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的一些名方
张锡纯医案100例
张锡纯医案100例张锡纯医案100例1 生石膏佐芍药,可解阳明之热。
石膏性寒而能散,芍药味苦寒,且能通利小便,治腹疼,故石膏佐芍药更宜于治疗热痢。
2 生石膏佐薄荷,治牙痛有内热者。
3 石膏配蝉蜕,用于温病气分有热。
4 石膏、半夏、麦冬并用,能滋阴而不恋邪。
麦冬能滋阴,但又能导致留邪不散。
若与生石膏、半夏合并使用,则无此忌,诚以生石膏能散邪,半夏能化滞也。
5 生石膏、三七、蒲黄并用,治阑尾炎。
6 生石膏、龙骨、山萸肉配伍,可用于伤寒、温病之热实而脉虚、心中怔忡、精神躁扰者。
7 赭石与石膏并用,最善通热结之大便。
且又用治肝气、肝火相并上冲引起胃气上逆之呕吐。
盖用石膏能清阳明大热,用赭石善平上逆之冲气故也。
8 赭石能降胃以止吐衄。
然胃之所以不降,有因热者,宜佐以瓜蒌仁、白芍;其热而兼虚者,可佐以人参;有因凉者,一可佐以干姜、白芍(因凉犹用白芍者,防干姜之热侵肝胆);其凉而兼虚者,可佐以白术;有因下焦虚损,冲气不摄而上冲,胃气不降者,宜以山药、芡实佐之;有因胃气不降,致胃中血管破裂,其证久不愈者,宜以龙骨、牡蛎、三七诸药佐之。
9 人参配赭石,人参可以救气分之脱,但有助气上升之弊,与赭石并用,方能引气归原,更能引人参补益之力下行。
且参、赭并用,不但能纳气归原,设于逆气上干,填塞胸臆,或兼呕吐,其证上盛下虚者,皆可以参、赭并用而治之。
又参、赭并用,其补益之力直达涌泉,能导引肺气归肾。
且能助心气下降。
又人参配赭石,可使人参之补力专于下达,故治吐衄方中凡用参者,必重用赭石以辅之。
二药配伍,又用于火不归原等证。
10 人参、当归得赭石则力能下行,有催生、开交骨之功。
且当归与赭石同用,其滑润之力愈增。
11 赭石、牛膝与黄芪并用,能监制黄芪上升之性,而防止血之上升,用于脑充血证。
12 苁蓉、当归与赭石并用,润便通结甚效。
13 赭石、芒硝并用,能降逆、止吐、通便、下痰涎。
又常用于癫狂。
14 赭石与山药并用,能和胃、降胃,义同于半夏秫米汤而力实优之。
史上最全的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方歌,值得收藏!
史上最全的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方歌,值得收藏!一、治阴虚劳热方【资生汤】资生汤是劳热方,白术山药玄牛金;热甚可加生地黄。
【十全育真汤】十全育真参芪山,知玄龙牡丹棱术。
【醴泉饮】醴泉山药与生地,人参玄参及天冬;赭石牛蒡生甘草,妇女血枯虚劳咳。
【一味薯蓣饮】一味薯蓣阴分亏,劳瘵发热喘嗽泻。
【参麦汤】参麦汤治肺传肾,药夏牛蒡苏芍草。
【珠玉二宝粥】珠玉二宝柿山米,肺脾阴亏又劳嗽。
【沃雪汤】沃雪肾不纳气喘,山药牛蒡柿霜饼。
【水晶桃】水晶核桃柿饼蒸,肺肾两虚小儿咳。
【既济汤】既济山药熟地萸,龙牡茯苓芍附子。
【来复汤】来复汤治上脱证,参草龙牡芍萸肉。
【镇摄汤】镇摄参赭与芡实,山萸山药苓半夏;胸膈满闷脉大弦,慎勿当作实证治。
二、治阳虚方【敦复汤】敦复参附补核桃,山萸山药苓内金。
附:硫磺服法三、治大气下陷方【升陷汤】升陷汤用芪升柴,大气下陷知桔梗。
【回阳升陷汤】回阳升陷心肺虚,芪桂干姜草当归。
【理郁升陷汤】理郁升陷用芪柴,乳没当归桂知母。
【醒脾升陷汤】醒脾升陷芪术草,龙牡桑续萆解萸。
交易担保五味菁华知灸者福,善艾者寿。
小程序四、治喘息方【参赭镇气汤】参赭镇气芡龙牡,山萸山药苏白芍。
薯蓣纳气地萸龙,芍草柿霜苏牛蒡。
【滋培汤】滋培白术与山药,陈草牛蒡玄赭芍。
五、治痰饮方【理饮汤】理饮苓桂术甘汤,干姜芍陈痰饮方。
【理痰汤】理痰陈夏苓芍药,黑麻柏子与芡实。
【龙蠔理痰汤】龙豪理痰骈芡实,痰热不宁赭朴硝。
【健脾化痰丸】健脾化痰丸,白术鸡内金。
【期颐饼】期颐气虚痰涎盛,芡实内金面粉糖。
【明矾汤】痰热硼砂与白矾,寒痰二姜与胡椒。
六、治肺病方【黄芪膏】黄芪膏用山茅根,石膏蜂蜜粉甘草。
【清金益气汤】清金益气贝牛蒡,知玄沙参地草芪。
清金解毒益去地,解毒乳没与田七。
【安肺宁嗽丸】安肺宁嗽桑叶草,儿茶硼砂与苏子。
【清凉华盖饮】清凉华盖疗肺痈,草知没药与丹参。
七、治吐衄方【寒降汤】寒降汤用赭半夏,竹茹瓜蒌蒡芍草。
【温降汤】温降汤也赭半夏,二姜芍术山药朴。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名方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名方1.升陷汤【组成】生黄芪18克,知母9克,柴胡4.5克,桔梗4.5克,升麻3克。
【用法】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1剂。
【功用】升提大气。
【主治】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
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
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
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种种病状,诚难悉数。
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
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
【方解】升陷汤是以补中益气汤为基础加减化裁而来。
黄芪大补元气,又善升阳;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助黄芪举陷升提;知母凉润,制黄芪之温性;桔梗为药中舟楫,可载药上行,直达病所。
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升陷之功。
临床如见气虚严重,可重用黄芪,并加人参;有瘀血,加丹参、当归;阴虚不足,加麦门冬、生地黄等。
2.活络效应丹【组成】当归,丹参,生明乳香,生明没药,各15克(五钱)。
【用法】上药全研细末,备用,亦可水泛为丸。
用法用量:上四味,作汤服。
若为散剂,一剂分作4次服,温酒送下。
【主治】气血瘀滞,心腹疼痛,腿臂疼痛,跌打瘀肿,内外疮疡,以及症瘕积聚等。
现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宫外孕、脑血栓形成、坐骨神经痛等属气血瘀滞,经络受阻者。
【方解】方中当归、丹参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兼以养血;配伍乳香、没药以增强活血行气,消肿定痛之效。
四药成方,有活血通络、化瘀止痛之能,是伤骨科活血止痛常用的基础方剂。
【应用】足跟痛用本方加减:当归、丹参、牛膝、威灵仙、鹿角霜、川断、五加皮各15g,乳香、没药、木瓜各10g。
阴虚者加石斛、生地各15g,黄柏12g;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各12-15g。
3.十全育真汤【处方】野台参(四钱)生黄芪(四钱)生山药(四钱)知母(四钱)玄参(四钱)生龙骨(四钱.捣细)生牡蛎(四钱.捣细)丹参(二钱)三棱(钱半)莪术(钱半)【用法与用量】气分虚甚者,去三棱、莪术,加鸡内金三钱;喘者,倍山药、加牛蒡子三钱;汗多者,以白术易黄芪,倍龙骨、牡蛎,加山萸肉、生白芍各六钱。
张锡纯_医学衷中参西录_(完整版).
医学衷中参西录作者:张锡纯朝代:清年份:公元1909年<目录>一、医方<目录>二、药物<目录>三、医论<目录>四、医话<目录>五、医案<目录>一、医方o<目录>一、医方\(一)治阴虚劳热方资生汤十全育真汤醴泉饮一味薯蓣饮参麦汤珠玉二宝粥沃雪汤水晶桃既济汤来复汤镇摄汤o<目录>一、医方\(二)治阳虚方敦复汤o<目录>一、医方\(三)治大气下陷方升陷汤回阳升陷汤理郁升陷汤醒脾升陷汤o<目录>一、医方\(四)治喘息方参赭镇气汤薯蓣纳气汤滋培汤o<目录>一、医方\(五)治痰饮方1.理饮汤理痰汤3.龙理痰汤4.健脾化痰丸5.期颐饼6.治痰点天突穴法o<目录>一、医方\(六)治肺病方黄膏清金益气汤清金解毒汤安肺宁嗽丸清凉华盖饮o<目录>一、医方\(七)治吐衄方1.寒降汤2.温降汤3.清降汤4.保元寒降汤5.保元清降汤6.秘红丹7.二鲜饮8.三鲜饮9.化血丹10.补络补管汤11.化瘀理膈丹o<目录>一、医方\(八)治心病方1.定心汤2.安魂汤o<目录>一、医方\(九)治癫狂方1.荡痰汤2.荡痰加甘遂汤3.调气养神汤o<目录>一、医方\(十)治痫风方1.加味磁朱丸2.通变黑锡丹3.一味铁养汤o<目录>一、医方\(十一)治小儿风证方1.定风丹2.镇风汤o<目录>一、医方\(十二)治内外中风方1.搜风汤2.逐风汤3.加味黄五物汤4.加味玉屏风散5.镇肝熄风汤6.加味补血汤o<目录>一、医方\(十三)治肢体痿废方1.振颓汤2.振颓丸3.姜胶膏o<目录>一、医方\(十四)治膈食方参赭培气汤o<目录>一、医方\(十五)治呕吐方1.镇逆汤2.薯蓣半夏粥o<目录>一、医方\(十六)治霍乱方1.急救回生丹2.卫生防疫宝丹3.急救回阳汤o<目录>一、医方\(十七)治泄泻方1.益脾饼2.扶中汤3.薯蓣粥4.薯蓣鸡子黄粥5.薯蓣苜汤6.加味天水散7.加味四神丸o<目录>一、医方\(十八)治痢方1.化滞汤2.燮理汤3.解毒生化丹4.天水涤肠汤5.通变白头翁汤6.三宝粥7.通变白虎加人参汤o<目录>一、医方\(十九)治燥结方1.硝菔通结汤2.赭遂攻结汤3.通结用葱白熨法o<目录>一、医方\(二十)治消渴方1.玉液汤2.滋饮o<目录>一、医方\(二十一)治癃闭方宣阳汤济阴汤白茅根汤温通汤加味苓桂术甘汤寒通汤升麻黄汤鸡汤鸡茅根汤o<目录>一、医方\(二十二)治淋浊方1.理血汤2.膏淋汤3.气淋汤4.劳淋汤5.砂淋丸6.寒淋汤7.秘真丹8.毒淋汤9.清毒二仙丹10.鲜小蓟根汤11.澄化汤12.清肾汤13.舒和汤o<目录>一、医方\(二十三)治伤寒方1.麻黄加知母汤2.加味桂枝代粥汤3.从龙汤4.馏水石膏饮5.通变大柴胡汤6.加味越婢加半夏汤o<目录>一、医方\(二十四)治温病方1.清解汤2.凉解汤3.寒解汤4.石膏阿斯匹林汤5.和解汤6.宣解汤7.滋阴宣解汤8.滋阴清燥汤9.滋阴固下汤10.犹龙汤o<目录>一、医方\(二十五)治伤寒温病同用方1.仙露汤2.石膏粳米汤3.