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数学必背公式与知识点检测(精华版)

合集下载

最新高考数学必背公式与知识点过关检测(精华版)

最新高考数学必背公式与知识点过关检测(精华版)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与知识点过关检测姓名 班级第一部分: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子集个数:含n 个元素的集合有 个子集,有 个真子集,有 个非空子集,有 个非空真子集2.常见数集: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或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3.空集:φ是任何集合的 ,是任何非空集合的 .4.元素特点: 、 、 确定性5.集合的的运算: 集运算、 集运算、 集运算6.四种命题:原命题:若p ,则q ;逆命题:若 ,则 ;否命题:若 ,则 ;逆否命题:若 ,则 ; 原命题与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互 ;原命题与否命题、逆命题与逆否命题互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否命题与逆命题互为 。

互为逆否的命题7.充要条件的判断:p q ⇒,p 是q 的 条件;p q ⇒,q 是p 的 条件;p q ⇔,,p q 互为 条件;若命题p 对应集合A ,命题q 对应集合B ,则p q ⇒等价于 ,p q ⇔等价于 注意区分:“甲是乙的充分条件(甲⇒乙)”与“甲的充分条件是乙(乙⇒甲)”; 8.逻辑联结词:或命题:p q ∨,,p q 有一为真即为 ,,p q 均为假时才为 ;且命题:p q ∧,,p q 均为真时才为 ,,p q 有一为假即为 ;非命题:p ⌝和p 为一真一假两个互为对立的命题 9.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⑴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表示;全称命题p :)(,x p M x ∈∀;全称命题p 的否定⌝p : ; ⑵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表示;特称命题p :)(,x p M x ∈∃;特称命题p 的否定⌝p : ;第二部分:函数与导数及其应用1.函数的定义域:分母 0;偶次被开方数 0;0次幂的底数 0 ;对数函数的真数 0;指数与对数函数的底数 0且 1 2.分段函数:值域(最值)、单调性、图象等问题,先分段解决,再下结论; 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其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 、值域是各段值域的3.函数的单调性:设1x ,2[,]x a b ∈(1⇔[]1212()()0(),f x f x f x a b x x ->⇔-在上是 函数;(2)[]1212()()()0x x f x f x --<⇔[]1212()()0(),f x f x f x a b x x -<⇔-在上是 函数;(3)如果0)(>'x f ,则)(x f 为 函数;0)(<'x f ,则)(x f 为 函数; (4)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根据“同 异 ”来判断原函数在其定义域内的单调性. 4.函数的奇偶性: ⑴函数的定义域关于 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前提条件.... ⑵)(x f 是 函数)()(x f x f -=-⇔;)(x f 是 函数)()(x f x f =-⇔. ⑶奇函数)(x f 在0处有定义,则⑷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单调区间内:奇函数有 的单调性,偶函数有 的单调性⑸偶函数图象关于 轴对称、奇函数图象关于坐标 对称 5.函数的周期性:周期有关的结论:(约定a >0)(1))()(a x f x f +=,则)(x f 的周期T= ; (2))()(x f a x f -=+,或)0)(()(1)(≠=+x f x f a x f ,或1()()f x a f x +=-(()0)f x ≠, 则)(x f 的周期T=(3))()(a x f a x f -=+或)0)(()2(>=-a x f a x f ⇒)(x f 的周期为 6.函数的对称性:①()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f a x f a x ⇔+=-(2)()f a x f x ⇔-=; ②()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f a x f b x ⇔+=-()()f a b x f x ⇔+-=;7.对数运算规律:(1)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2)对数恒等式:log 1a = ,log a a = ,log ba a = .lg 2+lg5= ,=lne(3)对数的运算性质:①加法:log log a a M N += ②减法: log aM N= ③数乘: log ()na M n R =∈ ④恒等式:log a N a =⑤log m n a b = ⑥换底公式:log log log m a m N N a=8.二次函数:二次函数c bx ax y ++=2(a ≠0)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 ,顶点坐标是 判别式ac b 42-=∆;0>∆时,图像与x 轴有 个交点;0=∆时,图像与x 轴有 个交点;0<∆时,图像与x 轴没有交点;9. 韦达定理:若x 1, x 2是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两个根,则:x 1+x 2= ,x 1x 2= .10.零点定理:若y=f(x)在[a ,b ]上满足 , 则y=f(x)在(a ,b )内至少有一个零点11.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①'()C = ;②'(n x =) ;'(nx =) ③'(sin x =) ; ④'(cos x =) ; ⑤'(x e =) ; ⑥ '(x a =) ; ⑦'(ln x =) ; ⑧'=(logx ) . 12.导数运算法则:()()f x g x '⋅=⎡⎤⎣⎦(1) ;()()2f x g x '⎡⎤=⎢⎥⎣⎦() .13.曲线的切线方程:函数)(x f y =在点0x 处的导数是曲线)(x f y =在))(,(00x f x P 处的切线的斜率为)(0x f ',相应的切线方程是 . 14.微积分基本定理:如果()f x 是[],a b 上的连续函数,并且有()()F x f x '=,则第三部分: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1.角度制与弧度制互化:360°= rad ,180°= rad ,1°= ≈ rad ,1rad= ≈ 2.若扇形的圆心角为()αα为弧度制,半径为r ,弧长为l ,周长为C ,面积为S ,则l = ,C = ,S= = .3.三角函数定义式:角α终边上任一点(非原点)P ),(y x ,设r OP =|| 则sin α= ,cos α= ,tan α=4.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1平方关系:()2tan =α商数关系: . 5.函数的诱导公式:口诀: .()()1sin 2sin k παα+=, , .(k ∈Z )(2) , ,()tan tan παα+=. (3) , ,()tan tan αα-=-. (4) , ,()tan tan παα-=-.()5sin cos 2παα⎛⎫-=⎪⎝⎭, .(6) ,cos sin 2παα⎛⎫+=- ⎪⎝⎭.8.几个常见三角函数的周期: ①x y sin =与x y cos =的周期为 .②)sin(ϕω+=x y 或)cos(ϕω+=x y (0≠ω)的周期为 . ③2tan x y =的周期为 .④x y cos =的周期为9.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1cos αβ-=() ; ()2cos αβ+=() ; ()3sin αβ-=() ; ()4sin αβ+=() ; ()5tan αβ-=() ; ()6tan αβ+=() .10.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sin 2α=cos2α= = =2cos α⇒=降次公式: ,2sin α= , sin cos αα=tan 2α=11.引入辅助角公式: sin cos a b αα+= . (其中,辅助角ϕ所在象限由点(,)a b 所在的象限决定,tan b aϕ= ).12. 正弦定理: . (R 是ABC ∆外接圆直径) 注:①C B A c b a sin :sin :sin ::=;②C R c B R b A R a sin 2,sin 2,sin 2===;③C B A cb a Cc B b A a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 13. 余弦定理: ⇔ .(变式)(以A 角和其对边来表示)14. 三角形面积公式:ABC S ∆= = = . (用边与角的正弦值来表示) 三角形面积导出公式:ABC S ∆= (r 为ABC ∆内切圆半径)= (R 外接圆半径)15. 三角形内切圆半径r = 外接圆直径2R = = =第四部分:平面向量、数列与不等式1. 平面向量的基本运算:设11(,)a x y =,22(,)b x y =;(0b ≠)= ;a b -= ;a b ⋅= (定义公式)= (坐标公式).a 在b 方向上的投影为. = (坐标公式) a b ⊥⇔ (一般表示) ⇔ (坐标表示) .a ∥b ⇔ (一般表示)⇔ (坐标表示).cos θ=夹角公式: = (坐标公式).2.若G 为ABC ∆的重心,则 =0;且G 点坐标为 ( , )3.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P ,A ,B 三点共线⇔ →OP =x →OA +y →OB 且 =14.三角形的四心重心:三角形三条 交点.外心:三角形三边 相交于一点. 内心:三角形三 相交于一点.垂心:三角形三边上 的相交于一点.5. 数列{n a }中n a 与n S 的关系n a =2.n S =2.n S =性质1.,,a b c ⇒成等差数列称b 为a 与c 的等差中项 2.若m n p q +=+, 则1.,,a b c ⇒成等比数列 称b 为a 与c 的等比中项 2.若m n p q +=+, 则7.常见数列的和:①1+2+3+……+n=②12+22+32+……+n 2=③13+23+33+……+n 3=8.一元二次不等式解的讨论.0>∆0=∆0<∆二次函数c bx ax y ++=2(0>a )的图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002>=++a c bx ax的解集)0(02>>++a c bx ax的解集)0(02><++a c bx ax9. 均值不等式: 若0a >,0b >,则 ⇔ ; 10. 重要不等式: 11.极值定理:已知y x ,都是正数,则有:(1)如果积xy 是定值p ,那么当y x =时和y x +有最小值 ; (2)如果和y x +是定值s ,那么当y x =时积xy 有最大值 .12.两个著名不等式:(1)平均不等式: 如果a ,b 都是正数,那么(当仅当a =b 时取等号)即:平方平均≥算术平均≥几何平均≥调和平均(a 、b 为正数) 特别地,222()22a b a b ab ++≤≤(当a = b 时,222()22a b a b ab ++==)),,,(332222时取等c b a R c b a c b a c b a ==∈⎪⎭⎫ ⎝⎛+++≥++ ⇒幂平均不等式:22122221)...(1...n n a a a na a a +++≥+++ (2)柯西不等式: .(当且仅当ad=bc 时取等号)第五部分: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1. 三视图与直观图:原图形与直观图面积之比为 2. 常见几何体表面积公式:圆柱的表面积 S= 圆锥的表面积S=圆台的表面积 S= 球的表面积 S= 3.常见几何体体积公式:柱体的体积 V= 锥体的体积 V=台体的体积 V= 球体的体积 V= 4. 常见空间几何体的有关结论:⑴棱锥的平行截面的性质:如果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那么所得的截面与底面 ,截面面积与底面面积的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棱锥高的 ;相应小棱锥与小棱锥的侧面积的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棱锥高的 . ⑵长方体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长分别为a ,b ,c ,则体对角线长为 ,全面积为 ,体积V= ⑶正方体的棱长为a ,则体对角线长为 ,全面积为 ,体积V= ⑷球与长方体的组合体: 长方体的外接球的直径=长方体的 长.球与正方体的组合体:正方体的内切球的直径=正方体的 , 正方体的棱切球的直径=正方体的 长, 正方体的外接球的直径=正方体的体 长. ⑸正四面体的性质:设棱长为a ,则正四面体的:① 高: ;②对棱间距离: ;③内切球半径: ;④外接球半径: 5. 空间向量中的夹角和距离公式:(1)空间中两点A 111(,,)x y z ,B 222(,,)x y z 的距离d = (2)异面直线夹角:(0,]2πθ∈cosθ= (两直线方向向量为,a b )(3)线面角:[0,]2πθ∈,且sin θ= (l ,n 为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4)二面角:[0,]θπ∈,且cos θ= (两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1n 和2n )(5)点到面的距离: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平面α内任一点为N ,点M 到平面α的距离d =6.直线的斜率:k = =(θ为直线的倾斜角,11(,)A x y 、22(,)B x y 为直线上的两点) 7. 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直线l 过点111(,)P x y ,且斜率为k ). 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b 为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111(,)P x y 、222(,)P x y 12x x ≠,12y y ≠).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a 、b 分别为直线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且0,0≠≠b a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其中A 、B 不同时为0). 8.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若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则:① 1l ∥2l ⇔ 且 ; .(2)若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则:①1l ∥2l ⇔ 且 ;②. 12l l ⊥⇔ . 9.距离公式:(1)点111(,)P x y ,222(,)P x y 之间的距离: (2)点00(,)P x y 到直线0Ax By C ++=的距离:(3)平行线间的距离:10Ax By C ++=与20Ax By C ++=的距离:10.圆的方程:(1)圆的标准方程:(2)圆的一般方程: ()0422>-+F E D 1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判断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与半径R 的大小关系 (1)当 时,直线和圆 (有两个交点);(2)当 时,直线和圆 (有且仅有一个交点); (3)当 时,直线和圆 (无交点);12.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判断圆心距d 与两圆半径和12R R +,半径差12R R -(12R R >)的大小关系:(1)当 时,两圆 ,有4条公切线; (2)当 时,两圆 ,有3条公切线; (3)当 时,两圆 ,有2条公切线; (4)当 时,两圆 ,有1条公切线; (5)当 时,两圆 ,没有公切线;13. 直线与圆相交所得弦长|AB|= (d 为直线的距离r 为半径) 14.椭圆的定义:(1)第一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21F F 、的距离和等于常数 的点的轨迹叫椭圆.这两个定点叫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焦距.(222c b a +=)(2)标准方程:焦点在x 轴上: ;焦点在y 轴上: .15.双曲线的定义:(1)第一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21F F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 的点的轨迹叫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焦距.(222a b c +=)(2)标准方程:焦点在x 轴上: ;焦点在y 轴上: . 16.抛物线的定义:(1)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点F 不在l 上)的距离的 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个定点是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是抛物线的准线.(2)标准方程:焦点在x 轴上: ;焦点在y 轴上: .17.离心率:e = (椭圆的离心率 ,双曲线的离心率 ,抛物线的离心率 )18.双曲线的渐近线:22221x y a b -=(0a >,0b >)的渐近线方程为 ,且与22221x y a b -=具有相同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2222x y a bλ-=. 19.过抛物线焦点的直线:倾斜角为θ的直线过抛物线22y px =的焦点F 且与抛物线交于11(,)A x y 、22(,)B x y 两点(10y >):|AF|= |BF|= |AB|= = x 1x 2= y 1y 2=1|AF| +1|BF|= 20.焦点三角形的面积:(1)椭圆:S= ;(2)双曲线:S= (12F PF θ∠=) 21.几何距离:(1)椭圆双曲线特有距离:①长轴(实轴): ; ②短轴(虚轴): ; ③两焦点间距离: .(2)焦准距:①椭圆、双曲线: ; ②抛物线: . (3)通径长:①椭圆、双曲线: ; ②抛物线: . 22.直线被曲线所截得的弦长公式:若弦端点为A ),(),,(2211y x B y x ,则|AB|= = = 23. 中点弦问题: 椭圆:k AB k OP = 双曲线:k AB k OP =第六部分:统计与概率1. 总体特征数的估计:⑴样本平均数⎺x= = ;⑵样本方差;S 2= = ; ⑶样本标准差S= 2.概率公式:⑴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概率公式:P(A+B)=⑵古典概型:基本事件的总数数为N ,随机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为M ,则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A)= ⑶几何概型:等)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试验的全部结果构成的积等)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构成事件A A P =)(3.离散型随机变量:⑴随机变量的分布列:①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p i ≥ , i=1,2,3,…; p 1+p 2+…=均值(又称期望):EX =方差:DX = 注:DX a b aX D b aEX b aX E 2)(;)(=++=+;③二项分布(独立重复试验):若X ~B (n , p ),则EX = , DX =注:k n k k n p p C k X P --==)1()(⑵条件概率: P (B|A )=注:0≤P (B|A )≤1⑶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P (AB )=第七部分:复数与计数原理1. 复数的基本概念:z a bi =+(a ,b R ∈)(1)实部: ;虚部: ; 虚数单位:i 2=(2)模:|z |= =(3)共轭复数:-z= (4)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 (5)复数相等:a+bi=c+di (a ,b ,c ,d ∈R )⇔2. 复数的基本运算: (1)加减法:(a+bi )+(c+di )= (a+bi )-(c+di )= (2)乘法:(a+bi )×(c+di )=(3)除法:(a+bi )÷(c+di )= 注:对虚数单位i ,有1 , ,1,4342414=-=-==+++n n n n i i i i i i.3.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1)完成一件事有n 类不同方案,在第1类方案中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方案中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方案中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 种不同的方法.(2)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1步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 步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种不同的方法. 4.排列数公式:= = ;=(m≤ n, m 、n ∈N*) 规定0!1=5.组合数公式: = (n ,m N *∈,且m n ≤);6. 组合数性质: ;7.二项式定理:(a+b )n = (rn C 叫做二项式系数)8.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T r+1= (r=0,1,2……,n )第八部分: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 极坐标→直角坐标cos sin x y ρθρθ=⎧⎨=⎩直角坐标→极坐标tan (0)y x x ρθ⎧=⎪⎨=≠⎪⎩2. 圆的极坐标方程:①以极点为圆心,a 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 ②以(,0)a )0(>a 为圆心, a 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 ③以(,)2a π)0(>a 为圆心,a 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④以(),(0)a a π>为圆心,a 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 ⑤以3,(0)2a a π⎛⎫> ⎪⎝⎭为圆心,a 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3. 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

