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月光曲导学案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导学案】导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诗人的写作意图。

2.了解和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和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文学素养。

一、导入月光曲是我国近代诗人王家新创作的一首诗歌,你们对这首诗有什么了解吗?二、导学过程1.阅读诗歌,体味诗歌的美。

2.分析诗歌的结构,探究诗人的写作意图。

3.运用列举、对比等表现手法,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4.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诗歌的感受。

三、课堂实录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是《月光曲》。

请你们先读一读这首诗。

同学们开始阅读。

老师:好,那接下来有同学愿意读一读这首诗吗?学生A:月色清辉如水,秋风吹在林梢,琵琶声映月光,月光曲在耳朵。

学生B:月白如银,风轻如絮,人影黯淡,潇湘水上空雁过。

学生C:静夜无风,天之广阔,山之广大,红楼醉酡。

老师:很好,你们对这首诗的朗读很有感情。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诗。

同学们一起分析这首诗。

老师:结构上,整首诗有几个句子组成?学生D:有四个句子。

老师:对,一共有四句。

你们注意到没有,每两句的结构是对称的。

例如“月色清辉如水,秋风吹在林梢”,“月白如银,风轻如絮”。

这种结构叫什么呢?学生E:对仗。

老师:很好,就是对仗。

对仗在诗歌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增强诗的韵律感和音乐感。

这首诗的对仗也是诗人所希望表达的一种美感,就像月光下的一曲琵琶般,既柔美又悠扬。

你们有没有发现诗中主要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学生F:有列举,对比。

老师:非常好,这首诗主要使用了列举和对比的表现手法。

例如,“月白如银,风轻如絮,人影黯淡,潇湘水上空雁过”就是通过对比的方式,描绘出了一幅秋夜静谧的景象。

另外,“月白如银,风轻如絮”的列举,也加深了诗中的意境和韵律感。

同学们接着讨论这首诗。

老师:同学们,在我们读完这首诗之后,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学生G:我觉得这首诗很美,的确像夜晚的月光一样柔美。

学生H:我感觉这首诗像一幅画,诗人用诗的方式把夜晚的景象展现出来。

《月光曲》第二课时导学案

《月光曲》第二课时导学案

26、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师寄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什么】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九自然段。

2.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到了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

3.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作用。

【怎样学习】通过听说读写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感受音乐的魅力,体会到实在和联想相结合的作用。

【体验学习】自主学习小组交流1、贝多芬的创作激情、创作灵感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联系上下文找出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观点。

2、用“_____”画出文中描写实在的事物部分,用“﹏﹏”画出文中联想的部分。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着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精讲点拨1、用心感受《月光曲》,边读边联想,体会情境,想象出不同的画面,及曲调的变化。

描绘的时间呈现的画面曲调变化情景一情景二情景三2、你觉得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贝多芬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学习检测】1、小练笔:想象贝多芬离开后兄妹俩的对话,续写课文内容。

夜静悄悄的,茅屋里的月光照耀在兄妹俩的脸上。

许久,他们才回过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短文,说说哪些是写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事物产生的联想。

分别用“~~”“——”标出来。

浓重的大雾弥漫在天地之间。

我坐在汽车上,雾钻进车厢。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推荐2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推荐2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推荐2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第【1】篇〗教学要求: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的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分辩事物和联想。

教学重点: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贝多芬在即兴创作《月光曲》的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2、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事物,哪些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

教具准备:投影、录音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1.我们已经初读了《月光曲》这篇课文,大家想不想亲耳聆听这首著名的乐曲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美妙的音乐中。

(播放钢琴曲《月光曲》)2.请同学们说说感受。

二、直奔中心,感受《月光曲》。

1.学生尝试找出描写《月光曲》内容的段落。

2.出示文段,全班齐读。

3.出示尝试题一:这段文字向我们展示了几幅画面?4.四人小组讨论。

5.师生交流找出如下三个画面(投影):画面一: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画面二: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画面三:忽然,海面上刮起大风,卷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岸边涌过来……6.学生任选一幅画下来展示台上展示。

