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启动器的原理及接线、参数设置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软启动器的工作原理课件

软启动器的工作原理课件
• a-在起动过程中,保护装置因整定偏小出现误动作。(将保护装置重 新整定即可)
• b-在调试时,软起动器的参数设置不合理。(主要针对的是55KW以下 的软起动器,对软起动器的参数重新设置)
• c-控制线路接触不良(检查控制线路) • d-接触器有问题不能正常吸合 • e-控制板问题.
• 4、在起动过程中,偶尔有出现跳空气开关的现象。故障原因有:
(10) 还可提供远控接口,还可与PLC直接接口。
软启动器的工作原理
软启动的起动方式:
• (1)限流起动。顾名思义是限制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它主要是用在轻载起 动的负载降低起动压降,在起动时难以知道起动压降,不能充分利用压降空 间,损失起动力矩,对电动机不利。
• (2)斜坡电压起动。顾名思义是电压由小到大斜坡线性上升,这种起动方 式是在电动机起动的初始阶段起动电压逐渐增加,当电压达到预先所设定的 值后保持恒定(t1至t2阶段),直至起动完毕。这种起动方式最简单,不具 备电流闭环控制,仅调整晶闸管导通角,使之与时间成一定函数关系增加。 其缺点是,由于不限流,在电机起动过程中,有时要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使 晶闸管损坏,对电网影响较大,实际很少应用。
• 粉碎机械-利用堵转和失速保护,避免机械故障或阻塞造成电动机过热而烧毁。
• 搅拌机-利用双斜坡起动和预置提速软运启动行器,的避工作免原机理械故障,节约能源,不需要变频器驱动
软启动的应用:
• 软启动器还可以内置一拖多专用程序控制器选件,装于软起动器 内部,实现时间控制、联锁、互锁功能 ,可控制多台电机的分 别起动送上电网运行。电机可不分先后,任意起动,自动避免二 台以上电机同时起动。一台电机起动后延时时间没到,其他电机 也不能起动。
软启动工作原理及运行特点

软启动器(培训课件)

软启动器(培训课件)

软启动的工作原理
异步电机启动性能主要两个指标,启动电流和启动转矩 ,软启动器就是通过改变加在电机上的电源电压,以减小 启动电流、启动转与电机间串入三相并联 晶闸管,利用晶闸管移相控制原理,改变晶闸管的触发角 ,启动时电机端电压随晶闸管的导通角从零逐渐上升,就 可调节晶闸管调压电路的输出电压,电机转速逐渐增大, 直至达到满足启动转矩的要求而结束启动过程;软起动器 的输出是一个平滑的升压过程(且可具有限流功能),直 到晶闸管全导通,电机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此时旁路接触 器接通(避免电机在运行中对电网形成谐波污染,延长晶 闸管寿命),电机进入稳态运行状态;停车时先切断旁路 接触器,然后由软启动器内晶闸管导通角由大逐渐减小, 使三相供电电压逐渐减小,电机转速由大逐渐减小到零, 停车过程完成。
软起动器的保护功能
(1)过载保护功能 (2)缺相保护功能 (3)过热保护功能 通过电子电路的组合,还可在系统中实现其它种种联锁保护 。
软起动器用应举例
空气压缩机:大容量电动机轻载时进入节能运行状态;当输入电源电 压不平衡时,可以自动调节使相电流平衡,减少电动机发热和延长寿 命。 离心泵:利用泵控制功能,减少启动和停止时液流冲击所产生地系统 喘振现象,节省系统维修费用。 桥式起重机:利用双斜坡起动 ,实现加速过程最有效控制,提高生产 率并减少产品的损坏。 皮带运输机和自动传输线:利用软启动和预置低速运行,实现平滑起 动,避免产品移位和液体溢出。 通风机:利用软启动取代旧的机电启动器,减少皮带磨损和机械冲击 ,节省维修费用。 粉碎机械:利用堵转和失速保护,避免机械故障或阻塞造成电动机过 热而烧毁。 切碎机:利用软启动取代自耦降压起动,有助于减少对电网的冲击和 节约能源。 搅拌机:利用双斜坡起动和预置提速运行,避免机械故障,节约能源 ,不需要变频器驱动。

