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患者护理常规
气管插管病人护理常规
![气管插管病人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fdb2d09527d3240c8547efbd.png)
气管插管病人照顾护士惯例之阳早格格创做一、观念1.人为气讲:是将导管经上呼吸讲或者间接拔出气管所修坐的气体通讲.2.气管内插管:是通过心腔或者鼻孔经喉把特制的气管导管拔出气管内.二、气管插管的符合症战禁忌症1.符合症:齐身麻醒,呼吸艰易,呼吸衰竭的治疗以及心肺复苏等.2.千万于禁忌症:喉火肿,气讲慢性炎症.3.相对于禁忌症:胸主动脉瘤压迫气管,宽沉出血素量者.三、气管插管的效率(1)包管呼吸讲通畅,防行误吸战漏气;(2)便于呼吸管制,包管通气;(3)缩小气讲死腔量,减少灵验肺泡通气量;(4)头颈部脚术可近距离统制麻醒战通气;(5)便于统制呼吸动做,宁静脚术家,好处粗细的脚术支配四、气管插管的照顾护士(一)气管插管的牢固:(1)单套结牢固法:用一根小纱戴正在导管上挨死结,经单正里颊部,绕过枕后正在耳廓前上圆挨死结牢固,牢固时没有克没有及压住耳根;(2)用二根胶布正在导管上接叉牢固正在心唇周围,经心气管插管者由于心腔分泌物易流出,制成胶布紧动,应稀切瞅察并即时调换.(二)脆持通畅(1)即时吸出心腔气管内分泌物,(2)即时倾倒呼吸机管路内的热凝火,(3)妥擅牢固呼吸机管路(三)防行熏染(1)体位: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抬下床头30°至45°,可防行坠积性肺炎,鼻饲的病人可防行胃实量物反流.(2)病房管制:干佳凡是透气消毒,室温脆持正在18°-22°干度脆持正在50%-70%,病房物体表面用消毒液揩拭,每月干气氛培植.(3)心腔照顾护士.(4)即时吸痰.(四)人为气讲的干化:1.呼吸机上配套的加温战干化拆置,干化器的温度普遍统制正在32°-35°为宜.2.包管充脚的液体进量.3.雾化吸进.(五)气囊的管制:最相宜的气讲压力为20cm火柱-25cm 火柱.(六)情绪照顾护士:采与十足尽大概简朴,易明白的接流办法,如非谈话接流办法,脚势,写字板,卡片等,让患者尽管表白其体验,护士应即时谦脚其合理央供.五.拔管指征:病人神志领会,死命体征稳固,呛咳反射回复,咳痰有力,肌弛力佳,无喉头火肿等并收症即可拔出气管导管。
护理技巧正确处理患者的气管插管护理
![护理技巧正确处理患者的气管插管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6e9710e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d9.png)
护理技巧正确处理患者的气管插管护理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主要用于保护患者呼吸道通畅、维持正常呼吸功能。
在进行气管插管护理时,正确的技巧和方法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针对正确处理患者的气管插管护理技巧展开讨论。
1. 患者评估在进行气管插管护理前,我们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包括但不限于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意识状态、呼吸情况和排痰情况等。
通过评估,我们可以了解到患者的具体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术前准备在进行气管插管护理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
包括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和药品,如喉镜、气囊导丝、插管等。
同时,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和安全,为患者接受插管手术做好充分准备。
3. 护理操作步骤(1) 注射局麻:在进行气管插管前,我们通常会给患者进行局麻。
这样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插管时的舒适度。
(2) 保持通畅:在插管前,我们需要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
可以通过手术护士的协助,使用吸痰器清洁口腔和咽喉部分的分泌物。
(3) 插管操作:护士应熟练掌握正确的插管技巧。
操作时应细心、轻柔,并确保插管成功且牢固。
(4) 固定插管:插管成功后,我们需要将插管固定在患者的面部,保持其稳定。
可以使用透明胶带、鼻垫等固定器材,确保插管不会松动或移位。
(5) 观察监测:患者插管后,护士需要进行密切观察和监测。
包括患者的呼吸频率、潮气量、呼吸音等情况。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 护理常规在患者插管后,我们要保持气道的通畅,并注意护理常规。
(1) 定期吸痰:患者插管后,分泌物的堆积可能会导致气道堵塞。
定期地使用吸痰器对患者进行口腔和气道清洁,保持呼吸道通畅。
(2) 保持湿润:插管后,患者的气道会变得干燥。
我们可以通过给患者进行湿化治疗,如雾化吸入、补充湿润剂等,使气道保持湿润,减少刺激和不适感。
(3) 观察固定器材:我们需要定期观察固定插管的器材是否松动或者脱落。
重症医学科患者气管插管护理常规
![重症医学科患者气管插管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a78c26f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c.png)