7.依次出示三个画面,配乐欣赏。

8.讨论音乐旋律变化。

(由轻柔到强烈,由缓慢到快速)9.指导感情朗读文段。

10.请说说文中哪些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产生的联想。

三、自主探究《月光曲》的创作历程。

㈠出示尝试题二:贝多芬为什么会弹出这么美妙的琴声?回读课文第二到第八自然段,找出原因。

㈡四人小组讨论。

㈢师生交流讨论情况。

1.对穷兄妹的同情。

集体思考讨论:听了兄妹俩的对话,贝多芬会怎么想?(太可怜了,太感人了,我要为他们弹一首曲子。

)2.遇到了知音。

思考:听了姑娘的话,贝多芬没有回答,其实他心里会怎么想?(这穷苦的盲姑娘,不但喜欢音乐,而且懂音乐,能从琴声中分辩出弹琴的人是我,我遇到知音了。

)3.触景生情。

思考:看到茅屋里的一切和清幽的月光贝多芬又会怎么想?(美好的音乐是给予穷苦人们和爱好音乐的人的,我要为他们弹一首动听的乐曲。

《月光曲》 导学案

《月光曲》 导学案

《月光曲》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幽静、纯熟、陶醉”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

4、感受《月光曲》优美的旋律,体会音乐的魅力以及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2)感受《月光曲》优美的旋律,体会音乐的魅力。

2、难点体会贝多芬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感受他对穷苦人民的同情。

三、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朗读感悟四、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搜集贝多芬的相关资料,了解他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3、初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课堂学习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月光曲》的音乐,让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从而引出课题《月光曲》。

2、检查预习(1)指名读生字新词,正音。

(2)交流搜集到的贝多芬的资料。

(3)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精读课文(1)学习第 1 自然段①默读第 1 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②交流: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③指导朗读,读出夜晚的幽静。

(2)学习第 2、3 自然段①自由读第 2、3 自然段,思考:贝多芬为什么会走进茅屋为盲姑娘弹琴?②交流:贝多芬被兄妹俩对音乐的热爱所感动。

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兄妹俩对音乐的热爱?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体会体会。

④指导朗读,读出兄妹俩对音乐的热爱。

(3)学习第 4—7 自然段①分角色朗读第 4—7 自然段,思考:盲姑娘听到贝多芬的琴声,有什么反应?②交流: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③从盲姑娘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④贝多芬为什么没有回答盲姑娘的话?⑤指导朗读,读出盲姑娘的激动和贝多芬的沉默。

(4)学习第 8、9 自然段①默读第8、9 自然段,思考: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②交流:贝多芬看到月光下的茅屋、穷兄妹俩,心中充满了同情,于是按起琴键来,即兴创作了《月光曲》。

第八单元 26.《月光曲》导学案

第八单元 26.《月光曲》导学案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月光曲》一文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融传说、美景、深情于一炉。

它是一篇如《月光曲》一般时而轻柔徐缓、时而沉重刚健、时而高昂激越的情感丰富的文章。

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展开全文,与此同时,穷兄妹的思想感情与贝多芬的内心创作情感也随之跌宕起伏。

虽然文章这一明两暗三条线索相互渗透,交织并行,但文章有一条主线始终贯穿全文——那就是贝多芬创作《月光曲》过程中的情感起伏线。

因此,引导学生抓住贝多芬的情感变化,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内容便是本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之所在。

学情分析:学生对音乐的欣赏有没有什么鉴赏能力,需要教会学生细细体会。

学习目标:1、我会记住并书写8个生字,读记并理解本课词语。

2我能概括课文内容。

3、我会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音乐的魅力和贝多芬的情怀。

学习过程:1、我会读准下列词语。

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陌生清幽琴键陶醉苏醒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2、我能给下列形近字组词:蜡券键腊眷健3、我会概括课文内容。

课文讲述了()国著名音乐家()因同情()而为他们(),有感于()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的传奇故事。

表现了贝多芬对穷苦人们的()的感情。

4、我会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性格:①贝多芬散步时因为(),才走近茅屋,听到了兄妹二人的对话,了解到他们生活虽然(),但十分热爱(),对生活充满了()的态度。

兄妹俩相互关心、相互体贴的(手足亲情)感动了贝多芬,他先为盲姑娘弹奏了一首曲子;当弹完一曲后,贝多芬又被盲姑娘()、()的心地所打动,看着这个(纯洁、善良、酷爱音乐的姑娘),贝多芬产生了创作的灵感,于是就创作了《》。

