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一夜的工作
六年级下册语文13课课堂笔记
![六年级下册语文13课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a7d2d0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55.png)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三课《一夜的工作》课堂笔记一、重点词语解释:1. 审阅:详细阅读,反复考查。
2. 浏览:大略地看。
3. 薄厚:厚度。
4. 思索:反复思考探索。
5. 珍贵:价值大,意义深。
6. 简单:单纯,不复杂。
7. 蒙:受。
8. 鼓舞:振作起来,增强信心。
二、句子解析:1.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
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这是作者在描述周总理审稿的情形。
浏览是大略的看。
周总理不是浏览,而是一句一句的审阅,表明总理对每句话都认真思考,充分反映了总理审稿的态度;夜很静,人也很静,但总理仍在工作,表现了总理忘我的工作态度;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审阅完,表明总理审阅非常仔细,非常认真。
2. “喝了一会茶,就听见公鸡喔喔的叫明了。
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
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
你也回去睡觉吧。
”总理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工作的情景跃然纸上。
“喝了一会茶”,表明休息时间非常短;“公鸡喔喔的叫明了”,表示天亮了,说明总理休息时间非常短。
3.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再也没有见过周总理,但是他的形象却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一个“再”字,流露出作者与周总理分别后一直想念着周总理的真情。
“形象”虽然“留在”了“我”的心中,但是这是包含深情、充满敬意的“形象”。
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我”和人民群众与周总理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是永存的。
表达了深深的怀念之情。
三、课文分段:第一段(1):交代陪同周总理审阅一篇稿子的缘由。
第二段(2-6):写审稿的具体过程和“我”的感受。
第三段(7):抒发“我”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四、中心思想: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在陪同周总理审阅一篇稿子时所目睹的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
歌颂了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抒发了崇敬、爱戴周总理的思想感情。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3《一夜的工作》说课稿新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3《一夜的工作》说课稿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a06568649649b6648d747df.png)
《一夜的工作》说课稿一、说教材《一夜的工作》是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在陪同周总理审阅稿件时,目睹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歌颂了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抒发了作者对总理无比崇敬和爱戴的思想感情。
选编这篇课文,主要有两个意图:一是让学生受到周总理伟大人格的熏陶;二是让学生了解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景,引导领悟通过用平实的语言描绘生活小事的方式,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表达方法。
二、说学生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的时代背景,学生对周总理生平知之甚少,通过电视、电影或书籍有一些感性认识也比较初浅,从而对文章人物没有一个很深的感情基础,很难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学习时体会也不深刻,因此,丰富学生的课前感知,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于学生理解本课尤为重要。
三、说教学目标本文所在单元的训练重点为“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要求学生把心放进文章中去认真读,认真体会,感受字里行间里饱含的作者的真情实感。
课程标准也强调,要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
为此,根据单元训练重点和教材选编的意图,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2.领悟本课通过用平实的语言描绘生活小事的方式,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表达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根据学生的学情,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解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并在学习过程中领悟作者通过用平实的语言描绘生活小事的方式,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深化阅读感受。
四、说教法学法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古人也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为此,本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情感导读法,辅以听、思、说、写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听中揣摩,在说和写中发展思维,深化阅读感受,多方面训练学生的语文基本功。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3课一夜的工作评课稿.doc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3课一夜的工作评课稿.doc](https://img.taocdn.com/s3/m/75359b8ff90f76c660371a59.png)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3课一夜的工作评课稿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3课一夜的工作评课稿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3课《一夜的工作》评课稿1今天我听了林宣华老师上的《一夜的工作》一课,很喜欢他的大气、自然、机智,还有激情,无论是对学生来讲,还是对我们的听课老师来说,都是很好的精神享受。
