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原理与方法运用
运动康复训练的原理
运动康复训练的原理运动康复训练是一种通过运动和锻炼促进康复的治疗方法。
它基于运动对身体和心理影响的认识,通过有系统的运动和锻炼,帮助个体恢复或提高身体的功能能力。
运动康复训练的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1. 生理适应原理:运动康复训练在推动身体康复的过程中,会通过刺激神经肌肉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促使身体适应次数、强度、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变化,从而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
通过适应性反应的过程,身体的生理功能得到改善和恢复。
2. 神经可塑性原理:运动康复训练可以通过刺激和重新组织神经系统来改善运动功能。
神经可塑性是指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适应和改变的能力。
在康复训练中,通过有针对性的运动和锻炼刺激,可以激发脑部神经元的再组织和被动神经连接的形成,从而帮助恢复或改善运动功能。
3. 肌肉力量和代谢改变原理:运动康复训练可以通过提高肌肉力量来改善运动功能。
适当的肌肉力量是维持身体平衡、稳定和控制运动的关键。
通过锻炼和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肌肉力量,减轻关节和肌肉的负担,并增加身体的稳定和控制能力。
此外,运动康复训练还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率,促进能量消耗和康复过程。
4. 心理影响原理:运动康复训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康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运动可以释放有益的内啡肽和内啡胺等化学物质,提升患者的情绪状态,并减轻压力和焦虑。
此外,康复训练中的目标设置、动力激励和团队合作等因素也会增强患者的信心,提高其康复治疗的积极性和效果。
5. 运动学习和技能重建原理:运动康复训练可以通过学习和重建运动技能来恢复失去或受到损伤的功能。
运动技能的学习和重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通过系统性的训练和练习来实现。
透过适当的方法和反馈,患者可以逐步恢复或重新学习特定的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的功能水平。
综上所述,运动康复训练的原理主要包括生理适应原理、神经可塑性原理、肌肉力量和代谢改变原理、心理影响原理以及运动学习和技能重建原理。
通过系统且有针对性的运动和锻炼,运动康复训练可以促进身体的适应能力和恢复,在康复过程中达到提高身体功能和质量的目标。
体能训练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体能训练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体能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系统化的训练方法,以提高人体各项体能水平为目标的综合性训练过程。
体能训练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训练计划和方法,增强人体的耐力、力量、速度、灵敏性和柔韧性等方面的能力,提高运动表现和预防运动损伤。
下面将介绍体能训练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一、超级补偿原理超级补偿原理是指通过适度的训练刺激,引起身体适应性的增强,从而提高体能水平。
当人体处于适度强度的训练刺激下,会引起相应的生理变化,包括肌肉力量的增加、肌肉纤维类型的改变、心肺功能的提高等。
这种适应性变化使得人体在面对同样强度的训练刺激时,能够以更好的状态进行运动,从而提高了体能水平。
二、逐步负荷原理逐步负荷原理是指在训练过程中,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和训练目标,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和负荷。
身体需要适应不同强度的训练刺激,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应该逐渐增加训练强度,以保证身体的适应性变化。
逐步负荷原理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避免过度训练和运动伤害的发生。
三、循环训练原理循环训练原理是指在一定周期内,通过合理的训练计划和安排,循环进行不同类型和强度的训练。
循环训练可以避免长时间单一类型的训练引起的适应性降低和训练效果的减弱。
通常,一个训练周期包括准备期、重点训练期和恢复期,从而使训练达到最佳效果。
四、训练的连续性和周期性原理训练的连续性和周期性原理是指训练计划需要合理安排训练的连续性和周期性。
连续性是指训练应该连续进行,不能间断太长时间,以保持训练效果和身体适应水平。
周期性是指训练计划应根据训练目标和个体的特点,合理安排训练的周期,包括训练强度、训练区间和恢复时间等。
五、多样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是指训练应该包含多样的训练方法和内容,以增加训练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通过不同的训练方式和内容,可以刺激不同的身体系统,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
多样性原则的应用可以增加训练的效果和减少训练的单调性。
六、个体化原则个体化原则是指训练计划应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体育锻炼的原则与方法
体育锻炼的原则与方法体育锻炼是人们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因素以及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要想使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就必须按照科学的原理,遵循一定的原则,讲究锻炼的方法。
第一节体育锻炼的基本原理与原则一、体育锻炼的基本原理体育应该是一个确有实效,而又能不断提高的实践活动;体育锻炼则应是人们所进行的、有效的、合理的身体活动。
而要使这种身体活动有效和合理,就必须遵循一定的依据,这种依据就是所谓的体育锻炼的原理。
因此可以说,体育锻炼原理并没有概念上的意义,它只是从体育锻炼实践中产生出来的具有原则意义的理论。
这种理论是多方面的,以下主要的几点做一简要的介绍。
(一)刺激与适应性的改变和增强体育锻炼实际上就是对身体施加的一种运动刺激。
在运动的刺激下,引起了机体的多种反应,并随着刺激次数的增加与时间的延续、负荷量与强度的增长,使人体在形态、机能、素质、体能等方面,产生适应性的变化和增强。
原则上讲,有了这种刺激,人体才可能产生这些变化;没有这种刺激,人体就不可能产生这些变化。
(二)运动疲劳与疲劳恢复体育锻炼的过程就是:运动——疲劳——休息——恢复。
有人讲“没有疲劳,就没有锻炼”,这话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运动中只有出现疲劳,才可能通过休息,使体力得以恢复,并进而提高身体对疲劳的耐受力。
例如,在长跑锻炼中,一个人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跑一千多米就感到体力不支,而他通过一个时期的锻炼,能跑两三千米仍不感到十分疲劳。
可见,人的体力及各种运动能力,必须通过运动所产生的疲劳锻炼才能得以增强和提高。
所以,我们不应害怕疲劳,担心自己的体力会用完。
我们应该明白,这种现象在运动生理学中叫做“超量恢复”。
