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方面的问题介绍
印花方面的问题介绍
印花面料上的主要问题和改善方法第一部分:先了解印花的原理一、印花原理解说将溶解好的染料(含助剂)与原糊调制成色浆,然后依机械的刮刀(或磁棒)运动,使色浆透过有孔的网版而印到织物上,再借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使染料和布面发生化学键合,从而让染料充分反应且显现出颜色,于水洗中洗除多余的染料及表面浆料,以提高织物的手感和颜色的鲜艳度。
二,印花机械分类a.平版印花:网版为尼龙网纱。
花型一般是不受循环尺寸的影响,但还是受网框的大小影响---节长太大,导致没有可用网架或是在机台上排不下所有网板导致没办法印花。
b.圆版印花:网版为金属镍。
花型一般是受花筒周长影响对循环尺寸的影响比较大C.以上机台的套色数一般为12套,少数还是有16套色的网版。
三、印花布加工流程审稿--- 分色(描稿)制版↓棉针织物印花布流程:坯布→煮练→漂白→定型→印花→烘干→汽蒸→洗布→后整理(脱水-平幅-定型-成品检验)配色调浆煮练的目的:在棉纤维中,除了纤维素外,还存在大量的拒水性的共生物,如:果胶质、蜡状物质等,这些物质会给印染加工时染料和助剂的渗透带来很大的困难,煮练的目的就是去除这些共生物和其它杂质,并赋予纤维良好的吸水和渗透性,以利于后续的印染加工。
漂白的目的:去除纤维中天然色素,使织物具有洁白的外观,同时漂白还能将少量残余杂质如棉籽壳等除尽,使织物的吸水性进一步提高。
(双氧水漂白及增白的目的均为赋予织物所需要的白度)定型:将织物在一定的温度下set,以消除布面的折纹,改善布面的尺寸定性(有利于上色),并将织物拉至所需的印花幅宽。
分色:分色的作用是将一些印刷的或列印的或其他类型的花型转换成机械印花方面可以表现出来的花型效果,一般是一个颜色分一套色。
有时候为了表现花型效果,同样的颜色线条和底色是需要分开来分色制版。
制网:也就是花筒的雕刻过程印花:将调制好的色浆通过刮刀挤压,让浆料透过有孔网版而印于织物上形成花纹图案。
固色及汽蒸的目的:促使染料上染纤维,并将颜色显现出来。
不同种类印花技术之间的优缺点
不同种类印花技术之间的优缺点不同种类的印花技术具有各自独特的优点和缺点。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印花技术以及它们之间的比较。
1.平面印花平面印花是最常见的印花技术之一、它具有以下优点:-成本低。
平面印花是一种经济高效的印花技术,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和较低预算的情况。
-印花图案的分辨率较高。
平面印花可以在织物表面上实现高分辨率的图案和细节。
-可以在各种类型的纤维上进行印花。
平面印花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面料,包括棉、聚酯和尼龙等。
然而,平面印花也有一些缺点:-耐久性低。
由于平面印花是将油墨或染料直接印刷在织物上,因此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磨损和褪色。
-功能性受限。
平面印花无法实现一些特殊效果,如立体图案、发光效果等。
-生态环保问题。
平面印花通常使用有害化学物质,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2.数字印花数字印花是一种先进的印花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可实现复杂图案和细节。
数字印花可以在织物上实现复杂的图案和细节,包括渐变、立体和光泽效果等。
-即时生产。
数字印花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个性化定制。
-无浪费。
数字印花的过程中,只需使用所需的染料或墨水,避免了传统印花中的浪费现象。
然而,数字印花也存在一些限制和缺点:-成本较高。
数字印花的设备和耗材价格较高,对于小批量生产或有限预算的企业可能不太适用。
-耐久性低。
数字印花是将墨水直接喷射在织物上,容易因使用和清洗而磨损。
-对织物类型有限制。
一些织物类型,如涤纶和尼龙,不太适合数字印花。
3.绣花绣花是一种传统的装饰技术-耐久性高。
绣花可以使装饰图案与织物结合在一起,耐久性较好,能够经受时间和清洗的考验。
-质感丰富。
绣花可以通过线条的变化和组织方式的不同,创造出丰富的质感效果。
然而,绣花也存在以下一些缺点:-生产速度慢。
绣花通常需要手工完成,生产速度较慢,不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成本较高。
由于绣花是一种手工艺品,需要专业技术和手工劳动,因此成本较高。
-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纺织品。
印花税常见问题风险提示和防范建议
印花税常见问题风险提示和防范建议干这行这么久,今天分享点印花税常见问题风险提示和防范建议的经验。
首先呢,我觉得印花税这东西,很容易被小看。
好多人觉得,哎呀,就那么个小税种,能有啥风险嘛。
这可大错特错了!就像我之前做一个小项目的时候,觉得交易金额不大,印花税肯定没多少,就没怎么仔细去核算。
结果呢,税务局来查的时候就发现少交了,那不得补啊,还被罚款了一部分,真的是肉疼啊!这就是第一个风险,觉得印花税金额小而不重视它的计算准确性。
我觉得防范这个风险啊,不管金额大小,每一笔涉及印花税的业务都得按照规定好好算。
再说说合同这块。
印花税很多时候是根据合同来征收的,这就有问题了。
我碰到过这么一个情况,合同签订的时候写得模棱两可的,最后在确定印花税计税依据的时候特别头疼。
比如那个合同里约定了一些附加条款,也涉及到了金额,但没有明确这些金额是不是要计入印花税的计税基础。
我当时就感觉特别混乱。
所以啊,签合同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哪些金额是要征印花税的。
如果对合同条款不确定,感觉模模糊糊的,我觉得最好找个专业人士咨询一下。
哦对了还有,如果有合同变更的情况,可千万别把印花税这块给忘了。
我之前就忘了一个合同变更后的印花税追加问题,还好后来查出来补上了,不然又得被罚款。
还有一个就是关于印花税税率的问题。
这税率啊种类还不少,不同的业务类型税率不一样。
有时候新出个政策,或者遇到不常见的业务,很容易搞错税率。
我感觉自己就像个没头的苍蝇一样乱撞过。
有一个新兴产业的业务合同,我按照惯性思维用了一个常规税率去算印花税,结果发现不对。
所以我觉得得时刻关注税收政策的更新啊。
多关注税务局官网或者一些专业的税务论坛什么的,要是企业的话可以订阅一些专业的税务资讯服务。
有时候觉得真难,政策更新得比我们学习还快。
但没办法啊,咱们要规避风险就得跟上。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点是关于印花税的征收范围。
有一些业务看起来不像是要交印花税的,但实际上却在征收范围内。
比如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一些特殊的订单协议之类的。
技术探讨:服装印花疑难问题解答
技术探讨:服装印花疑难问题解答印花业以绿色印花革命、数码印花、机器印花、网上营销为核心的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
