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实验报告资料
物联网器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物联网的基本原理,掌握物联网器件的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物联网技术的理解。
实验内容主要包括物联网传感器、执行器、通信模块等器件的识别、配置和编程。
二、实验内容1. 物联网传感器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常见物联网传感器的原理和特点,掌握其使用方法。
(2)实验器材: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
(3)实验步骤:① 识别传感器类型和接口;② 配置传感器参数;③ 编写程序读取传感器数据。
2. 物联网执行器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常见物联网执行器的原理和特点,掌握其使用方法。
(2)实验器材:继电器、电机、伺服电机等。
(3)实验步骤:① 识别执行器类型和接口;② 配置执行器参数;③ 编写程序控制执行器动作。
3. 物联网通信模块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常见物联网通信模块的原理和特点,掌握其使用方法。
(2)实验器材:Wi-Fi模块、蓝牙模块、ZigBee模块等。
(3)实验步骤:① 识别通信模块类型和接口;② 配置通信模块参数;③ 编写程序实现数据传输。
三、实验过程1. 传感器实验(1)首先,识别传感器类型和接口,例如温度传感器为模拟信号输出,接口为I2C。
(2)接着,配置传感器参数,如温度传感器的分辨率、采样频率等。
(3)最后,编写程序读取传感器数据,并通过串口输出,实时显示温度值。
2. 执行器实验(1)首先,识别执行器类型和接口,例如继电器为数字信号控制,接口为GPIO。
(2)接着,配置执行器参数,如继电器的工作电压、开关时间等。
(3)最后,编写程序控制继电器动作,实现开关控制。
3. 通信模块实验(1)首先,识别通信模块类型和接口,例如Wi-Fi模块为串口通信,接口为UART。
(2)接着,配置通信模块参数,如Wi-Fi模块的IP地址、端口号等。
(3)最后,编写程序实现数据传输,例如发送和接收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实现了传感器、执行器和通信模块的配置和编程,实现了物联网系统的基本功能。
高校物联网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联网技术,提高实践能力,我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了物联网实验课程。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熟悉物联网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并学会使用相关设备进行实验。
二、实验目的1. 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 掌握物联网通信协议;3. 熟悉常用物联网设备的使用方法;4. 学会搭建简单的物联网系统。
三、实验内容1. 物联网基础理论- 物联网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常用物联网通信协议(如ZigBee、WiFi、蓝牙等);- 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
2. 实验设备- CC2530实验节点;- SmartRF04EB仿真器;- PC机;- IAR Embedded WorkBench;- SmartRF Flash Programmer;- 串口调试助手;- LED灯;- STM32芯片;- Modbus数据格式转换工具。
3. 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环境- 安装IAR Embedded WorkBench开发环境;- 使用SmartRF Flash Programmer烧写程序到CC2530实验节点;- 连接串口调试助手,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
2. 实现LED灯闪烁- 编写LED灯闪烁的代码;- 将代码编译并烧写到CC2530实验节点;- 观察LED灯的闪烁效果。
3. 搭建光敏传感器实验- 连接光敏传感器到STM32芯片;- 编写程序读取光敏传感器的数据;- 通过串口将数据发送到PC机;- 使用Modbus数据格式转换工具将数据转换为上位机可识别的格式。
4. 测试和调试- 检查实验结果,确保LED灯闪烁和光敏传感器数据传输正常;- 调试程序,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LED灯闪烁实验- 成功实现LED灯的闪烁,验证了CC2530实验节点和IAR开发环境的正确性。
- 成功读取光敏传感器的数据,并通过串口发送到PC机;- 使用Modbus数据格式转换工具将数据转换为上位机可识别的格式,实现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物联网演示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物联网系统,演示物联网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通过实验,加深对物联网技术概念、架构和实现方式的理解,掌握物联网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互过程。
二、实验环境1. 硬件设备:- 物联网设备(如传感器、执行器等)- 无线通信模块(如Wi-Fi、蓝牙等)- 云平台服务器- 计算机2. 软件环境:- 物联网开发平台(如Arduino IDE、NodeMCU等)- 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MongoDB等)- 云平台服务(如阿里云、腾讯云等)三、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环境(1)连接传感器和执行器:将传感器和执行器通过通信模块与计算机连接,并确保通信模块与传感器、执行器之间的通信正常。
(2)配置无线通信模块:根据实验需求,配置无线通信模块的参数,如频段、信道、加密方式等。
(3)设置云平台服务器:在云平台服务器上创建相应的数据存储和业务处理服务。
2. 编写程序(1)编写传感器数据采集程序:根据传感器类型,编写相应的数据采集程序,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
(2)编写执行器控制程序:根据执行器类型,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实现对执行器的远程控制。
(3)编写数据传输程序: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输到云平台服务器。
3. 测试实验(1)测试传感器数据采集:通过计算机软件实时查看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验证数据采集是否正常。
(2)测试执行器控制:通过计算机软件远程控制执行器,验证执行器控制是否正常。
(3)测试数据传输:通过云平台服务器查看传输的数据,验证数据传输是否正常。
4. 分析实验结果(1)分析传感器数据采集结果:对比实际采集到的数据与预期数据,分析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2)分析执行器控制结果:对比实际控制效果与预期效果,分析执行器控制的可靠性。
(3)分析数据传输结果:对比实际传输数据与预期数据,分析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传感器数据采集结果:实验中,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与预期数据基本一致,数据采集的准确性较高。
物联网实验报告实验1