重症医学科患者气管插管护理常规1.注意环境的消毒和隔离。
2.插管用具准备齐全:开口器、牙垫、通气道、喉镜、导丝、呼吸气囊,常用型号插管及接头,负压吸引器、一次性吸痰管、绷带、胶布、空针。
插管用具专人负责保管。
3.插管用具应保持在随时可用状态,用后由值班护士及时冲洗并用75%的酒精擦洗消毒,集中安放,妥善保管。
4.拔管后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循环变化1-2h,并做好记录。
5.护理记录。
需记录的项目:插管日期和时间、插管人的姓名、插管型号、插管途径(经鼻、经口)、插管外露的长度、患者在插管过程中及插管后的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气囊的最佳充其量等。
6.气囊管理。
对长期机械通气者,注意把气囊的压力保持在20~25mmHg,必需严密监测套囊压力,以防止气管内壁受压坏死。
可用最小闭合容积法为气囊充气并观察气囊有无漏气、破损现象。
8岁以下儿童均用无气囊的气管导管,以降低对气管内壁的损害。
气囊充气量:用气囊测压可准确测量气囊内的压力,亦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掌握气囊充气量。
(1)最小漏气技术:即气囊充气后,吸气时允许有少量气体漏出。
方法:将听诊器置于患者气管处,听取漏气声。
向气囊内缓慢注气直到听不见漏气声,然后从0.25~0.5ml 开始抽出气体,直到吸气时能听到少量漏气声为止。
该方法可预防气囊内对气管壁的损伤,但由于有少量漏气,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可通过气囊流入肺内,并于进食时易发生误吸,增加肺内感染机会。
对潮气量有一定影响。
(2)最小闭合容积法:即气囊充气后,吸气时恰好无气体漏出。
方法:将听诊器置于患者气管处,边向气管内注气边听漏气声,直到听不到漏气声,然后抽出0.5ml气体时,又可听到少量漏气声,再注气,直到吸气时听不到漏气声为止。
此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气囊对气管壁的损伤,不易发生误吸,不影响潮气量。
缺点为黏膜要承受一定的压力。
清除气囊上滞留物的方法:需2人配合操作,使患者取头低脚高位或平卧位。
(1)充分吸引气管内、口、鼻腔内分泌物。
气管插管病人护理常规
![气管插管病人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10129333bed5b9f3f90f1c3e.png)
气管插管病人护理常规一、二、概念1.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或直接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
2.气管内插管:是通过口腔或鼻孔经喉把特制的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
二、气管插管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适应症:全身麻醉,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的治疗以及心肺复苏等。
2.绝对禁忌症:喉水肿,气道急性炎症。
3.相对禁忌症:胸主动脉瘤压迫气管,严重出血素质者。
三、气管插管的作用(1)保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和漏气;(2)便于呼吸管理,保证通气;(3)减少气道死腔量,增加有效肺泡通气量;(4)头颈部手术可远距离控制麻醉和通气;(5)便于控制呼吸动作,稳定手术野,利于精细的手术操作四、气管插管的护理(一)气管插管的固定:(1)双套结固定法:用一根小纱带在导管上打死结,经双侧面颊部,绕过枕后在耳廓前上方打死结固定,固定时不能压住耳根;(2)用两根胶布在导管上交叉固定在口唇周围,经口气管插管者由于口腔分泌物易流出,造成胶布松动,应密切观察并及时更换。
(二)保持通畅(1)及时吸出口腔气管内分泌物,(2)及时倾倒呼吸机管路内的冷凝水,(3)妥善固定呼吸机管路(三)预防感染(1)体位: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抬高床头30°至45°,可预防坠积性肺炎,鼻饲的病人可预防胃内容物反流。
(2)病房管理:做好日常通风消毒,室温保持在18°-22°湿度保持在50%-70%,病房物体表面用消毒液擦拭,每月做空气培养。
(3)口腔护理。
(4)及时吸痰。
(四)人工气道的湿化:1.呼吸机上配套的加温和湿化装置,湿化器的温度一般控制在32°-35°为宜。
2.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
3.雾化吸入。
(五)气囊的管理:最适宜的气道压力为20cm水柱-25cm水柱。
(六)心理护理:采用一切尽可能简单,易理解的交流方式,如非语言交流方式,手势,写字板,卡片等,让患者尽量表达其感受,护士应及时满足其合理要求。
五.拔管指征:病人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呛咳反射恢复,咳痰有力,肌张力好,无喉头水肿等并发症即可拔出气管导管。
气管插管术后护理常规
![气管插管术后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f80f2d3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b.png)
