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精选练习夫子自道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精学精炼:9 士志于道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精学精炼:9 士志于道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6648ca976a20029bc642d65.png)
[基础巩固层]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从.我者,其由与从:跟随、随从B.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资:积C.子好游.乎游:游说D.人不知,亦嚣嚣..嚣嚣:嚣张的样子[解析]嚣嚣:自得无欲的样子。
[答案] D2.下列句子中关于“穷”的解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穷.不失义B.穷.则独善其身C.穷.山恶水D.人穷.则反本[解析]C项,穷:荒,僻。
A、B、D三项均为不得志,困窘。
[答案] C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属于名词作动词的一项是()A.衣冠..而见之B.人人亲.其亲C.长.其长,而天下平D.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解析]A项,“衣冠”,名词活用作动词,穿着衣,戴着冠。
B项,“亲”,形容词用作动词,亲近。
C项,“长”,形容词用作动词,尊敬。
D项,“弘”,使动用法。
[答案] A4.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天何言哉B.士何事C.何如斯可以嚣嚣矣D.君子深造之以道[解析]D项,为状语后置句,A、B、C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答案] D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大人..之事备矣B.夫子之文章..C.子疾病..,子路请祷D.不得志..,修身见于世[解析]A项,大人:古义,圣人;今义,成年人。
B项,文章:古义,指诗、书、礼、乐等学问;今义,泛指著作。
C项,疾病:古义,病重;今义,病的总称。
D项,得志:古今均为“志愿实现”之意。
[答案] D6.名句填空。
(1)士志于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知命,______________;不知礼,______________;不知言,__________________。
(3)穷则独善其身,____________。
(4)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2)无以为君子也无以立也无以知人也(3)达则兼善天下(4)任重而道远[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孟子》中的文字,完成7~9题。
最新精选语文选修《论语》选读修养的境界苏教版习题精选第二篇
![最新精选语文选修《论语》选读修养的境界苏教版习题精选第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c4541ac850ad02de8041b0.png)
最新精选语文选修《论语》选读修养的境界苏教版习题精选第二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A、管夷吾举于士B、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C、舜发于畎亩之中D、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加线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敢问夫子恶乎长。
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B、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此之谓大丈夫。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D、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为气也,至大至刚至:极,最。
B、无是,馁也馁:空虚。
C、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槁:枯干。
D、安居而天下熄熄:指战争平息。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的“然”字,与“无若宋人然”中的“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我善养吾浩然之气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D、曰:“是鲁孔丘之徒与?”曰:“然”【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加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恶乎长(zhǎnɡ) 馁(něi)也慊(qiè)于心B、塞(sāi)于天地间闵(mǐn)其苗揠(yà)苗C、畎(quǎn)亩傅说(yuè) 胶鬲(ɡé)D、拂(fú)乱拂(fú)士曾(zēnɡ)益【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加线词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傅说举于版筑之间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B、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C、胶鬲举于鱼盐之中D、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读《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文中使用“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想要说明什么道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养成正大刚直之气,只管“集义”,只管使自己做每一件事都合乎义B、要养成正大刚直之气,做事要顺其自然C、说明教育孩子,要符合孩子自身特点,不要超前D、从反面说明,要养成正大刚直之气,不要急切地追求成功,那样做只会有害【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各句加线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苦其心志A、苟为后义而先利B、饿其体肤C、劳其筋骨D、空乏其身【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所以动心忍性B、人恒过,然后能改C、贫贱不能移D、威武不能屈【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为政以德试题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为政以德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2f162c5998fcc22bdd10d07.png)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为政以德试题 2019.09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依于仁,游于艺(游戏)君子质而已矣(本质纯真朴实)B.孙以出之(出去) 可使为之宰也(主管)C.不患无位(担忧)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指责)D.小人之过也必文(掩饰)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责备)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全错的一项是()A.斯远鄙倍矣(边境)御人以口给(敏捷)B.雍也仁而不佞(有口才)鲜矣仁(少)C.夫子为卫君乎(替,给)君子矜而不争(夸耀)D.人焉廋哉(隐藏)侍于君子有三愆(美德)3,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
虽然,其马将必侠。
”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
”颜回退。
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侠,两骖曳两服入于厩。
”公闻之,越席而起,出驾召颜回。
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何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
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
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
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
