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棉混纺织物阻燃性能的试验分析-浙江理工大学杂志社

合集下载

阻燃纤维与棉混纺针织物的性能分析

阻燃纤维与棉混纺针织物的性能分析

阻燃纤维与棉混纺针织物的性能分析张海霞;张喜昌【摘要】The mechanical property, comfort property and flammability of flame-retardant fiber/cotton blended knitted fabric were discussed.Flame-retardant viscose fiber, flame-retardant acrylic fiber and cotton fiber were used to knit three kinds of knitted fabrics with different blending ratio.The fabric properties including bursting, abrasion resistance, heat preservation, air permeability, moisture permeability, moisture conductivity,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liberation, and flammability were tested and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ce of fiber content has little effect on fabric bursting and air permeability property.With the increasing of cotton fiber content, the fabric abrasion resistance, heat preservation, moisture permeability, moisture conductivity, and flame-retardant property become worse,but moisture regain rate of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liberation increases.The blending ratio has obvious influence on the properties of flame-retardant viscose/flame-retardant acrylic/cotton blended knitted fabric, and the appropriate fabric type should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product end use.%探讨了阻燃纤维与棉混纺针织物的力学性能、舒适性能和燃烧性能.选用阻燃黏胶、阻燃腈纶和棉纤维,分别织制了3种不同混纺比的针织物,测试分析了织物的顶破、耐磨、保温、透气、透湿、导湿、吸放湿和燃烧性能.结果表明,纤维含量对织物顶破性能和透气性能的影响不大,棉纤维含量的增加使织物的耐磨性、保温性、透湿性、导湿性和阻燃性下降,吸放湿回潮率升高.因此,混纺比对阻燃黏胶/阻燃腈纶/棉混纺针织物主要性能的影响显著,可根据产品的用途选择适当的产品类型.【期刊名称】《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29)002【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阻燃黏胶纤维;阻燃腈纶纤维;棉纤维;混纺针织物;性能【作者】张海霞;张喜昌【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纺织学院,河南郑州 450007;河南工程学院纺织学院,河南郑州 45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86.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安全防护意识的增强,纺织品的阻燃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对阻燃纺织品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2].阻燃腈纶纤维开发较早,应用较广,阻燃性良好,但舒适性较差[3-4];阻燃黏胶纤维较其他阻燃纤维极限氧指数偏低,但穿着舒适性好[5-6];棉纤维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纤维原料,成本相对较低.阻燃纤维与棉纤维混纺,有利于提高日常衣物的使用安全性和防护服装穿着的舒适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扩展阻燃纺织品的应用领域.本研究选用阻燃黏胶纤维、阻燃腈纶纤维与棉纤维按不同混纺比纺成相同规格的纱线,再采用相同的工艺制成织物,分析织物主要性能与混纺比的关系,以期为阻燃纤维与棉纤维混纺针织物的开发提供参考.1.1 试样采用阻燃黏胶纤维(R)、阻燃腈纶纤维(A)和棉纤维(C),按照3种混纺比分别纺纱,混纺纱线的基本性能见表1.表1中,RA为阻燃黏胶纤维和阻燃腈纶纤维的总混纺比,两种阻燃纤维的混纺比相同.分别采用3种混纺纱在BODYTEC-8型无缝内衣机上编织得到试样,机号为26针/25.4 mm,筒径为355.6 mm(14"),总针数为1 142针,转速为25 r/min,织物组织均采用纬平针.试样编织时,要严格控制设备参数和编织工艺,尽量保证试样的线圈密度、厚度、单位面积质量等结构参数一致,以减少对后续织物性能测试结果的影响.经测试,编织所得3种织物试样的结构参数见表2.1.2 织物性能的测试方法顶破性能:HD026N型电子织物强力仪,试样直径为60 mm,隔距为450 mm,速度为300 mm/min,样本容量为5,测试顶破强力.耐磨性能:YG522型耐磨耗试验机,试样直径为140 mm,加压质量为500 g,转数为100,样本容量为5,计算质量减少率.保温性能:YG606型平板式保温仪,试样尺寸为300 mm×300 mm,上限温度为36 ℃,下限温度为35.9 ℃,预热时间为30 min,循环5次,样本容量为3,测试保温率.透气性能:YG461Z型全自动透气性能测试仪,试验压差为100 Pa,试验面积为20 cm2,样本容量为10,测试透气率.透湿性能:YG501D型透湿试验箱,试样直径为70 mm,透湿箱温度为38 ℃,相对湿度为90%,测试时间为1 h,样本容量为3,计算透湿率.导湿性能:YG871型毛细管效应测定仪,试样尺寸为250 mm×30 mm,测试时间为30 min,样本容量为3,分别测试纵向和横向芯吸高度.吸湿性能:YG747型通风式快速八篮烘箱,将10 g试样置于105 ℃烘箱内1 h,快速取出称质量,每隔30 s记录一次试样质量直至趋于稳定.计算试样吸湿过程中的回潮率,绘制吸湿曲线.放湿性能:YG501D型透湿试验箱,将10 g试样置于温度22 ℃、相对湿度95%的透湿箱中调湿1 h,快速取出称质量,每隔30 s记录一次试样质量直至趋于稳定.计算试样放湿过程中的回潮率,绘制放湿曲线.燃烧性能:LLY-07型织物阻燃性能测试仪,试样尺寸为300 mm×80 mm,样本容量为5,分别测试纵向与横向燃烧时间.2.1 力学性能顶破性能和耐磨性能属于织物的力学性能,与织物的耐用性有关,测试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3种织物的顶破强力相差不大.相对而言,混纺比为RA50/C50的织物顶破强力较大,接下来依次为RA30/C70和RA70/C30,这与纱线断裂强度的规律一致,说明织物的顶破强力与纱线的断裂强度关系密切.3种混纺织物中,随着棉纤维含量的增加,织物质量的减少率增加,说明织物的耐磨性能变差,这与棉纤维的耐磨性能较差有关.2.2 舒适性能织物的舒适性能主要包括保温、透气、透湿、导湿和吸放湿性能等,3种混纺织物的舒适性能测试结果见表4.织物的保温性能主要取决于纤维间保持的静止空气和水的数量,这与织物结构参数和纤维的吸湿性能有关.由表4可知,随着棉纤维混纺比的增加,织物的保温率下降.3种织物的结构参数相近,纤维间保持的静止空气数量也相近,所以造成织物保温性能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其吸湿性能存在差异.织物的透气性能主要取决于纤维的性状、纱线的结构和织物的结构.由表4可知,3种混纺织物的透气率相差不多,这主要是因为3种织物的线圈密度、厚度等结构参数比较接近.织物的透湿性能是指湿汽透过织物的性能,导湿性能是指液态水在织物中传导的性能,两者均与织物的组成和结构有关.由表4可知,随着棉纤维混纺比的增加,织物的透湿率和纵横向芯吸高度均逐渐下降,这说明其透湿性能和导湿性能变差.3种织物的结构参数相差不大,所以织物之间透湿及导湿性能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原料组成的不同造成的.织物的横向芯吸高度均小于纵向芯吸高度,主要是因为织物横向的线圈密度小于纵向.3种织物的吸放湿曲线分别见图1和图2.混纺织物的吸湿性能和织物中纤维的吸湿性能与混纺比有关.由图1可知,3种织物的吸湿曲线比较接近且变化趋势相似,回潮率均是在起始阶段变化较大,随着时间的延续逐渐趋于稳定.在整个吸湿过程中,RA30/C70的回潮率最大,其余依次为RA50/C50和RA70/C30.这说明当棉纤维含量高时,织物的吸湿性能较好.由图2可知,放湿曲线的变化规律与吸湿曲线相似,不同之处是RA50/C50和RA70/C30的放湿曲线比较接近,而RA30/C70的放湿曲线明显偏高,这应该是3种纤维原料放湿性能综合作用的结果.2.3 燃烧性能试样被点燃后移开火源,3种织物试样均继续燃烧至完全烧毁.这主要是因为混纺织物中的棉纤维不具有阻燃性,非常容易燃烧;并且,织物试样为针织物,结构较轻薄疏松,也有利于燃烧.织物燃烧性能测试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混纺织物中棉纤维的含量越高,完全烧毁的时间越短,说明其越容易燃烧.织物横向烧毁所需时间小于纵向,主要是因为织物的横密小于纵密.3种织物均没有阴燃现象,但棉织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阻燃纤维与棉纤维混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棉织物的燃烧性能.通过对3种不同混纺比针织物的力学性能、舒适性能和燃烧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3种织物的顶破强力和透气性能相差不大;棉纤维含量高时,织物的耐磨性、保温性、透湿性和导湿性较差,吸放湿回潮率较高.阻燃纤维与棉纤维混纺可以降低产品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棉纤维的应用领域.但是,棉纤维的加入对织物的燃烧性能有一定影响,加入得越多,影响就越大,所以棉纤维的混纺比不宜过大.该类混纺织物可用于对织物燃烧性能有一定要求但要求不太高的产品,在实际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根据产品的用途来选择适当的产品类型.【相关文献】[1] 赵永霞.阻燃纺织品的技术进步与发展[J].纺织导报,2011(1):83-88.[2] 周志华,李玉林,薛露云.阻燃纤维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纤检,2014(6):82-83.[3] 刘玲,黄晓梅.腈氯纶棉混纺织物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研究[J].棉纺织技术,2010,38(10):26-29.[4] 张海霞,张喜昌.阻燃腈纶纤维性能与可纺性研究[J].棉纺织技术,2014,42(6):44-46,50.[5] 夏郁葱.国产阻燃黏胶纤维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J].纺织学报,2012,33(6):129-134.[6] 马君志,夏延致.阻燃黏胶纤维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纺织导报,2012(10):67-69.。