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光荣传统是十二册第三单元的训练重点,感受周伟大的人格魅力是《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的重点难点。
周,这位伟大的世纪伟人,对于现今的小学生来说,是有时代隔膜的,要让学生走进了解并感悟其伟大精神历来使老师很费心思,成了我们的困惑和难题。
从听课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林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深入的准备,精心的组织。
一、课堂教学设计合理,各环节之间衔接自然。
开始林老师简介周生平,使学生靠近周,走进文本,很自然地引出课题。
接着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紧抓重点句:他是多么劳苦,多么俭朴,以此来展开教学。
然后紧抓重点词俭朴劳苦来体会周工作的认真,品德高尚。
二、尊重学生独特体验与老师的有效引导。
林老师在课堂上,以独特的视角,解读了这篇课文。
林老师紧紧抓住重点句的研读、评析、感悟,让学生走进文本人物的心灵世界,触摸伟人的高尚言行,和谐地将语文实践和人文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把老课文上出了新滋味。
林老师指导学生研读认真审阅文件的语句: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和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似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盏台灯如此而以。
两句。
老师先让学生抓住其中感受最深的词体会后,为帮助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老师引导学生潜心读文,看看文中怎样介绍办公室极其简单,找到有关语句读一读,并让学生思考:极其简单是什么意思? 如此而已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该句,体会如此而已所表达的意思和感情。
这座高大的宫殿似的房子原来是谁住的?里面应该有什么?现在成为新中国的办公室后,却是怎样的?一国的的办公室应该摆什么?但我们的办公室却是怎样的?这样层层紧逼,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林老师能从品读句子他一句一句地审阅中,使学生理解周这个人,又从审阅和浏览这两个关键词中使学生理解周这个人,感悟到了文章的中心:周是一个工作认真、平易近人、生活俭朴、品德高尚的的人。
13 一夜的工作韩成雨(1)
![13 一夜的工作韩成雨(1)](https://img.taocdn.com/s3/m/d14c21dbc1c708a1284a4433.png)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洋川小学韩成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及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崇高品。
2、通过课文学习,训练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悟读体会,尊重学生阅读的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品读文中的关键语句,找到关键词,读中理解,感悟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崇高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和激发学生对周总理的敬仰与热爱之情。
2、教育学生养成生活俭朴的习惯,培养学生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体会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
2、引导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读文的独特体验。
领悟课文通过生活小事和运用平实的语言以小见大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1、课件2、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周总理工作、生活的资料。
教学设计一、由宋晓明的《你是这样的人》,导入新课。
1、1998年3月5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诞辰100周年的日子。
那一年,有一个叫宋小明的诗人,怀着对总理的无比崇敬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学生有感情的诵读)《你是这样的人》把所有的心装进你心里在你的胸前写下你是这样的人把所有的爱握在你手中用你的眼睛诉说你是这样的人不用多想不用多问你就是这样的人不能不想不能不问真心有多重爱有多深把所有的伤痛藏在你身上用你的微笑回答你是这样的人不用多想不用多问你就是这样的人不能不想不能不问真心有多重爱有多深把所有的生命归还世界人们在心里呼唤你是这样的人!学生读,谈感悟。
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一位怎样的总理?2、人们为什么会如此的爱戴与怀念周总理呢?究竟他有什么高贵品质,值得人们如此去尊敬他呢?著名作家何其芳就亲眼目睹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这堂课我们就随着他一起去看看周总理这《一夜的工作》(读课题)二、学生大声地自由读文,小组合作,抓住重点词句,感悟伟人情怀。
(一)、读课文,找出重点词句。
1、自由读课文。
一夜的工作(课文原文)
![一夜的工作(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e5ef09d67f1922791788e801.png)
13* 一 夜 的 工 作 (作者:何其芳)①周总理在第一次“文代”大会上作了报告。
《人民文学》杂志要发表这个报告,由我把记录稿作了整理,送给总理审阅。
②这一天,总理办公室通知我去中南海政务院。
我走进总理的办公室。
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diàn)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
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
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③我就到值班室去睡了。
不知到了什么时候,值班室的同志把我叫醒。
他对我说:“总理叫你去。
”我立刻起来,揉揉蒙眬(lóng)的睡眼,走进总理的办公室。
总理招呼我坐在他的写字台对面,要我陪他审阅我整理的记录稿,其实是备咨询的意思。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
他不是浏(liú)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④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
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
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公鸡喔(w ō)喔喔地叫明了。
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
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
你也回去睡觉吧。
”⑤我也站起来,没留意把小转椅的上部带歪了。
总理过来把转椅扶正,就走到里面去了。