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衔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扰乃求马不已。
臣以此知之。
”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
吾于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作,马穷则佚。
自古至今,未有穷其下而能危者也。
”公悦,遂以告孔子。
孔子对曰:“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
岂足多哉!”(选自《孔子家语·颜回》)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固有诬人也固:原来 B.昔者帝舜巧于使民巧:灵巧C.是以舜无佚民是:此,这D.岂足多哉多:称赞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勾践说于国人曰B.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善则善矣此则国人之罪也D.舜不穷其民力樊哙侧其盾以撞3.下列对鲁定公由“不悦”转而为“悦”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颜回的话在政事方面给鲁定公以有益的启示。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目录》夫子自道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目录》夫子自道专项测试同步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178dca0071fe910ef02df86d.png)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目录》夫子自道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指出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不一样的一组()A.阳货欲见孔子则修文德以来之B.君子之德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C.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守死善道D.请事斯语矣子路从而后2,请给下面一段文言文加标点: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3,指出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B.周监于二代C.女安,则为之 D.岂若从辟世之士哉4,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后面各题。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①为短文断句标点。
②从下列各项中选出正确的项( )A.文中两个“女”,都是通假字,同“汝”。
B.文中两个“与”词义词性完全相同。
C.短文中,孔子与子贡对话,提到了回与赐两个人。
D.文中“望”是“看”的意思。
5,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不得己而去(一定) B.使民敬、忠以劝(勤勉努力)C.钟鼓云乎哉(说) D.克己复礼(约束)6,课内语段阅读: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项是( )A.“今夫颛臾”、“君子疾夫舍曰”、“夫如是”、“相夫子”四个“夫”读音、词义都相同。
B.“后世必为子孙忧”与“吾恐季孙之忧”的两个“忧”,词性相同,而词义不同。
C.“不患寡而患不均”中的“不”,“盖均无贫”中的“无”都是否定的副词。
D.“安无倾”与“则安之”两个“安”用法相同。
2.“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 )A.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B.而谋/动干戈/于/邦内C.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D.而谋/动/干戈/于邦内3.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项( )A.既来之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C.则安之 D.吾恐季孙之忧4.请从这段文字中找出三个成语并作解释。
最新精选苏教版语文选修《论语》选读课后练习十九
![最新精选苏教版语文选修《论语》选读课后练习十九](https://img.taocdn.com/s3/m/3ad8478e9ec3d5bbfc0a7423.png)
最新精选苏教版语文选修《论语》选读课后练习十九第1题【单选题】下列加线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敢问夫子恶乎长。
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B、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此之谓大丈夫。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D、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读《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下面关于选文内容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人才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才能造就,所以人们应正确面对逆境B、短文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C、孟子采用正反对比进行论证,最终使中心论点突出而鲜明D、孟子的观点启示我们,人一方面要经得起苦难,要在苦难面前看到希望;另一方面也要经得起安乐,在受到荣华富贵的诱惑时,把握好自己,不丧失向上的意志【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划线横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反身而诚/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B、求仁莫近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C、仁,人之安宅也/沛公安在D、吾身不能居仁由义也/为仁由己,而由人乎【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加线词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傅说举于版筑之间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B、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C、胶鬲举于鱼盐之中D、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恻隐之心,仁之端也A、义,人之正路也B、羞恶之心,义之端也C、五谷者,种之美者也D、治天下可运之掌上【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加线的词的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怵惕:恐惧B、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内:同“纳”,结交C、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要:通“徼”,求取D、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然:……的样子【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铄:从外部给予。
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背诵检测题.doc
![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背诵检测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749832bbe45c3b3566ec8bec.png)
高二语文校本学习资料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论语》选读背诵检测题1、子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_ = (2.3)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o盖均无贫,和无寡, ___________ 。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o今由与求也相夫了,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o (16.1)4、 _________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______________ 。