镇逆白虎汤4.白虎加人参以山药代粳米汤5.宁嗽定喘饮6.荡胸汤7.一味莱菔子汤8.镇逆承气汤o<目录>一、医方\(二十六)治瘟疫瘟疹方1.青盂汤2.护心至宝丹3.清疹汤o<目录>一、医方\(二十七)治疟疾方加味小柴胡汤o<目录>一、医方\(二十八)治气血郁滞肢体疼痛方1.升降汤2.培脾舒肝汤3.金铃泻肝汤4.活络效灵丹5.活络祛寒汤6.健运汤7.振中汤8.曲直汤o<目录>一、医方\(二十九)治女科方1.玉烛汤2.理冲汤3.理冲丸4.安冲汤5.固冲汤6.温冲汤7.清带汤8.加味麦门冬汤9.寿胎丸10.安胃饮11.大顺汤12.和血熄风汤13.滋阴清胃汤14.滋乳汤15.消乳汤16.升肝舒郁汤17.资生通脉汤o<目录>一、医方\(三十)治眼科方蒲公英汤磨翳水(散)明目蓬硝水清脑黄连膏益瞳丸羊肝猪胆丸o<目录>一、医方\(三十一)治咽喉方咀华清喉丹o<目录>一、医方\(三十二)治牙疳方1.古方马乳饮2.牙疳散3.牙疳敷藤黄法o<目录>一、医方\(三十三)治疮科方消瘰丸消瘰膏化腐生肌散内托生肌散洗髓丹●<目录>二、药物药石膏解人参解西洋参解黄(芪)解山萸肉解白术解赭石解山药解地黄解甘草解朱砂解鸦胆子解龙骨解14.牡蛎解15.石决明解16.玄参解17.当归解18.芍药解19.芎解20.大黄解21.朴硝、硝石解22.浓朴解23.麻黄解24.柴胡解25.桂枝解26.三七解27.滑石解28.牛膝解29.远志解30.龙胆草解31.半夏解32.栝蒌解33.天花粉解34.干姜解35.生姜解36.附子、乌头、天雄解37.肉桂解38.知母解39.天门冬解41.黄连解42.黄芩解43.白茅根解44.苇茎、芦根解45.鲜小蓟根解46.大麦芽解47.茵陈解48.莱菔子解附∶胡莱菔英能解砒石毒49.枸杞子、地骨皮解50.海螵蛸、茜草解51.罂粟壳解52.竹茹解53.沙参解54.连翘解55.川楝子解56.薄荷解57.茯苓、茯神解57.茯苓、茯神解58.木通解59.蒲黄解60.三棱、莪术解61.乳香、没药解62.常山解63.山楂解64.石榴解65.龙眼肉解66.柏子仁解67.大枣解68.胡桃解69.五味子解70.萆解71.鸡内金解72.穿山甲解73.蜈蚣解74.水蛭解75.蝎子解76.蝉蜕解77.羚羊角解78.血余炭解79.指甲解●<目录>三、医论90论1.六经总论2.太阳病桂枝汤证3.太阳病麻黄汤证4.太阳与阳明合病麻黄汤证5.太阳温病麻杏甘石汤证6.太阳病大青龙汤证7.太阳病小青龙汤证8.太阳病旋复花代赭石汤证9.太阳病大陷胸汤证10.太阳病小陷胸汤证11.太阳病大黄黄连泻心汤证12.太阳病附子泻心汤证13.太阳病炙甘草汤证14.太阳病桃核承气汤证15.太阳阳明合病桂枝加葛根汤证16.太阳阳明合病葛根汤证17.阳明病葛根黄连黄芩汤证18.阳明病白虎汤证19.阳明病白虎加人参汤证20.阳明病三承气汤证21.阳明病茵陈蒿汤证22.阳明病栀子柏皮汤证23.阳明病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24.阳明病猪苓汤证25.阳明病四逆汤证26.少阳病提纲及汗吐下三禁27.少阳病小柴胡汤证28.少阳病大柴胡汤证29.少阳篇三阳合病之治法30.太阴病提纲及意义31.太阴病桂枝汤证32.太阴病宜四逆辈诸寒证33.太阴病坏证桂枝加芍药汤及桂枝加大黄汤证34.少阴病提纲及意义35.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36.少阴病黄连阿胶汤证37.少阴病当灸及附子汤证38.少阴病桃花汤证39.少阴病吴茱萸汤证40.少阴病苦酒汤证41.少阴病白通汤证及白通加猪胆汁汤证42.少阴病真武汤证43.少阴病通脉四逆汤证44.少阴病大承气汤证45.厥阴病提纲及意义46.厥阴病乌梅丸证47.厥阴病白虎汤证48.厥阴病当归四逆汤及加吴茱萸生姜汤证49.厥阴病白头翁汤证50.不分经之病理中丸证、竹叶石膏汤证51.温病遗方52.伤寒风温始终皆宜汗解说53.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及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治法54.温病之治法详于伤寒论解55.论伤寒温病神昏谵语之原因及治法56.论吴又可达原饮不可以治温病57.论革脉之形状及治法58.论脑充血之原因及治法59.论脑充血证可预防及其证误名中风之由60.论脑贫血治法61.论脑贫血痿废治法62.论心病治法63.论肺病治法64.总论喘证治法65.论胃病噎膈(即胃癌)治法及反胃治法66.论胃气不降治法67.论吐血衄血之原因及治法68.论痢证治法69.论肠结治法70.论结胸治法71.论霍乱治法72.论肝病治法73.论黄胆有内伤外感及内伤外感之兼证并详治法74.论水臌气臌治法75.论血臌治法76.论肾弱不能作强治法77.论冲气上冲之病因病状病脉及治法78.论火不归原治法79.论腰疼治法80.论肢体痿废之原因及治法81.论四肢疼痛其病因凉热各异之治法82.论治偏枯者不可轻用补阳还五汤83.论鼻渊治法84.详论咽喉证治法85.论喉证治法86.详论猩红热治法87.论鼠疫之原因及治法88.论女子瘕治法89.论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90.论治疔宜重用大黄●<目录>四、医话话1.临症随笔2.诊余随笔3.自述治愈牙疼之经过4.虚劳温病皆忌橘红说5.鳖甲、龟板不可用于虚弱之证6.目疾由于伏气化热者治法7.天水散治中暑宜于南方北方用之宜稍变通8.治幼年温热证宜预防其出痧疹9.痫疯治法10.小儿痉病治法11.癞证治法12.治梦遗法13.肢体受寒疼痛可熨以坎离砂及坎离砂制法14.牛肉反红荆之目睹15.驳方书贵阳抑阴论16.阅刘华封《烂喉痧证治辨异》书后17.答严××代友问痰饮治法18.答翁××问呃逆气郁治法19.答金××问治吐血后咳嗽法20.答胡××问小儿暑天水泻及由泻变痢由疟转痢之治法21.答章××问腹内动气冲气症治法22.答章××代友问病案治法23.答庞××问大便脱肛治法24.答徐××读《伤寒论》质疑四则25.答徐××阳旦汤之商榷26.答王××问《神州医药学报》何以用真武汤治其热日夜无休止立效27.答刘××问七伤28.答刘××问湿温治法之理由29.答刘××问肝与脾之关系及肝病善作疼之理30.答徐××问腹疼治法31.答宗弟××问右臂疼治法32.答周××为母问疼风证治法33.答××女士问疼经治法34.答王××问时方生化汤35.答吴××问病36.答徐××问其妻荡漾病治法37.答郭××问小儿耳聋口哑治法38.答王××质疑39.答黄××问接骨方并论及接筋方40.答任××问病三则41.答黄××问创伤及跌打损伤外敷内服止疼化瘀方42.答陈××疑《内经》十二经有名无质43.治疯犬伤方44.解砒石毒兼解火柴毒方附录∶崔××来函介绍三方:(1)外伤甚重救急方(2)服食松脂法(3)止咳方●<目录>五、医案五18门o<目录>五、医案\(一)虚劳喘嗽门1.虚劳证阳亢阴亏2.虚劳兼劳碌过度3.肺劳咳嗽由于伏气化热所伤证4.虚劳咳嗽兼外感实热证5.劳热咳嗽6.肺劳喘嗽遗传性证7.肺劳痰喘8.肺劳喘咳9.肺劳喘嗽兼不寐证10.肺病咳嗽吐血11.肺病咳吐脓血12.肺病咳吐痰血o<目录>五、医案\(二)气病门1.大气下陷兼小便不禁2.大气下陷3.大气下陷身冷4.大气陷兼消食5.大气陷兼疝气6.冲气上冲兼奔豚7.胃气不降8.肝气郁兼胃气不降9.胃气不降o<目录>五、医案\(三)血病门1.吐血证2.咳血兼吐血证3.吐血兼咳嗽4.吐血兼咳嗽5.吐血证6.吐血证7.大便下血8.大便下血9.大便下血10.大便下血11.瘀血短气o<目录>五、医案\(四)脑充血门1.脑充血头疼2.脑充血头疼3.脑充血头疼4.脑充血兼腿痿弱5.脑充血兼痰厥6.脑充血兼偏枯o<目录>五、医案\(五)肠胃病门1.噎膈2.反胃吐食3.胃脘疼闷4.冷积腹疼4.冷积腹疼5.肠结腹疼6.肠结腹疼兼外感实热o<目录>五、医案\(六)头部病门1.头疼2.目病干疼3.牙疼o<目录>五、医案\(七)肢体疼痛门1.胁疼2.胁下疼兼胃口疼3.胁疼4.腰疼5.腿疼o<目录>五、医案\(八)肿胀门1.受风水肿2.阴虚水肿3.风水有痰o<目录>五、医案\(九)黄胆门1.黄胆兼外感2.黄胆3.黄胆o<目录>五、医案\(十)痢疾门1.痢疾转肠溃疡2.痢疾3.痢疾4.噤口痢o<目录>五、医案\(十一)大小便病门1.泄泻兼发灼2.小便白浊3.小便因寒闭塞o<目录>五、医案\(十二)不寐病门1.心虚不寐2.不寐兼惊悸o<目录>五、医案\(十三)痫痉癫狂门1.痫风兼脑充血2.受风螈3.慢脾风4.慢脾风5.将成慢脾风6.癫狂失心7.神经锗乱o<目录>五、医案\(十四)伤寒门1.伤寒兼脑膜炎2.伤寒脉闭3.伤寒脉闭4.少阴伤寒5.伤寒兼有伏热证o<目录>五、医案\(十五)温病门1.温病兼大气下陷2.温病兼气虚气郁3.温病兼吐泻腿抽4.少阴伤寒5温病结胸6.温病结胸7.温病8.风温9.风温兼伏气化热10.温病兼痧疹11.温病兼劳力过度12.温病兼下痢13.温病兼脑膜炎14.温热泄泻15.温病兼虚热16.温病体虚17.温热腹疼兼下痢18.温病兼下痢19.温病兼下痢20.暑温兼泄泻21.温病22.温病兼项后作疼23.温病兼胁疼24.风温兼喘促25.秋温兼伏气化热26.温病兼呕吐27.温病兼呕吐28.温病兼衄血便血29.温疹30.温疹兼喉痧31.温病兼喉痧痰喘32.温病兼喉疼33.温病兼阴虚34.温病兼喘胀35.温病兼虚热36.温病兼吐血37.温病兼冲气上冲o<目录>五、医案\(十六)疟疾门1.疟疾兼阴虚2.疟疾兼脾胀3.疟疾兼暑热4.疟痢兼证o<目录>五、医案\(十七)霍乱门1.霍乱兼转筋2.霍乱吐泻3.霍乱脱证4.霍乱暴脱证o<目录>五、医案\(十八)妇女科1.怀妊受温病2.受妊呕吐3.怀妊得温病兼痰喘4.怀妊受温病兼下痢5.产后下血6.产后手足抽掣7.产后瘕8.血闭成瘕9.产后温病10.流产后满闷11.月闭兼温疹靥急12.处女经闭13.血崩证<目录>一、医方o<目录>一、医方\(一)治阴虚劳热方1.资生汤属性:治劳瘵羸弱已甚,饮食减少,喘促咳嗽,身热脉虚数者。
屡试屡效方----张锡纯
屡试屡效方----张锡纯(一)治阴虚劳热方1.资生汤治劳瘵羸弱已甚,饮食减少,喘促咳嗽,身热脉虚数者。
亦治女子血枯不月。
生山药(一两)玄参(五钱)于术(三钱)生鸡内金(二钱,捣碎)牛蒡子(三钱,炒,捣)热甚者,加生地黄五六钱。
2.十全育真汤治虚劳,脉弦、数、细、微,肌肤甲错,形体羸瘦,饮食不壮筋力,或自汗,或咳逆,或喘促,或寒热不时,或多梦纷纭,精气不固。