同时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需求给印花市场带来了新的课题。
东莞基汇就当前几种印花疑难问题解决方案做点探索讨论,以飨读者。
拔染印花在深色面料(棉纺织品)印出色彩鲜艳的图案,对涂料印花加工厂来讲是一件不太容易的工艺(专业拔染印花厂除外),如图案是线条、色块组成还基本能够完成,此举还要看老板的胆量和技术。
一般不敢冒这个风险。
如果是照片效果过渡色调的图案,更无勇者承担此业务了。
拔染难,渐变色调更难,好似“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通向青天的阶梯在何方,与业内同行共同探索一下;方案:(1)、先拔白后印彩。
具体是先用低温拔白浆(E亮色拔白浆意大利产),将图案部位拔白,接着印彩色过渡色调的网版。
印后高温固色、洗水、后整。
如拔白浆系环保型的,彩印浆同样环保,不洗水也可达到出口标准。
万通达烫画公司出售套包四色拔染专用水性系列。
见彩图:01。
另一工艺与前者相反,先印彩后印拔白或拔染,此工艺色彩不好把握,优点是产量高。
拔染色彩的饱和度取决于纱支纤维的白度、布染料的可拔性、拔染浆及色浆的综合性能、工艺的正确、设备的性能等。
方案:(2)、数码直喷彩色拔印工艺。
Kornit Avalanche951型,工业级“印可穿”数码印花机、双台板、12个喷嘴(2×CMYK+4W)最大打印面积60×90cm,产品200件/小时。
具体工艺:拔染墨水直喷到成衣或裁片上,经高温处理即可穿。
工艺简单、质量可靠、色彩鲜艳、手感特软。
见图:02另外还有一款日本MIMAKI604D机型同上款工艺一样。
数码直喷的工艺特点:速度快、质量稳定、适合多花色小批量、高档服饰、高附加值产品。
可做为拔染印花的面料必须是棉纺织品可拔性活性染料染色的布料。
活性染料的可拔性,主要取决于它的化学结构。
有不可拔活性染料,印前要做测试。
二、防升华印花深色面料胶浆印花后经过一段时间,近则半个月长则一两个月,浅色的胶浆印花图案表面发生不同程度的色变现象,基本原因是面料染料与印花涂料色浆发生化学或物理反应所致。
企业印花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相 结合的方法,对企业印花税管理
进行研究。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对企业 印花税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总
结和评价。
结合具体案例,对企业印花税管 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02
企业印花税管理存在的问题
印花税征管法规不完善
法规滞后
现有的印花税法规更新缓慢,未 能及时跟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 伐,导致部分规定与实际情况脱
印花税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信息不对称
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手段,税务部门和企业之间存在 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导致印花税的监管和管理效率低下。
管理效率低下
企业的印花税管理涉及到多个环节和部门,由于信息化程度 低,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效率低下,不利于企业的整体管理。
03
影响企业印花税管理的因素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不完善
评。同时,税务局的征管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降低了人力和物力成
本。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1 2 3
印花税征管制度不完善
现行印花税征管制度过于依赖申报和查验,缺乏 有效的审计和监督机制,导致一些企业存在漏报 、少报等问题。
征管信息化程度低
印花税征管信息化程度不高,缺乏自动化、智能 化管理手段,导致征管效率低下,数据质量难以 保证。
完善制度与加强宣传并重
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印花税征管制度,加强监督和审计力 度,同时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和公众的纳税意识和 知识水平。
THANK YOU
由于各种原因,税收征管 效率可能不高,影响企业 印花税管理的效果。
征管成本过高
过高的征管成本可能会增 加企业的负担,影响其印 花税管理的积极性。
服装工艺一些特殊的印花方式会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 发泡
发泡印花又称立体印花,它的原理是在胶浆印花染料中加入几种一定比例的高膨胀系数的化学物质, 所印花位经烘干后用200-300度的高温起泡,实现类似“浮雕”的立体效果。
1.发泡印花图案中细小线条容易断裂。 2.发泡牢度较弱,水洗多次有开裂现象。 3.不能生物洗、石磨洗,水洗后不能高温烘干。不能用电熨斗压烫印花部分。
• 厚版印花
1.厚版印花图案中细小线易剥落, 厚版印花牢度较弱。 2.不能生物洗,石磨洗。
• 拔染
选用不耐拔染剂的染料染地色,烘干后,用含有拔染剂或同时含有耐拔染剂的花色染料印浆印花, 后处理时,印花处地色染料被破坏而消色,形成色地上的白色花纹或因花色染料上染形成的彩色花纹,又称拔白或色拔。
1.拔染产品会有色差,水洗时会有移染现象。
• 箔纸
1.如下图所示,面料上面先印了水浆色,然后烫透明箔纸。 2.箔纸的种类有很多,例如:金色箔、银色箔、黑色箔、透明箔等等,可以根据具体的印花需要选择。 不同款式的箔纸牢度不同,若要做大货,建议一定要做牢度测试。 3.洗涤标签上要注明: 箔纸印花水洗后光泽会降低,有褶皱,有少许剥落。不能生物洗,石磨洗。(一般水洗后建议自然晾干) 不能进行高温处理,例如不能用电熨斗压烫印花部分,以防止溶解、变色与卷曲。
印花类
一些特殊的印花方式会 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 成衣印花
印花时会出现的问题: 1.每件衣服的印花效果不能统一。 2.袖子与大身相拼凸起的地方,印花时浆料会薄; 而凹进去的地方,浆料会堆积或者没有。 3.水浆成衣印花很容易渗透到衣服的反面,所以 印花时,衣服中间要垫纸板。
• 和纸
一些日资的印、绣花工厂有一种纤维较长的纸,这个纸可以印花,也可以在上面刺绣。 1.如下图所示,和纸上面先印了浅灰色,然后用绣花的形式固定在衣服面料上。 2.除了用绣花的形式固定,还可以直接将和纸黏在布料上,然后再在和纸上印花。 3.一般水洗,不能高温水洗。(一般水洗后建议自然晾干)
印花基础知识问题解析
出现的原因 如何避免
印花出现露底现象
产生原因: 印花罩印色浆不足,织物底色隐约显露. 防止方法: 规范操作流程,统一浆料配比,罩印次数,刮印方法. 操作过程中及时检查网版内浆料情况,防止干版现象. 严格校对确认样,及时修正.