(13.6) [01为政以德]5、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____________________ o……非礼勿视,________________ ,非礼勿言,____________________ =(12.1)6、八俏舞于庭,是可忍也,_______________ ? (3. 1)7、天下有道, ____________________ ;天下无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16. 2)8、名不正则言不顺,_______________ ,事不成则礼乐不兴,_______________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________________ o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3.3)[02克己复礼]9、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孟子》选读1从孔子到孟子夫子自道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孟子》选读1从孔子到孟子夫子自道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https://img.taocdn.com/s3/m/3dd74e8b9b89680203d825bf.png)
夫子自道【画面描述】一个年轻人迈开大步,伸出双手,要去端“公务员”的“金饭碗”。
“心”形的“道德”先生一把抓住了他,说:“想当公务员,先过我这一关。
”【寓意点评】反映了我们的一些政府官员道德缺失的现象,表达了人们希望加强公务员道德建设的愿望。
第1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有”同“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2)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尔”同“耳”,而已,罢了)(3)故患有所不辟也(“辟”同“避”)(4)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嘑”同“呼”)(5)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同“德”,感激)(6)乡为身死而不受(“乡”同“向”,一直)第2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饭.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吃)(2)敝.之而无憾(使动用法,使……敝,弄坏)(3)老者安.之(使动用法,使……安逸)(4)朋友信.之(使动用法,使……信任)(5)少者怀.之(使动用法,使……怀念)第3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子路不对..古义:不回答。
今义:错误,不正确。
(2)其为人..也古义:做人。
今义:做人处世接物。
第4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判断句)译文:鱼是我所喜欢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的。
(2)夫子自道也(宾语前置)译文:他老人家(这正是)叙述自己啊。
(3)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状语后置)译文:即使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一定有像我这样又忠心又信实的人。
(4)叶公问孔子于子路(状语后置)译文:叶公向子路问孔子做人怎么样。
(5)所欲有甚于生者(状语后置)译文:但是还有比生命更为我所喜欢的。
(6)弗得则死(省略句)译文:得不到(它)便死亡。
一、关于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被中国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编成《论语》。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目录》夫子自道试题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目录》夫子自道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6651465e45c3b3567ec8b3f.png)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目录》夫子自道试题 2019.09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而六亲固。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贵轻重,慎权衡。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diàn),齐人不以为侈。
管仲卒,齐国尊其政,常强于诸侯。
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史记</xuanxiu/sjxd/Index.html>•管晏列传》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为言 B.少时常与鲍叔牙游C.鲍叔牙不以我为无耻 D.通货集财,富国强兵2.选出下列加点字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A.鲍叔知其贤 B.管仲富拟于公室其为政也乃设九宾礼于庭C.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D.公子纠死,管仲囚焉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鲍叔终善遇之善:很好地B.鲍叔遂进管仲进:举荐C.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知:了解D.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修:修建4.以下句子编成四组,全都表现鲍叔牙'能知人'的一组()①鲍叔知其贤②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③鲍叔遂进管仲④管仲既用,任政于齐⑤故论卑而易行⑥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⑥ D、①③⑤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A.管仲后来家业非常富足,有'三归'、'反坫',可齐人并不认为他奢侈。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精选练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精选练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https://img.taocdn.com/s3/m/92f1214652ea551811a68732.png)
[基础巩固层]1.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亦可以弗畔矣夫B.一言以蔽之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D.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解析]A项,“畔”同“叛”。
C项,“销”同“消”。
D项,“说”同“脱”。
[答案] B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约:约束B.一言以蔽.之蔽:概括C.与其易.也易:改变D.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面:面对着[解析]易:同“益”,太过,过分。
[答案] C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谨而.信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B.①君子博学于.文②受制于.人C.①钟鼓云乎.哉②礼后乎.D.①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②约之以.礼[解析]A项,①连词,表并列;②连词,表假设。
B项,①介词,对;②介词,被。
C项,①②均为句末语气词,吗。
D项,①动词,认为;②介词,用。
[答案] C4.下列选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谨而信B.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C.则以学文D.泛爱众,而亲仁[解析]A项,信:名词活用作动词,讲信用;B项,面:名词用作动词,面对着;D项,仁:形容词作名词,仁善的人。
[答案] C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特殊句式的一项是()A.一言以蔽之B.何谓也C.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D.小子何莫学夫诗[解析]A项,宾语前置句;B项,宾语前置句;C项,状语后置句;D项,一般疑问句。