所谓超量恢复,是指人体通过一定量与强度的运动刺激,使机体出现疲劳,而在休息之后,机体的代谢能力与体力状况,可以恢复到比运动前更高的水平之上。
体能训练基本理论与实用方法
体能训练基本理论与实用方法体能训练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针对人体各项功能进行系统性地训练,提高身体素质和机能水平的过程。
它是现代运动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和实用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1.人体生理学基础:了解人体的基本生理结构和功能,特别是与运动相关的器官和系统,如肌肉、骨骼、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等。
只有了解人体的生理机制,才能科学地进行体能训练。
2.运动生理学原理:运动生理学研究运动对人体的影响,包括运动对心血管系统、肌肉系统、神经系统和代谢系统等的影响。
运动生理学原理包括心肺功能、肌肉力量、耐力和灵活性等方面。
了解这些原理,可以根据不同的训练目标和需求,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
3.训练负荷原理:训练负荷是指通过训练刺激,对器官和系统进行适度的刺激,以促进人体的适应和提高。
训练负荷原理分为超负荷原理和适应性原理。
超负荷原理是通过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和时间,超过人体适应范围来刺激身体的适应能力。
适应性原理是指人体对长期训练适应后,需要适当增加训练强度和种类,以继续提高。
4.训练周期化原理:训练周期化是指将训练划分为不同的周期,以达到全年训练目标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周期有微周期、中周期和宏周期。
微周期是一周内的训练计划,通常包含不同类型和强度的训练项目。
中周期通常为几周到一个月,完成一个训练目标。
宏周期是从一个赛季到另一个赛季,通常包含多个中周期,用于规划和安排全年的训练计划。
二、体能训练的实用方法1.训练目标的确定:在开始训练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训练的目标是什么,例如增强力量、提高耐力、增加灵活性等。
只有明确了训练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2.训练计划的制定:根据训练目标,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
计划包括训练的时间、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等要素。
要合理安排不同类型的训练,包括力量训练、耐力训练、柔韧性训练等,以满足不同的训练需求。
3.训练方法的选择:选择适合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
健身原理归纳
健身原理归纳---健身是指通过一系列的锻炼运动和饮食管理,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了解健身的原理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进行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本文将对健身原理进行归纳总结。
1. 有氧运动原理有氧运动是指运动过程中,人体能够充分供应氧气,以满足运动量的需求。
有氧运动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心肺功能提升:有氧运动能够加快心脏跳动频率,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心脏的泵血能力。
- 脂肪燃烧:有氧运动在低强度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燃烧体内脂肪,帮助减脂塑形。
- 耐力提升:有氧运动能够增加肌肉的耐力,提高全身的运动能力。
2. 肌肉增长原理肌肉增长是指通过锻炼来促进肌肉的生长和发展。
肌肉增长原理可以归纳如下:- 动力刺激:肌肉生长的关键在于对肌肉施加足够的动力刺激,通过重量训练来刺激肌纤维的损伤和再生,促进肌肉发育。
- 蛋白质合成:合理的饮食摄入能够提供足够的蛋白质,供给肌肉进行修复和生长。
- 适度休息:合理安排训练和休息时间,让肌肉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和生长。
3. 柔韧性训练原理柔韧性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的伸展运动和放松动作,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伸展能力。
柔韧性训练原理可以总结如下:- 慢慢伸展:柔韧性训练需要缓慢进行,不可急躁,以免受伤。
- 均衡呼吸:深呼吸可以放松身体,促进肌肉的伸展。
- 持续性训练:柔韧性训练需要长期坚持,逐渐提高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
4. 饮食管理原理合理的饮食管理对于健身效果的提高十分重要。
饮食管理原理可以总结如下:- 均衡摄入:适量摄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各类营养物质,保证身体所需。
- 控制热量:根据自身需求,控制总热量摄入,确保能量平衡,同时实现减脂达标。
- 补充水分: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维持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
以上就是健身原理的归纳总结。
通过了解这些原理,我们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健身,达到我们的健身目标。
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参考书籍1 - 参考书籍2。
运动训练学八大训练法
运动训练学八大训练法一、引言运动训练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使其在比赛中达到最佳状态。
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员训练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其中包括八大训练法。
本文将详细探讨这八大训练法的含义、原理和实施方法,并对其在运动训练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二、八大训练法概述八大训练法是指力量训练、爆发力训练、耐力训练、灵敏度训练、柔韧性训练、速度训练、协调性训练和心肺功能训练。
这些训练法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提高其技能和竞技能力。
2.1 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是指通过增加重量、次数和频率来增强肌肉力量的训练方法。
通过力量训练,运动员可以增加肌肉的横截面积,提高肌肉的收缩力和爆发力。
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技能和抗疲劳能力,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2.2 爆发力训练爆发力训练是指通过迅速释放能量来实现力量输出的训练方法。
爆发力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迅速反应能力和爆发力,使其在比赛中更具竞争力。
常见的爆发力训练方法有跳跃、冲刺和投掷等。
2.3 耐力训练耐力训练是指通过长时间的持续运动来提高身体耐力的训练方法。
耐力训练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延缓疲劳的发生,使运动员能够更持久地进行高强度的运动。
