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 氧气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课标要求

1. 氧气的物理性质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注意氧气的密度与氧气的溶解

2. 氧气的化学性质(重点)结合实例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观察、描

述现象;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

3.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重点)分析反应的特点,归纳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

依据反应特点判断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谜语]:看不见摸不到,不香不臭无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离开它就活不了。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再请同学们深深吸一口空气,它的成分中含有什么气体?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提出问题

(1)氧气不易溶于水,鱼儿为什么能在水中生存呢?(2)登山运动员在攀登高山为什么要带氧气袋?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相关原因,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归纳总结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比空气的密度(1.293g/L)略大;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在压强为l0lkPa时,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时凝固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的钢瓶中。

知识拓展 (1)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活,说明氧气不是不溶于水,只是水中溶有少量氧气。

(2)登山运动员在攀登高山时需要带氧气袋,说明高山地区氧气稀薄。

探究实验

物质(颜色、状态)反应现象反应表达

注意事项

硫(淡黄色固体)(1)在空气中燃

烧发出微弱的淡

蓝色火焰,(2)在

氧气中燃烧发出

明亮的蓝紫色火

焰,(3)放出热量,

生成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

硫+ 氧气

二氧化

硫的用量不能过多,防止对空气造成污染

碳(黑色固在氧气中燃烧发

出白光,放出热

量,生成的气体能

碳+氧气

二氧化

为使木炭充分燃烧,应使木炭由上而下慢慢伸

入瓶中

体)使澄清的石灰水

变浑浊

铁丝

(银

白色

体)

在氧气

中剧

烈燃

烧、火星四射、放

出热量、生成黑色

固体

铁 + 氧气

四氧化

三铁

(1)光亮的铁丝盘成螺旋状,(2)铁丝的下

端系一根火柴,(3)集气瓶底部预先装少量水

或铺一薄层细沙。

课堂讨论

(1)上述实验物质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都是与氧气反应,为什么现象有很大的差异?

(2)硫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为什么都要放少量的水,其作用相同吗?

(3)铁丝为什么要做成螺旋状?铁丝的下端为什么要系一根火柴?

归纳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

知识拓展

物质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区别:①纯氧中氧气的浓度大于空气中氧气的浓度,有的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变得可燃,如铁。②燃烧的剧烈程度不同,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燃烧剧烈。

探究点三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提出问题上述几个反应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交流讨论分析上述几个实验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A + B + …→ C “多变一”

(2)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氧气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它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3)缓慢氧化:在反应中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如食物腐烂、酿酒、酿醋、呼吸、钢铁生锈等。缓慢氧化的过程中一定放热,但不一定发光。

知识拓展

(1)化合反应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上来考虑的;而氧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它是从物质得氧和失氧的角度来考虑的。

(2)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但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生成物只有一种的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3)氧化反应是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不是专指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只是氧化反应的一种形式。氧化反应中的氧包括氧气和氧化物中和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堂课实验较多,现象出忽学生的想象,学生获取知识积极主动,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不足之处有些结论学生可以通过现象分析得出,教师不要代替学生总结回答。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塑料降解B.海水晒盐

C.自制白糖晶体D.小食品袋内充氮气防腐

【答案】A

【解析】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详解】

A、塑料降解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正确;

C、自制白糖晶体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

D、小食品袋内充氮气防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A。

【点睛】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下列实验设计或结论合理的是()

A.向某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除去Mg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Cl2,可加入适量的Mg(OH)2,充分搅拌后过滤

C.CO32﹣、Na+、NO3﹣、K+四种离子可在pH=12的溶液中大量共存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装有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证明该气体中不含氧气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盐酸与活泼金属反应会生成氢气,与碳酸盐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A错误;B、氢氧化镁是不溶性碱,不会与氯化铜反应,故B错误;C、pH=12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CO32﹣、Na+、NO3﹣、K+四种离子彼此之间不会反应,也不会与氢氧根离子反应,故C正确;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装有气体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