印花出现开裂现象
产生原因: 1.树脂内部间相互牵力不够,2.浆料架桥时效已过,3.冬天印花完成后 热处理不够. 防止方法: 了解使用的浆料特性,及其适用范围.针对不同面料合理使用. 规范架桥剂的操作使用.对于超过使用时效的浆料必须及时处理. 冬天必须做到热处理要充分,完全.
印花出现色迁移现象
产生原因: 第一色的色浆内色素不稳定迁移到第二色罩印浆内,或第一色给 浆过多,未等干,湿. 罩湿印第二色,第二色中混入第一色. 防止方法: 严格控制色素的使用,杜绝使用耐迁移性较差的色素. 规范操作流程,统一印花工艺,不得只求快而忽略正常操作工艺.
印花出现变色现象
产生原因: 浆料色素的不稳定,耐光耐热性能较差.; 防止方法: 严格控制色素的使用,杜绝使用耐光,耐热差的色素(可参照各色素生 产厂家的色谱)
吊染
吊染-作为一种特殊防染技法的扎染工艺,可以使面料、服装产 生由浅渐深或由深至浅的柔和、渐进、和谐的视觉效果。 将服装吊挂起来,排列在往复架上,染槽中先后注入液面高度不同 的染液, 先低后高,分段逐步升高.染液先浓后淡,如此可染得阶梯 形染色效果.吊染染色, 可在绞纱染色机上进行. 面料应选用棉、(棉拉架)毛、麻、真丝等天然织物,化纤材 料只有锦纶适用此种工艺。其它化纤材料不适合此种工艺。 面料最好使用本白坯布,面料如果前期染色经过漂白、固色等 后处理,在此过程中会添加一些化学制剂,后期再成衣染色就 会影响染色效果出现色花等问题,增加损耗和风险。 面料前期要进行脱脂、定型、洗水等处理,保证成衣尺寸的稳 定性。(前期最好由成衣染色厂和面料厂直接进行沟通面料具 体的操作事宜。)
印花工艺问答(九)
金 。大 家 知 道 服 装 烫 金 ( )用 的 银
电 化 铝 是 一 种 转 移 印 花 ,在 低 温
问 :现 有 的 胶 浆 , 外 观 不 好 看 , 有点难 下 网 , 不是 触变性 且 是
图 1 。
是 不 正 常 的 。主 要 原 因如 下 :1 如 .
果 是 因天 气 冻 结冰 造 成 ,可 以 将胶 浆 放 在室 内解 冻 ; 如 果 不 是 结 冰 , 2.
剂 ,也 造 成 两 者 之 间 的 脱 层 ,
建 议 用 东 莞 钟 亿 公 司 生 产 的 JC一 1 0不 分 层 金 葱 浆 或 8 0来 4
求 ,压 烫 的 温 度 必 须 在 1 0 ℃ 左 6
右 ,所 以会 造 成金 银粉 浆在高 温 下 反粘 , 破坏 花位 的整 体性 , 而 因 此 , 建 议 在 不 需 烫 钻 的 花 位 上 罩 印 防 粘 型 的 隔 离 浆 以 起 到 保 护 作
用 。
受 影 响 且 可 做 多 色 。2. 金 ( ) 烫 银
应 少加 或不 加 。
问 :我 用 的 冷 烫 浆 做 双 色 的 烫 金烫 银 但 效果 都不 是太 好
什么 办法解 决。
有
问 : 烫 钻 时 为 何 会 把 印 了金 银粉 的花位粘坏 ?
答 : 钻 时 , 烫 钻 工 艺 的 需 烫 因
答 :冷 烫 浆 做 双 色 的 烫 金 烫 银 效 果 不 太 理 想 ,原 因 主要 有 : 1 冷烫 工艺做 烫 金烫银 其亮 度不 .
同珠 光 浆 之 间 脱 层 ,是 因 为 珠
印花常见疵病
印花常见疵病1、刀线(1)形态:在印花织物的某个经向部位,呈现深浅宽条状刀线。
刀线在疵布中出现概率较大。
(2)产生原因:①印花刮刀质量不好,刀片不耐磨、弯曲、被碰撞卷刃。
②刮刀在圆网内接触不良,造成色浆不匀。
③圆网内壁表面局部不够光洁,使刀口受损,给浆不匀。
④色浆中糊料未充分膨化、有硬物混入或涂料色浆中粘合剂选用不当,室温结膜而粘附刮刀刀口。
稳定不溶性偶氮染料印花时,刮刀与圆网摩擦发热,也往往会粘结刀口,产生刀线或堵塞网孔。
(3)防止方法:①根据织物的品种、花型面积的大小、色浆的性能来确定刮刀刀片的规格、压力和角度,以减轻刮刀与圆网的摩擦阻力。
Stork新颖的聚四氟乙烯塑料刀口(刀口外层用聚四氟乙烯塑料嵌入,以减轻刀口与圆网的摩擦力)更适应于圆网印花,但它要求使用低粘度、流变性好的原糊。
②宜选用粘度低、成糊率高、近牛顿型流体的印花原糊。
杜绝杂质的混入,糊料膨化要充分。
③感光前应认真检查网孔的清晰度和内壁的光洁度,控制刮胶时的胶层厚度,防止胶液渗入内壁。
2、嵌圆网网孔(1)形态:印花织物上局部花纹露底。
(2)产生原因:①织物表面未除净的纤维短绒、纱头嵌入圆网的网孔。
②色江中含有杂质。
(3)防止方法:①在圆网印花机进布处加装刷毛吸尘装置,并认真搞好进布处的清洁工作。
②在色浆上机前要用高目数(120目以上)的筛网过滤。
3、露底(1)形态:印花织物上某些花纹处色浅或深浅不匀,甚至露白。
(2)产生原因:主要是织物的花纹上得不到应有的色浆所致。
原因有:①刮刀的选择和压力不适于刮印要求。
②圆网网孔不清晰、网孔大小或网孔堵塞。
③织物半制品前处理时,毛细管效应较差,丝光不足,影响织物的渗透性,易产生色泽不匀或色浅。
(3)防止方法:①印制厚重织物、大块面花型时,选用50mm*0.15mm的刮刀,调节压力和角度,以提高给色量,减轻露底。
②选用低粘度的海藻酸钠、高醚化度的植物胶类糊料或将海藻酸钠与乳化糊拼混使用。
③加强织物前处理的质量控制。
胶浆印花的28种问题和解决方法
胶浆印花的28种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一种问题:胶浆印花有褪色现象
解决方法:
1、首先要挑选合适的胶浆,挑选耐热、耐水的胶浆,分清楚这种胶
浆的优缺点,更换有品质的胶浆;
2、使用完全没有残留的清洁剂清洗表面,确保表面没有污染;
3、尽量选择有耐光暗性的彩带,清理完表面马上进行印花,避免污染;
4、在做印花之前,把印花位置先用墨水荧光笔标记出来,确定印花
位置;
5、在烘乾胶浆的时候,要及时调节温度,控制烘乾温度,避免褪色;
6、正确使用胶浆,按照胶浆使用说明书的指引及时进行搅拌,保证