⑥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的总理。
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
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⑦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这样想,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像全世界都能听见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
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
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
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教案设计:13.一夜的工作
![教案设计:13.一夜的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f68dc6d05ef7ba0d4a733b58.png)
板书:
一张不大
两把小
一盏
点拨3:一张桌子用来写字;一盏台灯用来照明;两把椅子,一把自己坐,另一把给前来汇报工作的人做——其室内陈设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用文中的话来说就是……(极其简单)。
曾经摆放()的房子,成了周总理的办公室时,室内陈设……(极其简单)
同学们,你觉得周总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2.倾听学生总结并根据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
总结周总理是什么样的人。
最后,齐声朗读诗歌,照应课前导入,升华课文主题。
作业设计
1.完成本课的练习册。
2.作业二选一
(1)搜集三则关于周总理的小故事。
(2)办一份关于周总理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13.一夜的工作
通宵达旦
殚精竭虑
4.提问
(1)同学们,你知道诗歌中的“你”指的是谁吗?(学生回答后,出示周总理的照片)
5.引入课文,板书课题
周总理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了解吧。今天,咱们学习第13课:《一夜的工作》
6.板书课题:13.一夜的工作。
1.倾听教师朗读诗歌。
2.回答教师的提问。
奠定本节课的感情基调,激发学生对周总理的敬佩之情。
1976年1月7日夜晚11时,他从昏迷中苏醒,用微弱的声音对身边的医生说:“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这是他活着的时候说的最后一句话。1月8日上午9时57分,周总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7.出示周总理的照片。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他就是这样的人。所以,那位名叫宋小明的编剧在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纪念日那天写下了这首诗。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13 一夜的工作》优质课教学设计_0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13 一夜的工作》优质课教学设计_0](https://img.taocdn.com/s3/m/c322d5eeec3a87c24028c49e.png)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点:了解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体会周总理的工作一夜的工作辛苦、生活简朴。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周总理的人格魅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情感1、通过照片〈示周恩来总理的照片〉了解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他生前喜欢在胸前戴一枚写有“为人民服务”的纪念章,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赢得了全国人民的爱戴。
2、介绍作者何其芳,介绍周总理的身份及课文相关的资料。
教师过渡:这位新中国的第一位总理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呕心沥血,日夜操劳,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那么,他每天是怎样工作的呢?今天我们跟谁著名作家何其芳目睹的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情景。
二、初读课文1、学生读课文,学习字词。
找出文章的中心句2、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来写的?把相关句子或词语找出来、3、作者看到总理工作一晚后的感受如何?三、深读探究1、读课文找出中心句,分别画表现周总理劳苦和简朴的重点语句。
2、体会周总理的生活简朴。
(1)我走进总理的办公室。
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理解“陈设”“极其”“如此而已”,体会“一个”“不大”“两张”“小”“一盏”。
强调了陈设极其简单。
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与极其简单的摆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总理的生活极其简朴。
)(2)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
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
花生米并不多,能够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周总理工作了整整一夜,用来充饥的仅仅一杯绿茶、一小碟能够数得清颗数的花生米,工作的繁重与食物的简单形成鲜明的对比。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3.一夜的工作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3.一夜的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4476b77d3c1ec5da50e270ad.png)
串珠问题:
1.课文中哪些事例写出了周总理工作的“劳苦”? 2.课文哪些事例写出了周总理生活的“简朴”?
3.作者目睹了周总理工作的劳苦和生活的简朴,当时的心情怎
样?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课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举例说明。
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 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 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辨析词语
劳苦
劳累
相同点:都有“辛劳”的意思。
不同点:“劳苦”指劳累辛苦,多用来形容为了人民的事
业或利益而劳作;“劳累”指由于过度的劳动而
感到疲乏。
造 句:1.我们的老师不辞劳苦,为了教育事业默默奉献。
2.妈妈每日操持家务,非常劳累。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文主要写了作者陪总理审稿子时看到了
