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评析
2018年高考江苏卷作文满分借鉴
2018年高考江苏卷作文满分借鉴1. 引言1.1 2018年高考江苏卷作文满分借鉴在2018年的高考江苏卷作文中,有一篇满分作文成为了许多考生学习的典范,不仅在内容上具有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而且在表达和结构上也呈现出高超的水平。
该作文题目引人深思,内容丰富,为考生们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机会。
这篇满分作文首先在题目选择上具有独特性和深度,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其作文内容让人耳目一新,结合了现实情境和个人观点,充分展现了作者的思维深度和文采。
在写作技巧方面,该作文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和丰富的语言表达,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结构布局严谨有序,层次清晰,使整个文章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这篇满分作文不仅内容丰富,表达清晰,而且在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方面也具有很高水平,给广大考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学习机会。
希望广大考生能够在备考过程中多加学习,争取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2. 正文2.1 作文题目作文题目:扬帆起航,让梦想照亮人生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扬帆起航,让梦想照亮人生》,这个题目是对学生们未来的展望以及对梦想的肯定。
梦想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希望和渴望,它是引领我们迈向成功的动力。
而“扬帆起航”则象征着启程、追求和向前的勇气。
这个题目要求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价值以及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现代社会,很多人被种种现实的束缚所困扰,在追梦的路上常常迷茫和犹豫。
但是只有坚定自己的梦想,才能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我们要像勇士一样勇敢地面对挑战,不畏惧失败,坚定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每个人的梦想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值得被尊重和追求。
我们要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价值,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并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我们都要坚持不懈地追逐自己的梦想,让梦想照亮人生。
《扬帆起航,让梦想照亮人生》这个题目要求我们珍视梦想、坚定信念,勇敢面对挑战,追逐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扬帆起航,让梦想照亮我们的人生。
高考作文解读: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卷)作文解读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卷作文解析以下是江苏卷作文题目解析:一、2018年作文题目呈现江苏卷:生活处处有语言花自语,鸟有语,生活处处有语言。
生命也可以用语言来解读,雕塑、基因……都可以用语言来传递。
语言丰富生活,语言诠释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请根据所给材料作文,自己拟题,问题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二、材料解析此考题与2017的“车”相似,具有生活气息,贴近考生的生活,从考生熟悉的方面,得出感悟。
而且语言的三个角度又做了总结,并且这三个角度层层递进。
所以,审题范围大,写作入口可以小。
1、“花自语,鸟有语,生活处处有语言”------------“语言丰富生活”这句话是对应于后文的“语言丰富生活”,什么样的语言?语言如何丰富生活的?可以是有声的,可以是无声的,有形的和无形的都可以阐释给生活带来的影响。
入口可以小:如那令人动容的语言----家人的叮嘱、朋友的关切、老师的关怀2、“生命也可以用语言来解读”----“语言诠释生命”这句话对应后面的“语言诠释生命”,是对“丰富生活”进一步的升华,当然,要展示什么样的语言,如何诠释生命的?这里并不仅仅是生命本体,而可以是生命的意义。
如:邰丽华用她的“行为语言”诠释了生命的意义,那么这种语言诠释的就是自强不息的生命意义和精神了。
3、“雕塑、基因……都可以用语言来传递。
”-----“语言传承文明”这句话与后面的“语言传承文明”相对应,这里的语言又进一层,提到艺术、传统工艺、传统礼俗等,他们的语言可以传承文明。
如:雕塑、绘画、书法、戏曲、景泰蓝、春节的礼俗等,都是对文明的传承,都是另一种“语言”。
4、语言丰富生活,语言诠释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也可以直接写这三个方向,但是要提升一个中心论点,涵盖这三个之上,然后将这三句作为三个分论点,形成层进结构。
找立意方向1、语言丰富生活:自然风物、人和艺术等语言传递信息、沟通、情感……2、语言诠释生命:自然风物、人或艺术等,诠释生命过程或内在力量如:种子破土而出是一种生命语言、寒风梅花绽放是一种生命语言残荷立于寒秋是一种生命语言、老人将花儿装进玻璃瓶子,这种语言诠释了生命的动人……3、语言传承文明:可以立意为:传统文化的语言,需要传承和发扬可以直接展示:语言传承文明。
2018江苏高考作文题
2018江苏高考作文题一、引言每年的高考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一次至关重要的考验。
高考作文是考生表现写作能力和思维逻辑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2018江苏高考作文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为参加高考的学生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二、作文题目解读1. 题目2018江苏高考作文题是:“一位中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请你撰写一篇文章介绍你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分享你的心得体会”。
2. 解读该作文题目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介绍自己参加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从题目可以看出,高考作文注重考察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三、文章结构对于该作文题目,建议学生在写作时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1. 引言引言部分可以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入手,引出自己参加该活动的原因。