野台参(四钱)生黄(四钱)生山药(四钱)知母(四钱)玄参(四钱)生龙骨(四钱,捣细)生牡蛎(四钱,捣细)丹参(二钱)三棱(钱半)莪术(钱半)气分虚甚者,去三棱、莪术,加生鸡内金三钱;喘者,倍山药,加牛蒡子三钱;汗多者,以白术骨、牡蛎、萸肉各一两煎服,不过两剂其汗即止。
汗止后再服原方。
3.醴泉饮治虚劳发热,或喘或嗽,脉数而弱。
生山药(一两)大生地(五钱)人参(四钱)玄参(四钱)生赭石(四钱,轧细)牛蒡子(三钱,炒,捣)天冬(四钱)甘草(二钱)4.一味薯蓣饮治劳瘵发热,或喘或嗽,或自汗,或心中怔忡,或因小便不利,致大便滑泻,及一切阴分亏。
生怀山药(四两,切片)煮汁两大碗,以之当茶,徐徐温饮之。
5.参麦汤治阴分亏损已久,浸至肺虚有痰,咳嗽劳喘,或兼肺有结核者。
人参(三钱)干麦冬(四钱,带心)生山药(六钱)清半夏(二钱)牛蒡子(三钱,炒,捣)苏子(二钱,炒,捣)生杭芍(三钱)甘草(钱半)6.珠玉二宝粥治脾肺阴分亏损,饮食懒进,虚热劳嗽,并治一切阴虚之证。
生山药(二两)生薏米(二两)柿霜饼(八钱)上三味,先将山药、薏米捣成粗渣,煮至烂熟,再将柿霜饼切碎,调入融化,随意服之。
7.沃雪汤治同前证,更兼肾不纳气作喘者。
生山药(一两半)牛蒡子(炒捣,四钱)柿霜饼(冲服,六钱)8.水晶桃治肺肾两虚,或咳嗽,或喘逆,或腰膝酸疼,或四肢无力,以治孺子尤佳。
核桃仁(一斤)柿霜饼(一斤)先将核桃仁饭甑蒸熟,再与柿霜饼同装入瓷器内蒸之,融化为一,晾冷,随意服凡果核之仁,具补益之性者,皆能补肾。
张锡纯名方
张锡纯名方
张锡纯名方-----活络效灵丹-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症瘕积聚
【处方】当归15克丹参15克生明乳香15克生明没药15克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治气血瘀滞,心腹疼痛,腿臂疼痛,跌打瘀肿,内外疮疡,以及症瘕积聚等。
【用法】上药四味作汤服。
若为散,一剂分作四次服,温酒送下。
腿疼加牛膝。
臂疼加连翘。
妇女瘀血腹疼,加生桃仁(带皮尖作散服炒用)、生五灵脂。
疮红肿属阳者,加金银花、知母、连翘。
白硬属阴者加肉桂、鹿角胶(若恐其伪可代以鹿角霜)。
疮破后生肌不速者,加生黄、知母(但加黄恐失于热)、甘草。
脏腑内痈,加三七(研细冲服)、牛蒡子。
张锡纯治疗泻泄方剂总汇
张锡纯治疗泻泄方剂总汇(1)大便泻泄:脉象虚而无力,身瘦如柴,咳嗽微喘,饮食减少,大便泄泻,或兼白带,午后身热,颧红,确系痨瘵已成。
授以资生汤,生山药(一两)玄参(五钱)于术(三钱)生鸡内金(二钱,捣碎)牛蒡子(三钱,炒,捣),加炒薏仁、茯苓片、生龙骨、生牡蛎各三钱,茵陈、炙甘草各钱半。
(2).熟地四两、茯苓一两,以止下焦不固之滑泻。
(3)一味薯蓣饮:治劳瘵发热,或喘或嗽,或自汗,或心中怔忡,或因小便不利,致大便滑泻,及一切阴分亏虚之证。
生怀山药(四两,切片)煮汁两大碗,以之当茶,徐徐温饮之。
(4)既济汤:治大病后阴阳不相维系。
阳欲上脱,或喘逆,或自汗,或目睛上窜,或心中摇摇如悬旌;阴欲下脱,或失精,或小便不禁,或大便滑泻。
一切阴阳两虚,上热下凉之证。
大熟地(一两)萸肉(去净核,一两)生山药(六钱)生龙骨(捣细,六钱)生牡蛎(捣细,六钱)茯苓(三钱)生杭芍(三钱)乌附子(一钱)。
(5)敦复汤:治下焦元气虚惫,相火衰微,致肾弱不能作强(《内经》云肾者作强之官),脾弱不能健运,或腰膝酸疼,或黎明泄泻,一切虚寒诸证。
野台参(四钱)乌附子(三钱)生山药(五钱)补骨脂(四钱,炒捣)核桃仁(三钱)萸肉(四钱,去净核)茯苓(钱半)生鸡内金(钱半,捣细)。
(6)一孺子三岁失乳。
频频滑泻,米谷不化,瘦弱异常。
俾嚼服生硫黄如绿豆粒大两块,当日滑泻即愈,又服数日,饮食加多,肌肉顿长。
后服数月,严冬在外嬉戏,面有红光,亦不畏寒。
(7)一妇人,年四十许。
上焦满闷烦躁,思食凉物,而偶食之,则满闷益甚。
且又黎明泄泻,日久不愈,满闷益甚,将成臌胀。
屡次延医服药,多投以半补半破之剂,或佐以清凉,或佐以收涩,皆分毫无效。
后愚诊视,脉象弦细而迟。
知系寒饮结胸,阻塞气化。
欲投以理饮汤,病家闻而迟疑,似不敢服。
亦俾先煎干姜数钱服之,胸中烦躁顿除。
为其黎明泄泻,遂将理饮汤去浓朴、白芍,加生鸡内金钱半,补骨脂三钱,连服十余剂,诸病皆愈。
(8)治一五岁幼童,先治以逐寒荡惊汤,可进饮食矣,而滑泻殊甚。
张锡纯的一些名方
(1)--山药(2010-02-24)功效:山药白色,入手太阴肺经,补肺,入补足太阴脾经,补脾,只要是肺和脾这两种虚,张锡纯认为可以服山药。
可平喘止咳,其液还可补肾。
医疗案例:在33岁的时候,张锡纯到天津去参加科举,到了天津,张锡纯闹肚子了,张锡纯自己分析他的泻肚子没有什么外邪,而是脾胃不和,张锡纯想起了山药,他想山药有补脾止泻固涩的作用,于是就去买来四两山药,把山药切片,捣碎,放点大米熬粥,然后喝这个粥。
结果喝了两天这个腹泻就好了。
这是张锡纯的一个方子,叫一味薯玉粥。
就单用这一味山药就可以治病。
张锡纯认为,一切阴虚虚弱,或者咳喘,或者大便腹泻,脾胃虚弱。
一味薯玉粥也可以治疗。
因为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腹泻经常与脾和大肠有关,脾不足,大肠也不能固涩,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所有营养都要靠脾胃吸收过来,把脾胃之气补足了,这个人就有生机了。
脾气不足,体内水湿重,可用山药配上莲子肉、薏米、芡实,这三者分量都是1 00克,主要的药是山药,把它们碾成磨,然后每天熬膏。
现在小孩的很多病症都是因为脾气不足引起。
如果小孩确实是脾气不足,面色非常黄瘦,吃饭不好,不长个儿,容易泻肚子,有的是肺系统经常有问题,比如咳嗽哮喘,山药是一味非常好的食疗的药物。
如果想养生的话,每天少量服用,配以薏米和芡实,再加点莲子肉,磨成粉,每天一勺就够了。
对于重病患者,他大病之后身体虚弱,正气不足,尤其是胃口不好,或者是大便总是不成形,可以用山药熬水给他喝,或者熬粥,用山药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即大便干燥的人不要吃,因为它有固摄的作用,越吃大便越干燥,若一定要吃,可在用山药的时候配点杏仁,因为杏仁有通便和开肺气的作用,配一点就没这毛病了,所以山药吃也很讲究。
挑选山药时,如果是要药用的山药,就到药店买怀山药。
若日常食用,到菜市场买就可以了。
选山药要选形状非常规整的,圆圆的,这样的山药比较好,比较好的品质的山药,是种非常细的铁棍山药,这种山药的力道更大一些。
张锡纯的经典名方:镇肝熄风汤,滋阴潜阳,可治阴虚阳亢型高血压
张锡纯的经典名方:镇肝熄风汤,滋阴潜阳,可治阴虚阳亢型高血压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大家聊一聊张锡纯的经典名方:镇肝熄风汤。
原方:白芍、天冬、玄参、龟板各15,代赭石30、茵陈10、龙骨30、牡蛎30、麦芽10、怀牛膝30、川楝子6、炙甘草6。
镇肝熄风汤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方子,它来自张锡纯先生的《医学衷中参西录》。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作者这个人很坦荡,很无私,他跟其他的医家不一样,他写的东西直击临床,随手拈来使用效果都很好。
先看下原文是怎么写的:“治内中风证(亦名类中风,即西人所谓脑充血证),其脉弦长有力(即西医所谓血压过高),或上盛下虚,且时常眩晕,或脑中时常作疼发热,或目胀耳鸣,或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或口眼渐形歪斜,或面色如醉,甚或眩晕,至于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精神短少,或肢体痿废,或成偏枯。
”舌红少苔,脉弦长而有力。
“心中热甚者,加生石膏,痰多者,加胆星,尺脉重按虚者,加熟地黄八钱、净萸肉、大便不实者。
去龟板、赭石,加赤石脂(喻嘉言谓石脂可代赭石)。
”适合镇肝熄风汤的人的体质往往“外强中干”,不知道什么时候内风就呼得起来了,血压也会高,脸红,脉率快且有力气。
肝为将军之官,大将军性子脾气火爆,已经发脾气了,还不来镇压,想让它造反于君主?所以用代赭石,碾细。
代赭石是红色的矿物质药材,入肝经血分,质重能引血下行,滋补肝肾之阴,走肝经镇肝之气。
怀牛膝,质地也比较重,你用手颠一颠感觉就很敦实,能引血下行补肾,还降经络脏腑之气血。
川牛膝比较轻,活血化瘀能力强。
肝气旺盛,阳气跟随它一起上升,但上升太过了的话就越级了,所以用五钱龙骨和五钱牡蛎来镇压并收摄往上跑太过的阳气以及镇压肝风。
龙骨降身体气血的左路,牡蛎降身体气血的右路,左右逢源来使气血畅通。
再用龟板来滋阴,大补真阴和降冲脉之气。
其实应该只用河里乌龟的底板才可以,腹为阴嘛。
然而现在药材比较缺乏,有的也用龟甲。
现代分析龟板和龟甲成分差不多所以就都选用了。
屡试屡效方----张锡纯