软启动器(上课)

软启动器(上课)



软启动器可以实现软停车,它的过程和启 动过程相反。 仅调整晶闸管导通角,使之与时间成一定 函数关系增加的软启动方式称斜坡升压。



用软启动大大降低电机的启动转矩,不适用于 重载启动的电机 软起动器通过改变晶闸管的触发角,调节晶闸 管调压电路的输出电压。 对于大惯量、高静摩擦力的负载。软启动适合 采用脉冲冲击启动方式。
检查晶闸管是否损坏?检查输入/输出是否缺相。


斜坡恒流软起动的优点有动转矩大,起动 时间短。 软起动与传统减压起动方式的不同之处有 冲击电流小,具有软停车功能,恒流起动,无 级调整起动电流


软起动一般有阶跃起动,斜坡升压几种起 动方式,斜坡恒流软起动。 斜坡升压软起动的缺点有较大的冲击电流, 对电网影响较大。
软起动器可实时检测并显示电流、电压、 功率因数等运行参数。




软起动器不适用于各种泵类负载或风机类 负载。 笼型异步电动机调速的各种应用场合都可 适用软起动器。 软起动器可以引入电流闭环控制,使电机 在起动过程中保持恒流。


软停车功能是,晶闸管在得到停机指令后, 从全导通逐渐地减小导通角,经过一定时 间过渡到全关闭的过程。 对 软起动器能实现在轻载时,通过降低电机 端电压,提高功率因数。 对
软启动器
电机软启动器

代替直接启动,在一些对启动要求较高的场合, 可选用电力电子软启动器。电力电子软启动器 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软启动和软停车功能,启动 电流、启动转矩可以调节,保证电动机在负载 要求的启动特性下平滑启动,对电网几乎没有 什么冲击,在轻载时还能节电。除此而外,软 启动器还具有多种保护功能,如限制启动次数 和启动时间,过流、过载、过压 、欠压、缺相、 接地故障保护等功能。电力电子软启动器由功 率组件、控制模块和控制面板三部分组成,如 图8-45所示。

《电动机的软启动》课件

《电动机的软启动》课件
例如,在电梯系统中,电动机的软启动可以减小电梯启动和停止时的振动和噪音 ,提高乘客的舒适度。在升降机系统中,电动机的软启动可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和稳定性。
空调与制冷系统
在空调与制冷系统中,电动机的软启动可以有效地减小机械冲击和振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提高系 统的稳定性。
例如,在中央空调系统中,电动机的软启动可以减小空调压缩机启动时的机械冲击和振动,提高系统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制冷系统中,电动机的软启动可以减小制冷剂泵启动时的机械冲击和振动,提 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案例二:智能家居中的电动机软启动
总结词
智能家居电动机的软启动应用
详细描述
探讨在智能家居系统中,如何利用软启动技术对小型 电动机进行控制,实现、软启动电路设 计及实现效果。
案例三:风力发电系统中电动机的软启动
总结词
风力发电系统中电动机的软启动应用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电动机的软启动》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电动机软启动的基本概念 • 电动机软启动的分类 • 电动机软启动的应用场景 • 电动机软启动的案例分析 • 电动机软启动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电动机软启动的应用场 景
工业自动化
工业自动化是电动机软启动技术应用 最广泛的领域之一。在生产线、包装 机械、物料输送等自动化系统中,电 动机的软启动可以有效地降低启动电 流,减小机械冲击,延长设备使用寿 命。
VS

