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大洋洲与澳大利亚学案
大洋洲和澳大利亚导学案
![大洋洲和澳大利亚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47d0e583c4bb4cf6ecd1ba.png)
大洋洲和澳大利亚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大洋洲的位置和范围及在国际交通上的重要性。
2.掌握澳大利亚的主要地理特征。
3.理解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交通分布方面的特点及成因。
【教学重点】1.大洋洲的位置和范围及在国际交通上的重要性。
2.澳大利亚的主要地理特征及其成因。
3.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交通分布方面的特点及成因。
【教学难点】1.澳大利亚热带草原气候成因。
2.澳大利亚气候、植被呈半环状分布的原因。
3.澳大利亚沙尘暴天气多发的季节和原因。
【课前预习】1.在图1中绘出重要的经纬线:120°E 、150°E 、南回归线、10°S 、40°S ;2.在图1标注出大洋洲周围大洲、大洋、塔斯马尼亚岛、新几内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3.在图2中找出大分水岭、墨累河、澳大利亚大盆地(大自流盆地)和艾尔湖;4.在图2中找到悉尼、堪培拉、墨尔本、珀斯等城市。
5.在图3中填出澳大利亚主要气候类型;气候类型成因 分布 特点 ②: 图1图3 图4④:⑤:⑥:6.结合图4分析图3中②④⑤⑥所代表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及特点。
7.结合图5和必修2农业知识完成下题:(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分布:混合农业的特点: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分布(2)大牧场放牧业在世界的分布:区位优势:【课堂导学】材料1: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雪龙船2011年11月3日从天津出发后,经过14天、4800海里的航行,于2011年11月18日抵达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
次日,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离开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口前往南极,预计11月底可到达南极。
“从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到南极中山站这一航段对整个考察队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要穿越西风带,将在浮冰区航行。
”船长说,会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最新的海冰资料,选择最佳路径,尽可能早抵达南极中山站,为后续的冰上卸货赢得更多的时间。
为什么要在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停留一天?材料2:据记载,新西兰每年超过万次地震,大约20次震级超过里氏级。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 教学设计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84d2d5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70.png)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指出大洋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说出其主要的岛屿和国家。
(2)学生能够了解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3)学生能够掌握澳大利亚农牧业、工矿业的发展特点和分布。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地图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2)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增强学生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大洋洲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国家。
(2)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农牧业和工矿业的影响。
2、教学难点(1)澳大利亚气候分布与地形、洋流的关系。
(2)澳大利亚农牧业和工矿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地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大洋洲和澳大利亚的美丽风光图片或视频,如悉尼歌剧院、大堡礁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大洋洲和澳大利亚的了解程度,从而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1)大洋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①展示世界地图,让学生找出大洋洲的位置,明确其经纬度范围和海陆位置。
②介绍大洋洲的主要岛屿,如新西兰的南北二岛、新几内亚岛等,以及主要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2)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①地形展示澳大利亚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如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等。
②气候结合澳大利亚气候图,分析其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并探讨气候形成的原因,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③河流介绍澳大利亚主要的河流,如墨累河、达令河等,了解其水文特征。
(3)澳大利亚的农牧业①展示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让学生观察主要的农牧业区分布。
②分析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的有利条件,如气候适宜、土地广阔、水源丰富等。
【中图版】八年级下地理导学案-73 澳大利亚
![【中图版】八年级下地理导学案-73 澳大利亚](https://img.taocdn.com/s3/m/622523eeb90d6c85ed3ac611.png)
第三节澳大利亚一、概况1.澳大利亚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和附近一些小岛,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2.澳大利亚居民中主要是白种人,绝大部分是英国移民的后裔。
二、对比明显的自然环境1.澳大利亚西部是高原,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一半,是澳大利亚极其炎热、干燥的地区,绝大部分属于草原和沙漠气候。
2.澳大利亚东海岸自北向南分布着大分水岭。
东北部沿海为热带雨林气候。
东南沿海一带,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是澳大利亚开发最早的地区,集中了全国3/4的人口和主要的城市。
3.悉尼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和海港。
首都堪培拉有“花园城市”的称号。
4.中部平原气候干旱,河流很少,却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
平原北部的大自流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适宜发展养羊业。