气管插管术后护理常规一、气管插管术后护理1、固定好气管插管,用胶布及寸带牢固固定,固定气管插管的松紧适度以容纳一个手指为宜,以免人为造成气管狭窄。
2、每班测量插管距门齿的距离,以防插管滑脱。
3、注意防止牙垫脱出或滑落而将气管插管咬扁,牙垫移位时应重新更换胶布固定。
4、注意插管与头颈部的角度:防止气管插管打折,扭曲或阻塞。
5、保持气管插管通畅,及时有效地进行气管内吸引。
6、检查插管套囊是否漏气,插管套囊不宜充气过度,以免压迫气管粘膜而引起溃疡或坏死7、观察气道压力,排除痰液堵塞插管等引起压力升高,套囊漏气引起压力下降。
8、保持口腔清洁,重视口腔护理。
9、通过X光片查看插管深浅度。
10、定时查血气,根据结果及时调整呼吸机各参数,11、气管插管超过24小时病情不允许拔管者,应行口腔护理。
二、气管插管拔除的程序1、备好1次性面罩雾化、吸痰用物等。
2、简易呼吸囊加压给氧2-3分钟。
3、充分吸痰,吸痰间歇用简易呼吸囊加压给氧,氧流量6-8ml。
4、解开固定气管插管的寸带和胶布。
5、将气管插管囊内气体抽出。
6、边吸痰边快速将气管插管拔出。
7、生理盐水清洁口腔,给1次性面罩雾化吸氧。
三、拔除气管插管后的护理1、吸氧:给予面罩雾化氧气吸入。
2、口腔护理。
3、严密监护:严密观察神志及自主呼吸、心率、血压、Sp0:的变化。
4、拔出气管插管后半小时复查血气。
5、体疗:每2小时翻身扣背1次,间断协助患者有效地排痰。
6、进食:拔管后一般禁食4-6小时,视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半流质饮食。
7、检查患者有无声音嘶哑,喉头水肿等情况。
8、拔管后不宜用抑制呼吸或咳嗽反射的药物。
9、协助患者在床上做肢体活动。
气管插管的护理常规
![气管插管的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de69701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1.png)
气管插管的护理常规
1、环境准备
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
2、基础护理
定时更换固定的胶布并做好口腔护理,可跟进排痰措施。
对昏迷或肢体活动受限的病人要经常给予翻身及叩背,预防压疮的发生及阻塞性肺炎的发生。
3、营养支持
气管插管病人由于起到开放,需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液体入量保持每日2500-3000ml。
4、气道湿化
人工气道患者,丧失水分较大,需跟进相应的气道湿化管理。
给予气道湿化,可雾化吸入后吸痰。
5、保持气道通畅
合理的呼吸道湿化及有效的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做好吸痰护理,预防肺部感染。
保持人工气道通畅、吸痰时注意痰的颜色、量、性质及气味,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
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吸痰管,每次吸痰时间不能超过15s。
6、妥善固定
更换体位时,避免气管导管过度牵拉、扭曲,预防非计划性拔管。
注意固定导管,一般用两条胶布交叉固定气管插管,防止插管上下移动,损伤气管黏膜及脱出,在为病人翻身时,要注意保护好气管插管。
经常更换头部位置,以变换插管的压迫部位,减少局部损伤。
7、有效排痰
拔管前指导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训练,积极预防肺部并发症。
8、拔管前后准备
拔出气管插管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病人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保持呼吸道通畅。
9、跟进患者家属的心理疏导
患者陷入昏迷,家属心情沉重,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家属适当的心理护理,减轻病人家属的焦虑和不安。
详细版气管插管患者护理常规ppt课件
![详细版气管插管患者护理常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4e601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f.png)
确保导管位置正确、避免损伤气道、 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02 气管插管患者的日常护理
口腔与鼻腔护理
口腔护理
每日至少两次进行口腔清洁,保持口腔湿润,预防口腔感染。
鼻腔护理
定期清理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道湿化与吸痰护理
呼吸道湿化
使用加湿器或雾化器,保持呼吸道湿润,预防痰液粘稠。
吸痰护理
详细版气管插管患者 护理常规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气管插管概述 • 气管插管患者的日常护理 • 气管插管患者的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气管插管患者的康复与出院指导
01 气管插管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气管插管是将一种特制的气管内 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声门置 入气管或支气管内的技术,使患 者呼吸道保持通畅。