电动机软启动器课件

电动机软启动器课件

• • • •
8、用户在起动过程中,偶尔有出现跳总短路器的现象。故障原因有: a-短路器定值过小或者是短路器选型和电机不配。 b-软起动器的起始电压参数设置过高或者起动时间过长。 c、在起动过程中因电网电压波动比较大,易引起软起动器发出错误指令。出现提前旁路现象。 (建议不要同时起动大功率的电机,) • d-起动时满负载起动(起动时尽量减轻负载)。 • 9、用户在使用软起动器时出现显示屏无显示或者是出现乱码,软起动器不工作。故障原因可 能是: • a-软起动器在使用过程中因外部恶劣环境、或者所产生的震动使软起动器内部原器件烧坏或 者连线震松。 • b-软起动器控制板故障(和厂家联系更换控制板) • 10、软起动器在起动时报故障,软起动器不工作,电机没有反应。故障原因可能为: • a-电机缺相(检查电机和外围电路) • b-软起动器内主元件可控硅短路(检查电机以及电网电压是否有异常。和厂家联系更换可控 硅) • c-滤波板击穿短路(更换滤波板即可) • 11、软起动器在起动负载时,出现起动超时现象。软起动器停止工作,电机自由停车。故障 原因有: • a、参数设置不合理(重新整定参数,起始电压适当升高,时间适当加长) • b、起动时满负载起动,(起动时应尽量减轻负载)
4、起动过流: 起动过流是由于负载太重起动超电流而导致的, 解决此办法有:看起始电压设置,或是上升时间设置长些。 还有限流值设置是否适当,及其它机械原因。 5、运行过流: 导致此故障的原因主要可能是软起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负载太重而导致模块或可控硅发热。 可检查负载与软起动器功率大小是否匹配,要尽量做到用多大软起拖多大的电机负载。 6、电机有嗡嗡声/无起动信号时电机起动 a.可能原因:可控硅短路,被击穿。 b.可能原因:旁路接触器触点粘合。 7、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起动完毕,旁路接触器不吸合现象。故障原因可能是: a-在起动过程中,保护装置因整定偏小出现误动作。(将保护装置重新整定) b-在调试时,软起动器的参数设置不合理。 c-控制线路接触不良(检查控制线路)

JJR5000软启动器课件

JJR5000软启动器课件
3
? 主回路电源:三相交流 380V 或660V (-10% , +15% ),50Hz ±0.5% 60Hz ±0.6%
? 控制回路电源:AC220V ,DC220V ,50Hz ? 适用电机:一般鼠笼式异步电动机 ? 启动频度:建议每小时启停不超过 20 次 ? 冷却方式:自然风冷 ? 安装方式:壁挂式 ? 防护等级:IP20-IP30 ,视功率等级确定 ? 环境条件:海拔超过 2000 米,应相应降低容量使用。
注:●代表联锁继电器闭合。
20
? 代码08 (启动模式)
0 为电流模式,起动限制电流见代码04 1 为电压模式,见代码00 和代码01 2 为重载模式
? 代码09 (控制模式)
0 :键盘 只能由面板的RUN ,STOP 按键控制起停 1 :外控 只能由端子的RUN/STOP/COM 两线或三线启动方式 2 :键盘+ 外控(适用于3 线控制方式) 键盘外控均可操作,但键盘 启动时外控端子STOP-COM 必须接通 3 :PC 由总线(X3 端子)控制检测运行 4 :键盘+PC 键盘和总线同时控制 5 :外控+PC X1 端子RUN ,STOP 和总线端子X3 同时控制
? 瞬停输入EMS 端子8,11
属于外部故障信号输入,可用于热继电器等开关量的保护,只有8 和 11 接通时起动器才能运行,断开2 秒内停机。用户可编程屏蔽掉此功 能。
11
? 控制端子9 (STOP ),10 (RUN ),11 (COM ) 这三个端子用于外接开机、停机按钮。使用时必须编程选定。
10
? 故障输出Break 端子3,4
此内附触点是可以编程的,出厂为常开,也可设定为常闭,触点容量 AC250V 5A

软启动器结构与工作原理、接线与参数设置

软启动器结构与工作原理、接线与参数设置
Ready to start
起动准备就绪
设备已处于起动准备就绪状态(主电压存在,且电机已正确连接)。
只要收到起动指令,电机就会起动。
Starting is active
起动激活
电机以所设置的起动方式起动。
Motor is running
电机正在运转
设备处于桥接状态中(旁通接触器)。起动已结束。
Stopping active
排除办法:检查线路(例如,是否象电路示例中所述的那样
连接成内三角接法),或者排除故障因素。
Phase failure L1
断相L1

