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_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_思想的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学术界关于康德“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思想的研究时断时续。20年前的研究,以郑昕、韦卓民、李泽厚、齐良骥为代表。郑昕在《康德学述》中对康德的“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思想基本上持否定态度,李泽厚在《批判哲学的批判》中的评价是内心深处的肯定和无奈的否定之结合,齐良骥的《康德的知识学》对康德的认识论做了深刻诠释。近20年的研究,以杨祖陶、邓晓芒等为代表,他们既是《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的翻译者,又是康德哲学的研究者,对于康德“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思想,以直接阅读德文的方式加以专业的理解,为后学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便。

一、康德对“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的演绎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对“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进行了演绎。[1](P185-194)

在对象包摄于概念之下时,对象的表象必须和这概念是同质的(此处的“概念”是经验性的),如“盘”和“圆”之间,在“盘”里被直观到的圆之性质与“圆”同质。但由于知性的纯粹概念完全与经验性的直观异质,而直观被包摄在纯粹概念之下,或范畴之应用于出现,是如何可能的呢?显然必须具备一个第三者,一面与“范畴”同质,是知性的;另一面与“出现”同质,是感性的。这个中间者的表象就是先验的图型,它是纯粹的、毫无经验性的内容。在康德的心目中,最能体现先验图型性质的东西就是时间,范畴之应用于出现,是通过时间的先验确定而变为可能,时间的先验确定作为知性纯粹概念的图型就是出现包摄于范畴之下的媒介。

知性的纯粹概念作为可能经验的条件,只有与经验对象相结合才有意义。而对象能给予我们的唯一方式,就是由于我们感性的变状与感性的形式条件,这些感性的条件(仅指时间)构成范畴之应用于任何对象所必具的普遍条件。我们称限制知性概念使用的感性之形式和纯粹的条件为概念的图型;称在这些图型中知性的进程为纯粹知性的图型法。或者说:在范畴和出现之间,知性的进程即出现如何包摄于范畴之下或范畴如何应用于出现的过程就是纯粹知性的图型法。知性的这种图型法乃是隐藏在人类心灵

康德“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思想的价值

陈世放

作者简介陈世放,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广东广州,510631)。

[摘要]康德将限制知性概念使用的感性之形式和纯粹的条件称为概念的图型;在范畴和出现之间,知

性的进程即出现如何包摄于范畴之下或范畴如何应用于出现的过程就是纯粹知性的图型法。

“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展示了主体建构客体的方式,是对传统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扬弃,其中蕴藏着康德认识论的全部秘密。康德的图型说为格式塔心理学、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语言哲学、解释学等现代西方哲学、心理学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思想的摇篮。

[关键词]康德图型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

〔中图分类号〕B51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

04-0025-06

2009年第4期

深处的一种技术,其活动的真相自然是绝不会让我们去发现或窥测的。1792年康德在给雅可布·西吉斯蒙德·贝克的信中对“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认识要求有两种表象方式:1.直观,通过它一个客体被给予;2.概念,通过它,这个客体被思维。要从这两个认识成分中形成一个认识,还需要一个行动,即把在直观中被给予的杂多依照概念所表达的意识的综合统一联结起来。……这种直观的综合,是通过想象力按照概念所包含的意识的综合统一的规则实现的。然后把这个规则运用于知觉(在知觉中,物通过感知被给予感官),这个规则就是知性概念的图型论。”[2](P175)1797年康德在给约翰·亨利希·蒂夫特隆克的信中再次解释了“图式”:“在逻辑上把一个概念归属于一个更高的概念,依据的是同一性规则。”因为较低程度的概念与较高程度的概念是同质的。相反,“先验地通过一个中间概念,也就是说,通过内感官表象的组合概念把一个经验概念归属于纯粹知性概念,这是属于一个范畴的。”经验的概念与知性的纯粹概念之间是异质的,它们之间的过渡如果直接发生,那就违背逻辑。但只要内感官表象依据时间条件,“一个经验概念通过一个中间概念即内感官表象的组合概念包含在纯粹知性概念之下,它就是可能的。”作为时间条件的那个中间概念,即内感官表象的组合概念就是图式。[2](P235)图型与意象有区别。图型与意象都是想象力的产物。想象力在为概念提供一个意象过程中的普遍性进程之表象,我们称为这个概念的图型。意象是外在对象直接留存于人类心目中的形象,面临一个对象后,当我们回忆它时将其展现出来的东西。意象乃是再生性想象力的经验性能力的一种产物;而概念的图型则是纯粹验前想象力的产物,意象正是通过、依据它才成为可能的,从而最终实现与概念的联结。没有图型、时间这一中介,直观、意象绝不能与概念相契合。

至于十二范畴的图型(也是令人质疑的地方),康德进行了阐明。单一性、多数性、总体性构成范畴的量,其图型是数。数乃是时间中一些同质单位的连续增加的结果,是同质直观的杂多之综合统一性。单一的数、有些数、所有的数分别构成单一性、多数性、总体性的图型。这体现为时间的系列。实在性、否定性、限制性构成范畴的质,其图型是时间中的实在性的变化状态。实在性指与感觉相应的东西,即时间中的“有”;否定性指感觉的空虚,即时间中的“无”;限制性则介于两者之间,体现为时间中感觉的多少或等级的变化。这体现为时间的内容。实体性与依附性、因果性与依存性、交互性构成范畴的关系,其图型是时间中的持续、相继和并存。没有持续、常住、永恒、秩序,就无法理解相继、变化、生灭、并存。这体现为时间的秩序。可能性、存在性(现实性)、必然性构成范畴的模态,其图型分别是一个对象在任何时候表象的确定、某一时间里的存在、任何时间里的存在。这体现为时间的全部。

总之,知性纯粹各概念的图型是这些概念据以与出现、对象发生关系的有意义的真正条件,它限制范畴、概念只能在经验的范围内起作用,从而表现出自己的客观有效性,在除去一切感性条件以后,范畴、概念只具有逻辑的意义。

二、学术界对“知性纯粹概念图型法”的理解

(一)李泽厚理解的“先验构架”[3](P125)

康德的“图型”,李泽厚在《批判哲学的批判》中说成“构架”,即“把一个经验概念置于一个范畴之下,似乎是内容上不同种类的东西的从属,这在逻辑上是矛盾的,如果没有任何中介的话。然而如果有一个中介,就可能把一个经验概念置于一个范畴之下,这就是由主体内感觉表象综合出某物概念,作为这样的表象,与时间条件相一致,表现出是依照一个普遍规律先天综合出来的某物。它们所表现的与综合一般的概念同类,从而依照它的综合统一就可能把现象从属在知性纯粹概念之下。我们把这种从属叫做构架。”“构架”不是具体的感性形象或意象,而是一种指向概念的抽象的感性,是概念性的图式化;“构架”不是经验的概念,也不是事物的形象,而是概念性的感性结构方式;“构架”不是被动接受的某种形象,而是主动构造的某种规则,是主动创造的抽象化的感性。先验构架是先验想象力的成果,是知性对感性的某种主动的创造性活动,与被动的“再现想象”不同,“再现想象”或再生性想象只能产生意象,它必须通过创造想象即先验想象所产生的构架才能与概念相连。先验构架的能力是“潜藏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