物联网实验报告实验1一、实验目的本次物联网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物联网系统中传感器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远程控制。
二、实验设备和材料1、传感器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2、微控制器:如 Arduino 或 STM32 开发板。
3、无线通信模块:如 WiFi 模块、蓝牙模块或 Zigbee 模块。
4、执行器:如电机、LED 灯等。
5、电源供应:电池或电源适配器。
6、电脑及相关开发软件。
三、实验原理物联网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
其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感知物理世界的信息,将这些信息转换为电信号,然后通过微控制器进行处理和编码,再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数据传输到云服务器或其他终端设备,最终实现对物理世界的监测和控制。
四、实验步骤1、硬件连接将传感器模块与微控制器的相应引脚连接,确保连接正确无误。
为微控制器和传感器模块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
将无线通信模块与微控制器连接,设置好通信参数。
2、软件编程在开发软件中编写传感器数据采集的程序,设置采集频率和数据格式。
编写微控制器与无线通信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程序,确保数据能够准确无误地发送。
编写云服务器端或接收终端的程序,用于接收和处理传感器数据。
3、系统调试上传程序到微控制器,观察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是否正常。
通过云服务器或接收终端查看数据,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排查和调试,直至系统稳定运行。
4、功能测试改变实验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观察传感器数据的变化和传输情况。
通过远程控制终端发送指令,控制执行器的动作,如点亮 LED 灯或驱动电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传感器数据采集结果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与实际环境温度变化基本相符。
物联网个人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技术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各种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智能交互的巨大网络。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物联网的基本原理,掌握物联网通信技术,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二、实验目的1. 熟悉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2. 掌握CC2530开发平台的使用方法;3. 学会通过编程实现LED灯闪烁;4. 了解ZigBee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5.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三、实验器材1. CC2530实验节点;2. SmartRF04EB仿真器;3. PC机;4. IAR嵌入式集成开发环境;5. SmartRF Flash Programmer;6. USB串口驱动;7. 串口调试助手。
四、实验步骤1. 安装开发环境:下载并安装IAR Embedded WorkBench,配置好开发环境。
2. 编写LED灯闪烁程序:在IAR中编写C语言程序,实现LED灯的点亮与熄灭。
3. 烧写程序:使用SmartRF Flash Programmer将编写的程序烧写到CC2530实验节点中。
4. 连接设备:将CC2530实验节点与SmartRF04EB仿真器连接,并通过USB线连接到PC机。
5. 串口调试:使用串口调试助手发送接收字符串,验证程序是否正常运行。
6. 验证实验结果:观察LED灯的闪烁效果,确认实验成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过程中,按照上述步骤操作,成功实现了LED灯的闪烁。
具体分析如下:1. 程序编写:通过编写C语言程序,控制CC2530实验节点的I/O口,实现LED灯的点亮与熄灭。
程序中使用了延时函数,使LED灯闪烁具有规律性。
2. 烧写程序:使用SmartRF Flash Programmer将程序烧写到CC2530实验节点中,确保程序在设备上正常运行。
3. 串口调试:通过串口调试助手发送接收字符串,验证程序是否正常运行。
物联网概念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的概念、技术架构、核心组件及其应用场景。
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物联网的基本原理和开发流程,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实验环境1. 硬件环境:- Raspberry Pi 3- NodeMCU模块- 温湿度传感器(DHT11)- LED灯- USB线- 电源适配器2. 软件环境:- Raspberry Pi操作系统(如Raspbian)- NodeMCU固件- MQTT协议客户端(如MQTT.js)三、实验内容1. 搭建物联网硬件平台(1)将NodeMCU模块连接到Raspberry Pi的GPIO接口。
(2)将温湿度传感器连接到NodeMCU模块的GPIO接口。
(3)将LED灯连接到NodeMCU模块的GPIO接口。
(4)为Raspberry Pi安装NodeMCU固件。
2. 编程实现物联网功能(1)编写NodeMCU代码,读取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
(2)使用MQTT协议客户端将读取到的数据发送到MQTT服务器。
(3)编写客户端代码,订阅MQTT服务器上的数据,并控制LED灯的亮灭。
3. 实验结果与分析(1)当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或湿度超过设定阈值时,LED灯会亮起,提示用户注意。
(2)客户端可以实时接收传感器数据,并根据需求进行相应的处理。
四、实验步骤1. 硬件连接(1)将NodeMCU模块插入Raspberry Pi的GPIO接口。
(2)将温湿度传感器连接到NodeMCU模块的GPIO接口。
(3)将LED灯连接到NodeMCU模块的GPIO接口。
2. 安装NodeMCU固件(1)在Raspberry Pi上安装Raspbian操作系统。
(2)下载NodeMCU固件。
(3)使用`nvm`工具安装NodeMCU固件。
3. 编写NodeMCU代码(1)编写代码读取温湿度传感器数据。
(2)使用MQTT协议客户端将数据发送到MQTT服务器。
物联网导论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技术架构和应用场景,掌握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基本操作,包括ZigBee组网、数据采集和RFID技术等,为后续物联网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实验环境1. 硬件环境:CC2530开发平台、SmartRF04EB仿真器、PC机、LED灯、ZigBee模块、RFID模块、USB串口驱动、串口调试助手等。
2. 软件环境:IAR嵌入式集成开发环境、SmartRF Flash Programmer、ZigBee工具包等。
三、实验内容1. ZigBee组网实验(1)搭建实验平台:将CC2530开发平台、ZigBee模块、LED灯等硬件连接到PC 机。