5.澳大利亚羊毛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因此被人们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三、独特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观1.桉树是澳大利亚分布最广的树种,也是最重要的木材资源。
2.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有大袋鼠、树袋熊、鸸鹋、鸭嘴兽。
3.澳大利亚东北部的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四、“坐在矿车上的国家”1.澳大利亚开采的矿石一半以上供出口,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的称号。
2.采矿、冶金和机械制造业曾是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
现在,服务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1.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精析:(1)位置:澳大利亚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位于南半球,南回归线穿过其中部,全国大部分处于热带和温带。
(2)地形与河流:澳大利亚自西向东有三大地形区:西部是低矮的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大分水岭。
全国最大的河流墨累河发源于大分水岭的西侧,向西南注入印度洋。
(3)气候: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和温带,以热带气候为主。
主要气候类型有:热带疏林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和亚热带沙漠和草原气候。
气候大致呈半环状分布。
(4)古老的动物: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中,自然条件单一,动物演化长期独立发展,形成了许多特有的动物种类,如:袋鼠、鸸鹋、鸭嘴兽、考拉等。
世界地理分区之大洋洲和澳大利亚教案
![世界地理分区之大洋洲和澳大利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0984301eb91a37f1115cad.png)
世界地理分区之大洋洲和澳大利亚教案精编资料学习目标1.了解大洋洲位置,范围,重要岛屿及主要自然地理特征.2.了解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特点,理解生物的特点及形成原因.3.掌握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 地理,教案世界地理分区之大洋洲和澳大利亚教案学习目标(了解大洋洲位置、范围,重要岛屿及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1(了解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特点,理解生物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掌握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3一、地理位置大洋洲地跨南北两半球和东西两半球,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非洲相望。
大洋洲在世界交通中占有重要地位:包括散布于大洋上的一万多个岛屿,其中夏威夷群岛的火奴鲁鲁港和关岛处在太平洋上联系亚、非、南北美洲航线的枢纽位置。
随着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现已成为各大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的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因此在国际交通的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二、范围,读图识记,1(三大群岛、主要大陆、岛屿;2(赤道、南北回归线、日界线 3(两大洋、塔斯马尼亚岛、大堡礁;4(经度(110E155E)、纬度(10S40S)、回归线;5(三?—??—?大地形区(剖面图)、河流;6(四个主要城市一个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四大岛: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几内亚岛三大群岛: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群岛(自东北向西南)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居民以英裔为主,讲英语重要经纬线:经线120E经线穿过澳大利亚大陆西部 ?150E经线穿过新几内亚岛东南端、澳大利亚 ?大陆东部、美拉尼西亚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160W经线穿过夏威夷群岛。
?新西兰南北二岛介于160E向东至180之间赤道横穿三大群岛 ??纬线北回归线穿过夏威夷群岛20S、2326S、30S纬线都穿过澳大利亚大陆??′?40S纬线穿过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之间的巴斯海峡和新西兰北岛南端 ?三、地形1(澳大利亚地形南北纵列分布东部:大分水岭,全国最大河流墨累河发源在其西侧,注入印度洋;中部:平原,有大自流盆地和地势最低处北艾尔湖;西部:低矮高原,占全国面积一半2(成因不同的三种岛屿大陆岛: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新西兰南北两岛等。
《澳大利亚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澳大利亚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60128c6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4.png)
《澳大利亚》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言本次导学案将引导同砚深度了解澳大利亚这个国家,包括其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特色、经济进步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进修,同砚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这个国家,拓宽视野,增强国际认识。
二、目标1. 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2. 了解澳大利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3. 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进步和国际地位;4. 增强同砚对澳大利亚的爱好和了解。
三、导入请同砚观看一段介绍澳大利亚的视频,并回答以下问题:1. 澳大利亚位于哪个洲?2. 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哪里?3. 澳大利亚有哪些著名的地标?四、进修1.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澳大利亚位于大洋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和最小的大陆。
- 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多样,包括红色中心的沙漠、绿色的丛林和蓝色的海洋等。
2. 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澳大利亚原住民是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 澳大利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各种文化在这里和谐共存。
3. 经济进步和国际地位- 澳大利亚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矿产资源和农业产品是其主要出口产品。
- 澳大利亚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一个发达国家和重要的经济体。
五、拓展请同砚选择一个他们感爱好的主题,比如澳大利亚的动植物、体育文化、音乐艺术等,进行深度了解,并筹办一份小探究报告分享给同砚。
