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化工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化工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一、差不多情形
上海化工园区位于杭州湾北岸,距市中心50公里,规划面积为29.4平方公里,是“十五”期间国内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项目之一。上海化工园区是以石油和精细化工为主的专业开发区,自2001年开始建设,目前已成功吸引英国石油、璐彩特,德国巴斯夫、拜耳、德固赛,美国亨斯迈、普莱克斯,法国苏伊士、法液空,日本三井化学、三菱瓦斯,荷兰孚宝等闻名跨国公司以及中国石化、华谊集团等国内大型化工企业落户,园区重点进展石油和天然气化工项目以及合成新材料、精细化工等石油深加工产品,同时也是上海六大产业基地的南块中心。上海化工园区累计吸引投资超过1 00亿美元,形成了年产90万吨乙烯、25万吨苯酚、15万吨丙酮、8万吨聚碳酸酯和6万吨炭黑的生产能力。
上海化工园区2003 年被中国—欧盟环境合作治理打算(EMCP)列为试点工业园区, 2005年被列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之一。截至2008年底,上海化工园区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达698.1亿元,累计批准项目总投资1 37.8亿美元,初步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石化基地的雏形和循环经济基地。
二、模式特点
1.延伸与扩展产业链,通过产业链集合企业
上海化工区按照化工产品链的特点,将符合上、中、下游产品链关系的企业有机联结起来,由石脑油、乙烯等上游产品与异氰酸酯、聚碳酸酯等聚合生产系列中游产品以及精细化工、合成材料等下游产品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如图1所示)。
图1 上海化学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
在这条科学规划的循环产业链上,上一环的产品、副产品以及废弃物正是下一环的原材料,充分展现了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内涵。企业依靠完善的公用配套服务,实现了关联企业之间产品、辅料
等的互换互供,优化了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废弃物的排放。目前园区内的产业关联度已达到80%以上,形成了以乙烯为主的乙烯产品链和以氯
,
图32 上海化工园区氯化工产业链
4~5级梯次的产品链(如图2所示)。在氯化工产品链中,天原集团的烧碱和聚氯乙烯装置,按传统的生产模式,生产30万吨聚氯乙烯需要20万吨氯气和15万吨乙烯配对,同时产生大量“三废”。在上海化工园区内, 2 0万吨氯气能够先送巴斯夫生产29吨MDI/TDI,产生的氯化氢返回给天原用于生产二氯乙烷,同时加工处理后的部分氯化氢供给陶氏工厂用于生产环氧氯丙烷,最终副产品生成的盐水再送还给天原烧碱装置循环使用,实现了原料在不同生产装置之间的多次循环利用(如图3所示),每年可降低生产成本2.93亿元。
2.一体化的公用辅助平台促进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上海化工园区集中建设热电联供、余热利用、污水处理、废物焚烧等公用工程体系,形成供水、供电、供热、供气为一体的公用工程“岛”。如果各企业自行建立有关配套设施,不仅投资大幅增加,而且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要比集中的公用工程高出30% ,运营成本要高出50%。以赛科90万吨乙
烯项目为例,由于采纳一体化的公用工程,项目总投资操纵在200亿元人民币以内,比国内同等规模的其它乙烯项目减少投资30%~50%。另一方面建立起了化工区能量梯级利用体系。蒸汽等化工企业常见的“废物”被收集起来用于余热发电,不仅幸免了直截了当排放产生的热污染,且每年还额外生
产20多万度电。“焚烧装置热利用”项目通过焚烧固体垃圾回收热能,每年可产生蒸汽23万吨,加入化工区的能源循环链中。一体化的公用辅助平台一方面改变了由各企业自建小而散的公用工程传统配套方式,大大降低了单个企业的治污和运输成本,解决了单个企业“只循环不经济”的逆境。
3.“三圈循环”构筑核心循环经济体系
第一,在企业层面,区内企业主动采纳先进工艺开展清洁生产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使用区内产业链的副产品,专门是有害副产品作为原料,使用清洁
能源,专门是能替代燃料油的可再生能源;其次,在园区层面,通过物质流淌、能量利用以及公用工程的有机联系,使园区内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充分发挥了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再次,在区域层面,化工区按照总体规划,加大与国内大型化工企业的合作,在项目整合和原料互供方面
实现了资源共享。
三、取得的成绩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咨询题
1.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化工园区按照循环经济“3R”原则,从节能降耗、清洁生产、产业融合等方面开展循环经济,取得了经济、环境效益的双重回报, 2008年园区总产值为500亿元,销售收入515亿元,实现利润8.7亿元,税收24.4亿元。2008年,受金融危机阻碍,全球化工行业遭受庞大冲击,上海化工园区企业采取各种措施,将危机的阻碍降低到了最低,总产值、销售收入和税收仍旧保持了增长趋势,利润虽比2007年有大幅降低,但在如此严峻的金融危机下仍能保持盈利,已充分体现了上海化工园区企业强劲的抗风险能力。
2005~2008年,上海化工园区的能源产出率和土地产出率逐年上升,能源产出率从2005年的0.618万元/吨标煤上升到2008年的1.081万元/吨标煤,土地产出率从2005年的5539万元/公顷上升到2008年的9733万元/
公顷;万元产值能耗逐年降低,从2005年的1.618吨标煤/万元下降到了2 008年的0.925吨标煤/万元,2008年万元产值能耗不到石油化工行业平均水平的1/2。
园区已建成设施包括日处理3.75万吨污水处理厂、日处理20万吨污水排海总管、年处理6万吨危险废物焚烧炉、污水收集管网等集中污染治理设施以及日处理20万吨工业水厂、热电联供、超高压天然气管网、治理中心区集中供暖等环保基础设施。2008年园区的万元产值能耗为0.92吨标准煤,不到石油化工行业平均水平的1/2。2008年,上海目前化工园区工业水重复利用率为9797%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为89.19% ,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的80% ,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为566.99478.39吨,化学需氧量年排放量为490. 920吨,远低于上海市确定的园区操纵水平。
2.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咨询题
在化工生产中产生的废渣(如废活性炭、催化剂分子筛等)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成分,有的有毒重金属既不能焚烧也不能生物降解处理,这将给废渣综合利用带来生态隐患;一些循环经济产业链还不够完善,如M DI装置生产中排出的大量含20%NaCl的废盐水还未进行有效的回收综合利用,应当设计相应的废盐水利用产业,减少含盐污水的排放量。
四、该模式的推广意义
上海化工区通过合理规划,借鉴国际化工生产体会,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绿化、污水处理、危废焚烧等集约化的基础设施,初步构建了石油化工和基础有机化工原料领域具有明显循环经济特点的大型专业类工业园区。该模式是中国化工行业实现高效进展和环境、社会进展相统一的成功案例之一,对以化工产业共生为主的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建设具有专门好的借鉴意义。对我国以石油、天然气乃至煤化工为主的重化工开发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