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之都安阳古都文化

合集下载

安阳历史文化

安阳历史文化

民以食为天
营养分析: 枣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并可抑制癌细胞:药 理研究发现,红枣能促进白细胞的生成,降 低血清胆固醇,提高血清白蛋白,保护肝脏, 红枣中还含有抑制癌细胞,甚至可使癌细胞 向正常细胞转化的物质 经常食用鲜枣的人很少患胆结石,这是因为 鲜枣中丰富的维生素C,使体内多余的胆固醇 转变为胆汁酸,胆固醇少了,结石形成的概 率也就随之减少 枣中富含钙和铁,它们对防治骨质疏松、产 后贫血有重要作用,中老年人更年期经常会 骨质疏松,正在生长发育高峰的青少年和女 性容易发生贫血,大枣对他们会有十分理想 的食疗作用,其效果通常是药物不能比拟的。 对病后体虚的人也有良好的滋补作用 枣所含的芦丁,是一种使血管软化,从而使 血压降低的物质,对高血压病有防治功效 枣还可以抗过敏、除腥臭怪味、宁心安神、 益智健脑、增强食欲。
文峰塔

红旗渠
马氏庄园
人民公园

易园

洹水公园

Biblioteka 民以食为天
老庙牛肉是国家级地方名馐,自明朝末创始以来,其独特工艺流传 至今。300年来,素有“豫北之花,中华一绝”之称。滑县老爷庙 北小寨村张广美以屠宰为业,加工牛肉,至清朝中期,村民户户宰 牛煮肉,煮烧技术不断改进。老庙牛肉用十五种佐料和陈年老汤, 以木炭火煮制而成。 老庙牛肉软包装在传统技术秘方基础上以非疫 区上等牛肉为主料,佐以十八种名贵香料,在陈年老汤中,经多道 工艺精制而成。
人文 历史 美食 旅游
安阳,简称殷、邺,七朝古 都,有3300多年的建城史, 500年建都史,是早期华夏文 明的中心之一,中国八大古 都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 园林城市、中国航空运动之 都,是甲骨文的故乡,《周 易》的发源地,中国文字博 物馆、红旗渠、曹操高陵所 在地。被考证的华夏文明最 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 母戊大方鼎在这里出土。安 阳殷墟是世界公认的现今中 国所能确定的最早都城遗址, 有“洹水帝都”“殷商故 都”“文字之都”之美誉。

古都安阳的文化遗产开发之批判与建构

古都安阳的文化遗产开发之批判与建构

工作带动全局”,这样的发展策略,并无新意 ,反映 了
城 市 管理 当局 的无奈 。 笔者 认 为 ,干言 万语 ,归结 到 一
句话 ,安 阳市没 有 充分 认识 到 自身 的核 心 价值 ,最 终 陷 入产 业 “ 战 “ 染 严 重 ,后 劲 乏 力 ,以至 于 资金 、人 苦 ,污
才都会用脚投票 ,选择逃离。 ( ) 阳过去定位工业城市 ,过于追求GD 增 一 安 P
长 ,造 成 环 境 污 染 严 重 ,与 现代 “ 居城 市 ” 渐 行 渐 宜 远 ,是 影响 安 阳市可 持续 发展 的主 要包 袱 。 安 阳矿 产 资 源 丰 富 、 交通 便 利 ,工 业 发 展 起 步 较 早 ,所 以是传 统 的老 工 业 城 市 。 2 1 年 , “ 市 生 产 0 全 0 总值 1 1 亿 元 ,规模 以上 工业 增 加值 6 8 元 , 占全 部 3 1 4亿 工 业 增 加 值 的 比重 达 8 .% ;全 市 三 次 产 业 结 构 比为 85 1 . 6 . : 62 1: 17 2 .”。④ 2 重工 业 是 安 阳市 的支 柱产 业 。
之 中 。本 文就 安 阳发展 过 程 中面 临 的 问题 与 发展 战 略论
述 如下 :
程度 上影 响 了安 阳的城 市形 象 ,打 击 了居 民的信 心 。 安 阳市 市 长 张 晓东 不 久 前 著 文 说 : “ 改革 开 放 3 0
1 古都 安阳发展面 临的 问题
安 阳 现 为 河 南 省 的一 个 地 级 市 ,是 河 南 省 的 北 大
门。 安 阳虽然 工 业基 础雄 厚 ,但 是 由于 地理 位 置原 因 , 并 未 被列 入 “ 中原城 市群 ” ,因此 有被 边缘 化 的危 险 。