例如:“暑假即将来临,作为一名高中学生,我决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对社会实践的体验,我希望能够增长见识、拓宽视野,同时也希望能够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
”2. 主体部分主体部分可以介绍自己参加的具体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活动的目标、内容、经历和收获等。
例如:“我选择参加了一个志愿者活动,去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
我们组织了一次爱心义卖活动,筹集了一些书籍和学习用品,并前往贫困地区的小学进行捐赠和教学。
在这个过程中,我亲眼目睹了贫困地区孩子们的生活情况,思考了教育的重要性。
”3. 结论部分结论部分可以总结自己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心得和体会,展望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例如:“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意识到自己应该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
将来我希望能够继续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四、写作技巧与注意事项1. 语言表达在写作中要注意使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不要使用太过繁琐的句子,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
2. 逻辑思维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逻辑思维的清晰和连贯性。
2018年江苏高考命题作文: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
2018年江苏高考命题作文: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作文题目: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命题人或命题思路分析:这个题目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情感命题”,涉及到家庭、父母、亲情等主题。
而且,江苏省也一直重视“情感命题”在高考中的作用,因此,“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这样充满感情和情感的命题,自然也有很大可能成为今年高考命题中的重点之一。
而且,这个题目也十分具有现实意义,因为我们所处的社会变化迅速,人们的价值观也产生着重大的变化。
尤其是当下独生子女的家庭,往往把更多的关注和付出放在了孩子身上,有时也许忽视了对父母的关爱和尊重。
因此,这个题目也带有一定的警醒作用。
文章结构考虑到文学性和感染力,我们可以将这篇文档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出话题,引入下面的内容。
第二部分:用生活中的素材和经历,阐述作者自己对于这个话题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部分:进一步论述,从社会、历史、文化和人性等多方面的角度,去深入探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问题。
第四部分:总结全文,表达出文章的主旨思想。
第一部分:引出话题生命中最珍贵的亲情,是什么?或许很多人会选择答案是“父母之爱”。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父母带给我们的温暖和关爱是一种无私的感情,值得我们每个人珍惜和回报。
在这个高压的社会中,我们能从父母身上得到最纯粹的爱,这种感情是那么的珍贵和宝贵,也是我们构建生命的重要支撑。
第二部分:用生活中的素材和经历,阐述作者自己对于这个话题的理解和感受在我小时候,我和母亲的关系总是那么亲近而甜蜜。
每天放学回家,她总是会为我准备好一杯热水,同时还会给我准备一些小点心,让我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欢乐。
虽然母亲有时候脾气会很暴躁,但是她却有着一颗默默付出的心。
无论是突如其来的考试焦虑,还是生活的苦难,她总是在我身边默默支持和鼓励我,在我感到难过和孤单的时候,她总是耐心地陪伴我,给我温暖和力量。
亲情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最为珍贵和温暖的糖果。
我们和父母之间无需多言,只需要每天相处得真诚自然,便能成就一段深情厚谊的友情,更可贵的是,这是一种相互滋养的方式,会让我们从心底里学习感恩和爱护。
2018江苏卷高考满分作文与名师阅卷解析
2018江苏卷高考满分作文与名师阅卷解析【真题回放】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70分)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阅卷者说】命题评价2018年的江苏作文试题依然为“新材料作文”,命题风格和去年是一脈相承的,也就是:现象+观点罗列。
但2018年的考题更具有开放性,更注重发散思维能力。
命题人在题面中罗列的“现象”似乎可以“无限”拓展,考生似乎都可以有入手点。
今年所选的话题——“语言”本身就很宽泛,再加上材料对“语言”这个词的多角度、多层面解读,使得文章的立意和内涵表达变得更加丰富。
还应引起注意的是,材料中的“语言”有实和虚之分,实的就是人们日常交际运用的语言,也就是话语或者书面文字;虚的就是“规则”或“属性”,也就是特定的事物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则,我们遵循这些规则,去理解它们,如题面中提到的音乐、雕塑、程序等。
细思题面最后三句关键句,命题人不仅注重命题的“接地气”,还紧跟热点。
近年来,在社会层面传统文化的传承、扬弃受到强烈关注。
考纲更是明确提出要加大对传统文化考查的力度。
命题人这一次没有选择远离“人间烟火”。
相比于其他考区,江苏的高考作文试题更有内蕴,更有“嚼头”,有助于选拔有灵性、有创新的考生,是一道十分出色的作文题。
对于一些好读书、好接触生活、好奇思妙想的学生而言,本道试题带来了脱颖而出的机会。
此次评分标准,仍是从考场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
议论文重在评判其理性思辨和分析说理能力,凡是能紧扣“语言”展开理性的分析和论证,由一般经验而灵动地上升或升华到美妙,结构严密,表述清楚的,应视为见解独到和深刻,判为一类卷(63分以上);虽无深刻独到之见解,但有清晰的说理思路,说理有一定思考,写作功底较好,可判为二类卷(56~62分);如果见解平常陈旧,流于肤浅,论证分析比较简单,形式上中规中矩,判为三类卷或四类卷(42~55分);如果只扣住“语言”现象,简单堆砌事例,基本不做入题的理性分析,原则上判为五类卷(28~41分);文体不伦不类,且语言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28分以下)。
2018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简评
2018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简评作者:徐晓彬来源:《语文建设·上旬》2018年第09期一、材料解读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語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2018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材料由分行排列的三句话组成。
“语言”一词共出现五次,显然是材料中的关键词。
所谓关键词,是命题者希望考生审题时加以圈画、凝视、辨析的对象。