屡试屡效方----张锡纯(一)治阴虚劳热方1.资生汤2.十全育真汤3.醴泉饮4.一味薯蓣饮5.参麦汤6.珠玉二宝粥7.沃雪汤8.水晶桃9.既济汤10.来复汤11.镇摄汤(二)治阳虚方.敦复汤(三)治大气下陷方1.升陷汤2.回阳升陷汤3.理郁升陷汤4.醒脾升陷汤(四)治喘息方1.参赭镇气汤2.薯蓣纳气汤3.滋培汤(五)治痰饮方1.理饮汤2.理痰汤3.龙理痰汤4.健脾化痰丸5.期颐饼6.治痰点天突穴法(六)治肺病方1.黄膏2.清金益气汤3.清金解毒汤4.安肺宁嗽丸5.清凉华盖饮(七)治吐衄方1.寒降汤2.温降汤3.清降汤4.保元寒降汤5.保元清降汤6.秘红丹7.二鲜饮8.三鲜饮9.化血丹1 0.补络补管汤11.化瘀理膈丹(八)治心病方1.定心汤2.安魂汤(九)治癫狂方1.荡痰汤2.荡痰加甘遂汤3.调气养神汤(十)治痫风方1.加味磁朱丸2.通变黑锡丹3.一味铁养汤(十一)治小儿风证方1.定风丹2.镇风汤3.加味理中地黄汤(十二)治内外中风方1.搜风汤2.逐风汤3.加味黄五物汤4.加味玉屏风散5.镇肝熄风汤6.加味补血汤(十三)治肢体痿废方1.振颓汤2.振颓丸3.姜胶膏(十四)治膈食方参赭培气汤(十五)治呕吐方1.镇逆汤2.薯蓣半夏粥(十六)治霍乱方1.急救回生丹2.卫生防疫宝丹3.急救回阳汤(十七)治泄泻方1.益脾饼2.扶中汤3.薯蓣粥4.薯蓣鸡子黄粥5.薯蓣苜汤6.加味天水散7.加味四神丸(十八)治痢方1.化滞汤2.燮理汤3.解毒生化丹4.天水涤肠汤5.通变白头翁汤6.三宝粥7.通变白虎加人参汤(十九)治燥结方1.硝菔通结汤2.赭遂攻结汤3.通结用葱白熨法附∶(1)猪胆汁导法附∶(2)葱白炙法(二十)治消渴方1.玉液汤2.滋饮(二十一)治癃闭方1.宣阳汤2.济阴汤3.白茅根汤4.温通汤5.加味苓桂术甘汤6.寒通汤7.升麻黄汤【附方】8.鸡汤9.鸡茅根汤(二十二)治淋浊方1.理血汤2.膏淋汤3.气淋汤4.劳淋汤5.砂淋丸6.寒淋汤7.秘真丹8.毒淋汤9.清毒二仙丹10.鲜小蓟根汤11.澄化汤12.清肾汤13.舒和汤(二十三)治伤寒方1.麻黄加知母汤2.加味桂枝代粥汤3.从龙汤4.馏水石膏饮5.通变大柴胡汤6.加味越婢加半夏汤(二十四)治温病方1.清解汤2.凉解汤3.寒解汤4.石膏阿斯匹林汤5.和解汤6.宣解汤7.滋阴宣解汤8.滋阴清燥汤9.滋阴固下汤10.犹龙汤(二十五)治伤寒温病同用方1.仙露汤2.石膏粳米汤3.镇逆白虎汤4.白虎加人参以山药代粳米汤5.宁嗽定喘饮6.荡胸汤7.一味莱菔子汤8.镇逆承气汤(二十六)治瘟疫瘟疹方1.青盂汤2.护心至宝丹3.清疹汤(二十七)治疟疾方加味小柴胡汤(二十八)治气血郁滞肢体疼痛方1.升降汤2.培脾舒肝汤3.金铃泻肝汤4.活络效灵丹5.活络祛寒汤6.健运汤7.振中汤8.曲直汤(二十九)治女科方1.玉烛汤2.理冲汤3.理冲丸4.安冲汤5.固冲汤6.温冲汤7.清带汤8.加味麦门冬汤9.寿胎丸10.安胃饮11.大顺汤12.和血熄风汤13.滋阴清胃汤14.滋乳汤15.消乳汤16.升肝舒郁汤17.资生通脉汤(三十)治眼科方1.蒲公英汤2.磨翳水3.磨翳散4.明目蓬硝水5.清脑黄连膏6.益瞳丸7.羊肝猪胆丸(三十一)治咽喉方咀华清喉丹(三十二)治牙疳方1.古方马乳饮2.牙疳散3.牙疳敷藤黄法(三十三)治疮科方1.消瘰丸2.消瘰膏3.化腐生肌散4.内托生肌散5.洗髓丹(一)治阴虚劳热方1.资生汤治劳瘵羸弱已甚,饮食减少,喘促咳嗽,身热脉虚数者。
张锡纯医方精要
一、张锡纯的升陷汤张锡纯的升陷汤今用二、张锡纯活络效灵丹张锡纯的活络效灵丹今用三、张锡纯的理冲汤张锡纯的理冲汤今用四.张锡纯的镇肝熄风汤张锡纯的镇肝熄风汤今用五、张锡纯的玉液汤六、张锡纯的调气养神汤七、张锡纯的调气养神汤今用八、张锡纯的补络补管汤九、张锡纯的寿胎丸十、张锡纯的寒降汤十一、张锡纯的寒解汤十二、张锡纯的参赭培气汤十三、张锡纯的温冲汤十四、张锡纯的培脾舒肝汤十五、张锡纯的固冲汤十六、张锡纯的秘红丹十七、张锡纯的清带汤十八、张锡纯的镇逆白虎汤十九、张锡纯参赭镇气汤二十、张锡纯的济阴汤二十一、张锡纯的内托生肌散二十二、张锡纯的燮理汤二十三、张锡纯的寒通汤二十四、张锡纯的醒脾升陷汤二十五、张锡纯的滋阴清燥汤二十六、张锡纯的升肝舒郁汤二十七、张锡纯的化血丹二十八、张锡纯的理饮汤二十九、张锡纯的清肾汤三十.张锡纯的十全育真汤三十一、张锡纯的健运汤三十二、张锡纯的白根汤三十三、张锡纯的来复汤三十四、张锡纯的加味苓桂术甘汤三十五、张锡纯的荡痰汤三十六、张锡纯的加味黄芪五物汤三十七、张锡纯的益脾饼三十八、张锡纯的毒淋汤三十九、张锡纯的薯蓣鸡子黄粥四十、张锡纯的定心汤四十一、张锡纯的安魂汤四十二、张锡纯的宣解汤四十三、张锡纯的安冲汤四十四、张锡纯的安胃饮四十五、张锡纯的镇逆汤四十六、张锡纯的升麻黄芪汤四十七、张锡纯的加味四神丸四十八、张锡纯的滋乳汤四十九、张锡纯的定风丹五十、张锡纯的振颓丸五十一、张锡纯的和血熄风汤五十二、张锡纯的咀华清喉丹五十三、张锡纯的扶中汤59.张锡纯经验医方辑录第三部分1-30方剂60.张锡纯经验医方辑录第三部分31-60方剂 1.张锡纯经验医方辑录第三部分61-85方剂 62.张锡纯经验医方辑录第三部分86-99方剂 63.锡纯经验医方辑录第三部分99-110方剂。
老师用的张锡纯方治胆囊炎等
老师用的张锡纯方治胆囊炎等张锡纯的几个方2021年05月13日· 来自专栏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学习资料整理当年抄方记录,挑出老师常用的几个张锡纯的方子,稍作总结。
1. 金铃泻肝汤原文:治胁下掀疼。
川楝子五钱,捣;生明乳香四钱;生明没药四钱;三棱三钱;莪术三钱;甘草一钱本方常用于:(1)胁痛。
用量:川楝子15白芍20制乳没各12三棱15莪术15炙草10。
可加郁金胆囊炎加茵陈30公英30消炎利胆。
我曾以此方治一胆结石疼痛属气滞血郁者,配合针灸,服后痛暂止。
当时种种原因,我用量减了一半。
但她次日生气后又发作疼痛,还是手术了(2)口疮。
这位老师诊务繁忙,因此常对一病出一方,或是简单分成几种类型,相应处方。
治疗反复发作的口疮,大都用此方。
认为反复发作口疮,责之于肝。
2. 健运汤原文:治腿疼、臂疼因气虚者。
亦治腰疼。
生黄芪六钱;野台参三钱;当归三钱;寸麦冬三钱,带心;知母三钱;生明乳香三钱;生明没药三钱;莪术一钱;三棱一钱。
此方减麦冬、知母三分之一,合数剂为一剂,轧细炼蜜为丸,名健运丸,治同前证。
从来治腿疼臂疼者,多责之风寒湿痹,或血瘀、气滞、痰涎凝滞。
不知人身之气化壮旺流行,而周身痹者、瘀者、滞者,不治自愈,即偶有不愈,治之亦易为功也。
愚临证体验以来,知元气素盛之人,得此病者极少。
故凡遇腿疼、臂疼,历久调治不愈者,补其元气以流通之,数载沉疴,亦可随手奏效也。
老师治腰痛,大部分都以此方加减。
基本用量:生芪30党参10当归10知母10麦冬10制乳没各10三棱15莪术15。
可酌情选加川断、寄生、炒杜仲、灵仙,狗脊、五加皮等。
3. 升陷汤这是每天必用到的方之一,呵呵,另一张每天都用到的是血府逐瘀汤。
本方基本用量:生芪20~60,升麻3,柴胡3,桔梗6,知母根据情况用或不用。
老师非常重视气血,认为人身最重要是辨气血,再辨虚实。
几乎各种病都有用到的机会。
比如对于肥胖的病人,老人,虚人,都先把生芪加进去。
再多说两句血府,此方可治冠心病、梅核气、食道裂孔疝……能引血下行,对高血压也有好处。
张锡纯_医学衷中参西录_[完整版]
o<目录>一、医方\(二十一)治癃闭方
宣阳汤济阴汤白茅根汤温通汤加味苓桂术甘汤寒通汤升麻黄汤鸡汤鸡茅根汤
o<目录>一、医方\(二十二)治淋浊方
1.理血汤2.膏淋汤3.气淋汤4.劳淋汤5.砂淋丸6.寒淋汤7.秘真丹8.毒淋汤9.清毒二仙丹10.鲜小蓟根汤11.澄化汤12.清肾汤13.舒和汤
<目录>五、医案五18门
o<目录>五、医案\(一)虚劳喘嗽门
1.虚劳证阳亢阴亏2.虚劳兼劳碌过度3.肺劳咳嗽由于伏气化热所伤证4.虚劳咳嗽兼外感实热证5.劳热咳嗽6.肺劳喘嗽遗传性证7.肺劳痰喘8.肺劳喘咳9.肺劳喘嗽兼不寐证10.肺病咳嗽吐血11.肺病咳吐脓血12.肺病咳吐痰血
o<目录>五、医案\(二)气病门
o<目录>五、医案\(十五)温病门
1.温病兼大气下陷2.温病兼气虚气郁3.温病兼吐泻腿抽4.少阴伤寒5温病结胸6.温病结胸7.温病8.风温9.风温兼伏气化热10.温病兼痧疹11.温病兼劳力过度12.温病兼下痢13.温病兼脑膜炎14.温热泄泻15.温病兼虚热16.温病体虚17.温热腹疼兼下痢18.温病兼下痢19.温病兼下痢20.暑温兼泄泻21.温病22.温病兼项后作疼23.温病兼胁疼24.风温兼喘促25.秋温兼伏气化热26.温病兼呕吐27.温病兼呕吐28.温病兼衄血便血29.温疹30.温疹兼喉痧31.温病兼喉痧痰喘32.温病兼喉疼33.温病兼阴虚34.温病兼喘胀35.温病兼虚热36.温病兼吐血37.温病兼冲气上冲
1.仙露汤2.石膏粳米汤3.镇逆白虎汤4.白虎加人参以山药代粳米汤5.宁嗽定喘饮6.荡胸汤7.一味莱菔子汤8.镇逆承气汤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药方选录简约版
张锡纯方药节录一治阴虚劳热方1.资生汤:治劳瘵羸弱已甚,饮食减少,喘促咳嗽,身热脉虚数者;亦治女子血枯不月;生山药一两玄参五钱于术三钱生鸡内金二钱,捣碎牛蒡子三钱,炒,捣热甚者,加生地黄五六钱;2.十全育真汤:治虚劳,脉弦、数、细、微,肌肤甲错,形体羸瘦,饮食不壮筋力,或自汗,或咳逆,或喘促,或寒热不时,或多梦纷纭,精气不固;野台参四钱生黄四钱生山药四钱知母四钱玄参四钱生龙骨四钱,捣细生牡蛎四钱,捣细丹参二钱三棱钱半莪术钱半气分虚甚者,去三棱、莪术,加生鸡内金三钱;喘者,倍山药,加牛蒡子三钱;汗多者,以白术骨、牡蛎、萸肉各一两煎服,不过两剂其汗即止;汗止后再服原方;3.醴泉饮:治虚劳发热,或喘或嗽,脉数而弱;生山药一两大生地五钱人参四钱玄参四钱生赭石四钱,轧细牛蒡子三钱,炒,捣天冬四钱甘草二钱4.一味薯蓣饮治劳瘵发热,或喘或嗽,或自汗,或心中怔忡,或因小便不利,致大便滑泻,及一切阴分亏;生怀山药四两,切片煮汁两大碗,以之当茶,徐徐温饮之;5.参麦汤治阴分亏损已久,浸至肺虚有痰,咳嗽劳喘,或兼肺有结核者;人参三钱干麦冬四钱,带心生山药六钱清半夏二钱牛蒡子三钱,炒,捣苏子二钱,炒,捣生杭芍三钱甘草钱半6.珠玉二宝粥治脾肺阴分亏损,饮食懒进,虚热劳嗽,并治一切阴虚之证;生山药二两生薏米二两柿霜饼八钱上三味,先将山药、薏米捣成粗渣,煮至烂熟,再将柿霜饼切碎,调入融化,随意服之;7.沃雪汤:治同前证,更兼肾不纳气作喘者;生山药一两半牛蒡子炒捣,四钱柿霜饼冲服,六钱8.水晶桃:治肺肾两虚,或咳嗽,或喘逆,或腰膝酸疼,或四肢无力,以治孺子尤佳;核桃仁一斤柿霜饼一斤,先将核桃仁饭甑蒸熟,再与柿霜饼同装入瓷器内蒸之,融化为一,晾冷,随意服凡果核之仁,具补益之性者,皆能补肾;9.既济汤治大病后阴阳不相维系;阳欲上脱,或喘逆,或自汗,或目睛上窜,或心中摇摇如悬旌;阴欲下脱,或失精,或小便不禁,或大便滑泻;一切阴阳两虚,上热下凉之证;大熟地一两萸肉去净核,一两生山药六钱生龙骨捣细,六钱生牡蛎捣细,六钱茯苓三钱生杭芍三钱乌附子一钱10.来复汤治寒温外感诸证,大病瘥后不能自复,寒热往来,虚汗淋漓;或但热不寒,汗出而热解,须臾又热又汗,目睛上窜,势危欲脱;或喘逆,或怔忡,或气虚不足以息,诸证若见一端,即宜急服;萸肉去净核,二两生龙骨捣细,一两生牡蛎捣细,一两生杭芍六钱野台参四钱甘草二钱,蜜炙11.镇摄汤治胸膈满闷,其脉大而弦,按之似有力,非真有力,此脾胃真气外泄,冲脉逆气上干之证,慎勿作实证治之;若用开通之药,凶危立见;服此汤数剂后脉见柔和,即病有转机,多服自愈;野台参五钱生赭石轧细,五钱生芡实五钱生山药五钱萸肉去净核,五钱清半夏二钱茯苓二钱服药数剂后,满闷见轻,去芡实加白术二钱;二治阳虚方敦复汤附∶服硫黄法治下焦元气虚惫,相火衰微,致肾弱不能作强内经云肾者作强之官,脾弱不能健运,或腰膝酸疼,或黎明泄泻,一切虚寒诸证;野台参四钱乌附子三钱生山药五钱补骨脂四钱,炒捣核桃仁三钱萸肉四钱,去净核茯苓钱半生鸡内金钱半,捣细三治大气下陷方1.