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造学心得与体会
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经济蓬勃兴起的时代,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需要用创新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通过学习创造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创造的特点和条件、创造的一般过程以及创造学的要领及其研究方法等,我懂得了创造是世界发展的动力,创造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能力,创造力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培养提高。
创造,是指人们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充分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现新事物、研究新问题、解决新矛盾、产生新思想、推出新产品等,以满足人类社会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动过程。
创造学就是研究创造活动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创新能力的科学。
创造,以我个人的理解就是要打破陈规,突破思维定势的框架,从而激发出新颖独特的思维能力。
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新的观念必将取代旧的传统,社会因为人们的活动才会改变和发展,人们只有不断的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
但是创造不是简单的思维活动,我们看似平常无奇的东西,或许都习以为常了,却是经过漫长的时间推敲才得来的。
很庆幸,这学期我选了创造学,让我对陌生的创造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我想它带给我更多的是体会,思考以及行动。
也许正如老师所言:每个人都具备有创新的意识,关键就看如何培养和挖掘我们的创新思维。
从理性角度而言,通过看书我知道了创造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创造活动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探索其过程,特点和机理等,开发人类创造力的学科。
而创造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的活动。
但从感性角度而言,我觉得创造是很抽象,也很宽泛的东西。
因为它可以是一项发明,一件艺术品,一篇文章,它还可以是一个事业,一个点子,一个构思,甚至是一种人生态度等等。
它不专指上述的某一个,它涵盖了上述所有的,所以说它是抽象的,宽泛的。
就我而言,创造是一种人生态度。
因为态度决定一切,你选择了创造,你就会创造出越来越多的东西,你选择了不创造,你自然什么也创造不出来。
那么上创造学课,我到底学到了什么呢?我觉得我学到的是一种创新的思维。
曾经以为创造离我们很远,那是科学家的事。
现在才明白,原来创造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想创造,你就可以抓住它。
从一方面来说,普通人的创造来自于对生活的关注,点滴的积累,那是生活智慧的结晶。
比如中央二套《为您服务》
中的生活智多星栏目,为人们解决生活难题的都是普通人出的小点子,又如中央二套《超市大赢家》中的一个环节“猜猜这个物品是做什么用的?”,那些物品都是生活中的小发明,而发明者都是普通人。
从另一方面来说,普通人也可以有伟大的创造,因为一旦他们有了伟大的创造,他们就变成了成功人士,像这样一夜成名的人也不在少数。
所以虽然我们是普通人,但我们也可以创造,相信自己的创造力,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成功。
当然创新不仅仅是增加自己的自信心,我想还应该有思维方式的转变。
曾经读过一篇扼杀儿童创造力的故事,大概内容是老师在黑板上画了几个椭圆,问学生画的是什么,结果说什么的都有,最后老师说你们都错了,这是达芬奇画的鸡蛋。
也许现在看来,这个故事有点讽刺意味,但这说的也是事实,在儿童心中老师说的话都是对的,所以没有人置疑,我们也是受这样的教育一步步走过来的。
所以我们要学着打破思维定式,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唤起我们的创造力。
我们为什么要人云亦云,而不自己进行思考,不去置疑呢?没有谁是绝对正确的,所我们要学会“问”。
要让创造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增加自信心,转变了思维方式,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行动,想和做是两回事,只想不做永远不会成功。
创造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具备一些条件。
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正反两个方面。
一.激发创造力的因素
1.崇高的理想
创造力的培养需要每名创造者都怀着崇高的理想,高瞻远瞩,无私奉献,勇于攀登。
2.创造性群体
通过书上得知创造性群体就是由若干个目标一致、志趣相近的成员为实现研究目标而结成的同舟共济、团结互助的团体。
创造性群体内的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和相互鼓励,对于推动创造事业的成功是极其重要的。
3.适当的压力
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人们往往变得怠惰,怠惰则难以创造。
适当的压力是驱除懒散,激发创造欲的积极因素。
4.利用信息的能力
我们的社会正在步入高度信息化的时代。
信息化改变了人的认识和思维方法,对激发人类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产生了持久和深远的影响。
5.知识产权保护
它既保障了发明者个人的权益,又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利益,更为重要的是,一项发明的公布往往能触发后继者们一连串的发明,会释放出无数的新发明。
二.阻碍创新能力的因素
