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西方经济学本土化教材建设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10期总第220期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

【经贸教育】

地方高校西方经济学

本土化教材建设探究

(广西工学院,广西柳州545006)

[摘

要]西方经济学在经管类专业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地方高校应立足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从内容编写、案例精选、立体展现和写作风格转变等方面推进西方经济学本土化教材建设,

以强化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提升地方高校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关键词]地方高校;西方经济学;本土化;教材

[中图分类号]H31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10-0147-02作者简介:李舟(1979-),女,贵州赫章人,广西工学院财政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产业升级与贸易发展。

基金项目: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重点项目“西方经济学教学本土化研究与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

2008A018。

一、引言

教材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是体现高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证。因此,教材在高校教学中具有明确教学内容、引导教学方向、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高校教师必须研究新趋势、探寻新思路、凸显新特色,以推动地方高校的教材建设工作,促进高校教学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

二、西方经济学教材建设本土化的必要性

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其基本原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市场经济学,是对西方市场经济运行实践的经验概括和理论演绎。它揭示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理和重要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和较为有效的方法体系,用以解释经济活动参与主体的行为和各类经济现象。因此,西方经济学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现实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然而,西方经济学是在西方市场经济土壤上成长起来的,

是西方经济学者对本土经济问题的不断思考、研究和总结,并最终形成的理论流派。因此,任课教师希望通过讲授

“原汁原味”的西方经济学,从而体现与国际接轨的教学理念,

就会导致其在教学中忽略与我国经济实践结合,出现理论教学脱离实践分析的情况,使得学生容易产生“学非所用”的错觉,影响学生对经济学核心原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和把握。由于中国的经济问题不同于西

方国家,要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经济学教学必须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为体、洋为用”为原则,既能解释市场经济的通性问题,又要探究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特性问题,利用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方法、语言来诠释中国的现实问题,并将之融入教科书和教学过程中,才能达到经济学“为我所用”的教学目的,即经济学的教学本土化。

作为高校教学水平和教改成果的重要载体,西方经济学教材必须从内容编排、文字撰写、案例筛选和教学资源充实上力争突出本土化教学原则,坚持教材建设与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一致,编写出适合地方院校本科教学需要的本土化教材,以提高学生理解及运用经济学原理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经济学素养,使教材建设成为体现地方院校教学风格、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的特色之选。

三、地方高校推进西方经济学教材本土化的几点建

(一)组织资深教师,编写适合地方本科院校的本土化教材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出版的冠以“西方经济学”名称的教材已多达数百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西方经济学的原版引进教材或翻译教材,

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

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等,这类教材知识量大、内容系统、更新较快,但由于教材内容过于庞杂,理论和案例与中国实际存在差距、价格较高等原因,并不适应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需要;另一类是国内高校的自编教材,

7

41

舟:地方高校西方经济学本土化教材建设探究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

如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等,这类教材往往存在学术观点突出、倚重理论分析、应用性较弱等问题,极易使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背离。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应当结合自身的教学需要和学生特点自行编写适用的本土化教材。教材既可以组织本校教学经验丰富、知识面广、富于实践精神足的教师联合编写,

也可以组织同类院校的资深教师合作编写。对于编写内容的选择,

应遵循经典理论与中国实际典型案例相结合的原则,尤其应当增加实践应用型内容的设计,以着重培养学生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力为目标,使学生掌握“必需、够用”的西方经济学知识。同时,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动态发展的学科,还应当将经济学的前沿信息适时融入教材中,

使所编教材能够及时跟进学科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关注新思维、新视野以及新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

(二)整理中国案例,增强本土化教材的中国特色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特点是内容多而略显松散、侧重数理分析、体系庞杂和概念抽象,有着复杂的理论体系。因此,受其影响在国内教材编写中常常存在重理论、轻应用的情况,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常常感到枯燥、无趣,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

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如何采用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经典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将成为地方院校本土化教材建设的关键。为此,

教材撰写者必须长时间、多渠道地收集和整理本土案例资源,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途径筛选有用信息,应尽量选择能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典型案例。当然,案例的搜集和整理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注重日常累积,应不断参考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的丰富资料,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日积月累,才能形成丰富、充实、多样的案例库,使本土化教材真正做到案例辅助理论、

理论贯穿案例的互相辉映。换句话说,通过教材中的案例分析,让学生站在客观角度来探讨中国经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从中寻求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基本规律,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讨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效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以致用能力。因此,地方院校的本土化教材可以尝试以中国案例为导向的编写风格,以案例说明问题、由案例演绎理论,形成区别于以西方发达市场经济为背景的国外引进教材的中国特色。

(三)整合教学资源,推进本土化教材的立体化立体化教材,又被称为“多元化教材”,是指除了具有传统纸介教材之外,还包括与教学内容配套的音像制品、电子资料和网络出版物等的一个整体教学、学习解决方案。立体化教材之所以得以广泛推广,主要在于立体

化教材体系的构建,

改变了纸介教材的单一文字表现方式,通过多媒介、多形态、多用途的教学资源整合,形成声、

光、影、图、文的立体展现,实现对学生感官的全方位刺激,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满足学生灵活、

多元的学习需求。可以说,将西方经济学的本土化教材推向立体化,通过教师精讲课程内容,学生研读辅助资料的方式,

使教师有时间、有精力提升自我的教学能力,也使学生有空间、有渠道拓展自身的知识视野,由“教师要教”变为“学生要学”,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

当然,实现西方经济学本土化教材立体化,必须善于挖掘和集聚地方高校的各种教学资源,树立“促教和促学”

互融互补的现代教育理念,协调立体化教材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指导立体化教材的建设;针对不同对象、不同层次的教学需求,

有的放矢地开发立体化教材,可以立项方式敦促教师勇于探究、勤于钻研,带动立体化教材的开发;强化教师的团队建设,

培养一批具备网络教学能力和扎实计算机功底的教师,以优秀师资力量的聚集作为立体化教材建设的重要保证。

(四)转变语言风格,探寻本土化教材的自学导向教材的语言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难易性。以往,

国内西方经济学的任课教师习惯于“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形式,偏重对概念与理论知识的讲解而脱离实际应用,

使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成为纯粹的基础理论、模型的学习过程。这一教学习惯也导致国内不少西方经济学教材出现“以教师为主体”的编写风格,文字生硬、理论抽象、描述冗长,常被学生戏称为“严谨过度,趣味不足”的学究型教材。因此,西方经济学本土化教材可在原有叙述与说明为主的单一阐述方式的基础上,补充多种陈述方式,并进行科学设计以达到多种阐述方式的合理搭配。比如,可以通过类比培养创新性思维,

通过比较与分类培养组织思维,通过引入正例与反例的方式培养辩证思维。而且教材的文字应简要易懂,语言可诙谐生动,图形须清晰易辨,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便于学生阅读、理解与记忆,真正体现学生主体观教育理念的写作风格,将教材建设成为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桥梁。

[参考文献]

[1]郭彤,陈金明.地方高校特色教材建设的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09(11).

[2]刘国华.西方经济学在地方本科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J ].新课程研究,2011(10).[3]李停.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探究[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4).

(责任编辑:董博雯)

8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