(2)配置ZigBee网络:使用ZigBee工具包配置ZigBee网络参数,如网络ID、PAN ID、设备地址等。
(3)编写程序:在IAR环境中编写ZigBee通信程序,实现节点间的数据传输。
(4)编译与烧写:编译程序生成hex文件,使用SmartRF Flash Programmer将hex文件烧写到CC2530芯片中。
(5)调试与验证:通过串口调试助手查看数据传输情况,确保节点间通信正常。
2. 数据采集实验(1)搭建实验平台:将CC2530开发平台、传感器、ZigBee模块等硬件连接到PC 机。
(2)编写程序:在IAR环境中编写数据采集程序,读取传感器数据并通过ZigBee 模块发送到PC机。
(3)编译与烧写:编译程序生成hex文件,使用SmartRF Flash Programmer将hex文件烧写到CC2530芯片中。
(4)调试与验证:通过串口调试助手查看传感器数据,确保数据采集功能正常。
3. RFID实验(1)搭建实验平台:将CC2530开发平台、RFID模块、标签等硬件连接到PC机。
(2)编写程序:在IAR环境中编写RFID识别程序,实现标签数据的读取。
(3)编译与烧写:编译程序生成hex文件,使用SmartRF Flash Programmer将hex文件烧写到CC2530芯片中。
仿真实验物联网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物联网(IoT)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智能工业等领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理解物联网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我们开展了本次仿真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物联网系统,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二、实验目的1. 理解物联网的基本架构和通信协议。
2. 掌握传感器、网关、服务器等设备的功能和应用。
3. 熟悉MQTT协议的使用,实现设备的远程通信。
4. 通过仿真实验,验证物联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系统搭建:搭建一个简单的物联网系统,包括传感器、网关、服务器和客户端。
2. 数据采集:使用传感器采集环境数据,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3. 数据传输:通过网关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服务器。
4. 数据处理: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将结果反馈给客户端。
5. 远程控制:客户端通过互联网远程控制设备,如开关灯光、调节温度等。
四、实验设备1. 硬件设备:- 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 网关:LoRa网关、Wi-Fi网关等。
- 服务器:PC或虚拟机。
- 客户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2. 软件设备:- 开发环境:Python、Java、C等。
- MQTT客户端:MQTT.fx、MQTT.js等。
- 服务器软件:MQTT服务器、数据库等。
五、实验步骤1. 系统搭建:- 将传感器连接到网关,确保数据采集正常。
- 将网关连接到服务器,实现数据传输。
- 在服务器上搭建MQTT服务器,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
2. 数据采集:- 使用传感器采集环境数据,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 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网关发送到服务器。
3. 数据传输:- 使用MQTT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设置MQTT主题,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
4. 数据处理:- 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如计算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
物联网方案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深入了解物联网技术,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物联网系统,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交互。
二、实验目的1. 掌握物联网系统的基本架构和关键技术;2. 熟悉物联网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3. 学习使用物联网开发平台和工具;4.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1. 系统设计本实验采用无线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以下设备:(1)主控设备:树莓派(Raspberry Pi);(2)传感器设备: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3)执行设备:继电器、LED灯;(4)通信设备:ESP8266模块。
系统架构如下:主控设备(树莓派)负责接收传感器数据,并根据数据控制执行设备,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
2. 硬件连接(1)将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连接到树莓派的GPIO接口;(2)将继电器、LED灯连接到树莓派的GPIO接口;(3)将ESP8266模块连接到树莓派的GPIO接口,用于无线通信。
3. 软件开发(1)使用Python编写树莓派主控设备程序,实现传感器数据采集和执行设备控制;(2)使用Arduino编写传感器和执行设备程序,实现数据采集和执行控制;(3)使用ESP8266WiFiManager库配置ESP8266模块,实现无线通信。
4. 数据交互(1)树莓派主控设备通过串口与传感器设备通信,获取温湿度、光照数据;(2)树莓派主控设备根据数据控制执行设备,实现LED灯的亮灭和继电器的通断;(3)树莓派主控设备通过ESP8266模块将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实现远程监控。
四、实验步骤1. 硬件连接:按照系统设计要求,连接传感器、执行设备和通信设备;2. 编写代码:使用Python编写树莓派主控设备程序,使用Arduino编写传感器和执行设备程序,使用ESP8266WiFiManager库配置ESP8266模块;3. 系统测试:测试传感器数据采集、执行设备控制和无线通信功能;4. 调试优化:根据测试结果,对程序进行调试和优化。
物联网大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技术逐渐成为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各种物品连接到网络上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
本实验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物联网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其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实验目的1. 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2. 掌握物联网关键技术,如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3. 熟悉物联网系统开发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实现和测试;4.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实验内容1. 物联网感知层实验: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传感器网络,实现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的采集和传输。