②本文塑造了贝多芬、穷苦兄妹俩两种人物形象。

可以用四字词()()()来概括兄妹俩,用()、(一心为民作曲弹琴)的精神概括贝多芬。

③可以结合下面的重点句子来理解盲姑娘的性格:如:“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听贝多芬弹琴是盲姑娘一直以来的愿望,但她却把梦想称作“随便说说”,这让我们感受到盲姑娘的( ),让我们感受到(淡淡的酸楚),更让我们感受到因为生活所迫而强压住爱好的();“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这句话是对贝多芬高超演奏技巧的(),也显示出盲姑娘()、(),正因为遇到了知音,贝多芬的创作激情才油然而生。

《月光曲导学案》

《月光曲导学案》

《月光曲》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月光曲》的背景和作者生平;2. 掌握《月光曲》的曲调和歌词;3. 分析《月光曲》的意境和情感表达;4. 感受《月光曲》带来的情感共鸣。

导学内容:一、《月光曲》背景介绍《月光曲》是一首由闻名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钢琴曲,被誉为史上最为漂亮的曲目之一。

这首曲子被创作于1801年,是贝多芬的作品中最为闻名的一首。

在这首曲子中,贝多芬通过琴键传达出了深情的情感和宁静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夜晚,仰望着皎洁的月光。

二、《月光曲》作者生平贝多芬(1770-1827)是德国闻名的古典主义音乐家,被誉为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他的音乐作品深受后人的喜爱,被认为是古典音乐的巅峰之作。

贝多芬一生饱受疾病的折磨,但他的音乐却充满了力量和激情,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遗产。

三、《月光曲》曲调和歌词《月光曲》是一首以C小调为主的钢琴独奏曲,由三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是婉转的自由演奏,第二乐章是热情奔放的快板,第三乐章是宁静悠遥的行板。

整首曲子如同一幅描绘月光下夜晚景色的画作,给人以深深的感动和共鸣。

四、《月光曲》意境和情感表达《月光曲》以其奇特的音乐语言表达出了作者心里深处的情感和意境。

曲子开始时,仿佛置身于寂静的夜晚,月光洒在大地上,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

随着曲子的进行,情感逐渐升华,犹如一场心里的冲击和震撼,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激情。

五、《月光曲》情感共鸣《月光曲》通过其深情的旋律和漂亮的曲调,让人感受到心里深处的共鸣和情感。

无论是忧伤、欢乐还是希望,这首曲子都能触感人心,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意义。

每一次听到这首曲子,都会让人陶醉其中,感受到一种超出言语的美好和力量。

导学延伸:1. 请听完《月光曲》后,用几句话描述你的感受和体会;2. 你认为贝多芬通过《月光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和意境?3. 你平时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为什么?以上就是本次《月光曲》导学案的内容,希望同砚们可以通过进修和体验这首美妙的曲子,感受到音乐带来的美好和力量。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6.月光曲》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6.月光曲》

26.月光曲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环境的特点,体会《月光曲》创作的背景,理解《月光曲》的内容。

2.使学生能抓住重点段,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3.了解贝多芬是个富有同情心、热爱劳动人民的音乐家。

教学重点1.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环境的特点体会《月光曲》创作的背景,理解《月光曲》的内容。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抓住重点段,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学会“茵、蜡、陌”等8个生字。

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清幽、琴键、陶醉、苏醒、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

2.学会区别近义词的技巧、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背景,理解全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二、导入课题1.播放钢琴曲《月光曲》。

同学们知道刚才听到的歌曲是什么吗?关于这首曲子的创作过程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一起来学习课文《月光曲》。

板书课题。

三、学习字词,读通课文1.检查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认读生字。

①易读错生字新词②给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

传(zhuàn chuán)说弹(tán dàn)琴朝(cháo zhāo)着岸边③易写错的生字新词(2)理解词语。

【设计意图】词语教学方法多样,学生掌握的词语越多,今后运用时就会更加灵活,根据本课词语的特点,教师根据词语的使用角度或具体的语言环境或者联系上下文的多种方法让学生主动归纳并学以致用。

2.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分情景小组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四、理解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指名说。

