肝脏分为左、右半肝,左、右半肝又可进一步分
为五段或八段。
03
基于冠状切面的分段
在冠状切面上,将肝脏分为左、右两叶和尾状叶,左、右两叶又可进一
步分为左外叶上段、左外叶下段、左内叶、右前下段、右后上段和右后
下段。
肝脏各段的特征
左外叶上段
位于左冠状切面的上缘,呈三角形,其上缘 为冠状韧带,下缘为左三角韧带。
04
肝脏的断层解剖
肝脏的横断层解剖
02
01
03
肝脏横断层解剖是观察肝脏在横切面上的结构,主要 显示肝脏的左右两叶和尾状叶。
在横断层解剖中,可以观察到肝静脉、门静脉和胆管 的走向和分布,以及肝脏内部的血流方向。
横断层解剖对于肝脏手术和介入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有助于医生了解肝脏的内部结构和毗邻关系。
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
诊断肝内占位性病变
通过断层解剖,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肝脏内部的占位性病变,如肿 瘤、囊肿等,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鉴别病变性质
通过观察病变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 鉴别病变的性质,如良恶性。
评估肝功能
通过对肝脏分段断层的观察,可以评估肝脏的质地、大小、形态等, 从而评估肝功能状况。
位于右冠状切面的后缘和下缘,呈三角形,其上缘为冠 状韧带,下缘为右三角韧带。
肝脏分段的临床意义
有助于手术定位
肝脏分段有助于手术时准确定 位病变部位,提高手术的精确 性和安全性。
有助于影像诊断
肝脏分段有助于影像学检查时 准确定位病变部位,提高诊断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有助于治疗方案选择
肝脏分段有助于医生根据病变 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或非手术 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02
基于Glisson系统的分段
以Glisson囊为界,将肝脏分为左、右半肝,左、右半肝又可进一步分
为五段或八段。
03
基于冠状切面的分段
在冠状切面上,将肝脏分为左、右两叶和尾状叶,左、右两叶又可进一
步分为左外叶上段、左外叶下段、左内叶、右前下段、右后上段和右后
下段。
肝脏各段的特征
左外叶上段
位于左冠状切面的上缘,呈三角形,其上缘 为冠状韧带,下缘为左三角韧带。
04
肝脏的断层解剖
肝脏的横断层解剖
02
01
03
肝脏横断层解剖是观察肝脏在横切面上的结构,主要 显示肝脏的左右两叶和尾状叶。
在横断层解剖中,可以观察到肝静脉、门静脉和胆管 的走向和分布,以及肝脏内部的血流方向。
横断层解剖对于肝脏手术和介入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有助于医生了解肝脏的内部结构和毗邻关系。
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
诊断肝内占位性病变
通过断层解剖,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肝脏内部的占位性病变,如肿 瘤、囊肿等,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鉴别病变性质
通过观察病变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 鉴别病变的性质,如良恶性。
评估肝功能
通过对肝脏分段断层的观察,可以评估肝脏的质地、大小、形态等, 从而评估肝功能状况。
肝内管道及肝脏分段断层解剖
肝胆管系统
肝胆管系统由肝内胆管和肝外胆管组成,主要负 责胆汁的分泌、运输和排泄。
肝内胆管起源于肝小叶内的胆小管,逐渐汇合成 较大的胆管,最终汇入左右肝管。
肝外胆管包括胆囊、胆囊管和肝总管等部分,与 十二指肠相连,形成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通路。
02
肝脏分段
基于Glisson系统的分段
01
02
03
肝左叶
断层解剖在影像诊断中的 应用
通过影像学手段如CT、MRI等,可以对肝 脏进行断层解剖,从而更精确地定位病变位
置,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肝内管道在肝脏手术中的意义
指导手术切除范围
在肝脏手术中,肝内管道的分布决定 了手术切除的范围和方式。了解肝内 管道的位置和走行,有助于制定合理 的手术方案,减少手术并发症。
肝脏的轴状断层是沿着肝脏的横轴进行的,能够展示肝脏的上、下叶和左、右段的结构。
详细描述
在轴状断层上,肝脏被分为上下两叶,上叶又分为左上前叶和右上前叶,下叶则分为左 下前叶和右下前叶。此外,轴状断层上还能够清晰地显示出肝脏的血管、胆管和淋巴管
等管道系统的分布情况。
04
肝内管道与肝脏分段断层的 关系
肝内管道与肝脏分段的关系
降低手术风险
熟悉肝内管道的解剖结构,有助于在 手术过程中避免损伤重要的管道结构 ,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
05
肝内管道及肝脏分段断层在 影像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在肝内管道及肝脏分段断层中的应用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能够实时显示肝脏及肝内管道的 结构和血流情况。