(1)实验原理:利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通过单总线通信协议将数据传输到单片机,单片机再将数据发送到上位机。
(2)实验步骤:1)搭建传感器网络,包括DS18B20传感器、单总线通信模块、单片机等;2)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传感器数据采集和通信;3)使用上位机软件(如LabVIEW)接收传感器数据,并实时显示。
2. 物联网网络层实验:利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节点间的数据传输。
(1)实验原理:ZigBee是一种低功耗、低成本、低速率的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短距离、低速率的数据传输。
(2)实验步骤:1)搭建ZigBee网络,包括协调器、路由器和终端节点;2)编写节点程序,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和接收;3)测试网络性能,如传输速率、通信距离等。
3. 物联网应用层实验:开发一个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1)实验原理: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实时监测等功能。
(2)实验步骤:1)选择智能家居设备,如智能灯泡、智能插座等;2)搭建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3)编写控制器程序,实现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实时监测等功能;4)测试系统性能,如设备响应速度、数据准确性等。
物联网控制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物联网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51单片机和WiFi模块在物联网项目中的应用;3. 学习利用C语言进行软件编程和APP开发;4. 了解PCB设计、物联网协议的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与反馈机制;5.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本项目基于物联网技术,利用51单片机和WiFi模块实现对智能花盆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 硬件部分:传感器、执行器、电源管理;2. 软件部分:C语言编程、APP开发;3. 数据处理与反馈机制:物联网协议的应用。
三、实验内容1. 硬件设计(1)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土壤的温湿度;(2)执行器:灌溉系统,根据土壤的温湿度自动控制灌溉;(3)电源管理:为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
2. 软件编程(1)C语言编程:编写51单片机的控制程序,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反馈;(2)APP开发:开发手机APP,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智能花盆。
3. PCB设计设计PCB板,将传感器、执行器、电源管理、51单片机和WiFi模块等硬件连接在一起。
4. 物联网协议的应用采用MQTT协议,实现数据在WiFi模块和服务器之间的传输。
5. 数据处理与反馈机制根据采集到的土壤温湿度数据,通过算法计算灌溉方案,并将结果反馈给用户。
四、实验步骤1. 硬件连接将传感器、执行器、电源管理、51单片机和WiFi模块等硬件连接在一起,确保各部分工作正常。
2. 软件编程(1)编写51单片机的控制程序,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反馈;(2)开发手机APP,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智能花盆。
3. PCB设计设计PCB板,将硬件连接在一起。
4. 物联网协议的应用采用MQTT协议,实现数据在WiFi模块和服务器之间的传输。
5. 数据处理与反馈机制根据采集到的土壤温湿度数据,通过算法计算灌溉方案,并将结果反馈给用户。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硬件部分传感器、执行器、电源管理、51单片机和WiFi模块等硬件连接正常,系统运行稳定。
物联网应用开发仿真实验报告
物联网应用开发仿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物联网应用开发仿真实验旨在深入了解物联网技术的原理和应用,通过实际操作和开发,掌握物联网系统的搭建、数据采集与处理、设备控制等关键环节,提高对物联网应用的开发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了以下软件和硬件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 102、开发工具:Arduino IDE、Python 3x、MQTT 客户端工具3、传感器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4、微控制器:Arduino Uno5、网络模块:ESP8266 WiFi 模块6、服务器:云服务器(用于搭建 MQTT 服务器)三、实验原理1、物联网体系架构感知层:负责采集物理世界中的各种信息,通过传感器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网络层:负责将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应用层,常见的网络技术包括 WiFi、蓝牙、Zigbee 等。
应用层: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各种具体的应用功能,如智能控制、远程监测等。
2、 MQTT 协议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是一种轻量级的消息发布/订阅协议,适用于物联网场景中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其特点包括低开销、低带宽要求、支持大规模设备连接等。
3、 Arduino 开发Arduino 是一款开源的电子原型平台,具有简单易学、硬件丰富等优点。
通过编写 Arduino 代码,可以实现对传感器和执行器的控制。
四、实验步骤1、硬件连接将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连接到 Arduino Uno 开发板的相应引脚。
将 ESP8266 WiFi 模块与 Arduino Uno 进行连接,实现网络通信功能。
2、 Arduino 编程编写 Arduino 代码,实现对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 ESP8266 WiFi 模块发送到 MQTT 服务器。
3、云服务器配置在云服务器上安装和配置 MQTT 服务器。
初识物联网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正在逐步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物联网技术,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物联网基本概念、技术架构和应用场景的认识。