高三数学公式必背知识点大全

高三数学公式必背知识点大全

高三数学公式必背知识点大全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公式是我们必备的知识点之一。

掌握了数学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数学题目,提高解题效率。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整理高三数学公式的必背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函数与方程1. 一次函数:y = kx + b一次函数是指次数为1的函数,其图像为一条直线。

k表示直线的斜率,b表示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

2. 二次函数:y = ax² + bx + c二次函数是指次数为2的函数,其图像为一条抛物线。

a表示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开口大小,b和c表示抛物线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

3. 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sin²θ + cos²θ = 1tanθ = sinθ / cosθ4. 指数函数的性质:a⁰ = 1a¹ = aaᵐ* aⁿ = aᵐ⁺ⁿa⁻ⁿ = 1 / aⁿ(aᵐ)ⁿ = aᵐⁿ5. 对数函数的性质:logₐ(1) = 0logₐ(a) = 1logₐ(m * n) = logₐ(m) + logₐ(n)logₐ(m / n) = logₐ(m) - logₐ(n)logₐ(mⁿ) = n * logₐ(m)6. 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对于二次方程ax² + bx + c = 0,它的解为 x = (-b ± √(b² - 4ac)) / (2a)其中,b² - 4ac被称为判别式,它可以判断二次方程的根的性质。

二、解析几何1. 直线的斜率公式:直线的斜率k = (y₂ - y₁) / (x₂ - x₁)其中,(x₁, y₁)和(x₂, y₂)为直线上的两个点的坐标。

2. 两点间距离公式:两点间的距离d = √((x₂ - x₁)² + (y₂ - y₁)²)其中,(x₁, y₁)和(x₂, y₂)为两个点的坐标。

3. 平面向量:平面向量的模长|a| = √(a₁² + a₂²)平面向量的数量积a · b = a₁b₁ + a₂b₂平面向量的向量积|a × b| = |a| * |b| * sinθ,其中θ为a和b之间的夹角。

新课标高考数学公式(精华版)

新课标高考数学公式(精华版)