六、总结通过本次进修,同砚对澳大利亚这个国家有了更深度的了解,不仅增加了知识面,也增强了国际认识。
期望同砚能够继续保持对各国文化的好奇心,拓宽视野,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综合进步的人才。
第二课时一、导入引言澳大利亚,一个位于南半球的国家,被誉为“袋鼠之国”,是一个充盈异域风情的国家。
本次导学案将指挥同砚们一起探究这个奇异的国度,了解其地理位置、文化特色、历史背景等方面的知识,援助同砚们更全面地了解澳大利亚。
二、目标设定1. 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 了解澳大利亚的文化特色和民族构成;3. 了解澳大利亚的历史背景及重要事件。
大洋洲及澳大利亚教案
![大洋洲及澳大利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2519d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8.png)
大洋洲及澳大利亚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大洋洲及澳大利亚教学目标:1. 了解大洋洲及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人口、文化和历史背景。
2. 探索大洋洲及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动植物和环境特点。
3. 了解大洋洲及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地标和旅游景点。
4. 了解大洋洲及澳大利亚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
教学内容:1. 大洋洲及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2. 大洋洲及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民族构成和语言文化。
3. 大洋洲及澳大利亚的历史发展和重要事件。
4. 大洋洲及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动植物和环境保护。
5. 大洋洲及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地标和旅游景点。
6. 大洋洲及澳大利亚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
教学活动:1. 地图绘制:让学生在地图上标出大洋洲及澳大利亚的位置,并了解其地形特点。
2. 文化展示:让学生以海报、PPT等形式展示大洋洲及澳大利亚的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
3. 环境保护: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大洋洲及澳大利亚的环境问题和保护措施。
4. 观光旅游:让学生选择一个澳大利亚的城市或景点,进行介绍和推广。
5. 政治制度: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议会活动,了解澳大利亚的政治体制和决策过程。
评估方式:1. 口头表达:学生通过展示和讨论,展现对大洋洲及澳大利亚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书面作业:学生完成有关大洋洲及澳大利亚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作业。
3. 小组讨论: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展现团队合作能力和主动学习精神。
教学反思: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大洋洲及澳大利亚的地理、历史、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国际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第17讲 大洋洲和澳大利亚2课时 高中高二世界地理实用教案教学设计
![第17讲 大洋洲和澳大利亚2课时 高中高二世界地理实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febb9b816fc700aba68fc89.png)
第17讲大洋洲和澳大利亚大洋洲一、大洋洲范围1、一块大陆:澳大利亚大陆2、四大岛: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岛、新西兰北岛、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3、三大群岛: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4、主要国家和城市澳大利亚:堪培拉、悉尼、墨尔本、珀斯;新西兰:惠灵顿瑙鲁(鸟粪---磷肥(已枯竭)、最小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萨摩亚(世界上最后进入新的一天的国家)、汤加(世界上最先进入新一天的国家)5、主要区域特征1经线180度和国际日期变更线2岛屿众多,有一万多个岛屿。
多火山岛(如夏威夷群岛)和珊瑚岛(大堡礁: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珊瑚礁分布区)。
3新西兰南岛、北岛和新几内亚岛均位于板块的交界处,为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类型成因特点举例大陆岛地壳陷落或海面上升面积较大地势较高大安的列斯群岛多属大陆岛火山岛火山喷发物堆积海拔较高地势险峻小安的列斯群岛多属火山岛珊瑚岛珊瑚虫遗体堆积地势低平,面积小,多环状巴哈马群岛有众多的珊瑚礁地势低平,面积较小,长三角崇明岛冲积岛河口流速缓;海水顶托;泥沙堆积而成二、大洋洲的位置1、经纬度位置:(30ºN-50ºS)热带为主和少量温带;经度(110ºE-180-130ºW)2、海陆位置: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已成为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3板块位置:主体大陆在印度板块内;伊里安岛和新西兰南北岛等在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大部分小岛在太平洋板块内4大洋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一洲:大洋洲的面积在七大洲中是最小的,只有900多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亚洲的1/5。
三、国家和居民大洋洲现在的居民绝大部分是欧洲白种人移民的后裔,少数土著居民为黄种人和黑种人。
历史上,大洋洲曾是英国等国家的殖民地。
20世纪初,澳大利亚、新西兰两国先后独立。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导学案(公开课课件)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导学案(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9fce264a7302768e993996.png)
高二地理 DL-SJDL-18《大洋洲与极地地区》导学案编写人:贺艳 审核:高二地理组 编写时间:2015年10月20日班级: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掌握大洋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以及在交通和战略上的重要性。
2.知道三种岛屿的成因和特点。
3.掌握澳大利亚主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4.会从纬度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澳大利亚气候的成因;能分析说明澳大利亚农牧业生产特点及人口、城市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地图册,进行知识梳理;熟记基础知识,并在图上做必要的标注。
2.限时40分钟,独立完成【自主学习案】一. 大洋洲概述1、绝大部分23.50S~400S之间;西临,东临洋;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
2、位置的重要性:大洋洲地处亚洲、南北美洲、南极洲之间,东西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已经成为各大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的供应站。
