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王建中钢琴作品
浅谈王建中《浏阳河》的作品特色及情感表现
![浅谈王建中《浏阳河》的作品特色及情感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92564524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b.png)
一。
1955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了《王建中钢琴作品集》,收集了王建中先生多年来创作的部分作品,《浏阳河》就在其中。
他的作品题材丰富,个性鲜明,风格各异,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钢琴改编曲。
他非常善于在保留原曲风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钢琴的表现力,赋予作品更新鲜的音乐语言,挖掘作品更深层次的艺术境界。
(二)作品创作背景作品《浏阳河》本是一首湖南民歌,是词作者徐叔华的歌舞剧《双送粮》中的一段,结合唐壁元创作的《送瓜调》旋律,在创作基础上吸收《孟姜女》的曲调改编而成,作品主要表现浏阳河的壮美景观以及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歌颂。
是徐叔华先生在毛泽东主席的指示下创作的,本来歌词只有两段,后来崔文耀希望能够创作八段来表现毛主席八年抗战的艰辛,但是徐叔华在仔细推敲后还是将歌词改为五段。
之所以现在很少有人知道《浏阳河》的词曲作者和当时一些优秀的音乐家,是因为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的文革时期,钢琴早已经被禁止在国内的公开场合进行演奏,一些文艺社团也相继解散,而这些青年音乐工作者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致使整个中国钢琴界也蒙受了巨大损失,钢琴音乐的发展也几乎停滞不前。
随后,钢琴独奏员殷承宗下定决心要找到一条在国内发展的道路,于是就开始在公开场合弹奏一些经典的革命歌曲,并在其中加入了当时流行的京剧曲调,创造出一套独有的演奏方式。
此后由于他创作的《红灯记》和《黄河》在演奏以后受到当时社会的普遍好评,一些作曲家纷纷开始对中国优秀的民歌和具有革命意义的歌曲进行改编,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作品,《浏阳河》就是在这个时期被孕育出来的。
之后,唐璧光先生从民间小调《孟姜女》中汲取营养,利用其中的音调因素和旋律特点加以提炼、改造、发展和再创造,写成了后人所熟知的、蜚声中外的《浏阳河》原曲。
该曲具有鲜明的湖南韵味,旋律流畅优美,抒情动听。
整首歌曲通过对浏阳河秀美的景色描写,同时也歌颂了毛泽东主席在领导人民历经千难万险后取得的丰功伟绩,在我国大江南北广为传唱,产生巨大的影响,电台也录音播放。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da30a4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b.png)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浏阳河》是中国著名钢琴家王建中的作品之一,是一首具有浓郁中国风格的钢琴曲。
本文将对《浏阳河》进行艺术分析,并探讨其中的演奏技巧。
《浏阳河》以浏阳河为主题,取材于湖南民歌,展现了湖南风光的壮丽和湖南人民的豪情。
整首曲子分为三个部分:开头是动情的主题,旋律优美动听;中间部分是高潮,充满激情和力量;结尾部分是安宁而抒情的尾声,通过简洁的旋律画出浏阳河的宁静和祥和。
在演奏技巧方面,《浏阳河》的乐谱要求钢琴家具备较高的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演奏者需要掌握良好的手指灵活性,以应对曲中旋律线条上的复杂跳跃和跨度大的音程。
演奏者需要注重和声的处理,特别是琶音和分解和弦的运用,以表现曲中的深情和力量。
演奏者还需注意节奏的掌握,以确保旋律的流畅性和连贯性。
在演奏高潮部分时,要注意充分发挥钢琴的音量和音色的变化,以表现曲中的激情和力量。
演奏者还需在音乐表现方面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表现湖南风光的壮丽时,可以通过强有力的音量和跳跃的音程来表现;在表现湖南人民的豪情时,可以通过较快的速度和饱满的音色来表现。
在表现浏阳河的宁静和祥和时,可以通过柔和的弱音和轻盈的音色来表现。
演奏者还需注重节奏的掌握和音乐的整体统一感。
在演奏时要注重准确把握节拍,并与伴奏和声融为一体,以确保曲子整体的稳定性和连贯性。
要注重音乐的细节处理,如音符的连贯性、音符的准确度和音乐的层次感等,以表现出曲子的艺术性和美感。
《浏阳河》是中国钢琴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它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演奏时,需要钢琴家具备较高的技巧和音乐表现力,并注重节奏、和声和音乐的整体统一感。