安阳历史

安阳历史

开篇Foreword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Anyang, located near the Huanshui River, is really worthy of its reputation for being an imperial capital 3,000 years ago.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安阳是五经之首——《周易》的发祥地,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的发现地,是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司母戊鼎的出土地,是华夏人祖之根——颛顼帝喾的繁衍地。

安阳还有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有被国际友人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有世界唯一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以及轰动海内外的考古发现——曹操高陵,中国“庞贝古城”——三杨庄汉代遗址。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秀美的山水,构成了一幅磅礴恢弘的美丽画卷。

Anyang is one of the eight ancient capitals of China; a national famous historical & cultural city; as well as an excellent tourist city of China. Anyang is the cradle of Chouyi, which ranks top of the five classic works of China; the hometown of oracle-bone inscriptions---the earliest writing of China; the place where uncovered Simuwu square cauldron---one of the masterpieces of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Anyang has Yinxu---a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Red Flag Canal---the man-made Milky Way, which is appraised a s “the 8th Miracle in the World”; National Museum of Chinese Writing, the only writing-themed national museum in the world; Cao Cao Mausoleum,(一)古韵悠长ⅠTime-Honoured History1.二帝圣陵1. Mausoleums of Emperors Zhuan Xu and Di Ku大约4000多年前,上古时代“三皇五帝”中的颛顼、帝喾二位帝王在安阳境内建都,分别在位70多年,是中华民族先民们所崇拜的君王。

家乡安阳介绍

家乡安阳介绍

西门豹
韩 琦 《信 宿 帖 》
荆 浩 作 品
安阳特产、 安阳特产、小吃
内黄大枣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 览会上内黄大枣荣获 银奖。1993年以内黄 银奖。1993年以内黄 大枣为原料的“ 大枣为原料的“冬夏 枣茶” 枣茶”荣获中国北京 首届保健品博览会金 奖。1999年内黄被国 1999年内黄被国 家林业局和中国经济 林协会命名为“ 林协会命名为“中国 名特优经济林――红 名特优经济林 红 枣之乡” 枣之乡”
甲骨文故乡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 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 早、体系较为完整的 文字。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 骨文
周易文化博大精深
• 《周易历经数千年之 沧桑, • 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 • 易道讲究阴阳互应、 • 刚柔相济, • 提倡自强不息、 • 厚德载物
曹 操 高 陵
袁世凯墓
袁世凯墓
红旗渠精神
颛顼、 颛顼、帝喾陵
内黄灌肠
皮渣
扁粉菜
道口烧鸡
楚旺扒糕
我的家乡河南安阳
安阳概况
• 安阳位于河南省的最北部,地处山西、河 北、河南三省交汇点,西倚巍峨险峻的太 行山,东联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是豫北 区域性中心城市。现辖一市、四县、四区。 面积7413平方千米,人口54都之一、中国历史文化 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园林城 市,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 中国文字博物馆、红旗渠、袁世凯墓、曹 操高陵所在地。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 都于殷,经八代十二王,历时254年。中华 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 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在这里出 土。 这里流传着大禹治水、文王演易、妇 好请缨、苏秦拜相、西门豹治邺、岳母刺 字、韩陵定国寺等
八大古都之一