(1)预设一: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

同学点评:这种概括过于简单,没有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介绍清楚,不可取。

(2)预设二:讲述了一天,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听到穷鞋匠兄妹的谈话后,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即兴创作了《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26月光曲(公开课)1

26月光曲(公开课)1

《26.月光曲》导学案(主讲人:陈荣明)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以及他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

2、分辨课文中那些是实在的事物,那些事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相结合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1、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及感情变化。

2、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

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3、在自读自悟中理解语言文字,感受《月光曲》的美好。

一.复习引入1.课题:看图引入“月光曲”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文章中从哪到哪讲的是“传说”的内容?4.3、如果把文章分成两段,该怎么分?二.学习第一段,1.引导学生用“谱写”、“传说”说一段话。

2.读第一自然段。

三.读2---3自然段,回答问题1、故事是怎么发生的?2、“断断续续”说明了什么?3、贝多芬又听到了谁和谁的对话?把对话部分用——画下来。

4、通过对话你了解到了什么?四.读4——7自然段1、贝多芬一共弹了几首曲子?分别是什么?2.文章中从哪到哪是描写第一首曲子的?从哪到哪是描写第二首曲子的?3、盲姑娘知道为她演奏的人是贝多芬吗?4.、贝多芬为什么要为盲姑娘演奏第二个曲子?5、当时的环境怎么样?五.研读第8----9自然段(一).学习第8自然段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

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1、用——画出当时的情景。

2、“清幽”是什么意思?3、贝多芬按键弹起的是哪首曲子?(二)学习第九自然段:小组讨论,从文中找出《月光曲》的曲调。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1.这段话主要写了A.实实在在的的事物,海上明月升起的画面。

26.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

26.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6课《月光曲》导学案主备人:复备人:班级:学习小主人:学习小组: 学习时间:年月日课题26 月光曲课时2课时“那有多好啊!”说明了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随便”在这里是指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我知道打动了贝多芬的心。

4、用你的朗读去体会这令人感动的地方。

探究二:学习4到7自然段,体会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使他有了创作的热情?1.贝多芬听了盲姑娘的话后,心情怎样?他是怎么想?2.贝多芬刚弹完一首曲子,盲姑娘怎么会知道他就是贝多芬呢?贝多芬又是怎么做的?通过环境和对话的描写我知道了:打动了贝多芬的心。

3.从这里可看出贝多芬是个怎样的人?带着你的理解再读一读这部分内容。

二、感受《月光曲》的美。

探究三:品读描写“月光曲”的8-10自然段。

1.读一读,.皮鞋匠好像看到了什么?姑娘眼睛是瞎的,她能看到这些景象吗?这是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2.再读这一段,用“”画出文中描写实在的事物部分,用“﹏﹏”画出文中联想的部分。

去掉这些联想的部分行不行,为什么?3.为什么一首《月光曲》会让兄妹俩产生这样的想象,这说明了什么?说说《月光曲》美在什么地方?4.欣赏《月光曲》,边听边想象画面。

【挑战极限,超越自我】探究四:查找资料,了解贝多芬创作的小故事,欣赏他的作品。

●导学航线: 1.独学 2.小组群学,交流、讨论,准备展示3.组内展示 4.全班展示【自我评价】1.我展示了() 2.我补充了() 3.我质疑了() 4.我点评了()课型学+展学习目标: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以及他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

2、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相结合的作用。

【挑战自我,初露锋芒】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正确读记下列词语,并能说出画线词语的意思。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月光曲》导学案教学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月光曲》导学案教学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月光曲》导学案教学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月光曲》导学案教学案26、《月光曲》学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清幽、陌生、琴键、陶醉、苏醒、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九自然段。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

4、准确分辨课文中那些是实在的事物,那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

学习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中的感情变化。

难点是贝多芬的感情变化的原因。

学法提示:本文语言生动,意境优美。

建议同学们置身于文中,入情入境地读,边读边想象。

注重感受描写《月光曲》的句子和贝多芬思想感情变化的句子,用不同的线分别勾画描写的实在景物和想象的景物,驻足品读,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品味艺术的美。

学习准备:学生搜集关于贝多芬的故事,教师可以准备《月光曲》选择时机在课上播放,让学生聆听,感受音乐旋律。

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温馨提示: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把生字读正确,理解难懂的词语。

