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质量控制(WHU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质量控制》课程总结
参考书:
·《质量管理》杨小杰主编.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质量管理(第四版)》韩之俊著. 科学出版社.
·《质量管理学》程国平主编.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与统计过程控制》系列何晓群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1过程;程序;产品;质量
过程:系统从一个状态(始态)往另一个状态(终态)发展所经过的程序和阶段
·一组将输入,转化成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包含三个要素:输入,控制,输出
产品:过程的结果
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明确某项活动的目的和范围,明确5M1H(做什么,为什么做,如何做,谁来做,何时何地做),明确所需的资源,明确如何进行控制与记录
·程序的规范性功能,使程序处于受控状态,但维护既定的途径,有时和创新是相背离的,所以要不断改进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关键词:固有,特性,要求)(物有所值,物美价廉)
2质量管理
2.1活动内容
1> 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2> 质量策划·制定质量目标,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3> 质量控制·设定标准,测量结果,判断是否达到预期要求,对质量问题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防止再次发生
4> 质量保证·满足要求,得到信任
5> 质量改进(持续改进)·不断制定改进目标,寻找改进机会
2.2发展阶段
1> 操作者的质量管理(经验标准)(工人)
2> 质量检验阶段(事后检验,全检)(工长/检验员)
3>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事前控制)(质量控制工程师)
4>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质量经营)
2.3基本原理
1> PDCA循环(戴明):内容;特点;十四点
2> 质量螺旋曲线(朱兰):全过程13个环节
3> 质量循环(桑德霍姆):8项质量职能
3影响质量的因素;提高质量的方法
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有:5M1E(员工,设备,物料,工艺方法,检验手段,工作环境);
解决质量问题的流程(始终如一的方法和严密的流程):
·找出问题;纠正表面问题;
·确定根本原因;改变流程以消除问题根源;检验流程,确保纠正行为是有效的;
·确保不会因改变流程而产生新的问题;
提高产品质量的方法(切实可行)
1>全面质量管理
2>过程能力分析
3>抽样检验
4>质量经济性分析;质量成本效益分析
5>六西格玛
6>现场质量管理
4.1全面质量管理;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
·基本观点
1>用户至上(内/外用户)
2>全面管理(全过程,全企业,全员)
3>以预防为主(事前预防,管因素,管过程)
4>用数据说话(定量化反映)
·特点(三全一多样)
1>全员参加的(横向协作,纵向延伸)
2>全过程的(向前/向后延伸,程序运作,过程协调和衔接)
3>全方位的(产品质量,工作质量)
4>管理方法/工具多样化的
·内容
1>设计试制过程的(设计质量)
2>生产制造过程的(制造质量)·建立一个能够稳定生产合格品和优质品的生产制造系统
3>辅助生产过程的·包括物资采购供应,动力生产,设备维修,工具制造,仓库保管,运输服务等
4>使用过程的
·新/老7种工具(有效的发现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方法,提高产品质量)
·老7种工具:分层法;调查表;排列图;因果图;散布图;控制图;直方图
注:直方图分布的分析:
·偏态型:剔除了不合格品后的作图;质量特性值得单侧控制造成的(宁小勿大)
·双峰型:把两批不同原材料生产的,或两个不同操作水平的工人生产的,混在一起
·孤岛型:产品异常(原材料发生变化,不熟练的工人替班,生产过程发生变化)
·平顶型:生产过程中有某种缓慢变化的因素,比如刀具的磨损
·锯齿型:测量方法不当,量具的精度较差,分组不当
·新7种工具:关联图法;亲和图法(A型图);系统图法;矩阵图法;矩阵数据分析法;
PDPC(过程决策程序图法);箭条图法
·其他:标杆法,QC小组,头脑风暴法
·基本方法(PDCA循环)
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
4.2过程能力分析;统计过程控制
过程能力:处于稳定生产状态下,过程的实际生产或加工能力(一般在连续成批生产状态下测定,分析工序质量状况)3δ原理;通常用δ表示产品质量特性指数的离散程度;用6δ来度量过程能力(6δ小,表示数据相对集中,过程能力好)
过程能力指数(PCI):过程稳定时,用过程能力与技术要求相比较,度量分析过程能力满足技术要求的程度·过程能力指数越大,说明其过程能力越强,越能满足技术性能指标,甚至还会有一定的能力储备
通常可以用直方图,控制图判断过程的稳定性,并利用其参数计算过程能力
1>计量值的,正态分布(质量特性分布呈正态分布时,一定的过程能力指数,对应一定的不合格品率)
纠正概念:
·M是公差标准中心,而不是尺寸标准值(与公差带是否对称无关)
·以公差技术要求的边界作为标准
·过程能力指数取左/右侧过程能力指数的较小值作为度量
·合格品率/不合格品率取全部符合要求的产品占比
·过程能力指数(程度)→过程能力
计算:
·双侧公差,分布中心和标准中心重合
·K = 0是理想状态
·双侧公差,分布中心和标准中心不重合
·左侧过程能力的增加值,补偿不了右侧过程能力的损失;在有偏移值时,只能以两者中较小值来计算过程能力指数(修正过程能力指数)
·单侧公差
·特性值的分布中心与标准的距离,决定了过程能力的大小
2>计件值的,二项分布(技术条件:批允许不合格品率上限,批不合格品数上限)
3>计点值的,泊松分布(检验指标:缺陷数)
4>非正态分布
·数据转换:Box-Cox转换;Johnson转换
·指数修正:Clements方法
·经验分布(均值,方差,偏度和峰度,能够近似表征数据的分布特征)
统计质量控制:控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