套句古话,即“舍矢如破”的“的”也,“靶子”也。
因此,切切不可错过关键词,它提示了写作的对象、重点和内容。
与2017年江苏卷相比,今年的材料关键词更为醒目突出。
因为2017年的材料中,“车”字共出现六次,“车来车往”一词只出现了两次,如果误以为“车”是关键词,则很有可能失之偏颇,因为不是所有的车都可以“车来车往”,而今年则不存在这样的干扰项。
三句话的语意各有侧重,又互相补充,合在一起,对考生既有提醒和强调,又有启发和引导。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第一句话通过自然界中常见的两种现象,引出“语言”这一关键词,同时暗示考生除了人类习知习用的语言,大自然中的万物也有它们各自的语言。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第二句话阐述了语言的功能,即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同时在第一句的基础上,提醒考生人类创造的其他科学、文化成果,也可以被看作不同语言的结晶。
这里列举了四种,前两者是文艺语言,后两者是科学语言。
当然省略号之中还可以填进其他内容:文学、数字、建筑、影视等。
这样第一句话中的“生活”就兼指自然和社会两方面了。
“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第三句话是材料的立意重点和写作导向,从生活、生命、文明三个角度,指出语言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其中,“丰富生活”较易理解,“传承文明”不乏佐证,“演绎生命”可以意会。
2018江苏高考语文解析(教师解析版)
8.把文中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 驱。 (1)天快亮的时候,行驶了六十里,吕峄亭在十字桥迎接,两人 (见面)十分欣喜,便驱车一同前往。 8. 试题分析:第一句中得分点:“迟明”,天快亮的时候;“延候”, 迎接;“峄亭延候于十字桥”,状语后置句;“骈辚同驱”,驱车一 同前往。 (2)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 者乎? (2)伯夷、柳下惠那样的高风,百代之后的人听到,也能奋发, 更何况亲受熏陶的人呢? 第二句中得分点:“奋”,奋发;“而”,连词,表递进;“于”,介词, 引出对象;“亲炙”,亲受熏陶、直接受到教诲或传授。
居半月,冰霰渐飞,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主人仍 送至前所迎处,代为治筐箧,束缰靷毕,握手问曰:“何时再 见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嗟乎!余今年七 十有三矣,忍欺君而云再来乎?忍伤君而云不来乎?然以以五 十年前之令尹,朅来旧邦,世之如余者少矣;四品尊官,奉母 闲居,犹能念及五十年前之旧令尹,世之如吕君者更少矣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重到沭阳图记 袁枚
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 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余宰沭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 今戊申矣,感吕峄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 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与谈乃父事,转不 甚晓。余离沭时,渠裁断乳故也。
试题分析:本语段谈的是分享经济,语段第一 句谈的是理性经济,追求的是个人经济最大化, 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⑥讲“这个利 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它要向分享经济 转变必须有条件, 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 化剂的作用下”就是发生变化的条件。即③⑥ 排在前面,所以排除C、D项。 ⑤“在新兴的 互联网平台上”又是一个条件,在这个条件下, 有2与4的结果。根据“不再……”语境推,②紧 承④,而横线后面的内容“更……”又紧承①,所 以排除A项,选B项。
2018江苏高考作文题目解析
2018江苏高考作文题目解析
导读:本文2018江苏高考作文题目解析,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这样的作文题目该从哪个方面来写呢?高考频道第一时间整理出2018江苏高考作文题目解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8江苏高考作文题目解析
这个题,我觉得出题老师有可能是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
从现代汉语释义上来看,语言是什么,它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表达的主要方式。
同学们看到这个作文材料的时候,不要将语言局限于我们平时说的话,因为语言可以分为肢体语言和符号形式,口语不过是我们最常用的一种交流方式罢了。
如果能突破关于语言的定义,我想这篇作文你一定就有话说了。
江苏省2018年普通高考语文作文题分析下水作为
省2018年普通高考语文作文题分析与下水作文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不同的语言翻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目录】【名家名师解读高考题】1.王夫成2.卫伟3.广团4.巍嵩【作家名师写高考文】[1]最美的语言/丁立梅[2]蚕语沙沙/郁凤[3]天何言哉?/凤兰[4]童言稚语/许尧[5]如花解语声声慢/峰旻[6]花开正盛却无语/林四海[7]诗人何为?/月[8]衣服渐变存语言/黄友芹[9]你是这座城市无声的歌/王霞[10]落脚无声/林小会[11]市民心中的“大白菜〞/叶浅韵[12]神的指引——语言/河海洋[13]懂,是最美的语言/殷丽兰[14]回到一株荏苒/平萍[15]粉墙黛瓦——时间轴里的浅吟低唱/蔡兆霞[16]与贝多芬面对面/时鹏寿[17]做个“知言之人〞/时鹏寿[18]大自然的语言/龚静熙[19]燕语呢喃/袁夫石[20]仓颉的好意我心领了/锐[21]草木春秋皆有韵/梁艳[22]你的语言我最懂/文/段维维[23]谁在哭泣/王刚[24]画外音/王刚[25]加密的语言/许蒙[26]石榴花红/西江月[27]素琴清音/安春红[28]还说霸王举鼎/志成[29]小外女的眼神/尤侠[30]兽语/王其成[31]追寻真诚而优美的语言/祥[32]桥/洪劬颉[33]瞧,咱家的四代人/朱元明[34]语言是世界的存在/秋盛[35]鲁迅的语言干不过一个人……/王开东[36]儿子的语言/居祥【名家名师解读高考题】作文:贴近现实生活,引发考生思辨今年的作文试题仍是材料作文形式。
角度自选,题目自拟,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材料的核心概念是“语言〞。
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千差万别,缤纷斑斓。
“语言〞既是包罗万象的生活元素,又是不可或缺的生活技能,具有丰富厚重的意蕴。
以“语言〞为关键词,能够引发考生思辨,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写作空间。
江苏卷高考作文题评析精选