国际海空运输和海底电缆均经过这里3、范围:一块大陆:大陆;四大岛屿:、新西兰南北二岛、新几内亚岛;四大群岛: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群岛、夏威夷群岛4、面积:9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的大洲。
5、居民:曾经是英国等国家的殖民地,居民绝大部分是欧洲移民后裔,少数为土著居民、黄种人和黑种人二、成因类型多样的岛屿:类型成因特点举例大陆岛曾经是大陆的一部分因地壳陷落或海平面上升而与大陆分离面积较大,分布在大陆外围火山岛由大洋底部的火山喷发物堆积而成海拔较高地势险峻珊瑚岛珊瑚虫遗体堆积而成面积较小,地势低平三、国家1 澳大利亚:坐在矿车上,骑在羊背上的国家2 新西兰:(1)主要由南岛、北岛组成(2)多火山、地震(3)农牧业发达,旅游业发展快3 汤加:世界最先进入新一天的国家4 萨摩亚:世界最后进入新一天的国家四、澳大利亚(一)一国一陆地广人稀1 组成:由大陆、岛及附近岛屿组成,世界上的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2 人口:(1)人种,人口密度最稀疏的国家之一(2)人口分布不均衡,约有3/4的人口集中在沿海,广大内陆人口稀少,甚至有不少地区至今仍无人烟(3)城市:E ,F ,G ,H ,I(二)三大地形古老高原1 东部,全国最大河流墨累河发源在其西侧,注入2 中部;有大自流盆地和地势最低处北艾尔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6米)【读图分析】(1)大自流盆地的自流井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井水可不可以用来灌溉农田,为什么?3 西部;占全国面积一半;4 在东北部沿海有全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群。
世界地理大洋洲教案范文
![世界地理大洋洲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eee204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a.png)
世界地理大洋洲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洋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岛屿。
(2)掌握大洋洲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其人口、经济和文化特点。
(3)了解大洋洲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和生物多样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运用比较法,分析大洋洲各国的发展差异。
(3)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洋洲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态度。
(3)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大洋洲概述(1)地理位置和范围(2)主要岛屿(3)国家与地区2. 第二节:大洋洲人口与经济(1)人口分布与特点(2)经济发展状况(3)主要产业3. 第三节:大洋洲自然环境(1)气候特点(2)地形特征(3)生物多样性4. 第四节:大洋洲国家文化特色(1)澳大利亚文化(2)新西兰文化(3)其他国家和地区文化5. 第五节:大洋洲发展面临的挑战(1)环境问题(2)资源问题(3)国际关系与合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大洋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岛屿。
(2)大洋洲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其人口、经济和文化特点。
(3)大洋洲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和生物多样性。
2. 教学难点:(1)大洋洲各国的经济发展差异。
(2)大洋洲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大洋洲文化特色的多样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大洋洲的地理位置、范围、人口、经济、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等基本知识。
(2)比较法:分析大洋洲各国的发展差异。
(3)小组讨论法:讨论大洋洲的发展问题和合作前景。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大洋洲的地图、图片和视频资料。
(2)网络资源:查询大洋洲的相关信息。
(3)教学地图:观察大洋洲的地理位置和岛屿分布。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世界地理《大洋洲与澳大利亚》教案
![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世界地理《大洋洲与澳大利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89ca48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9.png)
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世界地理《大洋洲与澳大利亚》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大洋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包括其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
3、了解澳大利亚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其人口、城市、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4、能够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大洋洲和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和形成原因。
5、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提高其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大洋洲概述: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
2、澳大利亚概述: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
3、澳大利亚的人文地理特征:人口、城市、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大洋洲和澳大利亚的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大洋洲和澳大利亚的基本地理特征,并完成相应的学案。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交流:让小组代表展示学习成果,全班同学互相交流,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练习巩固:通过练习题和地图,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大洋洲和澳大利亚地理特征的理解。
6、课堂小结: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回顾重点和难点。
7、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专注度、互动情况等。
2、学习成果: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学案完成情况、小组展示情况等。
3、作业情况:评价学生的作业情况,包括完成情况、正确率等。
掌握东亚地区和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状况。
培养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区域分析能力,以及用地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对日本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的精神。