相线L1缺失,或者当电机运转时消失,或者电压下降。
排除办法:连接L1,或者排除电压下降原因。
或者:所连接的电机规格太小,切换到桥接状态之后立即出现故障信息。
排除办法:正确设置所连接电机的额定工作电流,或者设为最小值(如果电机电流比所设置的Ie小10%,使用该起动器就无法让电机运转)。

流过的电流长时间超过额定工作电流的6倍。
排除办法:启用电流限制功能,或者检查选型规格(设备-电机)。
Power component overheated
电源模块过热


电源模块的热负荷模型过载脱扣。
排除办法:等候设备冷却结束,起动时可能要设置较小的电流限制值,或者减少通断频率(先后起动的次数太多)。
温度传感器过载
x
x
x
端子T1/T2上的温度传感器已脱扣,电机过热。
排除办法:等候电机冷却下来。
Max. starting time exceeded
超过最大起动时间
x
所设置的起动时间短于电机的加速时间。
排除办法:延长起动时间,或者提高电流限制值。

软启动器-讲课版

软启动器-讲课版

i
K i额定 0 t
3、软启动器起动方式介绍
(3)突跳起动 在起动时,先给电机施加一个较高的固定电压并维持一段时间,以 克服电动机负载的静摩擦力使电机转动,然后按限流或者电压斜坡 的方式起动。
i
0
t
3、软启动器起动方式介绍
软启动器起动方式与传统起动方式的区别:
常见传统启动方式有Y-△降压启动,自耦降压启动,传统的启动方式存 在二次冲击电流(线圈电压切换的过程),属于有级减压起动。
软启动器特别适用于泵类和风机类负载,或者需要软启动或者软停车的场合。
软启动器运用时需注意的几点:
(1)可控硅击穿:在软启动器出现故障率最高的应该是可控硅击穿,造成可控硅击 穿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运行环境潮湿的影响,由于环境潮湿,是造成可控 硅击穿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运行环境的改善,故障率明显减少;第二、运行温度过 高,也是造成可控硅击穿的一个主要原因。第三、可控硅质量不好也是造成可控硅击 穿的一个原因。可控硅一旦被击穿后,可控硅就相当于3个串联的二极管,失去其电 子开关特性。如此时启动,电动机将承受很大的启动电流的冲击,严重时将会烧毁电 机。 (2)驱动板及主板控制元件损坏:对于驱动板来说,它主要是提供触发脉冲,以 改变可控硅导通角,由此来改变电动机输入电压的大小。 (3)对于主控板来说,主板相当于人的大脑,是信号接收 控制中心,如有问题,则可能出现下列情况: ① 软启动器处于瘫痪状态,导致驱动板不能工作,不能为 可控硅提供触发脉冲信号; ② 不能输出控制信号或输出信号错误。 ③ 软启动器失去控制,无法正常启动或启动后无法停止。
软启动方式的优点:
1、无冲击电流。软启动器在启动电机时,通过逐渐增大晶闸管的 导通角,使电机启动电流从零线性上升至设定值。减少了对电机的 冲击。 2、有软停车功能,即平滑减速,逐渐停机。减轻了对重载机械的 冲击。 3、启动参数可调。可以根据实际的电网继电保护和负载情况来调 节最佳启动电流。

ABB软启动器培训课件(1)

ABB软启动器培训课件(1)

起动曲线电位器,0.5~10 秒 Start ramp Potentiometer 0,5 to 10 sec.
初始电压电位器,5~50% Initial voltage potentiometer 5 - 50%.
停车曲线电位器,0.5~20 秒 Stop ramp Potentiometer 0,5 to 20 sec.
小型和紧凑型 Small & Compact 易于使用 Easy to use 所有接线均在前面 All connections from front 电压范围高至690V Wide range - even 690V 少量品种可覆盖较大范围 Few variants (4 frame sizes) - wide range(13 sizes) 减少了安装时间 Easy wiring = reduced installation time 减少了维护成本 Reliable product = reduced maintenance costs 可就地改变方案 Possible to modify unit locally - (CT)
易于安装使用 Easy to install and use
可就地增加限流功能(所用CT仅需 1VA) Can be modified locally with " Current limit " - function Use CT with min 1 VA
"故障" 和 "旁路" 信号继电器 Signal relays included for "Fault " and " Bypass "
采用三相控制的 PSS 软起动器 PSS softstarter controlling in 3 phases