江苏卷高考作文题评析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卷作文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分)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化.2018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评析口江苏省涟水中学薛和平一、作文题解读与评价作文材料由三段话组成,以“花解语,鸟自鸣”引出“生活中处处有语言”,从“生活语言”拓展到“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进而提升到“语言”“丰富生活,演绎生命,传承文化”.材料紧紧围绕核心概念“语言”,言简意赅,但内容丰厚,发人思考;材料关注生活,体现了语文的学科本质和使命.第一段由自然的、人类的语言引出了核心概念“语言”,写作对象明确.“花解语,鸟自鸣”,花鸟美好可人,这是“引子”;写鸟鸣、写花语当然可以,而且也能写得好.在这一点上,老课文《大自然的语言》可称范本,多年后邂逅江苏高考!但是,无论鸟鸣还是花语,都离不开人,正如矛盾的《风景谈》所言“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本质特征.“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生活中处处有语言”,材料有意将考生的目光引向现实生活,提示考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理解生活.那么,生活中的“语言”是什么?材料引领考生思考生活,认识未知,在思考和辩证中使考生的认识逐渐由模糊变得清晰起来.“处处”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强调了语言的广泛性.由此可见命题具有生本意识,把考生作为认识“语言”的主体,引导考生思考生活语言的丰富意蕴.对考生来说,读第一段犹如宝黛初会,大有“这个妹妹我认识”之感.第二段由有声到无声点明“语言”的功能和种类.“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生活的“语言”丰富多样,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作用.语言与世界具有广泛的联系性,这个“世界”就是某一具体的“语言”关联的对象.“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这是材料提供的对“语言”的多角度、多层面的理解,也是给考生架梯子,帮助考生展开联想,让考生的思维发散开来,体现江苏高考作文“不在审题上为难考生”的一贯传统,让考生的精力更多地集中在思考和表达上,突出作文考查的重点一语言的运用,体现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性要求,思维、审美、文化都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的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省略号前面内容从有声到无声、从无形到有形、从艺术到科技,例举了音乐的语言、雕塑的语言、程序的语言、基因的语言等人类文明创造的优秀的语言形式,从自然界的语言到人类的语言,不论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或者艺术生,都有话可说.大家熟悉的,上面提到的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又如阿炳的“二泉映月”,又如书法艺术、建筑艺术,又如梁祝、高山流水,还有“一个人”“一本书”,等等,能引导考生找到适于自己发挥的“语言”.“总有一款适合他”,对考生而言只是不知“你是否依然记得我”.第三段上升到无声无形的语言,揭示“语言”的作用和意义.“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化”,自然形成三个角度、三个层次、三个高度,由实到虚,由形象到抽象,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这是材料的主旨所在,是对写作的限制,引导考生从生活、生命、文化等角度思考语言的价值和意义.好写不等于能写好,这是表达的分水岭,立意高下立显,“想说爱你不容易”!以上三段话紧紧围绕核心概念“语言”,生活中的语言千差万别,含义丰富,能有效引发考生思考,有丰富的写作资源可供挖掘,考生可根据个人的经历、感悟、思考选择长于发挥自己优势的素材和文体来展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的文明成果.材料和写作都以语言为核心,审题难度较低,立意方向广,切入角度多,对于考场写作和平时作为教学都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命题紧跟时代的脉搏,关注社会,体现时代特征,是立足现实的好题材.贴近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生活,是便于学生选择和发挥的好材料.话题开放,思维灵活,以语言运用和语言表达为重点,体现课标精神,突出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命题即问题,突出立意和思维能力、思维水平的考查,有利于中学作文教学.写作强调目的和问题意识,写作就是要回到具体的问题情境这个原点.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真实思考,才能表达真情实感,才能以事实说明事理.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和恰当表达是真实写作的前提条件和最高追求.二、立意与写作建议关于核心概念"语言”的解释,权威的主要有以下三种版本.1.①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一定的系统.“语言”一般包括它的书面形式,但在与“文字”并举时只指口语.②话语.(第7版(观代汉语词典》)2.关于表达和交际的术语.以语音和字形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则构成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人类借助语言表达思想、记载经验,并把它看作适应环境的手段.语言本身也是人们(尤其是儿童)学习的对象.应用于交际过程的语言,称言语.研究语音词汇和语法形式等语言结构及其历史发展特征,是语言学的任务.语言和言语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言语离不开语言,否则人们既无法表达思想,也无法进行交流.同样,语言也离不开言语,否则,它将得不到发展.有些语言就是由于人们不使用,变成“死语”而被自然淘汰的.(《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3.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人类思维和表达思想的手段,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共同的语言又常是民族的特征.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构成的符号体系.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语言没有阶级性,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各阶级服务.社会各阶级、阶层或社会集群也会影响到语言,因而造成语言在使用上的不同特点或差异.(1989年版《辞海》缩印本)从以上权威工具书的解释看,语言是“交际工具”,用以“思维、表达意思、交流思想”;是“言语、口语、话语”;是“民族的特征”;“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社会集群也会影响到语言”;“有些语言……不使用,被自然淘汰”.所以,“交际”是语言的最重要的特征和特点,行文注意扣住“交际”这一关键词,突出交际、交流、表达的“主动性”.