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肝脏的分段和断层结构,对于肝脏肿瘤、胆管结石、肝脓肿等 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肝脏分段解剖影像学
IV
V
VI
IV V
VI
IV
V
VI
V
VI
V
VI
左右半肝五叶左右半肝五叶viiiviii段段下腔静脉左缘至胆囊切迹中点的连线viiiviiiviiiiiiiiiiivviiiviiviiviiiiviiiiivviiiviiiiiiiiviiviiiviivviivivvivivi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பைடு நூலகம்肝的分叶与分段
根据:肝门静脉的肝内分支并结合肝的沟、切迹、裂等。 分成: 左、右半肝,五叶, VIII段
• 下腔静脉右缘至胆囊切迹中点右侧的肝前缘的外中1/3交点处连线 • 下腔静脉左缘至胆囊切迹中点的连线
IV VIII
III II
VII
IV
III II I
VIII
VII
IV
III III II
VIII
I I
VII
IV
III
II
VIII I VII
IV
III
V
I
VI
IV
III
V
VI
肝正中裂(肝中静脉)-------右肝、左肝. 左纵沟(左门静脉矢状部)---左外叶、左肝内叶(Ⅳ) 段间裂(左肝静脉)-----左外叶上段、下段(Ⅱ、Ⅲ) 右叶间裂(右肝静脉)-------右前叶、右后叶 右前叶门静脉分叉-------上段、下段(Ⅴ、Ⅷ) 右后叶门静脉分叉-------上段、下段(Ⅵ、Ⅶ) 尾叶(Ⅰ) 腔静脉-----------------左尾叶、右尾叶
肝脏的基本解剖及分段
详细描述
肝脏接受来自门静脉和肝动脉的双重血流供应。门静脉负责输送消化吸收的营养 物质和有害物质,而肝动脉则提供氧气。这种双重血流供应保证了肝脏的正常生 理功能。
肝脏的胆管系统
总结词
肝脏通过胆管系统排泄胆汁,参与消化过程。
详细描述
肝脏产生胆汁,胆汁通过胆管系统输送到胆囊中储存。在消化食物时,胆囊释放胆汁进入肠道,帮助 分解脂肪和其他脂溶性物质。因此,胆管系统的正常运作对于维持消化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肝硬化症状
肝硬化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 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疲劳 、食欲不振、黄疸、腹水和脾 功能亢进等。
肝硬化治疗
肝硬化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 疗、戒酒、调整饮食和生活方 式等,晚期可能需要肝移植。
肝癌
肝癌定义 肝癌病因 肝癌症状 肝癌治疗
肝癌是指肝脏的恶性肿瘤,通常由肝细胞或胆管细胞发生癌变 而来。
肝癌的常见病因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酗酒和某些遗传因素 等。
肝癌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增大,可能出现右上腹疼 痛、黄疸、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等症状。
肝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具 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病情和肿瘤分期来确定。
06
CATALOGUE
肝脏的生理特点
肝脏的再生能力
总结词
肝脏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即使在受损后也能恢复其结构和 功能。
详细描述
肝脏是人体内唯一能够完全再生的器官。即使肝脏被部分切 除,剩余的部分也能在一段时间内再生,恢复到原来的大小 和功能。这种再生能力使得肝脏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潜 在的应用价值。
肝脏的血流特点
总结词
肝脏具有独特的血流供应,为肝脏提供必要的营养和氧气。
吞噬作用
肝脏中的巨噬细胞能够吞噬和清 除入侵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
肝脏接受来自门静脉和肝动脉的双重血流供应。门静脉负责输送消化吸收的营养 物质和有害物质,而肝动脉则提供氧气。这种双重血流供应保证了肝脏的正常生 理功能。
肝脏的胆管系统
总结词
肝脏通过胆管系统排泄胆汁,参与消化过程。
详细描述
肝脏产生胆汁,胆汁通过胆管系统输送到胆囊中储存。在消化食物时,胆囊释放胆汁进入肠道,帮助 分解脂肪和其他脂溶性物质。因此,胆管系统的正常运作对于维持消化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肝硬化症状
肝硬化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 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疲劳 、食欲不振、黄疸、腹水和脾 功能亢进等。
肝硬化治疗
肝硬化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 疗、戒酒、调整饮食和生活方 式等,晚期可能需要肝移植。
肝癌
肝癌定义 肝癌病因 肝癌症状 肝癌治疗
肝癌是指肝脏的恶性肿瘤,通常由肝细胞或胆管细胞发生癌变 而来。
肝癌的常见病因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酗酒和某些遗传因素 等。