升陷汤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种种病状,诚难悉数;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生箭六钱知母三钱柴胡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升麻一钱气分虚极下陷者,酌加人参数钱,或再加山萸肉去净核数钱,以收敛气分之耗散,使升者不至复陷更佳;若大气下陷过甚,至少腹下坠,或更作疼者,宜将升麻改用钱半,或倍作二钱; 2.回阳升陷汤治心肺阳虚,大气又下陷者;其人心冷、背紧、恶寒,常觉短气;生黄八钱干姜六钱当归身四钱桂枝尖三钱甘草一钱3.理郁升陷汤治胸中大气下陷,又兼气分郁结,经络湮淤者;生黄六钱知母三钱当归身三钱桂枝尖钱半柴胡钱半乳香三钱,不去油没药三钱,不去油胁下撑胀,或兼疼者,加龙骨、牡蛎皆不用各五钱;少腹下坠者,加升麻一钱;4.醒脾升陷汤治脾气虚极下陷,小便不禁;生箭四钱白术四钱桑寄生三钱川续断三钱萸肉四钱,去净核龙骨四钱,捣牡蛎四钱,捣川萆二钱甘草二钱,蜜炙四治喘息方1.参赭镇气汤治阴阳两虚,喘逆迫促,有将脱之势;亦治肾虚不摄,冲气上干,致胃气不降作满闷;野台参四钱生赭石六钱,轧细生芡实五钱生山药五钱萸肉六钱,去净核生龙骨六钱,捣细生牡蛎六钱,捣细生杭芍四钱苏子二钱,炒捣2.薯蓣纳气汤治阴虚不纳气作喘逆;生山药一两大熟地五钱萸肉五钱,去净核柿霜饼四钱,冲服生杭芍四钱牛蒡子二钱,炒捣苏子二钱,炒捣甘草二钱,蜜炙生龙骨五钱,捣细3.滋培汤治虚劳喘逆,饮食减少,或兼咳嗽,并治一切阴虚羸弱诸证;生山药一两于术三钱,炒广陈皮二钱牛蒡子二钱,炒捣生杭芍三钱玄参三钱生赭石三钱,轧细炙甘草二钱五治痰饮方1.理饮汤治因心肺阳虚,致脾湿不升,胃郁不降,饮食不能运化精微,变为饮邪;停于胃口为满闷,溢于膈上为短气,渍满肺窍为喘促,滞腻咽喉为咳吐粘涎;甚或阴霾布满上焦,心肺之阳不能畅舒,转郁而作热;或阴气逼阳外出为身热,迫阳气上浮为耳聋;然必诊其脉,确乎弦迟细弱者,方能投以此汤;于术四钱干姜五钱桂枝尖二钱炙甘草二钱茯苓片二钱生杭芍二钱桔红钱半川浓朴钱半服数剂后,饮虽开通,而气分若不足者,酌加生黄数钱;2.理痰汤治痰涎郁塞胸膈,满闷短气;或渍于肺中为喘促咳逆;停于心下为惊悸不寐;滞于胃口为胀满哕呃;溢于经络为肢体麻木或偏枯;留于关节,着于筋骨,为俯仰不利,牵引作疼;随逆气肝火上升,为眩晕不能坐立;生芡实一两清半夏四钱黑芝麻三钱,炒捣柏子仁二钱,炒捣生杭芍二钱陈皮二钱茯苓片二钱3.龙理痰汤治因思虑生痰,因痰生热,神志不宁;清半夏四钱生龙骨六钱,捣细生牡蛎六钱,捣细生赭石三钱,轧细朴硝二钱黑芝麻三钱,炒捣柏子仁三钱,炒捣生杭芍三钱陈皮二钱茯苓二钱4.健脾化痰丸治脾胃虚弱,不能运化饮食,以至生痰;生白术二两生鸡内金二两,去净瓦石糟粕上药二味,各自轧细过罗,各自用慢火焙熟不可焙过,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钱,开水送下;5.期颐饼治老人气虚,不能行痰,致痰气郁结,胸次满闷,胁下作疼;凡气虚痰盛之人,服之皆效,兼治疝气;生芡实六两生鸡内金三两白面半斤白沙糖不拘多少先将芡实用水淘去浮皮,晒干,轧细,过罗;再将鸡内金中有瓦石糟粕去净分量还足轧细,过罗,置盆内浸以滚水,半日许;再入芡实、白糖、白面,用所浸原水,和作极薄小饼,烙成焦黄色,随意食之;6.治痰点天突穴法附∶捏结喉法、明矾汤、麝香香油灌法点天突穴以治痰厥,善针灸者,大抵知之;而愚临证体验,尤曲尽点法之妙;穴在结喉颈间高骨下宛宛中;点时屈手大指指甲长须剪之以指甲贴喉,指端着穴,直向下用力勿斜向里,其气即通;指端,当一起一点,令痰活动,兼频频挠动其指端,令喉痒作嗽,其痰即出六治肺病方1.黄膏治肺有劳病,薄受风寒即喘嗽,冬时益甚者;生箭四钱生石膏四钱捣细净蜂蜜一两粉甘草二钱细末生怀山药三钱细末鲜茅根四钱,锉碎如无鲜者可用干者二钱代之上药六味,先将黄、石膏、茅根,煎十余沸去渣,澄取清汁二杯,调入甘草、山药末同煎,煎时以箸搅之,勿令二末沉锅底,一沸其膏即成;再调入蜂蜜,令微似沸,分三次温服下,一日服完,如此服之,久而自愈;2.清金益气汤治羸少气,劳热咳嗽,肺痿失音,频吐痰涎,一切肺金虚损之病;生黄三钱生地黄五钱知母三钱粉甘草三钱玄参三钱沙参三钱川贝母二钱去心牛蒡子三钱炒捣3.清金解毒汤治肺脏损烂,或将成肺痈,或咳嗽吐脓血者,又兼治肺结核;生明乳香三钱生明没药三钱粉甘草三钱生黄三钱玄参三钱沙参三钱牛蒡子三钱炒捣贝母三钱知母三钱三七二钱,捣细药汁送服将成肺痈者去黄,加金银花三钱;4.安肺宁嗽丸治肺郁痰火及肺虚热作嗽,兼治肺结核;嫩桑叶一两儿茶一两蓬砂一两苏子一两炒捣粉甘草一两上药五味为细末,蜜作丸三钱重,早晚各服一丸,开水送下;5.清凉华盖饮治肺中腐烂,浸成肺痈,时吐脓血,胸中隐隐作疼,或旁连胁下亦疼者;甘草六钱生明没药四钱,不去油丹参四钱知母四钱病剧者加三七二钱捣细送服;脉虚弱者,酌加人参、天冬各数钱;七治吐衄方1.寒降汤治吐血、衄血,脉洪滑而长,或上入鱼际,此因热而胃气不降也,以寒凉重坠之药,降其胃气则血止矣;生赭石六钱,轧细清半夏三钱蒌仁四钱,炒捣生杭芍四钱竹茹三钱牛蒡子三钱,炒捣粉甘草钱半2.温降汤治吐衄脉虚濡而迟,饮食停滞胃口,不能消化,此因凉而胃气不降也,以温补开通之药,降其胃气,则血止矣;白术三钱清半夏三钱生山药六钱干姜三钱生赭石六钱,轧细生杭芍二钱川浓朴钱半生姜二钱3.清降汤治因吐衄不止,致阴分亏损,不能潜阳而作热,不能纳气而作喘;甚或冲气因虚上干,为呃逆、为眩晕;心血因虚甚不能内荣,为怔忡、为惊悸不寐;或咳逆、或自汗诸虚证蜂起之候;生山药一两清半夏三钱净萸肉五钱生赭石六钱,轧细牛蒡子二钱,炒捣生杭芍四钱甘草钱半4.保元寒降汤治吐血过多,气分虚甚,喘促咳逆,血脱而气亦将脱;其脉上盛下虚,上焦兼烦热者;生山药一两野台参五钱生赭石八钱,轧细知母六钱大生地六钱生杭芍四钱牛蒡子四钱,炒捣三七二钱,细轧药汁送服;5.保元清降汤治吐衄证,其人下元虚损,中气衰惫,冲气胃气因虚上逆,其脉弦而硬急,转似有力者;野台参五钱生赭石八钱,轧细生芡实六钱生山药六钱生杭芍六钱牛蒡子二钱,炒捣甘草钱半6.秘红丹治肝郁多怒,胃郁气逆,致吐血、衄血及吐衄之证屡服他药不效者,无论因凉因热,服之皆有捷效;川大黄一钱细末油肉桂一钱细末生赭石六钱细末上药三味,将大黄、肉桂末和匀,用赭石末煎汤送下;7.二鲜饮治虚劳证,痰中带血;鲜茅根四两,切碎鲜藕四两,切片煮汁常常饮之,旬日中自愈;若大便滑者,茅根宜减半;再用生山药细末两许,调入药汁中,煮作茶汤服之;8.三鲜饮治同前证兼有虚热者;即前方加鲜小蓟根二两;9.化血丹治咳血,兼治吐衄,理瘀血,及二便下血;花蕊石三钱,存性三七二钱血余一钱,存性共研细,分两次,开水送服;10.补络补管汤治咳血吐血,久不愈者;生龙骨一两,捣细生牡蛎一两,捣细萸肉一两,去净核三七二钱,研细药汁送服服之血犹不止者,可加赭石细末五六钱;11.化瘀理膈丹治力小任重,努力太过,以致血瘀膈上,常觉短气;若吐血未愈者,多服补药或凉药,或多用诸药炭,强止其血,亦可有此病,皆宜服此药化之;三七二钱,捣细鸭蛋子四十粒,去皮上药二味,开水送服,日两次;凡服鸭蛋子,不可嚼破,若嚼破即味苦不能下咽,强下咽亦多呕出;八治心病方1.定心汤治心虚怔忡;龙眼肉一两酸枣仁五钱,炒捣萸肉五钱,去净核柏子仁四钱,炒捣生龙骨四钱,捣细生牡蛎四钱,捣细生明乳香一钱生明没药一钱心因热怔忡者,酌加生地数钱,若脉沉迟无力者,其怔忡多因胸中大气下陷,详观拙拟升陷汤后跋语及诸案自明治法;2.安魂汤治心中气血虚损,兼心下停有痰饮,致惊悸不眠;龙眼肉六钱酸枣仁四钱,炒捣生龙骨五钱,捣末生牡蛎五钱,捣末清半夏三钱茯苓片三钱生赭石四钱,轧细若服一两剂后无效者,可于服汤药之外,临睡时用开水送服西药臭剥一瓦,借其麻痹神经之力,以收一时之效,俾汤剂易于为力也;九治癫狂方1.荡痰汤治癫狂失心,脉滑实者;生赭石二两,轧细大黄一两朴硝六钱清半夏三钱郁金三钱2.荡痰加甘遂汤治前证,顽痰凝结之甚者,非其证大实不可轻投;其方,即前方加甘遂末二钱,将他药煎好,调药汤中服;凡用甘遂,宜为末,水送服;或用其末,调药汤中服;若入汤剂煎服,必然吐出;又凡药中有甘遂,不可连日服之,必隔两三日方可再服,不然亦多吐出;又其性与甘草相犯,用者须切记;3.调气养神汤治其人思虑过度,伤其神明;或更因思虑过度,暗生内热,其心肝之血,消耗日甚,以致心火肝气,上冲头部,扰乱神经,致神经失其所司,知觉错乱,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而不至于疯狂过甚者;龙眼肉八钱柏子仁五钱生龙骨五钱,捣碎生牡蛎五钱,捣碎远志二钱,不炙生地黄六钱天门冬四钱甘松二钱生麦芽三钱菖蒲二钱甘草钱半镜面朱砂三分,研细用头次煎药汤两次送服磨取铁锈浓水煎药;十治痫风方1.加味磁朱丸治痫风;磁石二两,能吸铁者,研极细水飞出,切忌火赭石二两清半夏二两朱砂一两上药各制为细末;再加酒曲半斤,轧细过罗,可得细曲四两;炒熟二两,与生者二两,共和药为丸,桐子大;铁锈水煎汤,送服二钱,日再服2.通变黑锡丹治痫风;铅灰二两,研细硫化铅一两,研细麦曲两半,炒熟上三味,水和为丸,桐子大;每服五六丸,多至十丸;用净芒硝四五分冲水送服;若服药后,大便不利者铅灰硫化铅皆能涩大便,芒硝又宜多用.3.一味铁养汤治痫风,及肝胆之火暴动,或胁疼,或头疼目眩,或气逆喘吐,上焦烦热,至一切上盛下虚之证皆可;用其汤煎药,又兼能补养血分;方用长锈生铁,和水磨取其锈,磨至水皆红色,煎汤服之;十一治小儿风证方1.定风丹治初生小儿绵风,其状逐日抽掣,绵绵不已,亦不甚剧;生明乳香三钱生明没药三钱朱砂一钱全蜈蚣大者一条全蝎一钱共为细末,每小儿哺乳时,用药分许,置其口中,乳汁送下,一日约服药五次;2.镇风汤治小儿急惊风;其风猝然而得,四肢搐溺,身挺颈痉,神昏面热,或目睛上窜,或痰涎上壅,或牙关紧闭,或热汗淋漓;钩藤钩三钱羚羊角一钱,另炖兑服龙胆草二钱青黛二钱清半夏二钱生赭石二钱,轧细茯神二钱僵蚕二钱薄荷叶一钱朱砂二分,研细送服磨浓生铁锈水煎药;2加味理中地黄汤熟地五钱,焦白术三钱,当归、党参、炙、故纸炒捣、枣仁炒捣、枸杞各二钱,炮姜、萸肉去净核、炙草、肉桂各一钱,生姜三片,红枣三枚捭开,胡桃二个用仁打碎为引;仍用灶心土代以灶圹土二两,煮水煎药;取浓汁一茶杯,加附子五分,煎水搀入;量小儿大小,分数次灌之;如咳嗽不止者,加米壳、金樱子各一钱;如大热不退者,加生白芍一钱;泄泻不止,去当归加丁香七粒;隔二三日,止用附子二三分;盖因附子大热,中病即宜去之;如用附子太多,则大小便闭塞不出;如不用附子,则脏腑沉寒,固结不开;若小儿虚寒至极,附子又不妨用一二钱;若小儿但泻不止,或微见惊搐,尚可受药吃乳便利者,并不必服逐寒荡惊汤,只服此汤一剂,而风定神清矣;若小儿尚未成慢惊,不过昏睡发热,或有时热止,或昼间安静,夜间发热,均宜服之;若新病壮实之小儿,眼红口渴者,乃实火之证,方可暂行清解;但果系实火,必大便闭结,气壮声洪,且喜多饮凉水;若吐泻交作,则非实火可知;倘大虚之后,服一剂无效,必须大剂多服为妙;方书所谓天吊风、慢脾风皆系此证;十二治内外中风方1.