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

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

神秘的甲骨文
甲骨文文字
商朝人好占卜,以火灼燒甲骨出 現的「兆」(细小的纵横裂纹) 预测未来的吉凶。甲包括龟的腹 甲與背甲,骨多為或牛的肩胛骨 與肋骨。甲骨文初發現於河南省 安陽縣小屯村一帶,距今約三千 餘年,經過鑑定是比篆文、籀文 更早的文字。
羑里城
据《史记》记载,商代末期,国君纣荒淫残暴,上下 怨恨。而西部的诸侯国在西伯姬昌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这引起了殷纣王的疑虑。恰在此时,“九侯有好女,入之 纣。九侯女不熹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强, 辩之疾,并脯鄂侯。西伯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 纣囚西伯羑里”。
尝尝安阳的特色
殷墟
殷墟简介
殷墟王陵遗址是殷商王朝的陵 地与祭祀场所,被国际专家学者誉 为世界“第二个古埃及”,开创了 中国帝王陵寝制度的先河,是我国 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 群,被学术界公认为殷商时期的王 陵所在。它的发现,确证了殷墟商 代都城的历史地位,直接推动了中 国奴隶制社会的研究,成为探索中 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基石。
红旗渠特色旅游
红旗渠将盘绕在太行山腰悬崖绝壁之上雄伟险要的红旗渠 重要工程与“雄、险、奇、秀”的林虑山自然风景和名胜 古迹巧妙地融汇结合,雕凿加工,相辅相成,浑然一体, 确有其纯真淳朴的乡土风格和雄险壮观的高深意境。
红 旗 渠 旅 游
安阳发展展望
近年来安阳发展之快令人振奋。安阳, 正以其崭新的形象展示着自己无限的魅力!
安阳文物
文字博物馆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博物馆。集 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专题博物馆。 是“十一五”期间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作为我国第一座以 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共入藏文物4123件, 其中一级文物305件,涉及甲骨文、金文、简牍和帛书、汉 字发展史、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文字、世界文字等多个 方面。

安阳历史文化

安阳历史文化

安阳——我记忆中的家乡摘要:安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北部,与山西省、河北省毗邻,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甲骨文和周易的故乡,红旗渠精神的诞生地。

本文将简要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安阳的历史文化古迹。

回顾我记忆中的家乡。

关键字:安阳殷墟司母戊鼎甲骨文妇好墓一、殷墟殷墟,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安阳市的西北郊,横跨洹河南北两岸。

古称“北蒙”,甲骨文卜辞中又称为“大邑商”、“邑商”,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景区就建在殷墟宫殿宗庙区内,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4 A级旅游景区、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甲骨文发祥地,是中宣部公布的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首批全国旅游景区级青年文明号,属历史遗址类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3年以前这里发掘的53座建筑基址,是殷墟宫殿宗庙区的主体和殷王都全盘规划、布局结构的重心所在,被考古学者划分为甲、乙、丙三组基址。

甲组建筑基址共发现15座,是宫殿宗庙区内建设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建筑,被认为是商王室的宫室、寝居之所。

乙组建筑共发现21座,多数结构繁复,面积巨大,互相连属。

这些建筑被认为是殷王室的宗庙建筑。

丙组共发现17座,被认为是商王室的祭坛建筑。

目前,在宫殿宗庙区已发现大型夯土建筑基址80余座。

这些建筑基址形制阔大、气势恢宏、布局严整,按照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格局,依次排列,分布在以宫殿区为中心的范围内。

1961年3月,殷墟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3月,殷墟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首。

2006年7月13日,殷墟因具有全球突出普遍价值和良好的管理与展示,在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中国出土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商代是中国青铜时代的第二个王朝,与世界上的其他文明古国相比较,殷墟的青铜文化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以青铜礼器为基础,发展成为一套以等级为核心的礼制制度,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这在世界青铜文明中是绝无仅有的,体现出独特的东方色彩。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阳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阳

引言:安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本文将从安阳的历史沿革、文化遗产、名人荟萃、地理资源和旅游资源等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以展现安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与魅力。

概述:安阳地处中原,更是历史上的中都,时至今日,仍保留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座古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历程,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被誉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其独特之处。

正文:一、历史沿革1. 安阳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商代,是我国古都之一。

古代历史书籍中多有记载,如《尚书》、《左传》等,这些文献中都揭示了安阳的重要地位。

2. 安阳曾是东汉时期的都城,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赵国都城,还是晋、魏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各时期的建筑、雕塑、书法等文化艺术形式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

3. 安阳还是北魏时期的东魏国都,北齐北周的都城,以及隋唐时期的州府。

这些历史沿革赋予了安阳丰富而复杂的历史底蕴。

二、文化遗产1. 安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安阳殷墟,这是中国考古史上的重要发现之一,是商代遗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 安阳还拥有众多名人的故居、纪念馆和墓地,如伟大政治家邓小平、文化名人曹雪芹等,这些人物的足迹让安阳的文化更加丰富多样。