胶浆的一致性;
7、正确使用印花布,印花布的湿度一定要确保正确,在印花布过时
要及时交换;
8、正确调整压力,给胶浆合理的压力,及时进行调整,以保证胶浆
的品质;
9、正确储存胶浆,在空调房内储存胶浆,进行合理的防护处理。
第二种问题:胶浆印花效果不明显
解决方法:
1、在挑选胶浆的时候,要选择适合的胶浆,要按照所印材料挑选胶浆,确保胶浆的渗透性,以保证印花效果;
2、正确清洗表面,清洗完表面当即进行印花,确保表面没有污染,以保证印花效果;。
七种特殊印花方法及常见问题
七种特殊印花方法及常见问题满地印花满地印花的底色通过印花方式而不采用匹染方式获得。
通常在印花工艺中,底色和花样图案的颜色都是被印在白布上。
有时候满地印花布被设计成模仿生产成本更高的拔染或防染印花效果,但从织物反面很容易辨别不同的印花方式。
满地印花的底色反面更浅;因为织物先经过匹染,所以拔染或防染印花的正反两面同色。
满地印花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有时大面积底色不能被深色覆盖。
当出现这种问题时,仔细检查满地花纹处,会发现一些暗淡的色斑。
这种现象基本上是水洗引起的,而不是由于量的染料覆盖造成的。
在严格工艺条件下生产的优质满地印花布不会出现这些现象。
在采用筛网印花方式进行满地印花时也不可能出现这种现象,因为色浆是刮涂上去的,而不是像滚筒印花一样是被轧进去的。
涂料满地印花织物通常手感很硬。
植绒印花植绒印花是把称作纤维短绒的纤维绒毛(大约1/10-1/4英寸)按照特定的图案粘着到织物表面的印花方式。
该工艺分两个阶段,首先,用粘合剂而不是染料或涂料,在织物上印制图案,然后把纤维短绒结合到织物上,纤维短绒只会固定在曾施加过粘合剂的部位。
把纤维短绒粘附到织物表面有两种方法:机械植绒和静电植绒。
在机械植绒中,当织物以平幅状通过植绒室时,纤维短绒被筛到织物上。
机器搅拌时会使织物振动,纤维短绒被随机置入织物。
在静电植绒时,给纤维短绒施加静电,结果粘到织物上时几乎所有纤维都直立定向排列。
比起机械植绒,静电植绒的速度较慢,成本更高,但可产生更均匀、更密实的植绒效果。
用于静电植绒的纤维包括实际生产中应用的所有纤维,其中粘胶纤维和耐纶两种最普遍。
大多数情况下,短绒纤维在移植到织物上前先要染色。
植绒织物耐干洗和/或耐水洗的能力取决于粘合剂的性质。
应用于织物加工工序中的许多高质量的粘合剂,具有优异的耐水洗、耐干洗牢度,或者两项牢度都好。
因为不是所有的粘合剂都经得住任何方式的清洗,所以必须验证任何一种特定的植绒织物适合哪一种清洗方法。
植绒工艺除了植绒印花或用短绒印制图案外,植绒工艺也被广泛用于可覆盖整个织物表面的整体植绒工艺。
盘点服装印花工艺、优缺点、设计运用建议
总的来说,最常用的服装印花可分为以下几个种类。
有丝印(可以分几十个小类)、热转印、热升华、喷墨印刷。
其中每种印花的方式都有优点和缺点。
丝印(丝网印刷,包括最常见的胶印、水印等)·适合大批量生产;手感不如喷墨产品的柔软;颜色不能太多,且需要调色;·颜色渐变等效果不能体现;丝印产品通常情况下不能透气。
热转印(俗称烫画)·无需制版,一件起印;·图像逼真,可以接近照片效果;·手感偏硬,不透气。
热升华 (通常称为数码印花)·产品透气性好,手感好;·升华转印的油墨加温时间比较长;·固色性和色彩效果是所有转印技术中最差的;·适合对穿着舒适性要求较高,对色彩的艳丽度要求不高的客户。
很多设计师不清楚热转印和热升华有什么区别,其主要为以下3个:1.时间和温度热转印需10s、150°,而热升华需要25s、220°。
2.手感热转印图案是在覆盖在面料上,所以摸起来会有很硬的手感且不透气;而热升华是将图案升华渗透到面料里,所以摸起来与面料无差异。
3.面料热转印适合转烫在棉布、针织、无纺布、箱包等面料上。
而热升华只适合转烫在浅色(一般是白色)的化纤面料上(主要是涤纶)。
盘点服装印花工艺、优缺点、设计运用建议喷墨印(也称数码直喷)·图像逼真,可接近照片效果;·透气性好,手感柔软,颜色丰富,渐变效果同样能完美体现;·深色、浅色均可印刷,固色性佳(特别是含棉50%以上的面料);·可解决纺织行业最难解决的棉料印刷,但单价比上面几种印花都高。
下面就几种印花工艺的优缺点进行具体讲解。
以下均属丝网印刷类:水印优点·手感柔和,不会影响面料原有的质感,所以比较适合用于大面积的印花图案;·色浆渗透到面料纤维里面,牢固度高于胶印;·透气性好;·价格相对胶印便宜。
印花常见问题处理方法总结
印花常见问题处理方法一、大货样与客户样之间的色差:1、匹样调试不充分,导致匹样与客户样之间存在色差;2、用过的圆网花筒清洗不充分导致沾色;要加强水洗及卫生管理;3、刚印的布样(未经蒸化、水洗)与客户样之间的颜色对应关系把握错误;要加强经验的积累;二、生产布样前后色差1、印花时停开机;2、印花时车速不稳定;3、刮浆刀与筒之间的接触面积不同导致压力不同,产生深浅等色差;4、日生产印花浆料调配一次完成,避免二次调浆产生色差;5、印花前布匹之间存在不一致:a 前处理工艺导致不一致b 布匹的后期保养(存)存在问题6、蒸化时出现停开机及温度湿度的控制不一致;伽瑞公司汽蒸温度102℃(101.5—102.2℃);三、左右边差1、走浆不匀,采用倾斜式印花机;2、刮浆刀左右两端压力不匀,产生左右边差;要区别产生前后色差时的刮浆刀压力不匀3、制网本身存在左右不一致的问题,要加强对制网及描稿时的检查;四、其他印花病疵1、S/O样颜色、制网花筒花样与客户样之间存在差异;2、漏网、漏印(无规律性和循环式出现);3、进布时不平整、有短纱线等;要加强沾污、去污过程(多加多个胶布辊沾绒毛、短纱、灰尘等);4、对花不准;5、安装花筒时错误(装反和序号不一致),要加强开机前的检查;6、花斜:布纬斜圆筒安装不正;7、导带与布之间发生相对位移(老机器容易出现);五、其他关键1、拉幅定型机:主要注意是否有纬斜;2、蒸化机:新乐产品必须进行单幅汽蒸,以免出现水印;另外印花完的布匹要尽快完成汽蒸,以免降低固色率;a 温度和湿度前后控制一致;b 加强清洗工作;3、焙烘机:涂料印花时使用,控制严格温度及升温过程;4、落布后加强保养(存);5、其他前处理:按照规定工艺流程操作;。