搜风汤治中风防风六钱真辽人参四钱,另炖同服,或用野台参七钱代之,高丽参不宜用清半夏三钱生石膏八钱僵蚕二钱柿霜饼五钱,冲服麝香一分,药汁送服2.逐风汤治中风抽掣及破伤后受风抽掣者;生箭六钱当归四钱羌活二钱独活二钱全蝎二钱全蜈蚣大者两条3.加味黄五物汤治历节风证,周身关节皆疼,或但四肢作疼,足不能行步,手不能持物;生箭一两于术五钱当归五钱桂枝尖三钱秦艽三钱广陈皮三钱生杭芍五钱生姜五片热者加知母,凉者加附子,脉滑有痰者加半夏;4.加味玉屏风散治破伤后预防中风,或已中风而螈,或因伤后房事不戒以致中风;生箭一两白术八钱当归六钱桂枝尖钱半防风钱半黄蜡三钱生白矾一钱作汤服;5.镇肝熄风汤治内中风证亦名类中风,即西人所谓脑充血证,其脉弦长有力即西医所谓血压过高,或上盛下虚,头目时常眩晕,或脑中时常作疼发热,或目胀耳鸣,或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或口眼渐形歪斜,或面色如醉,甚或眩晕,至于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撤消,精神短少,或肢体痿废,或成偏枯;怀牛膝一两生赭石一两,轧细生龙骨五钱,捣碎生牡蛎五钱,捣碎生龟板五钱,捣碎生杭芍五钱玄参五钱天冬五钱川楝子二钱,捣碎生麦芽二钱茵陈二钱甘草钱半心中热甚者,加生石膏一两;痰多者,加胆星二钱;尺脉重按虚者,加熟地黄八钱、净萸肉五钱;大便不实者,去龟板、赭石,加赤石脂喻嘉言谓石脂可代赭石一两; 6.加味补血汤治身形软弱,肢体渐觉不遂,或头重目眩,或神昏健忘,或觉脑际紧缩作疼;甚或昏仆移时苏醒致成偏枯,或全身痿废,脉象迟弱,内中风证之偏虚寒者肝过盛生风,肝虚极亦可生风,此即西人所谓脑贫血病也;久服此汤当愈;生箭一两当归五钱龙眼肉五钱真鹿角胶三钱,另炖同服丹参三钱明乳香三钱明没药三钱甘松二钱服之觉热者,酌加天花粉、天冬各数钱;觉发闷者,加生鸡内金钱半或二钱;服数剂后,若不甚见效,可用所煎药汤送服麝香二厘或真冰片半分亦可;若服后仍无甚效,可用药汤,送制好马钱子二分;十三治肢体痿废方1.振颓汤治痿废;生黄六钱知母四钱野台参三钱于术三钱当归三钱生明乳香三钱生明没药三钱威灵仙钱半干姜二钱牛膝四钱热者,加生石膏数钱,或至两许;寒者去知母,加乌附子数钱;筋骨受风者,加明天麻数钱;脉弦硬而大者,加龙骨、牡蛎各数钱,或更加山萸肉亦佳;骨痿废者,加鹿角胶、虎骨胶各二钱另炖同服;然二胶伪者甚多,若恐其伪,可用续断、菟丝子各三钱代之;手足皆痿者,加桂枝尖二钱;2.振颓丸前证之剧者,可兼服此丸,或单服此丸亦可;并治偏枯、痹木诸证;人参二两于术二两炒当归一两马钱子一两,法制乳香一两没药一两全蜈蚣大者五条,不用炙穿山甲一两,蛤粉炒共轧细过罗,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钱,无灰温酒送下,日再服;3.姜胶膏治肢体受凉疼痛,或有凝寒阻遏血脉,麻木不仁;鲜姜自然汁一斤明亮水胶四两上二味同熬成稀膏,摊于布上,贴患处,旬日一换;凡因受寒肢体疼痛,或因受寒肌肉麻木不仁者,贴之皆可治愈;十四治膈食方参赭培气汤治膈食“论胃病噎膈治法及反胃治法”宜参看;潞党参六钱天门冬四钱生赭石八钱,轧细清半夏三钱淡苁蓉四钱知母五钱当归身三钱柿霜饼五钱,服药后含化徐徐咽之十五治呕吐方1.镇逆汤治呕吐,因胃气上逆,胆火上冲者;生赭石六钱,细轧青黛二钱清半夏三钱生杭芍四钱龙胆草三钱吴茱萸一钱生姜二钱野台参二钱2.薯蓣半夏粥治胃气上逆,冲气上冲,以致呕吐不止,闻药气则呕吐益甚,诸药皆不能下咽者;生山药一两,轧细清半夏一两上二味,先将半夏用微温之水淘洗数次,不使分毫有矾味;用煮菜小锅勿用药瓶煎取清汤约两杯半,去渣调入山药细末,再煎两三沸,其粥即成,和白沙糖食之;若上焦有热者,以柿霜代沙糖,凉者用粥送服干姜细末半钱许;十六治霍乱方1.急救回生丹治霍乱吐泻转筋,诸般痧证暴病,头目眩晕,咽喉肿疼,赤痢腹疼,急性淋证;朱砂顶高者一钱五分冰片三分薄荷冰二分粉甘草一钱细末上药四味共研细,分作三次服,开水送下,约半点钟服一次;若吐剧者,宜于甫吐后急服之;若于将吐时服之,恐药未暇展布即吐出;服后温复得汗即愈;服一次即得汗者,后二次仍宜服之;若服完一剂未全愈者,可接续再服一剂;若其吐泻已久,气息奄奄有将脱之势,但服此药恐不能挽回,宜接服后急救回阳汤;2.卫生防疫宝丹治霍乱吐泻转筋,下痢腹疼,及一切痧症;平素口含化服,能防一切疠疫传染;粉甘草十两,细末细辛两半,细末香白芷一两,细末薄荷冰四钱,细末冰片二钱,细末朱砂三两,细末先将前五味和匀,用水为丸如桐子大,晾干不宜日晒;再用朱砂为衣,勿令余剩;装以布袋,杂以琉珠,来往撞荡,务令光滑坚实;如此日久,可不走气味;若治霍乱证,宜服八十丸,开水送服;3.急救回阳汤治霍乱吐泻已极,精神昏昏,气息奄奄,至危之候;潞党参八钱生山药一两生杭芍五钱山萸肉八钱,去净核炙甘草三钱赭石四钱,研细朱砂五分,研细先用童便半盅炖热,送下朱砂,继服汤药;十七治泄泻方1.益脾饼治脾胃湿寒,饮食减少,长作泄泻,完谷不化;白术四两干姜二两鸡内金二两熟枣肉半斤上药四味,白术、鸡内金皆用生者,每味各自轧细焙熟先轧细而后焙者,为其焙之易匀也;再将干姜轧细,共和枣肉,同捣如泥,作小饼;木炭火上炙干,空心时,当点心,细嚼咽之;2.扶中汤治泄泻久不止,气血俱虚,身体羸弱,将成劳瘵之候;于术一两,炒生山药一两龙眼肉一两小便不利者加椒目三钱,炒捣3.薯蓣粥治阴虚劳热,或喘,或嗽,或大便滑泻,小便不利,一切羸弱虚损之证;生怀山药一斤,轧细过罗上药一味,每服用药七八钱,或至一两;和凉水调入锅内,置炉上,不住以箸搅之,两三沸即成粥服之;若小儿服,或少调以白糖亦可;此粥多服久服间有发闷者,掺以西药百布圣一瓦同服,则无此弊,且更多进饮食.4.薯蓣鸡子黄粥治泄泻久,而肠滑不固者;即前薯蓣粥,加熟鸡子黄三枚;5.薯蓣苜汤治阴虚肾燥,小便不利,大便滑泻,兼治虚劳有痰作嗽;生山药一两,轧细生车前子四钱上二味,同煮作稠粥服之,一日连服三次,小便自利,大便自固;。
26.屡试屡效方----张锡纯
26.屡试屡效方----张锡纯屡试屡效方----张锡纯(一)治阴虚劳热方1.资生汤2.十全育真汤3.醴泉饮4.一味薯蓣饮5.参麦汤6.珠玉二宝粥7.沃雪汤8.水晶桃9.既济汤10.来复汤11.镇摄汤(二)治阳虚方.敦复汤(三)治大气下陷方1.升陷汤2.回阳升陷汤3.理郁升陷汤4.醒脾升陷汤(四)治喘息方1.参赭镇气汤2.薯蓣纳气汤3.滋培汤(五)治痰饮方1.理饮汤2.理痰汤3.龙理痰汤4.健脾化痰丸5.期颐饼6.治痰点天突穴法(六)治肺病方1.黄膏2.清金益气汤3.清金解毒汤4.安肺宁嗽丸5.清凉华盖饮(七)治吐衄方1.寒降汤2.温降汤3.清降汤4.保元寒降汤5.保元清降汤6.秘红丹7.二鲜饮8.三鲜饮9.化血丹10.补络补管汤11.化瘀理膈丹(八)治心病方1.定心汤2.安魂汤(九)治癫狂方1.荡痰汤2.荡痰加甘遂汤3.调气养神汤(十)治痫风方1.加味磁朱丸2.通变黑锡丹3.一味铁养汤(十一)治小儿风证方1.定风丹2.镇风汤3.加味理中地黄汤(十二)治内外中风方1.搜风汤2.逐风汤3.加味黄五物汤4.加味玉屏风散5.镇肝熄风汤6.加味补血汤(十三)治肢体痿废方1.振颓汤2.振颓丸3.姜胶膏(十四)治膈食方参赭培气汤(十五)治呕吐方1.镇逆汤2.薯蓣半夏粥(十六)治霍乱方1.急救回生丹2.卫生防疫宝丹3.急救回阳汤(十七)治泄泻方1.益脾饼2.扶中汤3.薯蓣粥4.薯蓣鸡子黄粥5.薯蓣苜汤6.加味天水散7.加味四神丸(十八)治痢方1.化滞汤2.燮理汤3.解毒生化丹4.天水涤肠汤5.通变白头翁汤6.三宝粥7.通变白虎加人参汤(十九)治燥结方1.硝菔通结汤2.赭遂攻结汤3.通结用葱白熨法附∶(1)猪胆汁导法附∶(2)葱白炙法(二十)治消渴方1.玉液汤2.滋饮(二十一)治癃闭方1.宣阳汤2.济阴汤3.白茅根汤4.温通汤5.加味苓桂术甘汤6.寒通汤7.升麻黄汤【附方】8.鸡汤9.鸡茅根汤(二十二)治淋浊方1.理血汤2.膏淋汤3.气淋汤4.劳淋汤5.砂淋丸6.寒淋汤7.秘真丹8.毒淋汤9清毒二仙丹10.鲜小蓟根汤11澄化汤12.清肾汤13.舒和汤(二十三)治伤寒方1麻黄加知母汤2加味桂枝代粥汤3.从龙汤4.馏水石膏饮5.通变大柴胡汤6.加味越婢加半夏汤(二十四)治温病方1.清解汤2凉解汤3寒解汤4.石膏阿斯匹林汤5和解汤6宣解汤7滋阴宣解汤8.滋阴清燥汤9.滋阴固下汤10.犹龙汤(二十五)治伤寒温病同用方1.仙露汤2石膏粳米汤3镇逆白虎汤4白虎加人参以山药代粳米汤5宁嗽定喘饮6.荡胸汤7.一味莱菔子汤8.镇逆承气汤(二十六)治瘟疫瘟疹方1.青盂汤2.护心至宝丹3.清疹汤(二十七)治疟疾方加味小柴胡汤(二十八)治气血郁滞肢体疼痛方1.升降汤2.培脾舒肝汤3.金铃泻肝汤4.活络效灵丹5.活络祛寒汤6.健运汤7.振中汤8.曲直汤(二十九)治女科方1.玉烛汤2.理冲汤3.理冲丸4.安冲汤5.固冲汤6.温冲汤7.清带汤8.加味麦门冬汤9.寿胎丸10.安胃饮11.大顺汤12.和血熄风汤13.滋阴清胃汤14.滋乳汤15.消乳汤16.升肝舒郁汤17.资生通脉汤(三十)治眼科方1.蒲公英汤2.磨翳水3.磨翳散4.明目蓬硝水5.清脑黄连膏6.益瞳丸7.羊肝猪胆丸(三十一)治咽喉方咀华清喉丹(三十二)治牙疳方1.古方马乳饮2.牙疳散3.牙疳敷藤黄法(三十三)治疮科方1.消瘰丸2.消瘰膏3.化腐生肌散4.内托生肌散5.洗髓丹(一)治阴虚劳热方1.资生汤治劳瘵羸弱已甚,饮食减少,喘促咳嗽,身热脉虚数者。
张锡纯常用方剂
张锡纯常用方剂理饮汤:心肺阳虚,脾湿不开,胃郁不降,饮食不化【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组成】于术12克干姜15克桂枝尖6克炙甘草6克茯苓片6克生杭芍6克橘红4.5克川厚朴4.5克【用法】水煎服。
【主治】心肺阳虚,脾湿不开,胃郁不降,饮食不化,变为饮邪。
脘腹满闷,短气喘促,咳吐粘涎,脉弦迟细弱。
【方论】方中桂枝,干姜以助心肺之阳;白术、茯苓、甘草理脾胃之湿;厚朴通胃中阳气;橘红助白术、茯苓、甘草以利痰饮;白芍酸敛,可防热药之上窜,制虚火之浮游,且药之热者,宜于脾胃,恐不宜于肝胆,又取其凉润之性,善滋肝旭之阴,即预防肝胆之热也。
理冲汤:治疗腹中结块,【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组成】生黄耆9克;党参6克;于术6克;生山药15克;天花粉12克;知母12克;三棱9克;莪术9克;生鸡内金9克(黄者)。