2.4 灵敏度训练灵敏度训练是指通过特定的训练方法来提高运动员的触觉感知和身体控制能力。
灵敏度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和身体协调性,使其能够更快、更准确地做出动作。
三、八大训练法原理和实施方法3.1 力量训练的原理和实施方法力量训练的原理是通过负荷的作用刺激肌肉,使其适应负荷并增强肌肉的收缩力。
实施力量训练的方法包括使用自重训练、举重训练和各种器械训练等。
训练时要注意逐渐增加负荷,避免过量训练和受伤。
3.2 爆发力训练的原理和实施方法爆发力训练的原理是通过迅速释放能量产生大的力量输出。
实施爆发力训练的方法包括高强度的短时间运动和爆发力动作的训练。
训练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技巧,避免受伤。
体育锻炼原理与方法
体育锻炼原理与方法体育锻炼是通过一系列有机结合的运动,以达到燃烧脂肪、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肌肉力量、增强力量和耐力的目的。
它是人们保持健康、塑造身材和提高运动水平的有效途径。
体育锻炼原理和方法的正确应用可以使锻炼效果最大化,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体育锻炼原理1.超负荷原理:体育锻炼的这个原理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身体接受到比日常活动量更大的运动强度,从而通过增强身体的耐力、力量和速度。
2.适应性原理:这一原理指的是通过适应性训练,身体可以适应一定的运动强度,提高运动的效益。
3.周期性原理:适当轮换不同的运动项目可以使身体的锻炼更全面,避免运动单一性带来的疲劳和厌倦。
4.渐进性原理:随着身体适应性的提高,需要逐渐增加锻炼的强度和量,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5.个体差异性原理: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和体质不同,因此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合适的锻炼方案,以免导致运动损伤。
二、体育锻炼方法1.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通过供氧充足的运动方式,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全身的氧气摄入量。
2.无氧运动:无氧运动是指短时间内,高强度、高负荷的运动,主要目的是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如举重、负重训练等。
3.徒手运动:徒手运动是指不借助器械,只依靠自身身体重量进行锻炼,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可以锻炼到全身的肌肉群。
4.团队运动:团队运动可以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如足球、篮球等项目。
5.间歇性训练:间歇性训练是指一种交替运动与休息的训练方法,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
例如,跑步中间夹杂短时高强度的冲刺。
6.拉伸运动:拉伸运动可以增加肌肉的柔软度,避免肌肉损伤,如常见的瑜伽、拉伸操等。
7.均衡饮食:均衡饮食是体育锻炼的重要前提,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合理搭配,保证锻炼所需的热量和营养摄入。
8.合理休息:锻炼后要给身体充分的休息时间,让身体得到恢复和调整,避免过度运动带来的身体损伤。
总结起来,体育锻炼的原理和方法包括超负荷原理、适应性原理、周期性原理、渐进性原理和个体差异性原理。
健身运动科学
健身运动科学健身运动科学是指运动与健康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
它涉及身体锻炼、营养摄入、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以帮助人们实现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目标。
本文将从健身运动科学的基本原理、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健身运动科学的基本原理健身运动科学的基本原理是基于身体锻炼对人体产生的生理变化。
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灵活性,同时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和调节体重。
这些生理变化对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其次,健身运动科学的基本原理还包括如何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和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调整。
根据人体适应规律,刺激应该逐渐增加,以避免过度训练和损伤。
此外,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个体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锻炼方案。
第二部分:健身运动科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健身运动科学主要包括身体锻炼、营养摄入和心理健康三个方面。
1. 身体锻炼:身体锻炼是健身运动科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
有氧运动主要包括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改善心肺功能;而无氧运动主要包括举重、拉伸等,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身体灵活性。
2. 营养摄入:健身运动需要合理的营养摄入来提供能量和营养素。
平衡的饮食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合理摄入。
此外,补充足够的水分也是十分重要的。
3.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在健身运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压力和焦虑会影响身体的恢复和运动效果,而积极的心态可以提高运动的乐趣和动力。
因此,正确的调节情绪和保持愉悦的心态对于健身运动至关重要。
第三部分:健身运动科学的实践应用健身运动科学的实践应用包括制定个人锻炼计划、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科学饮食以及心理健康的调节等。
首先,制定个人锻炼计划需要考虑个体的身体状况、目标和时间安排。
需要有计划地分配不同类型的锻炼,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逐渐增加运动量。
其次,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也十分关键。
不同的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有所区别,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可以提高运动的效果和乐趣。
体育运动的基本理论和训练方法
体育运动的基本理论和训练方法体育运动既是一项古老而又现代化的活动,它对于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体育运动的基本理论和训练方法,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参与体育运动。