3. 安阳还有众多的古建筑,如大型寺庙、古街巷等,这些建筑遗存展现了安阳的历史变迁与文化风貌。

三、名人荟萃1. 安阳孕育了众多的历史名人,他们在政治、文化、艺术等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

其中,鲁迅以其突破传统的文学创作风格,成为中国近现代文化的标志性人物。

2. 安阳还诞生了世界著名的政治家邓小平,他领导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3. 安阳还有许多著名的文化名人,如曹雪芹(《红楼梦》的作者)、黄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的作品和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地理资源1. 安阳地处中原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丰河、华山等,为安阳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中国文化之都安阳古都文化

中国文化之都安阳古都文化
•魏文侯七年(前440年),建都于邺(今河北临漳县 西南邺镇﹑三台村以东一带),以西门豹为邺令,安 阳为都畿之地。春秋时,先属卫,后属晋,称东阳。
中国文化之都—河南安阳
历史沿革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行郡县制,始置安阳县,隶 属邯郸郡。
• 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 北齐,先后建都于邺,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杨坚辅政,相 州总管尉迟迥不服,发兵讨杨坚兵败自杀,杨坚下令焚毁邺城, 并徙相州、魏郡、邺县治所及邺民于邺南40里之安阳城,安阳 城遂为相州、魏郡、邺县治所。 • 隋大业元年(605年),废相州,存魏郡,治安阳,里城
• 位于安阳城南15公里,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 第一座国家监狱,是“文王拘而演周易”所在 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文王在此潜心 研究,将伏羲八卦推演为64卦,以此形式推测 自然和社会的变化,提出了“刚柔相对,变在 其中”等富有朴素辩证法的哲理。《周易》是 道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重要的 精神财富。
中国文化之都—河南安阳
历史沿革
• 约前14世纪,商王盘庚自奄(今山东曲阜)迁都于 殷(今安阳市区小屯村),安阳遂为殷商国都。殷商 王朝,在此历8代、12王。
•前11世纪,周武王姬发率诸侯之师,与商纣王战于 牧野(今鹤壁淇县西南),纣王兵败自焚,殷亡。周 灭殷后,分畿内地为邶、鄘、卫3国,安阳隶属卫。
洹 水 帝 都
中国文化之都—河南安阳
春秋齐桓公时期,在今安阳城北筑邺城。 战国初年邺地属魏。西汉置魏郡,郡治在 邺城。东汉末年曹操夺取邺城,将之营造 为事实上的政治中心。其后后赵、冉魏、 前燕、东魏、北齐皆定都于此。直至北朝 末年,邺地不仅是北方的政治、经济、文 化中心,而且是当时全国最富庶繁华的地 区,邺城也成为最著名的大都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之都—河南安阳
天宁寺塔
位于安阳市大寺前 街。始建于五代后 周广顺二年(952 年),塔体平面为 八角形,为砖木结 构密檐式砖塔,高 38.65米。塔刹为 高10.8米的喇嘛式 塔,刹顶为铜质十 三天。塔刹周围有 一平台,可容二百 余人。该塔上大下 小,设计奇特,工 艺精湛,实为全国 罕见的珍品。
中国文化之都—河南安阳
历史沿革
•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复改魏郡为相州,领8县。 • 宋初,相州隶属河北西路,并置彰德军节度。 • 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彰德升为府,领5县。明、 清亦称彰德府,领6县1州(磁州)。 • 民初,沿清制。 • 1932年10月,国民政府在省下设区,安阳为河南省第三 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领11县,直到1949年5月6日中 国人民解放军接管为止。
河 南
安 阳
中国文化之都—河南安阳
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 名城,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 地。早在公元前1300多年,商王盘庚迁 都于安阳殷都区小屯一带,历经八代、十 二王、共273年之久,距今已有3300多年 的历史。这里出土问世了中华民族最早使 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铜 器——后母戊鼎(曾用名:司母戊鼎)。
中国文化之都—河南安阳
地理位置
安阳位于河南省的最北部,地处山西、 河北、河南三省的交汇点。西倚巍峨 险峻的太行山,东联一望无际的华北 平原。地处晋、冀、豫三省交汇处, 西依太行山脉与山西接壤,北隔漳河 与河北省邯郸市相望,东与濮阳市毗 邻,南与鹤壁、新乡连接。西部为山 区,东部为平原。
中国文化之都—河南安阳
漳 水 邺 都
中国文化之都—河南安阳