[答案] D6.名句填空。
(1)礼,____________,宁俭;丧,__________,宁戚。
(2)子在齐闻《韶》,____________。
(3)质胜文则野,________。
________,然后君子。
(4)子曰:“弟子,入则孝,________,________,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答案](1)与其奢也与其易也(2)三月不知肉味(3)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4)出则悌谨而信[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论语》中的选段,完成7~9题。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精学精炼:阶段综合测评2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精学精炼:阶段综合测评2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cfea0627284b73f3425064.png)
阶段综合测评(二)(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居其所而众星共之B.卫灵公问陈于孔子C.苟无恒心,放辟邪侈D.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解析]A项,“共”通“拱”;B项,“陈”通“阵”;D项,“畔”通“叛”。
[答案] C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引:牵、拉B.不揣其本.本:事物的基础C.予岂好辩.哉辩:言辞漂亮,巧言D.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治:太平、安定[解析]C项,辩:辩论。
[答案] C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王见之,曰:“牛何之.?”B.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D.劳力者治于.人师不必贤于.弟子[解析]A项,动词,往,到……去;B项,以之为,把……作为;C项,为,表判断,是;D项,被/比。
[答案] D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B.北.学于中国C.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D.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解析]B项,为名词作状语,其他为名词活用作动词。
[答案] B5.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将以衅钟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C.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D.使民以时[解析]D项,状语后置句,其他为省略句。
[答案] D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20分)公孙丑①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
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蹙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
’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
苏教版 选修《 论语》精编随堂练习一从孔子到孟子
![苏教版 选修《 论语》精编随堂练习一从孔子到孟子](https://img.taocdn.com/s3/m/d951859bdaef5ef7ba0d3caf.png)
《从孔子到孟子》随堂练习班级姓名一、请给下列加点的词释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不逾.矩颜渊季路侍.盍.各言尔志.愿无伐.善,无施.劳愿.闻子之志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夫子自道.也女奚.不曰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二者不可得兼死亦我所恶.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蹴.尔而与.之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何.德之衰也往者不可谏.趋.而辟之前日虞闻诸.夫子孟子去.齐不怨.天,不尤.人以其时考.之,则可矣治则进,乱则退横.民之所止.故闻.伯夷之风.者遗佚..而不怨.尔焉..能浼.我哉始条理..者,智之事也去父母国之道.也二、请找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敝之而无憾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愿无伐善,无施劳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不义而富且贵充虞路问曰以先知觉后知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者也柳下惠不羞污君三、请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女奚不曰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趋而辟之乡为身死而不受则凡可以辟患者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由射于百步之外也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四、请说出下列“于”的用法和意义。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所欲有甚于生者于我如浮云叶公问孔子于子路万能钟于我何加焉虽袒裼裸裎于我侧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五、请翻译下列句子。
1.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3.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5.万能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6.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7.此一时,彼一时也。
王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8.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9.治亦进,乱亦进。
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
10.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
进不隐贤,必以其道。
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
六、背诵要求第1、7、10、12段.。
苏教版高中语文《论语》《孟子》选读(选修)第9课题 01 士志于道
![苏教版高中语文《论语》《孟子》选读(选修)第9课题 01 士志于道](https://img.taocdn.com/s3/m/fd004ee2f61fb7360b4c65db.png)
1.荷蓧丈人是一个什么人很可能是 道家学派的一员,因为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隐 居避世,顺乎自然,主张小国寡民。他们认为 社会的混乱是无法整治的,任何努力都是徒劳, 不如袖手旁观,落个清闲,所以在他们看来, 孔子到处奔波,试图政治天下,是“知其不可 为而为之”。 虽然荷蓧丈人一句话也没说,但他热情款待子 路的意思是要展示出田园生活的宁静、悠然自 得来给子路看。
荷蓧丈人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 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 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 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 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 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 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 行,已知之矣。”
子路从而后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礼 貌、尊敬老人 子路拱而立 ——礼貌 子路行以告 ——忠厚诚实、不欺不瞒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孔子
隐者也 译:他是一个隐者啊。 形象分析:体现孔子超人的识辨 能力,也体现了孔子对自己学说 不能被当时社会 接受的情况已 经有了认识。
2.孔子为什么命令弟子回去再见丈人?