语言有真有假,如何对待“假言”;语言有谦有敬,你能说出多少;如何看待当下语言附着的视听因素;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我们阅读了大量的古代诗歌,你是怎样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等等.作为“民族的特征”,学生一定会想到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作为“爱国主义”的符号,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读者,懂得了“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它好好地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的钥匙”.“社会集群也会影响到语言”,这种现象学生最易想到的是网络语言和广告用语,学生应该最有话说.“有些语言……不使用,被自然淘汰”,这一点,学生应该很容易联想到方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很容易想到贺知章的“乡音”.“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可依据材料第二段“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拓展开来.“语言”引申出来的比喻义有哪些?材料作了很好的提示,“音乐、雕塑、程序、基因……”音乐语言包括很多要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雕塑语言包括形体、明暗、色彩、空间、材质、机理等.程序语言包括数据类型和数据结构、指令类型和指令控制、调用机制和库函数等.行文注意所选“语言”与相应的“世界”的关联,突出这种“语言形式”的特点,这是理解“世界”的关键.“基因”后的省略号是留给考生的,前面有例子引路,后面有发挥的空间,降低了难度.你可以说语言,也可以说文化,可以说审美,也可以说思维,可以说艺术,也可以说科技……各显其能!比如,除了音乐和雕塑,你还了解哪种艺术形式;再比如淮扬菜,你最喜欢那一道,你有故事吗.考场作文不同于创作文,也不同于竞赛文.它要求在规定的场合、规定的时间里写出符合规定的作文来.考场作文的第一要着是精准审题,其次是立意.审题对不对是能不能拿分的问题,立意高下是得分高低的问题.你的见识,你的才情,你的语言,就是你的写作素养的直接体现.所以,你得清楚明白地显示你的观点和态度.考场作文一定要突出两个关键点:一是围绕“话题”,把“话题”说清楚,让人听明白;二是立足“考场”,把文章写清楚,让人看明白.论述文要有思考,要有真实的感受、感悟.对具体的“语言”能有自己的想法,并能够说出点道理来. 想法人人都有,人人都有,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没有. 所以,你得用心思考,形成主见,哪怕是偏见;虽然也许显得浅薄,但毕竟是经过自己认真思考得出来的观点.观点真、有共鸣、合逻辑、有条理,才能让人接受.叙述文要有生活味,要有烟火气.有形象、有语言、有情节、有场面,才有可读性,情才能动人.考场作文要易于“上手”,角度宜小不宜大,切口一定要小,小才可能有“痛感”,才可能让心“动”一下、“抖”一下.切口小,议论才有可能落到实处,才有可能接地气,避免华而不实.切口小,记叙才有可能巧妙,给人现场感和真实感.考场作文的选材一定要有生活味,你选的必须是你熟悉的生活;熟悉,才可能说“内行话”.考场作文拟题要有点题意识,不着痕迹是真风流.行文紧扣“语言”,显示强烈的扣题意识,哪怕来点“硬扣”.另外,要营造一个好的开头,第一印象很重要,不玩深沉,不故作高深.。
2018江苏高考作文解析
2018高考江苏卷作文解析【原题再现】花解语,鸟自鸣,生活处处有语言。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语言丰富生活,语言诠释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请根据所给材料作文,自己拟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审题要点】审题首先要破题,也就是辨析概念,材料的核心概念是“语言”,什么是语言?语言是以声音、符号为物质外壳,以含义为内涵,由词汇和语法构成并能表达人类思想的指令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
材料第一句中“花解语,鸟自鸣,”就跳出了“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这一狭隘层面,“生活中处处有语言”,这里的“语言”是广义的,具有沟通情感、传递信息功能的媒介都是“语言”。
第二句命题人做了一个打开思路的示范,从艺术、科技对“语言”的外延进行了拓展,丰富了考生对“语言”内涵的理解:“语言”可以是人类的语言,也可以是大自然的语言,艺术表现的语言等,既指宏观世界(有形、有声)用物质的方式传递隐含的信息,也指微观世界(无形、无形)用隐含的信息传递生命特征,所有能表意的载体都是可亲可敬的语言。
省略号又激起了我们无限的遐想:新的语言现象的产生(如网络语言),一些语言现象的消亡(如方言)。
“不同语言打开不同世界”说的是解读语言,音乐、雕像、程序、基因用各自的语言诉说自己,我们要用它们的语言去观察它们、理解它们,发现它们传递的信息。
一二两句概括起来就是“解读语言.为什么要解读语言?第三句话“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再次从“语言”功能的角度打开我们的思路,让我们能将语言的存在与生命个体、民族文明、历史传承联系在一起。
“语言丰富生活”,不同的语言世界就是生活的万花筒,传达出生活的风情万种,展示了生活的美好。
“语言演绎生命”,语言蕴含着生命的哲学,流动着语言透视生命的意义,“语言传承文明”,语言是文明的载体,片言只语都是文明的注脚与传承。
2018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简评——兼论材料作文的三种类型
之 间 ,只 道 是 新 考 题 ,原 来 是 旧
二 、命题 特 点
地 附在 洞 壁 上 栖 息 。 他 们 屏 住
相 识 ,有 利 于 学 生 考 场上 的稳 定
江 苏 省 高 考 自主 命 题 同 样 呼 吸 ,放 轻 脚 步 ,唯 恐惊 扰 了这
发 挥 。 同 时 ,又 与 国 际 上 的 “汉 经 历 了 话 题 作 文 、命 题 作 文 、材 些 美 丽 的精 灵 。但 数 日后 再 去 ,
加 以 圈 画 、凝 视 、辨 析 的 对 象 。 各 自的 语 言 。
总体 说 来 ,材 料 的 三 句话 既
套 句 古 话 ,即 “舍 矢 如 破 ”的 “的 ”
“不 同 的语 言 打 开 不 同 的世 灵 动 有 味 ,又 包 孕 丰 富 。“花 解
也 ,“靶 子 ”也 。 因 此 ,切 切 不 可 界 ,音 乐 、雕 塑 、程 序 、基 因 …… 语 ,鸟 自鸣 ”,材料 一 开 头 就 流 露 错 过 关 键 词 ,它 提 示 了写作 的对 莫不 如 此 。”第 二 句 话 阐 述 了语 出清 新 的 诗 意 。“音 乐 、雕 塑 、程
2018年 高 考 江 苏 卷 作 文 题 处 处 有 语 言 。”第 一 句 话 通 过 自 从 生 活 、生命 、文 明 三个 角 度 ,指
材 料 由 分 行 排 列 的 三 句 话 组 然 界 中 常 见 的 两 种 现 象 ,引 出 出 语 言 的 重 要 意 义 和 价 值 。其
己之 长 。
言 表 达 ,彰 显 出 “语 文 本 色 ”和 不清楚 ,便点燃 了几支蜡 烛靠在
关 键 词 的 选 择 别 具 匠 心 。 “文 化立 场 ”。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优秀范文分析
广袤的天地间有着各种语言的奏鸣。
// 巨浪隆隆是海的呼号,松涛阵阵是树林的沉吟;唧唧如诉是秋虫的私语,厉厉如怨是子规的哀词。
// 然而这些各式的奏鸣终究没能融合成一种高级的和谐来,只有我们人类,才懂得用语言沟通万籁,让话语之河汇成心灵之海。
【总论:天地之间有着各种语言排比举例:海、树林、秋虫、子规转折,引出主题:只有人类才能沟通万籁】您看,我们学会了外族的语言,使我们告别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岁月;国际性语言英文让黑人白人情同手足;一个聪明的波兰人更发明了世界语,交流中使人们感觉到,我们的心竟这么近。