《软起动器基本原理》课件

《软起动器基本原理》课件
缺相保护
检测电源是否缺相,防止电机 在缺相状态下运行。
短路保护
检测输出端是否短路,防止电 路短路引起的故障。
过热保护
检测软起动器内部温度,防止 过热引起的故障。
CHAPTER 03
软起动器动
软起动器能够平滑地控制电机起动过 程,减少对机械系统的冲击,延长设 备使用寿命。
降低电流峰值
软起动器可以限制电机起动时的电流 峰值,防止过大的电流对电网和电机 造成冲击。
节能
通过精确控制电机的输入电压和电流 ,软起动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 耗。
集成保护功能
软起动器通常具备过载保护、缺相保 护、短路保护等功能,提高了系统的 安全性。
软起动器的缺点
成本较高
相比传统的起动方式,软起动器的价格通常 较高。
软起动器的安装与调试
安装环境
选择通风良好、干燥、无易燃易爆物的场所进行安装,确保软起 动器周围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散热。
安装方式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垂直或水平安装方式,确保软起动器固定稳定 。
调试步骤
在安装完成后,进行调试以确保软起动器正常工作,包括检查接 线是否正确、调整参数设置等。
软起动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输出端子
03
连接电机,通过调节输出电压来控制电机的启动过程。
控制电路结构
微控制器
控制软起动器的核心,根据设定的参数和反 馈信号调节晶闸管的导通角。
输入接口
接收外部控制信号,如启动、停止、调速等 。
显示模块
提供人机交互界面,显示软起动器的运行状 态和参数。
保护电路结构
过载保护
检测电机电流,当电流超过设 定值时自动切断电源。
软起动器基本原理
contents

电机软启动器应用课件.ppt

电机软启动器应用课件.ppt
电压,待起动后,再把电压恢复到额定值。 减压起动虽然可以减小起动电流,但是同 时起动转矩也会减小。因此,减压起动方 法一般只适用于轻载或空载情况。传统减 压起动的具体方法很多,这里介绍以下三 种减压起动的方法:
定子串接电阻或电抗起动
▪ 定子绕组串电阻或电抗相当于降低定子绕组的外
加电压。由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等效电路可知:起 动电流正比于定子绕组的电压,因而定子绕组串 电阻或电抗可以达到减小起动电流的目的。但考 虑到起动转矩与定子绕组电压的平方成正比,起 动转矩会降低的更多。因此,这种起动方法仅仅 适用于空载或轻载起动场合。如图所示:当起动 电机时,合上开关Q,交流接触器KM断开,使电 源经电阻或电抗R流进电机。当电机起动完成时 KM吸合,短接电阻或电抗R
▪ 图为星-三角形起动法的原理图。接触器KM2和KM3互锁,即其中
一个闭合时,必须保证另一个断开。KM2闭合时,定子绕组为星形 (丫)接法,使电动机起动。切换至KM3闭合,定子绕组改为三角形(△) 接法,电动机转为正常运行。由控制电路中的时间继电器KT确定星三角切换的时间。
▪ 定子绕组接成星形连接后,每相绕组的相电压为三角形连接(全压)
软起动与传统减压起动方式的不同 之处在哪里?
▪ 2)恒流起动。软起动器可以引入电流闭环
控制,使电机在起动过程中保持恒流,确 保电机平稳起动。
3)根据负载情况及电网继电保护特性选择, 可自由地无级调整至最佳的起动电流。
什么是电动机的软停车?
▪ 电机停机时,传统的控制方式都是通过瞬间停电完成的。
但有许多应用场合,不允许电机瞬间关机。例如:高层建 筑、大楼的水泵系统,如果瞬间停机,会产生巨大的“水 锤”效应,使管道,甚至水泵遭到损坏。为减少和防止 “水锤”效应,需要电机逐渐停机,即软停车,采用软起 动器能满足这一要求。在泵站中,应用软停车技术可避免 泵站的“拍门”损坏,减少维修费用和维修工作量。

