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抗凝治疗28页PPT

合集下载

房颤抗凝的规范化治疗PPT课件

房颤抗凝的规范化治疗PPT课件

房颤管理指南
/TIA二级预防指南 中和TIA二级预防指南
房颤患者如何正确把握启动抗凝治疗的时机
注. ESC: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欧洲心脏病学会; AHA: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美国心脏协会; ACC: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美国心脏病学会; HRS:The Heart Rhythm Society 美国心律协会
房颤导致卒中数量每年约有52.5 万
脑血管病患病率(总体、农村及城市)均呈上 升趋势
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 卒中患者至少有700万
我国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心源性卒中发病 率占7.5%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5 Mehndiratta MM, et al.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14;85:1308–1312. doi:10.1136/jnnp-2013-306992
因 素 基于出血风险评分,抗凝患者可纠正和不可纠正的出血危险因素
可纠正的出血危险因素
不可纠正的出血危险因素
高血压(尤其当收缩压>160 mmHg 时)a,b,c
年龄e(>65岁)a(≥75岁)b,c,d
VKA 治 疗 时 INR 不 稳 定 或 达 到 INR 治 疗 目 标 的 时 间 <60%a
严重出血史a,b,c,d
药物诱导的出血,如抗血小板药物和NSAIDsa,d
卒中病史a,b
过量饮酒(≥8 个饮酒量/周)a,b
依赖透析的肾病或肾脏移植a,c
潜在的可纠正的出血危险因素
肝硬化性疾病a
贫血b,c,d
恶性肿瘤b
肾功能受损a,b,c,d

房颤患者抗凝治疗通用课件

房颤患者抗凝治疗通用课件
Leabharlann THANKS详细描述
通过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评估,了解患者的抗凝治疗效果, 如INR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是否有出血或血栓栓塞等不 良反应等。
患者教育材料与资源
总结词
提供多样化的患者教育材料和资源, 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详细描述
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册、视频教程等 教育材料,并提供在线咨询、专家讲 座等资源,方便患者随时获取信息和 寻求帮助。
03
抗凝药物的选择与使用
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
总结词
华法林是一种经典的抗凝药物,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合成发挥 作用。
详细描述
华法林在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中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有较高血栓栓塞风险的 患者。其优点是疗效稳定,价格相对较低。然而,华法林的治疗窗较窄,需要 定期监测凝血功能,调整剂量,以避免出血风险。
其他合并疾病的处理
合并冠心病
根据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和具体状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如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等。
合并心力衰竭
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利尿剂、ACE抑制剂、β受体拮抗剂等 药物,控制心力衰竭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06
患者教育与随访计划
提高患者对房颤的认识与自我管理
01
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
控制血压
定期监测血压,遵循医生的建议, 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
正常范围内。
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合 理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将血糖
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控制血脂
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降脂药 物,将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抗凝治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抗凝药物如 华法林、利伐沙班等,以降低血栓 形成的风险。

房颤的抗凝治疗 ppt课件

房颤的抗凝治疗  ppt课件




同时据此对非瓣膜性房颤提出了CHADS2(充血性心力衰竭, 高血压,高龄,糖尿病,中风(双倍))卒中风险评分表, 其中评分方法是存在心衰、高血压、年龄≥75岁、糖尿病 等危险因素时,每项1 分,如果存在脑卒中史、短暂脑缺 血史则评分为2分,各项合计总分极即为CHADS2评分。 CHADS2积分越高中风发生率越高,但只有少数患者积分非 常高≥5,不到7%的患者积分为0(即低危)(表8)。
表8 - CHADS2中风危险评分
CHADS2评分 患 者 ( n=1733 ) 校正的中风发生率(每年每百人)
0 1 2 3
120 463 523 337
1.9 2.8 4.0 5.9
4
5 6
220
65 5
8.5
12.5 18.2