肝癌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增大,可能出现右上腹疼 痛、黄疸、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等症状。
肝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具 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病情和肿瘤分期来确定。
06
CATALOGUE
肝脏的生理特点
肝脏的再生能力
总结词
肝脏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即使在受损后也能恢复其结构和 功能。
详细描述
肝脏是人体内唯一能够完全再生的器官。即使肝脏被部分切 除,剩余的部分也能在一段时间内再生,恢复到原来的大小 和功能。这种再生能力使得肝脏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潜 在的应用价值。
肝脏的血流特点
总结词
肝脏具有独特的血流供应,为肝脏提供必要的营养和氧气。
吞噬作用
肝脏中的巨噬细胞能够吞噬和清 除入侵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
肝脏的解剖及分段PPT课件
• 肝脏的分叶和分段在临床上对于描述病变位置, 确定治疗方案、特别是肝的切除范围,以及肝 肿瘤的选择介入治疗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 肝的功能解剖则 是按照肝内
Glisson系统和
肝静脉的分布规 律,并结合某些外 形标志来分段分
叶的。
• Glisson系统即肝门静脉、肝动脉、胆管在肝 内的分、属支被结缔组织纤维鞘包绕而形成的 三联管道系统,似树枝状分布于肝内。
• 一般规律,从CT上看,最先看到的是S8然后是 S2、3,肝左外叶以肝裂为界,左内叶为肝裂和 肝中静脉之间的区域,胆囊往下的层次是S5, 最后的层面一般是S6,下腔静脉和门静脉夹着 的是尾状叶,即S1。
谢谢大家! 不足之处请多指正!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 尾状叶同时接受来自 左右肝门静脉和肝动 脉的分支供血,其静 脉血经肝小静脉直接 回流入下腔静脉。
• 肝脏被正中裂分左、 右半肝,左、右半肝又 分为四部。
• 左半肝分内、外两叶, 右半肝分前、后两叶
• 门静脉左、右支充当 横裂,将四部又分为八 段。
前面观
下面观
• 记忆:第一肝门以上顺时针:7 8 4 2 第一肝门以下顺时针:6 5 4 3
内有下腔静脉通过。
• 肝下面凹凸不平,邻接一些腹腔器官,又称 脏面。
• 脏面中部有略呈“H”形的3条沟。
• 其中横行的沟位于脏面正中,有肝左、右管, 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和
肝的神经、淋巴管等由此出入,故称肝门。
• 左侧的纵沟较窄而深, 沟的前部内有肝圆韧带 通过,称肝圆韧带裂。
➢ 2、左叶间裂:又 称脐裂,镰状韧带 左侧1cm处至下腔 静脉左侧的连线, 于人体正中线前方 偏右约15°;把 左半肝为左内叶与 左外叶;裂中有肝 左静脉走行。
• 肝的功能解剖则 是按照肝内
Glisson系统和
肝静脉的分布规 律,并结合某些外 形标志来分段分
叶的。
• Glisson系统即肝门静脉、肝动脉、胆管在肝 内的分、属支被结缔组织纤维鞘包绕而形成的 三联管道系统,似树枝状分布于肝内。
• 一般规律,从CT上看,最先看到的是S8然后是 S2、3,肝左外叶以肝裂为界,左内叶为肝裂和 肝中静脉之间的区域,胆囊往下的层次是S5, 最后的层面一般是S6,下腔静脉和门静脉夹着 的是尾状叶,即S1。
谢谢大家! 不足之处请多指正!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 尾状叶同时接受来自 左右肝门静脉和肝动 脉的分支供血,其静 脉血经肝小静脉直接 回流入下腔静脉。
• 肝脏被正中裂分左、 右半肝,左、右半肝又 分为四部。
• 左半肝分内、外两叶, 右半肝分前、后两叶
• 门静脉左、右支充当 横裂,将四部又分为八 段。
前面观
下面观
• 记忆:第一肝门以上顺时针:7 8 4 2 第一肝门以下顺时针:6 5 4 3
内有下腔静脉通过。
• 肝下面凹凸不平,邻接一些腹腔器官,又称 脏面。
• 脏面中部有略呈“H”形的3条沟。
• 其中横行的沟位于脏面正中,有肝左、右管, 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和
肝的神经、淋巴管等由此出入,故称肝门。
• 左侧的纵沟较窄而深, 沟的前部内有肝圆韧带 通过,称肝圆韧带裂。
➢ 2、左叶间裂:又 称脐裂,镰状韧带 左侧1cm处至下腔 静脉左侧的连线, 于人体正中线前方 偏右约15°;把 左半肝为左内叶与 左外叶;裂中有肝 左静脉走行。
肝的解剖及分段课件
肝的解剖及分段课件
目录
• 肝的基本解剖结构 • 肝的分段及功能 • 肝的血管与胆道系统 • 肝的淋巴与神经系统 • 肝的解剖变异与临床意义 • 肝的影像学表现与诊断
01
肝的基本解剖结构
位置与形态
位置
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形态
肝呈不规则的楔形,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左、右四 缘。
各段肝的功能特点
左内叶
位于肝左叶的内侧部,主要负责胆汁的生成和 排泄。
左外叶上段
位于肝左叶的外侧上部,具有代谢和解毒功能。
左外叶下段
位于肝左叶的外侧下部,参与糖原的合成和储存。
各段肝的功能特点
右前叶上段
右后叶上段