《软起动器基本原理》课件

《软起动器基本原理》课件
软起动器在电梯中的优点:提高电梯运行稳定性,延长电梯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软起动器的维护与 保养
定期检查软起动器的运行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定期清洁软起动器,保持其清洁和干燥 定期检查软起动器的电气连接,确保其牢固可靠 定期检查软起动器的机械连接,确保其紧固和润滑 定期检查软起动器的控制参数,确保其正确设置和调整 定期检查软起动器的报警和故障信息,及时处理和解决问题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启动前准备:检查软起动器是否正常,确保电源电压稳定 启动过程:软起动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开始逐渐增加输出电压,使电机缓慢加速 运行阶段:软起动器根据负载情况自动调整输出电压,保持电机稳定运行 停止过程:软起动器接收到停止信号后,逐渐减小输出电压,使电机缓慢减速,直至停止
01
软起动器主要由晶闸管、触发电路、控制电路、保 护电路等组成
排除方法:检查软起动器内部电路是否正常,更换损坏的部件
软起动器的使 用寿命通常在
5-10年之间
更换周期取决 于使用环境和
维护情况
定期检查和维 护可以延长软 起动器的使用
寿命
更换软起动器 时,需要选择 相同型号和规
格的产品
软起动器的发展趋 势与未来展望
软起动器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用于电机的启动和停止控制 随着技术的发展,软起动器逐渐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如电力、冶金、化工等 目前,软起动器已成为电机启动和停止控制的主流设备,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等优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软起动器的作用:降低启动电流, 保护电机和电网
效果:提高泵的运行效率,延长泵 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软起动器在电梯中的作用:降低启动电流,保护电机和电气设备 软起动器在电梯中的安装位置:安装在电梯控制柜内 软起动器在电梯中的工作原理:通过控制电压和电流,实现平滑启动和停止