印花税征管存在的问题与监管建议
印花税征管存在的问题与监管建议我办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发现纳税人在印花税征管上问题突出,引发了对加强纳税人印花税征管监管工作的思考。
一、纳税人印花税征管存在的问题:1、纳税意识不强,申报的税目不齐全,漏税现象普遍。
由于印花税政策比较复杂、税收政策的宣传不到位、及税收征管方式的落后,绝大多数纳税人不知道该如何计算缴纳印花税。
如“购销合同”税目,很多纳税人只申报销售产品签订合同的印花税,而对购进材料的合同及购入固定资产的合同不申报,造成了部份税款的漏缴。
2、纳税人不提供或少提供应税凭证,印花税款的征收较难。
由于印花税是一种行为税,印花税的计税依据为书立、领受的凭证。
而凭证的保管、提供完全取决于纳税人,是否纳税和足额纳税其主动权属于纳税人。
纳税人为了少缴税款,往往只提供金额较小的合同,或不提供合同,检查人员很难自行取得直接的计税证据。
3、印花税的税目多,税款难以及时足额征收。
印花税税目有13个,涉及的应税凭证多达几十种,由于凭证多、税率多、税收文件和规定变动多,加上印花税属于小税种,因税法宣传不到位,企业财务人员学习不全面,不及时,企业管理应税凭证的部门比较分散,财务部门汇集应税凭证不及时,企业很难准确计算应纳印花税额。
二、建议:1、加大税收宣传力度,委托税务师事务所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税收培训,提高企业的纳税意识和纳税业务水平。
印花税的税目繁多且完全掌握比较困难,纳税人对印花税政策相对了解较少,纳税意识和业务水平都较低下,税收机关应该加强日常政策宣传辅导,或委托税务师事务所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税收培训,提高纳税人的主观纳税意识,提高企业财务人员准确计算印花税额,逐步形成自觉、准确纳税的意识和习惯。
2、普及代征代扣,实行源头控管。
印花税征税范围较广,征收难度和成本较大。
要减少少征漏征以及无法征收的情况发生,就要普及代征代扣征管方式。
在纳税人与有关单位签订代征代扣合同,明确代征职责,由应税凭证的书立人代征代扣领受人应纳的印花税额。
印花材料使用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印花材料使用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色种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颜色迁移色种添加在胶浆上着色,部分颜色会出现颜色迁移,深颜色迁移到浅颜色花位或者有颜色的印花迁移到白色花位,或者印花的颜色跑到没印的布料上去叫颜色迁移。
为了避免生产过程中出现颜色迁移,必须对色种进行耐胶浆迁移测试。
测试方法:色种(3%)+透明浆(97%)-印花-闪烘-盖白色胶浆(100%)-自干-130℃×3秒压烫。
分为5级用内眼能看到迁移现象的不建议用来做胶浆印花,做水浆(涂料印花)印花要注意白色或浅色布料,不同的胶浆测试结果会有出入,差异不太。
荧光色绝大部分都不胶浆迁移, 因此生产前须与客户沟通清楚。
2:热处理变色胶浆印花绝大部分都需要做热处理,部分色种耐热性能差的,做完处理后会出现严重色差,特别是和热固油墨厚板一起混合印花时最为明显。
所以对色种进行耐热测试的必要的.测试方法是:37% 白胶浆+60%透明浆+3%色种自然干燥后以180℃热处理30秒,最高5级,热处理前后肉眼无法区分的为5级3:耐光测试目前很多公司都在接品牌公司单或欧美单,对耐光要求比较严格,如客户有此要求的可以要求供应商提供颜料的耐光数据或弟三方测试报告,或者可以印好印样到弟三方检测机构测试。
一般的测试方法及标准是:JIS L-0842碳弧灯照20小时4:耐溶剂测试目前越来越多的服装拿去干洗,如果颜料耐溶剂性能差的,干洗后服装就会出现退色,变色,造成消费者的不满与投诉。
因此服装公司在收货前会抽样送检,合格后才收货。
如客户有此要求的可以要求供应商提供颜料的耐光数据或第三方测试报告,或者可以印好印样到第三方检测机构测试。
测试方法:JISL-0860(四氯乙烯,40℃30秒)5:耐拔测试在做拔印前要对色种进行耐拔测试,有的颜料不耐还原剂,过热出来就完全成了二个颜色,为了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开货前对色种进小样耐拔测试很有必要。
测试方法:加5%的雕白粉常压105 ℃蒸汽8分钟,或170 ℃热烘3分钟。
印花工艺问答(三)
在 印 花 后 高 温 烘 干 下 , 华 更 快 升
( 般 8 h内 可 看 到 升 华 物 ) 使 一 。
用 防 升 华 胶 浆 印 花 ,在 现 有 的 印 花 花 位 上 用 防 升 华 白胶 浆 印 二 次 ,
即可解 决此 问题 。 问 :交 联 剂 、 桥 剂 、 化 剂 、 架 催 固色剂有什 么区别? 答 :交 联 剂 、架 桥 剂 、固 色 剂 的 作 用 和 功 能 都 是 一 样 的 , 都 是 用 于 增 加 牢 度 。 但 它 们 的 化 学 分 子 式 和 实 际 使 用 有 一 定 差 别 , 有
答 :刚 开 始 印 花 时 由 于 浆 料 的 流 动 性 好 , 此 刮 刀 不 需 要 很 大 的 因
选 用洗 水 不 分 层 的 金 银 粉 专 用 浆 。 )