研究建议,患者没有危险因素(或仅存低危因素)时,只 需服阿司匹林( 81-325mg/d ;当只具有 1 项中危因素,即 CHADS2评分1分时,可选择使用阿司匹林或华法林;具1项 以上中危因素或具有任何高危因素, CHADS2评分≥2时则 推荐使用华法林。
抗凝的最佳强度

房颤抗凝的最佳强度是指能够有效预防缺血性卒 中,而最小程度地增加主要出血事件的风险,尤 其是ICH。既然随机研究已成功采用2.0-3.0的INR, 此靶目标范围看起来是较合适的标准。
慢性房颤抗凝剂及抗血小板制剂的选择

对于持续性房颤(指房颤持续发作,包括一些分类中的永 久性房颤)或阵发性(间歇性)房颤患者,具有中风高危 因素(包括既往有过缺血性脑卒中病史, TIA ,或体循环 栓塞,年龄>75岁,中度或重度左室收缩功能不全和/或充 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史,或糖尿病),我们建议口服 一种 VKA 抗凝治疗,如华法令( INR 靶目标 2.5 ,范围 2.03.0)。

房颤抗凝治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房颤抗凝治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卒中风险评估 出血风险评估 抗凝策略和选择 不同抗凝药物评价 抗凝药物的监测 特殊患者的抗凝治疗
目 录
ESC 2012房颤指南推荐使用CHA2DS2-VASc 评分评估卒中风险
(b)基于危险因素的CHA2-DS2-VASc评分
危险因素
评分
心力衰竭/左心室功能不全
1
高血压
1
年龄≥75岁
CHA2DS2-VASc=3
250
8
3.20(1.60-6.40)
CHADS2=1
22,945
1,130
4.92(4.65-5.22)
CHA2DS2-VASc=1
2,069
40
1.93(1.42-2.64)
CHA2DS2-VASc=2
8,516
345
4.05(3.65-4.50)
CHA2DS2-VASc=3
CHA2DS2-VASc评分和卒中风险的关联性
CHA2DS2-VASc评分系统可用于优化CHADS2 得分为0-1分患者的卒中危险分层
无卒中/血栓栓塞的患者比例
自出院起的天数
1年随访
患者-年
事件
卒中率(95% CI)
CHADS2得分0-1
40,272
1,405
3.49(3.31-3.68)
CHA2DS2-VASc=0
1
2
3
HAS-BLED(高血压,肾脏/肝脏功能异常,卒中,具有出血病史或倾向,INR易变,老年,共用药物/酒精)1
ATRIA(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与危险因素)3
HEMORR2HAGES(肝脏或肾脏疾病,酒精滥用,恶性肿瘤,年长如年龄超过75岁),血小板计数或功能降低,具有再出血风险的高血压(未控制),贫血,遗传因素,跌倒风险过高,以及卒中2

《房颤抗凝治疗》课件

《房颤抗凝治疗》课件

优点
起效快,不需要常规监测凝血功能, 出血风险相对较低。
缺点
价格较高,可能存在肝肾损伤等副作 用,不能与某些药物同时使用。
其他新型抗凝药物
总结词
其他新型抗凝药物
优点
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特点,可根据患者具体情 况选择。
详细描述
除了上述几种药物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新型抗凝药物,如 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等。
缺点
不同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各不相同,需注意用药安全 。
03
房颤抗凝治疗的临床应用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适用于有血栓栓塞风险的房颤患者, 如年龄较大、心脏结构异常、高血压 等 全、胃肠道溃疡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抗凝药物。
初始剂量与维持剂量
初始剂量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当的抗凝药物和剂量。
个体化抗凝治疗的方法
目前正在探索通过基因检测、血液标志物检测等方法来制定个体化的抗凝治疗方案。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好 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抗凝治疗与其他治疗的联合应用
联合治疗的优势
为了提高房颤患者的治疗效果,目前正 在探索将抗凝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如 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等)联合应用。 联合治疗可以发挥不同治疗方法之间的 协同作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VS
联合治疗的挑战
虽然联合治疗具有很多优势,但也存在一 些挑战,如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治疗的 复杂性增加等。因此,在联合治疗的过程 中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THANKS
感谢观看