翻身拍背。
处理方法
根据细菌培养结果使用敏感抗 生素,加强口腔护理和呼吸道
管理。
气管食管瘘
总结词
气管食管瘘是气管插管的严重并发症 ,可能导致气体进入食管引起胀气和 呼吸困难。
详细描述
气管食管瘘通常发生在长期留置气管 插管的患者中,可能与长期压迫和损 伤食管有关。
预防措施
定期评估食管状况,轻柔插管,减少 插管时间,控制气囊压力。
03
呼吸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持呼吸道 通畅,避免吸入异物。
心理护理与康复教育
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气管插管患者常常因为呼吸困难、语 言交流障碍等因素而产生焦虑、恐惧 等心理问题,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 缓解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心理护理的方法
康复教育的内容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气管插管的作用、 护理方法、拔管的时机和注意事项等 ,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配合治疗。
10.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常规
![10.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83cdd4951711cc7930b716c2.png)
第十节气管插管护理常规一、定义气管插管是指将气管导管经口腔或鼻腔插入气管内的一种操作方法。
二、目的保持上呼吸道通畅,便于清除气道分泌物或异物,增加肺泡有效通气量,减少气道阻力及死腔,提高呼吸道气体交换频率,便于应用机械通气或加压给氧,便于气道湿化及气道内给药等。
在急诊病房常采用经口气管内插管。
三、适应症1、心搏骤停。
2、严重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经药物治疗无效。
3、各种原因引起的通气障碍。
4、患者的气道保护功能丧失,呼吸不能满足基础生理需求。
5、因诊断或治疗需要,在短期内要反复插入气管镜者。
6、各种全麻或静脉复合麻醉后需要呼吸支持者。
四、禁忌症气管插管没有绝对的禁忌症,但当存在下列情况时应谨慎:1、咽喉部烧灼伤、肿瘤、异物。
2、主动脉瘤压迫气管。
3、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难以从插管内清除。
4、颈椎骨折、脱位。
5、血液病。
五、操作方法1、评估(1)评估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意识状态、呼吸、合作程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评估患者有无活动牙齿及义齿。
(3)患者体位:仰卧位,头后仰并与身体正中呈一直线。
2、操作前的准备(1)用物准备①气管插管用物:胶皮手套若干、7---8.5#气管插管(图一、二、三示)、管芯(图四示)、口导管护垫(图五示)、喉镜手柄(图六示)、喉镜叶片(图七示)、开口器、口咽通气道、5ml注射器、纱布两块。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五图六图七图八②吸引用物:负压吸引器(中心负压)及吸引管、吸痰管、500ml生理盐水2瓶(冲洗吸痰管用,图八示)。
③其他:简易呼吸器、氧源及氧流量表、听诊器、心电监护仪。
(2)呼吸机准备:正确连接呼吸机管路,开机备用。
(3)药物准备:镇静剂(丙泊酚、咪达唑仑)和肌松剂;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
(4)患者准备:去床头床档,将床头移开距墙约60---80cm,给患者取平卧位,去枕后仰,必要时肩下垫小垫枕,开放静脉通路;取下活动性义齿;必要时保护性约束。
气管插管护理常规
![气管插管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880ca9ab03d8ce2f0166232b.png)
气管插管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目前病情、生命体征、意识与精神状态,特别注意听诊双肺呼吸音、有无痰鸣音。
评估患者对自身疾病及气管插管的认识;有无紧张、焦虑、恐惧等。
2.察看患者是否有活动的义齿,如有插管前应取下。
3.评估导管的型号大小是否合适,急救车、负压吸引装置是否完备,镇静剂、肌松剂、局部麻醉剂等抢救用物是否齐全。
4.评估环境是否宽敞、清洁、明亮【护理措施】1.向患者说明气管插管的必要性及配合事项,向家属说明气管插管的必要性及危险性,并征得家属同意并签字。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3.患者取平卧位,充分暴露咽喉部。
协助气管插管,并及时观察患者耐受情况和病情变化。
4.妥善固定气管插管,保持固定胶布清洁,及时更换污染胶布。
一般情况下,每日更换胶布1次5.插管完毕,听诊双肺呼吸音,记录插管的长度,防止插管过深或脱出。
6.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口腔和气管内分泌物。
遵医嘱沿气管插管壁滴注稀释痰液的药物,防止分泌物结痂而造成气道阻塞。
7.保持口鼻腔清洁。