二、实验目的1. 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要素。
2. 掌握物联网硬件设备的使用方法。
3. 熟悉物联网通信协议和数据处理技术。
4. 了解物联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三、实验内容1. 物联网硬件设备实验(1)设备选择本次实验选择了ESP8266开发板作为主要硬件设备。
ESP8266是一款集成了Wi-Fi功能的低功耗微控制器,具有高性价比和丰富的功能,适合初学者进行物联网实验。
(2)硬件连接将ESP8266开发板与电脑连接,使用串口调试助手进行调试。
通过调试助手,可以查看ESP8266的运行状态、发送指令和接收数据。
(3)实验步骤1. 编写测试代码,使ESP8266连接到Wi-Fi网络。
2. 使用MQTT协议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发送和接收数据。
3. 使用DHT11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和湿度数据,并通过MQTT协议上传至服务器。
2. 物联网通信协议实验(1)协议选择本次实验选择了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协议作为物联网通信协议。
MQTT是一种轻量级、低带宽占用的通信协议,适用于物联网场景。
(2)实验步骤1. 使用MQTT客户端库,连接到MQTT服务器。
2. 向服务器发送消息,并接收服务器返回的消息。
3. 使用Paho MQTT客户端库,在ESP8266上实现MQTT客户端功能。
3. 物联网数据处理实验(1)数据处理技术本次实验使用了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格式进行数据传输和存储。
JSON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易于阅读和编写,同时也易于机器解析和生成。
物联网实验报告
物联网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物联网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并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验证,掌握物联网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1、硬件设备传感器节点: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微控制器:采用了_____型号的微控制器,用于数据采集和处理。
通信模块:_____无线通信模块,实现数据的传输。
网关设备:_____网关,连接传感器网络和互联网。
2、软件平台开发环境:使用了_____集成开发环境进行编程和调试。
操作系统:_____操作系统,为物联网设备提供运行环境。
数据库:_____数据库,用于存储和管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
三、实验内容1、传感器数据采集首先,将各种传感器与微控制器进行连接,并编写相应的驱动程序,实现对传感器数据的实时采集。
通过不断调整传感器的位置和参数,获取准确可靠的数据。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传感器的精度不够、数据噪声较大等。
通过对传感器进行校准和滤波处理,有效地提高了数据的质量。
2、数据传输与通信利用无线通信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网关设备。
在通信过程中,设置了合适的通信协议和参数,确保数据的稳定传输。
但是,由于环境干扰和信号衰减等因素,数据传输出现了丢包和延迟的情况。
通过优化通信参数和增加信号强度,改善了数据传输的性能。
3、网关与服务器连接网关设备接收到传感器数据后,通过网络将数据上传到服务器。
在服务器端,搭建了相应的服务程序,接收和处理来自网关的数据。
在连接过程中,遇到了网络配置和防火墙设置等问题。
通过仔细检查网络设置和调整服务器的参数,成功实现了网关与服务器的稳定连接。
4、数据存储与分析服务器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并使用数据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绘制图表和统计分析,获取了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异常数据和趋势,进一步对系统进行了优化和改进。
四、实验结果1、数据采集准确性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与标准仪器测量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传感器数据的准确性在可接受范围内。
认识物联网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为热门的领域之一。
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感器、智能设备等技术,将各种物品连接起来,实现物品与物品、物品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讯。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物联网技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开展了“认识物联网”实验。
二、实验目的1. 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技术架构和发展趋势;2. 掌握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如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无线通信等;3. 熟悉物联网开发工具和平台,如阿里云飞燕平台、MQTT协议等;4.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实验内容1. 物联网基本概念和架构(1)物联网定义:物联网是通过互联网、传感器、智能设备等技术,实现物品与物品、物品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讯。
(2)物联网架构:物联网架构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2. 物联网关键技术(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物联网的核心,用于感知和采集物理世界的信息。
(2)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是物联网的核心设备,负责处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3)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是实现物联网设备之间通信的关键技术,如ZigBee、WiFi、蓝牙等。
3. 物联网开发工具和平台(1)阿里云飞燕平台:阿里云飞燕平台是阿里云为物联网开发者提供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包括设备接入、数据存储、应用开发等功能。
(2)MQTT协议:MQTT是一种轻量级的消息传输协议,适用于物联网设备之间的通信。
4. 物联网应用案例(1)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家庭设备的互联互通,提高家庭生活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2)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资源、环境等进行智能化管理,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四、实验步骤1. 学习物联网基本概念、技术架构和发展趋势;2. 熟悉物联网关键技术,如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无线通信等;3. 学习阿里云飞燕平台和MQTT协议的使用方法;4. 实践:搭建一个简单的物联网项目,如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5. 完成实验报告。
