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教学目标】短期中的生产要素;特定要素模型;国际贸易与收入分配

【教学重点】理解国际贸易在短期内对一国收入分配的影响,即国际贸易会提高出口部门的资本实际收入,降低进口替代部门的资本实际收入,而对劳动实际收

入的影响不确定。

【教学难点】利益集团和贸易政策,进一步理解贸易保护主义存在的根源

【教学形式】以教师讲解为主,辅之以课堂提问,形成师生互动;通过适当布置课后练习和作业。

【教学手段】以教材为主,辅之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形式。

【计划课时】4课时

【教学内容】

为了便于认识比较优势对国际贸易模型的决定性作用,我们通常分析一国只拥有单一生产要素:劳动力的情形。这种分析方法虽然与现实有较大的差异,但其能揭示问题的内涵却非常巨大。我们假定有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每个国家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生产两种产品:奶酪和葡萄酒。

第一节短期中的生产要素

一、几个基本概念

为了更好地理解比较利益,我们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分析贸易模型中我们首先需要对比以下几个基本概念。

假定一个国家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即劳动,其全部资源即劳动总供给为L;只用于生产两种产品C和W,且只生产一磅的C和一加仑的W;生产一磅的C需要耗费1小时的劳动,记为aLC, 生产一加仑的W需要投入2小时的劳动,记为aLW ,则有:

L=aLC + aLW (1)

令Qc为本国C产量,Qw为本国W产量,生产可能性边界取决于该国的总资源:即

aLCQc +aLWQw ≤L (2)

这就意味着,如果要多生产C,那就只有少生产W,或者相反,如果多生产W,那就只有少生产C。

机会成本:多生产一定量的一种产品而必须放弃一定量的另一种产品。在这里,用W来衡量的C的机会成本为:aLC/aLW, 故C的机会成本为0.5。

本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在单一要素情况下为一条直线,其斜率(由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代表)直角三角形的其余两边的比率决定(根据沟股定理,直角两边的平方之和=斜边的平方),即:斜率的绝对值=C的机会成本aLC/aLW (单位产品劳动投入之比) (3)

上图中的小三角形意味着:多生产一单位的C,需要放弃一定数量的W。

相对价格: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之比。在一个竞争的社会中,厂商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仅要使自己商品的价格更高,更重要的是使自己商品的价格比别人商品的价格高。因而,商品的相对价格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知道了相对价格,才会知道应该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在我们简化了的模型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而劳动力总是流向工资较高的部门。因此,C和W的供给就取决于劳动力的流向。另外,在单一要素模型中不存在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商品的价格就是该单位商品耗费的劳动量。由于生产一磅的C需要耗费1小时的劳动,记为aLC, 生产一加仑的W需要投入2小时的劳动,记为aLW ,因此

令Pc为C的价格,Pw为W的价格。则有:

Pc = aLC (4)

Pw = aLW (5)

C部门的小时工资率为Pc/aLC

W部门的小时工资率为Pw/aLW ,因此, 如果

Pc/Pw >aLC/aLW,则C部门的工资率较高,本国专门生产C;(劳动流向C) (6)

Pc/Pw <aLC/aLW,则W部门的工资率较高,本国专门生产W;(劳动流向W) (7)

Pc/Pw = aLC/aLW, 则本国既生产C,又生产W。(劳动既可在C又可在W) (8)

例如,aLC/aLW的比值是既定的,即1/2(小时),如果C的价格=2小时劳动,W的价格=2小时劳动,则Pc/Pw = 2/2, 而2/2 >1/2,即Pc/Pw >aLC/aLW,则这个国家会选择C进行专业化生产。假定果C的价格=1小时劳动,W的价格=2小时劳动,则Pc/Pw = 1/2, 而1/2 =1/2,即Pc/Pw =aLC/aLW,那么,这个国家既生产C又生产W。

由于aLC/aLW 是用W表示的C的机会成本,因此:价格与生产间的关系为:

当本国C的相对价格(Pc/Pw)高于其机会成本时,本国就专门生产C,

当本国C的相对价格(Pc/Pw)低于其机会成本时,本国就专门生产W。

在没有国际贸易时,产品的相对价格=相对单位产品劳动投入。这就意味着,在没有国际贸易的情况下,本国不得不为自己生产C和W。但是,如果

Pc/Pw >aLC/aLW 则Sc >Dc 并且Sw <Dw (9)

Pc/Pw <aLC/aLW 则Sc <Dc 并且Sw >Dw (10)

Pc/Pw = aLC/aLW 则C和W都会做到S=D。(由竞争、要素流动来实现) (11)

第二节特定要素模型

(单一要素),上述假定仍然不变。再假定外国也一样,即一种要素两个产品(L', C, W),唯一不同的情况是两种产品耗费的劳动量相反,即在C部门,单位产品耗费的劳动量比W部门单位产品要多,单位产品劳动投入分别记为aL'C 和aL'W 。我们还任意假定:aLC/aLW <aL'C/aL'W (12)

此式的意义为:本国C的机会成本低于外国C的机会成本;或者,本国内的C的相对(于W)劳动生产率高于外国的C的相对(于W)劳动生产率。

而aLC / aLW是C的机会成本,因此:

★这个不等式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都说明,机会成本与相对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即一种产品的相对(于本国的另一种产品的)生产率高,它的机会成本就低,这种产品就具有比较优势。但这还只是在国内比,因而还很难说是真正的比较优势。将国外的因素引入,也就是将不等式(10)的两端的因素都考虑在内,其含义为:

★本国生产C的机会机会成本低,而外国生产C的机会成本高;这说明本国生产C具有真正的比较优势。换一种说法就是,本国C的相对(于本国或外国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外国C的相对(于外国的或本国的)劳动生产率,这说明,本国具有生产C的真正的比较优势。

将(10)式的内项加以对调,即成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