选用合适的口腔护理液进行口腔护理2~3次/日,并更换或清洁牙垫;鼻腔应用温水棉签擦洗,清洁鼻腔黏膜;口唇用唇膏湿润。
8.一般情况下,气囊放气1~2次/日,每次20~30分钟(或者每2~4小时放气1次,每次3~5分钟)。
如病情不允许,可减少放气次数或不放气。
每次放气前应充分吸净口腔和鼻咽部的分泌物。
气囊充盈时,囊内压应维持在18~20mmHg【健康指导】1.向患者说明翻身、拍背和吸痰的重要性,是为了减少感染的发生和防止痰液结痂堵管2.告诉患者插管后有任何不适时,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切勿吐管或自行拔管,否则危及生命3.向患者说明插管后不能由口进食,营养将由静脉输液或鼻饲管保证。
4.向患者解释插管后不能语言交流,指导应用手势、书写等表达自己的不适和需要。
气管插管护理常规
![气管插管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bc32077c69eae009581bec7f.png)
气管插管护理常规1、气管插管要牢固固定,每班要测量并记录外留长度(门齿距),听诊两肺呼吸音是否对称,以防止导管脱出及下滑。
2、加强人工气道温、湿化管理,以替代上呼吸道的温、湿化功能:①机械通气时应将呼吸机的湿化器打开,使吸入的气体温度保持在34-36℃,同时注意及时添加无菌蒸馏水;②遵医嘱定时为病人做超声雾化吸入或持续雾化吸入,并可根据病情需要加入地色米松、沫舒坦、支气管扩张剂(舒喘灵或博利康尼)等药物;③奇观内诸如或滴入生理盐水;吸痰前向气道内滴入5-10ml生理盐水,以保持呼吸道湿润,防止痰液干燥结痂。
3、插管后要经常给病人翻身,拍背,吸痰,确保呼吸道通畅。
4、清醒病人,尤其是小儿,对插管不宜耐受者,有自行拔管发生窒息的危险;要对病人进行适当的约束或是用镇静药物。
5、每日进行口腔护理2次。
6、充气套囊的护理:气囊内压力应控制在既能有效封闭气道,又不使气管血液供给受到明显影响为宜;套囊充气量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5ml左右:气囊应2-4小时放气一次,每次5-10分钟,放气前应吸净口咽部的分泌物。
7、预防下呼吸道感染:(1)与人工气道有关的各种操作前后要注意洗手,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戴无菌手套,试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和无菌生理盐水。
(2)要及时彻底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防止分泌物坠积、干结、脱落而阻塞气道。
(3)正确的吸痰方法:①为提高效果,吸痰前应听诊肺部呼吸音及查看胸片;②应用机械通气的病人,吸痰前后吸入100%氧气1-2min,吸痰后逐渐降低吸入氧浓度至吸痰前水平,以达到预充氧的作用,可避免在细谈过程中发生低氧血症;③未用呼吸机的病人,吸痰前后应用建议呼吸器予以膨肺;④放入吸痰管至气管插管远端前,要关闭负压,以免过度抽吸肺内气体;⑤放入吸痰管至气管插管远端后,打开负压,将吸痰管360°上提吸痰;⑥吸痰管在气管内的时间不应超过15秒;⑦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出现心律失常或末梢血氧饱和度降至90%,应立即停止吸痰;⑧气道吸痰后,应抽吸口、鼻腔内的分泌物。
气管插管护理常规
![气管插管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5461400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41.png)
气管内插管护理常规
(一)目的
1.通过人工手段建立呼吸通道,解除上呼吸道阻塞或为心搏、呼吸骤停者进行人工呼吸。
2.便于清除气管及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和给氧。
(二)护理要点
1.选用刺激性小、长度和粗细适宜的气管导管。
2.妥善固定插管,防止插管移位或脱出,固定时不宜过紧,防止管腔变形;经口气管插管者,固定时要用牙垫,以免管子弯折;每班应测量、记录气管插管与门齿的距离,并交班。
3.保持气管导管通畅,及时吸出气道分泌物;吸痰前先充分吸氧,吸痰
动作轻柔迅速,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同时及时吸出口腔内分泌物,防止误吸。
4.保持口腔清洁,留置气管内插管12小时以上的病人,每天进行口腔护理2次。
5.加强气道的温、湿度化管理。
6.留置时间72小时以上或者小儿,应尽量改用经鼻气管插管,以防止喉头水肿。
7.气囊内注气3-5ml,如需长时间应用,应4-6小时做短时间气囊放气一次,、防止气管壁黏膜受压、缺血。
8.插管期间做好患者双上肢约束,并加强监护,防止患者意外自行拔管引发生重度喉头水肿或缺氧。
9.插管后患者失音,应通过手势或纸笔也患者交流,做好心理安慰。
10.气管内插管一般保留不超过3-5天,如需进一步治疗可改气管切开。
11.拔管时,备好吸氧装置,吸尽口腔、鼻腔内的分泌物,气管内充分吸痰,提高吸入氧浓度4-6L/min解除寸带与胶布,置吸痰管达气管插管的最深处,气囊排气,边拔管边吸痰,同时鼓励患者咳痰。
12.拔管后立即给予面罩吸氧,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口唇、面色,监测血氧饱和度,并做好记录。
临床护理:气管插管
![临床护理:气管插管](https://img.taocdn.com/s3/m/bf3e275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05.png)
