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1.课内阅读。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1)找出选段中描写刺猬动作的词语。
(2)用上描写刺猬动作的词语,按照“先、再、接着、然后、最后”的顺序,以刺猬的口吻描述片段叙述的事情经过。
【答案】(1)爬|归拢|打|扎|驮|跑
(2)我先慢慢地活动起来,再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接着就地打了一个滚儿,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我的背上了。然后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解析】【分析】(1)考查对动词的掌握,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2)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题目要求的前提下,以刺猬的口吻描述片段叙述的事情经过,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故答案为:(1)爬;归拢;打;扎;驮;跑。(2)我先慢慢地活动起来,再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接着就地打了一个滚儿,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我的背上了。然后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2)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完整的话,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的语感。
2.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笼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得严严实实的,住了人们的视线,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①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②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1)选择合适的字填到文中的横线上。
遮封挡
(2)这一段话描写的是小兴安岭________季的景色,描写的景物有树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中的“浸”字的好处是()。
A. 表现整个森林都泡在水里
B. 写出了被浓雾笼罩的整个森林宛如仙境一般的美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②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像利剑一样”“穿过”能让我们体会到________。
【答案】(1)封;挡;遮
(2)夏;雾;阳光;野花
(3)B
(4)阳光;利剑;树木的繁茂和阳光照射树林的别样景致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动词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要把这个字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结合短文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本题型的答题思路为: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故答案为:(1)封;挡;遮;(2)夏、雾、阳光、野花;(3)B;(4)阳光、利剑、树木的繁茂和阳光照射树林的别样景致
【点评】(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炼字妙处的能力。
(4)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读例文,完成练习。(二)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是那样细腻而柔软。
(1)第一句话写了杨梅的________、________和小刺。
(2)第二句重点写了杨梅身上________的变化,可见作者观察得很仔细。
(3)请仿照文段中画线的句子写一种水果或玩具的外形。
【答案】(1)形状;大小
(2)小刺
(3)
【解析】【分析】(1)、(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形状、大小;(2)小刺;(3)略
【点评】(1)、(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模仿时言之有理即可。
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a.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问教室里学习。b.大家一起朗
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c.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表示动作的词语。
________课文 ________舞 ________热闹
(2)选段中a、b、c三个画线句子分别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语气来读。
A.自豪 B.平静 C.欢快
(3)这一段描写了民族小学的学生________的两个情景。
A. 安静时和热闹时
B. 上课时和下课后
(4)比一比,填一填。
①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
②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第②句与第①句相比,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5)大青树下的小学和你的学校一样吗?如果不一样,请你说说不一样的地方。
【答案】(1)朗读;跳;看
(2)B;A;C
(3)B
(4)我喜欢第②句。因为第②句通过描写树枝、鸟儿、蝴蝶的状态,具体地写出了窗外安静的场景。
(5)不一样。①这是一所多民族小学。②这所学校在山上。③上课是敲古老的铜钟。
【解析】【分析】(1)本题对课文内容的考查,仔细阅读,找出正确答案。
(2)本题对句子朗读语气的考查,第一个句子是陈述句,朗读时用平静的语气,第二个句子是感叹句,朗读时用自豪的语气,第三个句子描写的场景十分欢快活跃,自然要用欢快的语调。
(3)本题是对课文内容的考查,要熟练掌握课本知识,这一段描写了民族小学的学生上课时和下课后的两个情景。
(4)本题是对语言表达的考查,第一句简单概括窗外安静的特点,而并不具体,第二句则通过几方面来表现如何安静,表述上更加详细具体。
(5)结合自己学校的特点作答,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朗读、跳、看
(2)B、A、C
(3) B
(4)我喜欢第②句。因为第②句通过描写树枝、鸟儿、蝴蝶的状态,具体地写出了窗外安静的场景。(5)不一样。①这是一所多民族小学。②这所学校在山上。③上课是敲古老的铜钟。
【点评】(1)本题是寻找词语搭配中的动词,仔细阅读短文逐个寻找。
(2)本题是对句子朗读语气的考查,平时朗读是注意每个句子是哪类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