位于肝右叶的前上部,具有合成血浆 蛋白的功能。
位于肝右叶的后上部,负责药物的代 谢和排泄。
淋巴系统作用
引流肝脏产生的淋巴液,参与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维护 肝脏内环境的稳定。
神经系统作用
调节肝内血管和胆管的舒缩功能,参与肝脏的代谢、分泌 和排泄等功能调节,维持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
淋巴与神经相互作用
淋巴系统通过传递免疫信息和炎症因子,影响神经系统的 功能;神经系统则通过调节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 等过程,影响淋巴系统的免疫功能。
肝动脉与门静脉的关系
肝动脉和门静脉在肝内形成广泛的吻合支,共同为肝脏提供充足的 血液供应。
肝静脉系统
肝静脉
01
肝静脉是肝脏的主要回流静脉,负责将经过肝脏代谢后的血液
回流至下腔静脉。
肝静脉的分支与走行
02
肝静脉在肝内分为左、中、右三支主要分支,分别收集对应肝
段的血液,最终汇合成肝总静脉注入下腔静脉。
密度与回声
目录
• 肝的基本解剖结构 • 肝的分段及功能 • 肝的血管与胆道系统 • 肝的淋巴与神经系统 • 肝的解剖变异与临床意义 • 肝的影像学表现与诊断
01
肝的基本解剖结构
位置与形态
位置
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形态
肝呈不规则的楔形,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左、右四 缘。
各段肝的功能特点
左内叶
位于肝左叶的内侧部,主要负责胆汁的生成和 排泄。
左外叶上段
位于肝左叶的外侧上部,具有代谢和解毒功能。
左外叶下段
位于肝左叶的外侧下部,参与糖原的合成和储存。
各段肝的功能特点
右前叶上段
右后叶上段
位于肝右叶的前上部,具有合成血浆 蛋白的功能。
位于肝右叶的后上部,负责药物的代 谢和排泄。
淋巴系统作用
引流肝脏产生的淋巴液,参与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维护 肝脏内环境的稳定。
神经系统作用
调节肝内血管和胆管的舒缩功能,参与肝脏的代谢、分泌 和排泄等功能调节,维持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
淋巴与神经相互作用
淋巴系统通过传递免疫信息和炎症因子,影响神经系统的 功能;神经系统则通过调节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 等过程,影响淋巴系统的免疫功能。
肝动脉与门静脉的关系
肝动脉和门静脉在肝内形成广泛的吻合支,共同为肝脏提供充足的 血液供应。
肝静脉系统
肝静脉
01
肝静脉是肝脏的主要回流静脉,负责将经过肝脏代谢后的血液
回流至下腔静脉。
肝静脉的分支与走行
02
肝静脉在肝内分为左、中、右三支主要分支,分别收集对应肝
段的血液,最终汇合成肝总静脉注入下腔静脉。
密度与回声
肝脏五叶八段解剖ppt
THANK YOU
2019/12/31
SUCCESS
THANK YOU
2019/12/31
门静脉水平及以下,肝左静脉左侧 门静脉水平之上,肝中肝左静脉之间
门静脉水平以下,肝中静脉左侧 门静脉水平以下,肝中,肝右静脉之间
门静脉水平以下,肝右静脉右侧
门静脉水平以上,肝右静脉右侧
门静脉水以上为S8,S7; 肝右静脉与肝中静脉之间是右前叶,肝右静脉以后
是右后叶; 从CT上首先看到的是S8,然后是S2/3, 肝左外叶以肝裂为界,肝左内叶在肝裂与肝中静脉
之间。 胆囊往下的层次是S5,最后的层面是S6,下腔和门
静脉夹着的是尾状叶,即S1.
汇入下腔静脉处即背裂,至肝门的弧形线 门静脉水平之上,肝左静脉左侧
肝中静脉所在纵行平面将肝脏分 为左右半肝,以肝左静脉为界将 左半肝纵行分为左内与左外叶;
左外叶以门静脉左支为界水平 分为上下两段。
肝右静脉纵向将肝脏分为肝右前 叶和肝右后叶;
门静脉右支横向将肝右叶分为上 下前后四段 。
CT阅片方法
首先找出肝脏三大静脉,门静脉及分叉部位。 门静脉分叉区分上段和下段,及肝S5/S8,S6/S7,
肝脏大体解剖
根据肝内门静脉干和肝静脉的分布 范围,将肝脏分为八段,门静脉分 支分布于肝段内,而肝静脉位于肝 段间。
五 叶 八 段
Couinaud称有肝静脉的裂为门裂
1、正中裂:下腔静脉左壁至胆囊窝中份的连线,内有肝中静脉走行,分肝 为左、右半肝。 2、左叶间裂:即脐裂,肝膈面为镰状韧带左侧1cm处和下腔静脉左壁的连线, 脏面则为肝圆韧带裂。分左半肝为左内叶和左外叶。 3、左段间裂:即左门裂,按肝门静脉左支走行画的线,分左外叶为上段 (段II)和下段(段III)。 4、背裂:上起三大肝静脉注入下腔静脉处,下至肝门的弧形线,即尾状叶的 周界,将尾状叶(段I)与右前叶和左内叶分开。 5、下腔静脉右壁至肝下缘胆囊中份与肝右下角中右1/3交点的连线,即右门 裂,内有肝右静脉走行,分右半肝为右前叶和右后叶。 6、右段间裂:即横裂,为肝门静脉右支的延长线,将右后叶分成两段。 7、横裂:肝门静脉左支横部和肝门静脉右支的延长线即为横裂。肝门静脉左 支横部上方为段IVa、下方为段IVb
2019/12/31
SUCCESS
THANK YOU
2019/12/31
门静脉水平及以下,肝左静脉左侧 门静脉水平之上,肝中肝左静脉之间
门静脉水平以下,肝中静脉左侧 门静脉水平以下,肝中,肝右静脉之间
门静脉水平以下,肝右静脉右侧
门静脉水平以上,肝右静脉右侧
门静脉水以上为S8,S7; 肝右静脉与肝中静脉之间是右前叶,肝右静脉以后
是右后叶; 从CT上首先看到的是S8,然后是S2/3, 肝左外叶以肝裂为界,肝左内叶在肝裂与肝中静脉
之间。 胆囊往下的层次是S5,最后的层面是S6,下腔和门
静脉夹着的是尾状叶,即S1.
