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建筑民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建筑民俗
金平傣族住房中有两根柱子有特殊的
意义,一根为界定死者活动范围之柱, 另一根为接受新生命成为家庭成员之 柱,婴儿诞生,爷爷便把他抱到生之 柱旁,让婴儿的头顶轻触此柱,以此 承认婴儿为家族的血缘后裔,承认他 的家庭成员身分。经此仪式之后,才 受家族死者与生者的关照,金平傣族 重视牛,牛只能拴在老人卧室下方的 柱子上。
居住建筑民俗 获取居住空间,是人类解决生 存条件和安全条件的必然结果。 原始初民的居住方式,经历 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利用 天然空间,第二阶段是人造居 住空间。
居住建筑民俗
古文献对原始巢居曾有不少描述。
《庄子· 盗跖篇》云:“古者禽兽 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 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 ‘有巢氏’之民。” 唐宋岭南地区,“朱吾以南有狼 野人居,无屋舍,依树上宿,食 生肉,采香为业。”
居住建筑民俗
这一独特习俗,其他民族就不一
定具有。但是,在各民族的干栏 式住房的陈设布置中,有一些习 俗却是共同具有的,如重视中柱, 把中柱视为一个家庭或家族的核 心徽征,被看作是列祖列宗的灵 位,以及人与神灵联结的地方; 竹楼房中必有火塘,
居住建筑民俗
这是世俗家庭生活与宗教活
动的地方,它是家庭生活必 需之物,是家庭的象征,同 时,也是火神、祖神栖身来 往之地,是家庭成员与神灵 相互沟通的地方,是人们生 活中充满神秘色彩的中心。
居住建筑民俗
婚丧之礼,即在堂屋举行。生于家,婚
于家,终身不离家庭的温暖。家庭成为 生养安息之所。夫妇于这神位之前交拜 而举行婚礼,显示夫妇之道通于天地之 道。死后停柩于堂屋,表示人虽死而未 与“天地君亲师”之人间文化相离;家 长寿诞,在堂屋举行,以之传递尊长敬 老的伦理传统;堂屋之中,既含有政治、 社会、教育、文化之精神,又是人们明 确责任,“藏、修、息、游”之地 。
房全是平房,而且比较低矮。因 为按规定,民房只能低于皇宫, 等而次之,各县的民房也只能低 于县衙门。所以官府民房的高度 有明显差别。
居住建筑民俗
(五)中国哲学思想和神秘文化在居
住建筑民俗中随处可见。“太 极’’和“八卦”是我国古代哲学 智慧的结晶。但在长期流传中,它 们又成为我国神秘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在居住和建筑民俗中,它们 也起着重要作用。寺庙和民居建筑 的中梁、门头和庙堂顶部,多画有 “太极”和“八卦”。
居住建筑民俗
考古发掘材料,对原始巢居也提
供了重要材料,云南沧源崖画第 五地点二区(中)和五区有一巢居图, 这是利用树桠为房柱,构屋树上, 树屋上有顶盖遮雨,四周有壁挡 风,人们援绳梯或长木梯上下。
居住建筑民俗
田野考察的材料也证明历史上确有
巢居存在。清人夏瑚在《怒俅边隘 详情》一书中,描写独龙族“多结 房于树以居,如有巢氏之民者”。 50年代,民族学者王均在独龙族地 区调查,独龙族老人还向他介绍了 不久前还保存于独龙族生活中的树 居习俗。
居住建筑民俗
二、我国人文精神与居住建筑的
关系 有些学者说,建筑是“客体化的 人生”、“空间化的社会生活”, 或者说“建筑就是凝固为物体的 人生。人生在客观事物中体现得 最全面、最完整、最生动具体的, 莫过于建筑”。
居住建筑民俗
中国的传统观念,在中国的居住
和建筑民俗中展示得很充分。 中国的民居建筑,以四合院最 为广泛,汉族、纳西族、白族广 泛流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部 分流行。四合院也是中国最典型 的民居建筑,因为它比较充分地 体现了中国的传统观念。
居住建筑民俗
南方民族的干栏式住房,除了基
诺族还有大房子(解放前一个家 族居住在一个竹楼中,每家一个 小火塘,家族有一个总火塘)的 个别遗留外,都是独家独户,自 成院落,很少有房屋与房屋相连 的情况,这可以视为自然经济的 遗留。
居住建筑民俗
竹楼内的布置和陈设;各民族不
完全相同,如西双版纳某些民族 的住房,男女界限分明,各住一 半,各有一架楼梯,就是夫妻也 不同住一间房(仅在相隔的板壁 上有一小门),傣族则无此规定。
筑最突出的特点。 (三)城镇附近有长亭而无旅社。《汉 书· 元帝纪》云:“安土重迁,黎民之性, 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安于本乡本 土,不愿轻易移居他处,是农耕经济在 居住上的表现。因安于本乡本土,故城 郊不需要旅社,多设长亭。许多描绘亲 人分离悲痛的动人故事多发生于长亭。