【叙述:学会外族语言,告别老死不相往来的岁月;英文让黑人白人情同手足;波兰人发明世界语让我们的心靠的如此近。
解释:人类人类能够通过话语,把心凝聚在一起】然而,有的时候我们也无奈地发现:心灵之河会凝滞了,语言之桥会冰封。
// 天然的隔阂虽给了我们话语的多彩,但也给我们出了这样的难题:无数种的颜色如何交辉一统?【转折:心灵之河会凝滞了,语言之桥会冰封。
提出疑问:无数种的颜色如何交辉一统?】语言与沟通的问题,首先便是一个文化包容与交汇的问题。
// 我们不止一次地见到过一方人操着方言斥另一方人的方言是“鸟语”,我们也不止一次地目睹过一方人用弹孔般的眼睛打量口音不同的另一方人。
// 事实上,对于一个民族乃至一种文化,语言便是其传承与保持的第一要素,尊重并接纳一种语言,往往是真诚沟通的起点,是包容和接纳一种文化或一个群体的前提。
// 倘若我们不分青红皂白地扼杀掉藏语,便不会有汉藏情深的和美;普鲁士人在法兰西强奸民意推行德语霸权,换来的只是法国民众来自心灵与情感深处的拒绝。
【叙述:语言与沟通的问题是一个文化包容与交汇的问题。
现象:一方人操着方言斥另一方人的方言是“鸟语”,一方人用弹孔般的眼睛打量着口音不同的另一方人。
事实上:尊重并接纳语言是真诚沟通的起点,是包容和接纳一种文化或群体的前提。
假设:扼杀藏语,便不会有汉藏情深;普鲁士在法兰西推行德语霸权,换来的只有法国人民心灵和情感上深处的拒绝。
2018年江苏卷作文题解析与佳作
一 个 暗示 ,三者 之间是 一种递 进关 系 ,“语言丰富 生活 ”主要 是基 于生 活 的常 见不 同形态 的语 言角度 。让
水 ,天 高地 迥 ,仿 佛 字 里 有 一 眼 望 不 到 的 无 常 和 他 乡 ,只 觉 得 那 些 压 在 胸 口上 的 愤 怒 .随 之 消散 了 。
拟题 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是 “足球 、篮球 、乒 乓球 ”等 体 育项 试题 的区分度 ,对 中学作文教 学也
文体 不 限 ,诗 歌 除 外 。
目。在 此基 础 上 ,我们 可 以诗 意地 具有 良好的导向作用 。
花 解 语 .鸟 自呜 .生 活 中 处 处 思 考某一个 具体形 态和 种类 的“语 【佳作展 示1 记叙文 】
火气 、生 活味。
我们 绝 大 多数 考生 有话 说 ;“语 言
爷 爷 问 :“又被 人 欺 负 了?”我 点
第 二句 话 ,“不 同的语 言 打 开 演绎 生命 ”则 更多的 是从理性 思考 了点 头 ,始 终 未说 话 。沉 默 是 我 的
不 同的 世界 ,音 乐 、雕 塑 、程序 、基 层 面让 考 生进 一 步深 入 分析 语 言 保 护 色 。“你 是 不 是 认 为 只 要 不 说
在帮助考生展开联想 。
的作用。第一个角度侧 重感性 ,后两 错 了。沉默 不 能保 护你 ,语 言才 可以 。
什 么 是 “语 言 ”?有 声 的 是语 言 。 个角度侧 重理 『生。这几个角度 ,既可 你 需 要 发 声 。”我 恍 然 大悟 .看 他 摊
无声 的也可 以是语 言 ;有形 的可以 以单 写 ,也可 以交叉 ,还可 以综合 , 呈在 书 桌上 的 字 :天 行有 常 。不 为
201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摇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 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B. 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C. 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D. 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
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A. ③⑥⑤①④②B. ③⑥⑤④②①C. ⑤⑥③①④②D. ⑤⑥③④②①3. 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 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B. 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C. 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D. 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4. 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
“语言”的边界——2018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评析
观物,而物皆着我之色彩”。文人们把情感倾注 到花儿等风物上,有时又不得不隐藏真意,这才 有了“物语”。“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 游《卜算子・咏梅》),梅花怎么会发“愁”?“风和 雨”则明显是恶势力的象征,词人借梅语写出了 自己的内外交困与不屈意志。 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是一种物化的“语 言”,涉及很多领域,如文艺、科技等,严格地说, 也是“物语”。只不过这些领域俱是人所感知和 创造的,它们各具特色的“语言”都是人给予的, 由“人”打开的,但又不符合狭义“人语”的界定, 因而必须具备两种条件才能成为边界内的语 言。一是考生应基于该领域的专有“语言”展开 评说或记叙,呈现对象的特征,赋予特定的意 义。如,对音乐作品的把握,应从旋律、节拍、音 色、和声等“音乐语言”展开;二是作为个人与世 界交流的“工具”,应体现该领域“语言”作为工 具与之交流、表达的功能或特点。如,音乐家以 音乐为“语言”,表达自身的激昂、悲伤、迷惘、思 索等。 音乐是有声的,“棋语”“酒语”“画语”等是 无声的、静态的,进入“言语”的状态较难,因而 转化为“语言”的难度会大一些,更需要强化人 的体验、感悟以体现“交流”的动态特征。如果 要以罗丹的《思想者》演绎雕塑的语言,仅仅描 述这一作品的基本形态是不够的,要从形象中 感悟到内涵,才会形成“对话”,派生出“语 言”。比如,“思想者”是静坐着的,但他的神情 和姿势给人不稳定的动感,在强壮体魄中孕育 着无穷精力,似乎即将行动。这就在形象的姿 态上读出了静和动两个对立的因素。又如,“思 想者”目光深沉,右手托在有着凌厉线条的下巴 上,握紧的拳头用力地顶在嘴唇上,背部的肌肉 紧张地隆起,彰显了一种原始而野性的力量之
美,同时表现出人物极度痛苦的心情。这就在 化静为动中品出了美,体验到情感,雕塑不再是 一块冷冰冰的石头,它是有生命的,于是,“语 言”生成了。 狭义“人语”的边界不需要转化,它体现为讨 论语言的个性化角度,即角度就是边界。直接以 “语言”作为表达对象无异于囫囵吞枣,无法划定 边界。如果是这样的标题:“语言”“谈语言”“论 语言”“语言之美”“语言之妙”,还有“语言的意 义、真谛、魅力、重要、作用、艺术、传承、力量 ……”,将会一片混沌。语言的“世界”很广很大, 即使是一个点也会“远近高低各不同”,而我的语 言世界一定是有限的,因此,你必须选择一个角 度,学会在“语言”前面添加限制,用“自己”的语 言“打开”世界,形成自我语言的边界。 可以表现地域语言(方言)以及由此生发的 文化风情,因为那是“我”的“生活”,“我”所熟悉 的领域,最易于形成自我语言的边界。江苏本身 有着多样的文化,汉文化、吴文化、里下河文化, 各有自己的特色“语言”。比如吴侬软语,可以品 味它既轻且软的特点,表现吴地人们温润的性 格,破译其中蕴含的文化密码:可以描述特定场 景中人际交往的生活场景,表达某种感悟;可以 思考它的存留以及新与旧的嬗变。还可以将不 同地域的语言整合到一起形成冲突,假定一位北 方老太太突然到了苏州,你会看到多么有趣的情
2018年高考江苏卷作文命题立意分析及范文
2018年高考江苏卷作文命题立意分析及范文
2018高考作文真题·江苏卷
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作文分析·命题立意