1高考数学公式(精华版)1.子集个数:n 元集合有2n 个子集,有21n -个真子集,21n-个非空子集,22n-个非空真子集; 2.常见数集: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N N 、+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3.集合间的基本运算:(1)交集:公共元素;B A I (2)并集:全部元素(不能重复);B A Y (3)补集:除去公共元素而剩余的元素;A C U4.二次函数:2()(0)f x ax bx c a =++≠:判别式ac b 42-=∆;(1)0>∆时,图像与x 轴有两个交点; (2)0=∆时,图像与x 轴有一个交点; (3)0<∆时,图像与x 轴没有交点; 5.韦达定理:若21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两个根,则:a b x x -=+21,acx x =21.6.单调性:设1x ,2[,]x a b ∈,且12x x ≠,那么:(1)[]1212()()()0x x f x f x -->⇔[]1212()()0(),f x f x f x a b x x ->⇔-在上是增函数; (2)[]1212()()()0x x f x f x --<⇔[]1212()()0(),f x f x f x a b x x -<⇔-在上是减函数;(3)如果0)(>'x f ,则)(x f 为增函数;0)(<'x f ,则)(x f 为减函数;(4)增函数+增函数=增函数;减函数+减函数=减函数; 增函数-减函数=增函数;减函数-增函数=减函数; 7.奇偶性:(1)()()f x f x -=-⇔()f x 是奇函数⇔()f x 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0)0f =(若在0x =有定义)(2)()()f x f x -=⇔()f x 是偶函数⇔()f x 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3)奇函数±奇函数=奇函数;偶函数±偶函数=偶函数奇函数⨯奇函数=偶函数⨯偶函数=偶函数;奇函数⨯偶函数=奇函数8.对称性:(1)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a =对称2()()f a x f a x ⇔+=-(2)()f a x f x ⇔-=.(2)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2a bx +=对称()()f a mx f b mx ⇔+=-9.周期性:(1)()()f x f x a =-+或1()()f x f x a =+⇔()f x 是2T a =的周期函数;(2)()()f x f x a b ++=或()()f x f x a b ⋅+=(0b ≠)⇔()f x 是2T a =的周期函数;10.分数指数幂:n mnmaa=(0,,a m n N*>∈,且1n >).1m nm naa-=(0,,a m n N *>∈,且1n >). 11.对数运算规律:(1)指数与对数互换标准:log b a N b a N =⇔= (2)常用两个对数等式:②01log =a ③1log =a a(3)对数运算法则:log ()log log a a a MN M N =+;log log log aa a MM N N=-;log log n a a M n M = (4)对数的换底公式:log log log m a m N N a=(log log m na a nb b m =)12.常见函数的导函数:(1)0='C (C 为常数);(2)'1()()n n x nx n Q -=∈; (3)x x cos )(sin =';(4)x x sin )(cos -=';(5)x x 1)(ln =';ea x xa log 1)(log ='; (6)x x e e =')(; a a a x x ln )(=';(7)[]'''()()()()f x g x f x g x ±=±; (8)[]'''()()()()()()f x g x f x g x f x g x ⋅=+(9)[]'''2()()()()()(()0)()()f x f x g x f x g x g x g x g x ⎡⎤-=≠⎢⎥⎣⎦; (10)())()()]([x g x f x g f '⋅'='(11) []''()()cf x cf x =(常数与函数的积的导数,等于常数乘函数的导数);13.曲线的切线方程:函数)(x f y =在点0x 处的导数是曲线)(x f y =在))(,(00x f x P 处的切线的斜率为)(0x f ',相应的切线方程是3))((000x x x f y y -'=-.14.角度制与弧度制互化标准:3602rad π︒=,180rad π︒=,10.01745rad ︒≈,'157.35718rad ︒︒≈=15.扇形面积公式:1=2S rl 扇(其中r 为半径,l 为扇形的弧长) 16.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1)平方关系:1cos sin 22=+αα;(2)商数关系:αααtan cos sin =; 17.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212(1)sin ,(sin()2(1)s ,nn n n co n απαα-⎧-⎪+=⎨⎪-⎩为偶数)(为奇数),212(1)s ,cos()2(1)sin ,nn co n n n απαα+⎧-⎪+=⎨⎪-⎩(为偶数)(为奇数) eg :ααπcos )2sin(=- ααπsin )2cos(=- ααπsin )sin(=-ααπcos )cos(-=- ααπcos )2sin(=+ 18.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正切公式:cos()cos cos sin sin cos()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αβαβαβ+=-⎧⎨-=+⎩ ;sin()sin cos cos sin sin()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αβαβαβ+=+⎧⎨-=-⎩ βα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βα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19.二倍角公式:αααcos sin 22sin = ααα2tan 1tan 22tan -=ααααα2222sin 211cos 2sin cos 2cos -=-=-=20.降次(幂)公式: 21cos 2sin 2αα-=21cos 2cos 2αα+=1sincos sin 22ααα= 21.辅助角公式:sin cos )a x b x x ϕ±=±,其中tan baϕ=4特别的,有:sin cosx x x +=sin cos )4x x x π-=-cos 2sin()6x x x π+=+cos 2sin(x x x -=sin 2sin()3x x x π=+,sin 2sin(3x x x =23.三角函数图像的变换:(1)左右平移:左加右减;(2)周期变换:伸长缩短;在ABC ∆中,R CcB b A a 2sin sin sin ===. 22cos bc A -,222b c cos 2a A bc+-=; 22cos ac B -,222cos 2a c b B ac+-=;22cos ab C -,222cos 2a b c C ab +-=;)sin B C +=,cos()cos A B C +=-,(π=++C B A ,︒180)(2)若ABC ∆是锐角三角形,则sin cos A B >27.面积公式:111sin ()222ABC S ah ab C a b c r ∆===++(r 为ABC ∆内切圆半径)528.平面向量的基本运算:设11(,)a x y =r ,22(,)b x y =r;(1)1212(,)a b x x y y +=++r r ,1212(,)a b x x y y -=--r r;1212a b x x y y ⋅=+r r(2)若ar ∥br ⇔1221=-y x y x ,若a b ⊥r r ⇔12120a b x x y y ⋅=+=r r(3)cos ,cos ,a b a b a b a b a b a b⋅⋅=<>⇔<>=r rr r r r r r r r r r2121y x +=29.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已知OP xOA yOB =+u u u r u u u r u u u r,若A 、P 、B 三点共线1x y ⇔+=30.若G 为ABC ∆的重心,则0GA GB G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r,且(,)33A B C A B Cx x x y y y G ++++31.数列中n a 与n S 的关系:2111≥=-⎩⎨⎧=-n n S S S a n n n32.等差数列及其性质:(1)通项公式:1(1)()n m a a n d a n m d =+-=+-;(2)前n 项和:1()2n n n a a S +=1(1)2n n na d -=+; (3)若c b a 、、依次成等差数列,则有:b c a 2=+;(4)若m n p q +=+,则m n p q a a a a +=+;特别地,若2m n t +=,则2m n t a a a +=;(5)n S ,2n n S S -,32n n S S -成等差数列,且公差为2n d ; 33.等比数列及其性质:(1)通项公式:11n n m n m a a q a q --==;(2)前n 项和:11(1),11,1n n a q q S q na q ⎧-≠⎪=-⎨⎪=⎩(3)若c b a 、、依次成等比数列,则有:2b c a =⋅;(4)若m n p q +=+,则m n p q a a a a ⋅=⋅;特别地,若2m n t +=,则2m n t a a a ⋅=;(5)n S ,2n n S S -,32n n S S -成等比数列,且公比为n q ; 34.均值不等式:222a b ab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 ab b a 2≥+(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 “一6正、二定、三相等”35.常见几何体表面积公式:(1)圆柱:222S rl r ππ=+ (2)圆锥:2S rl r ππ=+(3)圆台:'22'()S r r r l rl π=+++ (4)球:24S R π=36.常见几何体体积公式:(1)柱体的体积公式V Sh =(其中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2)锥体的体积公式13V Sh =(其中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 (3)台体的体积公式'1()3V S S h =(其中'S ,S 分别为上、下底面面积,h 为高) (4)球的体积公式343V R π=(其中R 为球半径) 37:空间线面关系证明思路: (1)线线平行:①三角形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②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③两平行平面的垂线平行;(2)线面平行:①(平面外)直线与平面内一直线平行,则这条直线与平面平行;②两平面平行,其中一平面内一直线平行于另一平面; (3)面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这两个平面平行;(4)线线垂直:①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线垂直于底边(即是高线);②矩形的邻边垂直、菱形的对角线垂直;③直线垂直于平面则垂直于平面内的任意直线;④三垂线定理:平面内一直线与该平面的一条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垂直,则这条直线与这条斜线垂直;三垂线逆定理也成立;(5)线面垂直:①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则垂直于这个平面;②两个平面垂直,其中一个平面内一直线垂直于两个平面的相交直线,则这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6)面面垂直:其中一个平面内一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则两平面垂直。

高考数学必考必背公式全集

高考数学必考必背公式全集

log log m n a a n b b m =log log log a a aMM N N-=一、 对数运算公式。

1. log 10a =2. log 1a a =3. log log log a a a M N MN +=4.5.log log n a a M n M =6.7. log a M a M =8. 9. 10.二、 三角函数运算公式。

1. 同角关系:2. 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 符号看象限。

x x k x x k x x k tan )2tan(cos )2cos(sin )2sin(=+=+=+πππ x x x x x x tan )tan(cos )cos(sin )sin(-=-=--=- x x xx xx tan )2tan(cos )2cos(sin )2sin(-=-=--=-πππx x x x xx tan )tan(cos )cos(sin )sin(=+-=+-=+πππ xx xx xx tan )tan(cos )cos(sin )sin(-=--=-=-πππ3. 两角和差公式:sin()sin cos sin cos αβαβαα±=± cos()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m二倍角公式:sin 22sin cos ααα= 2222cos 2cos 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4. 辅助角公式:)sin(cos sin 22ϕθθθ++=+b a b a , 其中, 2||,tan ,0πϕϕ<=>a b a5. 降幂公式(二倍角余弦变形):6.角函数定义:角α中边上任意一点P 为),(y x , 设r OP =||则:,cos ,sin rxr y ==ααx y =αtansin tan cos ααα=22sin cos 1αα+=21cos 2cos 2αα+=21cos 2sin 2αα-=log log log a b a N N b=1log log b a a b =1log log a a Mn =tan tan tan()1tan tan αβαβαβ±±=m 22tan tan 21tan ααα=-三、 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