一、体育运动的基本理论1.1 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的科学。
它包括运动的能量代谢、肌肉的运动机制以及运动对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的影响等内容。
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训练和调整身体状态。
1.2 运动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研究人们在运动中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它关注运动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包括自信心、动机、注意力等方面。
了解运动心理学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情绪、提高专注力和克服困难。
1.3 运动训练学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学科。
它包括训练的计划、方法、强度和周期等内容。
了解运动训练学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提高运动成绩和避免运动损伤。
二、体育运动的训练方法2.1 有氧运动训练有氧运动是指能够持续一段时间、大肌群参与的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
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耐力和燃烧脂肪。
训练方法包括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合理安排休息和饮食等。
2.2 肌肉力量训练肌肉力量训练是指通过负重训练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的训练方法。
它可以提高爆发力、增加肌肉质量和预防骨质疏松等。
训练方法包括选择适当的负荷、进行正确的动作和控制训练的频率和次数等。
2.3 灵敏度训练灵敏度训练是指通过各种反应速度和协调性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灵敏度和敏捷性。
它可以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应变能力和反应速度。
训练方法包括进行各种灵敏度训练项目、提高感知能力和加强协调性等。
2.4 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是指通过各种伸展运动来增加肌肉和关节的活动范围和柔软度。
它可以预防运动损伤、改善姿势和提高运动表现。
训练方法包括进行各种伸展动作、持续时间逐渐增加和避免过度伸展等。
3000米跑训练原理与方法
3000米跑训练原理与方法一、引言3000米跑是一项中长跑项目,对于长跑运动员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训练项目。
通过3000米跑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耐力、速度和心肺功能,从而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文将介绍3000米跑训练的原理与方法。
二、原理3000米跑训练的原理主要是通过适当的训练负荷和训练强度,刺激身体适应性的增强,从而提高运动员的耐力和速度。
该训练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产生作用:1.有氧代谢能力的提高:3000米跑属于中长跑项目,对有氧代谢能力有较高要求。
通过持续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肺活量,加快氧气输送和利用的效率。
2.肌肉耐力的增强:3000米跑需要较长时间的持续运动,对肌肉耐力有很高的要求。
通过适当的训练,可以提高肌肉的耐力,延缓肌肉疲劳的发生。
3.速度与力量的综合训练:3000米跑不仅要求运动员有较好的耐力,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速度和力量。
训练中需要结合短跑和力量训练,提高速度和爆发力,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变化。
三、训练方法1.基础训练阶段在基础训练阶段,主要目的是提高有氧代谢能力和肌肉耐力。
训练方法包括:(1)长跑训练:每周进行2-3次长跑训练,距离逐渐增加,强度逐渐加大。
可以选择慢速跑、中速跑和快速跑等不同强度的训练方式,以增加训练的多样性。
(2)间歇训练:通过间歇训练来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
可以选择跑步和走路交替的方式进行训练,时间和强度逐渐增加。
(3)力量训练:通过力量训练来增强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可以选择负重跑、爬山训练等方式,加强腿部和核心肌群的力量。
2.速度训练阶段在速度训练阶段,主要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和爆发力。
训练方法包括:(1)短跑训练:每周进行1-2次短跑训练,距离一般在100-400米之间。
可以选择起跑姿势、加速度、转弯技巧等进行训练,以提高速度和爆发力。
(2)爆发力训练:通过爆发力训练来提高起跑和冲刺能力。
可以选择起跳训练、爆发力跳远等方式进行训练,加强腿部肌群的力量和爆发力。
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在现代社会中,健康成为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而体能训练作为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能水平的有效途径,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体能训练。
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1. 运动适应原理体能训练的核心理论是运动适应原理。
当人体受到一定强度的运动刺激时,会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进而适应并改善身体的机能。
这种适应是持续性的,只有通过不断的训练,人体的体能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2. 超重负荷原理超重负荷原理指的是在训练时采用超过平常负荷的强度和量,以刺激身体适应的过程。
通过超负荷训练,可以促进肌肉生长、增加力量和爆发力。
3. 适度原则适度原则是指在进行体能训练时,要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和训练目标确定适当的训练强度、频率和时长。
适度的训练可以促进身体的适应和提高,过度的训练则可能导致过度疲劳和受伤。
体能训练的方法1. 有氧运动训练有氧运动是指以氧气为能量主要来源的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行等。
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心肌耐力,是提高身体耐力和减肥的有效方法。
2. 肌肉力量训练肌肉力量训练是指通过重复负荷训练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可以通过哑铃、杠铃、器械等进行力量训练,逐步提高肌肉的负荷承受能力,并增加爆发力。
3. 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是通过拉伸和放松肌肉,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灵活性。