今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的形式仍是材料作文。
果然是继续
从日常生活选点,经反复锤炼成材。
这样的命题思路,已为广大
江苏考生所熟悉,为考生的写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材料共三句话。
第一句话,“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
有语言”,是生活的常识,也是题目的引子,引导学生将目光投
向生活,进而聚焦生活中的“语言”,正因为“生活中处处有”,语言这一话题就很有烟火气、生活味。
第二句话,“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
序、基因……莫不如此”,从“种类”和“形态”两个方面加以提示和引导,意在帮助考生展开联想。
高考作文:2018年全国高考作文(江苏卷)试题分析
高考作文:2018年全国高考作文(江苏卷)试题分析_4a348da30102xr022018年全国高考作文(江苏卷)试题分析徐江宁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还有有声的、无声的语言。
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化。
要求: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命题方向】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关怀、审美情趣责任担当:国家认同、社会责任健康生活:珍爱生命、健全人格【审题】限制性1.整体限制较少,但必须围绕关键词语言来写,这里的语言指生活中处处有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的语言。
2.继2017年的车,2018年文体继续选择话题的形式,但话题的大方向材料给了限定。
3.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不允许写诗歌。
开放性1.写作维度宽,关键词语言的多样化解读带来写作的自由,语言的理解可虚可实,除了人类使用的真正的书面语言、口头语言,以及网络语言、鸟类语言等实性语言之外,材料中也给出了虚化的引导,这一类更具开放性:雕塑、绘画、电影等,以及基因、气象等,可以由此谈到更广阔的文化、艺术、科技等层面。
2.主题方向宽泛,生活中处处有语言,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化还有有声的、无声的语言,对这些引导语,可以围绕其一认真思考或综合来写。
3.体裁不限,除了可以用记叙文写生活中某种语言帮助我们交流沟通,表达情感,展示丰富的生活,也可以写议论文,可用的素材十分广泛,可以调动自己平时的积淀(素材)表达自己的理解。
【解题】命题延续了江苏高考作文的一贯原则:材料阐述、给关键词、立意方向提示。
把关键词与立意方向合在一起就是写作的主旨:语言丰富了生活,语言在特定情境中演绎生命,给我们生命的感悟,语言可以传承文化,表达文学艺术的诉求等。
与2017年相比,2018年江苏命题更加温和宽厚,雕塑作为一种艺术都是语言了,那么多数我们平时知道的艺术形式基本上都可以看作是语言,由此可以自由选择要叙写的那种语言:雕塑、建筑、电影、音乐、基因、气象(变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评析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卷作文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70分)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化。
2018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评析口江苏省涟水中学薛和平一、作文题解读与评价作文材料由三段话组成,以“花解语,鸟自鸣”引出“生活中处处有语言”,从“生活语言”拓展到“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进而提升到“语言”“丰富生活,演绎生命,传承文化”。
材料紧紧围绕核心概念“语言”,言简意赅,但内容丰厚,发人思考;材料关注生活,体现了语文的学科本质和使命。
第一段由自然的、人类的语言引出了核心概念“语言”,写作对象明确。
“花解语,鸟自鸣”,花鸟美好可人,这是“引子”;写鸟鸣、写花语当然可以,而且也能写得好。
在这一点上,老课文《大自然的语言》可称范本,多年后邂逅江苏高考!但是,无论鸟鸣还是花语,都离不开人,正如矛盾的《风景谈》所言“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
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本质特征。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生活中处处有语言”,材料有意将考生的目光引向现实生活,提示考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理解生活。
那么,生活中的“语言”是什么?材料引领考生思考生活,认识未知,在思考和辩证中使考生的认识逐渐由模糊变得清晰起来。
“处处”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强调了语言的广泛性。
由此可见命题具有生本意识,把考生作为认识“语言”的主体,引导考生思考生活语言的丰富意蕴。
对考生来说,读第一段犹如宝黛初会,大有“这个妹妹我认识”之感。
第二段由有声到无声点明“语言”的功能和种类。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生活的“语言”丰富多样,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作用。
语言与世界具有广泛的联系性,这个“世界”就是某一具体的“语言”关联的对象。
“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这是材料提供的对“语言”的多角度、多层面的理解,也是给考生架梯子,帮助考生展开联想,让考生的思维发散开来,体现江苏高考作文“不在审题上为难考生”的一贯传统,让考生的精力更多地集中在思考和表达上,突出作文考查的重点一语言的运用,体现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性要求,思维、审美、文化都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的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
省略号前面内容从有声到无声、从无形到有形、从艺术到科技,例举了音乐的语言、雕塑的语言、程序的语言、基因的语言等人类文明创造的优秀的语言形式,从自然界的语言到人类的语言,不论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或者艺术生,都有话可说。
大家熟悉的,上面提到的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又如阿炳的“二泉映月”,又如书法艺术、建筑艺术,又如梁祝、高山流水,还有“一个人”“一本书”,等等,能引导考生找到适于自己发挥的“语言”。
“总有一款适合他”,对考生而言只是不知“你是否依然记得我”。
第三段上升到无声无形的语言,揭示“语言”的作用和意义。
“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化”,自然形成三个角度、三个层次、三个高度,由实到虚,由形象到抽象,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这是材料的主旨所在,是对写作的限制,引导考生从生活、生命、文化等角度思考语言的价值和意义。