涤棉混纺织物的阻燃整理2

涤棉混纺织物的阻燃整理2

混纺织物的阻燃产品并不多见。
浸轧烘焙整理是一种很普遍的后整理方法, 它是将阻燃剂工作液浸轧到织物上, 经烘焙处理使阻燃剂粘 结于织物上而获得阻燃效果。本文采用此后整理方法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阻燃整理。
14
广西工学院学报 2003 年 9 月
3 阻燃剂的研制及阻燃整理工艺
3. 3 工艺路线和阻燃整理工艺条件探讨 作为一种涤棉混纺阻燃产品, 除了要获得特定的阻燃效果之外, 还要具备一定的耐洗性和良好的手感, 为此设计如下工艺路线: 织物前处理→碱减量处理→( 染色) →浸轧阻燃工作液→烘干→焙烘→皂洗→烘干→拉幅定型→( 印花) →柔软整理→轧光→复制→包装成品
由于涤棉混纺织物的阻燃整理难度远大于单一纤维织物, 有人主张使用已具有阻燃性能的改性涤纶纤
维( 例如 T revira CS 或 T oyo bo GH) 与棉纤维混纺, 再对其织物利用棉型阻燃剂进行处理, 可获得较好的阻
燃效果, 而且耐洗性能好。但是, 这种改性的涤纶纤维价格比一般的涤纶纤维贵, 因此以这种方法生产的涤棉
火焰不蔓延或蔓延速度低, 当织物离开火源后能很快自熄, 不再继续燃烧或阴燃。阻燃机理的复杂性和多样 性已被公认, 随着使用的阻燃剂种类的不同, 其阻燃机理是有所区别的, 迄今尚未建立对各方面都适用的阻
燃理论[ 2] , 但概括起来有四种理论: 覆盖论、气相论、热论和催化脱水论。
在气相阻燃机理中, 气相燃烧反应的速度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 HO·和 H ·的浓度有密切关系, 气相阻燃剂的作用主要是将这类高能量的自由基转化成稳定的自由基, 抑制燃烧过程的进行, 达到阻燃目
Br· + RH → R· + HBr
( 6)
溴化氢可有效地抑制歧化反应( 1) 和主要的放热反应( 3) , 所以溴化氢是真正的火焰抑制剂:

纯棉织物涤棉织物和仪棉织物的燃烧性能分析(第三版)

纯棉织物涤棉织物和仪棉织物的燃烧性能分析(第三版)

国内外为了解决涤棉织物的阻燃问题提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许多方案。
涤棉混纺织物实现阻燃性技术难点
• 涤棉织物由于服用性能优良和结实耐用,在市场 上是非常畅销的。但是他有一个很致命的缺点就是极 易燃烧,这会提高火灾发生的概率,给人们的生命和 财产都带来一定的威胁。但是要让涤棉织物拥有很强 的阻燃性,这从技术角度来说并不是一家很容易实现 的事情,主要是因为:
(4)涤棉混纺织物受热时,受热熔融的涤纶组分会覆盖在涤纶纤 维表面,而棉纤维及其裂解生成的炭会形成骨架,阻止织物收 缩,会让熔融的涤纶变成火区的燃料,这样会烧得更加旺盛。
要让涤棉织物的可燃性下降,至少要满足这几个要求: (1)混纺织物中每一组分都要进行阻燃化; (2)混纺织物阻燃整理时,采用各自合适的阻燃剂,其作用最 好能互补或互不干扰; (3)消除骨架效应和两组分的干扰作用。
长期以来,已开发的涤棉织物阻燃整理工艺技术和其阻燃剂性能难以满足某些用途的要求。存 在的问题主要是整理后的织物手感或机械强度不尽如人意;其次是生产生态学方面还需改善。
目前,还未能很好地找到能对两种纤维同时起阻燃 作用且效果较好的阻燃剂和整理工艺。
当前应用比较多的是十溴二苯醚,但它具有涂层整理的性质,手感不十分理想。直至目前, 我国对涤棉织物的阻燃还在继续研究之中。
纯棉织物、涤棉织物和无熔滴面料燃烧性能分析
作为夏季工装类面料,纯棉织物吸湿性能优良,服用舒适, 安全可靠,是目前客户优选的一款面料,由于新国标大幅度 提高撕裂强力标准,很多工厂考虑用涤棉织物代替纯棉织物, 下面我们可以从燃烧性能方面比较一下几种织物的防护性。
对于有火灾隐患的环境,纯棉织物可以经过阻燃整理达到 很好的防火效果,防止人员烧伤。即使没有阻燃整理,纯棉织 物燃烧后没有残渣,只是损毁衣服,减少了受伤,但是涤棉燃 烧迅速猛烈,由于燃烧材料中的烛芯效应和骨架效应,燃烧起 来如火上浇油,会导致人员的灼伤,造成巨大损失。