柔韧性训练可以预防运动损伤、改善姿势和提高运动表现。
结语体能训练是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通过了解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我们可以科学地进行训练,提高身体的各项机能,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
愿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能训练方式,坚持锻炼,拥有健康的体魄!。
功能性训练与功能性动作
功能性训练与功能性动作1.功能性训练概念及原理功能性训练:是一种专门性很强的训练,所有的动作形式都包含有运动链和运动三维平面中的加速、稳定和减速,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动作质量和动作形态有目的的训练行为,它是体能专项化的纽带与桥梁,它强调的就是多运动链的参与。
功能训练原理:功能训练不是以练习外表的肌肉体积和形状为目的,不强调某一具体动作中四肢力量的过分发展,而是注重意识与肌肉统一,神经肌肉系统更有效;通过加深层小肌肉的协调发展,预防运动损伤;接近与比赛的方式使运动神经系统向肌肉发出最强的冲动信号,同时这种强刺激迫使肌肉群激烈收缩产生巨大能量,肌肉群剧烈收缩又反过来促使运动神经系统更灵敏,发出更强烈的冲动,两者相互促进,提高运动能力。
由于定义上的抽象与实际各运动项目特征的差异,或许在对功能训练的理解上,不同人就会产生不同的答案。
举例而言,一个跳高选手做蹲起跳比坐姿腿部阻力蹬伸更具有功能效果。
这是由于蹲起跳的动作是跳高技术中的一部分,而坐姿蹬伸对跳高时参与肌肉的刺激很小,这样我们可以认识到功能训练不仅仅是肌肉练习这么简单,它还涉及到运动的整个系统。
那么什么是我们功能训练的运动?第一,人体的大部分肌群是纵向排列的,而另外一部分是斜向排列的,如腹外斜肌和腰方肌,这种排列复杂结构使躯干能够产生屈伸,侧屈和扭转运动的动力,而人体的各种复杂动作(包括竞技动作)都是人体功能性动作的组合,这些动作有推、拉、旋转、弓步、蹲、体前屈,这些动作都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面内完成的动作,因此功能力量训练注重了多角度,在运动链各个平面协调练习。
第二,功能力量训练将核心部位的稳定性作为重要内容。
根据物理学关于转动力矩在封闭的个体中保持恒定的原理。
下肢产生一个向前的转动力矩,必然其他部位要产生一个相反的转动力矩,这样才能平衡。
核心部位在此过程中担负着稳定重心,环节发力、传导力量等作用,对上下肢的协同工作及整合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而且四肢运动的各种状态控制都源自核心肌群,有了强大的核心力量作保证,躯干得到稳固的支持,四肢的应力也能够随之减少,肢体能够游刃有余地更协调完成技术动作;所以功能训练将核心力量作为主要内容。
游泳中的心肺功能训练
游泳中的心肺功能训练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体育锻炼和健身。
而游泳作为一项全身性的运动,不仅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有锻炼作用,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心肺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游泳中的心肺功能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游泳的心肺功能训练原理1. 呼吸训练:游泳是一项需要配合呼吸动作进行的运动。
通过游泳时的呼吸训练,我们可以增强肺活量和呼吸肌肉的力量。
同时,游泳中需要保持呼吸的节奏和平稳,让体内氧气的供应充裕,从而提高心肺功能。
2. 心脏训练:游泳是一项强度适中的有氧运动,通过不断的划水、腿蹬和呼吸动作,可以增强心脏的收缩力和舒张力,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心脏的耐力和功能。
3. 肌肉训练:游泳涉及到全身各个部位的肌肉,尤其是手臂、背部和腿部的肌肉。
这些肌肉在游泳过程中不断地收缩和放松,增加了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同时促进了脂肪的燃烧,有利于保持身材和控制体重。
二、游泳中的心肺功能训练方法1. 游泳姿势练习:游泳时正确的姿势非常重要。
要保持身体的水平与水面平行,头部与躯干保持一条直线。
这样可以通过身体的协调运动提高心肺功能。
2. 呼吸练习:游泳中的呼吸练习有助于增强呼吸肌肉的力量。
可以尝试练习深呼吸,缓慢地吸气和吐气,使肺活量逐渐增加。
另外,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呼吸节奏,如每划3次换一次气,或者每划5次换一次气,以提高心肺功能。
3. 游泳速度和距离控制:根据个人的体力和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游泳速度和距离。
可以在游泳池中进行划水时间或距离的记录,逐渐增加划水时间或距离,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心肺功能的目的。
4. 游泳姿势的变化:游泳中可以尝试不同的姿势,如自由泳、仰泳、蛙泳和蝶泳等。
这样可以全方位地锻炼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提高心肺功能。
三、游泳中的心肺功能训练注意事项1. 充分热身:游泳前要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可以进行拉伸、旋转手腕和脚踝等动作,以提高肌肉的灵活性和关节的活动范围。
2. 注意呼吸:游泳时要注意保持呼吸的平稳和节奏。
格斗竞技项目体能训练原理和方法
格斗竞技项目体能训练原理和方法格斗竞技项目体能训练是一种全面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训练方法。
它旨在增强运动员的力量、爆发力、速度、耐力和灵活性,以及改善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平衡感和身体控制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格斗竞技项目体能训练的原理和方法。
一、格斗竞技项目体能训练原理1.适应性原理:适应性原理是指身体在遭受外界刺激后的适应能力。
格斗运动要求身体在高强度、高频率的训练下不断适应,才能更好地应对比赛要求。
2.超负荷原理:超负荷原理是指在体能训练中,通过增加负荷、强度和训练时间,使身体接受超常负荷刺激,以促进适应性反应。
3.可逆性原理:可逆性原理是指如果长时间不进行训练,身体素质会逐渐下降。
因此,持续不断地进行体能训练对于维持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至关重要。
二、格斗竞技项目体能训练方法1.动态准备:动态准备是指通过活动关节、加强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等方式,准备身体进行高强度的训练。
常用的动态准备方法包括跑步、跳跃、俯卧撑、深蹲等。
2.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是格斗竞技项目体能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力量训练可以提升肌肉的收缩力和耐力,从而提高爆发力和抗打击能力。
常用的力量训练方法包括举重、负重训练、徒手推拉训练等。
3.爆发力训练:爆发力训练主要是通过快速而强烈的肌肉收缩,迅速释放出最大的力量。
常用的爆发力训练方法包括跳跃、冲刺、深蹲跳等。
4.速度训练:速度训练是提高运动员加速度和减速度的训练方法。
包括起步训练、终点加速训练、技术速度训练等。
5.耐力训练:耐力训练是提高运动员长时间保持高强度运动能力的训练方法。
常用的耐力训练方法包括长跑、循环训练、间歇训练等。