邺城的规划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上有重要意 义。它继续了战国时期以宫城为中心的规划思想, 功能分区明确、结构严谨,主要道路正对城门, 干道丁字形相交于宫门前,把中国古代一般建筑 群的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扩大应用于整个城市。 这种布局形式对此后的都城规划如隋唐长安城等 有很大影响。
中国文化之都
安阳
中国文化之都—河南安阳
安阳,简称殷、邺,七朝古都,有3300多年 的建城史,500年建都史,是早期华夏文明 的中心之一,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是甲骨文 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中国文字博物 馆、红旗渠、曹操高陵所在地。被考证的华 夏文明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 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在这里出土。 安阳殷墟是世界公认的现今中国所能确定的 最早都城遗址,有“洹水帝都”“殷商故 都”“文字之都”之美誉。
中国文化之都—河南安阳
殷墟商代晚期都城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在 “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发现”评选中名居 榜首。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曾留下“洹水安 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的著名诗句。 历史上著名的文王演易、妇好请缨、苏秦拜 相、西门豹治邺、岳母刺字等重大事件都曾 经发生在这里。毛泽东曾亲临岳飞故里汤阴, 并视察殷墟和安阳老城;江泽民和胡锦涛等 也先后视察过安阳,并对古都安阳的建设与 发展寄予了厚望。
中国文化之都—河南安阳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位于
安阳市西北的殷墟,面积约30平方公里,是中 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 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 庚建都于此,营建了中国青铜时代最繁盛的都 城-大邑商,创造了以甲骨文、青铜器、玉器为 代表的灿烂夺目的殷墟文化。
中国文化之都—河南安阳
修定寺塔
修定寺塔,位于磊口乡清凉山村西侧修定寺 院内,现寺废塔存。此塔原名“三生宝塔”, 修建于1300年前的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 758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 之间,故称“唐塔”。又因塔身遍涂红桔色, 俗称“红塔”。该塔全部由119种不同图案 和造型的雕砖嵌砌而成,造型华丽别致,饰 面花纹精美独特,是佛塔之冠,为我国所独 有,被考古学家誉为“真正的中国第一华 塔”,具有极高的历史、建筑、艺术价值。
中国文化之都—河南安阳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2006年7月13 日,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安阳殷墟 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殷墟是闻名中、外 的中国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也是、被甲骨文 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中国最早的古代都城遗 址。
中国文化之都—河南安阳
殷 墟
殷墟是中国商代后期都城遗址,位于中国 河南安阳市西北殷都区小屯村,横跨洹河 两岸。商代从盘庚到帝辛(纣),在此建 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 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20世纪初,因 盗掘甲骨而发现,1928年正式开始考古发 掘。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 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 1961年,殷墟成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2006年7月13日,在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 遗产名录》。
中国文化之都—河南安阳
中国八大古都之一
中国八大古都之一-----1988年4月,“中国
古都学会”决定将河南安阳列入与洛阳、西安、 开封、南京、北京、杭州并称的七大古都,殷 都安阳排在中华古都之首。安阳是具有3300多 年历史的古城,公元前1387年商王盘庚在现市 区小屯一带正式建都,历时273年,成为商代 后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商之后又有曹 魏、后赵、前燕、东魏、冉魏、北齐先后在今 安阳北郊的邺城建都。
古 韵 流 长
中国文化之都—河南安阳
妇好墓