临床护理:气管插管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L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有无活动义齿、呼吸道通畅程度及既往病史。
2.评估负压吸引装置是否处于备用状态,备齐插管用物及急救药物等。
3.观察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双侧呼吸音及胸廓运动情况。
4.评估口鼻腔状况,选择合适型号的导管。
(二)操作要点。
L取下活动义齿,观察牙齿是否松动并做妥善固定,清除口、鼻腔分泌物,经鼻插管还需检查鼻腔有无堵塞、感染、出血,鼻中隔是否偏曲。
5.检查气管导管气囊是否漏气,润滑导管前半部。
6.将患者置于正确体位,充分开放气道。
7.插管成功后,迅速拔除管芯,向气囊内充气。
8.放入牙垫或通气道,固定导管,听诊呼吸音,
检查气道是否通畅,清理气道,连接呼吸机或简易呼吸气囊。
9.观察导管外露长度,做标记,并记录。
10摆好患者体位,必要时约束患者双手。
11做胸部X线检查,确定插管位置,观察有无口腔、牙齿损伤。
(三)指导要点。
告知患者或家属气管插管的目的、过程和潜在并发症,取得其合作。
(四)注意事项。
L选择合适型号的气管导管,管芯内端短于导管口1〜1.5cm。
儿童气管插管型号选择标准参见附录7。
2.选择合适的喉镜叶片,确保喉镜光源明亮。
3.避免反复插管。
4.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两侧胸廓起伏等变化。
气管插管术后护理
![气管插管术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e0917402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3.png)
气管插管术后护理气管插管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程序,用于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并提供呼吸支持。
在气管插管术后,正确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结果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个关于气管插管术后护理的详细指南,包括注意事项、并发症和护理措施。
一、注意事项:1.严密观察:气管插管术后的患者应严密观察其呼吸状况、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
2.管路固定:确保气管插管固定,避免出现脱管或移位的情况。
定期检查插管位置是否正确。
3.特殊体位:根据患者的病情,可能需要保持患者头部高位或半卧位,以促进气道引流和降低气道分泌物的积聚。
4.协调合作:护理人员应与医生和呼吸治疗师紧密协作,根据医嘱提供必要的呼吸支持。
二、并发症:1.气道阻塞:气管插管后,气道分泌物的排除常常变得困难。
护理人员应定期吸痰,帮助患者清除气道分泌物。
避免使用过度吸痰力度,以免导致气道损伤。
2.嗓子痛:插管手术可能会引起患者喉部疼痛和不适。
可以给予润喉溶液或含漱液体,缓解患者的喉部症状。
3.咳嗽和呼吸困难:气管插管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和呼吸困难。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确保气道通畅。
4.鸣锁体(气道压力损伤):过高的呼吸机压力可能会导致气道压力损伤。
护理人员应监测呼吸机参数,确保合理的呼吸支持。
三、护理措施:1.口腔护理:插管后,患者无法进食和饮水,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渴和感染。
2.皮肤护理:定期检查气管插管周围皮肤,防止压疮和皮肤损伤。
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和干燥,避免湿疹和湿疹引起的皮肤问题。
3.高效吸痰:气管插管后,护理人员应定期给予患者高效吸痰,帮助清除气道分泌物。
吸痰时应注意技巧,避免过度刺激气道。
4.咳痰训练:鼓励患者进行咳痰训练,以增强肺部通气和清除分泌物的能力。
5.维护呼吸机:定期检查呼吸机的管路、过滤器和湿化器,确保其正常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四、维护患者的心理健康:以上是关于气管插管术后护理的指南,包括注意事项、并发症和护理措施。
26页气管插管术后病人的护理个案
![26页气管插管术后病人的护理个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e1fc5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b.png)
日常生活能力
评估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如 进食、洗漱、穿衣等。
工作能力
评估患者术后工作能力,判断是 否能够恢复正常工作。
社会适应能力
评估患者术后社会适应能力,判 断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生活。
05 护理经验总结
成功经验
密切监测病情
术后对病人进行密切监测,及时发现 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确保病人安全 。
呼吸道管理