孔子深知道家学派的主张,要子 路回去是想让他告之以君臣之义。
第二段阐明了孔子怎样的政治态度呢?
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的关系,君对臣有恩 (赐其俸禄),臣对君就有义(守其大义,忠于君)。 所以,荷蓧丈人这样于才能有学识的人就应该出来做 官,帮助国君平定天下,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 说“不仕无义”。他认为连长幼之间的礼节都不可废 除,君臣之间的大义,怎么可以废除呢?而荷蓧丈人 为了在乱世之中保持自己洁白之身,却忘记了君臣之 间的大伦,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君子出仕,不过是为 了践行这种君臣的大义,即使自己的学说不被当政者 采纳,也应该出来做自己为人臣子应做的事,并为之 进行不懈的努力。
苏教版高中语文《论语》《孟子》选读(选修)第10课题 01《论语》和《孟子》
![苏教版高中语文《论语》《孟子》选读(选修)第10课题 01《论语》和《孟子》](https://img.taocdn.com/s3/m/7a205410cc175527072208f1.png)
孟子
荀子
诸子举要
诸子 老子 核心思想 具体观点/表现 代表作 1.道德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有无相生》 2.无为而治 道法自然 3. 小 国 寡 民 的 理 想 社 有无相生 会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 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 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1. 逍 遥 游( 天人合一 ) 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 《选读》五篇 2.清静无为 尊生 《逍遥游》 3. 齐 物 我 、 是 非 、 生 无用之用 《秋水》 死、贵贱 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 1.兼爱 消除亲疏、贵贱的区别,同等地去爱 《兼爱》 2.非攻 所有的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非攻》 3.节用 反对不正义战争,主张“守”之战。 《尚贤》 4.尚贤 君王应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减少 费用 任人唯贤,反对王公贵族的任人唯亲。 上行下效 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考试题型、分值—怎么考?