南理工物联网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关键技术。
2. 掌握物联网实验平台的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验,加深对物联网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环境1. 实验设备:物联网实验平台、电脑、网络连接设备等。
2. 实验软件:物联网实验平台软件、相关编程软件等。
三、实验内容1. 物联网基本概念及组成(1)物联网基本概念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各种物品连接到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2)物联网组成物联网主要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
1)感知层:负责采集各种物理量,将物理量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信号传输到网络层。
感知层主要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数据采集器等。
2)网络层:负责将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应用层。
网络层主要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等。
3)应用层:负责对感知层和网络层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应用。
应用层主要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
2. 物联网实验平台使用(1)平台介绍物联网实验平台是一款集成了物联网感知、网络、应用等技术的综合性实验平台。
平台具有以下特点:1)功能丰富:涵盖了物联网感知、网络、应用等关键技术。
2)模块化设计:方便用户根据需求进行扩展和定制。
3)易于操作:提供图形化界面,降低实验难度。
(2)实验步骤1)连接实验平台:将实验平台连接到电脑,并确保网络连接正常。
2)启动实验平台:打开实验平台软件,进入主界面。
3)配置实验参数:根据实验需求,设置实验参数,如传感器类型、网络协议等。
4)运行实验:点击“运行”按钮,开始实验。
5)查看实验结果:实验完成后,查看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
3. 物联网技术应用(1)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物联网技术在家庭领域的应用,通过将家居设备连接到互联网,实现家庭环境的智能化控制。
例如,智能照明、智能空调、智能安防等。
(2)智能交通智能交通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通过将交通设备连接到互联网,实现交通管理的智能化。
物联网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以及应用场景,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了解物联网系统的基本架构,学习传感器、通信模块、控制模块以及云平台的应用,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二、实验内容1. 物联网系统搭建(1)硬件设备:传感器(如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通信模块(如ZigBee模块、LoRa模块等)、控制模块(如Arduino、ESP8266等)、PC机、电源等。
(2)软件环境:物联网平台(如阿里云、华为云等)、编程软件(如Arduino IDE、Keil等)。
(3)实验步骤:1. 硬件连接:将传感器、通信模块、控制模块以及PC机按照实验要求连接好。
2. 软件配置:在物联网平台上创建项目,配置传感器、通信模块以及控制模块的相关参数。
3. 编程:使用编程软件编写控制模块的代码,实现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
4. 测试:将控制模块的代码烧录到控制模块中,测试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
2. 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1)实验目的:学习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传感器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方法。
(2)实验步骤:1. 采集传感器数据:使用控制模块读取传感器的数据,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
2.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如滤波、阈值判断等。
3. 数据展示: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物联网平台进行展示,如实时曲线、图表等。
3. 通信模块应用(1)实验目的:学习通信模块的工作原理,掌握通信模块的应用方法。
(2)实验步骤:1. 通信模块配置:配置通信模块的相关参数,如频率、波特率、地址等。
2. 数据传输:使用通信模块将传感器数据传输到物联网平台。
3. 数据接收:在物联网平台上接收通信模块发送的数据。
4. 云平台应用(1)实验目的:学习云平台的基本功能,掌握云平台的应用方法。
(2)实验步骤:1. 创建项目:在物联网平台上创建项目,配置项目参数。
物联网作品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联网(IoT)技术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验证其可行性,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不足。
二、实验目的1. 熟悉物联网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2. 掌握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3. 验证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价值。
三、实验内容1. 硬件设备:- 微控制器:STM32F103C8T6- 无线通信模块:CC2530- 环境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 执行器:继电器、智能插座- 其他:电源模块、面包板、连接线等2. 软件平台:- 开发环境:IAR Embedded WorkBench- 系统协议:Zigbee- 云平台:阿里云物联网平台3. 实验步骤:1. 硬件搭建:按照电路图连接各个硬件模块,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 软件编程:利用IAR Embedded WorkBench编写STM32主控程序,实现传感器数据采集、无线通信、控制执行器等功能。
3. 系统调试:通过串口调试助手,对程序进行调试,确保各个模块正常运行。
4. 云平台配置:在阿里云物联网平台上创建项目,配置设备信息、数据模板等。
5. 系统测试:将设备连接至云平台,验证智能家居系统的各项功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硬件搭建:实验过程中,成功搭建了基于STM32和CC2530的智能家居系统,实现了环境传感器数据采集、无线通信、控制执行器等功能。
