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课题组①

【摘要】本文基于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设计内部控制指数,旨在定量化地反映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㊂内部控制指数由五大目标指数形成的内部控制基本指数和内部控制修正指数构成㊂同时,本文运用2009年我国A 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计算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指数,并对其进行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㊂

【关键词】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指数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等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颁布与实施,推动了我国上市公司积极建立健全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㊂2010年,在我国沪深交易所A 股上市的2105家公司中,161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占比76.86%;875家上市公司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出具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占比41.57%㊂在1618家披露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中,1605家上市公司认为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是有效的,占比99.20%;11家上市公司未出具内部控制体系是否有效的结论,占比0.68%;2家上市公司认为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未得到有效实施,占比0.12%㊂在875家聘请了中介机构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中,中介机构对其中873家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出具的为无保留意见,占比99.78%;1家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被中介机构出具了保留意见,占比0.11%;1家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被中介机构出具了否定意见,占比0.11%②㊂由以上数据可知,我国99%以上的上市公司认为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是有效的㊂然而,尽管这些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被认为是有效的,但其内部控制水平是存在差异的,如何衡量它们之间的差异性成为目前内部控制评价的一个难题㊂为此,本文将运用指数的方式定量化地衡量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㊂

一㊁文献综述

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研究热潮的兴起,带动了学术界对内部控制指数的研究㊂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内部控制指数,衡量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㊂国外关于内部控制指数的设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以会计师事务所发表的重大缺陷为依据的指数;二是以企业自愿披露的关于内部控制的信息为基础设计的指数;三是以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为基础设计的指数㊂

(一)以会计师事务所发表的重大缺陷为依据的指数

32①②本文系财政部会计重点科研课题(项目批准号:2010KJB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㊂本文执笔人是财政部会计司王宏㊁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蒋占华㊁深圳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胡为民㊁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赵丽生㊁中山大学林斌㊂课题组其他主要成员包括(按姓氏笔画排列):陈莹㊁戴春兰㊁董京原㊁李维友㊁李锦元㊁李万福㊁林东杰㊁罗萍㊁焦跃华㊁舒伟㊁王晶㊁王海瑛㊁徐麟㊁袁天荣㊁阳尧㊁杨庆功㊁杨琴琴㊁张丽㊁张立文㊂本文同时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投资者保护”(项目批准号:7097207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㊂

数据来源:深圳市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上市公司2011年内部控制白皮书“㊂

SOX法案302和404条款要求上市公司管理层在定期报告中披露内部控制报告,并对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这些条款同时要求公司披露具有实质性内容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及外部审计师出具内部控制鉴证报告㊂Ashbaugh-Skaife et al(2007,2008),Leone(2007),Doyle et al(2007),Naikerand Sharma (2009),Zhang(2007),Li et al(2010),Engel et al(2007),Leuz et al(2007,2008),Costello and Wittenberg-Moerman(2011)等学者围绕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他们发现公司规模㊁成立时间㊁经营复杂程度㊁最近组织结构变化㊁会计风险披露㊁盈利状况㊁公司治理等企业内部因素,以及投资者保护㊁不同制度㊁不同文化均会对企业内部控制产生显著影响㊂但是他们对内部控制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后果有不同的结论, 一是认为SOX法案302与404条款给企业带来正面的影响;二是认为SOX法案302与404条款给企业带来消极的影响;还有的人认为SOX法案302与404条款对企业没有产生显著影响”(林斌等,2010)㊂

(二)以企业自愿披露的关于内部控制的信息为基础设计的指数

Botosan(1997)以122家制造企业自愿披露的信息为基础,借鉴The Association for Investment Man⁃agement and Research(简称AIMR)的公司报告排名,构建了公司水平的披露指数(DSCORE),实证检验了披露水平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㊂Moerland(2007)以实现内部控制目标为基础,构建了内部控制披露指数,对2002-2005年芬兰㊁挪威㊁瑞典㊁荷兰以及英国等北欧国家的内部控制报告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㊂实证结果表明国家层面和公司层面的因素都对内部控制报告有影响,其中国家层面的因素主要是公司治理联合准则所体现的法规水平,公司层面的因素主要是代理冲突和信息不对称,所选取的代理变量有股东结构㊁公司规模㊁经营的复杂程度等㊂

(三)以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为基础设计的指数

虽然国际上关于内部控制目标的描述有所不同,但是内部控制的目标大部分与COSO类似,有不少学者从实现内控目标开始构建评价指数㊂Chil-Yang Tseng(2007)基于‘企业风险管理 整合框架“,从战略目标㊁经营目标㊁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的实现程度出发,构建了企业风险管理指数,其中战略目标选取市场份额和风险系数两个变量,经营目标选取总资产周转率和劳动生产率两个变量,报告目标用重大缺陷㊁审计意见和财务重述以及盈余管理水平这几个变量来衡量,合规目标用审计费用和赔付的损失来衡量㊂国内学者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指数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论上的探讨,如朱荣恩等(2003)㊁陈汉文,张宜霞(2008)㊁杨有红,陈凌云(2009)㊁池国华(2010)等;二是案例研究,如吴轶伦(2005)㊁戴彦(2006)㊁于增彪等(2007)㊁杨雄胜等(2010)等;三是建立评价体系的数学模型,如王立勇(2004)㊁骆良彬,王河流(2008)㊁韩传模,汪士果(2009)㊁王海林(2009)等㊂以上这些学者的探索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㊂还有一些学者和研究机构则从完善内部控制建设或实现内控的目标的角度,初步构建了各具特色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如陈汉文(2010)㊁张先治,戴文涛(2011)㊁深圳市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的‘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白皮书“(2008,2009,2010,2011)㊂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设计

目前关于内部控制指数的研究尚不系统深入,已有的内部控制指数多以内部控制五要素为基础设置指数变量,指数的计算主要采用专家打分法,以此为基础设计出来的指数存在较大的主观性,难以全面反映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㊂

本文将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框架体系为制度基础,借鉴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指数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和信息披露的状况选取内部控制指数变量㊂在内部控制指数设计的过程中遵循系统性㊁科学性㊁客观性㊁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㊂

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