织物燃烧实验报告

织物燃烧实验报告

织物燃烧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织物燃烧实验一、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织物是我们所依赖的一种重要材料。

然而,织物的燃烧性质对我们的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

为了了解织物的燃烧性质以及对火灾的危害程度,本次实验旨在研究不同织物在燃烧过程中的特点,并比较其燃烧性能。

二、实验目的1. 了解不同织物在燃烧过程中的特点;2. 比较不同织物的燃烧速度和燃烧产物。

三、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棉织物、涤纶织物、纯羊毛织物;2. 实验仪器:点火器、传感器、计时器;3. 实验步骤:a. 将不同织物样品剪成相同大小的正方形;b. 使用点火器点燃织物样品的一个角;c. 记录点燃织物样品点火到停止燃烧所需的时间;d. 使用传感器记录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和温度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织物类型燃烧时间(秒) 烟雾产生情况温度变化情况棉织物15 较少少许上升涤纶织物8 大量较大上升羊毛织物30 一部分燃烧逐渐上升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不同织物在燃烧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棉织物燃烧时间较长,烟雾产生较少,温度变化较小。

涤纶织物燃烧时间较短,烟雾产生较多,温度变化较大。

羊毛织物燃烧时间较长,燃烧过程中只有一部分织物燃烧,烟雾产生较少,温度变化逐渐上升。

五、实验讨论1. 燃烧时间:织物的燃烧时间取决于其组成成分和燃烧性质。

棉织物由于含有较高的纤维素,因此在燃烧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完全燃烧。

涤纶织物由于含有大量的合成纤维,燃烧速度更快。

羊毛织物含有较高的固体含量,燃烧时间较长。

2. 烟雾产生情况:烟雾的产生取决于织物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有机物质。

由于棉织物主要由纤维素组成,较少的有机物质释放,因此烟雾产生较少。

涤纶织物由于含有大量的化学合成纤维,燃烧过程中释放的有机物质较多,产生大量烟雾。

羊毛织物在燃烧过程中也会释放少量有机物质,但相对较少,因此产生较少的烟雾。

3. 温度变化情况:织物燃烧时会产生热量,导致周围温度的变化。

涤纶织物阻燃后处理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涤纶织物阻燃后处理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涤纶织物阻燃后处理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人们对安全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阻燃织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其中涤纶织物因其优异的性能和价格优势,深受消费者青睐。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涤纶织物的阻燃性能存在缺陷,对人身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因此,对涤纶织物的阻燃后处理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其阻燃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课题拟采用化学方法对涤纶织物进行阻燃后处理,通过改变涤纶织物的化学结构,提高其阻燃性能。

具体工作包括:1. 选择适宜的化学试剂,对涤纶织物进行处理。

2. 通过不同的实验条件,优化涤纶织物的阻燃处理工艺。

3. 对处理后的涤纶织物进行物理和化学性能测试,评估其阻燃性能以及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三、研究意义本课题旨在解决涤纶织物阻燃性能不足的问题,提高其应用价值。

通过化学后处理技术的研究,为涤纶织物的阻燃性能改良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同时,本研究还将为相关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四、研究方法1. 首先确定化学试剂的种类和浓度,为涤纶织物的阻燃后处理提供依据。

2. 在实验室条件下,按照不同的工艺参数进行阻燃后处理,包括不同的浸渍时间、处理温度、试剂浓度等。

3. 将处理后的涤纶织物进行物理和化学性能测试,包括阻燃性能、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

4. 根据测试结果,分析涤纶织物阻燃后处理的优化工艺,并对其阻燃性能进行评估。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 确定适合涤纶织物阻燃后处理的化学试剂及处理工艺。

2. 评估涤纶织物阻燃后处理的性能,包括阻燃性能和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3. 提出针对涤纶织物阻燃后处理的优化工艺,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六、可行性分析本研究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现有科研成果:涤纶织物阻燃后处理技术已有较多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

2. 实验条件保障:实验室拥有先进的化学实验设备及测试仪器,为研究提供了保障。

3. 项目经费保障:项目经费充足,可支持研究团队开展相关实验和研究。

涤纶高强力丝与其他纤维混纺织物的阻燃性能评估

涤纶高强力丝与其他纤维混纺织物的阻燃性能评估

涤纶高强力丝与其他纤维混纺织物的阻燃性能评估概述涤纶高强力丝是一种常用的合成纤维,具有优异的强力和耐磨性。

然而,在某些特定的应用领域,如防护服、家具和装饰材料等,阻燃性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本文将评估涤纶高强力丝与其他纤维混纺织物的阻燃性能,探讨其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1. 阻燃性能测试方法评估涤纶高强力丝与其他纤维混纺织物的阻燃性能需要依据国际标准进行测试。

其中常用的测试方法有:1.1. 垂直燃烧测试(ASTM D6413):该测试方法主要评估纺织物在向下垂直燃烧时的阻燃性能。

通过测量燃烧速率、燃烧持续时间和燃烧面积等参数来评估阻燃性能。

1.2. 氧指数测试(ISO 4589-2):通过测量材料在标准条件下在氧气环境中燃烧的能力来评估阻燃性能。

氧指数值较高表示材料抗燃性能较好。

1.3. 热辐射传递测试(ASTM F1958):该测试方法用于评估纺织物在火灾情况下对热辐射的传递能力。

较低的热辐射传递指数表示材料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

2. 涤纶高强力丝与其他纤维混纺织物的阻燃性能对比为了评估涤纶高强力丝与其他纤维混纺织物的阻燃性能,需要将其与常用的阻燃纤维进行对比。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阻燃纤维:2.1. 元纤维:具有阻燃性的元纤维,如阻燃涤纶、阻燃亚麻纤维等,可以与涤纶高强力丝进行混纺,以提高混纺织物的阻燃性能。

2.2. 阻燃涂层:涂层是一种常用的提高纺织物阻燃性能的方法。

涤纶高强力丝可以经过涂层处理,以增强织物的阻燃效果。

2.3. 阻燃纤维添加剂:将阻燃纤维添加到混纺织物中,可以改善其阻燃性能。

例如,将阻燃纤维玻璃纤维加入涤纶高强力丝的混纺织物中。

3. 混纺织物的性能评估评估混纺织物的阻燃性能时,还需要考虑其他性能指标,如强度、耐磨性和舒适性等。

以下是评估混纺织物性能的关键方面:3.1. 外观质量:织物外观质量对于纺织品的整体性能至关重要。

评估混纺织物的外观质量包括检查织物的表面平整度、颜色牢度和无明显的瑕疵等方面。

涤纶装饰织物抗静电阻燃整理研究

涤纶装饰织物抗静电阻燃整理研究

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涤纶装饰织物抗静电阻燃整理研究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指导教师:***20051201浙iL埋1人学硕十学位沦文表2.1反应物配比R的影响R平均粒径(nm)粘度(mpa.s)溶胶状态溶胶稳定性稳定无沉淀15014.72.58透明溶胶可稳定放置6个月以上稳定无沉淀lOO18.327l透明溶胶可稳定放置6个月以上85ff透明溶胶放置lOh凝胶50f}透明溶胶放置1h凝胶注:“/”最不已凝股而未测从表2.1可以看出,随着R值的减小,也就是加水量的减少,溶胶的粘度有所增加,但增加量较小且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胶凝时间变短。