软启动器接线图及工作原理

软启动器接线图及工作原理

软启动器接线图及工作原理一、CMC-L系列数码型软启动器的基本接线原理图:软起动器端子1L1、3L2、5L3接三相电源,2T1、4T2、6T3接电动机。

当采用旁路接触器时,可通过内置信号继电器K2控制旁路接触器。

如图:二、CMC-M系列数码智能型软启动柜器的基本接线原理图:软起动器端子1L1、3L2、5L3接三相电源,2T1、4T2、6T3接电动机。

软起动器可通过参数设定选择是否检测相序。

当采用旁路接触器时,可通过内置信号继电器K2控制旁路接触器。

如图:三、CMC-SX汉显智能型软启动器的基本接线原理图:软起动器端子1L1、3L2、5L3接三相电源,软起动器端子2T1、4T2、6T3接电动机。

软起动器可通过参数设定选择是否检测相序。

当采用旁路接触器时,可通过内置信号继电器K2控制旁路接触器。

如图:四、CT系列分级变频软启动器的基本接线原理图:软起动器端子1L1、3L2、5L3接三相电源、2T1、4T2、6T3接电动机、B1、B2、B3接旁路接触器。

软起动器可通过参数设定选择是否检测相序。

当采用旁路接触器时,可通过内置信号继电器K2控制旁路接触器。

如图:五、CMC-MX内置旁路软启动器基本接线原理图:1.基本接线原理图软起动器端子1L1、3L2、5L3接三相电源, 2T1、4T2、6T3接电动机。

无需外接旁路接触器,软起动器可通过参数设定选择是否检测相序。

如图:2、三角形内接连接图若用户使用三角形内接连接时,用户必须严格按照下图进行连接,否则有可能导致电机或软起损坏。

本机在启动前会对电机接线进行判断,若接线错误软起会报接线错误故障。

如图:。

软启动器讲座PPT课件

软启动器讲座PPT课件

(2)启动器的种类
①降低电压U1 A.星三角启动(延边三角) B.自藕变压器启动器 C.开关变压器启动器 D.晶闸管软启动器
②加大定子边电阻或电感(串入) A.定子串电抗器启动器 B.定子串电阻启动器
( 液组启动器、热变阻启动器、磁控式启动器)
③加大转子电阻或电感(串入) A.转子串电阻启动器 B.频敏电阻启动器
接口电路:处理I/O信号。
(3)电动机软启动时的机械特性 电动机不同电压的机械特性
nO=60f1/p=C
T∝U2
三.软启动器的控制方式
控制方式的几个发展阶段: ①电压斜坡控制式 ②电流斜坡控制 ③闭环电压,电流限幅控制 ④闭环转矩控制 发展方向: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智
能控制、不断提高性能。
1.电压斜坡控制方式
2.启动平滑性能好。 3.较强的保护功能、维护少、寿命长。
不足: 1.启动过程中产生高次谐波较多,影响电
机性能,易发热。 2.目前性价比较高。
本次重点讲解:晶闸管电动机软启动器,简 称软启动器(非其它形式的启动器)
二.软启动器的原理与主电路的结构
晶闸管电机软启动器实质就是晶闸管交流调压 器,通过这个交流调压器来改变加到电机上的电源 电压。
2.电流斜坡控制方式
在电流限幅控制的基础上,在启动初始阶段 t1,启动电流按电流斜坡线上升,直至电流限 幅值。 适用于风机水泵类 负载,启动初始需 要启动转矩较小, 这种有较好的启动 平滑性。
3.转矩控制方式
大功率电动机启动过程后期,由于功率因 数变化较大,电机转速经常超过同步转速,经 震荡过程后方稳定运行的“超标”现象。惯性 越小越严重,电流闭环控制会造成输出电流下 降,经PID调节后,反而增大输出,使电机输出 转矩更大,加增“超标”造成系统震荡,采用 转矩控制方式可解决这个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启动器的原理及接线 、参数设置培训课件
讲解分享:刘炳程 2019年8月
一 课前分享