1、我能给下列字注音并组词:券()粼()霎()键()卷()鳞()刹()健()3、选词填空幽静清幽恬静清秀干净()的脸()的月光()的小路()的教室她的脸很()4、课文读熟后,我知道文章讲了这样一件事5、我还知道贝多芬是一个的人。

盲姑娘是一个的人。

6、我有几点疑问想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二)合作探究学法提示:在充分阅读对文章有了整体印象的前提下,抓住重点句子或重点段落反复阅读,边读边想象,品味课文中的语言,结合自己搜集的知识和经验,在理解内容的同时思考是怎样来的,就会有所收获。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贝多芬为什么会“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为什么给穷兄妹俩弹了一首曲子?而且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26、月光曲导学案

26、月光曲导学案

东城第一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导学案___年__月__日备课组长签字:主管领导签字:编号:yw6—1—26季节中的花开花落,都有自己的命运与节奏,岁月如歌的谱曲与纳词,一定是你。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有些东西,你越是在意,越会失去。

一个人的生活,快乐与否,不是地位,不是财富,不是美貌,不是名气,而是心境。

有时候极度的委屈,想脆弱一下,想找个踏实的肩膀依靠,可是,人生沧海,那个踏实肩膀的人,也要食人间烟火,也要面对自己的不堪与无奈。

岁月告诉我:当生活刁难,命运困苦,你的内心必需单枪匹马,沉着应战。

有时候真想躲起来,把手机关闭,断了所有的联系,可是,那又怎样,该面对的问题,依旧要面对。

与其逃避,不如接纳;与其怨天尤人,不如积极主动去解决。

岁月告诉我:美好的人生,一半要争,一半要随。

有时候想拼命的攀登,但总是力不从心。

可是,每个人境况是不同的,不要拿别人的标准,来塑造自己的人生。

太多的失望,太多的落空,纯属生活的常态。

岁月告诉我:挫败,总会袭人,并且,让你承受,但也,负责让你成长。

人生漫长,却又苦短,幽长的路途充满险阻,谁不曾迷失,谁不曾茫然,谁不曾煎熬?多少美好,毁在了一意孤行的偏执。

好也罢,坏也罢,人生的路,必须自己走过,才能感觉脚上的泡和踏过的坑。

因为懂得,知分寸;因为珍惜,懂进退。

最重要的是,与世界言和,不再为难自己和别人。

《菜根谭》中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醉。

就是说,做事不必完美,享乐不可享尽,这是一种含苞待放的人生状态。

即使是最美的月亮,也会有盈亏的自然之道。

否则便是过犹不及,弄巧成拙。

心灵松绑了,活着才自由。

半生已过,走走停停,看透了生活,选择了顺流的方式,行走。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感谢每一粒种子,每一缕清风,每一个阳光的日子,于时光的碎屑中,静品一盏流年的香茗。

撕开浮云的遮掩,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的山水,都有一段难捱的时光,好在,总有一天,你的淡然低调,你的暗自努力,你的理性豁达,终将点燃你的整个世界,让故事的结局,美好而温柔。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善良爱心。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会用“幽静”、“陶醉”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设计理念]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语言文字的探究,尝试“读通——读懂——读好”的阅读全过程。

从音乐的角度切入,拓宽语言文字理解的视野,使学生感受“研究朗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1、通过研究重点词句含着的意思,体会贝多芬在即兴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2、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

3、尝试研究阅读的过程。

[课前准备]1、学生收集有关贝多芬的资料。

2、教师准备《月光曲》磁带。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题(发现)1、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利用实物投影)。

2、师:今天,我们就从语文的角度对《月光曲》作进一步的研究。

(板书课题)3、学生根据课题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读畅。

(提倡使用工具书)2、学生自由交流读后的感受。

要求不受限制,畅说欲言。

3、确定小组研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收集、展示资料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做好知识储备。

通过自读、交流,给学生创设自主读书、自我展示、相互合作的机会。

研究课题的发现与选定,还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以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身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三、细读课文(读懂)1、学生自由读课文。