由于醇盐水解缩聚的产物在加水量减少时会增加水解醇盐分子的接触机会,因而会增加失水缩聚和失醇缩聚的机会,产生交联度较高的产物,使溶胶胶粒增大,从而粘度也增加。

在使用过程中还发现,由于加水量过多,溶胶在转变为凝胶膜的过程中,由于水分过度蒸发;易导致凝胶膜开裂,而且,加水量过多也会导致胶粒粒径分布范围变宽,由图2.2和图2.3比较可知。

可能由于溶胶浓度低,胶粒分布区域广,接触碰撞机率小,陈化胶溶过程中,聚集分散不充分,因而导致胶粒分布范围变宽,分布不均匀,所以一般取反应物配比R为100。

I]im'neterom)图2.2反应物配比R为100的溶胶粒径分布图浙江理IJ人学硕+’学澎论文Diameter(pm)图2.3反应物配比R为150的溶胶粒径分布图2.2.1.2水解温度T的影响实验在反应物配比R为i00,水解时间1.5h,陈化温度95℃,时间4h,HCI作为胶溶剂,用量比r汛[Hcl]/n。

[AI(OR)。

])为0.2条件下,分析不同水解温度对溶胶稳定性及粒径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2.2所示。

表2.2水解温度T的影响注;“/”裹不没有形成溶胶而未测由表2.2可知,水解温度低于75℃,不能完全形成溶胶。

由于醇盐的水解活性低,且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提高温度对加速醇盐的水解是有利的;当水解温度低于75℃时,产物中出现B—A1(叫)。

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的阻燃性能研究

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的阻燃性能研究

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的阻燃性能研究摘要:阻燃性能是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在现代社会中应用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研究旨在探究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的阻燃性能,并寻找可提高其阻燃性能的方法。

通过对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的组织结构、材料配比和阻燃剂的选择进行对比试验和分析,得出了一系列有关提高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阻燃性能的重要结论。

本研究对于提高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在阻燃性能方面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引言: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纺织品,具有良好的柔软性、透气性和易保养等优点。

然而,在一些特定领域,如航空航天、汽车和建筑等,对纺织品的阻燃性能要求较高。

因此,研究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的阻燃性能,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的组织结构对阻燃性能的影响组织结构是影响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阻燃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相同材料和纤维的纺织物,其紧密度和表面纤维面积的大小与其阻燃性能密切相关。

当纺织物的紧密度增加或者纤维表面积增加时,其阻燃性能也随之提高。

因此,在设计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时,应优先考虑增加其组织结构的紧密度和纤维表面积。

二、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的材料配比对阻燃性能的影响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的材料配比对其阻燃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纤维材料的比例和配比对阻燃性能的影响并不相同。

例如,添加适量的阻燃纤维材料可以有效提高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的阻燃性能。

同时,合理选择纤维材料,如聚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等,其耐高温性能较好,可以显著提高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的阻燃性能。

三、阻燃剂的选择对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阻燃剂是提高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阻燃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阻燃剂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其阻燃效果、环境友好性及纤维材料的性质等因素。

研究发现,磷系和氮系阻燃剂是目前最常用的阻燃剂。

这些阻燃剂能够通过化学反应和物理作用来阻止火焰的蔓延,从而提高合成纤维印花经编织物的阻燃性能。

服装面料的阻燃性能的质量评估与防火处理方法研究

服装面料的阻燃性能的质量评估与防火处理方法研究

服装面料的阻燃性能的质量评估与防火处理方法研究近年来,由于纺织品起火引发的火灾事故频繁发生,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提高服装面料的阻燃性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重点对服装面料的阻燃性能进行质量评估,并探讨防火处理的方法。

一、服装面料的阻燃性能评估方法1. 火焰试验法火焰试验法是评估服装面料阻燃性能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在样品上施加火焰,观察火焰的燃烧情况,包括燃烧时间、火焰蔓延速度、残留长度等指标,来评估面料的阻燃性能。

2. 热释放率测试法热释放率测试法通过测量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的热量,来评估面料的阻燃性能。

该方法可以准确评估面料的燃烧速率以及热释放程度,为进一步的阻燃性能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3. 烟气毒性评估烟气毒性是火灾中导致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服装面料的烟气毒性进行评估至关重要。

常用的烟气毒性评估方法包括烟密度测试和烟毒性分析,通过对烟雾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和分析,评估面料燃烧时产生的烟气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二、服装面料的防火处理方法1. 阻燃剂的添加阻燃剂的添加是提高服装面料阻燃性能的常用方法之一。

阻燃剂的主要作用是抑制面料的燃烧过程,使其形成阻隔燃烧的层,有效延缓火势蔓延。

在面料的生产过程中加入合适的阻燃剂,可以显著提高其阻燃性能。

2. 表面涂层处理表面涂层是一种常见的面料防火处理方法。

通过在面料表面涂覆一层阻燃涂料或阻燃剂,能够阻隔氧气供应,减缓燃烧速率,从而提高面料的阻燃性能。

同时,表面涂层还可以提升面料的耐磨损和耐洗涤性能。

3. 纤维结构改性通过对面料纤维的结构进行改性,能够增强其阻燃性能。

常见的方法包括改变纤维的宽度、长度和形态,引入阻燃纤维等。

这些改性方法可以改善纤维的断裂性能和耐高温性能,从而提高面料的阻燃性能。

4. 物理与化学处理物理和化学处理是改善面料阻燃性能的有效手段之一。

例如,通过热处理、紫外辐射等物理方法,可以改变纤维的链结构,从而提高其抗燃性能。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第3O卷总目次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第3O卷总目次


作 者 期 一页
材 料 科 学 与 技 术
溶剂热法 制备碳 纳米纤维负载 Cu z O光催 化材料 …………………………… 微球 型聚丙烯 酸酯类压敏胶 的制备 与表征 ………………………………… 太 阳能 电池用 铸造多晶硅 的碳浓度分 布研 究 ……………………………… 碱 浸 提 取 碲 的 工 艺 研 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钴酞菁修饰石 墨电极检测微量过 氧化 氢的研究 …………………………… 氨基 聚醚 聚硅 氧烷嵌段型聚合物 的合 成及 应用 …………………………… 电化学沉 积法 制备 G d z 0 3: E u 。 薄膜 的发光特性研究 …………………… P V C建 筑膜 材用纳米 S i 0 2 粒径 的可控 性及其羰基化研究 ………………… 层 间混杂 复合 材料的弹道侵彻性 能研 究 ………………………………・ …一 改性 氧化 石墨烯/ 聚碳 酸亚丙酯复合材料 的制备及性 能研究 ……………… 低温 等离子体法制备超亲水 P E薄膜及其性能研究 ………………………… 纳米 s i 02 / 聚乙二醇非牛顿流体 的剪切增稠性能的实验研究 ……………… 核壳 中空二氧化钛光催化载体 的制备 及其 光催化性能研究 ……………… 单分散二 氧化钛球形粒子 的制备及表 征 …………………………………… 碳纳米管 / 环氧树脂复合 粉末 涂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T i 0 2 / MWC NTs 复合光 阳极的制备及其在 DS S C中的应用 O 卷总目 次