6.灵活性训练:灵活性训练是指通过拉伸运动,提高肌肉和关节的可动性,减少受伤风险。
包括静态拉伸、动态拉伸和PNF拉伸等。
7.协调性训练:协调性训练是提高运动员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感的训练方法。
常用的协调性训练方法包括平衡训练、单脚训练、颠球训练等。
三、格斗竞技项目体能训练计划制定制定格斗竞技项目体能训练计划需要考虑运动员的训练目标、个体差异和训练周期。
有氧能力训练的原理和方法
有氧能力训练的原理和方法当然!要讨论有氧能力训练的原理和方法,我们可以分几个部分来聊聊。
1. 有氧训练的基本原理有氧训练,简单来说,就是让你心跳加速、呼吸加深的运动。
想象一下,你在公园里慢跑,身边的风儿轻轻拂面,那种感觉真是爽歪歪!这类训练主要是通过增加心肺的耐力,增强身体的氧气利用能力。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这这么重要呢?因为我们的心脏就像一个泵,需要经常锻炼才能保持健康。
心肺功能好,生活质量自然就高,就像汽车得加油才能跑得快一样。
1.1 有氧能力的影响因素在这里,影响有氧能力的因素主要有遗传、训练方式和饮食。
遗传就像个“家族遗产”,有些人天生心肺功能好,而有些人则需要努力去追赶。
不过,别灰心,训练方式也能让你改变现状哦!饮食方面,吃得健康,补充足够的营养,才是提升有氧能力的“法宝”。
所以,想要成为跑步界的“超人”,得从饮食抓起!1.2 常见的有氧运动谈到有氧运动,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让你出汗,还能让你的心脏更强大。
慢跑的时候,心里想着今天的晚饭是什么,游泳时脑海里浮现的可能是阳光沙滩,这种身心合一的感觉,真是“乐在其中”。
而骑自行车,不仅能锻炼腿部肌肉,还能享受骑行时的风景,真是“骑行中的诗人”!2. 如何进行有效的有氧训练要想训练有效,首先得有个好计划,就像做菜得先有食谱。
你可以选择每周至少三到五次的训练,每次持续30分钟到一小时。
循序渐进是关键,初学者可以先从慢走开始,逐渐增加强度。
就像爬山,得先找到合适的路径,才能登顶。
2.1 热身与拉伸的重要性在开始之前,热身是必不可少的,就像准备上场的运动员。
简单的拉伸和轻松的慢跑可以让你的身体慢慢适应运动状态,减少受伤的风险。
想象一下,若不热身就开始高强度运动,简直就像是给发动机加油但不让它预热,后果可想而知。
2.2 训练中的节奏把握在训练过程中,节奏的把握也非常重要。
不要一开始就冲刺,心肺能力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原理
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原理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原理是指通过对人体的运动系统进行系统训练,以达到提高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目的。
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原理涉及到运动生理学、适应性训练和运动生物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对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一、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理学是研究运动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和调控机制的科学。
在运动过程中,运动机能的发挥主要通过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等多个生理系统的协调作用完成。
因此,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心肺功能的协调、肌肉的力量和耐力、神经系统的适应等方面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2.运动生理学原理的应用通过对运动生理学原理的应用,可以实现训练者的传统运动能力的提高和运动伤害的预防。
比如,针对心肺功能,可以通过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来提高心血管系统的耐受力,提高最大摄氧量;对于肌肉力量,可以通过力量训练来增加肌肉纤维的横截面积,提高力量的输出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神经系统训练,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活动的控制能力。
二、适应性训练1.适应性训练原理适应性训练是指通过刺激人体的其中一生理系统,使其适应刺激并逐渐提高相应的功能。
适应性训练的核心原理是“超负荷原理”,即在运动训练中给予机体适应所需的最佳刺激,达到适应性的目的。
2.适应性训练的具体方法适应性训练的具体方法包括:连续负荷、变负荷、旋转负荷和高效负荷。
连续负荷指每次训练负荷持续时间相同、强度逐渐增加;变负荷指每次训练负荷不同,强度相对较大的训练;旋转负荷指在一段时间内不同训练项之间进行循环训练;高效负荷指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
三、运动生物力学1.运动生物力学原理运动生物力学是研究人体在进行运动时机械原理和力学特性的科学。
在运动过程中,人体的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和关节系统等都会承受一定的力量和压力。
了解并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可以指导运动训练的科学实施,保证运动效果和安全性。
2.运动生物力学原理的应用通过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可以针对不同运动项目和不同体型的人员,设计出最合适的运动训练方案。
运动科学知识:运动科学中的全身训练
运动科学知识:运动科学中的全身训练全身训练是运动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性运动训练,锻炼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和器官,达到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的目的。
全身训练既可用于瑜伽、普拉提、跑步、游泳等体育运动中,也可用于健身房、家庭锻炼中。
随着现代人运动意识不断提高,全身训练已成为一种流行的健身方式。
一、全身训练的基础原理全身训练的基础原理是:通过的负重、重复动作、休息等方式刺激肌肉,使其产生适应性的生理变化,从而增强肌肉力量、增加肌肉质量、使身体变得更加健康。
全身训练更是一种科学化且系统化的运动方式,在运动规律、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上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
全身训练的原理为肌肉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二、全身训练的目的1.提高身体素质全身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提高身体素质。
运动机能的核心是心血管系统功能和肌肉功能。
全身训练中不仅可以锻炼心肺,增强心肺功能,还可以促进肌肉成长、增加肌肉质量,提高身体的耐力、爆发力和协调性。
长期进行全身训练可以使身体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2.促进身体健康全身训练能够增强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调节生理机能,强化免疫力,预防和改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疾病的发生,同时还能够降低情绪紧张和焦虑感,使人身体和心理都更加健康。