2024年高考数学知识点及公式整理汇总.doc

2024年高考数学知识点及公式整理汇总.doc

2024年高考数学知识点及公式整理汇总高中数学重点知识点全总结1、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2、对映射的概念了解吗?映射f:A→B,是否注意到A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 中与之对应元素的唯一性,哪几种对应能构成映射?(一对一,多对一,允许B中有元素无原象。

)3、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4、反函数存在的条件是什么?(一一对应函数)求反函数的步骤掌握了吗?(①反解x;②互换x、y;③注明定义域)5、反函数的性质有哪些?①互为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②保存了原来函数的单调性、奇函数性;6、函数f(x)具有奇偶性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是什么?(f(x)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1、抽样方法主要有:简单随机抽样(抽签法、随机数表法)常常用于总体个数较少时,它的特征是从总体中逐个抽取;系统抽样,常用于总体个数较多时,它的主要特征是均衡成若干部分,每部分只取一个;分层抽样,主要特征是分层按比例抽样,主要用于总体中有明显差异,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相等,体现了抽样的客观性和平等性。

2、对总体分布的估计——用样本的频率作为总体的概率,用样本的期望(平均值)和方差去估计总体的期望和方差。

3、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在此规定下向量可以在平面(或空间)平行移动而不改变。

4、并线向量(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

规定零向量与任意向量平行。

1、三类角的求法:①找出或作出有关的角。

②证明其符合定义,并指出所求作的角。

③计算大小(解直角三角形,或用余弦定理)。

2、正棱柱——底面为正多边形的直棱柱正棱锥——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

正棱锥的计算集中在四个直角三角形中:3、怎样判断直线l与圆C的位置关系?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比较。

直线与圆相交时,注意利用圆的“垂径定理”。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总结大全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总结大全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总结大全高考数学中涉及的公式非常多,但是最重要的是理解和掌握公式的应用方法。

下面是一些高考数学中必背的公式总结:1. 二次函数:一般式为f(x) = ax^2 + bx + c,其中a≠0,顶点坐标为(-b/2a,f(-b/2a)),判别式D=b^2-4ac,当D>0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当D=0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当D<0时,无实根。

2. 三角函数:sin^2θ+cos^2θ=1,tanθ=sinθ/cosθ,cotθ=cosθ/sinθ,secθ=1/cosθ,cscθ=1/sinθ。

3. 平面几何:三角形周长公式P=a+b+c,其中a,b,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三角形面积公式S=1/2bh,其中b为底边长,h为底边上的高。

4. 解三角形: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其中a,b,c为三角形的三条边长,A,B,C为对应的角度,R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余弦定理c^2=a^2+b^2-2abcosC,其中c为对应的边长,C为对应的角度。

5. 空间几何:球体积公式V=4/3πr^3,其中r为球体的半径;球体表面积公式A=4πr^2;立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根据不同的几何体而有所不同,例如立方体的体积公式V=a^3,表面积公式A=6a^2,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c,表面积公式A=2(ab+bc+ca),圆柱体的体积公式V=πr^2h,表面积公式A=2πrh+2πr^26. 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化简:sin(A±B)=sinAcosB±cos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sin2A=2sinAcosA,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7.数列和等差数列:数列前n项和公式S_n=(a_1+a_n)n/2,其中a_1为首项,a_n为末项,n为项数;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S_n=n(a_1+a_n)/2,其中a_1为首项,a_n为末项,n为项数。

高三数学必背公式和知识点

高三数学必背公式和知识点

高三数学必背公式和知识点数学是高中阶段学习中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于高三学生来说,熟悉并掌握数学的基本公式和知识点是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的关键。

下面将介绍高三数学必背的一些公式和知识点。

一、导数与微分1. 基本导数公式- 若$f(x)=k$,则$f'(x)=0$;- 若$f(x)=x^n$,则$f'(x)=nx^{n-1}$;- 若$f(x)=e^x$,则$f'(x)=e^x$;- 若$f(x)=\ln{x}$,则$f'(x)=\frac{1}{x}$;- 若$f(x)=\sin{x}$,则$f'(x)=\cos{x}$。

2. 常用导数公式- $(a^x)'=a^x\ln{a}$;- $(\log_a{x})'=\frac{1}{x\ln{a}}$;- $(\sin{x})'=\cos{x}$;- $(\cos{x})'=-\sin{x}$;- $(\tan{x})'=\sec^2{x}$。

3. 高阶导数公式- $(x^n)'=nx^{n-1}$;- $(\sin{x})^{(n)}=\sin{(x+n\pi/2)}$;- $(\cos{x})^{(n)}=\cos{(x+n\pi/2)}$。

4. 微分- 若$y=f(x)$,则$dy=f'(x)dx$;- 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u\pm v)'=u'+v'$,$(uv)'=u'v+uv'$。

二、积分与定积分1. 基本积分公式- $\int kdx=kx$;- $\int x^ndx=\frac{1}{n+1}x^{n+1}+C, (n\neq -1)$;- $\int \frac{1}{x}dx=\ln{|x|}+C$。

2. 常用积分公式- $\int e^xdx=e^x+C$;- $\int \sin{xdx}=-\cos{x}+C$;- $\int \cos{xdx}=\sin{x}+C$;- $\int \frac{1}{1+x^2}dx=\arctan{x}+C$;- $\int \frac{1}{\sqrt{1-x^2}}dx=\arcsin{x}+C$。

[高考]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高考]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一) 集合1. 基本概念:集合、元素;有限集、无限集;空集、全集;符号的使用.2. 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形表示法. 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如果B A ⊆,同时A B ⊆,那么A = B. 如果C A C B B A ⊆⊆⊆,那么,.[注]:①Z = {整数}(√) Z ={全体整数} (×)②已知集合S 中A 的补集是一个有限集,则集合A 也是有限集.(×)(例:S=N ; A=+N ,则C s A= {0}) ③ 空集的补集是全集.④若集合A =集合B ,则C B A = ∅, C A B = ∅ C S (C A B )= D ( 注 :C A B = ∅). 3. ①{(x ,y )|xy =0,x ∈R ,y ∈R }坐标轴上的点集. ②{(x ,y )|xy <0,x ∈R ,y ∈R}二、四象限的点集.③{(x ,y )|xy >0,x ∈R ,y ∈R } 一、三象限的点集. [注]:①对方程组解的集合应是点集. 例: ⎩⎨⎧=-=+1323y x y x 解的集合{(2,1)}.②点集与数集的交集是φ. (例:A ={(x ,y )| y =x +1} B={y |y =x 2+1} 则A ∩B =∅)4. 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 个. ②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 ③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5. ⑴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 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 例:①若325≠≠≠+b a b a 或,则应是真命题.解:逆否:a = 2且 b = 3,则a+b = 5,成立,所以此命题为真. ②且21≠≠y x 3≠+y . 解:逆否:x + y =3x = 1或y = 2.21≠≠∴y x 且3≠+y x ,故3≠+y x 是21≠≠y x 且的既不是充分,又不是必要条件.⑵小范围推出大范围;大范围推不出小范围. 3. 例:若255 x x x 或,⇒. 4. 集合运算:交、并、补.{|,}{|}{,}A B x x A x B A B x x A x B A x U x A ⇔∈∈⇔∈∈⇔∈∉U 交:且并:或补:且C 5. 主要性质和运算律(1) 包含关系:,,,,,;,;,.U A A A A U A U A B B C A C A B A A B B A B A A B B ⊆Φ⊆⊆⊆⊆⊆⇒⊆⊆⊆⊇⊇C(2) 等价关系:U A B A B A A B B AB U ⊆⇔=⇔=⇔=C (3) 集合的运算律:交换律:.;A B B A A B B A ==结合律:)()();()(C B A C B A C B A C B A == 分配律:.)()()();()()(C A B A C B A C A B A C B A == 0-1律:,,,A A A U A A U A U Φ=ΦΦ===等幂律:.,A A A A A A ==求补律:A ∩C U A =φ A ∪C U A =U C U U =φ C U φ=U反演律:C U (A ∩B)= (C U A )∪(C U B ) C U (A ∪B)= (C U A )∩(C U B )6. 有限集的元素个数定义:有限集A 的元素的个数叫做集合A 的基数,记为card( A)规定 card(φ) =0.基本公式:(1)()()()()(2)()()()()()()()()card A B card A card B card A B card A B C card A card B card C card A B card B C card C A card A B C =+-=++---+(3) card ( U A )= card(U)- card(A)(二)含绝对值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延伸 1.整式不等式的解法根轴法(零点分段法)①将不等式化为a 0(x-x 1)(x-x 2)…(x-x m )>0(<0)形式,并将各因式x 的系数化“+”;(为了统一方便)②求根,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③由右上方穿线,经过数轴上表示各根的点(为什么?);④若不等式(x 的系数化“+”后)是“>0”,则找“线”在x 轴上方的区间;若不等式是“<0”,则找“线”在x 轴下方的区间.x(自右向左正负相间)则不等式)0)(0(0022110><>++++--a a x a x a x a n n n n 的解可以根据各区间的符号确定.原命题若p 则q 逆命题若q 则p 互为逆否互逆否互逆否互特例① 一元一次不等式ax>b 解的讨论;②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box>0(a>0)解的讨论.0>∆0=∆0<∆二次函数c bx ax y ++=2(0>a )的图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002>=++a c bx ax有两相异实根)(,2121x x x x <有两相等实根ab x x 221-==无实根的解集)0(02>>++a c bx ax{}21x x x x x ><或⎭⎬⎫⎩⎨⎧-≠a b x x 2R 的解集)0(02><++a c bx ax{}21x x xx <<∅∅2.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1)标准化:移项通分化为)()(x g x f >0(或)()(x g x f <0);)()(x g x f ≥0(或)()(x g x f ≤0)的形式, (2)转化为整式不等式(组)⎩⎨⎧≠≥⇔≥>⇔>0)(0)()(0)()(;0)()(0)()(x g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3.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1)公式法:c b ax <+,与)0(>>+c c b ax 型的不等式的解法.(2)定义法:用“零点分区间法”分类讨论.(3)几何法: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题. 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1)根的“零分布”:根据判别式和韦达定理分析列式解之.(2)根的“非零分布”:作二次函数图象,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列式解之. (三)简易逻辑1、命题的定义: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整理(衡水中学高中数学组)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整理(衡水中学高中数学组)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整理(衡水中学高中数学组)衡水中学是中国著名的中学,高中数学组整理的高考数学必背公式如下:1.二项式定理:(a+b)^n = C(n,0) * a^n * b^0 + C(n,1) * a^(n-1) * b^1+ ... + C(n,n) * a^0 * b^n2.二次根式相加减公式:设a,b是任意实数,且a > b根号(a) ±根号(b) =根号((a ± b) ± 2 *根号(a) *根号(b)))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设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c = 0 (其中a ≠ 0)有两个根x_1和x_2则有以下关系成立:x_1 + x_2 = -b/ax_1 * x_2 = c/a4.三角函数和三角恒等式:- sin(A ± B) = sin(A) * cos(B) ± cos(A) * sin(B)- cos(A ± B) = cos(A) * cos(B) ∓ sin(A) * sin(B)- tan(A ± B) = (tan(A) ± tan(B)) / (1 ∓ tan(A) * tan(B)) - sin^2(A) + cos^2(A) = 1- 1 + tan^2(A) = sec^2(A)- 1 + cot^2(A) = cosec^2(A)5.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sin(A ± B) = sin(A) * cos(B) ± cos(A) * sin(B)cos(A ± B) = cos(A) * cos(B) ∓ sin(A) * sin(B)tan(A ± B)= (tan(A) ± tan(B)) / (1 ∓ tan(A) * tan(B)) 6.三角函数的倍角公式:sin(2A) = 2 * sin(A) * cos(A)cos(2A) = cos^2(A) - sin^2(A) = 2 * cos^2(A) - 1 = 1 - 2 * sin^2(A)tan(2A) = 2 * tan(A) / (1 - tan^2(A))除了以上公式之外,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数学公式和定理也值得掌握和熟练运用,比如导数和微分积分的基本公式、平面几何的性质和定理、概率和统计的公式等等。