总理办公室陈设简单,总理审阅稿子极其认真, 夜宵非常简单,亲眼目睹了总理一夜的工作的 情形。
怎样?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作者目睹了周总理工作的劳苦和生活的简朴,心 潮澎湃,激动万分,胸中有千言万语想向人倾诉,但 在路上又不可能找到倾诉的对象,于是只能对自己说。 “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就是那种难以抑制
细节描写 在短短的一个晚上,要批阅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 文件很多,说明周总理工作繁重、紧张,工作量大。 最后一句属于细节描写,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总理关 心他人的品质。
阅读方法解密:品析细节描写的方法
概念: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 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 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效果: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揭示文章
fēn(分开 分别) 分 fèn(分外 过分) 会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时训练-类文阅读-13 一夜的工作(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时训练-类文阅读-13 一夜的工作(人教新课标,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744ccb172ded630b1cb6d1.png)
类文阅读-13 一夜的工作周恩来治家周恩来不能容忍自己的亲属搞特殊化。
不过,他并不是板起面孔训话,而是xiăo zh ī yǐ lĭ, dòng zhī yǐ qíng()。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周恩来家乡的亲属纷纷致信祝贺,有的还来京叙旧。
不少人示意要进京做事,想谋得一官半职。
这些亲朋有的帮助过革命,也有的因与他的关系受到牵连,吃尽了苦头。
为了妥善处理好这些亲旧关系,周恩来把他们召集起来开了一个会。
他耐心地解释道:“旧社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现在是新社会了,不能搞旧社会的裙带关系。
我是人民政府的总理,共产党的总理,是干革命的,不能有私心,不能徇私情。
如果我介绍亲朋好友到各部门任职,就可能上行下效,造成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形成一股不好的风气,危害极大。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啊!”对于周家的晚辈,周恩来既严格要求,又谆谆教导,去除他们依赖父辈的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亲情观、身份观,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中国建设者。
周恩来经常向他们强调:“不要因为我是总理,就自认为有什么特殊,造成不好的影响。
上几代,周家是个封建大家庭,你们要自觉改造自己,不能学八旗子弟。
”(选自《老同志之友》 2014年07期)1.读拼音,写词语。
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本义是,比喻。
3.周恩来为什么不给亲戚安排一官半职?用“”画出有关语句。
4.对于画浪纹线的句子,下面理解最恰当的是()A.周恩来严格要求周家晚辈不搞特殊,以免给自己添麻烦,造成不好影响。
B.周恩来严格要求周家晚辈不搞特殊,不学八旗子弟。
C.周恩来严格要求周家晚辈不搞特殊,自觉接受社会改造,做自食其力的社会新人,而不能像清朝末期的八旗子弟那样腐化堕落,靠着长辈生活,整日游手好闲,好逸恶劳。
5.说一说你从周恩来身上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哪些优秀品质。
【参考答案】1.晓之以理,动之以情2. 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毁于一旦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问题3.旧社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13一夜的工作上课
![13一夜的工作上课](https://img.taocdn.com/s3/m/9ad85b770b1c59eef9c7b40f.png)
(周总理连续工作了22个小时)
1975年6月7日,周总理会见菲律宾总统马科斯。
1975年8月26日,周总理在医院会见柬埔寨首相哈努克亲王。
1975年9月7日,周总理不顾病情的严重恶化和医护人员的 一再劝阻,坚持会见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
1975年12月20日,生命已处于重危状态的周总理,向应约 前来的罗长青询问台湾的近况,谈话不到15分钟,周总理就 昏迷过去。 1976年1月7日深夜11时,周总理从昏迷中苏醒,用微弱 的声音对身边的医生说:“我这里没什么事,你们还是去……
(
极其简单 )
周总理的饮食
周总理工作( )非常 劳苦,( )生活极其简朴。
周总理的工作(虽然)非常 劳苦,(但是)生活极其简朴。
• 周总理的工作虽然是劳苦的, 但 是…… • 文件虽然很多,但是…… • 虽然总理工作了一夜,但是…… • 虽然已是深夜了,但是……
返回
拓展(看故事)
周总理的吃
我跟随周总理几十年,他非常多的时候是不能坐在餐桌旁正经 吃饭的,至少是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在汽车上、会场休息室或匆匆的 走路中吃饭的。 在汽车上的饭,最多的时候喝一杯玉米糊糊,吃两片面包。面 包是或夹几片香肠,或抹些果酱。有时也喝杯麦片粥。 如果是在会场休息室,我们常给服务处的同志打电话,叫他准 备一碗热面汤,总理可以在休息时,边听汇报边吃面,有汤有面, 吃着还可以。国家经济状况好时,里面放些肉丝菜叶;经济困难时, 面汤上只漂着几片葱花。 如果总理太忙,连三两分钟时间也抽不出来,那就通知人大会 堂或有关人员准备几个素馅包子,让总理从一个会场赶到另一个会 场时,拿在手里边走边吃。 如果遇上突然的情况,临时增加活动,总理吃不上面包、素馅 包子,喝不上玉米面糊糊或面条,那就用糖充饥,他多次吃两块糖 当作一顿饭,或要一把花生米或煮黄豆当饭。
六年级《一夜的工作》(含五篇)
![六年级《一夜的工作》(含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a8339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3.png)
六年级《一夜的工作》(含五篇)第一篇:六年级《一夜的工作》六年级语文下册《一夜的工作》说课稿6.2班周保华我说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二册第十三课《一夜的工作》。
课文讲的是作者陪同总理审阅稿件目睹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
歌颂了总理不辞辛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工作作风,抒发了作者崇敬、爱戴周总理的思想感情。
选编这篇课文主要有两个意图:一是使学生受到总理伟大人格的熏陶。
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小事和平实的语言展现人物高尚品质的表达方法。
【说教学目标】1、品味课文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学习他工作不辞劳苦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