导入:提问导入,询问学生对东亚和日本的了解情况,以此引出本课的主题。
知识梳理:通过多媒体展示东亚与日本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对东亚和日本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 世界地理 第7章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教案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 世界地理 第7章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05fb48b84ae45c3b358c3f.png)
第七章大洋洲与澳大利亚[考纲要求]识记大洋洲的地理位置,大洋洲的组成,掌握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特征;学会分析大洋洲地形和洋流对气候形成和分布的影响;了解澳大利亚的人口、居民分布;了解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和矿产资源分布特点。
[知识讲解]一、大洋洲1.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 120ºE -180º-160ºW, 20°N-40°S相对位置:东:太平洋西:印度洋南:南极洲北:亚洲意义:船舶、飞机来往淡水、燃料、食物供应站;海底电缆交汇处。
2.范围与国家:大陆:澳洲大陆岛屿: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新几内亚岛,多为大陆岛太平洋上三大群岛(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多为珊瑚岛。
夏威夷群岛为火山岛国家:澳大利亚(堪培拉),新西兰(惠灵顿)二、澳大利亚1.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120ºE ,150ºE,23.5°S2.范围:澳洲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岛屿、东北部的珊瑚礁(大堡礁)3.地形:东部:大分水岭(海拔800-1000米)中部:平原(海拔小于200米):河流少,地下水丰富;中部地处大自流盆地(世界最大)西部:低矮高原区(海拔200-1000米)4.气候:气候呈半环状分布,受地形影响大,水汽难以进入内陆地区,沙漠气候广布。
降水从北、东、南向内陆递减。
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南端和塔斯马尼亚岛5.河湖:墨累-达令河:发源于大分水岭西侧,流入印度洋艾尔湖:位于大自流盆地,又季节性河流汇入6.资源:铁、猛、铝土资源丰富,被称为“坐在矿车上国家”,生物资源中鸭嘴兽、袋鼠、鸸鹋等特有物种分布7.人口:多白色人种(英国移民后裔),主要语言为英语。
人口密度较小,多分布东南部沿海地区8.经济:农牧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混合农业分布在西南部和东南部(小麦和牧羊):墨累达令盆地(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小麦耕作活动与牧羊活动交替进行,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大洋洲概述》 导学案
![《大洋洲概述》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9a319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8.png)
《大洋洲概述》导学案一、大洋洲的地理位置大洋洲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的赤道南北广大海域中,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邻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遥遥相对。
从经纬度位置来看,大洋洲跨南北两半球,从南纬 47°到北纬 30°,横跨东西半球,从东经 110°到西经 160°。
大洋洲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大洲,陆地总面积约 897 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 6%。
二、大洋洲的组成大洋洲一般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新几内亚岛,以及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三大岛群。
澳大利亚大陆是大洋洲最大的陆地,也是世界上最小的大陆。
它独自占据了一个大陆,四周被海洋环绕。
新西兰由北岛、南岛和一些小岛组成,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发达的农牧业而闻名。
新几内亚岛是太平洋第一大岛屿,也是世界第二大岛,分属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
三大岛群由众多的岛屿组成,这些岛屿大小不一,分布广泛。
三、大洋洲的气候大洋洲的气候多样,主要受到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
在赤道附近,有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在南回归线附近,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气候干燥,降水较少。
在沿海地区,气候较为温和湿润,受海洋调节作用明显。
而在内陆地区,气候则较为干燥,温差较大。
澳大利亚的气候呈半环状分布,其东部沿海地区湿润,中西部地区干燥。
新西兰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四季温差不大。
四、大洋洲的地形大洋洲的地形具有独特的特点。
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起伏和缓。
东部山地,又称大分水岭,绵延数千公里。
中部是广阔的平原,被称为中部平原,这里有著名的大自流盆地。
西部是广阔的低矮高原。
新西兰多山地和丘陵,南北二岛均有山脉纵贯。
新几内亚岛地形复杂,山脉众多,地势崎岖。
在众多的岛屿中,有些岛屿是火山岛,如夏威夷群岛;有些是珊瑚岛,如马尔代夫。
五、大洋洲的河流与湖泊大洋洲的河流相对较少,且河流长度较短,流量不大。
地理教案:学习大洋洲的国家和地理特点
![地理教案:学习大洋洲的国家和地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d0a29e2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1.png)
地理教案:学习大洋洲的国家和地理特点一、大洋洲国家的概述大洋洲是世界上的一个大洲,位于太平洋中南部,包括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本文将为你介绍一些主要的大洋洲国家以及它们的地理特点。
二、澳大利亚——南半球的大陆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也是唯一的一个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国家。
它被印度洋和太平洋所环绕,拥有众多的海岸线,并且有着世界上最长的珊瑚礁之一——大堡礁。
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主要是沙漠和草原,其中最著名的是大维多利亚沙漠和吉布森大沙漠。
澳大利亚的动植物也非常独特,因为长期的地理隔离,许多物种都发展出了独特的特点。
三、新西兰——奇妙的海岛国家新西兰是大洋洲最南端的国家,由北岛和南岛两个主要岛屿组成。
它是一个非常山岳ous的国家,有许多活火山和壮丽的峡湾。
新西兰的南岛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拥有壮丽的阿尔卑斯山脉和著名的米尔福德峡湾。
此外,新西兰还是奥克兰(New Zealand Auckland)的所在地,是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四、巴布亚新几内亚——岛屿大国巴布亚新几内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岛国,由巴布亚新几内亚和伊里安贝该省组成。
该国的地理特点主要是多岛屿国家,其中最大和最著名的是新几内亚岛。