2. 软件编程:通过IAR Embedded WorkBench编写程序,实现了以下功能:- 采集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数据;- 通过Zigbee协议将数据传输至协调器;- 控制继电器和智能插座,实现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
3. 系统调试:在实验过程中,通过串口调试助手,成功调试了各个模块,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4. 云平台配置:在阿里云物联网平台上,成功创建了智能家居项目,并将设备连接至云平台。
2024年关于物联网实习报告3篇_1
关于物联网实习报告3篇物联网实习报告篇1实习是我大学生涯结束的标志,也是我步入社会,融入社会的开始。
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渺小,第一次感受到工作的辛苦与劳累,也体会到了辛苦工作后,得到他人认可的成就感。
在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后,终于是让我成长起来,下面我将这几个月里的实习情况做一个总结:一、实习时间x月x日二、实习地点__市__机器人教育学校三、实习单位介绍__机器人教育学校是以开展机器人教育为主的,培养中小学生对于机器人的兴趣的一所民营机构。
该教育机构开设有x家分校,遍布于__市、__市等五所城市里,是非常著名的一所学校。
四、实习内容我就读于__职业技术学院,所就读的专业是物联网应用技术,如今大学三年的时间已过,在离校之后,我通过本专业老师的介绍,在__机器人教育学校里当一名实习老师。
在通过简单的面试之后,我得到了学校的office,也开始了我的职业生涯。
虽然是一名实习老师,而且还是第一天参加这样的工作,但我并没有太过紧张与兴奋。
在第一天上课之前,我就已经在家里练习了无数次了。
学校里会将每个年级组分一个出好几个班,就像真正的学校一样,大致上是以三岁为一个阶段,划分为一个年级,我所教导的孩子大多数是十一岁到十二岁之间。
机器人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为主。
我作为学校里的实习老师,每天授课的内容是不需要自己准备的,而是由校方下发,然后让我们老师根据内容自行发挥。
基本上我们都是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在教导孩子们。
一边带着他们玩乐,一边教他们一些简单的知识,组装机械人。
学校里的机器人组装是一门很孩子们欢迎的课程,在课堂上,我需要教授这些孩子们如何连接每一个机器人的关节,这些关节各有什么用处,又是处于什么样的工作情况。
以组建机械臂课程为例,我们需要用到大致四个关节齿轮、五个扭矩电机、一根usb数据线、一个座台、一个机器爪以及一些连接部件。
这是每一个小朋友都有的配件,除此之外,我自己还带了一台电脑和一些电池。
我先教他们如今将机械臂组装起来。
视觉物联网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视觉物联网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视觉物联网的实验操作流程;3. 通过实验验证视觉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二、实验原理视觉物联网是物联网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将图像识别、图像处理、机器视觉等技术应用于物联网领域,实现对物体、场景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和监控。
实验中,我们将使用摄像头作为视觉传感器,采集环境中的图像信息,然后通过图像处理和机器视觉算法,实现对物体的识别和分析。
三、实验设备1. 视觉传感器:摄像头;2. 数据采集设备:计算机;3. 图像处理软件:OpenCV;4. 机器视觉算法库:OpenCV库。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环境:将摄像头连接到计算机,并安装好OpenCV库。
2. 摄像头采集图像:打开摄像头,设置合适的分辨率和帧率,采集实验场景的图像。
3. 图像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灰度化、滤波、二值化等预处理操作,提高图像质量,方便后续处理。
4. 特征提取:使用OpenCV库中的特征提取算法,如SIFT、SURF等,提取图像中的关键特征点。
5. 物体识别:根据提取的特征点,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SVM、神经网络等)进行物体识别。
6. 物体跟踪:对识别出的物体进行跟踪,实现实时监控。
7. 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估视觉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对实验场景中物体的识别和跟踪。
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步骤和结果:(1)图像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灰度化、滤波、二值化等操作,得到质量较高的图像。
(2)特征提取:使用SIFT算法提取图像中的关键特征点,如图1所示。
(3)物体识别:利用SVM算法对提取的特征点进行分类,识别出实验场景中的物体,如图2所示。
(4)物体跟踪:对识别出的物体进行跟踪,实现实时监控,如图3所示。
2. 结果分析(1)图像预处理:预处理操作对图像质量有较大影响,高质量的图像有利于后续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专业班级:201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班授课教师:***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实验一继电器闪烁一.实验目的:学会使用修改程序,使得继电器按要求闪烁。
二.内容:修改以下程序,使得继电器的绿灯闪一下,红灯闪五下#include <ioCC2530.h>typedef unsigned int uint ;typedef unsigned char uchar;//定义控制灯的端口#define RLED P1_0 //定义LED1为P10口控制#define YLED P1_1 //定义LED2为P11口控制//函数声明void Delay(uint); //延时函数void Initial(void); //初始化P0口/****************************//延时*****************************/void Delay(uint n){uchar i;while(n--){for(i=200;i>0;i--);}}/****************************2初始化程序*****************************/void Initial(void){P1DIR |= 0x03; //P10、P11定义为输出RLED = 1;YLED = 1; //LED灭}/***************************//主函数***************************/void main(void){Initial(); //调用初始化函数RLED = 0; //LED1YLED = 0; //LED2while(1){RLED = 0;YLED = 1;Delay(1000);RLED = 1;YLED = 0;Delay(1000);}3}三.实验记录:修改好的程序如下:#include <ioCC2530.h>typedef unsigned int uint ;typedef unsigned char uchar;//定义控制灯的端口#define RLED P1_0 //定义LED1为P10口控制#define YLED P1_1 //定义LED2为P11口控制//函数声明void Delay(uint); //延时函数void Initial(void); //初始化P0口/****************************//延时*****************************/void Delay(uint n){uchar i;while(n--){for(i=200;i>0;i--);}}/****************************初始化程序4*****************************/void Initial(void){P1DIR |= 0x03; //P10、P11定义为输出RLED = 1;YLED = 1; //LED灭}/***************************//主函数***************************/void main(void){uint i;Initial(); //调用初始化函数RLED = 0; //LED1YLED = 0; //LED2while(1){RLED = 0;YLED = 1;Delay(1000);for(i=0;i<5;i++){RLED = 0;YLED = 0;Delay(1000);5RLED = 1;YLED = 0;Delay(1000);}RLED = 0;YLED = 0;Delay(1000);}}实验显示结果:继电器的绿灯闪一下,红灯闪五下,一直循环着.整个过程中所有仪器都正常。
