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问题分析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交通问题分析及对策
【摘要】针对西安城区交通现状,分析了西安一系列交通问题的存在根源,从多视角和多方位探讨了解决困扰西安交通的各个方面,提出解决交通问题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城建和工程问题,它将涉及到观念意识、人文经济、道德准则、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而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和方案。

【关键词】西安城区;交通结构;交通问题;对策;现代化交通
一、西安城市交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作为古都,西安的城市格局具有明显的历史烙印。

翻开地图可以发现:西安的空间格局平缓开阔,中心市区基本呈方正型。

传统风貌的街区、棋盘格式的道路网仍是西安的特色。

西安城市道路继承了唐长安城的棋盘式道路风格,采取棋盘、环状加放射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了以东西五路、南北大街为两轴;以围绕明城墙的一环路、二环路和建设中的三环路为三个环;以太白路、太乙路、咸宁路、华清路、太华路、朱宏路、大兴路、昆明路为辐射线的“两轴、三环、八辐射”的城市道路网主骨架,如图所示。

总体来看,主干道上贯通性较强,但干道间的间距较大,使城市交通过度集中于这些交通干道上,不利于机动车、非机动车交通的分离。

传统的生活习惯使得城墙内的次干路和支路的街道普遍较窄,道路通行能力不足,而房屋的沿街建设加大了道路拓宽改造的难度。

与国内同类城市相比,西安城市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比较落后。

2001年国家建设部、公安部对全国省会城市的畅通工程从万人公交车拥有率、道路结构、车速延误、交通秩序遵章率、交警满意率等56个指标分四个等级进行了评比,西安均被评为第四等。

目前,西安市的城市交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道路布局不合理,道路建设滞后,拥堵严重
目前,西安城区交通堵塞严重的主要问题就是车路之间的矛盾。

西安市总人口约为675万,其中市区人口为383万,是一个典型的大城市。

相比于迅速发展的城市交通需求,西安城区道路建设发展缓慢。

道路年增长率仅为2%——3%,远远落后于各种车辆10%~15%的年增长速度。

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路网密度低于国家建设部颁发的标准。

西安城区道路结构为棋盘加放射线模式,这种结构应该有利于车辆的运行和交通管理。

但是西安城区东西走向的干线多,南北走向的干线少,干线不仅相互间距大,而且缺少次干道的连接,许多主干线直接过渡到支路。

其他道路多为断头路、瓶颈路等支路,特别是市中心位于古城墙的包围之中,仅有17个出入口。

这种结构
不利于城市交通流量的疏散,增加了车辆的绕行时间和距离。

另一方面,全市道路空间绝大部分处于平面状况,缺少立交桥、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

道路布局不合理还表现在停车场的设置上。

西安市目前经营性的停车场只有近1万个车位,加上占道的临时停车位1万个左右,总共才2万个,缺口很大。

道路布局不合理导致市区交通量超饱和,路网负荷加重。

根据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对西安市道路网服务水平的分析研究,西安市普通主干道(双向四车道)的最大服务交通量应为3000辆小客车/小时。

然而,通过对市区主要交叉路口、路段的调查来看,市区有87·88%的主干道交通流量超出其最大服务交通量,如北大街的二府街到光辉巷的实际高峰小时交通量为4372辆小客车/小时,其饱和度为1·46(4372/3000)。

调查显示,市中心区主干道平均行车速度仅为12·4公里/小时,交叉口平均停车率为51·4%(个别路口高达85%)以上。

显然,从路网布局和道路密度两个方面看,西安市的道路建设远远不能适应交通量日益增长的需要。

2·客运交通结构不合理、效率低
西安城区的交通结构以自行车、摩托车,轻骑车、私人轿车、公交车为主的综合交通方式。

作为多数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公交车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

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西安公共交通发展未能与城市总体规划有机结合。

目前客运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大容量公交车缺乏,并且线路覆盖率低
(2)中巴车发展过快,行车秩序差,违章多
(3)出租车发展供大于求
(4)公交场站建设滞后
3·交通管理手段落后、科技含量低
西安城区大部分的信号控制设备只有单点控制方式,不具有交通信息检测功能,缺乏与相邻路口的协调能力,控制效果不理想。

十字路口的闯红灯监控设备也十分缺乏。

此外,在对整个城市的交通管理中,城市交通管理指挥中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经费不足等原因,在交通指挥中心的建设上还有待加强。

4·交通违章现象严重
交通参与者交通意识差,交通违章现象频繁,也是导致西安城市交通堵塞拥挤的一个重要原因。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行人、自行车乱穿马路,眼中没有红绿灯;出租车、中巴车随意载客,违章停放;机动三轮车、摩托车违章行使现象严重;
违法占道经营现象屡禁不止。