【用法】用水600毫升,煎至将成,加好醋少许,滚数沸服。
【主治】益气行血,调经祛瘀。
治妇女经闭不行,或产后恶露不尽,结为症瘕,以致阴虚作热,阳虚作冷,食少劳嗽,室女月闭血枯,男子劳瘵,脏腑症瘕积聚,气郁脾弱,满闷痞胀,不能饮食。
温降汤:【处方】白术9克、清半夏9克、生山药18克、干姜9克、生赭石(轧细)18克、生杭芍6克、川厚朴4.5克、生姜6克。
【原方】白术(三钱)清半夏(三钱)生山药(六钱)干姜(三钱)生赭石(六钱,轧细)生杭芍(二钱)川厚朴(钱半)生姜(二钱)【功用】温胃降逆。
珠玉二宝粥:【组成】生山药、生薏苡仁各60克。
【功效】补肺健脾养胃。
【主治】脾肺阴分亏损,饮食懒进,虚热劳嗽,并一切阴虚之证。
【制法】上先将山药、薏米捣成粗渣,煮至烂熟。
【用法】随意服之。
十全育真汤方源:《医学衷中参西录》组成:党参15克,黄芪15克,山药12克,知母12克,玄参12克,龙骨12克(生),牡蛎 12克(生),丹参 9克,三棱 6克,莪术 6克用法:水煎服。
功效与作用,补气养阴,活血,固涩。
主治气阴两虚,兼有血瘀证。
张锡纯医案(四)
张锡纯医案(四)59.张锡纯经验医方辑录第三部分1-30方剂一、醴泉饮【组成】生山药30克,大生地15克,人参12克,玄参12克,生赭石12克(轧细),牛蒡子9克(炒捣),天门冬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用】养阴益气,降逆止嗽。
【主治】虚劳发热,或喘或嗽,脉数而弱。
【加减】若其人胸中素觉短气,或大便易滑泻者,又当预防其大气下陷。
用醴泉饮时,宜减赭石、牛蒡子,并一切苏子、瓜蒌仁、紫菀、杏仁,治咳喘套药皆不宜用。
【方论】阴虚之甚者,其周身血脉津液,皆就枯涸。
必用汁浆最多之药,滋脏腑之阴,即以溉周身之液,若方中之山药、地黄是也。
然脉之数者,固系阴虚,亦系气分虚弱,有不能支持之象,犹人之任重而体颤也。
故用人参以补助气分,与玄参、天门冬之凉润者并用,又能补助阴分。
且虑其升补之性,与咳嗽上逆者不宜,故又佐以赭石之压力最胜者,可使人参补益之力下行直至涌泉,而上焦之逆气浮火,皆随之顺流而下;更可使下焦真元之气,得人参之峻补而顿旺,自能吸引上焦之逆气浮火下行也。
至于牛蒡子与山药并用最善止嗽,甘草与天门冬并用最善润肺,此又屡试屡效也。
二、一味薯蓣饮【组成】生怀山药120克(切片)。
【用法】上味煮汁2大碗,以之当茶,徐徐温饮之。
【功用】补脾益肾,滋阴收涩,润燥祛湿。
【主治】劳瘵发热,或喘或嗽,或自汗,或心中怔忡,或因小便不利,致大便滑泻,及一切阴分亏损之证。
【方论】山药之性,能滋阴又能利湿,能滋润又能收涩。
是以能补肺补肾兼补脾胃。
且其含蛋白质最多,在滋补药中诚为无上之品,特性甚和平,宜多服常服耳。
三、参麦汤【组成】人参9克,麦门冬12克,生山药18克,清半夏6克,牛蒡子9克(炒捣),苏子6克(炒捣),生白芍9克,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用】补肺降逆,化痰平喘。
【主治】阴分亏损已久,渐至肺虚有痰,咳嗽劳喘,或兼肺有结核者。
【方论】人参为补肺之主药,而有肺热还伤肺之虞,有麦冬以佐之,则转能退热。
『名医名方』张锡纯治疗高血压
『名医名方』张锡纯治疗高血压名医名方张锡纯镇肝熄风汤治疗高血压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
河北盐山人。
少时广涉浓猎经史子集,读书之暇随父习医。
1893年第二次参加秋试,再次落弟。
此时张氏开始接触西医及其它西学。
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张氏萌发了衷中参西的思想,遂潜心于医学。
1900年前后十余年的读书、应诊过程,使他的学术思想趋于成熟。
1909年,完成《医学衷中参西录》前三期初稿,此时他年近50,医名渐着于国内。
1912年,德州驻军统领聘张氏为军医正,从此他开始了专业行医的生涯。
1918年,奉天设近代中国第一家中医院——立达医院,聘张氏为院长。
1928年春,张氏携眷至天津,援徒并开业行医。
组织中西汇通医社,传播学术。
张锡纯主张衷中参西,汇通中西医学。
而他在临床医学上有很深的造诣,疗效卓绝,屡起沉疴危证。
张锡纯与张山雷、张生甫“三张”,为医界公认的名医。
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正常人动脉收缩压≤18.6千帕,舒张压≤12千帕;成人高血压标准:收缩压≥21.3千帕和(或)舒张压≥12.6千帕。
在多数患者中,高血压病因不明,称为原发性。
在约5%患者中,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一种表现,称为继发性高血压。
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可有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等症。
高血压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与遗传、膳食因素、肥胖有关。
诊断依据应在不同时间测量3次血压,必要时可做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来明确原发性或继发性。
高血压属于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有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湿中阻之分,本病发生以阴虚阳亢者居多。
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其主要治法。
镇肝熄风汤适用于阴虚阳亢、肝风内动这一类型。
镇肝熄风汤加减:生.龙骨15克(先煎),生牡蛎15克(先煎),生龟板15克(先煎),石决明15克(先煎),代赭石30克(先煎),怀牛膝30克,白芍12克,玄参10克,杜仲10克,生麦芽10克,茵陈10克,夏枯草10克。
名医张锡纯名方
汗出
• 用肾气丸治汗出,书中也没有给你明说,倒是虚劳篇有这么多一 段话,“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善盗汗也。”这一条只给了 脉,也没有给方,但是这里也是用肾气丸的指征,有人就要问了, 你怎么知道要用肾气丸,仲景书中还讲了,“夫男子平人,脉大 为劳,极虚亦为劳。”这里给出了虚劳的脉,脉大,或者极虚, 也正是肾气丸的脉,临床上就是这样,肾气丸的脉呢,或者脉弦 滑而大,或者虚弱细微。所以根据“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 善盗汗也。”这条,就可以用肾气丸。临床上就治过不少这样的 病号,出汗多的厉害,动不动就出汗,面色还黧黑,脉摸上去细 微的,这些都是可以用肾气丸的指征。
国医张锡纯医用名方
张锡纯先辈的气淋汤
气淋之证,少腹常常下坠作疼,小便频数,淋涩疼痛。因其人下焦本虚,素 蕴内热,而上焦之气化又复下陷,郁而生热,则虚热与湿热,互相结于太阳 之腑,滞其升降之机,而气淋之证成,故以升补气化之药为主,而以滋阴利 便通气化之药佐之。
附此方:生黄芪15克、知母12克、生杭芍9克、柴胡6克、生明乳香3克、生 明没药3克。
水肿
• 《内经·水热穴论》中讲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 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 也。”这里的胃之关也,应该是谓之关,“胃”通“谓”。主要 讲的肾是司开阖的,关门不利就是这个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后就 出现溢于皮肤的水肿了。那么这个时候呢,我们就可以从肾的开 阖入手。肾气丸就是非常符合这个病机,所以临床上见到的下肢 水肿,或全身水肿的,同时还见有小便不利,或者口渴的,都可 以用到这个方。
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 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手足烦热
• 手足烦热这个也是肾气丸的证,不光书上有讲,临床也就是这么 回事。妇人杂病篇讲“烦热不得卧”,这个烦热多是手足烦热, 病人表现为手足心似火烧一样。这个见的也多,都是可以用肾气 丸的,还有遇到一些口腔溃疡的,把肾气丸里面的桂枝换成肉桂, 来引这个虚火,用起来效果也很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山药(2010-02-24)功效:山药白色,入手太阴肺经,补肺,入补足太阴脾经,补脾,只要是肺和脾这两种虚,张锡纯认为可以服山药。
可平喘止咳,其液还可补肾。
医疗案例:在33岁的时候,张锡纯到天津去参加科举,到了天津,张锡纯闹肚子了,张锡纯自己分析他的泻肚子没有什么外邪,而是脾胃不和,张锡纯想起了山药,他想山药有补脾止泻固涩的作用,于是就去买来四两山药,把山药切片,捣碎,放点大米熬粥,然后喝这个粥。
结果喝了两天这个腹泻就好了。
这是张锡纯的一个方子,叫一味薯玉粥。
就单用这一味山药就可以治病。
张锡纯认为,一切阴虚虚弱,或者咳喘,或者大便腹泻,脾胃虚弱。
一味薯玉粥也可以治疗。
因为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腹泻经常与脾和大肠有关,脾不足,大肠也不能固涩,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所有营养都要靠脾胃吸收过来,把脾胃之气补足了,这个人就有生机了。
脾气不足,体内水湿重,可用山药配上莲子肉、薏米、芡实,这三者分量都是1 00克,主要的药是山药,把它们碾成磨,然后每天熬膏。
现在小孩的很多病症都是因为脾气不足引起。
如果小孩确实是脾气不足,面色非常黄瘦,吃饭不好,不长个儿,容易泻肚子,有的是肺系统经常有问题,比如咳嗽哮喘,山药是一味非常好的食疗的药物。
如果想养生的话,每天少量服用,配以薏米和芡实,再加点莲子肉,磨成粉,每天一勺就够了。