(围绕选定的研究课题进行自主探究,可以在课本上圈画。

)2、小组内交流课题的研究情况。

(教师巡视,参与各小组的研究与交流。

)3、小组展示研究结果:在各小组展示的过程中,教师适当进行点拨、引导,并鼓励其他学生参与评价,形成人人积极参与、个个能够评判的浓厚学习氛围。

《月光曲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月光曲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月光曲》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言本导学案盘绕音乐作品《月光曲》展开,援助同砚深度了解这首经典钢琴曲的背景、作者以及表现形式。

通过进修,同砚将能够更好地观览和理解这首乐曲,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二、导学目标1.了解《月光曲》的作者贝多芬及其背景;2.精通《月光曲》的基本音乐知识;3.理解《月光曲》的表现形式和内涵;4.提升音乐鉴赏能力,培育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观览能力。

三、导学内容1.贝多芬及《月光曲》的背景介绍-了解贝多芬的生平经历和创作特点;-分析《月光曲》创作背景及其在贝多芬创作生涯中的地位。

2.《月光曲》的音乐形式和特点-介绍《月光曲》的调式、节奏和表现形式;-分析曲子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3.音乐作品观览-倾听《月光曲》原声录音,感受音乐的魅力;-分析曲子各个部分的情感表达,理解作者的音乐意图。

四、导学过程1.引入-通过播放《月光曲》片段,引导同砚进入音乐的世界;-了解同砚对这首曲子的第一印象和感受。

2.贝多芬及《月光曲》背景介绍-简要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宁创作经历;-分析《月光曲》在贝多芬创作中的地位和影响。

3.《月光曲》音乐形式和特点-诠释调式、节奏等音乐术语,援助同砚理解曲子的基本元素;-通过对曲子的分析,引导同砚熟识其感人的旋律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4.音乐作品观览-让同砚倾听完备的《月光曲》,让他们尽情感受音乐带来的美妙;-引导同砚细致地分析曲子中不同部分的情感表达,从而更深度地理解作者的音乐意图。

五、拓展延伸1.组织同砚进行小组谈论,分享对《月光曲》的理解和感受;2.让同砚尝试自己弹奏或演唱《月光曲》,体验音乐创作的乐趣;3.邀请音乐专业人士或老师来校进行讲座,深度解析《月光曲》及贝多芬的音乐创作。

六、总结反思通过本次进修,同砚将对《月光曲》有了更深度的熟识和理解,提升了对音乐作品的观览能力和审美水平。

期望同砚能够在将来的音乐进修中,更加热忱音乐,不息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第二课时一、导语《月光曲》是一部令人沉醉的音乐作品,它由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德彪西创作。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象说话训练。

(3)通过合作学习,根据课文描写探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灵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体会盲姑娘对音乐的无限热爱和兄妹手足情深。

(2)感受贝多芬卓越的音乐才华以及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美好感情。

激起学生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教学重点体会《月光曲》的旋律、内容,以及体会贝多芬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激情、灵感。

教学难点理清《月光曲》的内容、旋律与兄妹联想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美妙的乐曲声中,我们开始今天的课堂。

现在大家听到的就是──(生: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钢琴曲《月光曲》)。

这么美妙的乐曲是如何创作出来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美丽传说。

二、整体感知打开课本,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的第二部分(2~10自然段)找出你最喜欢的段落,也可以是感受最深的地方。

1、自由朗读课文。

2、交流: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用一句话简单说说理由。

三、直奔中心,感受《月光曲》那么当时是怎样的情景使贝多芬创作出这一首世界闻名的乐曲呢这个情景课文中有一个插图,能找找是哪个自然段写了这幅图吗(生:第八自然段)这个情景多美啊!蜡烛灭了,屋子里的一切好象披上了银纱,那么白,那么亮,那么美,贝多芬情不自禁地按起琴键来。

我们就来读第8自然段。

(学生齐读)闭上眼睛想象:此时,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学生想象,描述此景)师提示:可以是小屋里是什么情景可以是屋子里的人物形象。

(如:月光照射下,茅屋显得低矮而破旧,屋内的摆设更显得寒伧,烛光是微弱的,钢琴是陈旧的,但茅屋里却洋溢着和谐而祥乐的气氛。

这里充满了人间真情。

)月光是这样的清幽,但是盲姑娘却看不见,她只能用心静静地聆听着贝多芬的琴声。

《月光曲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月光曲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月光曲》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月光曲》,学生能够了解作品的背景、作者的生平以及作品的主题和意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一、导入引导1. 引导学生回想一下自己在夜晚看到过月亮的情景,让他们描述一下自己的感受。