• 题型:主观题(填空题﹢简答题) • 分值:5分(2﹢3)
• 难点:理解原文 • 要点:弄清题意 • 重点:准确表达
典型题例: 2015年浙江
• 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 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浩然, 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 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 盖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 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下事无 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 • (1)据材料可以判断,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 “我知言,我善养吾 ”一句的注释。(2分) • (2)画线句中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 (3分)
• 3.(1)异:“术”是君主应该掌握的,用以考核臣下;“法”是 臣下应该遵循的,用以赏罚惩戒。 • 同:两者都是称王天下必须具备的东西。 • (2)作者的观点是治理国家,“术”和“法”缺一不可。 • 评价:①有了“术”“法”,考核、赏罚就有了依据。②以“ 术”管理官员,以“法”约束百姓,有利于社会稳定,这是历 史的进步。③这里的“法”仅用来约束百姓,法律面前并不人 人平等。④以“术”和“法”治理国家,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 的利益,有其历史局限性。 • 参考译文
2020高中语文新同步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精学精炼:1夫子自道(Word版含解析)
![2020高中语文新同步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精学精炼:1夫子自道(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d06ad6a0242a8956bece4ba.png)
[基础巩固层]1.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 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②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B.⎩⎨⎧ ①不知老之将至云尔②故患有所不辟也 C.⎩⎨⎧ 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②乡为身死而不受D.⎩⎨⎧ ①愿无伐善,无施劳②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解析] A 项,①“有”同“又”;②“嘑”同“呼”。
B 项,①“尔”同“耳”;②“辟”同“避”。
C 项,①“得”同“德”;②“乡”同“向”。
D 项,无通假字。
[答案] 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逾:越出 B .二者不可得兼..得兼:同时得到 C. 老者安.之 安:使……安逸 D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穷乏:困厄,不得志 [解析] D 项,穷乏:贫困。
[答案] D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三十而.立②敝之而.无憾 B.⎩⎨⎧①所恶有甚于.死者②万钟于.我何加焉C.⎩⎨⎧ ①愿闻子之.志②十室之.邑 D.⎩⎨⎧①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②不复出焉.[解析] A 项,①连词,于是,就;②连词,表转折。
B 项,①介词,比;②介词,对。
C 项,①②都是结构助词“的”。
D 项,①语气词,可不译;②兼词,“于此”。
[答案] C4.下列句子中无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B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C .饭疏食,饮水D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解析] A 项,“敝”,使动用法,使……敝,弄坏;C 项,“饭”,名词活用为动词,吃;D 项,“安”、“信”、“怀”为使动用法。
[答案] B5.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B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C .所欲有甚于生者D .夫子自道也 [解析] A 、B 、C 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D 项为宾语前置句。
[答案] D6.名句、文学常识填空。
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15)苏教版选修《 论语 孟子 选读》(1)
![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15)苏教版选修《 论语 孟子 选读》(1)](https://img.taocdn.com/s3/m/373f7080f18583d04964599c.png)
综合检测(1-5单元)(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基础巩固(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莫春者,春服既成B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C .诐辞知其所蔽D .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解析】 A 项,“莫”通“暮”;C 项,“诐”通“颇”;D 项,“闵”通“愍”。
【答案】 B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吾日三省.吾身 省:反省 B .德之不修.修:培养 C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反:返回 D .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作:起立 【解析】 C 项,反:复、再。
【答案】 C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回也不改其.乐其.至矣乎 B.⎩⎪⎨⎪⎧ 德之.不修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C.⎩⎪⎨⎪⎧ 夫.何忧何惧无违夫.子 D.⎩⎪⎨⎪⎧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解析】 B 项,之: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A 项,其:代词,他,自己/副词,大概,或许。
C 项,夫:发语词/男子,“夫子”,指丈夫。
D 项,而:连词,表转折,但是/连词,表承接,而后。
【答案】 B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B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 C .宗庙之事,如会同..D .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解析】A项,“丈夫”古义指男子,今义指女人的配偶;B项,“衣裳”古义指上衣与下衣,今义指衣服;C项,“会同”古义指诸侯会盟之事,今义指跟各方会合起来。
【答案】 D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子服.尧之服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C.宰予昼.寝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解析】A项为名词作动词,其他为名词作状语。