问 :金 粉 浆 用 透 明 浆 打 底 洗 水 会 分 层 , 粉 浆 本 身 的 牢 度 很 金 好 ,直 接 印 布 料 上 泡 水 几 天 之 后 牢 度 都 没 有 一 点 问 题 , 是 印 出 的 但 效 果 不 是 很 理想 , 以必 须 有 打 底 所 才 可 以 接 受 , 问 有 什 么 办 法 可 以 请 解 决 ? 什 么 浆料 打 底 可 以 不 分 层 ? 用 最 好是在不 用加助 剂的情 况下 。
毛布 上 , 拉 就要 开裂 。 什么方 一 用 法 ,什 么 浆 料 可 以 避 免 这 个 问题 ,
料 印花 后未 完 全干 透 ,有细 菌渗 入 造 成 印 花 位 表 面 发 霉 现 象 。 解 决 的办 法 是 用 人 工 擦 洗 干 净 后 , 马 上 进 行 烘 干 处 理 。2如 果 擦 洗 不 ()
印花材料使用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印花材料使用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印花材料是印花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最终的印花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然而,在使用印花材料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颜色不符、印花不牢固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印花材料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问题一:颜色不符当制作印花时,我们通常会选择一种或多种颜色的印花材料。
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印花颜色常常与设计预期不符。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1.选择错误的印花材料。
不同的印花材料具有不同的颜色特性,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颜色失真。
解决办法是在选择印花材料时需仔细比较,确保选用的材料能够实现预期的颜色。
2.配料不准确。
在印花材料的制作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多个组分的混合和配料,如果配料不准确,颜色也会受到影响。
解决办法是在制作印花材料前,准确测量和配料,确保所有组分的比例准确。
3.印花工艺不当。
在印花过程中,如果印花工艺不当,如温度、压力等因素不正确,也会导致颜色失真。
解决办法是对印花工艺进行优化,确保温度、压力等参数的准确控制。
问题二:印花不牢固印花不牢固是印花材料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为印花脱落、颜色退色等情况。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1.印花材料不合适。
选择不合适的印花材料会导致印花不牢固。
解决办法是在选择印花材料时,要考虑到被印花物料的性质和表面特性,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印花材料。
2.工艺环节不完善。
印花的工艺环节不完善也会导致印花不牢固。
例如,印花前未进行预处理,印花过程中未达到充分温度和压力等。
解决办法是完善印花工艺环节,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处理。
3.储存条件不当。
印花材料的储存条件不当也会导致印花不牢固。
例如,储存温度过高或储存时间过长等。
解决办法是在储存印花材料时,要注意控制储存温度,减少储存时间。
问题三:印花效果不理想在使用印花材料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印花效果不理想,例如印花图案模糊不清、颜色不均匀等。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1.印花材料质量不过关。
印花时候的问题
1. 露白经纱或纬纱的一部分翻转或移动到织物的正、反面,在花纹上呈现出酷似被挠后留下的道道。
该疵病大多由于色浆渗透不良、印花后的处理不当(张力不匀等)而造成。
2.印花色泽不匀(斑点)印花的一部分变成了如同沙鱼表皮形状那样的花斑。
该疵病多在色浆粘度不适当、筛网网眼选择不当或贴布不匀等情况下发生。
3.渗色(化开)印花花纹的颜色渗出,花型的轮廓不清晰,呈现出模糊不清的色彩。
系由于色浆粘度机密第 1 页2013-03-30低、染料浓度极浓、印花吸浆量过多或吸湿剂用量多等原因造成的。
4-1.搭色污斑(搭色)印花花纹的颜色沾染到其它部分所造成的污斑。
大多在印花台板洗涤不净,印花后干燥不充分相互重叠在一起或蒸化工程中织物与织物间相互接触等情况下发生。
在日本,有的工厂是在绳状条件下采用调节织物的张力这样一种控制方式进行彻底洗涤的。
4-2.搭色污斑(印花台板污斑)5.双版色差(刮浆不匀)机密第 2 页2013-03-30系在织物的横向呈现出一定间隔的色泽深浅。
该疵病多在筛网框、刮刀安装不良或刮浆不匀情况下发生。
6.色浆不足(脱浆)即花纹部分颜色缺乏。
通常在色浆补充不及时,刮浆刀压力不匀、刮浆刀硬度不当,刮浆刀继电器故障、印花台板表面有凹凸,色浆粘度及浆料不适当等情况下发生。
7.花版接头不良(接版印)系花版接版处花型重叠或不吻合(脱开)。
多因输送带调整不良或台版规矩眼调整不当、机密第 3 页2013-03-30影响花位准确性所造成。