• 妇好墓发现于1976年,是目前唯一能与甲骨文联系 并断定年代、墓主人及其身份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 墓室有殉人16人,并出土了1928件精美绝伦的随葬品, 包括制作精美、纹饰神秘的青铜器、玉器等,反映了 商代高度发达的手工业制造水平。根据甲骨文记载,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她曾统率万人征战沙场, 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女将军。
漳 水 邺 都
中国文化之都—河南安阳
隋唐以后,相州继邺城之后逐渐兴起。北宋时 的相州城修建得极为雄伟壮丽,宋太宗称相州衙门 为“朕居不过是也”。金代升相州为彰德府。 明清时期,彰德一度是天下“要 府”,是位于中州地区的一座地方政 治经济中心。自杨坚焚毁邺城将居民 南迁至此以后,安阳虽然失去了都城 的地位,但殷都和邺都的深厚文化依 然浸润着这片古老的土地。九府巷陌, 华屋千家,明宅清居,盛世人寰。
邺城的经济发展、都 城建设以及遗留至今 的众多的石窟造像、 北朝大墓等文物古迹, 共同见证了邺城昔日 的煇煌。
漳 水 邺 都
中国文化之都—河南安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占据邺城后,在中国北部 创造了一个以邺城为中心的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许 多文士在饱经战乱之苦后,如百川赴海,相继奔往邺 城,归附到曹氏周围。在这里形成了以“三曹”为领 袖,以“七子”为代表的、庞大的邺下文人集团。他 们战时大多随军,归来习文作诗,给后人留下了“建 安风骨”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 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北朝时期,安阳地区因处于京畿之地,生产力得到 了较为快速的发展。以相州窑为代表的瓷器制造业逐 渐兴盛起来。相州窑始烧于北朝时期,盛于隋,延续 至唐初,是当时中国青瓷窑址中规模最大的一处。白 瓷的创烧、绿彩的出现,为此后中国的陶瓷制造业开 拓了一个新的气象。
•魏文侯七年(前440年),建都于邺(今河北临漳县 西南邺镇﹑三台村以东一带),以西门豹为邺令,安 阳为都畿之地。春秋时,先属卫,后属晋,称东阳。
中国文化之都—河南安阳
历史沿革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行郡县制,始置安阳县,隶 属邯郸郡。
• 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 北齐,先后建都于邺,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杨坚辅政,相 州总管尉迟迥不服,发兵讨杨坚兵败自杀,杨坚下令焚毁邺城, 并徙相州、魏郡、邺县治所及邺民于邺南40里之安阳城,安阳 城遂为相州、魏郡、邺县治所。 • 隋大业元年(605年),废相州,存魏郡,治安阳,领11县。
洹 水 帝 都
中国文化之都—河南安阳
作为商代晚期的国都,殷墟依托洹河,地理位置 优越,形成了以宫殿宗庙区为中心的环形、分层、 放射状分布的总体规划形式,体现出了一个高度繁 荣都城的宏大气派。濒河而建的殷墟宫殿建筑以土 木为主要建筑材料,形制多样,对中国古代的宫殿 宗庙建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宗族为单位的民居, 成片分布,并铺设了陶制排水管道,其聚族而居、 聚族而葬的形式,一直延续至今。12座王陵大墓和 数量惊人的人殉、牺牲则组成了中国目前已知最早 的、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代表了中国古代早期王 陵建设的最高水平。
中国文化之都—河南安阳
羑里城
• 位于安阳城南15公里,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 第一座国家监狱,是“文王拘而演周易”所在 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文王在此潜心 研究,将伏羲八卦推演为64卦,以此形式推测 自然和社会的变化,提出了“刚柔相对,变在 其中”等富有朴素辩证法的哲理。《周易》是 道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重要的 精神财富。
中国文化之都—河南安阳
名称由来
北蒙——盘庚迁殷之前,安阳称北蒙。前1300
年,商代第20位国王盘庚率领臣民从“奄”迁来北 蒙。他们自称为“商”。商朝灭亡以后,有人把他、 们称为“殷”。 安阳——安阳之名,始于东周时期的战国末期。 前275年,《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这样一 段记载,“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在 《史记· 赵世家》记载:“惠文王二十四年,廉颇将, 攻魏房子,拔之,因城而还。又攻安阳,取之。”,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到安阳。秦统一六国后,分、 天下为36 郡。安阳分属上党、邯郸二郡。三国时安 阳属魏郡。
中国文化之都—河南安阳
历史沿革
• 约前14世纪,商王盘庚自奄(今山东曲阜)迁都于 殷(今安阳市区小屯村),安阳遂为殷商国都。殷商 王朝,在此历8代、12王。
•前11世纪,周武王姬发率诸侯之师,与商纣王战于 牧野(今鹤壁淇县西南),纣王兵败自焚,殷亡。周 灭殷后,分畿内地为邶、鄘、卫3国,安阳隶属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