汇入下腔静脉处即背裂,至肝门的弧形线 门静脉水平之上,肝左静脉左侧
肝中静脉所在纵行平面将肝脏分 为左右半肝,以肝左静脉为界将 左半肝纵行分为左内与左外叶;
左外叶以门静脉左支为界水平 分为上下两段。
肝右静脉纵向将肝脏分为肝右前 叶和肝右后叶;
门静脉右支横向将肝右叶分为上 下前后四段 。
CT阅片方法
首先找出肝脏三大静脉,门静脉及分叉部位。 门静脉分叉区分上段和下段,及肝S5/S8,S6/S7,
肝脏大体解剖
根据肝内门静脉干和肝静脉的分布 范围,将肝脏分为八段,门静脉分 支分布于肝段内,而肝静脉位于肝 段间。
五 叶 八 段
Couinaud称有肝静脉的裂为门裂
1、正中裂:下腔静脉左壁至胆囊窝中份的连线,内有肝中静脉走行,分肝 为左、右半肝。 2、左叶间裂:即脐裂,肝膈面为镰状韧带左侧1cm处和下腔静脉左壁的连线, 脏面则为肝圆韧带裂。分左半肝为左内叶和左外叶。 3、左段间裂:即左门裂,按肝门静脉左支走行画的线,分左外叶为上段 (段II)和下段(段III)。 4、背裂:上起三大肝静脉注入下腔静脉处,下至肝门的弧形线,即尾状叶的 周界,将尾状叶(段I)与右前叶和左内叶分开。 5、下腔静脉右壁至肝下缘胆囊中份与肝右下角中右1/3交点的连线,即右门 裂,内有肝右静脉走行,分右半肝为右前叶和右后叶。 6、右段间裂:即横裂,为肝门静脉右支的延长线,将右后叶分成两段。 7、横裂:肝门静脉左支横部和肝门静脉右支的延长线即为横裂。肝门静脉左 支横部上方为段IVa、下方为段IVb
肝脏超声分叶、分段-课件
肝脏的超声分叶分段
肝脏呈楔形,位于右上腹及中上腹部。 肝脏的膈面呈圆顶形,有韧带与膈肌相 连;镰状韧带将其分为左、右两叶。 肝 的脏面凹陷不平,有左、右纵沟和中间 的一条横沟,呈H形。
镰状韧带 冠状韧带 肝左叶 肝右叶 裸区
肝脏膈面
肝脏脏面
借“H”形沟—右叶、左叶、方叶 、尾状叶
肝圆韧带
肝门 (第一肝门)
肝左叶 静脉韧带
肝圆韧带裂 静脉韧带裂 静脉韧带 胆囊窝 腔静脉沟 (第二肝门)
胆囊 肝右叶
裸区
尾状叶肝固有动脉
下腔静脉 肝门静脉
肝脏分叶分段投影
上段
上段 左外叶
右前叶
下段
右后叶
左内叶
下段
右前叶
上段 右后叶
左内叶 上段
尾状叶 左外叶
下段
下段
右段 左段
Couinand分段方法的解剖学标志
择
在
夏
我们,还在路上……
VI
I
VIII
III IV V
II
I
VIII
III
IV
II
I
IVC
经第二肝门肋下斜切面 主要显示:肝左、肝中、肝右三支静脉汇入下腔静脉
V
IV
II
VI
VIII
IVC
VII
V VI
右肋缘下纵切面
主要显示(肝中裂):胆囊、胆总管、门静脉主干、肝中静脉 及第二肝门的下腔静脉
III IVLeabharlann IIIIVGB
I
IVC
右肋下斜切
右肋下斜切
V PV
VIII IVC
右肋间斜切
天每
开个
放孩
;子
有的
肝脏呈楔形,位于右上腹及中上腹部。 肝脏的膈面呈圆顶形,有韧带与膈肌相 连;镰状韧带将其分为左、右两叶。 肝 的脏面凹陷不平,有左、右纵沟和中间 的一条横沟,呈H形。
镰状韧带 冠状韧带 肝左叶 肝右叶 裸区
肝脏膈面
肝脏脏面
借“H”形沟—右叶、左叶、方叶 、尾状叶
肝圆韧带
肝门 (第一肝门)
肝左叶 静脉韧带
肝圆韧带裂 静脉韧带裂 静脉韧带 胆囊窝 腔静脉沟 (第二肝门)
胆囊 肝右叶
裸区
尾状叶肝固有动脉
下腔静脉 肝门静脉
肝脏分叶分段投影
上段
上段 左外叶
右前叶
下段
右后叶
左内叶
下段
右前叶
上段 右后叶
左内叶 上段
尾状叶 左外叶
下段
下段
右段 左段
Couinand分段方法的解剖学标志
择
在
夏
我们,还在路上……
VI
I
VIII
III IV V
II
I
VIII
III
IV
II
I
IVC
经第二肝门肋下斜切面 主要显示:肝左、肝中、肝右三支静脉汇入下腔静脉
V
IV
II
VI
VIII
IVC
VII
V VI
右肋缘下纵切面
主要显示(肝中裂):胆囊、胆总管、门静脉主干、肝中静脉 及第二肝门的下腔静脉
III IVLeabharlann IIIIVGB
I
IVC
右肋下斜切
右肋下斜切
V PV
VIII IVC
右肋间斜切
天每
开个
放孩
;子
有的
肝脏分段解剖影像学
肝血管瘤通常不会发生恶变,但可能 因出血或压迫邻近器官而引起症状。
肝囊肿的病理学基础
01
肝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疾 病,其病理学基础是肝脏内出现 囊性病变。
02
肝囊肿的病因可能是先天性发育 异常、炎症刺激或创伤等因素所
致。
肝囊肿的病理学特征包括囊壁薄 、内含液体、无恶性细胞等。
03
肝囊肿通常不会引起症状,但当 囊肿较大或数量较多时,可能压
通过核医学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肝脏是否存在 病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03