而在上述几种违章中,对行人和自行车违章管理最为复杂。

5·管理立法落后,处罚力度小
交通管理立法落后、处罚力度小是城市各种交通违章现象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其主要表现在:一是依法力度不够,工作中存在无法可依的问题,只能依靠行政处罚和宣传教育的方法来解决,管理工作显得松散无力,无所适从。

二是处罚程度不够,有些方面虽有章可循,但对违反者处罚过轻,起不到震慑违章的作用。

如对行人和自行车的频繁违章,往往只是警告或者根本就不采取任何措施。

6·污染加剧
交通引发的大气污染及噪声污染是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源。

在西安,由机动车辆造成的大气污染相当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汽车尾气污染物CO、THC、NOX的排放量已分别占到对应污染物总排放量的60%、86·6%、54·6%。

随着机动车拥有量的不断增多,汽车尾气对大气污染的程度还在加剧。

此外,西安交通噪声占总噪声强度的50%以上,多数道路交通噪声超过了65dB。

二、西安交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西安交通现存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历史和现实的、规划和管理的以及法制建设和公民素质的,这里做如下归纳。

1·单中心的城市结构
西安自建都以来一直保持了单中心的城市结构。

在单中心城市结构中,城市人口和城市功能高度集中于狭小的中心城区,使交通量也高度集中,导致中心市区交通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造成交通拥堵(中心市区主干道平均时速仅为12·4公里)。

2·交通结构不合理
道路利用率高的公共交通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占用道路面积大、载客量小的自行车以及出租车、私人小汽车等非公交车辆所占比重过大。

致使道路网使用效率低,造成交通堵塞严重。

3·规划建设欠缺系统思想
从道路建设上看,其增长速度远远低于机动车的增长速度,造成道路面积的增长滞后于交通需求的增长。

从静态交通上看,城市停车用地严重不足。

由于长期以来对城市静态交通缺乏重视,导致西安目前状况比较混乱,一方面停车泊位严重不足(尤其是在市中心区),另一方面部分停车场闲置浪费,多数停车场在高峰时段并未达到供需平衡,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使得“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

4·管理相对落后
交通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大层面:管理观念陈旧和管理手法单一。

目前西安市交通管理观念缺乏创新,且仍主要采用岗台指挥、驾车巡查的管理方式,很难取得理想的社会效果。

5·缺乏完善的立法执法机制
目前,西安市尚未对交通管制出台一套完整详尽、覆盖面广、操作性强的法律规章。

由于没有法律依据,当出现违章现象时,交管部门只有依靠行政处罚和教育的办法来解决。

对行人和非机动车的违章行为也处罚过轻,起不到应有的惩戒作用。

6·市民交通安全意识薄弱
近年来,西安市的交通违章行为屡禁不止,从统计数字中也可以发现,不仅违章的次数多而且涉及面广。

这种现象的产生,不只因为管理不力,还因为缺乏对交通安全的大力宣传,造成市民交通素养相对低下、安全意识薄弱。

三、解决西安城市交通问题的对策
1·建设交通负荷小的城市结构
“摊大饼”式的圈层发展模式使这种单中心的城市结构继续强化,导致交通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

为了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形成多心型城市结构(包括分散组团模式和建立卫星城)。

这样不仅可以疏散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还可以将中心市区的容纳能力外延到各个副中心,从而达到疏散中心城区功能和缓解中心区交通紧张的目的。

目前,西安已基本具备了向多中心型城市结构发展的条件,比如地处西安南郊的长安区、北郊的未央区以及城西南的高新区等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发展成为副中心,位于东北角的阎良区则可以发展成为卫星城。

未来西安可以将市区分解成片,建成各片相对独立且功能完善、特点突出的一个中心、多个副中心的城市结构。

个个副中心之间以及副中心与中心区之间,通过快速交通走廊相联系,使各个中心形成一个整体(图2)。

2·调整交通结构,提高运输效率
现有的交通结构不适应西安城市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两个不平衡:个体交通与公共交通发展不平衡;公共交通内部结构发展不平衡。

由于这两大不平衡的共同作用,导致城市交通紧张,居民出行不便。

从个体交通与公共交通发展角度看。

目前,西安市自行车的拥有量超过410万辆,摩托车、助动车占机动车拥有量的30%以上。

这些载容量小的个体交通迅速增长的后果是,与公共交通争抢道路,占据过多的动态道路空间,使公共汽车车速下降、效益降低、服务水平低下。

这又更加刺激了个体交通的发展,城市交通陷入恶性循环(图3)。

图:
从公共交通内部结构发展角度看。

小容量的出租车增长过快,占全市机动车总量的5%;而运量大、污染少、速度快的轨道交通发展缓慢,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缓解这两大不平衡,需要建立合理的城市交通结构,提高运输效率。