总 目次 浙 江 理 工 大 学学 报 第 3 O卷

纺 织 工 程
有机颜料微胶 囊在涂料染色 中的应用及其 染色效果分析 ……………………… …… ………… 陈智杰等 织物液态水传 递性能的 自动检测技术 及应 用 …………………………………… …… ………… 詹永娟等 基于极 大似然估计的织物 图像分割 ……………………………………………… …… …………… 孙 麒 基于 S V M 理论 的涤纶织物分散染 料上染率模型研究 …………………………… …… ………… 巫 静等 微孔结构改性 涤纶 / 棉混纺针织物 服用性能的研究 ……………………………………………… 周 昊等 纺织结构复合材料铺 层顺序设计与力学性 能分 析 ……………………………………………… 孙佳 英等 静 电纺制备 T i ( ) 2 / P VA复合纳米纤维及其光催化性 能研究 …………………………………… 丁源维等 涤棉混纺织物 阻燃性 能的实验分析 …… ………………………………………………………… 章 梦洁等 基于多 电机传 动的倍 捻机控制系统设计及试验 ………………………………………………… 吕明来等 用于手机 听筒膜 防水织物材料 的研究 … ………………………………………………………… 陈 锋 等 Z n T C P P / TN Ts 的制备及其对次 甲基 蓝的吸附性能研究 ……………………………………… 付 莹等 蚕丝 的化学修饰及 其耐光照性能 ……… ………………………………………………………… 潘冬辉 等 分散染料 和阳离 子染料 同浴染色 的研究 ……………………………………………………… 申屠艳艳 等 含偶氮染料一 V D的液体洗涤剂预处理 织物时色差风险评估 …………………………………… 李 璐 等 碱处理对汉麻 皮氯仿萃取物 的影 响 …… …………………………………………………… …… 赵 小泷等 阻燃织物 的风格测 试与分析 ……… …… …………………………………………………… …… 金艳 苹等 蚕丝织物上光 子晶体 自组装过程研究 ……………………………………………………… …… 付 国栋等 基于 C F D的喷气织机 电磁阀特性分析 ……………………………………………………… …… 邓若愚等 P E CH— a mi n e的合成及其 在棉 织物靛蓝染色 中的应用 ……………………………………… …… 王齐兵等 有机膨润 土负载纳米铁去除偶氮染料 活性 艳红 X - 3 B ……………………………………… …… 任彩 霞等 有限元分析法研究 Ke v l a r 1 2 9纱线及织物 的拉伸性 能 …………………………………………… 程 建芳等 蒽醌 型弱 酸性染料 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 程 建伟 等 阻燃增塑剂对 P VC材料 阻燃性 能影响的研究 ……………………………………………… …… 康 迷 等 织物 电阻测试 影响因素分析及其 回潮率仪 的开发 ………………………………………… …… 吴学进 等 Ge mi n i 表面活性剂—— 二甘醇双马来酸 十二烷基 单乙醇胺 双酯磺酸钠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王 婷 等 小变形下 弹性 织物压力分布 的建模 与计算 ………………………………………………… …… 蒋建益等 尼龙 6 废丝涂层浆 的制备及其涂层膜性 能 ………………………………………………… …… 陈杨轶 等 用于墙纸 的水 刺非织造布涂层工艺 的研究 ………………………………………………… …… 刘金 花等 1 —1 1 —6 1 —1 2 1 —1 6 1 —2 1 1 —2 7 1 —3 1 1 -3 6 2 —1 3 2 —1 5 2 一l 5 2 —1 5 2 —1 6 2 —1 6 2 —1 7 3 —2 9 4 —4 6 4 —4 8 4 —4 9 5 —6 4 5 —6 4 5 —6 5 5 —6 6 5 —6 6 5 —6 7 5 —6 7 6 —8 2 6 —8 3

涤棉混纺织物阻燃性能的实验分析

涤棉混纺织物阻燃性能的实验分析

涤棉混纺织物阻燃性能的实验分析章梦洁;伍仲;方园【期刊名称】《浙江理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30)001【摘要】In the light of the problem that it's difficult to apply flame retardant finish to cotton-polyester blended fabric as a result of wick effect, the authors adopt a new type of flame retardant to finish the fabric. Additionally, the compositions of fire retardant will coordinate to achieve flame retardancy. Based on this, the authors utilize orthogonal experiment to analyze the way in which how blending ratio, fabric density and fabric structure affect the flame retardant performance of cotton-polyester blended fabric. It turns out that the vertical burning damage length is from 40 to 47 mm, which is less than 50 mm, and the limiting oxygen index is greater than 27. 5, which reaches the requirements for flame retardancy. The flame retardant performance of cotton-polyester blended fabric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ntents of the fire retardant and the way to apply fire retardant finish. It also proves that the flame retardant performance of cotton-polyester blended fabric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 when the contents increase, the performance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densityof fabric, while the fabric structure does not significantly connect with it.%针对涤棉混纺织物“烛芯效应”而引起的阻燃整理难度大的问题,采用复合新型阻燃剂复配技术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阻燃处理.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综合分析了混纺比、织物密度、织物组织结构等影响因素与涤棉织物阻燃性能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经复配阻燃处理后的涤棉混纺织物的垂直燃烧损毁长度在40~47 mm 范围内,均<50 mm,极限氧指数均>27.5,达到难燃织物的标准;随着织物中涤纶含量的增加,阻燃性能先增大后减小,涤纶含量为35%时阻燃效果最好;阻燃性能与织物密度正相关,而织物组织结构对阻燃影响并不显著.【总页数】4页(P36-39)【作者】章梦洁;伍仲;方园【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杭州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06【相关文献】1.锥形量热仪法在木材阻燃性能测试中的应用--FRW阻燃落叶松木材阻燃性能分析 [J], 许民;王清文;李坚2.涤棉混纺织物的阻燃整理研究现状与进展 [J], 陈威;关晋平;陈国强3.涤棉混纺织物阻燃剂PN-1与PN-2阻燃性能的比较 [J], 王黎明;沈勇;丁颖4.涤棉混纺织物的阻燃剂及阻燃工艺研究 [J], 沈勇;朱毓芷5.新型阻燃剂在涤棉混纺织物中的应用 [J], 王飞;许艳华;毛安琪;陈波;周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型阻燃剂在涤棉7030针织布上的应用性能

新型阻燃剂在涤棉7030针织布上的应用性能

纺织品具有易燃烧的特性,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引发火灾,对纺织品进行阻燃整理非常必要[1]。