【答案】 A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巩固层]1.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 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②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B.⎩⎨⎧ ①不知老之将至云尔②故患有所不辟也 C.⎩⎨⎧ 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②乡为身死而不受D.⎩⎨⎧ ①愿无伐善,无施劳②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解析] A 项,①“有”同“又”;②“嘑”同“呼”。
B 项,①“尔”同“耳”;②“辟”同“避”。
C 项,①“得”同“德”;②“乡”同“向”。
D 项,无通假字。
[答案] 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逾:越出 B .二者不可得兼..得兼:同时得到 C. 老者安.之 安:使……安逸 D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穷乏:困厄,不得志 [解析] D 项,穷乏:贫困。
[答案] D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三十而.立②敝之而.无憾 B.⎩⎨⎧①所恶有甚于.死者②万钟于.我何加焉C.⎩⎨⎧ ①愿闻子之.志②十室之.邑 D.⎩⎨⎧①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②不复出焉.[解析] A 项,①连词,于是,就;②连词,表转折。
B 项,①介词,比;②介词,对。
C 项,①②都是结构助词“的”。
D 项,①语气词,可不译;②兼词,“于此”。
[答案] C4.下列句子中无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B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C .饭疏食,饮水D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解析] A 项,“敝”,使动用法,使……敝,弄坏;C 项,“饭”,名词活用为动词,吃;D 项,“安”、“信”、“怀”为使动用法。
[答案] B5.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B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C .所欲有甚于生者D .夫子自道也 [解析] A 、B 、C 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D 项为宾语前置句。
[答案] D6.名句、文学常识填空。
(1)老者安之,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
(3)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仁者不忧,________,________。
(5)《论语》主要记录________时期思想家和________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全书共________篇,内容涉及政治、哲学、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是关于________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宋代朱熹把它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为“四书”。
(6)孟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是________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是记载________的言行的书。
[答案](1)朋友信之少者怀之(2)不义而富且贵(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4)知者不惑勇者不惧(5)春秋教育家20文学教育思想儒《孟子》《中庸》《大学》(6)轲子舆战国儒孟轲[阅读提升层]阅读下列选文,完成7~11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患.有所不辟也患:祸患,灾难B.蹴.尔而与之蹴:用脚踩,踏C.死亦我所恶.恶:厌恶D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得到[解析] D 项,得,同“德”,感激。
[答案] D8.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妇拍而.呜之(《口技》) B.⎩⎨⎧ 此之谓失其.本心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C.⎩⎨⎧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解析] C 项,均译为代词,“……的人”。
A 项,分别为转折关系连词,修饰关系连词。
B 项,分别译为代词,“他的”;副词,表推测语气,“恐怕”。
D 项,分别译为假设连词,“如果”;副词,表确认关系,“就、就是”。
[答案] C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如果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求得生存的方法,什么手段不可用呢?(关键词“甚于生”“得生者”)(2)这种本性不仅贤人有,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保持它罢了。
(关键词“非独”、“是心”)10.本文反复论证了一个什么观点?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答案]人在“生”与“义”不能兼顾时,应该舍生取义。
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
(答到任意两点即可)11.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答案]我们每一个个体,由于身体的、技能的原因,有着不同的特长与能力,只要为社会的正义事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个好市民。
我们不能完全赞同一些人提出的“遇到暴力事件不要反抗”的理念,但这种“反抗”一定要量力而行。
否则,对自己,可能是身体的损害;对家人,是失去亲人的悲伤;对国家,则是社会资源的无谓浪费。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在逞匹夫之勇。
我们倡导的见义勇为,应该是“巧为”、“智为”。
[语言表达层]12.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请你简要介绍画面内容并提炼出寓意。
要求:语言表达简明,介绍画面不超过80字,写出寓意不超过6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答案](1)画面:图中有两人用杠子抬着另一个人。
坐在杠上的人背后的这个抬杠人竖起尾指,杠上人的面前的这个抬杠人竖起大拇指,而坐在杠子上的人则拿着锯子锯背后的杠子。
(2)寓意:身居高处的人若只想接受奉承而不愿意接受批评,甚至要与批评自己的人断绝关系,结局无疑是让自己从高处重重地摔下来。
13.下面是福州市教育系统“有福之州文明同行”志愿服务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回答这个问题,要注重分析构思框架的层次和内容。
观察可知,框架图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是活动主题;第二层是活动的三组主要内容,即分别在某地举行某活动;第三层是对整个活动的宣传报道。
具体作答时,注意按照层次和顺序来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不要遗漏信息。
同时,注意字数要求。
[答案]本次“有福之州文明同行”志愿服务活动包括在街心公园义务书写春联,在十字路口和公交车站进行交通文明宣传,走进社区与养老院关怀慰问老人,所有活动结束后应做好宣传报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