房颤的抗凝治疗优秀PPT

房颤的抗凝治疗优秀PPT
房颤的抗凝治疗
1
房颤抗凝治疗的必要性
房颤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房 颤可使各年龄段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增加4-5倍,由 非瓣膜性房颤引起的缺血性卒中占15%-20%,由 于老年人房颤患病率增加,使房颤脑卒中成为老 年人发生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对房颤患 者,尤其是老年房颤患者,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 发生尤为重要。在Framingham的研究中,由房颤 导致脑卒中的危险在50~59岁人群为1.5%,,60-69 岁为8.5%,70-79岁为18.8%,80-89岁为30.7%. 同时抗 凝治疗是降低房颤致死率、致残率,提高生活质 量的关键,所以对于房颤患者,特别是老年、具
有卒中高危因素患者进行抗凝治疗有特殊意义。
2
在入选患者只包括短暂性缺血发作(TIA)或在近
3个月有轻度卒中发作的欧洲房颤试验(EAFT)
研究中,尽管中风的绝对危险度较高,表明入选 EAFT试验的患者处于高危状态中,但中风的相对 危险度降低程度几乎相同,其年中风发生率在对
照组为12%,抗凝组为4%(风险减少66%), 抗凝治疗使所有原因导致的死亡率下降了33%,
10
新近发生卒中患者的抗凝治疗
新近发生卒中房颤患者开始治疗的理想时 间还没有定论。脑栓塞研究小组建议对于 轻.中度卒中,如果CT证实没有出血,可 以在卒中24-48小时开始抗凝治疗;对于大 面积栓塞,对应在卒中发生7d后排除了延 迟性出血后开始抗凝治疗。
11
抗凝治疗过程中颅内出血的危险
我们重点讨论颅内出血(ICH)这种出血并发症, 总的来说,在抗凝剂和对照组或安慰剂组的随机 对比临床试验中ICH的发生率确实是比较低的 (表5)。然而在SPAF II研究中发现ICH的发生率 较高,在385例大于75岁的老年患者中7例发生ICH, 年发生率为1.8%,而阿司匹林对照组为0.8%。相 比之下,在一级预防试验中大于75岁的老年患者 的ICH年发生率仅为0.3%。

房颤患者抗凝治疗ppt课件

房颤患者抗凝治疗ppt课件

2)抗栓药物选择:
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药物包括抗凝和抗血小板类; 经典的抗凝药物是维生素K 拮抗剂—华法林,其在房颤患者脑卒中一级
与二级预防中的作用已得到多项临床研究肯定。 NOAC 有用药方法简单、大出血风险少等特点。 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为静脉和皮下用药,一般用于华法林开始前或
二、口服抗凝药物
一般而言,如无禁忌证,CHA2DS2-VASc 评分≥2 的房颤 患者需华法林或NOAC 治疗,CHA2DS2-VASc 评分为0 分 者不需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而CHA2DS2-VASc 评分为 1 分者建议选用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或NOAC)或阿司 匹林治疗,也可不进行抗栓治疗。
③华法林抗凝作用监测
a.抗凝强度:华法林最佳的抗凝强度为INR 2.0~3.0,此时 出血和血栓栓塞的危险均最低。不建议低强度INR<2.0的抗凝 治疗。对照研究提示INR<2.0时房颤并发卒中的危险明显增加。
b.初始剂量:随华法林剂量不同口服2~7 d后出现抗凝作用;建 议中国人的初始剂量为1~3 mg可在2~4周达到目标范围。如果 需要快速抗凝,如VTE急性期治疗,给予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 与华法林重叠应用5 d以上,即在给予肝素的第1天或第2天即给 予华法林,并调整剂量,当INR达到目标范围并持续2 d以上时, 停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
INR异常和(或)出血时的处理
2.新型口服抗凝药
一) NOAC与华法林对比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
NOAC口服后起效快,半衰期短,每日1次或2次服药,部分通过肾脏清除,肾功能不全患 者需要减量。达比加群酯是前体药,生物利用度较低,因此药物吸收或清除过程中的变 化就引起血药浓度波动。NOAC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很少,但与细胞色素P450 3A4和P一糖 蛋白的强诱导剂和强抑制剂联合应用时禁忌或谨慎。(表1)