随着消防法规和纺织品阻燃标准的建立和完善,需要进行耐久性阻燃整理的纺织品也逐渐增加。

涤棉类针织布是用途较广泛的纺织品之一,在防护服上使用时往往需要做阻燃整理[2]。

涤棉针织布性能优良,但由于存在“烛芯效应”且面料组织松散,涤棉针织布阻燃耐久整理很难满足市场需求和阻燃标准要求。

国内外一般采用含卤阻燃剂对涤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但是阻燃的耐久性较差且不环保[3-4]。

本实验通过涤纶用阻燃整理剂1#与棉用阻燃整理剂2#的复配协同作用,可解决涤棉70/30针织布阻燃性能不佳的问题,并使涤棉70/30针织布的阻燃耐久性达到要求。

1实验1.1材料及仪器材料:涤棉70/30鸟眼针织布(100D 涤纶长丝×60s CVC 70/30,180g/m 2)。

试剂:涤用阻燃剂1#,棉用阻燃剂2#,交联剂3#,H 2O 2(浙江嘉善化学有限公司),烧碱(绍兴市银琪化工有限公司),纯碱(浙江龙山化工有限公司),甲醛捕捉剂(杭州格恩纺织化工有限公司)。

仪器:YG (B )815D-1型织物阻燃性能测试仪、摘要两种新型有机磷阻燃剂1#、2#与交联剂3#复配,并对涤棉70/30针织布进行阻燃整理。

探讨了影响阻燃效果的因素,得出阻燃整理优化工艺为:1#50g/L,2#350g/L,3#320g/L,焙烘温度165℃,焙烘时间2.5min。

整理织物的经向损毁长度为108mm,纬向损毁长度为109mm;经20次水洗后,经向损毁长度为114mm,纬向损毁长度为118mm,仍可达到GB/T 8965—2009《防护服装阻燃防护》中的C 级,具有优良的阻燃性和耐久性。

关键词涤棉针织布;耐久阻燃剂;低甲醛;阻燃整理中图分类号:TS195.5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9350(2021)05-0039-03Application of new flame retardant on polyester/cotton 70/30knitted fabricAbstract Two new organic phosphorus flame retardants 1#and 2#were compounded with crosslinking agent 3#,and the flame retardant finishing of polyester/cotton 70/30knitted fabric was carried out.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flame retar-dant effect were discussed,and the optimized process of flame retardant finishing was as follows:1#50g/L,2#350g/L,3#320g/L,baking temperature 165℃,baking time 2.5min.After finishing the fabric,the warp damage length was 108mm and the weft damage length was 109mm.After 20times of washing,the warp damage length was 114mm and the weft damage length was 118mm,which could still reach class C in GB/T 8965—2009Flame Retardant Protection of ProtectiveClothing ,indicating that it had excellent flame retardancy and durability.Key words polyester/cotton knitted fabric;durable flame retardant;low formaldehyde;flame retardant finishing新型阻燃剂在涤棉70/30针织布上的应用性能收稿日期:2020-09-06作者简介:王飞(1986—),男,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印染助剂的应用研究及功能性面料的开发研究。

合成纤维与棉混纺纱的阻燃性能调控研究

合成纤维与棉混纺纱的阻燃性能调控研究

合成纤维与棉混纺纱的阻燃性能调控研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安全性的关注,阻燃纺织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合成纤维与棉混纺纱是一种常见的纺织品材料,因其具有合成纤维和棉纤维各自的优点而受到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其阻燃性能较差,如何调控混纺纱的阻燃性能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阻燃性能是衡量材料抗火性能的重要指标。

阻燃纺织品的主要功能是在燃烧过程中发挥阻隔作用,减少火源传播速度,从而提供逃生的时间窗口。

合成纤维与棉混纺纱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对火焰的阻燃保护能力,容易引发火灾并导致严重后果。

为了提高阻燃性能,研究人员采取了多种方法和技术。

其中,添加阻燃剂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阻燃剂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与纤维表面相结合,形成阻燃层,提高纺织品的抗火性能。

在合成纤维和棉混纺纱中加入合适的阻燃剂,可以显著改善其阻燃性能。

同时,纳米技术也为提高纺织材料的阻燃性能提供了新的途径。

纳米颗粒的加入可以增加纺织品的阻燃层密度,提高纺织品的耐高温性能。

例如,通过将阻燃纳米颗粒掺入混纺纱中,可以有效增加纺织品的阻燃性能。

此外,纳米材料还可以通过吸收火焰释放的热量来减少燃烧温度,进一步提高纺织品的阻燃性能。

除了添加阻燃剂和纳米材料外,还可以改变混纺纱的结构来调控阻燃性能。

改变纤维的形态、纤维排列方式和纤维密度等因素可以影响纺织品的燃烧行为。

例如,增加纤维的纵横交叉点和缩小纤维之间的间隙可以提高纺织品的密度,减少火焰的穿透性,从而提高阻燃性能。

此外,通过改变混纺纱的组织结构和纺纱工艺,可以调整纺织品的燃烧速率和火焰蔓延性能。

在研究混纺纱的阻燃性能调控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纺织品的使用环境和使用条件。

不同的应用场景对阻燃性能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调控方法。

例如,对于要求高阻燃性能的特殊场所,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的组合,使纺织品具备更好的抗火性能。

此外,阻燃纺织品的质量控制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确保纺织品的阻燃性能稳定可靠,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和质量控制标准。

合成纤维与棉混纺纱的阻燃性能评价

合成纤维与棉混纺纱的阻燃性能评价

合成纤维与棉混纺纱的阻燃性能评价阻燃性能是指材料在受到火焰或高温条件下的抗燃烧能力。

对于合成纤维与棉混纺纱这一混合纤维材料而言,评价其阻燃性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合成纤维与棉混纺纱的阻燃性能评价的方法和标准,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首先,评价合成纤维与棉混纺纱的阻燃性能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标准。

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垂直燃烧法、定向平行燃烧法、热释放量测试和热重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在模拟真实火灾条件下对材料的阻燃性能进行评估。

垂直燃烧法是一种常用的评价阻燃性能的方法。

它通过将样品垂直放置并用明火点燃,观察材料的燃烧速度、燃烧时间和火焰高度等参数来评估阻燃性能。

该方法适用于评估材料的燃烧特性和火焰的蔓延速度。

定向平行燃烧法主要用于评价材料的自燃性能。

该方法通过将样品放置在一定的角度下,并用明火点燃材料的一端,测量火焰的自蔓延距离和时间来评估阻燃性能。

这种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模拟材料在真实火灾条件下的燃烧状态。

热释放量测试是评价材料燃烧释放热量的重要指标。

通过热释放量测试,可以了解材料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以及火焰蔓延的速度和范围。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评估材料在火灾过程中释放热量的特性,从而判断其阻燃性能。

热重分析法是通过对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的质量变化进行分析来评估阻燃性能。

该方法通过加热样品并测量样品质量随温度的变化,从而了解材料的燃烧特性和阻燃性能。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对材料进行动态监测,并能够获得材料的热分解特性。

其次,合成纤维与棉混纺纱的阻燃性能评价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混纺纤维材料具有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的优点,不仅具备良好的柔软性和吸湿性,还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阻燃性能。