肝脏分段解剖的病理学基础
肝硬化的病理学基础
01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 性肝病,其病理学基础 是肝细胞广泛坏死和纤 维组织增生。
02
肝硬化的主要原因是长 期慢性肝炎,如乙型肝 炎和丙型肝炎,以及长 期大量饮酒。
03
肝硬化的病理过程包括 肝细胞损伤、炎症反应、 纤维组织增生和肝小叶 结构破坏。
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CT影像学表现
CT影像学是通过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生成肝脏的断层图像。
CT影像学可以清晰地显示肝脏的形态、密度和结构,以及肝内血管和胆管等细微结 构。
通过CT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肝脏是否存在占位性病变、肝硬化、出血等病变,为 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MRI影像学表现
MRI影像学是通过磁场和射频脉冲技 术,生成肝脏的图像。
肝脏分段解剖的重要性
1
有助于深入了解肝脏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为疾病 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2
有助于提高肝脏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3
有助于评估肝脏移植供体的质量和安全性。
肝脏分段解剖的历史与发展
01
肝脏分段解剖最早由德国医生赫尔曼·莫雷于1883年提出,肝脏分段解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肝囊肿的病理学基础
01
肝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疾 病,其病理学基础是肝脏内出现 囊性病变。
02
肝囊肿的病因可能是先天性发育 异常、炎症刺激或创伤等因素所
致。
肝囊肿的病理学特征包括囊壁薄 、内含液体、无恶性细胞等。
03
肝囊肿通常不会引起症状,但当 囊肿较大或数量较多时,可能压
通过核医学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肝脏是否存在 病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03
肝脏分段解剖的病理学基础
肝硬化的病理学基础
01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 性肝病,其病理学基础 是肝细胞广泛坏死和纤 维组织增生。
02
肝硬化的主要原因是长 期慢性肝炎,如乙型肝 炎和丙型肝炎,以及长 期大量饮酒。
03
肝硬化的病理过程包括 肝细胞损伤、炎症反应、 纤维组织增生和肝小叶 结构破坏。
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CT影像学表现
CT影像学是通过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生成肝脏的断层图像。
CT影像学可以清晰地显示肝脏的形态、密度和结构,以及肝内血管和胆管等细微结 构。
通过CT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肝脏是否存在占位性病变、肝硬化、出血等病变,为 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MRI影像学表现
MRI影像学是通过磁场和射频脉冲技 术,生成肝脏的图像。
肝脏分段解剖的重要性
1
有助于深入了解肝脏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为疾病 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2
有助于提高肝脏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3
有助于评估肝脏移植供体的质量和安全性。
肝脏分段解剖的历史与发展
01
肝脏分段解剖最早由德国医生赫尔曼·莫雷于1883年提出,肝脏分段解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肝脏分段解剖
➢ 每段有自己的流入和流出血管以及胆管系统。 ➢ 每段的中心有门静脉、肝动脉及胆管分支,每一段
的外围有通过肝静脉的流出血管。
Thank You ! 不尽之处,恳请指正!