2. 播放一段月光曲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

3. 提问:你们知道《月光曲》是谁写的吗?你们对这首曲子有什么了解吗?二、进修内容1. 介绍《月光曲》的背景:《月光曲》是闻名作曲家贝多芬的作品,创作于1801年,是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之一。

这首曲子以其温柔、深情的旋律和富有表现力的演奏技巧而闻名。

2. 讲解贝多芬的生平:贝多芬是德国闻名的古典音乐作曲家和钢琴家,被誉为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其中包括交响曲、钢琴奏鸣曲、弦乐四重奏等,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遥的影响。

3. 分析《月光曲》的主题和意义:《月光曲》表达了贝多芬对月光的奇特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曲子旋律漂亮,富有情感,给人以宁静、温暖的感觉,让人沉浸在月光下的宁静之中。

三、进修任务1. 听音乐:让学生在课后听一遍《月光曲》,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

2. 阅读:让学生阅读贝多芬的传记或相关资料,了解他的生平宁音乐创作。

3. 作文: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月光曲》的感想或评论,表达自己对这首曲子的理解和感受。

四、拓展延伸1. 演奏:鼓励对音乐感兴趣的学生进修演奏《月光曲》,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

2. 欣赏:组织学生一起去音乐厅或音乐会现场欣赏《月光曲》的演奏,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撼和美感。

3. 创作:鼓励有音乐创作天赋的学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表达对生活和美的热爱。