这种混纺纤维材料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和家居等领域。

在纺织行业中,合成纤维与棉混纺纱的阻燃性能评价对于生产高端阻燃纺织品非常重要。

特别是在安全防护领域,如消防服装、航空航天纺织品和军事防护服装等领域,阻燃性能成为确保人身安全的关键指标。

阻燃织物的风格测试与分析

阻燃织物的风格测试与分析
物 的用途 。织物 风格 作为 影 响服 装成 衣效 果 的重 要
1 实验 材 料 与 仪 器
1 1 种 阻燃 织 物 试 样 均 由北 京 某 公 司提 供 。 由
于阻燃织 物根 据其 形 成 方式 的不 同 , 可 以分 为 纤维
阻燃 和后 整理 阻燃 , 而 后 整理 阻 燃 与 阻燃 纤 维 比较 而 言工艺 简单 , 投 资少 , 见效快 , 因此 目前 国 内用后
纤维 ( 棉) 4种与混 纺 4 种 及 3种 芳纶 永 久性 阻 燃织 物 。通过对 以上阻 燃织 物 进 行纱 线 线 密 度 、 经 纬密 度测 定 、 试 样重 量及厚 度测 定 , 得 到试样 的 主要 规格 参 数 如表 1 所示。 本研 究实 验采 用 KE S - F B系列 织 物 风格 仪 , 测
整理 阻燃织 物 的较多 [ 6 3 ; 另外 , 随着 纺织技 术 的不 断
发展 , 各种 合成 纤维 、 混 纺 纤 维 不 断 问世 , 纺 织 品 的

阻燃 技术 也从 纯棉纺 织 品进 入 到混纺与 合成纤 维 的
领域 。因此 , 为 了使 本 文 的分 析 结 果 能反 映 出 目前
0 引 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织物阻燃功能性需求
的提 高 , 阻燃织 物 的市场 越 来 越 广 。但 随 着 阻燃 纤 维 的多元 化 , 阻 燃剂 的创 新 , 后 整 理技 术 的改 进 , 以 及各 种材 料 的混 纺 、 交织 , 阻燃织 物 的风格 也在不 断 的变 化 。织 物风 格 会影 响服 装 的服用 性 能 , 并 且 影 响 消费者 的喜好 及 其 对产 品实 用 性 的评 定 , 这 就 需 要对 于 目前 阻燃 织物 风格 密切相 关 的力学 性能指 标 及硬挺 度 、 平滑 度 、 丰满 度 等 进 行 了解 , 从 而决 定 织

阻燃整理分析

阻燃整理分析

各种纤维的燃烧特性
名称
燃烧性能
棉纤维
助燃,燃烧快,有阴燃
黏胶纤维 助燃,燃烧很快,无阴燃
羊毛纤维 难助燃
醋酯纤维 助燃,燃烧前熔融
锦纶6
难助燃,熔融
腈纶
立即燃烧
涤纶
难助燃,熔融
着火点(℃) (延迟10秒)
493 449 650 480 504 540 575
火焰最高温度 (℃)
860 850 941 960 875 697 855
① 一种是阻燃剂在高温下分解成一些不燃性 气体,主要指Na2CO3 NaHCO3、NH4Cl、H2O 分解出的CO2等将纤维素分解出来的可燃性气体 浓度冲淡到能产生火焰的浓度以下。
这种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很多阻燃剂, 通过加热并不能产生这些气体。
② 阻燃剂在高温下分解出一些游基,能和较活泼的
5、各种纤维的可燃性(燃烧情况) 各种纤维由于化学组成不同,结构及物理状态的
差异,燃烧的难易不同。 (1)易燃性纤维:着火点低、燃烧速率快。 棉、粘胶纤维和醋酯纤维。 (2) 可燃性纤维:容易燃烧,燃烧速率较慢。 腈纶、羊毛、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和蚕丝。 (3)难燃性纤维:与火焰接触能燃烧,但离开后
火整理。经阻燃整理后的织物并非接触火源不燃 烧,而只是降低了它的可燃性,能阻止火焰蔓延, 离开火源后不再燃烧,能迅速止燃(自动熄灭)。 所以纺织品的阻燃性只有相对意义,而不是 绝对的概念。
2、燃烧术语 (1)燃烧:可燃性物质接触火源时,产生的
氧化放热反应,伴有有焰或无焰的燃烧过程或发 烟。
(2)灼烧:可燃性物质接触火源时,固相状 态的无焰燃烧过程,伴有燃烧区发光现象。
2、磷—卤素协同效应 磷和氮有协同阻燃效应,但氮和卤素没有,

纺织品阻燃性能测试方法分析探讨

纺织品阻燃性能测试方法分析探讨

纺织品阻燃性能测试方法分析探讨摘要:阻燃性能是纺织品的重要性能。

通过列举纺织品阻燃测试标准和对纺织品阻燃测试方法的分析研究,探讨了纺织品阻燃测试方法的一些细节和注意事项,从技术层面对提高纺织品阻燃测试精度和减少测试误差提出了一些有益建议。

关键词:纺织品;阻燃性能;阻燃测试;标准1引言绝大部分纺织品都是易燃可燃的,在一定条件下容易着火,在火灾中容易被引燃成为火灾的火源,也易于火焰的传播[1] ,因此,纺织品的阻燃性能对消防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纤维及纺织品的阻燃研究也不断成为热点。

为了提高纺织品的阻燃性能,人们往往通过提高成纤高聚物的热稳定性、原丝阻燃改性、织物阻燃整理等方法提高纺织品的阻燃性能[2] 。

用标准的方法对纺织品进行规范的分析测试就成了检验和评价纺织品阻燃性能的关键。

现阶段,我国对织物或纺织品也有不少标准和法规规范。

相比国外,我们的标准和法规还是有些落后,而且不是所有的标准都能穷尽测试的细节和操作的关键,不同的测试人员对标准的内涵,以及测试方法的精髓的把握也不尽相同。

2 纺织品阻燃性能测试方法 我国与纺织品相关的阻燃标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试验方法标准,如 GB/T 5454 ― 1997《纺织品 燃烧性能试验 氧 指数法》 [3] ,包含测试原理、设备情况、样品要求、具体试 验步骤及结果处理等,依据该标准可以测知纺织品具体的氧 指数结果。

此类标准多为推荐性标准。

另一大类主要是依据 具体试验方法测试的结果数值,对材料制品进行分类评级的 标准,比如 GB 8624 ― 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20286 — 2006《公共场所阻燃制品及组件燃烧性能要求和标识》、GB 50222 —2007《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等, 此类标准多为强制性标准,也常为国家政策法规要求执行的 标准。

所以,第一类标准是第二类标准执行的基础和依据,应该为测试人员更加重视。

5454—1997《纺织品 燃烧性能试验 氧指数法》和 5455—1997《纺织品 燃烧性能试验 垂直法》 [4]。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成果——多组分耐高温阻燃系列织物生产关键技术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成果——多组分耐高温阻燃系列织物生产关键技术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成果——多组分耐高温阻燃系列
织物生产关键技术
成果简介
本项目以军队和国民经济建设重大需求提供新型防护装备材料和高性能阻燃材料。

以国产的芳纶阻燃纤维为主要材料,将其与阻燃粘胶混纺;通过纱线与织物结构设计、织造工艺、织物前处理工艺、染整工艺研究,以及各工艺之间协调等系统工程问题的研究,探究均匀染色、高色牢度染色及功能性整理加工新技术,形成了系列化阻燃系列材料的生产技术;开发了系列高性能阻燃织物。