这个岛屿的中部是一个山脉景色如画的地区,其中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最高峰——威尔金森山。
巴布亚新几内亚也以其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而闻名,是潜水爱好者的天堂。
五、斐济——美丽的海岛度假地斐济是由超过300个岛屿组成的国家,位于南太平洋。
它以其美丽的海滩、蓝天和白云闻名于世,是一个受欢迎的旅游胜地。
斐济的尼塔萨利农村是一个世界最顶尖的冲浪胜地,并且还有壮观的珊瑚礁和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斐济还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深受游客和学者的喜爱。
六、汤加——友好王国汤加是一个由176个岛屿组成的王国,位于太平洋南部。
它以其美丽的海滩、温暖的气候和友好的人民而闻名。
汤加是世界上最后一个独立的皇室国家之一,有着悠久而独特的历史和文化。
该国还以其美丽的珊瑚礁和海洋动物闻名,吸引了很多潜水爱好者。
《澳大利亚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澳大利亚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4b91e4d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68.png)
《澳大利亚》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人口、文化等基本状况;2. 了解澳大利亚的政治体制、经济进步、教育制度等方面的特点;3. 探讨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干系,以及澳大利亚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
二、导学内容1. 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2. 澳大利亚的人口、民族和文化3. 澳大利亚的政治体制与经济进步4. 澳大利亚的教育制度与科技进步5. 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干系与合作6. 澳大利亚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澳大利亚的地图,让同砚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并引导同砚沉思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对其进步的影响。
2. 进修澳大利亚的人口、民族和文化: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同砚了解澳大利亚的人口构成、主要民族和文化特点,引导同砚沉思多元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3. 探讨澳大利亚的政治体制与经济进步:介绍澳大利亚的政治体制和经济状况,让同砚了解澳大利亚的政治运作和经济进步模式,引导同砚沉思政治稳定对经济进步的重要性。
4. 进修澳大利亚的教育制度与科技进步:介绍澳大利亚的教育制度和科技水平,让同砚了解澳大利亚的教育理念和科技创新,引导同砚沉思教育和科技对国家进步的作用。
5. 探讨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干系与合作:介绍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合作领域和合作模式,让同砚了解两国之间的友好干系和互利合作,引导同砚沉思国际合作对世界和平与进步的重要性。
6. 进修澳大利亚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介绍澳大利亚在国际事务中的参与和地位,让同砚了解澳大利亚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和影响,引导同砚沉思国际事务对国家进步的重要性。
四、导学总结通过本次导学,同砚将对澳大利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包括其地理位置、人口、文化、政治体制、经济进步、教育制度、科技进步、与中国的干系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
同时,同砚将从中进修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国家进步的多方面因素。
期望同砚能够通过本次进修,增长见闻,拓宽视野,培育国际认识,为将来的进修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高二地理《大洋洲与澳大利亚》教案 新人教版
![高二地理《大洋洲与澳大利亚》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22797f619e8b8f67c1cb9bb.png)
云南省芒市中学高二地理《大洋洲与澳大利亚》教案新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知道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
思考题1澳大利亚三大地形区和北美洲的三大地形区有何差异?2.知道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并能够从纬度、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其形成原因。
思考题2澳大利亚的降水分布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3.能够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的原因。
思考题3 澳大利亚为何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称号?其混合农业有何优势?4.知道大洋洲岛屿形成的原因。
思考题4 为什么大洋洲的岛屿有着不同的形成原因?二、问题与例题问题1:请描述大洋洲的地理位置,并说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问题2:澳大利亚铁路的分布有什么特点?简要分析造成这种分布的原因。
问题3:澳大利亚的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试分析其原因。
问题4:澳大利亚的降水分布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问题5: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具有哪些优点?三、目标检测某游轮2002年6月15日6时从澳大利亚悉尼港(34°S,151°E)出发,驶向目的地智利海港瓦尔帕莱索(33°S,72°W),据此回答1-3题。
1.整个航程行驶方向()A.先东北,后东南B.东南方向C.先东南,后东北D.西南方向2.整个航程中,几乎迎着日出方向航行的是()A.前段B.中段 C.后段 D.全程3.整个航程中,利用价值最大的海流是()A .东澳大利亚暖流B .西风漂流C .南赤道暖流D .秘鲁寒流读大洋州局部图,回答4-5题:4、下面岛屿中,地跨亚洲和大洋洲两大洲的是( )A 、A 岛B 、B 岛C 、C 岛D 、D 岛5、甲地区发展牧羊(绵羊)业的有利条件是(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水草丰美②气候条件适合③人口多,羊毛、羊肉需求量大④没有食肉猛兽A 、①②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1)城市: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学案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ebea1a8bd63186bdebbc0b.png)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学案【学习目标】1、大洋洲的位置范围、主要的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2、了解澳大利亚的位置、范围、河流、湖泊、植被分布和典型动物。
3、运用相关图,分析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水文等特征并探究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发展混合农业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