房颤房扑的规范化抗凝治疗PPT课件

房颤房扑的规范化抗凝治疗PPT课件
诊断
通过心电图检查可确诊房颤和房扑,同时需要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和评估 病情。
02
CATALOGUE
抗凝治疗的重要性
血栓形成与栓塞风险
房颤和房扑患者由于心房失去有效收缩,容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 这些血栓一旦脱落,可能导致脑、肾、脾等重要脏器的栓塞,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抗凝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栓形成和栓塞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THANKS
感谢观看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1 2
新型抗凝药物的研发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未来将有更多新型抗凝药 物问世,为房颤房扑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个体体 化的抗凝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3
抗凝治疗的监测与管理
加强抗凝治疗的监测与管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 理意识和能力,确保治疗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抗凝治疗的监测与调整
监测指标
定期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 ,包括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和凝血酶原时间等 指标。
剂量调整
根据监测结果,适时调整 抗凝药物的剂量,以维持 凝血功能在目标范围内。
不良反应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出 血、血栓栓塞等不良反应 ,及时处理并调整治疗方 案。
04
CATALOGUE
06
CATALOGUE
总结与展望
规范化抗凝治疗的重要意义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通过规范化抗凝治疗,降低房颤房扑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减少 病痛,提高生活质量。
降低医疗成本
有效的抗凝治疗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次数和时间,降低长期治疗成 本,减轻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促进患者依从性
规范化抗凝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确保治疗效果 。
控制体重

冠心病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PPT课件

冠心病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PPT课件
REPORTING
抗凝治疗目的和意义
01
02
03
预防血栓形成
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 ,减少血液凝固,从而防 止血栓形成,降低栓塞风 险。
改善血液流变性
降低血液黏度和红细胞聚 集性,改善血液流变性, 减少心脏负荷。
缓解症状
减轻患者胸闷、心悸等症 状,提高生活质量。
抗凝药物选择及作用机制
01
华法林
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合成,发挥抗凝作用。需定期监测凝
通过图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 示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学 习兴趣和效果。
鼓励患者提问,及时解答疑惑 ,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理 解。
加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指导患者制定合理的 生活作息和饮食计划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 式。
强调遵医嘱按时服药 的重要性,提高患者 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教授患者自我监测病 情的方法和技巧,如 定期测量血压、心率 等。
血功能并调整剂量。
02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
包括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通过直接抑制凝血因子活性或抑制凝血酶
生成,发挥抗凝作用。无需常规监测凝血功能,使用方便。
03
肝素类药物
通过激活抗凝血酶,加速凝血因子灭活,发挥抗凝作用。需静脉给药,
多用于急性期治疗。
治疗方案制定与调整
个体化治疗
药物剂量调整
根据出血部位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止血 措施,如局部压迫、使用止血药物等。
评估出血严重程度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评 估出血严重程度。
监测凝血功能
定期监测患者凝血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防止再次出血。
其他并发症防范策略
预防血栓形成
在抗凝治疗的同时,采取相应措 施预防血栓形成,如使用抗血小