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确保其维持在95% 以上。
疼痛评估
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采取相应措施缓解 疼痛。
心理状态评估
焦虑程度
评估患者术后焦虑程度,采取相 应措施缓解焦虑情绪。
认知功能
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判断是否存 在术后认知障碍。
情绪状态
观察患者的情绪状态,判断是否存 在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生活质量评估
26页气管插管术后病人 的护理个案
目录
Contents
• 病人基本信息 • 气管插管术介绍 • 术后护理方案 • 护理效果评估 • 护理经验总结
01 病人基本信息
年龄
• 45岁
病史
• 无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史,无过敏史。
02 气管插管术介绍
手术过程
01
02
03
麻醉
确保病人无意识,减少手 术过程中的不适感。
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 气管插管及呼吸机管道,预防
感染的发生。
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协助患 者进行适当的肢体功能锻炼, 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心理护理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关心、支持和鼓励, 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沟通与交流
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 其心理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心 理护理。
气管插管护理常规
![气管插管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88b39d9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8.png)
气管插管目标:患者被正确插入气管插管,维持气道开放。
标准程序1、护士向患者/家属解释病因、发病过程及可能的并发症。
2、注意以下易出现的危险因素:(1)选择合适型号的气管插管,检查是否漏气。
(2)确保喉镜以及其他必需仪器的功能完好。
(3)取出患者义齿。
(4)准备好可能需要的镇静剂及肌松剂。
(5)给患者吸入纯氧。
(6)给患者取适当体位。
(7)持续监测SaO2。
3、验证气管插管位置正确后,确保其固定在位。
4、必要时吸痰。
5、观察患者的呼吸及血液动力学状况。
6、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下护理措施。
结果标准1、正确置入气管插管。
2、维持患者气道开放。
3、无并发症发生,如吸引致气道损伤。
4、准确记录。
气管插管的护理目标:需气管插管的患者维持人工气道开放,并使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减至最少。
标准程序1、护士向患者/家属解释病因、发病过程及可能的并发症。
2、注意以下易出现的危险因素:(1)定时观察刻度标记(正常成人一般男:在平门齿为20—22;女:24—26),评估气管插管的位置。
(2)用固定带固定气管插管,防止其移位和脱出。
(3)根据需要通过口咽或气管插管吸痰,保持气道通畅和清洁。
(4)定期或必要时检查气囊压力。
3、观察病人以下的任何异常变化:(1)呼吸模式。
(2)SaO2/SpO2水平。
(3)生命体征和总体状况。
(4)分泌物的性状及量。
4、应早期观察:(1)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征象:①扭曲。
②阻塞。
③移位。
(2)嘴角或舌部的压力伤。
5、在特护单上记录护理干预。
结果标准1、维持患者气道开放。
2、并发症的发生减至最少,如嘴角的压力伤、气管插管的移位、阻塞。
3、准确记录。
气管插管病人护理常规【范本模板】
![气管插管病人护理常规【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255ecfea21614791611285d.png)
气管插管病人护理常规一、概念1.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或直接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
2.气管内插管:是通过口腔或鼻孔经喉把特制的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二、气管插管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适应症:全身麻醉,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的治疗以及心肺复苏等. 2。
绝对禁忌症:喉水肿,气道急性炎症.3。
相对禁忌症:胸主动脉瘤压迫气管,严重出血素质者。