对于重病患者,他大病之后身体虚弱,正气不足,尤其是胃口不好,或者是大便总是不成形,可以用山药熬水给他喝,或者熬粥,用山药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即大便干燥的人不要吃,因为它有固摄的作用,越吃大便越干燥,若一定要吃,可在用山药的时候配点杏仁,因为杏仁有通便和开肺气的作用,配一点就没这毛病了,所以山药吃也很讲究。
挑选山药时,如果是要药用的山药,就到药店买怀山药。
若日常食用,到菜市场买就可以了。
选山药要选形状非常规整的,圆圆的,这样的山药比较好,比较好的品质的山药,是种非常细的铁棍山药,这种山药的力道更大一些。
(2)--三七(2010-02-24)功效1:活血化瘀如果用于活血化瘀,就把三七碾成粉末,用水冲服就可以。
瘀血的产生有四种原因:第一种原因就是由跌打损伤,各种磕碰引起。
第二种原因是气滞导致。
正常人体内气推动血液走,如果一旦气滞,就会产生瘀血,比如平时很多人生完气后,会感到周身疼痛,情智不舒往往会造成淤血,产生瘀血就感到疼痛。
第三是阴虚致淤。
舌相上瘀相越多,比如有黑斑,紫斑,舌下静脉粗,这些都是淤血的表现,年龄越大,瘀血情况越多,这是因为正气不足就会有瘀血,所以瘀血是年龄增大,人体衰老的一个表现,活血化淤是延缓衰老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第四种是因寒热而导致瘀血,天冷胳膊变青,就是因为冷而导致的瘀,因为寒主收引,寒的时候血液流通就缓慢从而有淤血,热了也会有淤血,体内热像旺盛,血流浓稠,流到末端的时候就容易瘀滞。
方子:三七鸡骨汤。
如果有跌打损伤,尤其是骨头受伤骨折,就可用这个方子。
【材料】取三七粉10克,鸡腿骨带肉20根。
【做法】把鸡腿肉剔掉,取骨头,用刀背把骨头砸碎,然后用这骨头碎和三七粉熬汤。
每天喝这个汤,骨骼愈合的速度会加快,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功效2:止血。
三七有止血的作用,它有双向调节的功能,能够活血止血,很多内脏出血用三七就能够止血。
如果碰到突然的大量出血,又来不及上议院,如果有三七粉,可以用它延缓为治疗争取更多时间。
效3:消肿化瘀。
人体遇到气血不流通的时候,会形成肿块或者疼痛,结就是气血结聚,有的时候会肿,会有各种炎症出现,这个时候通常治疗是用解毒的方法,但是三七这味药非常好,它能够把经络通开,把经络通开以后实际我们的身体自己有修复的能力,经络道路一通畅以后,我们自己就会把这个块给散开,把这个地方给修复了。
功效4:把热毒拖到体表外,便于治疗。
经常有人会觉得骨头缝里疼痛,疼的位置非常深,不方便治疗,甚至疼得行动不便。
这种情况有可能是里面有瘀血。
也可用三七粉治疗。
三七粉用水冲服,可以把体内深处的热毒往外拖。
有的时候身体这种肿毒未必在体表,用三七就可以起到作用,把它往外拖,拖到体表来以后就好治疗了。
平时养生,三七最好的方法是少量而持续用。
若活血化瘀,一天用5克就可以了。
但是用时要有淤血的指正,淤血的指正有,首先是身体有地方疼痛,这个疼痛地方固定不移,往往是夜里疼得更重,这是淤血疼痛的特点。
然后有淤斑,嘴唇发紫,舌边上有一块块淤斑,舌头往上翘,舌下那两根静脉很粗。
皮肤粗糙的像戴上鳞甲一样,善忘,记忆力不好,喉咙发干又不想喝水,这是瘀血的表现。
(3)--黄芪(上)(2010-02-25)黄芪能补气,兼能生气,善治胸中大气下陷,解释一下。
黄芪分为生黄芪和炙黄芪。
颜色浅的生黄芪,颜色深的就叫炙黄芪,它是用蜜,蜂蜜炙的,这个生黄芪和炙黄芪有什么区别呢,它的两个作用是不一样的,大家记住了这个看中医药方的时候,一定看写的哪个黄芪,因为各地药店是不一样的,你就单写一个黄芪,在各地给的不一样,有的地方给您生黄芪,有的地方就给您抓的炙黄芪了,这个各地药店规矩不同,所以这个中医开方子的时候一定要标清楚,是生黄芪,还是炙黄芪。
生黄芪呢,它是补气的作用比较强,但是它走表,它固表气,它往外走,比如说人们有这个疮壅的时候,刚才像张锡纯讲那个外科的病症,那么这个生黄芪呢它就走表,它就有把这个毒往外顶的作用,所以生黄芪往往用于什么呢,用于有这个很长时间的这个疮,外科病,这个疮口不愈合的,就是表气不固的,往往用生黄芪。
那么蜜炙黄芪有什么作用呢,蜜炙黄芪它这个温热之性就稍微增加了一点,那么它是温脾胃,补脾胃中气的,它这个作用集中在中焦。
张锡春本草心语:黄芪性温、味微甘。
能不气、兼能升气。
善治胸中大气下陷。
张锡纯说《神农本草经》里边,说这个黄芪主大风,这个后世很多医家不知道,黄芪补气的怎么会主大风呢,他通过这个实践认识到就是主大风,这个风邪进入体内了,黄芪就有这个作用,他说如果与发表爱同用,就是与解表要同用,能够去外风,能够把外风给驱出去,是这样的,那么我们在今天呢,实际我们也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比如说我们受到风邪了,比如天特别冷,刮大风,有的人受到风邪了会发现自己的肢体哪边被吹到了哪边疼,这就是风湿的开始,比如说风湿,有的叫,比如说鹤膝蜂,有的人风湿非常重,这个膝盖都变形了,叫鹤膝蜂,中医里边有一个经验,就是治疗鹤膝蜂一味主要的药就是这个生黄芪,这是我们古代医家的经验,在清代的时候傅青主就曾经用过这样的方子,用生黄芪他是用四两来治的鹤膝蜂,那么为什么这个生黄芪能够治疗我们这种风湿的这种情况呢,是这样的,因为是经络不通,风邪进来了,和这个寒湿结合在一起,这不是有热症的情况,是寒湿的情况,它阻碍了经络的通畅,血液凝滞,这个时候您单用活血药,效果一般,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活血药它只能通,但是它的力道未必那么足,用了黄芪以后,再加上补气,能够推动这个药性的行走,中医有句话叫什么呢,叫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率。
俗话说叫十男九痔,痔疮非常的多,给大家介绍一个小方子:痔疮方。
【组成】用生黄芪9克—12克,地龙(干蚯蚓)6克。
药店就卖。
【用法】地龙碾成粉末,用黄芪煎汤服蚯蚓的粉末。
一天服一次就可以。
【主治】内痔、外痔地龙有通络作用,黄芪有补气的作用,那这个痔疮是怎么得的呢,痔疮就是气血运行不好,然后在局部淤住,然后静脉开始往外膨大,形成了这个痔疮,一般内痔,外痔都会出现。
一般的动物它趴着走,它没有痔疮,动物是没有痔疮的,为什么呢,因为血液循环很通畅。
为什么人有呢,因为人直立行走了,所以血液循环到肛肠这儿回流受阻,所以压力大,它形成局部的淤阻,那么这个地龙能够把它这个血给活开,然后黄芪补气能够加速它把这个血活开,所以这两个配在一起效果是不错的,大家可以尝试一下,这个方子很平和,因为对地龙也很平和的,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对于这个内痔,外痔,膨出的,这效果是不错的,尤其是气虚型的效果很好。
黄芪如果是气虚的人,可以在食疗的时候用一点,比如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药膳叫黄芪老鸭汤。
【食材】老鸭一只,黄芪10-15克。
【用法】煲汤【功效】滋阴、补气、促进术后创面愈合。
老鸭它是滋阴的,老鸭是滋阴的,那么黄芪是补气的,大家在熬这个老鸭的时候,稍微往里放一点生黄芪。
10克,15克都行,这个就是起一点补气的作用,它是一个药膳,我们不把它当药来吃,是一个调理的,如果气阴两虚的人,比如说手术之后,这个人身体很弱,创口愈合很慢,那么这个时候用这个黄芪老鸭汤,然后吃这个鸭肉,喝这个汤,能够促进他机体的恢复,能够更好的促进他创面的愈合,所以这个黄芪老鸭汤是一个非常好的药膳。
(4)--黄芪(下)(2010-02-25)大气下陷是张锡纯对中医的贡献,在张锡纯之前基本上没有人认识这个病,是张锡纯把它给单独提出来,并且大力的宣传这个大气下陷这个病症,从此以后大家就知道这个病该怎么治了。
《养生堂》曾经讲过,比如说胃下垂,或者什么样的脏腑的一些下垂往往跟大气下陷有关,那么张锡纯怎么治这病呢,他开了自己独创的一个方子,叫升陷汤。
【组成】生黄芪(18克)知母(9克)柴胡(4.5克)桔梗(4.5克)升麻(3克)【功用】益气升陷。
【主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
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仲,或神昏健忘,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
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
【用法】水煎服。
【加减】气分虚极下陷者,酌加人参数钱,或再加山萸肉(去净核)数钱,以收敛气分之耗散,使升者不至复陷更佳;若大气下陷过甚,至少腹下坠,或更作疼者,宜将升麻改用钱半,或倍作2钱。
大气下陷是张锡纯的一个突出的贡献,张锡纯他在起初看病的时候,他也琢磨这么一个事,琢磨什么事呢,就是我们人体是推动我们这个气血运行的,大家想一想,我们脏腑自己跟那儿天天的运转,什么推动它呢,比如说脏腑都在这个,我们这个内脏的这个空腔里边,它各司其位,运转正常,它为什么不往下掉呢,什么推动它来运行,运行的很正常,是什么呢,张锡纯也琢磨这个问题,他天天琢磨,他看的古书,古书我们有各种论述,有中气,人体有很多气,中气,胃气,所以是气在推动它运行,但是到底是什么气呢,他就不断地在这个书在翻。
他后来他看到张仲景也写了这个《金贵要列》里边,他说这个大气一转,其气乃散,他说这个是不是叫大气呢,然后后来又看到有位医家叫于家言,于家言是明末的时候的一个医家,明末清初的,于家言就论述,他说有大气在胸中推动五脏六腑这个气血运行,然后张锡纯明白了,他说这个气一定叫大气,所以他就给这个气命名叫大气,这个大气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胸中之气,这个气是我们身体的元气,结合了呼吸吸收进来的这个精微物质,然后和饮食收入的精微物质结合,形成的这么一股气,它在我们身体里推动这个气血运行,它一出毛病了,我们身体的四肢百骸全都出问题,因为气血供应不畅了,尤其容易出现的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它无力固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