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弯曲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梁的纯弯曲正应力试验
一、实验目的
1、测定矩形截面梁在只受弯矩作用的条件下,横截面上正应力的大小随高
度变化的分布规律,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以验证平面假设的正确性,即横截面上正应力的大小沿高度线性分布。
2、学习多点静态应变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
①贴有电阻应变片的矩形截面钢梁实验装置 1台
②DH3818静态应变测试仪 1件
三、实验原理
(1)受力图
主梁材料为钢梁,矩形截面,弹性模量E=210GPa,高度h=40.0mm,宽度
b=15.2mm。旋动转轮进行加载,压力器借助于下面辅助梁和拉杆(对称分布)的传递,分解为大小相等的两个集中力分别作用于主梁的C、D截面。对主梁进行受力分析,得到其受力简图,如图1所示。
(2)内力图
分析主梁的受力特点,进行求解并画出其内力图,我们得到CD段上的剪力为零,而弯矩则为常值,因此主梁的CD段按理论描述,处于纯弯曲状态。主梁的内力简图,如图2所示。
Page 1 of 10
(3)弯曲变形效果图(纵向剖面)
(4)理论正应力
根据矩形截面梁受纯弯矩作用时,对其变形效果所作的平面假设,即横截面上只有正应力,而没有切应力(或0=τ),得到主梁纯弯曲CD 段横截面上任一高度处正应力的理论计算公式为
z
i
i I y M =
理论σ
其中,M 为CD 段的截面弯矩(常值),z I 为惯性矩,
i
y 为所求点至中性轴的距
离。
(5)实测正应力
测量时,在主梁的纯弯曲CD 段上取5个不同的等分高度处(1、2、3、4、5),沿着与梁的纵向轴线平行的方向粘贴5个电阻应变片,如图4所示。
在矩形截面梁上粘贴上如图5.3所示的2组电阻应变片,应变片1-5分别贴在横力弯曲区,6-10贴在纯弯曲区,同一组应变片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
Page 2 of 10
Page 3 of 10
Page 4 of 10
Page 5 of 10
Page 6 of 10
Page 7 of 10
b.σ–P曲线图
在σ–P坐标系中,以σi
实的值为横坐标,P的值为纵坐标,将各点的实测应力值分别绘出,然后进行曲线拟合,这样就得到了纯弯梁横截面上各点在不同载荷下的5条正应力分布曲线。检查σ∝P是否成立;
编写如下代码:
q5=[-2.2260,-4.2210,-6.1110,-7.9800;-1.0500,-2.0160,-2.9400,-3.8640;0 .0210,0.2520,0.3360,0.4620;1.2810,2.5620,3.7380,4.9140;2.3310,4.5570, 6.8250,8.9040];
y=[501.5,999.5,1497.5,1997];
p1=polyfit(q5(1,:),y,1)
yfit=polyval(p1,q5(1,:));
plot(q5(1,:),y,'r*',q5(1,:),yfit,'b-');
r1=corrcoef(q5(1,:),y);
p2=polyfit(q5(2,:),y,1)
yfit=polyval(p2,q5(2,:));
hold on
plot(q5(2,:),y,'r*',q5(2,:),yfit,'b-');
r2=corrcoef(q5(2,:),y);
p3=polyfit(q5(3,:),y,1)
yfit=polyval(p3,q5(3,:));
Page 8 of 10
hold on
plot(q5(3,:),y,'r*',q5(3,:),yfit,'b-'); r3=corrcoef(q5(3,:),y);
p4=polyfit(q5(4,:),y,1)
yfit=polyval(p4,q5(4,:));
hold on
plot(q5(4,:),y,'r*',q5(4,:),yfit,'b-'); r4=corrcoef(q5(4,:),y);
p5=polyfit(q5(5,:),y,1)
yfit=polyval(p5,q5(5,:));
hold on
plot(q5(5,:),y,'r*',q5(5,:),yfit,'b-'); r5=corrcoef(q5(5,:),y);
ylabel('P/N')
xlabel('sigma/Pa')
title('sigma-P ')
Page 9 of 10
Page 10 of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