高考数学知识点公式大全

高考数学知识点公式大全

cos( 3π /2+ α)= sin α tan( 3π /2+ α)=- cot α cot( 3π /2+α)=- tan α sin(3π /2-α)=- cos α cos( 3π /2- α)=- sin α tan( 3π /2- α)= cot α cot( 3π /2-α)= tan α (以上 k∈Z) 注意:在做题时,将 a 看成锐角来做会比较好做。 诱导公式记忆口诀 ※规律总结※ 上面这些诱导公式可以概括为: 对于 π /2*k ±∈αZ(k)的三角函数值, ① 当 k 是偶数时,得到 α的同名函数值,即函数名不改变; ② 当 k 是奇数时,得到 α相应的余函数值,即 sin → cos;cos → sin;tan → cot,cot → tan. (奇变偶不变) 然后在前面加上把 α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 (符号看象限) 例如: sin(2 -πα=)sin(4 ·π- α/2,)k=4 为偶数,所以取 sin α。 当 α是锐角时, 2π- α∈ (270 °, 360°),sin(2 -πα)<0,符号为 “- ”。 所以 sin(2 -πα=)- sin α
sin(α+β)= sin α cos+βcos α sin β sin(α-β)= sin α cos-βcos α sin β cos( α+ β)= cos α cos-βsin α sin β cos( α- β)= cos α cos+βsin α sin β tan( α+ β)= (tan α +tan/β()1-tan α tan β) tan( α- β)= (tan α-tan β/)(1+ tan α· tan β) 二倍角公式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升幂缩角公式) sin2 α=2sin α cos α cos2 α=cos^2( α-)sin^2( α=)2cos^2( α-)1=1-2sin^2( α) tan2 α=2tan α /[-1 tan^2( α )] 半角公式 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降幂扩角公式) sin^2( α /=2)(1- cos α/)2 cos^2( α /=2) (1+cos α/)2 tan^2( α /=2) (1-cos α/)(1+ cos α) 另也有 tan( α /2)=-(1 cos α )/sin α =sin α /(1+cos α) 万能公式 万能公式 sin α =2tan( α /2)/[1+tan^2( α /2)] cos α =[-1tan^2( α /2)]/[1+tan^2( α /2)] tan α =2tan( α /2-)t/a[1n^2( α /2)]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整理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整理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整理高考数学必背公式整理高考数学中,公式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解题,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下面是一份高考数学必背公式整理,包括代数、几何和概率三个方面的公式。

一、代数公式1. 二项式展开公式:(a+b)^2 = a^2 + 2ab + b^2(a-b)^2 = a^2 - 2ab + b^2(a+b)(a-b) = a^2 - b^22. 平方差公式:a^2 - b^2 = (a+b)(a-b)3. 一次二次因式分解:ax^2 + bx + c = a(x-x1)(x-x2),其中x1、x2为二次方程的根4. 关于指数和对数的常用公式:log(a*b) = loga + logblog(a/b) = loga - logblog(a^n) = nlogaa^x * a^y = a^(x+y)a^x / a^y = a^(x-y)a^-x = 1/a^xloga a^x = x二、几何公式1. 三角函数相关公式:sin^2θ + cos^2θ = 11 + tan^2θ = sec^2θ1 + cot^2θ = csc^2θ2. 三角函数和角度的关系:sin(-θ) = -sinθcos(-θ) = cosθtan(-θ) = -tanθsin(π/2-θ) = cosθcos(π/2-θ) = sinθtan(π/2-θ) = cotθ3. 直角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sinθ = 对边/斜边cosθ = 邻边/斜边tanθ = 对边/邻边4. 圆相关公式:圆的周长:C = 2πr圆的面积:A = πr^2圆的弧长:L = 2πr * (θ/360°)扇形面积:A = 1/2 r^2 θ三、概率公式1. 基本概率公式:P(A) = n(A)/n(S),其中P(A)表示事件A发生的概率,n(A)表示事件A的样本空间,n(S)表示样本空间的元素个数2. 条件概率公式:P(A|B) = P(A∩B)/P(B),其中P(A|B)表示在事件B已经发生的情况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P(A∩B)表示事件A和事件B同时发生的概率,P(B)表示事件B发生的概率3. 乘法公式:P(A∩B) = P(A) * P(B|A),其中P(A∩B)表示事件A和事件B同时发生的概率,P(A)表示事件A发生的概率,P(B|A)表示在事件A已经发生的情况下事件B发生的概率4. 加法公式:P(A∪B) = P(A) + P(B) - P(A∩B),其中P(A∪B)表示事件A和事件B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P(A)表示事件A发生的概率,P(B)表示事件B发生的概率,P(A∩B)表示事件A和事件B同时发生的概率以上是一些高考数学必背公式的整理。

高考必记数学公式汇总

高考必记数学公式汇总

高考必记数学公式汇总1. 一元一次方程:ax + b = 0-解的公式:x=-b/a2. 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 解的公式:x = (-b ± √(b^2 - 4ac)) / (2a)3.三角函数:- 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 余弦定理:c^2 = a^2 + b^2 - 2abcosC- 正切定理:tanA = a/b4.平面几何:-点到直线的距离:d=,Ax+By+C,/√(A^2+B^2)-平行线的性质: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垂直线的性质:两条直线的斜率的乘积等于-15.统计与概率:-高斯分布:P(x)=(1/(√(2π)σ))*e^(-((x-μ)^2/(2σ^2))) - 期望值计算:E(x) = ∑(xi * P(xi))- 方差计算:Var(x) = ∑((xi - E(x))^2 * P(xi))6.矩阵:-矩阵乘法:若A是一个mxn的矩阵,B是一个nxp的矩阵,那么它们的乘积C是一个mxp的矩阵,其中C的第i行第j列元素为A的第i行与B的第j列的乘积之和。

7.三角函数补充:- 反正弦函数:sin^(-1)(x)- 反余弦函数:cos^(-1)(x)- 反正切函数:tan^(-1)(x)8.指数与对数函数:-指数函数的性质:a^m*a^n=a^(m+n)- 对数函数的性质:log(a) * log(b) = log(a*b)9.数列与数学归纳法:-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n = a1 + (n-1)d-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 = (n/2)(a1 + an)-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n = a1 * r^(n-1)-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n=a1*(1-r^n)/(1-r)10.导数与微分:- 基本导数公式:(常数)' = 0,(x^n)' = nx^(n-1),(e^x)' = e^x,(sinx)' = cosx,(cosx)' = -sinx-链式法则:(f(g(x)))'=f'(g(x))*g'(x)11.不等式与绝对值:-绝对值不等式性质:,a*b,=,a,*,b,a+b,≤,a,+,b- 一次不等式:ax + b > 0 (a ≠ 0)- 二次不等式:ax^2 + bx + c > 0 (a ≠ 0)这些是高考中常见的一些数学公式,掌握并熟练运用它们可以帮助你在数学考试中提高得分。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和知识点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和知识点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和知识点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公式和知识点的记忆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在高考数学中,对于公式的熟悉程度直接决定了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考数学必备的公式和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备战高考有所帮助。