好写不等于能写好,这是表达的分水岭,立意高下立显,“想说爱你不容易”!以上三段话紧紧围绕核心概念“语言”,生活中的语言千差万别,含义丰富,能有效引发考生思考,有丰富的写作资源可供挖掘,考生可根据个人的经历、感悟、思考选择长于发挥自己优势的素材和文体来展示。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的文明成果。
材料和写作都以语言为核心,审题难度较低,立意方向广,切入角度多,对于考场写作和平时作为教学都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命题紧跟时代的脉搏,关注社会,体现时代特征,是立足现实的好题材。
贴近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生活,是便于学生选择和发挥的好材料。
话题开放,思维灵活,以语言运用和语言表达为重点,体现课标精神,突出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
命题即问题,突出立意和思维能力、思维水平的考查,有利于中学作文教学。
写作强调目的和问题意识,写作就是要回到具体的问题情境这个原点。
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真实思考,才能表达真情实感,才能以事实说明事理。
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和恰当表达是真实写作的前提条件和最高追求。
二、立意与写作建议关于核心概念"语言”的解释,权威的主要有以下三种版本。
1.①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一定的系统。
“语言”一般包括它的书面形式,但在与“文字”并举时只指口语。
②话语。
(第7版(观代汉语词典》)2.关于表达和交际的术语。
以语音和字形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则构成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
人类借助语言表达思想、记载经验,并把它看作适应环境的手段。
语言本身也是人们(尤其是儿童)学习的对象。
应用于交际过程的语言,称言语。
研究语音词汇和语法形式等语言结构及其历史发展特征,是语言学的任务。
语言和言语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
言语离不开语言,否则人们既无法表达思想,也无法进行交流。
同样,语言也离不开言语,否则,它将得不到发展。
有些语言就是由于人们不使用,变成“死语”而被自然淘汰的。
(《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3.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它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人类思维和表达思想的手段,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
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
语言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
共同的语言又常是民族的特征。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构成的符号体系。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
语言没有阶级性,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各阶级服务。
社会各阶级、阶层或社会集群也会影响到语言,因而造成语言在使用上的不同特点或差异。
(1989年版《辞海》缩印本)从以上权威工具书的解释看,语言是“交际工具”,用以“思维、表达意思、交流思想”;是“言语、口语、话语”;是“民族的特征”;“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社会集群也会影响到语言”;“有些语言……不使用,被自然淘汰”。
所以,“交际”是语言的最重要的特征和特点,行文注意扣住“交际”这一关键词,突出交际、交流、表达的“主动性”。
语言有真有假,如何对待“假言”;语言有谦有敬,你能说出多少;如何看待当下语言附着的视听因素;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我们阅读了大量的古代诗歌,你是怎样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等等。
作为“民族的特征”,学生一定会想到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作为“爱国主义”的符号,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读者,懂得了“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它好好地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的钥匙”。
“社会集群也会影响到语言”,这种现象学生最易想到的是网络语言和广告用语,学生应该最有话说。
“有些语言……不使用,被自然淘汰”,这一点,学生应该很容易联想到方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很容易想到贺知章的“乡音”。
“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可依据材料第二段“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拓展开来。
“语言”引申出来的比喻义有哪些?材料作了很好的提示,“音乐、雕塑、程序、基因……”音乐语言包括很多要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
雕塑语言包括形体、明暗、色彩、空间、材质、机理等。
程序语言包括数据类型和数据结构、指令类型和指令控制、调用机制和库函数等。
行文注意所选“语言”与相应的“世界”的关联,突出这种“语言形式”的特点,这是理解“世界”的关键。
“基因”后的省略号是留给考生的,前面有例子引路,后面有发挥的空间,降低了难度。
你可以说语言,也可以说文化,可以说审美,也可以说思维,可以说艺术,也可以说科技……各显其能!比如,除了音乐和雕塑,你还了解哪种艺术形式;再比如淮扬菜,你最喜欢那一道,你有故事吗。
考场作文不同于创作文,也不同于竞赛文。
它要求在规定的场合、规定的时间里写出符合规定的作文来。
考场作文的第一要着是精准审题,其次是立意。
审题对不对是能不能拿分的问题,立意高下是得分高低的问题。
你的见识,你的才情,你的语言,就是你的写作素养的直接体现。
所以,你得清楚明白地显示你的观点和态度。
考场作文一定要突出两个关键点:一是围绕“话题”,把“话题”说清楚,让人听明白;二是立足“考场”,把文章写清楚,让人看明白。
论述文要有思考,要有真实的感受、感悟。
对具体的“语言”能有自己的想法,并能够说出点道理来。
想法人人都有,人人都有,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没有。
所以,你得用心思考,形成主见,哪怕是偏见;虽然也许显得浅薄,但毕竟是经过自己认真思考得出来的观点。
观点真、有共鸣、合逻辑、有条理,才能让人接受。
叙述文要有生活味,要有烟火气。
有形象、有语言、有情节、有场面,才有可读性,情才能动人。
考场作文要易于“上手”,角度宜小不宜大,切口一定要小,小才可能有“痛感”,才可能让心“动”一下、“抖”一下。
切口小,议论才有可能落到实处,才有可能接地气,避免华而不实。
切口小,记叙才有可能巧妙,给人现场感和真实感。
考场作文的选材一定要有生活味,你选的必须是你熟悉的生活;熟悉,才可能说“内行话”。
考场作文拟题要有点题意识,不着痕迹是真风流。
行文紧扣“语言”,显示强烈的扣题意识,哪怕来点“硬扣”。
另外,要营造一个好的开头,第一印象很重要,不玩深沉,不故作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