3.塑造完美身材全身训练能够有针对性地锻炼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群,促进身体的塑形。
肌肉的发展可以使身体线条更加优美、匀称,同时对身体的脂肪消耗也会产生明显的效果,使身材更加完美。
3.提高个人运动能力全身训练的目的之一是增加身体的力量、爆发力和耐力,以提高人们的运动表现。
具备足够的力量和耐力对于体育运动、竞技赛事有着重要的条件作用,长期进行全身训练,不仅对日常生活有帮助,同时还可使个人的运动能力得到提高。
三、全身训练的实践方法1.空气跑步机空气跑步机是目前健身房中常用的全身训练器械之一。
空气跑步机不仅可以提高人体的耐力、爆发力,而且还可以锻炼全身肌肉群,促进心肺功能的提高。
体能训练原理与方法
智力训练水平
●世界观人生观 ●专业知识(1英里) ●理解、记忆、思维、应变、观察和感受信息能力
2.运动训练的整体观
2.1 面临问题:
●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是竞技能力各方面体、技、战、心、智 等相互协调并在比赛中充分发挥。
●各竞技能力的训练在很大程度上是运用有限的训练方法手 段获得,在局部练习中所获得的能力往往不可能在比赛中 充分发挥出来。
2.2措施:整体训练
据项目的专项性特点在多年训练过程全过程的每部分, 以比赛为着眼点把各种素质和能力综合为一体。
2.3运动员整体训练水平取决于:
●竞技能力各方面的完善; ●不同阶段分解和综合方法手段的特点和比例; ●专项特异性训练
2.4竞技能力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在比赛中,体、技、战、心和智均不会孤立地表现,而是表现为一种复 杂的综合体。每一方面既决定其他方面,又受其他方面所决定。
技、战、心和智表现均以其为基础的; ●各种身体素质和能力可以定量表示,为监督和控制训练
过程提供条件
战术训练水平
●项目特点 ●个人或对手水平(体力、技术、战术等) ●比赛条件(场地、气候、主客场等)
心理训练水平:
“今天,运动员可以依靠强壮的身体闯入决赛,而 要赢得奥运会金牌则要靠顽强的精神”
顽强、勇敢、坚毅,自信心及紧张比赛条件下最大地表现 自己机能的个性
3.2.6.专项感知觉。
提高专项肌肉运动精确的分析能力。
3.2.7运动成绩评定行为的特异性
●运动成绩的评定行为是确定专项训练内容的重要依据。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核心是从实战出发,即练为战。
日常训练须按比赛评定行为的特定要求安排训练内容。 尤其在技能主导类的项目 一些体能为主的项目中,轮换、,场次、轮次,青少年运 动员必须具备连续比赛合理分配体力的能力。
身体锻炼原理与方法
04
身体锻炼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安全第一
热身运动
场地选择
在开始正式的身体锻炼之前 ,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如 慢跑、拉伸等,以预防运动
伤害。
01
02
选择合适的锻炼场地,如平 整的地面、软硬适中的运动 垫等,以减少运动损伤的风
险。
03
04
适度锻炼
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运动能 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 式和强度,避免过度疲劳和
合理安排时间
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根 据个人工作和生活情况, 等方式,保持对锻炼的热 情和动力。
专业运动员的训练计划
高强度训练
专业运动员的训练计划以高强度为主,通过长时间的耐力训练和 力量训练,提高体能和竞技水平。
针对性训练
针对不同运动项目,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注重技术细节和战术 策略。
太极拳
03
太极拳是一种注重身心健康的平衡训练方式, 能够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性。
瑜伽球训练
04
瑜伽球训练是一种有趣的平衡训练方式,能够 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03
身体锻炼的计划与实施
制定锻炼计划
明确锻炼目标
在制定锻炼计划前,应明确自己的锻炼目标,如减肥、增肌、提高心肺功能等。
评估自身状况
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运动能力和健康状况,以便制定适合个人情况的锻炼计划。
锻炼的频率与强度
锻炼频率
根据个人情况和锻炼目标,确定每周的锻炼次数,建议每周进行至少3-5次有氧 运动和2-3次力量训练。
锻炼强度
适当的锻炼强度能够更好地实现锻炼目标,过强或过弱的锻炼效果都不好。建议 采用中等强度进行有氧运动,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对于力量训练,应逐渐增 加重量和难度,以增加肌肉力量和耐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神经系统对 身体运动的控制
美国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是集运动解剖学、运动 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和运动技能学 等学科融为一体的交叉学科,从生理学强调神经 对肌肉的支配作用,强调动作的稳定性和关节运 动的灵活性;从解剖学强调通过大肌群率先发力 带动小肌群的用力,即发挥臀大肌的发动机作用 ;运动生物力学强调躯干的支柱作用和动力链的 传递速度和功率。
6、本体感觉训练:破坏平衡建立新的平衡;重视视觉与平衡能力训 练、动态负荷下专项知觉训练; 7、功能动作筛查:FMS、SFMA;身体运动功能相对科学的诊断工具; 8、速度能力训练:单向、多向速度;匀速、加速;固定阻力、变化 阻力速度;横向、横向速度爆发力训练;上肢、下肢速度训练等; 9、能量系统训练:有氧、无氧;台阶试验、最大摄氧量、无氧阈、 金字塔耐力—有氧强度训练等; 10、爆发力训练:线性、非线性;上下、左右;平面、旋转;KEISER、 固定负荷等。
女排实现奥运会冠军的经验做法
里约奥运会集体球类项目——欧美国家在集体球类项目上实力强大。
巴西获得男子足球金牌,德国获得女子足球的金牌。
篮球:2枚金牌均被美国夺得。
男子排球的金牌由东道主有巴西夺得。 小组赛2:3负荷兰,0:3负塞尔维亚,1:3负
沙滩排球巴西、德国分获1枚金牌。 丹麦、俄罗斯分获手球的金牌。 阿根廷、英国分获曲棍球金牌。 斐济和澳大利亚分获橄榄球金牌。
• 第四步:将上肢、躯干、下肢进行最后的整合,形成全身动作模式。
17
三、身体运动功能理念和内容
1、动作模式:上肢、下肢、躯干;静态、动态;单关节、多关节;一 维线性、二维平面、三维空间; 2、核心力量:核心稳定性支撑四肢性;“类刚体”效益;静态稳定性 训练、动态灵活性; 3、动力链:弱链决定动力链功能;关节局部功能与结构训练;大肌肉 群动力效益、小肌肉群协调、稳定、灵活效率; 4、脊柱功能:(6+1)功能:前屈、后伸、向左、向右、左旋、右旋; 动态控制能力(扇面原则) 5、能量再生训练:心肌互为动力;主动恢复、筋膜放松、冷热恢复等 18种方法;
无体能不运动! 无体能不项目! 无体能不竞技! 无体能不体育! 无体能不健康! 无体能不生活! 无体能不阳光!
体能训练理论新趋势—身体运动功能训练
1、体能=形态+机能+素质 ——源于前苏联和德国
2、动作模式 ——源于美国体能训练
3、身体运动功能 ——中国本土化理论建构
美国体能训练理论思考(2009/2012)
传统的体能:
1、形态是体能的载体、机能是体能支撑、素质是体能重点; 2、重视单一素质如力量、耐力等训练,不重视动作优化和结构改善;
身体运动功能:
1、形态合理:姿态左右对称、动作上下协调、做功肌肉顺序合理; 2、功能优化:神经肌肉功率、动力传递效率、身体控制能力。 3、一体化训练:姿态训练、动作模式、爆发力与平衡稳定一体化等。
美国,排名第4; 1/4决赛3:2胜巴西,半决赛3:1胜荷兰; 决赛3:1胜塞尔维亚,时隔12年再次获金牌。
塞尔维亚和美国分获水球的金牌。
欧美以外——唯有中国屡胜欧美强手,获得女排金牌!!