房颤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抗凝策略精品PPT课件

房颤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抗凝策略精品PPT课件

缺血性心脏病
64.5
62.1
高血脂症
60.6
51.4
心力衰竭
59.3
42.3
糖尿病
53.1
39.8
贫血症
45.6
糖尿病
36.5
CKD
40.3
CKD
32.3
关节炎
33.0
慢性阻塞性肺病 白内障
23.2
抑郁症
33.022.5ຫໍສະໝຸດ 慢性阻塞性肺病31.4
J Am Coll Cardiol.2014 Dec 2;64(21):e1-76.
肾功能不全增加房颤患者的卒中,出血和死亡风险
大型丹麦队列研究(N=132,372)房颤伴慢性肾病(CKD)患者
HR, 2.37
50
无肾病
95%CI (2.30-2.44) P<0.001
非终末期 CKD 40
38.65
事件发生率 (%/年)
30
HR,1.49
95%CI (1.38-1.59)
20
P<0.001
整体疗效检验:Z=2.33(P=0.02)
HR IV,随机,95% CI
0.2 0.5 1 2
5
风险更低
风险更高
非终末期CKD并AF患者中,华法林疗效显著
注:IS=缺血性卒中;SE=全身性栓塞;US=不明原因引起的卒中;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Am J Cardiol. 2014 Aug 15;114(4)_646-53
比重
HR M-H,混合,95% CI
33.4% 0.72(0.52,0.99)
29.4% 0.79(0.56,1.12)
37.2% 0.88(0.65,1.18)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课件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课件
06
抗凝治疗的评估指标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评估抗凝治疗的效果
凝血酶原时间(PT):评估抗凝治疗的效果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评估抗凝治疗的效果
抗Xa因子活性:评估抗凝治疗的效果
抗凝血酶活性:评估抗凝治疗的效果
抗凝血酶III活性:评估抗凝治疗的效果
3
2
1
4
5
6
抗凝治疗的调整策略
监测指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
演讲人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课件
01.
02.
03.
04.
目录
心房颤动的概述
抗凝治疗的原理
抗凝治疗的药物选择
抗凝治疗的监测与评估
1
心房颤动的概述
心房颤动的定义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房不规则、快速跳动
01
心房颤动可导致心房收缩功能下降,影响心脏泵血功能
02
心房颤动可引起血栓形成,增加中风等并发症的风险
常用抗凝药物
1
华法林:最常用的口服抗凝药物,适用于大多数患者
2
达比加群: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适用于华法林不耐受或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
3
利伐沙班: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适用于华法林不耐受或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
4
依度沙班: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适用于华法林不耐受或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
5
磺达肝素:注射用抗凝药物,适用于华法林不耐受或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
01
心脏衰竭:心房颤动可能导致心脏衰竭,影响生活质量
02
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影响心脏功能
03
血栓形成:心房颤动可能导致血栓形成,增加中风风险

房颤的抗凝治疗PPT课件

房颤的抗凝治疗PPT课件

只有所有依赖于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全部被抑制 后才能发挥充分的抗凝作用,因此,华法林的最 大疗效多于连续服药4-5天后达到,停药5-7天后 其抗凝作用才完全消失。
迄今已有多项随机化临床研究论证华法林在房颤 患者卒中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中的作用,结果显 示在密切监测INR的情况下,为中高危房颤患者 长期应用华法林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发生缺血 性卒中的风险,应用华法林治疗过程中中断用药 或抗凝强度不足可显著增高发生卒中风险。
SUCCESS
THANK YOU
2019/5/25
可编辑
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应避免与非甾体抗炎类药物 同时服用,包括环氧合酶—2选择性非甾体抗炎类 药物和某些抗生素。避免与抗血小板药物同时服 用,除非获益大于出血危险,如急性冠脉综合征 患者或近期置入支架的患者。
可以影响华法林作用的疾病包括:长期腹泻或呕 吐、乏氧状态、化疗、发热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最重要的是肝功能异常,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华法 林的剂量需求也会降低。
房颤患者卒中和血栓栓塞的危险分层与抗 凝治疗原则
合理的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 事件有效措施,但与此同时亦增加出血性 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在确定患者是否适 于进行抗凝治疗前应评估其获益风险比, 只有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获益明显超过出 血性并发症的风险时方可启动抗凝治疗。
欧洲房颤卒中危险分层-CHA2DS2VASc评
但肝合成的抗凝因子蛋白C、蛋白S也需经羧化才 变成有活性的蛋白,所以,华法林理论上也有致 凝作用,但多数情况抗凝作用占优势。
药代动力学
半衰期36-42h,在血浆中与白蛋白结合。 口服90分钟达高峰,生物利用度100%。
代谢:主要经肝脏P450代谢,只有<2%以 原型排到尿中,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无需调 整剂量。