6四.实验心得:通过这次的实验,利用C语言将程序修改,学会使用接口编程,学会使用IAR8.10与CC2530接口编程,重新温习for循环语句,掌握继电器的连接方式及工作原理7实验二Zigbee无线传感网开发入门一、实验内容:1 、zigbee协议栈使用简介协议定义的是一系列的通信标准,通信双方需要共同按照这一标准进行正常的数据收发;协议栈是协议的具体实现形式,通俗的理解为用代码实现的函数库,以便于开发人员调用。
ZigBee的协议分为两部分,IEEE802.15.4定义了物理层和MAC层技术规范,ZigBee联盟定义了网络层、安全层和应用层技术规范,ZigBee协议栈就是将各个层定义的协议都集合在一起,以函数的形式实现,并给用户提供一些应用层API,供用户调用。
注意:虽然协议是统一的,但是协议的具体实现形式是变化的,即不同厂商提供的协议栈是有区别的,例如:函数名称和参数列表可能有区别,用户在选择协议栈以后,需要学习具体的例子,查看厂商提供的Demo演示程序和说明文档来学习各个函数的使用方式,进而快速的使用协议栈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工作。
使用ZigBee协议栈进行开发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如下三点:1、用户对于ZigBee无线网络的开发就简化为应用层的c语言程序开发,用户不需要深入研究复杂的ZigBee协议栈;2、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采集,只需用户在应用层加入传感器的读取函数即可;3、如果考虑节能,可以根据数据采集周期进行定时,定时时间到就唤醒ZigBee的终端节点,终端节点唤醒后,自动采集传感器数据,然后将数据发送给路由器或者直接发给协调器。
既然ZigBee协议栈已经实现了ZigBee协议,那么用户就可以使用协议栈提供的API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完全不必关心ZigBee协议的具体实现细节,只需关心一个核心的问题:应用程序数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下面举一个例子,当用户应用程序需要进行数据通信时,需要按照如下步骤实现:8(1)调用协议栈的组网函数、加入网络函数,实现网络的建立与节点的加入;(2)发送设备调用协议栈提供的无线数据发送函数,实现数据的发送;(3)接收设备调用协议栈提供的无线数据接收函数,实现数据的正确接收。
因此,使用协议栈进行应用程序开发时,开发者不需要关心协议栈是具体怎么实现的(例如,每个函数是怎么实现的,每条函数代码是什么意思等),只需要知道协议栈提供的函数实现什么样的功能,会调用相应的函数来实现自己的应用需求即可。
例如,在TI提供的Zstack协议栈中,数据发送函数定义如下:afStatus_t AF_DataRequest(afAddrType_t * dstAddr,endPointDesc_t * srcEP,uint16 cID,uint16 len,uint8 * buf,uint8 * transID,uint8 options,uint8 radius )用户调用该函数即可实现数据的无线发送,当然,在此函数中有8个参数,用户需要将每个参数的含义理解以后,才能达到熟练应用该函数进行无线数据通信的目的。
AF_DataRequest()函数中最核心的两个参数:·uint16 len-----发送数据的长度;·uint8* buf-----指向存放发送数据的缓冲区的指针。
至于调用该函数后,如何初始化硬件进行数据发送等工作,用户不需要关心,ZigBee 协议栈已经将所需要的初始化工作初始化好了,这就类似于学习TCP/IP网络编程时,用户只需要调用相应的数据发送、接收函数即可,而不必关心具体的网卡驱动的具体实现细节。
2 zigbee协议栈安装ZigBee协议栈具有很多版本,不同厂商提供的ZigBee协议栈有一定的区别,本手册选用的是TI推出的ZigBee2007协议栈进行讲解。
9ZigBee 2007协议栈ZStack-CC2530-2.5.1a要安装以后才能使用,下面讲解安装步骤。
../工程源码,双击ZStack-CC2530-2.5.1a.exe即可进行协议栈的安装,默认是安装到c 盘。
然后在路径C:\TexasInstruments\ZStack-CC2530-2.5.1a\Projects\zstack\Samples\GenericApp\CC2530DB 下找到GenericApp.eww,打开该工程。
打开该工程后,可以看到GenericApp工程文件布局,如图4.1所示。
在图中所示的文件布局中,左侧有很多文件夹,如App,HAL,MAC等;这些文件夹对应了ZigBee协议中不同的层,使用ZigBee协议栈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一般只需要修改App目录下的文件即可。
3 点对点数据传输实验尽管到此为止,读者对ZigBee协议的基本内容都不了解,甚至ZigBee协议是什么也可能存在诸多的疑问与不解,但与其阅读“深奥”的ZigBee协议栈,不如通过一个数据传输实验来对ZigBee协议以及ZigBee协议栈建立一个形象、直观的认识,这将有助于读者对ZigBee协议的理解。
数据传输实验的基本功能:两个ZigBee节点进行点对点通信,ZigBee节点2向节点1发送“ChinaSofti”10个字符,同时LED绿灯闪烁两下表示成功发送。
ZigBee节点1收到节点2发送过来的数据后,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判断,如果收到的数据是“ChinaSofti”,则使开发板上的LED红灯闪烁两下表示成功接收。
数据传输实验原理图如图4.2所示。
10(1)协调器程序在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有三种设备类型:协调器、路由器和终端节点,设备类型是由ZigBee协议栈不同的编译选项来选择的。
协调器负责ZigBee网络的组建,维护,控制终端节点的加入等。
路由器主要负责数据包的路由选择,终端节点负责数据的采集,不具备路由功能。
在本实验中,ZigBee节点1配置为1个协调器,负责ZigBee网路的组建,ZigBee 节点2配置为一个终端节点,上电后加入ZigBee节点1建立的网络,然后发送" ChinaSofti "给节点1。
将GenericApp工程中的GenericApp.c删除,删除方法是:右键单击GenericApp.c,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Remove即可,如图4.3所示。
11单击File,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New,然后选择File,如图4.4所示。
图4.4 新建源文件将该文件保存为Coordinator.c,然后以同样的方法建立一个Enddevice.c文件(最佳保存路径:就保存在GenericApp工程中的Source文件夹下,具体路径为C:\Texas Instruments\ZStack-CC2530-2.5.1a\Projects\zstack\Samples\GenericApp\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