一、函数1. 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 y = kx + b,其中 k 表示斜率,b 表示截距。

2. 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 y = ax^2 + bx + c,其中 a 表示抛物线的开口方向,a>0 表示开口向上,a<0 表示开口向下。

二、直线和曲线1. 直线的斜率 k = (y2 - y1) / (x2 - x1)。

2. 直线的截距 b = y - kx,其中 (x, y) 是直线上的一个点。

3. 判定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 x 轴截距为 b1 = -b / k,y轴截距为 b2 = b。

4. 曲线的极限:当 x 趋近于 a 时,若存在一个常数 L,使得函数值 f(x) 趋近于 L,则称函数 f(x) 在 x=a 处有极限 L。

三、三角函数1. sinA = a / c,cosA = b / c,tanA = a / b,其中 c 表示斜边,a 表示对边,b 表示邻边。

2. 正弦定理:a / sinA = b / sinB = c / sinC。

3. 余弦定理:a^2 = b^2 + c^2 - 2bc*cosA。

四、平面几何1. 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定理:设两个三角形 ABC 和 A'B'C',若有三个边对应成比例,则可以推出两个三角形对应的角相等。

2. 两条平行线与一条横截线的对应角相等,即内错角和外错角互为补角。

3. 圆的面积公式:S = πr^2。

五、立体几何1.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若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相互垂直,则两者垂直。

2. 圆柱体的体积公式:V = πr^2h。

3. 球体的表面积公式:S = 4πr^2。

六、概率与统计1. 组合公式:C(n, m) = n! / (m!(n-m)!),表示从 n 个数中取出 m 个数的组合数。

新高考数学必背公式

新高考数学必背公式

一、代数部分平方差公式:公式:a² - b² = (a + b)(a - b)全平方公式:公式:a²± 2ab + b² = (a ± b)²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立方和公式:a³ + b³ = (a + b)(a² - ab + b²)立方差公式:a³ - b³ = (a - b)(a² + ab + b²)因式分解公式:a² - b² = (a + b)(a - b),a³ + b³ = (a + b)(a² - ab + b²),等等。

集合运算性质:并集:A∪B=B∪A,A∪A=A,A∪∅=∅∪A=A交集:A∩B=B∩A,A∩A=A,A∩∅=∅∩A=∅德·摩根定律:(A∩B)=(A)∪(B)(A∪B)=(A)∩(B)不等式性质:如果a<b,c<d,那么a+c<b+d如果a<b,c>0,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ac>bc基本不等式:a+b≥2(a,b∈R+),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柯西不等式:二维柯西不等式:(a+b)(c+d)≥(ac+bd),当且仅当ad=bc时成立伯努利不等式:对于实数x>-1,n≥1时,有(1+x)n≤1+nx成立,当且仅当n=0,1,或x=0时,等号成立。

二、三角函数部分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sin = 对边/斜边cosθ = 邻边/斜边tanθ = 对边/邻边三角函数的和差公式:sin(α + β) = sinαcosβ + cosαsinβcos(α + β) = cosαcosβ - sinαsinβtan(α + β) = (tanα + tanβ) / (1 - tanαtanβ)三角函数的倍角公式:sin2α = 2sinαcosαcos2α = cos²α - sin²αtan2α = 2tanα / (1 - tan²α)三、几何部分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周长:C = 2πr面积:S = π*r²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 = 1/2 * 底 * 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 = 底 * 高四、微积分部分导数的定义:(x) = lim(Δx→0) [f(x + Δx) - f(x)] / Δx 积分的基本公式:∫f(x)dx = f(x) + C(C为常数)。

高考必备数学公式大全

高考必备数学公式大全

高考必备数学公式大全一、集合。

1. 集合的基本运算。

- 交集:A∩ B={xx∈ A且x∈ B}- 并集:A∪ B ={xx∈ A或x∈ B}- 补集:∁_UA={xx∈ U且x∉ A}(U为全集)2. 集合元素个数公式。

- n(A∪ B)=n(A)+n(B)-n(A∩ B)二、函数。

1. 函数的定义域。

- 分式函数y = (f(x))/(g(x)),定义域为g(x)≠0的x的取值范围。

- 偶次根式函数y=sqrt[n]{f(x)}(n为偶数),定义域为f(x)≥slant0的x的取值范围。

2. 函数的单调性。

- 设x_1,x_2∈[a,b]且x_1,对于函数y = f(x)- 若f(x_1),则y = f(x)在[a,b]上是增函数,f^′(x)≥slant0(可导函数时)。

- 若f(x_1)>f(x_2),则y = f(x)在[a,b]上是减函数,f^′(x)≤slant0(可导函数时)。

3. 函数的奇偶性。

- 对于函数y = f(x),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 若f(-x)=f(x),则y = f(x)是偶函数,其图象关于y轴对称。

- 若f(-x)= - f(x),则y = f(x)是奇函数,其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4. 一次函数y=kx + b(k≠0)- 斜率k=frac{y_2-y_1}{x_2-x_1},截距为b。

5. 二次函数y = ax^2+bx + c(a≠0)- 对称轴x =-(b)/(2a)。

- 顶点坐标(-(b)/(2a),frac{4ac - b^2}{4a})。

- 当a>0时,函数开口向上,在x =-(b)/(2a)处取得最小值frac{4ac -b^2}{4a};当a<0时,函数开口向下,在x =-(b)/(2a)处取得最大值frac{4ac -b^2}{4a}。

6. 指数函数y = a^x(a>0,a≠1)- 性质:当a > 1时,函数在R上单调递增;当0 < a < 1时,函数在R上单调递减。

高考数学知识点和公式总结大全

高考数学知识点和公式总结大全

高考数学知识点和公式总结大全高考数学公式总结必背常用的诱导公式公式一: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sin(2kπ+α)=sinα (k∈Z)cos(2kπ+α)=cosα (k∈Z)tan(2kπ+α)=tanα (k∈Z)cot(2kπ+α)=cotα (k∈Z)公式二: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α公式三: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α)=-sinαcos(-α)=cosαtan(-α)=-tanαcot(-α)=-cotα公式四: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α公式五: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2π-α)=-sinαcos(2π-α)=cosαtan(2π-α)=-tanαcot(2π-α)=-cotα公式六: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2+α)=cosαcos(π/2+α)=-sinαtan(π/2+α)=-cotαcot(π/2+α)=-tanαsin(π/2-α)=cosαcos(π/2-α)=sinαtan(π/2-α)=cotαcot(π/2-α)=tanαsin(3π/2+α)=-cosαcos(3π/2+α)=sinαtan(3π/2+α)=-cotαcot(3π/2+α)=-tanαsin(3π/2-α)=-cosαcos(3π/2-α)=-sinαtan(3π/2-α)=cotαcot(3π/2-α)=tanα(以上k∈Z)注意:在做题时,将a看成锐角来做会比较好做。

2024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4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4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 集合。

- 集合的概念: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不属于),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韦恩图)。

- 集合间的关系:子集(包含、真包含)、相等集合的判定与性质。

- 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补集的定义、性质和运算规则。

例如:A∩ B = {xx∈ A且x∈ B},A∪ B={xx∈ A或x∈ B},∁_U A={xx∈ U且x∉ A}(U为全集)。

2. 常用逻辑用语。

- 命题:命题的概念(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命题的真假性判断。

- 四种命题: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相互关系(互为逆否命题同真同假)。

-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若pRightarrow 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若pLeftrightarrow q,则p是q的充要条件。

- 逻辑联结词:“且”(∧)、“或”(∨)、“非”(¬)的含义和真假判断规则。

例如:p∧ q为真当且仅当p真且q真;p∨ q为真当且仅当p真或q真;¬ p 的真假与p相反。

二、函数。

1. 函数的概念。

- 函数的定义:设A,B是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 = 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 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

- 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

定义域是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值域是函数值y = f(x)的取值集合;同一函数的判定(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相同)。

2. 函数的性质。

- 单调性:设函数y = 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_1,x_2,当x_1 < x_2时,都有f(x_1)(或f(x_1)>f(x_2)),那么就说函数y = 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

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有定义法、导数法等。

- 奇偶性:对于函数y = 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 - f(x)(或f(-x)=f(x)),那么函数y = f(x)是奇函数(或偶函数)。

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高考前重点知识回顾第一章-集合(一)、集合: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①n个元素的子集有2n个。

n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1个。

n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2个。

[注]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

2、集合运算:交、并、补.(三)简易逻辑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或q(记作“p∨q”);p且q(记作“p ∧q”);非p(记作“┑q”) .1、“或”、“且”、“非”的真假判断4、四种命题的形式及相互关系: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否命题:若┑P则┑q;逆否命题:若┑q则┑p。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q那么我们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若pq且qp,则称p是q的充要条件,记为p⇔q。

第二章-函数一、函数的性质(1)定义域:(2)值域:(3)奇偶性:(在整个定义域内考虑)①定义:①偶函数:,②奇函数:②判断方法步骤:a.求出定义域;b.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c.求;d。

比较或的关系。

(4)函数的单调性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⑴若当x1<x2时,都有f(x1)<f(x2),则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⑵若当x1<x2时,都有f(x1)〉f(x2),则说f(x) 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对数函数y=log a x(a>0且a1)的图象和性质:⑴对数、指数运算:⑵()与()互为反函数。