五、总结反思通过进修《月光曲》,学生不仅可以了解贝多芬这位伟大作曲家的生平宁作品,还可以感受到音乐带来的美感和情感。

希望学生在进修音乐的过程中,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和艺术修养。

愿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用音乐的力量传递爱与和平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点拨归纳三幅画面
7.皮鞋匠眼前出现的景象与贝多芬弹奏的曲子有何联系?
1.让学生找根据,反复模拟试读“贝多芬走进茅屋……那该有多好啊。”读出真情。
2.盲姑娘家境的贫寒, “微弱的烛光、住的是茅屋、一架旧钢琴、入场券太贵。”但她的精神是富有的,他热爱艺术,他的灵魂在高处。
3.她说:“弹得多纯熟呀!感情多深哪!”这说明盲姑娘爱音乐,懂音乐,很有音乐素养。
2.想听贝多芬弹琴,对于盲姑娘来讲,不是愿望,不是希望,而是渴望!来,把这位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读出来。
3.指导朗读:哥哥因为家境贫寒没有办法实现妹妹的心愿而内疚、伤心,把哥哥这份伤心和内疚读出来。
4.看出来盲姑娘的善良、体贴、善解人意。
5.学生反馈:盲姑娘有一颗对音乐特别敏感的心;因为热爱音乐,所以对贝多芬来小镇演出的事格外关注,猜测出此琴艺高超的人是贝多芬。
2.谈话激趣,板书课题。
月光不仅仅经常被文人墨客借以抒怀,有不少的音乐家也把它融入自己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今天我们来学习《月光曲》(板书:曲)看看这首曲子中蕴含着音乐家怎样的情感。
1.学生联想相关诗句。
2.学生聆听。
三、初读交流,整体感知
1.指名分段读课文,相机理解: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围绕这首《月光曲》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8.下面,还要请你听一首曲子,闭上眼睛,张开你想象的翅膀,在音乐声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播放《牧童短笛》)请睁开眼睛,把刚才你看到的画面写下来,一会咱们交流。
四、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说写训练
师:月光曲多美啊!请同学们读最后一小节。
各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贝多芬创作《月光曲》时,内心是怎么想的,他会对兄妹两个说些什么?
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2.指导学生识记字形、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临摹。
3.指导反馈。
1.认读生字,给生字组词,扩词。
2.(1)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2)观察老师范写并在田字格内临摹。
3.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写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六、阅读推荐
3.贝多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文中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刻画了盲姑娘陶醉于音乐艺术中。
4.盲姑娘因为什么断定给他弹琴的人是贝多芬?
5.怎样的情景使贝多芬创作了第二首曲子即世界闻名的《月光曲》)呢?
师启发情感:“诗文不是无情物”,一首名曲的诞生何尝不是如此呢?古往今来,皎洁浪漫的月光最容易催生出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清泉濯足,月下焚琴”总被人们斥之谓大煞风景之举。
7.学生领悟出:皮鞋匠眼前出现的景象正是贝多芬弹奏的曲子所展示的意境;皮鞋匠眼前景色的变化正是乐曲旋律起伏跌宕的表现。
五、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贝多芬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家。他对贫苦的人民非常同情,他曾经写下过这样的句子:“我们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做到这一点,我将是多么的幸福。”
学生自由谈对贝多芬的评价认识。
4.①贝多芬正在小镇上演出;②弹得如此纯熟,对乐曲的感情体会得这么深刻,只有曲子的创作者——贝多芬本人才能做到。
5.学生活动:师生共读“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段落,感悟交流。
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谈《月光曲》的内容,体会情境,感知文中第9自然段的画面。6.第一幅画面:月光照耀海波粼粼。第二幅画面:月亮升高风卷巨浪。第三幅画面: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听贝多芬的《二泉映月》
聆听感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师出示相应语段: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一个接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要求:读一读,你们发现其中的变化了吗?你觉得这几句话应该怎么读?
8.在本文关于曲子的想象中,哥哥的想象画面是根据什么来变化的呢?是旋律的高低快慢。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学
生反馈:“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到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这句话流露出盲姑娘内心梦寐以求的愿望,听出了那份对音乐执着的追求与热爱。
2.说一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3.导入新课。
1.学生齐读课题,开火车读词语。
2.交流课文的重要内容。
三、领悟表达,积累运用
1.走近茅屋后的感动请大家默读课文,用笔画出贝多芬走近茅屋后被哪些话所感动,从中你听出了什么?
2.指导朗读:想听贝多芬弹琴,对于盲姑娘来讲,不是愿望,不是希望,而是渴望!来,把这位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读出来。
3.画出的句子是"......太贵了,......又太穷",从这句话里看出了哥哥的伤心和内疚。
4..画出的句子是“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5.为什么仅凭一首曲子就能猜到弹琴的是贝多芬呢?
6.知音难求啊!贝多芬弹琴是被兄妹俩热爱音乐的真情所感动,产生了创作《月光曲》的激情和灵感。
7.学习第9自然段。
26、月光曲导学案设计
课题
月光曲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写和理解“谱写、茅屋、幽静、霎时间、琴键”等词语。
2.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在质疑理解、感情朗读、想像写话的语言实践过程中体会贝多芬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及了解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教学重点
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
3.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不朽名曲《月光曲》?
1.谱写、茅屋、幽静、霎时间、琴键等词语理解。
2.学生概括
3.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
(一)学生默读课文,圈画相关句子,批注。
四、细读理解、品味感悟
1.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要弹琴给盲姑娘兄妹听?
2.盲姑娘的家境如何,他有什么苦衷?
例:贝多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贝多芬的人格是高尚的;贝多芬是属于世界的……
五、阅读推荐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贝多芬传》
联系课文内容,延伸到课外,注重了语文教学的综合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复备内容
一、课前阅读展示
二、复习导入,明确内容
1.复习生字、生词。
6.指导朗读“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按起琴键来。”
7.交流:
月亮的变化(升起----升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行)
大海的变化(微波粼粼------汹涌澎湃)
朗读时语气应该由轻到重,速度由慢到快,语调由轻柔徐缓到激昂。
采用分层读、赛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指导朗读“皮鞋匠……波涛汹涌的大海”,最后让学生当配音演员,结合大屏幕上出现的画面给《月光曲》配上文字。
教学难点
在体会贝多芬思想感情的变化及了解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课前准备
1.自学生字新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阅读《致爱丽丝》,聆听《悲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复备内容
一、大阅读展示
二、激趣导课,揭示课题
1.导入:联想诗句,导入新课板书“月光”
(生读)
生:从“苏醒”一词我觉得“陶醉”是说兄妹俩被月光曲迷住了,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连贝多芬走都没有发觉。
师:真会动脑筋。等他们醒来之后,兄妹俩会交谈些什么?前后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一会儿给大家表演表演。
提示: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中
幽静断断续续陌生水天相连恬静陶醉入场券粼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