阻碍和制约我国青少年创新能力发展培养的主要原因,集中体现在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
1.个体因素
(1)神秘感:认为创造是一项深奥莫测的事业,实际上创造发明是人的本能。
(2)自卑感:自己轻视自己,对发明创造想也不敢想。
(3)满足感:仅满足于事物的目前状态,没有创新的激情。
(4)恐惧感:害怕失败,从来不敢尝试新事物。
(5)过分迷信权威:对于自己已经发现的新现象不善于辨别,认为与权威的东西有矛盾,便不再研究下去,丧失了大量可能成功的机会。
(6)浮躁:只凭猜测和臆想就武断的下结论,影响了创造力的发挥。
(7)懒惰感:不愿动脑筋思考问题。
(8)过分追求完美:如果解决问题的方法已经产生,就不需再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
2.环境因素
(1)中国传统文化长期以来形成的消极性民族心理“积淀”。
(2)现行应试教育模式存在严重缺陷。
(3)鼓励青少年创新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机制尚不完善。
而我们大学生,对待事物的思维方法应该是既活泼新颖,又有一定的成熟稳重。
学生学生,注重的是一个“学”字,不仅学习前人留给我们的智慧与知识,也应该学习运用知识去创造新的事物。
虽然相对高中生活来说,大学生似乎告别了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也不必经受高考的巨大压力,在时间和思想上也不用受太多的局限,但是创造性的活动仍然存在很多的障碍。
我觉得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
目前在创造中存在的最大障碍有两点,一是太安于现状,对所处的环境与平常的事物缺乏创新的思维;二是缺少动手实践实验的活动。
对于现状,我这里说的是所处的环境以及身边的事物。
我们真的很缺乏对平常事物的思考,而一种新的事物的产生也并不是漫天的胡乱猜想,很多时候都是从平常环境和事物的思考中启发进而激发出创造性的思维。
熟透的苹果从树枝自由落下,平凡的人们都安然并欣然的被动接受,认为这是几千年来的自然现象,不用过多的追究与思考,但是牛顿却提出了质疑与思考,苹果为什么会下落,为什么不是向上飞,带着这些疑问,最终他发现了万有引力。
我们对于平常的事物太被动,只是一味的接受,不去思考,认为是理所当然。
这种被动的接受完全没有主观上的主动思考,认为一切皆是理所当然,创造的大门永远无法开启。
有些时候,我们突然有了奇思妙想,想到了很新颖很独特的创意,却由于懒得动手,缺乏实践,还是与创造失之交臂。
创造应该是无处不在的,生活、学习、写作、工作等等问题上我们都需要有效的创意。
作为一名大学生,学校提供我们学习生活的环境是优越的,各种教育设施齐备完善,非常适合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这些为我们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创造了强有力的条件与基础。
就我自己来说,我是学自动化的,设计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就需要一个很好的方案构思和充满创意的设计理念。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从某些书籍中捕捉到一些符合自己方案设计的思想,可能是一闪而过的,由于当时没能及时用笔记下来,结果一些很好的创意就流失了。
实践产生真理,这句话同样适合创造。
一个人如果空有充满新意的创意,只会夸夸其谈,不切实际,那么创造只会是空中楼阁。
创造不仅要有创意,更得有锲而不舍的实践。
当然,大学生在创造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是多方面的,在心理上,固定的观念,遵守规则,严守逻辑,怕犯错误,迷信权威等等这些都是阻碍创造的因素;在生活中,被动的接受,安于现状,不切实际,缺乏思考,缺少实践等等都是障碍的表现形式。
我们要有所创造,首先便是突破阻碍我们的这些思想,要大胆的去想,去创造! 创造是灵感的激发,我们应该努力克服种种障碍,突破思想的禁锢,做一名有创新的大学生。
所以我们应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发挥自己创造的能力。
我个人觉得创造学这门课应该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课,学习时应多注重于实践而不是理论。
单纯的理论讲解不免会使课上的气氛冷清,也很难激起学生对创造
学的兴趣,对于创造学理论会使人感到很空洞。
老师可以通过对学生作品的讲解与剖析来活跃学生们的思维,然后再从当中穿插一些理论方面的知识,这样学生们会更容易理解接受。
另外,通过对一些实际问题的提问,让同学们想出解决方案,然后再对方案进行分解,分析其中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
创造与每个人,每件事都能息息相关。
所以我个人认为学校不应该只把这门课作为一门选修课,而是把它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来学,这样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虽然,理工科更注重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适合于接受此门学科,但创造应当是对向所有有,面向每一件的,每一个人的思维都可以开发,每一件事都可以创新,每一个问题都有可以找到更简单的解决方案,所以不仅是我们学校甚至全国各高校应尽快地面向学生开设这门课程,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创造学。
总之,通过老师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讲解方式,使我基本了解了创造学理论,对创造学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
创造学课程虽然结束了,但它带给我的启迪是重大的。
我会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相信这门课也将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在这里也非常感谢老师您的精彩讲解!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班级:自动化07-2班姓名:简齐峰
学号:070510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