第三章数列1。

⑴等差、等比数列:(2)数列{}的前项和与通项的关系:第四章-三角函数一.三角函数1、角度与弧度的互换关系:360°=2 ;180°= ;1rad=°≈57。

高考数学常用公式及重要知识记忆检查

高考数学常用公式及重要知识记忆检查
x1 x2
(2)设函数 y f (x)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如果 f (x) 0,则 f (x)为增函数;如果 f (x) 0,
则 f (x)为减函数.
⑶单调性性质: ①增函数+增函数=增函数;②减函数+减函数=减函数;③增函数-减函数=增函数;④减函数增函数=减函数;
注:上述结果中的函数的定义域一般情况下是要变的,是等号左边两个函数定义域的交集。
⑵ f x a f x a或 f x 2a f x a 0恒成立,则 y f x是周期为2a的周
期函数
⑶若 y f x是偶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 x a对称,则是周期为2 a的周期函数
⑷若 y f x是奇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 x a对称,则是周期为4 a的周期函数
⑸ y f x对 xR时,
存在某 x,不成立
原结论
至少有一个
至多有一个
至少有n个 至多有n个
p或q
对任何 x,不成立存在某 x,成立 p且q
反设词
一个也没有
至少有两个
至多有(n 1)个 至少有(n 1)个 p且q
p或q
12.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如右图所示
原命题
“若p则q”






否命题
“若p则q”
互逆 否

逆否 互逆
逆命题
f (x) f (x a) 0,或 f (xa)
1 f
(x()f(x)0),则
y f x
的周期2 a的周期函数
24.函数图像变换
向上(b>0)或向下(b<0)移︱b︱单位
y f xb图象
向左(φ>0)或向右(φ<0)移︱φ︱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与知识点过关检测姓名班级第一部分: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子集个数:含n 个元素的集合有个子集,有个真子集,有个非空子集,有个非空真子集2.常见数集:自然数集:实数集:正整数集:或整数集:有理数集:3.空集:是任何集合的,是任何非空集合的.4.元素特点:5.集合的的运算:、集运算、、确定性集运算、集运算,则6.四种命题:原命题:若p ,则q ;逆命题:若;否命题:若,则;逆否命题:若,则;原命题与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互;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否命题与逆命题互为;原命题与否。