8.花版错位(套歪、套版不准)系花纹错位的印制品。
大多在对花不准、雕刻不良、贴布不良等情况下发生。
9.版框痕(框子印、搭脱)印花部分呈现出花版框架形状的异常条痕。
多由于输送带不良、花版框架安装不良等原因所致。
机密第 4 页2013-03-3010.弯曲(花形歪斜)即花纹对于织物的经纬纱线呈倾斜或弯曲状。
通常在印花坯布(绸)本身有纬斜或缝头不良或台板贴布歪斜等情况下发生。
11.色点系小点状的颜色污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花面料上的主要问题和改善方法第一部分:先了解印花的原理一、印花原理解说将溶解好的染料(含助剂)与原糊调制成色浆,然后依机械的刮刀(或磁棒)运动,使色浆透过有孔的网版而印到织物上,再借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使染料和布面发生化学键合,从而让染料充分反应且显现出颜色,于水洗中洗除多余的染料及表面浆料,以提高织物的手感和颜色的鲜艳度。
二,印花机械分类a.平版印花:网版为尼龙网纱。
花型一般是不受循环尺寸的影响,但还是受网框的大小影响---节长太大,导致没有可用网架或是在机台上排不下所有网板导致没办法印花。
b.圆版印花:网版为金属镍。
花型一般是受花筒周长影响对循环尺寸的影响比较大C.以上机台的套色数一般为12套,少数还是有16套色的网版。
三、印花布加工流程审稿--- 分色(描稿)制版↓棉针织物印花布流程:坯布→煮练→漂白→定型→印花→烘干→汽蒸→洗布→后整理(脱水-平幅-定型-成品检验)配色调浆煮练的目的:在棉纤维中,除了纤维素外,还存在大量的拒水性的共生物,如:果胶质、蜡状物质等,这些物质会给印染加工时染料和助剂的渗透带来很大的困难,煮练的目的就是去除这些共生物和其它杂质,并赋予纤维良好的吸水和渗透性,以利于后续的印染加工。
漂白的目的:去除纤维中天然色素,使织物具有洁白的外观,同时漂白还能将少量残余杂质如棉籽壳等除尽,使织物的吸水性进一步提高。
(双氧水漂白及增白的目的均为赋予织物所需要的白度)定型:将织物在一定的温度下set,以消除布面的折纹,改善布面的尺寸定性(有利于上色),并将织物拉至所需的印花幅宽。
分色:分色的作用是将一些印刷的或列印的或其他类型的花型转换成机械印花方面可以表现出来的花型效果,一般是一个颜色分一套色。
有时候为了表现花型效果,同样的颜色线条和底色是需要分开来分色制版。
制网:也就是花筒的雕刻过程印花:将调制好的色浆通过刮刀挤压,让浆料透过有孔网版而印于织物上形成花纹图案。
固色及汽蒸的目的:促使染料上染纤维,并将颜色显现出来。
皂洗及平洗的目的:洗除浮色,以改善手感和提高牢度,并使颜色较鲜艳.成品检验(FI):印花及染色的成品织物依质量情况按等级分类入库。
(由工厂检验人员进行)。
五、印花工程流程1.流程:生管排投调浆彩图黑图制版印花蒸布洗布后整理胚布2.流程说明:(1) 调浆:溶解好之染料滤入元糊,通过机械搅拌,使之均匀混合之作业过程,即为调浆。
(2) 制版:即花筒雕刻,通过激光或喷蜡等,使花纹部分可以透过色浆而印于织物上,形成图案。
圆网激光制网机平网感光制版机(3) 印花工程如图示为圆网印花机:如图示平网印花机(4) 蒸布:借助一定温度和湿度,使染料分子与纤维化学键合或嵌入纤维空隙而使布面充分着色的过程,经此作业后布面颜色鲜艳。
(5) 洗布:利用药剂将布面之浆料及多余的浮色去除,经过水洗再洗除药剂而使布面手感柔软,颜色鲜艳及牢度改善之过程(6)后整理:(7)成品检验分类六,主要印花机械平网印花与圆网印花的区别1.平网印花和圆网印花的主要区别是制版材料不一样。
平网印花版材是用尼龙材料做成的丝网,版框一般是长方形,圆网印花版材是镍制成的金属网,网版为圆形。
2.因为网版的形状不一样,所以圆网的尺寸是固定的,一般是64CM 的圆周长,而平网是长方形的,只要机台的长度能满足要求,平网的尺寸一般是没有特别的限3.从印花方式来说,平网印花机时纬向的刮刀运动,也就是说布的运行方向和刮刀方向是垂直的,而圆网印花机是刮刀在网筒里面,借助圆网的滚动的经向印花方式,也就是说也就是说布的运行方向刮刀是平行的,是经向的印花方式。
4.从机械效率来说,平网印花的效率比较低,每天的产量约3000KG (140G左右的汗布)。
平网的作业方式是网板下压,刮刀左右刮印,完成刮印后,网板升起,布开始运行。
圆网印花是圆网一直滚动,属于连续性的印花方式,产量比较高,约6000KG左右的产量。
第二部分:外部质量问题塞网:为布面上可以看到散乱性的或是规律性的白点。
发生原因:1.1因纱线品质上的问题,导致布面的毛粒较多,在印染上面也是没办法通过前处理和其他方法将毛粒全部清除干净,导致毛粒塞住网孔或是覆盖在布面上1.2网版上应该有花型的地方没有雕刻使其制漏空导致,导致浆料没办法漏出来而没有法印到布面上而露出来的白点。
或是浆料里面有杂质或是染料比较大堵住网版(但这个肯定是循环性的发生)1.3 印花过程中蚊虫和其他杂物沾附布面和网版,导致网版塞住。
(但这个肯定是循环性的发生)。
改善方式1.1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比较好的纱线,以减少源头上带来的问题1.2尽最大可能联系印染厂前处理加强(同步要主要克重问题)来减少毛粒问题.,印花实际过程中采取双网的方式来增加渗透性,最大限度的改善和减少塞网1.3坯布前处理后,毛粒如果还是很多(尤其是付着在布面上的毛粒)可以在印花前专门用粘毛的罗拉或是胶带粘除。
经过多种方式处理后,没办法则需要换坯布。
1.4如果是网版上的问题,需要修好版或是重新制版检查OK后再印花。
1.5对于因为环境问题产生的问题,改善上主要是多清理机台杂物。
1.6对于已经产生的塞网,到成品后以涂料方式进行修补。