三、气管插管的作用(1)保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和漏气;(2)便于呼吸管理,保证通气;(3)减少气道死腔量,增加有效肺泡通气量;(4)头颈部手术可远距离控制麻醉和通气;(5)便于控制呼吸动作,稳定手术野,利于精细的手术操作四、气管插管的护理(一)气管插管的固定:(1)双套结固定法:用一根小纱带在导管上打死结,经双侧面颊部,绕过枕后在耳廓前上方打死结固定,固定时不能压住耳根;(2)用两根胶布在导管上交叉固定在口唇周围,经口气管插管者由于口腔分泌物易流出,造成胶布松动,应密切观察并及时更换。
(二)保持通畅(1)及时吸出口腔气管内分泌物,(2)及时倾倒呼吸机管路内的冷凝水,(3)妥善固定呼吸机管路(三)预防感染(1)体位: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抬高床头30°至45°,可预防坠积性肺炎,鼻饲的病人可预防胃内容物反流。
(2)病房管理:做好日常通风消毒,室温保持在18°-22°湿度保持在50%—70%,病房物体表面用消毒液擦拭,每月做空气培养。
(3)口腔护理.(4)及时吸痰。
(四)人工气道的湿化:1.呼吸机上配套的加温和湿化装置,湿化器的温度一般控制在32°—35°为宜。
2.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
3。
雾化吸入。
(五)气囊的管理:最适宜的气道压力为20cm水柱-25cm水柱。
(六)心理护理:采用一切尽可能简单,易理解的交流方式,如非语言交流方式,手势,写字板,卡片等,让患者尽量表达其感受,护士应及时满足其合理要求。
五.拔管指征:病人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呛咳反射恢复,咳痰有力,肌张力好,无喉头水肿等并发症即可拔出气管导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管插管患者护理常规
1、观察要点
变化。
⑴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SpO
2
⑵注意观察导管插入的深度。
⑶观察气管分泌物的性质、颜色。
⑷拔管后的观察:
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观察呼吸道是否通畅,呼吸交换量是否足够,皮肤黏膜色泽是否红润,同时遵医嘱行血气分析。
②观察有无喉头水肿、黏膜损伤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护理要点
⑴环境要求:病室空气新鲜,定时通风,保持室温22~24度左右,相对湿度60%。
⑵仪表要求:工作人员在护理患者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洗手,带口罩、戴手套。
⑶无论是经鼻腔或口腔插管均应注意固定牢固,做好标记;防止口腔插管时牙垫脱落;注意导管插入的深度及插管与头颈部的角度。
⑷气囊管理:定时监测气囊压力,在给气囊放气前或拔除导管前,必须清除气囊上滞留物。
⑸保持气管插管通畅,及时有效的进行气管内吸痰:吸痰管吸一次换一根,顺序为气道、口腔、鼻腔;吸痰前后应充分给氧: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吸痰过程中出现气管痉挛、紫绀、躁动不安等情况应停止吸痰,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⑹根据患者的病情,遵医嘱给予适量的止疼药或镇静药。
⑺气道湿化:人工气道建立后,上呼吸道的湿化、温化功能缺失,易导致痰液潴留、结痂等并发症应加强气道湿化(遵医嘱配置气道湿化液,每24小时更换一次,气管内滴入水份约200ml/日左右,平均每小时约10ml,可在每次吸痰前后给予或持续微量泵泵入)。
⑻保持气管插管局部清洁,固定气管插管的胶布如被污染应立即更换,每天做口腔护理两次。
⑼经鼻或经口插管拔管方法:
①原发病治愈应适时拔管,并向患者做好解释,取得患者合作;
②如无禁忌症,以床头抬高30度以上为宜,以减少返流和误吸;
③吸引气管插管以上及经口腔排出的堆积在套囊以上的分泌物,因其在套囊放气后可被吸入到下呼吸道;
④吸入高浓度氧数分钟(每分4~6L),将套管内气体放出;
⑤将吸痰管放入气管插管略超过其长度,边吸痰边拔管,以防积存在气管内套管周围的分泌物被误吸;
⑥拔管时在呼气时将导管拔除,以便拔管后第一次呼吸是呼出气体,以免咽部分泌物吸入;⑦一旦导管拔除后,将患者头转向一侧,防止口腔内分泌物误吸入气道;
⑧拔管应尽量在白天进行,以便观察病情与及时处理拔管后发生的合并症。
⑽拔管后的护理:
①以口鼻(面)罩吸氧,以保证安全;
②4小时内禁食,因为此时声门关闭功能及气道反射功能不健全;
③禁止使用镇静剂,因在拔管后如有烦躁可能是缺氧的表现;
④予定时翻身、排背,鼓励患者咳嗽、咯痰。
3、健康教育
⑴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消除焦虑恐惧感。
⑵吸痰前应与患者做好有效的沟通交流,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紧张。
⑶为减少气囊对气管壁的压力,在充气时可采用两种方法:最小漏气技术(MLT)*或最小闭合容积技术(MOV)*。
⑷拔除导管前必须使用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技术。
⑸拔管后鼓励患者主动咳嗽、咯痰。
*最小漏气技术:套囊充气后吸气时容许不超过50毫升的气体从套囊与气管壁间的空隙漏出。
先把套囊注气至吸气时无气体漏出,然后以0.1毫升/次进行套囊放气,直到吸气时有少量气体漏出为止。
*最小闭合容积技术:套囊充气后刚好吸气时无气体漏出。
先把套囊注气至吸气时无气体漏出,然后以0.1毫升/次进行套囊放气,听到漏气声后向套囊内注气0.1毫升/次,无漏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