互命题、逆命题与逆否命题互为逆否的命题7.充要条件的判断:p q ,p 是q 的条件;p q ,q 是p 的条件;p q ,p, q 互为条件;若命题p 对应集合 A ,命题q 对应集合B ,则p q 等价于,p q 等价于注意区分:“甲是乙的充分条件(甲乙)”与“甲的充分条件是乙(乙甲)”;8.逻辑联结词:或命题:p q ,p, q 有一为真即为,p, q 均为假时才为;且命题:p q ,p, q均为真时才为,p, q 有一为假即为;非命题:p 和p 为一真一假两个互为对立的命题9.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⑴全称量词------- “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表示;全称命题p:x M , p( x) ;全称命题p 的否定p:;⑵存在量词-------- “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表示;特称命题p:M , p( x) ;特称命题p 的否定p:;x第二部分:函数与导数及其应用1.函数的定义域:分母0;偶次被开方数0且;0 次幂的底数10;对数函数的真数0;指数与对数函数的底数02.分段函数:值域(最值)、单调性、图象等问题,先分段解决,再下结论;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其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值域是各段值域的3.函数的单调性: 设 x 1 , x 2,那么:[ a,b] ,且f ( x 1 ) x f (x 2 )x (1)在 a,b 上是函数;f ( x)1 2 f ( x 1 ) x 1 f ( x 2 )x 2(2) ( x 1 上是函数;x 2 ) f ( x 1 ) f ( x 2 )f (x)在 0a, b (3)如果 f ( x) 0 ,则 f (x) 为 函数; f ( x) 0 ,则 f (x) 为函数;(4)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根据“同异”来判断原函数在其定义域内的单调性 . 4.函数的奇偶性 : ⑴函数的定义域关于 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 前.提.条.件.⑵ f ( x) 是函数f ( x)f ( x) ; f (x) 是 函数 f ( x) f ( x) .⑶奇函数 f ( x) 在 0 处有定义,则⑷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单调区间内:奇函数有 的单调性,偶函数有 的单调性⑸偶函数图象关于 轴对称、奇函数图象关于坐标 对称5.函数的周期性:周期有关的结论: ( 约定 a > 0) (1) f ( x)f ( x a) ,则 f (x) 的周期 T=;1 f (x)1 f ( x)(2) f ( x a)f (x) ,或 ( f (x ) 0) ,或 ( f (x) 0),f (x a)f (x a)则 f (x) 的周期 T= (3) f ( x a)f ( x a) 或 f ( x 2a)f ( x)( a 0)f (x) 的周期为6.函数的对称性:① y f ( x)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 f (a x) f (a x) f (2 a x) f (x) ;f (a x) f (b x) ② yf ( x) 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f (a b x) f (x) ;7.对数运算规律:(1)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b(2)对数恒等式: log a 1 , log a , log a a. lg 2+lg5,a(3)对数的运算性质: M N①加法: log a log a ②减法:M Nlog an(n loga N③数乘:④恒等式: log R )M aalog m N n⑤ log b ⑥换底公式: log a Nmalog am 8.二次函数:ax 2 c (a ≠0)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 二次函数 y bx ,顶点b2坐标是判别式 4ac ;0 时,图像与 x 轴有个交点;0 时,图像与 韦达定理:x 轴有个交点;0 时,图像与 x 轴没有交点;9. 2ax 若 x 1, x 2 是一元二次方程 0) 的两个根,则:x 1+x 2= ,x 1 x 2= 0( a . bx c 10.零点定理:若 y=f(x) 在[ a, b] 上满足 一个零点 11. 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 , 则 y=f(x) 在(a, b) 内至少有 ① (C)';② ( x n )'; (n x )'③ (sin x )' ④ (cos x )'; ; ⑤ (e x )'x ' ( a ); ⑥ ;⑦ (ln x )'12. 导数运算法则:)' ;⑧(logx .( 1) ; f x g xf g xx(2).13.曲线的切线方程: 函数 yf (x) 在点 x 0 处的导数是曲线 f ( x) 在 P( x 0 , f ( x 0 )) 处的切线y的斜率为 f (x 0 ) ,相应的切线方程是 .14.微积分基本定理:如果 f x 是 a, b 上的连续函数,并且有 F xf x ,则第三部分: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1.角度制与弧度制互化: 360°=rad,180° =rad,1°=≈rad,1rad=≈为弧度制,弧长为 l ,周长为 =C ,面积为 S ,则.r 2.若扇形 的圆心角为 ,半径为 , S=l, C3. 三角函数定义式: 角 终边上任一点(非原点) P (x, y) , 设 | OP | r 则 sin,cos , tan4.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1 平方关系:2商数关系:tan = .5. 函数的诱导公式:口诀:.1 sin 2k sin ,,.(k∈Z)tan tan (2),,.,tan tan(3) ,.tan tan(4) ,, .5 sin cos2,.cos sin2(6)6.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角α0°30°45°60°90°120°135 °150 °180°270°角α的弧度数Sin αCosαtan α7.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定义域值域周期奇偶性单调性对称性8.几个常见三角函数的周期:① sin x与 的周期为.y cos x y② ) 或 y cos( x ) (0 )的周期为.y sin( x x tan2③ 的周期为.ycos x 的周期为y ④9.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1)c o s ; (2)cos ; ; (4)sin ;(3)sin ;.(5)tan(6)tan10.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cos2 = =22降次公式: , sin, sin cos cos11.引入辅助角公式: asinbcos. (其中, 辅助角b a 所在象限由点 (a, b) 所在的象限决定 , tan ).12. 正弦定理:.(RABC 外接圆直径)注 : ① a : b : c sin A: sin B : sin C ; ② a 2 R sin A,b 2R sin B, c 2 R sin C;asin A bsin B csin C a b sin B c③sin A sin C13. 余弦定理:.(变式)(以 A 角和其对边来表示)14. 三角形面积公式: ==.S ABC (用边与角的正弦值来表示) 三角形面积导出公式:( r 为 r =ABC 内切圆半径) =( R 外接圆半径) S ABC2R =15. 三角形内切圆半径 外接圆直径 ==第四部分:平面向量、数列与不等式r 1. 平面向量的基本运算: 设 a r(x 1, y 1 ) , b r ( x 2 , y 2 ) ;(b r 0 ) r ; a rb ==;rr (定义公式) =(坐标公式 ) .a br a r在 b 方向上的投影为 =( 坐标公式 ) . r b r a (一般表示) (坐标表示) . r r a ∥ b(一般表示)(坐标表示).夹角公式: cos=(坐标公式 ).r0 ;2. 若G 为 ABC 的重心,则 =且 G 点坐标为 ( , P ,A ,B 三点共线 )→ → → 3. 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 =1OP =xOA +yOB且 4. 三角形的四心 重心:三角形三条 外心:三角形三边 内心:三角形三 垂心:三角形三边上交点.相交于一点 . 相交于一点 .的相交于一点 .5. 数列 { a n } 中 a n 与 S n 的关系 a n6.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对比小结: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定义1. a n1. a n 公式2. S n2. S n1. a, b, c 成等差数列1. a, b, c 成等比数列称b 为 a 与c 的等差中项 称b 为 a 与c 的等比中项 性质2.若 m 7. 常见数列的和:n p q , 2.若 m n p q , 则则① 1+2+3++n=2 2 22 ② 1 +2 +3 ++n = +n =3 3 33 ③ 1 +2 +3 +8.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的讨论 .二次函数 ( a0 )的图象一元二次方程若a 0 ,b 0 ,则 9. 10. 均值不等式: 重要不等式:;11.极值定理: 已知 x, y 都是正数,则有:(1) 如果积 xy 是定值 p ,那么当 x y 时和 x y 有最小值 ;(2) 如果和 x y 是定值 s ,那么当 x y 时积 xy 有最大值.12. 两个着名不等式: (1)平均不等式: 如果 a , b 都是正数,那么(当仅当 a =b 时取等号)即:平方平均≥算术平均≥几何平均≥调和平均(a 、b 为正数)2 2 2 2 a ( b ) a b a ( b )a b 2a =b 时, 特别地, (当 ab )2 2 ab 2 2 2 1 ( a 212 22 n)2幂平均不等式: a a... aa ... a 1 2 n nad=bc 时取等号)(2)柯西不等式:.(当且仅当 第五部分: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1. 三视图与直观图:原图形与直观图面积之比为 常见几何体表面积公式: 2. 圆柱的表面积 圆台的表面积 S= S=圆锥的表面积 S= 球的表面积 S=3.常见几何体体积公式:柱体的体积 台体的体积 V= V= 锥体的体积 球体的体积 V= V= 4. 常见空间几何体的有关结论:⑴棱锥的平行截面的性质:如果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那么所得的截面与底 面 ,截面面积与底面面积的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棱锥高的 ;相应小棱锥与小棱锥的侧面积的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棱锥高的 . a ,b ,c ,则体对角线长为 ,体积 V= ⑵长方体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长分别为 全面积为 ,a ,则体对角线长为⑶正方体的棱长为,全面积为,体积 V= 长.正方体的棱切球的⑷球与长方体的组合体 球与正方体的组合体 : 长方体的外接球的直径=长方体的 : 正方体的内切球的直径 =正方体的,直径 =正方体的 长, 正方体的外接球的直径 =正方体的体 长. ⑸正四面体的性质:设棱长为 a ,则正四面体的: ① 高: ;②对棱间距离: ;③内切球半径: ;④外接球半径: 5. 空间向量中的夹角和距离公式: (1)空间中两点 A ( x 1 , y 1, z 1 ) , B ( x 2 , y 2 , z 2 ) 的距离 d= r ra,b ) ] cos θ= (2)异面直线夹角: (0, (两直线方向向量为 2r r(3)线面角: [0, ] ,且 (l , n 为直线的方向向量与 sin θ=2平面的法向量) r r] ,且 cos θ=(4)二面角:[0, (两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 n 1 和n 2 ) rn ,平面 (5)点到面的距离: d=6.直线的斜率: k =( 为直线的倾斜角, 平面 的法向量为 内任一点为 N ,点 M 到平面 的距离=A(x 1, y 1 ) 、 B( x 2 , y 2 ) 为直线上的两点) 7. 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 直线 l 过点 P 1(x 1, y 1) ,且斜率为 k ) . 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 b 为直线 l 在 y 轴上的截距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 P 1 ( x 1 , y 1 ) 、 P 2 (x 2 , y 2 ) x 1x 2 , y 1y 2 ).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a 、 b 分别为直线在 x 轴、 y 轴上的截距,且a 0,b 0 ).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8.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其中 A 、B 不同时为 0).(1)若 l 1 : y b 1 , l 2 : y b 2 , 则: k 1 x k 2 x ① l 1 ∥ l 2且0 , ;B 2 y . (2)若 l 1 : A 1x ① l 1 ∥ l 2 9.距离公式:0 , 则:;②. B 1 y C 1 l 2 : A 2 x 且 C 2.l 1l 2(1)点 P 1 (x 1, y 1 ) , P 2 ( x 2 , y 2 ) 之间的距离: (2)点 P(x 0, y 0 ) 到直线 0 的距离:Ax By C (3)平行线间的距离: Ax By C 1 0 与 Ax By C 2 0 的距离:10. 圆的方程: ( 1)圆的标准方程:( 2)圆的一般方程:( D 2d 与半径 R 的大小关2E4 F0)1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判断圆心到直线的距离(1)当 (2)当 (3)当时,直线和圆 时,直线和圆 时,直线和圆 (有两个交点); (有且仅有一个交点) ; (无交点);12.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判断圆心距 d 与两圆半径和 R 1 R 2 ,半径差 R 1 R 2 ( R 1 R 2 )的大小关系: (1)当 (2)当 (3)当 (4)当 (5)当时,两圆 时,两圆 时,两圆时,两圆时,两圆 ,有 ,有 ,有 ,有 4 条公切线; 3 条公切线;2 条公切线; 1 条公切线; ,没有公切线;( d 为直线的距离 r 13. 直线与圆相交所得弦长 |AB|=为半径 ) 14.椭圆的定义:(1)第一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F 1、 F 2 的距离和等于常数 的点的轨迹 2. ( a 2b 2c ) 叫椭圆 . 这两个定点叫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焦距 (2)标准方程:焦点在 x 轴上: ;焦点在 y 轴上: .15.双曲线的定义:(1)第一定义: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F 1、 F 2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 ( c2.2b2a )的点的轨迹叫双曲线 . 这两个定点叫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焦距 ( 2)标准方程:焦点在 16.抛物线的定义:(1)平面内与一个定点 x 轴上: ;焦点在 y 轴上: F 和一条定直线 l (点 不在l 上)的距离的 F 的点的轨迹叫 做双曲线 . 这个定点是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是抛物线的准线 . (2)标准方程:焦点在 x 轴上: (椭圆的离心率 ) ;焦点在 y 轴上:,双曲线的离心率 .e=17.离心率: 线的离心率,抛物2 22 2xay x ay b18.双曲线的渐近线:1( a 0 ,b 0 )的渐近线方程为,且与12222b22x y 具有相同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 .a2 b219.过抛物线焦点的直线: 2y倾斜角为的直线过抛物线 2 p x 的焦点 F 且与抛物线交于 A(x , y ) 、 B( x , y ) 两点1 12 2 ( y 1 |AF|= 0 ): |BF|= |AB|= =1|AF| 1 + |BF|x 1x 2=y1y 2== 20.焦点三角形的面积: (1)椭圆: S= ;( 2)双曲线: S=( F 1 PF 2)21.几何距离:(1)椭圆双曲线特有距离:①长轴(实轴) : ; ②短轴(虚轴): ;③两焦点间距离: .(2)焦准距:①椭圆、双曲线: (3)通径长:①椭圆、双曲线: 22.直线被曲线所截得的弦长公式: ; ; ②抛物线: ②抛物线:. .若弦端点为 A ( x 1 , y 1 ), B ( x 2 , y 2 ) , 则 |AB| ===椭圆: k AB k OP =双曲线: k AB k OP =23. 中点弦问题: 第六部分:统计与概率1. 总体特征数的估计:x= ⑴样本平均数 = ; 2S= ⑵样本方差; =;S= ⑶样本标准差 2.概率公式:P(A+B)=⑴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概率公式: ⑵古典概型:基本事件的总数数为 N ,随机事件 A 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为 M ,则事件 P(A)=A 发生的概率为:构成事件 A 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 积等) ⑶几何概型: P( A) 试验的全部结果构成的 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 等)3.离散型随机变量:⑴随机变量的分布列:①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 ②离散型随机变量:p i ≥ , i=1,2,3, ; p 1+p 2+ = X Px 1 P 1X 2 P 2X Pn n均值(又称期望):EX = 方差: DX =b ) a 2 DX 注: E (aX b ) aEX b ; D (aX ;EX = DX =③二项分布(独立重复试验) :若 X ~B (n , p ), 则 ,kkn k注: P( Xk) C n p (1 p)P (B|A )= 1⑵条件概率: 注: 0 P (B|A ) P (AB )= ⑶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第七部分:复数与计数原理1. 复数的基本概念: z a bi (a ,b R ) 2; 虚数单位: i =(1)实部: (2)模: | z |= ;虚部: =(3)共轭复数: -z =(4)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a+bi=c+di (a ,b ,c ,d ∈R ) (5)复数相等: 2. 复数的基本运算:(1)加减法:(a+bi )+( c+di )=(2)乘法:(a+bi )×(c+di )= (3)除法:(a+bi )÷( c+di )= (a+bi )-( c+di )=4n 1i , i4n 24n 34n注: 对虚数单位 i , 有 i1, i , 1 .ii3.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 :. (1)完成一件事有 n 类不同方案, 在第 1类方案中有m 1 种不同的方法, 在第 2 类方案中有 m 2种不同的方法, ,在第 n 类方案中有 m 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种不同的方法.(2)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分成 n 个步骤,做第 1步有 m 1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 2 步有 m 2 种不同的方法 做第 n 步有 种不同的方法 .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种不同m n 的方法 .4.排列数公式: (m ≤ n, m 、 n ∈N*) = = ;=规定 0! 1(n , m 5.组合数公式: = N , 且 m n );6. 组合数性质:;n7.二项式定理:( a+b ) = r( C n叫做二项式系数)T r+1 =(r=0,1,2 , n )8.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 第八部分: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2xyx ycos sin1. 极坐标→直角坐标直角坐标→极坐标y xtan( x 0)2. 圆的极坐标方程:①以极点为圆心, a 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②以 (a,0) (a 0 ) 为圆心, a 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③以 (a , ) 2 ④以 a,0) 为圆心, a 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 a (a 0) 为圆心, a 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3a, 2⑤以 0) 为圆心, a 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a 3. 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普通方程参数方程过点 ( x 0 , y 0 ) 倾斜角为( t 为参直线 或者 数)x x 0( 为参圆 常见曲线的普通方 程与参数 方程数)x 2y 2( 为参椭圆1 (a >b >0)2 2 数)a bx 2 2 a0)y2y 22b1(a>0,b > ( 为参双曲线数)( t 为参抛物线2 px (p >0)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