首先是处理好公共交通和个体交通的发展问题,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坚持“公交优先”的交通战略;与此同时,适度控制小容量个体交通的发展。

2010年西安将建成快速公交示范线:城西客运站-大庆路-莲湖路-东西五路-长乐路-纺织城,2010年拟建成地铁二号线主线西安北客站-韦曲段,全长约26公里,站20座,这也是解决公共交通需求的对策之一。

3·合理系统的进行交通规划
交通规划主要包括道路建设规划和城市路网规划两个方面。

目前西安的交通规划不具备前瞻性和系统性,往往滞后于城市发展,影响了城市交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这些现状必须得到改变。

在道路建设规划方面,加快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加快城市道路建设。

在城市路网规划方面,为了满足交通需求中不同出行目的、不同出行距离的要求,必须构建一个综合立体交通路网结构体系,以最有效的利用有限的城市空间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作用。

在城市静态交通方面,加强相应设施的管理与建设。

要加强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换乘场站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4·强化交通管理,实现交通管理现代化
西安现行的公共交通由170多条公交线路、近2600辆公交车、10300多辆出租车组成,市区客流量近500万人次。

对此,西安的城市交通运行秩序,不仅需要交通参与者规范的交通行为作为基本保障,更需要科学现代化的交通管理来强化这种秩序。

针对交通管理现存的观念陈旧、手法单一等问题,我们需要“软硬兼施”地强化交通管理,对现有交通系统充分利用。

从交通系统的复杂、整体性出发,建立起一个科学决策,统筹建设与管理,协调运转的交通体系。

观念上,首先要突出创新意识。

手法上,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使西安的交通管理从“点控制”(道路交叉口控制)发展到“线控制”(道路通行控制),进而发展到整个城市区域“面控制”(通过计算机网络和遍布区域的探测器、摄像头、大型可变电子显示屏幕、实时交通广播等,科学控制和引导交通流)。

同时,可以引入“智能交通系统(ITS)”,通过高科技的手段和方法实现交通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另外,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一个专门的城市交通管理机构,增强城市交通宏观调控和管理能力,也是很值得参考的。

这不仅符合政府精简机构、集中管理的目的,也与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相符。

5·建立完善的交通法律法规体系
针对传统交通模式中存在的多头管理现象,不少城市如北京、大连、南京等已经建立起城市交通委员会,协调城市交通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和组织机构支撑,各城市交通委员会的作用还是相当有限的。

因此,在《城市规划法》、《城市道路管理条例》、《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的基础上,制定《交通法》、《公共交通法》、《轨道交通法》、《城市停车场法》等法律,减少职能部门的权职不清、政出多门、相互推诿等弊端已成为当务之急。

此外,适度提高对违章现象的处罚力度,对违规人员起到相应的惩戒作用,对于规范交通体系也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6·强化宣传教育,提高交通素养
从交通工程的基本原理出发,我们知道行人、车辆的有序流动对于保证城市道路的畅通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解决好宏观的交通结构等问题后,微观的个体行为在局部路段的失范行为仍有可能对整条道路乃至整个道路系统的通行能力构成严重影响。

例如,部分人员在道路上的乱穿乱行、乱摆乱买等现象一直是西安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此,规范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行为,提高市民的交通素养,对于缓解交通混乱问题也可助一臂之力。

针对提高交通参与者的交通意识,提出如下建议:
(1)开展交通安全月宣传活动等。

(2)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优势,加大新闻宣传力度。

(3)加强对交通民警的素质教育。

(4)对实践中取得显著效果的交通管理措施,应及时用交通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

总之,只有通过不断地加强宣传教育,才能够增强全体市民的交通守法意识,才能够不断提高全体市民的交通文明素质和交通管理者的管理素质,对于任何交通违规必须依照交通管理法规实行严管重罚,只有不断的加强交通执法,落实严格管理,才能使得交通秩序逐渐改善,实现交通秩序的根本好转。

主要参考文献
[1]董军西安城市道路交通堵塞问题的症结及对策探讨
[2]黄序北京的现代城市交通与古都风貌
[3]兰国茗探索规律,加快城市交通发展
[4]孙尧,王海娟国外城市交通管理问题研究借鉴
[5]胡太平,梁工谦西安城区交通拥挤分析与对策
[6]刘建超,谢淑琴,李文亮西安城市道路与道路网现状分析及展望
[7]李敏,薛惠锋,雒雪芳西安城区交通拥挤分析与对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