2、领会作者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的确立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和课文内容特点,我把引导学生从工作劳苦,生活简朴两方面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作为重点,而把学习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当作教学的难点。
【说教具准备】教师收集有关总理的资料并制作PPT课件【说教法】《一夜的工作》一文,语言朴实无华,内容真实感人,表达的情感真挚强烈,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读促知、以读促解、以读促悟”法和讨论法进行教学,其理由是:1、《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有采用了以读为本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小学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自由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的阅读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
其最佳方法之一便是让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点拨,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发表独特的见解,因此我运用了“讨论”法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气氛。
【说学法】人们常说:“授人以鱼,仅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
”因此,我引导学生运用,读读──找找──议议──说说的方法学习课文,既让学生动眼、动手,又让学生动脑、动口,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主动积极地参与阅读实践,培养其良好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 一夜的工作(相关资料)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 一夜的工作(相关资料)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c0f91e16fc700aba68fc12.png)
13.一夜的工作一、周恩来简介周恩来,字翔宇,1898年生于江苏淮安,原籍浙江绍兴。
周恩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
他于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之后赴日本求学,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发生了重要转折。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定了共产主义的信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任政府总理,担负着处理党和国家日常工作的繁重任务。
他先后访问过很多国家,接待过世界各国的很多领导人和友好人士,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作出了卓越贡献。
患病以后,他仍坚持工作,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
他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二、作者何其芳简介何其芳(1912.2.5-1977.7.24),原名何永芳,四川省万县人。
1929年考入上海中国公学预料,曾发表新诗,开始发表作品。
1931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开始在京、沪的《现代》、《文学季刊》等刊物上发表作品。
其诗收入与卞之琳、李广田合集的《汉园集》。
散文集《画梦录》以绚丽的文采表现象征的诗意,创造出独立的抒情散文体,因而获1936年《大公报》的文艺奖金。
193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执教,在现实影响下创作的《还乡杂记》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到家乡和成都任教员,创办《工作》半月刊,发表了《成都,让我把你摇醒》等诗文。
1938年与沙丁、卞之琳一起奔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工作,这期间有诗集《夜歌》,散文集《星火集》。
1944年后两次被派往重庆,进行文化界的统一战线工作,任《新华日报》社副社长等职,写下不少散文、杂文和评论文章。
1948年调中央马列学院。
从1953 年起,长期领导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并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主要致力于文学评论和文学研究的组织工作,论著有《关于现实主义》、《西苑集》、《关于写诗和读诗》等。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3《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1新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3《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1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b50a3b8aeaad1f346933fdf.png)
(教学反思参考1)一夜的工作
本课语言朴实、感情真挚,饱含着对周总理的崇敬、热爱和赞美之情,是一篇学习语言、熏陶情感的优秀课文。
《一夜的工作》课文紧紧围绕“劳苦”和“简朴”这两个层次展开。
从内容上看,中心句较为明显,故我也尝试着采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时,紧紧抓住文章中“劳苦”和“简朴”这两个文眼来进行,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教学时,要轻分析,重感悟,让学生自主阅读,使学生在熟读中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对表达方式的感悟,获得情感的体验。
读后又让学生自由谈体会和感受,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做到时时刻刻进行切实地语言训练,又时时刻刻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教育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 自己说:“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 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 朴!”
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像全世界都能
听见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
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 样的总理吗?”