【自主学习与探究】一、概述在右图中填出:①各经线、纬线的度数②一个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四大岛屿——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新几内亚岛三大群岛——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美拉尼西亚1、位置:经纬度位置:重要的经纬线:120°E、140°E180、赤道、南北回归线。
海陆位置:介于___________之间,西临________东临________。
并与_______遥遥相对。
交通位置重要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范围:一个大陆、三大群岛、四个岛屿。
世界面积最的洲。
岛屿按成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所列岛屿分别属于哪一类?【探究】成因不同的三种岛屿3、居民:多数___________种人,少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澳大利亚(一)、位置和范围1、经纬度位置,从中部穿过。
2、海陆位置:东临_____,西临_____(大洋)3、组成:领土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及附近一些岛屿组成。
(二)、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读澳大利亚地形分布图西部:低矮的____________,海拔不足____________米;占全国面积的一半左右.中部:大面积的____________,这里有世界著名的____________盆地,____________丰富,地势最低处在____________湖;东部:____________。
世界地理大洋洲PPT学习教案
![世界地理大洋洲PPT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b36a73b9d528ea80c779f5.png)
第四带,年降水量不足250 mm,分布在大陆中部和西 部,一直抵达印度洋沿岸。北艾尔湖附近年降水量少于120 mm,有些地区甚至不足50 mm。
第24页/共46页
25
26
五、产业分布
(一)农牧业 农牧业是澳大利亚传统的、重要的经济部门,其用地
养羊业以放牧为主,经营粗放,发展潜力大。存在的 主要问题是:旱灾影响、野犬危害、鼠、兔对草原的破坏 及国际市场价格的不稳定。
第25页/共46页
2.种植业
占农牧业总值的2/5,小麦人均产量居世界前 列,是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播种面积大约 是 ( 750~890 ) ×104 hm2 , 小 麦 年 产 量 大 约 是 (900~1 700)×104 t。农场式经营,机械化水 平较高,但耕作粗放,单产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 平60%。
岛
类岛 屿
珊瑚 岛
第2页/共46页
第一节 大洋洲地理概论
一 地理范围及其自然地理特征
(一)狭义的大洋洲与广义的大洋
大洋洲通常指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地 跨赤道南北广大海域中的大陆和岛屿。
狭义的大洋洲由四个部分组成,即澳大利亚、 新西兰和新几内亚(伊里安岛);美拉尼西亚群 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波利尼西亚群岛。
新生代造山运动使西北部形成金伯利高原,东部海 西褶皱带略微隆起,同时中部也上升成陆地。
第12页/共46页
13
二、地形结构
➢ (一)地形基本特征
➢ 地势低平
澳大利亚大陆平均海拔350 m,略高于
欧洲。与其他大陆相比,澳大利亚大陆高山区面积的比
例最小。全大陆没有超过2 300 m的山峰,也没有很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CD图1 世界地理——大洋洲与澳大利亚 学案一、学习目标1.澳大利亚的位置和范围,主要城市和区域特征。
2.澳大利亚的主要的地形区、城市、岛屿、河流的名称。
掌握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分布。
3.关注澳大利亚工农业和人口的分布。
二、自主导航 1.填图1)在图中标注下列经纬线 120°E 、 140°E 、160°E 、 180°、23°26′S 、 40°S 2)写出图1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大陆B 洋C 洋D 岛E 岛F 岛3、在图中正确位置标注下列地理事物名称 大堡礁、大分水岭、大自流盆地、墨累河 三、认知过程导学1.右图是澳大利亚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 试描述澳大利亚地形特征2.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表示的气候类型名称分别是:A ,B ,C ,D ,E ,F 。
(2)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分布有何特点?(3)A 、B 两气候区东西狭窄、南北延伸的主要原因是(4)气候类型D 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5)当北半球为夏季时,气候类型E 处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位于B 气候区的城市①是 ,该市的标志性建筑是 。
(7)位于F 气候区的城市中,有该国首都 ,其图中数字代号为 ; 全国第二大城市是 其图中数字代号为 。
四、自主检测:读大洋州局部图,回答1-2题:1.下面岛屿中,地跨亚洲和大洋洲两大洲的是( ) A .A 岛 B .B 岛 C .C 岛 D .D 岛2.甲地区发展牧羊(绵羊)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水草丰美 ②气候条件适合③人口多,羊毛、羊肉需求量大④没有食肉猛兽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在我国西双版纳地区,人们模拟雨林结构,建立起多层次的人工经济林,以橡胶为上层乔木树种,下面种植茶树.咖啡等灌木植物,在灌木层之下再种植草果等地被植物,达到一地多用,增加收益的经济效果。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从旅行中获得对地域差异现象的感性认识,从华南到北方,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从高山的山麓到山顶,都可以观察到陆地环境及其组成要素的显著差异。
据此回答气候等环境要素与植物分布及自然带关系的下面3~5题。
3.第一段文字中提到的现象和做法遵循的原理是( ) A .植物对热量需求的差异 B .植物对光照需求的差异 C .植物对水分需求的差异 D .植物个体高度的差异4.从赤道到高纬度,自然带呈现由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光照 B .热量 C .水分 D .地理位置5.澳大利亚大陆森林、草原、荒漠的半环状分布体现了什么因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A .光照 B .热量 C .水分 D .地理位置(2009·河南5月)2009年2月7日,下图所示地区南部发生森林火灾,干热的大风使大火迅速蔓延,造成上万人无家可归。
与此同时,图中北部地区则洪水泛滥,350毫米的雨量导致大水冲进城镇,淹没农田。
读图,完成6~7题。
6.关于火灾多发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BAD C 甲A.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B.气候终年炎热干燥C.经济落后,人口稀少D.此时农民正为播种小麦作准备7.沿经线方向从火灾多发地到洪水区()A.自然带更替主要表现为干湿度地带分异B.年降水量逐渐增多C.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D.当日的昼长逐渐变长(2008·德州5月)下图为某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8~10题。
8.甲地附近海域的洋流可能是()A.巴西暖流B.东澳大利亚暖流C.日本暖流D.加利福尼亚寒流9.在丁地可采取东水西调的措施以保证农业生产高产和稳产。
若实施调水工程,乙、丙两地区间最合理的工程是()A.利用地势,开渠自流B.逐级抽水C.架设“水桥”D.开凿输水管道10.下列有关甲、乙、丁三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丁地比甲地日较差大B.甲地比丁地太阳辐射强C.甲地比丁地气温高是因为海拔低D.乙地比甲地降水多是受海洋的影响(2010·山西太原2月)2008~2009年澳大利亚“中华年”活动再掀高潮,中国多个文化演出团体相继在澳大利亚主要城市巡演。