支分别进入每段的中心。
肝脏隔面分段示意图
上:2,4,8,7 下:3,4,5,6
肝脏脏面分段示意图
经第二肝门的示意图
经门脉右支的示意图
经门脉左支的CT图像
经脾静脉的CT图像
经第二肝门下方层面的CT图像经一肝门层面的CT图像经胆囊窝层面的CT图像
连续CT横断面图像
肝脏分段的意义
➢ 每段都是一个独立单位,切除任何一段而不会影响 其他。
肝脏分段解剖
肝脏分段方法
1、传统的解剖分段法 经镰状韧带将肝脏分为肝右叶、肝左叶
肝脏分段方法
2、功能分段法:Couinaud分段法(5叶8段) 肝右静脉将肝脏分为右前段和右后段。 肝中静脉将肝脏分为左叶和右叶(或者说右半肝和左半肝), 肝左静脉将肝左叶分为内侧段和外侧段。 门静脉将肝脏分为上、下段,左、右门静脉发出上、下分
的外围有通过肝静脉的流出血管。
Thank You ! 不尽之处,恳请指正!
支分别进入每段的中心。
肝脏隔面分段示意图
上:2,4,8,7 下:3,4,5,6
肝脏脏面分段示意图
经第二肝门的示意图
经门脉右支的示意图
经门脉左支的CT图像
经脾静脉的CT图像
经第二肝门下方层面的CT图像经一肝门层面的CT图像经胆囊窝层面的CT图像
连续CT横断面图像
肝脏分段的意义
➢ 每段都是一个独立单位,切除任何一段而不会影响 其他。
肝脏分段解剖
肝脏分段方法
1、传统的解剖分段法 经镰状韧带将肝脏分为肝右叶、肝左叶
肝脏分段方法
2、功能分段法:Couinaud分段法(5叶8段) 肝右静脉将肝脏分为右前段和右后段。 肝中静脉将肝脏分为左叶和右叶(或者说右半肝和左半肝), 肝左静脉将肝左叶分为内侧段和外侧段。 门静脉将肝脏分为上、下段,左、右门静脉发出上、下分
肝脏分段解剖
Zhongnan Hospital
2020/5/13
支分别进入每段的中心。
Zhongnan Hospital
肝脏隔面分段示意图
Zhongnan Hospit4al
上:2,4,8,7 下:3,4,5,6
肝脏脏面分段示意图
Zhongnan Hospital
经第二肝门的示意图
Zhongnan Hospit6al
经门脉右支的示意图
Zhongnan Hospit7al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肿瘤生物学行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肿瘤医学临床研究中心
肝脏的解剖分段简介
——王林伟
Zhongnan Hospit1al
肝脏分段方法
1、传统的解剖分段法 经镰状韧带将肝脏分为肝右叶、肝左叶
Zhongnan Hospit2al
肝脏分段方法
2、功能分段法:Couinaud分段法(5叶8段) 肝右静脉将肝脏分为右前段和右后段。 肝中静脉将肝脏分为左叶和右叶(或者说右半肝和左半肝), 肝左静脉将肝左叶分为内侧段和外侧段。 门静脉将肝脏分为上、下段,左、右门静脉发出上、下分
连续CT横断面图像
Zhongnan Hospital
肝脏分段的意义
➢ 每段都是一个独立单位,切除任何一段而不会影响 其他。
➢ 每段有自己的流入和流出血管以及胆管系统。 ➢ 每段的中心有门静脉、肝动脉及胆管分支,每一段
的外围有通过肝静脉的流出血管。
Zhongnan Hospi1t4al
谢 谢!