周总理生命中最后的日子
(周总理连续工作了22个小时)
读一读 周总理处理完桌上堆积的一叠叠 文件,立起身,目光在上面停留了几 秒钟,胸脯突然一下大起伏,脸便转 向一边。他在屋中立住脚,目光在墙 壁上的图表和办公用具之间流连,默 默地向这里的一切告别。
——选自<<生命的最后时刻>>
读一读 周总理在住院的期间,加快自己 的工作节奏,一再要求医务人员把治 疗和他的工作统一,使工作不受影响 和干扰。他经常是连续工作十多个小 时,体力实在支持不住了,就躺在床 上批阅文件,一看就是几个小时。 ——选自<<生命的最后时刻>>
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叙述周总 理一夜的工作的?
工作劳苦,生活简朴
小组合作:
1.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用横线画出体现周总理工作劳苦的 句子,用波浪线画出体现他生活简朴 的句子。
3.读读相关句子,写写你的体会。
工作劳苦
一尺相当 于30厘米
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 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 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 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写作方法
以小见大
——选用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品质
1.选材要典型 2.围绕中心 3.语言简练质朴
周总理的工作量( 大 )
工作劳苦
从那些动词可以看出总理工作很认真?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 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 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 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周总理审阅文件时
非常(
认真 )。
工作劳苦
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公鸡 喔喔喔地叫明了。
周总理工作时间(
(
极其简单 )
周总理的饮食
拓展(看故事)
周总理的吃
我跟随周总理几十年,他非常多的时候是不能坐在餐桌旁正经 吃饭的,至少是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在汽车上、会场休息室或匆匆的 走路中吃饭的。 在汽车上的饭,最多的时候喝一杯玉米糊糊,吃两片面包。面 包是或夹几片香肠,或抹些果酱。有时也喝杯麦片粥。 如果是在会场休息室,我们常给服务处的同志打电话,叫他准 备一碗热面汤,总理可以在休息时,边听汇报边吃面,有汤有面, 吃着还可以。国家经济状况好时,里面放些肉丝菜叶;经济困难时, 面汤上只漂着几片葱花。 如果总理太忙,连三两分钟时间也抽不出来,那就通知人大会 堂或有关人员准备几个素馅包子,让总理从一个会场赶到另一个会 场时,拿在手里边走边吃。 如果遇上突然的情况,临时增加活动,总理吃不上面包、素馅 包子,喝不上玉米面糊糊或面条,那就用糖充饥,他多次吃两块糖 当作一顿饭,或要一把花生米或煮黄豆当饭。
长 )。
生活简朴 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 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 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周总理办公室的陈设(极其简单)
生活简朴 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 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 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 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 清颗数。
周恩来同志是党和 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是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 人之一。新中国成立之 后,担任政府总理,为 中国革命和建设日理万 机,鞠躬尽瘁,无私地 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 高尚的品质,赢得了全 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 的崇敬和爱戴。
学习生字
zī xún liú dié
咨 询
浏览
一小碟
周总理这一夜的工作怎样? (在课文中画出最能概括的句子)
1972年,周总理被确诊患了肺癌。
1975年,周总理的病情开始恶化,但他仍然 拖着只剩下30公斤的重病之躯,继续顽强地工作 着。
这是周总理1974年3月26-27日的工作安排:
下午四点: 与尼雷尔会谈 晚上七点: 陪餐 晚上十二点:开政治局会议 凌晨两点半:约民航同志讲话 早晨七点: 办公 中午十二点:去东郊迎接西哈努克亲王 下午两点: 休息
读一读
什么叫全心全意? 什么叫呕心 沥血?什么叫夜以继日、不知疲倦? 你只需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呆一呆, 便一切都明白了。 ——选自<<生命的最后时刻>>
1975年12月20日,生命已处于重危状态的周总理, 向应约前来的罗长青询问台湾的近况,谈话不到15分钟, 周总理就昏迷过去。 1976年1月7日深夜11时,周总理从昏迷中苏醒,用 微弱的声音对身边的医生说:“我这里没什么事, 了跳动。
从周总理的工作、生活可以 看出,他是一个 怎么样的人?
小资料: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时,设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 总部门前的联合国旗降了半旗。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 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还没有为谁下过半旗。 一些国家感到不平了,他们的外交官聚集在联合国大门前的广 场上,言辞激愤地向联合国总部发出质问:我们的国家元首去 世,联合国的大旗升得那么高,中国的总理去世,为什么要为 他下半旗呢? 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站出来,在联合国大厦门 前的台阶上发表了一次极短的演讲,总共不过一分钟。他说: “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 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她 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分钱 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周 总理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 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 说完,他转身 就走,广场上外交官各个哑口无言,随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