据此并读图回答11~12题。
11.造成图中A、B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有()①A地降水与东南信风无关②B地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③A地西海岸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④B地沿岸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12.图示地区的西部海域是我国第25中的一段(第25次南极科考自2008年10月20年1月底结束),A.此海域海水盐度低,水温高B.此海域海面平静,无洋流流经C.航行距离短D.顺风顺水航行,能节省燃料13.读东南亚和大洋洲局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岛多火山的原因是(2)图中C区域农业生产地域类是,为减少自然条件对该地农业生产的限制,该国政府实施了工程。
14.孔子学院是以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为基本任务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
图9是A国孔子学院(堂)分布图,图10是A国局部地区河流分布示意图。
ABC(1)图9中,孔子学院(堂)集中分布在A国的________地区。
(2分)分析形成该分布特点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10分)(2)A国孔子学院(堂)拟在图10所示区域的某条河流举办活动以弘扬中国文化,概述该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
(8分)15.我国的一艘综合科学考察船于3月2日8:00从上海出发,先跨越太平洋,途径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经过整整20天的航行到达了南美洲西海岸的秘鲁首都利马(77°W,12°S)。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后,再从利马航行到澳大利亚的悉尼。
读下图后请回答:Array(1)当船只航行至利马时,当地时间(区时)为(月、日、时)。
(2)从上海到利马的航行过程中,在北半球的航行基本上是(逆或顺)洋流而行,到达利马后,船员发现正午时人影朝向(南或北)。
(3)在航行中,可信的现象有()A.从圣弗朗西斯科到利马途中,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B.从圣弗朗斯科送到利马途中,海水盐度逐渐降低C.从上海到利马的航行中,可能跨越的风带依次有西风带、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D.从上海到利马的航行中,全球昼夜等长(4)从上海出发三个月后,轮船到达悉尼,此时当地的气候特征为,该地的典型植被为,当地河流正值期(枯水/丰水)。
16.(2008·福州12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2006年,由于发生严重旱情,澳大利亚的小麦、大麦和油莱产量降幅超过60%,截止2007年6月30日澳大利亚的整体经济增长率将因此直接减少0.5个百分点。
材料二 下图(1)图中阴影P 处属于________气候,成因是_____ ___。
(2)当a 处盛行西北风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 A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流向 B .图中b 区域正值剪羊毛时节 C .图中①城市炎热多雨 D .c 岛屿上的河流正值汛期 (3)②是该国首都________,③是________洋岸边的港口城市________, b 区域农业发展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_。
(4)M 和N 处的自然带有何差异?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洋洲与澳大利亚 参考答案三、认知过程导学1.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分东、中、西三大地形区。
东部有大分水岭山地区,西部是广阔低矮的高原,中部是平原地区 ,海拔不足200米。
2.(1)A 热带雨林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D 热带沙漠气候E 地中海气候F 温带海洋性气候 (2)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
(3)大分水岭阻挡太平洋暖湿气流进入内陆(4) ①大陆内部和西部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下沉气流为主,形成热带沙漠气候;②大陆中部及西岸处在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少; ③西岸受西澳大利亚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降水少。
(5)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的冬季) (6)悉尼 悉尼歌剧院(7)堪培拉 ② 墨尔本 ③四、自主检测:1-5 BBABC 6-10 DCBDA 11-12 AC13.(1)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2)混合农业 东水西调 14.(1)东南沿海① 城市(人口)集中;②教育繁荣;③交通便利;④ 经济开发区; ⑤ 文化交流需求大。
(2)① 流量较大,流速较快;② 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③ 含沙量小;④ 无结冰期。
15.(1)3月21日19时 (2)顺 南 (3)C(4)温和少雨(或低温少雨)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枯水16.【解析】本题结合澳大利亚轮廓图,综合考查了该国的位置、形状、气候、河流、农业、城市等地理知识,综合性较强。
澳大利亚四面临海,独占一个大陆,地理特征具有独特性,在回答第(1)、(4)题时,应特别注意地形、洋流、大气环流对气候形成与发展的影响,P地处于大分水岭东侧,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且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M、N虽纬度位置相当,但分别位于大陆的东西岸,海洋位置及寒暖流、地形等影响的差异导致气候的差异,所以自然带也表现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荒漠的区别。
第(2)题应明确:当澳大利亚西北季风环流区盛行西北风时,应为南半球夏季(1月份最典型),此时,北印度洋季风洋流为逆时针流向;b为墨累—达令盆地,其混合农业在此时应正值放牧绵羊时节;①城市为悉尼,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故炎热多雨;c岛屿是塔斯马尼亚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较为均匀,因而河流没有明显的汛期。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发达,但受东部大分水岭雨影效应的影响,b区域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发展最大的限制性因素应是灌溉水源不足。
【答案】(1)热带雨林纬度低;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丰沛;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2)C(3)堪培拉印度珀斯灌溉水源不足(4)M处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N为热带荒漠带。
原因是:M地处于大陆东岸,东南信风迎风坡,沿岸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形成了亚热带湿润气候;N地处于大陆西岸,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且沿岸西澳大利亚寒流降温减湿,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