谢谢聆听 恳请指正
经门脉左支的CT图像
Zhongnan Hospit8al
经脾静脉的CT图像
Zhongnan Hospit9al
经第二肝门下方层面的CT图像
肝脏的基本解剖及分段课件
升结肠
阑尾
咽(喉) 食管
胃 胰腺
小肠
降结肠
乙状结肠
4
直肠
肛门
4
· 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 区,小部分达左季肋区 ·肝大部分被肋所掩盖,仅在腹上 区的左、右肋弓之间有小部分露 于剑突下 ·在呼吸时肝可随膈肌上下移动, 平静呼吸时肝的上下移动范围为 2~3cm
5
肝脏由于血液丰富,故而活体 肝呈现棕红色,质地柔软而脆 弱
膈面
脏面
肝脏手术
· 肝脏部位的手术,因其特殊的组织结构及解剖结构,选择正 确的手术部位和判断操作断面非常关键
· 术中易出血而影响手术进程及术后状态 · 术中及时、彻底止血,同时减少对周围肝脏组织/管道系统的
损伤,成为手术的必 需。
Academia
Medical Education
34 | MDT Confidential
-胆裳
12
肝脏后面:可见右叶、左叶、方叶、尾状叶
尾状叶
肝静脉
下腔静脉
左三角翅带
肝门静脉 肝圆韧带 肝固有动脉' 肝总管
冠状韧带前(上)层 冠状韧带后(下)层 肾压迹
· 根据肝外形的沟裂将肝分为左、右、方、尾4叶的形态 学解剖方法,因不符合肝内管道系统的分布规律,不能适 应肝切除和影像学描述的要求。
S6 右后下段
S7 右后上段
S8 右前上段
25
7
8
65
4a
3
46
26
8
7
65
4
1
2 3
27
2 8
牛
3
5
28
4A
2
8
7
48
5/8
阑尾
咽(喉) 食管
胃 胰腺
小肠
降结肠
乙状结肠
4
直肠
肛门
4
· 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 区,小部分达左季肋区 ·肝大部分被肋所掩盖,仅在腹上 区的左、右肋弓之间有小部分露 于剑突下 ·在呼吸时肝可随膈肌上下移动, 平静呼吸时肝的上下移动范围为 2~3cm
5
肝脏由于血液丰富,故而活体 肝呈现棕红色,质地柔软而脆 弱
膈面
脏面
肝脏手术
· 肝脏部位的手术,因其特殊的组织结构及解剖结构,选择正 确的手术部位和判断操作断面非常关键
· 术中易出血而影响手术进程及术后状态 · 术中及时、彻底止血,同时减少对周围肝脏组织/管道系统的
损伤,成为手术的必 需。
Academia
Medical Education
34 | MDT Confidential
-胆裳
12
肝脏后面:可见右叶、左叶、方叶、尾状叶
尾状叶
肝静脉
下腔静脉
左三角翅带
肝门静脉 肝圆韧带 肝固有动脉' 肝总管
冠状韧带前(上)层 冠状韧带后(下)层 肾压迹
· 根据肝外形的沟裂将肝分为左、右、方、尾4叶的形态 学解剖方法,因不符合肝内管道系统的分布规律,不能适 应肝切除和影像学描述的要求。
S6 右后下段
S7 右后上段
S8 右前上段
25
7
8
65
4a
3
46
26
8
7
65
4
1
2 3
27
2 8
牛
3
5
28
4A
2
8
7
48
5/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每段有自己的流入和流出血管以及胆管系统。 ➢ 每段的中心有门静脉、肝动脉及胆管分支,每一段
的外围有通过肝静脉的流出血管。
谢 谢! 谢谢聆听 恳请指正
2020/10/11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肿瘤生物学行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肿瘤医学临床研究中心
肝脏的解剖分段简介
——
肝脏分段方法
1、传统的解剖分段法 经镰状韧带将肝脏分为肝右叶、肝左叶
肝脏分段方法
2、功能分段法:Couinaud分段法(5叶8段) 肝右静脉将肝脏分为右前段和右后段。 肝中静脉将肝脏分为左叶和右叶(或者说右半肝和左半肝), 肝左静脉将肝左叶分为内侧段和外侧段。 门静脉将肝脏分为上、下段,左、右门静脉发出上、下分
支分别进入每段的中心。
肝脏隔面分段示意图
上:2,4,8,7 下:3,4,5,6
肝脏脏面分段示意图
经第二肝门的示意图
经门脉右支的示意图
经门脉左支的CT图像
经脾静脉的CT图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经第二肝门下方层面的CT图像
经第一肝门层面的CT图像
经胆囊窝层面的CT图像
连续CT横断面图像
肝脏分段的意义
➢ 每段都是一个独立单位,切除任何一段而不会影响 其他。
的外围有通过肝静脉的流出血管。
谢 谢! 谢谢聆听 恳请指正
2020/10/11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肿瘤生物学行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肿瘤医学临床研究中心
肝脏的解剖分段简介
——
肝脏分段方法
1、传统的解剖分段法 经镰状韧带将肝脏分为肝右叶、肝左叶
肝脏分段方法
2、功能分段法:Couinaud分段法(5叶8段) 肝右静脉将肝脏分为右前段和右后段。 肝中静脉将肝脏分为左叶和右叶(或者说右半肝和左半肝), 肝左静脉将肝左叶分为内侧段和外侧段。 门静脉将肝脏分为上、下段,左、右门静脉发出上、下分
支分别进入每段的中心。
肝脏隔面分段示意图
上:2,4,8,7 下:3,4,5,6
肝脏脏面分段示意图
经第二肝门的示意图
经门脉右支的示意图
经门脉左支的CT图像
经脾静脉的CT图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经第二肝门下方层面的CT图像
经第一肝门层面的CT图像
经胆囊窝层面的CT图像
连续CT横断面图像
肝脏分段的意义
➢ 每段都是一个独立单位,切除任何一段而不会影响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