二 软启动器的原理
三 主回路接控制回路接线
录 四 参数设置
1
一、课前分享
(一)要读书 1、读好书 2、作为一名优秀的内 训师只有不断的充实自 己,成为一个超级个体, 才能使自己的课件有内 容丰富,生动精彩。
(二)如何读书
三、主回路接控制回路接线
7、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区别 应用范围不同
(1)保护接地: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无零线) (2)保护接零:中性点接地系统(有零线)
线路结构不同 (1)保护接地:外壳接地 (2)保护接零:外壳接零
保护原理不同 (1)保护接地:降低人体对地电压 (2)保护接零:消除人体对地电压
6、因为属临时设施,极少数施工企业往往在思想上重视不够,人们有意无意降低临时用电设施安装标准, 配电箱、开关柜等供配电设施陈旧(为节约成本,设施拼拼凑凑,马虎凑合),施工质量难以得到可靠保证, 给安全用电留下隐患。领导和管理人员,对违章现象、违章作业熟视无睹,习以为常,不纠正、不制止、不 采取措施,听之任之;对安全用电工作,多存在侥幸心理。 7、供电环境不相同。如有个工地,110kV、35kV、10kV及低压线路纵横交错,对施工安全构成极大威协。
三、临时用电的特点
1、施工现场环境恶劣、各工地具体情况千差万别,错综复杂。 2、施工单位多、工种多、交叉作业多、施工人员众多,人员流动性大,管理难度大。 3、维护电工素质参差不齐。例如将PE线和N线错接、混用,不认真做重复接地,不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配 电箱不按规范要求设置PE线和N线端子牌,用电设备不接PE线等情况时有发生等。 4、可燃物质多且乱堆乱放,文明施工差,手持式电动工具多。 5、专业电工和其他作业人员习惯性违章多。 例如不按规范要求使用铜芯软电缆作电源线,而采用花线、双绞线作电源线且随地乱拖;单相设备(电动 工具)应用3芯电缆但却采用2芯电缆、3相设备(电动工具)应用4芯电缆但却采用3芯电缆;用4芯电缆作 380/220V电源线另加1根绝缘线作PE线;电缆不架空、不埋地敷设,随意放在地下,任其车辆碾压;配电箱 不按要求设置PE线和N线端子牌;前后级漏电保护开关漏电动作电流不匹配,上级小,下级大,或末级漏电 动作电流偏大;典钨灯铁皮外罩不接地;使用木箱作配电箱;配电箱(开关箱)无防护门;PE线与N线错接、 混接;PE线与N线连接在一起;保护接零线(PE线)截面过小;配电室门坎洞封堵不严,蛇、猫、老鼠等小 动物易进入,引起短路;非电工进行电工作业,这些隐患都对用电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是酿成触电伤亡事故 的重要原因。
分享完毕
谢谢!
二、软启动器的原理
1、原理
2、电压模式
1、斜坡升压软启动:这种起动方式最简单,不具备电流闭环控制,仅调整晶闸管导通角,使之与时间 成一定函数关系增加。用户可以先设置一个初始转矩(电压),在加速斜坡时间内,电动机的端电压 均匀上升至全电压,然后由延时控制,旁路接触器闭合,电机起动过程结束,进入运行阶段。该起动 方式,适用空载或轻载起动。缺点:由于不限流,在电机起动过程中,有时要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使 晶闸管损坏,对电网影响较大,实际很少应用。 2、斜坡恒流软启动:这种起动方式是在电动机起动的初始阶段起动电流逐渐增加,当电流达到预先所 设定值I1后保持恒定,在此过程中电机逐渐加速至达到额定转速时,旁路接触器闭合,电机电流迅速 下降至额定电流Ie以内,起动完毕。起动过程中,电流上升变化的速率是可以根据电动机负载调整设 定。电流上升速率大,则起动转矩大,起动时间短。该起动方式是应用最多的起动方式,尤,并有中性线引出。按其保护线形式,TN系统又分 为:TN-C系统、TN-S系统和TN-C-S系统等三种。 (1)TN-C系统(三相四线制),该系统的中性线(N)和保护线(PE)是合一的,该线又称 为保护中性线(PEN)线。它的优点是节省了一条导线,缺点是三相负载不平衡或保 护中性线断开时会使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带上危险电压。 (2)TN-S系统就是三相五线制,该系统的N线和PE线是分开的,从变压器起就用五线 供电。它的优点是PE线在正常情况下没有电流通过,因此不会对接在PE线上的其他 设备产生电磁干扰。此外,由于N线与PE线分开,N线断开也不会影响PE线的保护作 用。 (3)TN-C-S系统(三相四线与三相五线混合系统),该系统从变压器到用户配电箱式 四线制,中性线和保护地线是合一的;从配电箱到用户中性线和保护地线是分开的, 所以它兼有TN-C系统和TN-S系统的特点,常用于配电系统末端环境较差或有对电磁 抗干扰要求较严的场所.
1、带着问题去读书 2、求知让位于求解 3、为道易损,把书读 薄、读精、深度学习。 4、让自己在知识的海 洋中有目标,有方向。
(三)深度学习
1、费曼学习法,以教为学, 以教促学 2、在传授他人的过程中, 发现不足,继续学习,使自 己成为专家。
(四)反复练习
1、练习 2、练习 3、再练习 4、今天就是一次很好的 练习机会。 5、希望在今天的课件中 我们都有所得,有所获。
四、临时用电的管理与规范
下面我们来看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管理与规范! 1、临时用电内容包括: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系统; (2)临时用电作业人员 ; (3)临时用电接地措施; (4)电线电缆的固定及导管敷设 ; (5)配电箱 ; (6)漏电保护器的设置; (7)用电设备的检查及使用; (8)临时照明 ; (9)电气灭火器的选择; (10)触电急救; (11)临时用电资料归档管理;
8、供电系统 低压配电系统按接地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即 TT 、 TN 和 IT 系统. 我们国家110KV及以上系统普遍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即大电流接地系统)。35KV、10KV系统普遍采用中性
点不接地系统或经大阻抗接地系统(即小电流接地系统) 380V/220V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的形式不同可分为: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
I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是对地绝缘的或经高阻抗接地,而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即:过去称三相三线制供 电系统的保护接地。
T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亦直接接地,且与电源中性点的接地无关。即过去的三相四 线制供电系统中的保护接地。
TN系统,在变压器或发电机中性点直接接地的380/220V三相四线低压电网中,将正常运行时不带电的用电设备的 金属外壳经公共的保护线与电源的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即过去的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保护接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