或是到成衣后联系专业修色人员修色,但这个操作成本比较高。
套版不准:当两种及以上颜色的印刷图文在套色印刷时,出现一色或多色图文位置相对错位的现象,称为套版不准(或套印不准). 产生套版不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丝网印版网框发生变形,造成各色印版的图文位置不统一,印花时发生图案花型错位现象;1.2丝网印版在制作时,由于种种原因存在质量问题。
例如,丝网与网框黏结不牢,局部发生开胶现象,印花时使图案发生位置变化;绷网时各色印版的张力不一致或差别较大,由于受温、湿度的影响,造成各色印版图文错位;1.3印刷过程中,由于工作台印版定位器出现配合间隙误差,或者定位器等操作固定不牢,造成各色印版定位与标准不符,引起印花图案错位;1.4因机台老旧,精度下降,导致套版不准。
1.5印花过程中,由于承印物(导带或是布面)发生移动,造成套印不准。
这个部分主要是人员操作上的问题。
改善方式:1.1针对于网版或是版框,丝网的部分,只能是重新选择好的材料重新制网。
1.2对于机台上的问题,一方面是机台保养好,另外一个方面是印花操作上面对于花型精细上的安排要相对应的精密度好的机台。
1.3.对于人员操作上的问题,则是全依靠人员的品质检查,这个部分是需要左右二侧甚至是机尾人员的通力合作。
才能把问题解决在比较好。
色差:指的是印花织物纹纹的左右,边中或是匹间色泽深浅不同,或是印花织物上某种花纹的颜色与工艺标样间的颜色之间的差别称为色差。
色差是由色调、亮度、纯度的差别所造成的综合结果。
这也是印花中最常见和最易发生的问题。
发生原因:1.匹间色差主要产生在大批量的生产的情况下。
1.1坯布的来源不同(纱批不一致,或是不同工厂的纱,或是不同织造厂等)。
1.2前后处理的工艺差异(印花工艺,蒸布工艺,洗布工艺,定型工艺等)。
1.3 印浆的稠度、织物的密度、厚度、湿度、印花时刮板运行的速度、压力、带浆量等因素,都会影响织物上花纹颜色在色调、亮度、纯度方面的变化。
1.4 大宗订单印制时间久,或是洗网在安排在印,导致前后颜色的差异。
2.左右,边中差异2.1,刮刀左右二边的压力上的差异。
2.2.刮刀二边的磨损和角度不一置。
2. 3. 刮刀主要为左右二边承压,中间的压力跟二头有异。
改善方式:采购生产上一定要控制同一纱批印制同一花型。
(坯厂和纱厂也可控制一样)1.1对于印花工艺需要印花品管稽核整批大货工艺的一致性。
1.2.对于浆料,工厂尽最大可能一次性调整完成,且印花要试印和核对颜色。
对于大宗订单,需要核对每次调制的浆料的颜色。
另外对于印花工厂,所有的印花成品需要剪批头进行分色,并在进行分色发货,重要的是需要在布头贴上分色的标签。
1.3刮刀上的压力,需要参照印花出来的效果即使调整。
1.4刮刀的角度和磨损情况,则是需要工厂专业的人员定期检查,有问题的及时处理。
1.5尽最大可能安排在磁棒是刮刀印花机上印花,磁力的吸附相对来讲可以满足左右压力的一致性。
接版印:上一版边缘和下一版边缘连接处有明显的一条线,同时在线的两边存在颜色色差。
这个问题容易底色上面,尤其是大底色上面(棕色,灰色,宝蓝色等),发生原因:1.1在每次刮印后出现,主要是开路没开好。
1.2网框接版处得色率过深,产生横向接版印。
1.3网框的高底上的问题或是网版贴的厚度不一。
改善方式:1.1网版开接版要正确,可以让描稿师傅开路开的精细点,防止街接处重叠,或者直接用圆网做。
1.2大满地花纹,在不影响花型精神前提下,可考虑交叉进行,避免网版两端横向的直线重叠。
1.3在色浆粘度要调配适中,有利织物得浆均匀,花纹光洁。
1.4增加一套底色网版做压版在后面,可以改变其上色的均匀性。
1.5重新选择网框制网或是贴网时需要保持左右二边的厚度一致。
色点:织物上花纹部分,无规律地呈现出色泽较深的小点或小细线,或是有规律分布有一定大小的色浆圆点,色点较大时为椭圆形。
发生原因:1.1调制浆料染料未充分溶解,印花色浆过滤的丝网网孔太大或挤压力量太大,使没溶解的染化料颗粒通过网孔印在布面上,导致在织物上时花纹部分就会出现许多色泽较深的微小色点(圆网印花),搅拌还没溶开的那些较大染化料颗粒团,再刮印时形成了细小深色线条(平网印花);1.2调制好印花色浆放置时间较长并已产生沉淀,一些结在一起颗粒随印花色浆印在织物上也会产生色点现象。
1.3.网版接触的印花台导带的表面粘度较大或网版运行时抬起速度过快,均会由于版面的粘弹跳动将网孔内的色浆飞溅在织物上;1.4刮刀在版面上运行时刀口的上下跳动,容易从刮板刀口弹溅出色浆而飞落在版外的织物上;1.5. 刮刀在版面上运行速度过快,也容易产生溅色。
1.6. 网版不该有镂空的地方镂空了。
改善方式:1.1这个需要工厂技术人员在控制染料的溶解问题,采取浆料手工刮印来检查有无溶解问题。
1.2建议工厂一般不要使用此类浆料,或是印前再进行搅拌,确保没有沉淀。
1.3对于第三,四,五点需要印花操作工依据流程上的速度和工艺来安排生产,实际生产需要多检查布面上的问题,并做出调整。
1.4需要重新制网,或是用专业的胶进行修补后才安排印花。
渗化(渗色,复色-也叫第三色):织物上一种或几种颜色花纹的轮廓边缘向外扩展,在花纹边缘的全部或局部形成了与花纹颜色相同色泽较淡的毛糙色边,两种不同颜色的花纹邻接或很邻近时还会出现第三色相。
发生原因:1.1印花色浆中水加入过多,印花色浆粘稠度达不到应用要求,由于印浆的流动使织物上的花纹色浆向花纹边缘以外流动较多、形成花纹轮廓不清晰现象;1.2印花操作时,刮刀运行的速度慢、压力大、带浆量过多、刮印次数多等,都会使花纹吃浆量过多,因超过了织物载浆饱和量,色浆就向花纹边缘以外渗色;1.3花纹面积大、织物吃浆量过多时,花纹色浆很容易向外扩散;1.4组织比较稀疏的薄织物,吸浆能力较小,织物对载浆量特别敏感,得浆量稍多就容易发生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