根据专项,加入更多训练方式,示例:女排
VIDEO
1. Pillar Preparation
1. 支柱准备
2. Movement Preparation
重视有氧训练5 重视专项布带训练 重视恢复训练和拉伸 注重团队参赛和精神动员
清华附中上地学校研发的学生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内容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 室内部分适应在雾霾、风雨天气下学生体育运动的需要,可以矫正学生不良的身体 姿态、步态和步态,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室外身体运动功能训练通过对学生身体 动作模式的训练,全面强化神经肌肉的支配能力,提高学生跑、跳、投等运动功能 ,为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全面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 标准提供技术保障。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原理与方法运用
袁守龙
医学学士 运动训练学博士 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 国家健身教练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养生专业委员会常委 体育总局、教育部《运动》杂志副主编
yuanshoulong@
2017.7.10
江苏无锡
主要内容
一、女排夺冠的体能训练 二、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原理 三、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内容 四、运用功能训练创新体育课程设计
《赠清华附中上地中学》 清华学子敢当单, 身体运动功能强。 室内室外皆可为, 素质教育在身旁。 举手投足千百样, 个人团体增风光。 绚丽人生阳光下, 春去秋来体安康。
谢谢大家!
2019/12/17
27
(不伴随躯干旋转) 背部挺直地独立坐着 从仰卧位翻滚为俯卧位 (伴随躯干的旋转) 腹部与支撑面保持接触的爬行 拉站(自己从坐位拉到站立位) 腹部脱离支撑面,依靠手和膝部的爬行
扶物行走 独自站立 连续地独立行走三步
颈椎 灵活性
肘关节 稳定性
腕关节 灵活性
手指及脚趾 稳定性
全身关节基本功能
肩关节 灵活性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法设计是从人的生长发育阶段规律出发,按照人体 功能解剖的结构理论和运动生物力学原理,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模式训练提 高神经系统对身体稳定性、灵活性的控制能力。它强调身体运动的功能筛 查、动作准备、动力链训练、核心柱力量和恢复再生等训练,目的是更好 地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能力、降低伤病概率,提高赛场竞技表现力。
2019/12/17
10
二、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原理
——什么是功能 “functional”,汉语译为“功能性”,《英汉医学辞典》解释是功能、
官能,就是指人体器官本身的能力,功能性训练最早主要是用于康复治疗; 从系统科学观点出发,“功能”是一事物内部的各个元素之间相互作用后
而对外界环境所作的一种良性适应,这种对外界环境所做的适应是有一定 指向性的。 系统科学——要素、结构、功能、环境
2. 动作准备
3. Plyometrics
3. 爆发力与超等长
4. Movement Skills
4. 动作技能训练
5. Strength & Power
5. 力量训练
6. Energy System Development 6. 能源系统发展
7. Regeneration & Recovery 7. 恢复再生
举
平衡
提拉
提拉
物上举
哑铃
四、运用功能训练创新体育课程设计
2012年1月29日至2月14日赴俄罗斯和荷兰参加两站世界杯赛,观察研 究了短道项目赛前训练内容特点,短道赛前训练成功,比赛共取得3枚金牌, 1枚银牌和6枚铜牌。2012年5月世锦赛获得5枚金牌; 2014年索契冬奥会获得2枚金牌;共获得6枚奥运会金牌!
1、从身体运动功能出发重新审视体能; 3、从重视肌肉训练专项重视动作训练; 4、重视中枢神经系统控制能力训练; 5、将专项技术分解为多元动作模式;
美国格瑞r·库克——“训练动作能 够完善肌肉,而训练肌肉却不能改 善动作”。
6、重视动作功率和爆发力训练技术质量和效益。
现代体能(Performance)训练新模型
挺身
卧顶宽
单腿半蹲
5、站立侧上 举
6、弓步 上举哑 铃
级别3: 获得稳定
1、髋部交叉旋 2、弓箭步伸展 3、手走 转
4、燕式平衡
5、侧向弓步 6、交叉步半蹲
7、球上收 腹
8、单手俯卧肘 9、侧卧上举 10、单腿屈膝臀 11、臀大肌激 12、肩部“T”,
撑
腿
部激活
活
“Y”养护
1、仰卧上 2、负重燕式 3、单腿支撑 4、弓步 5、单腿手持重 6、弓步上举
5、肘、膝撑地起 6、膝、肘撑侧桥起 7、加阻力带的背桥 8、俯卧肩部“Y”“T”
级别 2: 获得稳定
1、髋部交叉 2、弓箭步 3、手走
旋转
伸展
4、燕式平衡 5、侧向弓步 6、交叉 步半蹲
1、相扑蹲式 2、单手俯 3、侧桥
拉伸
卧肘撑
4、单腿背桥
5、臀大肌激 活
6、肩部 “T”,“Y” 养护
1、球上俯卧 2、球上仰 3、球上收腹 4、手 灵活性
腰椎 稳定性
髋关节 灵活性
膝关节 稳定性
踝关节 灵活性
动作模式分类思路
• 第一步:根据各个主要关节进行动作模式的划分; • 第二步:将各个关节进行优化组合,分别形成上肢、躯干及下肢动作
模式; • 第三步:将上肢、躯干、下肢动作再次进行整合,形成上肢躯干组合
动作,下肢躯干组合动作及上肢下肢组合动作;
平均年龄 2个星期 2.5个月
4个月 4.5个月 4.5个月
5个月 5.5个月
6个月 7个月
7.5个月 8个月
8.5个月 9个月
10.5个月 11个月
动作里程碑 俯卧位时头转向侧方 俯卧位时能将头和前胸抬离支撑面 从仰卧位翻滚为侧卧位
手臂支撑着俯卧 双臂支撑在支撑面上坐立 弓着背躯干前倾地独立坐着 从仰卧位翻滚为俯卧位
人体结构决定身体运动功能训练
1、人体上下:关节稳定与灵活等动力链、 2、躯干前后:前链、后链、侧链、筋膜等肌肉组织链 3、四肢内外:动力大肌肉(梭状肌)、平衡小肌群(羽状肌) 4、腹腔里外:营养、能量、温度、内分泌等三大平衡系统
优化人体结构——动作模式
级别1: 动作准备
1、 上肢90度牵伸
2、弓箭步牵伸 3、原地手扶燕式平衡 4、侧弓步下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