本项目开发的新工艺方法,成功解决了纯芳纶难染色的问题,实现迷彩效果。

针对现有设备不能满足芳纶及混纺织物的染色印花问题以及品种单一问题,开发出应用于芳纶织物或纤维的高温高压染色设备,研制了耐高温型阻燃织物、阻燃织物和耐久型阻燃织物系列产品。

产品经国家权威机构检测,色牢度达到4-5级,断裂强力达到1000N以上,撕破强力达到100N以上,透湿量达到8000g/(m2•24hr),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均低于2s,损毁长度小于80mm,优于国内外同等产品。

产品已在多家单位实现产业化,应用到总后勤部、消防等单位。

已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曾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安全 意识的增强# 具有防护功能的纺织品的社会需求日 无论是在民用或是产业用纺织品# 新型阻燃 趋扩大# 整理技术正在得到广泛应用
( ) #
* * * 织物组 织 结 构! # # 平 纹' $ $ 斜 纹' ! # 斜纹& # = $ !试验设备及仪器 温州市方圆仪 W CS @ # L可燃 性 燃 烧 测 试 仪 " % 温州市方圆仪 器$ C c @ # A R 织物阻燃性能测试仪 " 器$ % 苏州市瑞豪机械制造 `R 型定型烘干小样机 " & 有限公司$ # = ! !浸轧阻燃整理 # = ! = # !阻燃剂类型 常州市化工 试剂采用棉型阻燃整理剂 W E V 5 $" 研究所$ % 涤纶型阻燃整理剂 W 常州市化工研 E V 5 #" 究所$ % 醚化六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 " 常州市化工研 究所$ % 催化剂" 广州纺织工业研究所$ % 固化剂等" 巴 & 斯夫有限公司$ 羟甲基 W E V 5 $棉用型阻燃剂的化学名称为 > 5 5 二甲 氧 基 磷 酰 基 丙 酰 胺 " # 化学 N ( & 8 * : / ZV N$ ! 5 式为!
W E V 5 #涤纶用型阻燃剂的分子式为!
第#期
章梦洁等! 涤棉混纺织物阻燃性能的实验分析
! B
根 * # "4 H&正交试验影响因素水平如表#所示& 表! !因素水平表
# $ ! * * * * 棉混纺比 M涤 $ A B A ! A L A A " A " & 织物经密 * " 根 * $ ! F D D ! @ D @ $ # "4 H O * * * V 织物组织 # #平纹 $ $斜纹 ! #斜纹
* @ "根 # "4 H &纬密均为$
因素
水平
分子式为 V 相对分子质量 5Y " 时# N # AS ! #Q F !# 分子式为 V 相对分子 % 为D D @ = ! # 5Y +时# N FS $ "Q L $# 质量为 $ 水解稳定性 & 此 阻 燃 剂 热 稳 定 高# @ L = # F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第! 第#期! $ " # !年#月 "卷! % & ' ( ) * + & ,. / 1 * ) 4 1 5 6 / 4 .7 ) 1 8 / ( 9 1 : 0 23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 ( D ! " # $ 5 $ % & ! ' ( ! $ ( ! 5 ( ( $ " 5
涤棉混纺织物阻燃性能的实验分析
章梦洁伍!仲方!园
$ " 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杭州 ! # " " # @ 烛芯效应+ 而引起的阻燃整理难度大的问题! 采用复合新型阻燃剂复配技术对涤棉 !!摘!要针对涤棉混纺织物* 混纺织物进行阻燃处理&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综合分析了混纺比% 织物密度% 织物组织结构等影响因素与涤棉织物 阻燃性能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 经复配阻燃处理后的涤棉混纺织物的垂直燃烧损毁长度在 D " BH H范 #D 围内! 均" 极限氧指数均( 达到难燃织物的标准# 随着织物中涤纶含量的增加! 阻燃性能先增大后减 ! A "H H! $ B = A 小! 涤纶含量为! 阻燃性能与织物密度正相关! 而织物组织结构对阻燃影响并不显著& A ]时阻燃效果最好# 关键词阻燃整理#涤棉混纺织物#复配协同#正交试验 中图分类号 6 3 # " L M !!!文献标志码
( ) !
&本文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 系统地分析混纺
织物密度' 织物组织结构等变化因素对涤棉混纺 比' 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 为新型耐久型阻燃涤棉混纺 织物的 !试验原料与织物 原料! # B = A: / Z ^ $涤棉混纺纱&
收稿日期! $ " # $ ? # " ? # L 作者简介!章梦洁" # 女# 安徽宿州人#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针织新技术的研究与产品开发& # F @ @ ?$ 通信作者!方园# 电子邮箱! , ' * ) # $ ! # $ L = 4 & H ; !
&
涤棉混纺织物性能优良# 大量应用于汽车内饰' 防护服等领域&由于存在 . 烛芯效应 / # 涤棉混纺织 难以满足严苛的阻燃标准要求& 物的阻燃性能不佳# 国内外一般采用含卤阻燃剂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阻 燃整理# 但是阻燃的耐久性较差' 且不环保
( ) $
& 通过
采用涤纶型阻燃整理剂 W E V 5 # 与棉型阻燃整理剂 可解决涤棉混纺织物阻 W E V 5 $的复配和协同作用# 并达到织物阻燃的耐久性要 燃性能不 佳 的 问 题# 求
() * 用量为# " "2 _ 的条件下获得 A &通过两种阻燃剂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 # !正交试验结果 根据因素 水 平 表# 得到表$所示的正交试验 结果& 表' !正交实验结果
试验 号 # $ ! D A L B @ F # " # # # $ # ! # D # A # L # B # @ # F $ " $ # $ $ $ ! $ D $ A $ L $ B 实验因子 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续燃 阴燃 平均损毁长度 极限氧 * * 炭长$ * * V 时间 9 时间 9 " H H 指数 ] # $ $ D $ $ @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D D A D D D L D B D ! D A D L D # D ! D D D ! D A D L D $ D D D A D " D $ D ! D $ D A D L D # D ! D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 @ = $ $ @ = # $ @ = L $ @ = D $ @ = ! $ @ = D $ @ = $ $ @ = # $ @ = A $ @ = ! $ @ = $ $ @ = B $ @ = A $ @ = D $ @ = D $ @ = $ $ @ = # $ @ = L $ @ = D $ @ = !
) D 挥发性及毒性均低( & 好#
# = ! = $ !浸轧阻燃整理 采用 的 涤 棉 耐 久 型 阻 燃 整 理 剂 W 是对 E V# 复配 W E V 5 $和 W E V 5 # 以 BP! 的质量比进行复配# 流程为! W E V 5 #, 水 ,W E V 5 $, 醚化的六羟甲基三 聚氰胺树脂 ,# * QS, 柔软剂 W M 3, 渗透 " ]的 > 烘焙温 剂, A ]# @ A ]磷酸&阻燃织物在轧余率为 @ 烘焙时间为 $H 烘工艺及树脂 度为 # B " \# 1 ) 的轧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