居住建筑民俗
(四)民房低于官府。老北京的民
居住建筑民俗
具体而言,半穴居、石室(石
硐)和井干式房屋是原始空间 环境的复制和发展,均以封 闭性的结构形状为其共同特 征。“虚悬构屋”的干栏式 建筑,是人类巢居的复制和 发展。
居住建筑民俗
居住方式的选择,与自然条件有直接
关系。北方气候干燥寒冷,故多建造 土木结构或木石结构的房子,居住空 间主要在地面。南方气候炎热,潮湿 多雨,故南方民族多采用干栏式建筑, 房屋悬空构建在木柱之上,楼下关牲 畜,楼上住人。当今的傣族、哈尼族、 基诺族、壮族、布朗族、德昂族的住 房就是这样。湘西土家族、苗族的吊 脚楼也属于这一类型。
居住建筑民俗
中国的堂屋,融汇民族文化精神
于家庭生活之中,是神圣化了的 家庭,所以,四合院是中国人伦 理的符号。四合院的第四个特点 是四方房屋之下皆有檐下回廊, 檐下回廊和天井成为各房成员交 融感情的场所,所以四合院又可 以成为融汇亲缘感情,增强内聚 倾向的符号。
居住建筑民俗
干栏式住房是另一种广泛流行的
居住建筑民俗
中国的民居建筑,还具有一些共
同的民俗特点。 (一)聚族而居。聚族而居有两 种形式。一种是全族聚居于房屋 互相通连的村落之中。房屋相连 的程度达到“下雨不湿鞋”。另 一种是全族居于一村,但住房并 不通连。基诺族的大房子,就属 于这一类型。
居住建筑民俗
(二)房屋式样大体相同。这是中国居住建
居住建筑民俗
关于原始穴居,古文献也有很多记载。
《易· 系辞传》载:“上古穴居而野处, 后世圣人易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 雨。”晋张华《博物志》载:“南越巢 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我国文字 也提供了穴居材料:“厂”字即原始穴 居的形象表现,《说文解字》:“厂、 山石之压崖,人可尻,象形。”段玉裁 注:“尻,旧作居,今正。厓,山边也。 崖者,厘也,人可居者,谓其下可居 也。”
民居建筑,南方亚热带地区的民 族多采用这种建筑形式。前面说 过,干栏式建筑的形成,与南方 高温、多雨、潮湿、森林茂密等 自然条件有直接关系。
居住建筑民俗
干栏式建筑的共同特点是用充足
的通风条件保持房屋的干燥。房 屋架置于木柱之上,楼下没遮没 栏,供人住的楼层处于最优良的 透风状态,不管楼下多么潮湿, 也不会让潮气侵到楼上,楼上没 有墙和窗子遮栏,更加保证了楼 上的凉爽干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居住建筑民俗
中国建筑民俗讲究风水。
“风水”又称“堪舆”,是 相地、相墓之术。人类对居 住环境的选择,最初是为生 存的需要,带有很强的实用 性原则,多少包含一些感性 经验的积极成分。
居住建筑民俗
但是后来,受“天人感应”、“阴
阳五行”等说的影响,人们把天体 运行、宅地方位与人事相对应,认 为地理环境、山川形势与人的吉凶 祸福乃至子孙的命运前程有关,使 风水理论带上了很强的神秘色彩。 故无论是建生宅,还是选墓址,都 要请地理先生看风水。至今,这种 习俗在民间还有不小的影响。
居住建筑民俗
四合院的第一个特点是院落四面
均有墙壁,墙壁没有窗子,仅有 大门与外面相通,一家之活动, 均在院墙之内,与外面不相沟通, 所以它是封闭观念的符号。它的 第二个特点是房屋布局与家庭成 员的住房安排有严格的规定。
居住建筑民俗
房屋建筑一般是正房高于侧
房,住房安排,一般是家长 正房,即住堂屋之右侧,兄 弟子侄住侧房或耳房。家长 支配全家的地位,在住房位 置上即有充分体现,所以它 是家长制的符号。
居住建筑民俗
它的第三个特点是专门设有堂屋,堂屋
作用犹如中国古代的明堂(明堂是天子宣 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及祭祀,庆赏、 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均于其中举 行),堂屋中有“天地君亲师”之神位。 天地为自然、上帝;君代表政治,代表 一国的最高统治权力;亲为父母祖宗, 代表种族延续;师与父母地位相近,中 国古代有敬师为父母的观念。
居住建筑民俗
居住建筑民俗
居住建筑民俗
居住建筑民俗
居住建筑民俗
居住建筑民俗
居住建筑民俗
居住建筑民俗
居住建筑民俗
居住建筑民俗
考古发掘的穴居材料,更是多得
难以统计,北京周口店山洞遗址 就是最典型的穴居事例。 原始巢居穴居最基本的特点是利 用天然的空间,经过适当加工, 作为避风雨、避群害的栖息之所。
居住建筑民俗
原始民居的第二阶段是人造住房。 中国古代的居民住房,主要有 五种风格各异的类型:半穴居、 井干式、石室、干栏式和竹木结 构的草屋。这五种类型的居室, 均是在原始穴居和巢居的基础上 加工、改造发展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