《老年房颤抗凝治疗》PPT课件

《老年房颤抗凝治疗》PPT课件

• 在决定口服抗凝之前,应该仔细评估中风 和出血风险。
• 为什么?
• 尽管对于存在中风风险的房颤病人口服抗 凝治疗(OAC)有明显的纯临床获益,大出 血特别是颅内出血可能是毁灭性的。
房颤人群抗凝共识
• 未抗凝治疗的房颤病人,血栓栓塞发生率明显(5-8倍)高于出血发 生率。因此,多数房颤病人包括大多数出血高风险病人需要进行抗凝 治疗。
• ACS和支架治疗后推荐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重抗血
小板治疗。不用VKA治疗,死亡率和MACEs增加,但出 血发生率在VKA治疗和不治疗组无显著差异。三重治疗
(VKA、阿司匹林、氯吡格雷)30天内大出血发生率在 2.6-4.6%,12个月增加到7.4-10.3%。因此,三重治疗在 短期(4周)和出血风险低的情况下,风险-获益比是可以 接受的。 • ESC推荐避免使用药物洗脱支架并短期使用三重治疗, 长期治疗需要使用VKA加一种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或氯 吡格雷)。对于稳定的血管疾病(即无急性缺血事件或者 去年进行过PCI),应该使用VKA单药治疗,不应该同时 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发表的数据支持使用VKA对冠心病进 行二级预防,VKA至少与阿司匹林一样有效。
• 1.继发于体内外急性大量失血或体液丢失,或有液体(水) 严重摄入不足史;
• 2.有口渴、兴奋、烦躁不安,进而出现神情淡漠,神志模 糊甚至昏迷等;
• 3.表浅静脉萎陷,肤色苍白至紫绀,呼吸浅快; • 4.脉搏细速,皮肤湿冷,体温下降; • 5.收缩压低于90-80mmHg,或高血压者血压下降
20%以上,脉压差在20mmHg以下,毛细血管充盈 时间延长,尿量减少(每小时尿量少于30ml)。 • 6.中心静脉压和肺动脉楔压测定有助于监测休克程度。
• 2021年8月因头昏、肢体乏力行头颅CT发现 脑梗塞。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ppt课件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ppt课件
严重出血(无论INR水平如何)
停华法林;肌注VitK1(5mg),输注凝血因子,随时监测INR,稳定后重新评估华法林治疗的必要性
*
抗凝药种类
凝血酶间接抑制剂:肝素、低分子量肝素 凝血酶直接抑制剂: Dabigatran(达比加群酯)、比伐卢定 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 X因子抑制剂: Rivaroxaban(利伐沙班)、Apixaban(阿哌沙班 )
*
影响INR的因素
Vit K、利福平、泻药、苯妥英钠、苯巴比妥、螺内酯等
阿司匹林、红霉素、胺碘酮、奎尼丁、他汀类、丹参、水蛭等
药物
水肿、华法林耐药、甲低等
肝脏疾病、心衰、甲亢等
疾病
降低INR
升高INR
因素
*
INR增高或发生出血性并发症的处理
分类
需采取的措施
INR>3.0,但≤5.0,无出血并发症
*
房颤患者卒中和血栓栓塞的危险分层与抗凝治疗原则
合理的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有效措施,但与此同时亦将增加出血性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在确定患者是否适于进行抗凝治疗前应评估其获益风险比,只有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获益明显超过出血性并发症的风险时方可启动抗凝治疗。
*
使用CHA2DS2-VASc 而不是CHADS2 积分系统来预测卒中风险。
危险因素
CHADS2
CHA2DS2-VASc
慢性心衰/左心功能障碍(C)
1
1
高血压(H)
1
1
年龄>75岁(A)
1
2
糖尿病(M)
1
1
卒中/TIA/血栓栓塞史(S)
2
2
血管疾病(V)
1
年龄65–74岁(A)

房颤抗凝治疗PPT课件

房颤抗凝治疗PPT课件

Arch Int Med 1994;154:1453–1454
下午9时50分
21
回答


房颤对患者的主要危害? 房颤抗凝重要性? 多中心临床试验带来的启示? 如何应用华法林? 高危患者及合适的INR治疗范围? 阿斯匹林的作用如何? 我国房颤抗凝现状?
下午9时50分
22
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的研究
Stroke 2000;31:817-821 27
ACC/AHA/ESC制定的房颤抗凝治疗的指南

脑卒中高危因素的患者
INR在2~3
年龄超过75岁、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增加但又没有明显禁忌 症的患者(一级预防) INR 1.6~2.5

在常规治疗期间,应反复评价抗凝治疗的必要性。

在抗凝治疗的初期至少应每周测一次INR,稳定期至少应

对抗凝药物的选择应个体化,对每例患者评估其 发生脑卒中和出血的风险,并评估风险-效益比
例。

除非有禁忌症,对有脑卒中高危因素的患者,应 长期口服抗凝药物,调整INR在2到3之间。
下午9时50分
34
房颤抗凝治疗的建议
临床背景:

治疗:

风湿性心脏病


高危因素, 年龄 < 75 岁
高危因素, 年龄 > 75 岁
SPAF(Stroke Preven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 Study)

入选:n=1330
时间:1987-6至1989-12,平均随访1.3年 分组:
可接受抗凝治疗组:
• 华法林(PTR1.3-1.8): n=210 • 阿斯匹林(325mg): • 对照组:

(推荐课件)房颤的抗凝治疗PPT学习幻灯片

(推荐课件)房颤的抗凝治疗PPT学习幻灯片

ACTIVE I
厄贝沙坦或安慰剂
(n=9024)
.
部分析因设计
10
ACTIVE A结果:主要终点
卒中、非中枢神经系统栓塞、心肌梗死和心血管死亡
累积危险比
0.4
HR=0.89
0.3
P=0.014
0.2
安慰剂+阿司匹林
0.1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0.0
estigators. N Engl J Med 2009;360:20.66-78
4

11
ACTIVE A结果:卒中
0.15 0.10
HR=0.72 P=0.00002
安慰剂+阿斯匹林
累积危险比
0.05
氯吡格雷+阿斯匹林
0.0
0
1
2
3
The ACTIVE Investigators. N Engl J Med 2009;360:206.6-78
4

12
卒中、非中枢神经系统栓塞、心肌梗死和心血管 死亡
有记录的 AF + 1 危险因素: 年龄 75, 高血压, 既往卒中/TIA, LVEF<45,
PAD, 年龄55-74 + CAD或糖尿病
有OAC的禁忌症 或不愿使用
ACTIVE W
氯吡格雷+ASA 或 OAC (n=6507)
ACTIVE A
氯吡格雷+ASA 或 ASA (n=7554)
无ACTIVE I的排除标准
肝素
调整华法林剂量的目标就是要使患者的凝血酶
原时间延长>50%,活动度降至20%~30%,INR
维持在2.0~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颤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抗凝 治疗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谢谢!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