通过艺术分析和演奏技巧的探讨,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演绎这首经典钢琴曲。
王建中《托卡塔》中特色的和声应用
![王建中《托卡塔》中特色的和声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64f0927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b.png)
王建中《托卡塔》中特色的和声应用《托卡塔》是中国作曲家王建中创作的一部钢琴独奏作品,该作品是王建中创作的一部代表作之一,展示了他在和声技巧上的独到才华。
在《托卡塔》中,王建中巧妙地运用了各种和声技巧,使得作品具有独特的音乐特色。
本文将对《托卡塔》中的和声应用进行详细的探讨。
王建中在《托卡塔》中巧妙运用了对位法。
对位法是一种常见的和声技巧,通过多个声部之间的对位关系来创造和谐的效果。
在《托卡塔》的开头部分,王建中将主题分别分配给两个手指进行演奏,这种对位的方式使得主题更加丰富多变。
在整个作品中,王建中还通过不同的音乐段落和声乐器的对位,创造出了丰富的音乐层次感和和谐。
王建中在《托卡塔》中运用了丰富多变的和弦进行。
和弦是音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由多个音符组合而成的,通过合理的组合可以创造出丰富的和声效果。
在《托卡塔》中,王建中使用了大量的和弦进行,使得作品具有浓郁的和声色彩。
特别是在高潮部分,王建中利用高度张力的和弦进行创造出了宏伟壮观的音乐氛围,给人以强烈的音乐冲击。
王建中在《托卡塔》中采用了调性变化的手法。
调性是音乐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决定了音乐的基调和音乐段落的发展。
在《托卡塔》中,王建中巧妙地运用了调性的变化,使得作品具有丰富的音乐变化。
在一些重要的转折处,他通过变换调性,创造出了音乐的意想不到感和惊喜。
王建中在《托卡塔》中还使用了复调和声。
复调和声是指多个声部之间出现的独立运动和独特性。
在《托卡塔》中,王建中巧妙地运用了复调和声,通过多个声部的运动和交替,创造出了丰富的音乐效果。
这种复调和声既展示了王建中独特的和声构思,也增加了作品的音乐复杂性。
浅析钢琴曲《浏阳河》
![浅析钢琴曲《浏阳河》](https://img.taocdn.com/s3/m/193cf3931eb91a37f0115c7b.png)
2020-12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声乐舞蹈浅析钢琴曲《浏阳河》蒯雪纯(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9)摘要:王建中的钢琴作品《浏阳河》改编于湖南地区的同名民歌《浏阳河》,该曲旋律优美,节奏舒缓。
此歌曲的民族性和旋律性,钢琴用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将这首乐曲描绘的淋漓尽致。
王建中先生运用钢琴和声效果、复调技术等,于原来的歌曲上加花变化。
使得歌曲原有的意境在钢琴上充分发挥,同时也将钢琴其独有的艺术魅力散发,令人余音绕梁、魂牵梦绕。
钢琴艺术是一种具有综合性的艺术门类,包括的范围也比较研究广泛,艺术表现独特深远。
关键词:钢琴;王建中;艺术表现力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35-0068-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5.034一、钢琴的起源与中国的流传根据史料记载,钢琴起源于18世纪的西欧,是由意大利人巴托罗密欧·克里斯多佛利发明的“Piano forte”。
在西方音乐史上记载,钢琴的名字是“Piano forte”,简写成Pfte。
在管弦乐配乐中,缩写是指钢琴,这意味着是能够发出声音的仪器的“乐器”。
“Piano forte”不仅是钢琴发展史上的起点,也是槌击式钢琴制造业向前发展的前提。
正是我们因为只有这样对于一件被称作“乐器之王”的神圣物件,才带给世人无限的快乐和数不尽的音乐文化源泉。
中国钢琴艺术发展的早期主要是由于大量中国艺术家的学习、探索、组织、探索,以及植根于中国的土壤、开花、结果,最终成为国有化的艺术宝藏。
纵观中国钢琴发展史,我们可得知原来钢琴并非叫“钢琴”。
古钢琴刚传人我国时,国人对它的称谓有十余种,如“番琴”“雅琴”“洋琴”等。
据周大风先生的《钢琴维修及弹奏》这本书介绍,在1840年之后,某欧洲乐器商人为了谋取巨额利润,推销钢琴,称其为钢制的琴。
因此,“钢琴”日趋普及在中国开这片广袤的土地。
王建中《托卡塔》中特色的和声应用
![王建中《托卡塔》中特色的和声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75941b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5.png)
王建中《托卡塔》中特色的和声应用王建中是中国著名的音乐作曲家和钢琴家,他的作品《托卡塔》以其独特的和声应用而闻名。
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王建中扎实的音乐功底,还展示了他对和声的独特理解和运用。
本文将从和声的角度来探讨《托卡塔》中特色的和声应用,分析其和声特点以及对音乐表现的影响。
我们来看看《托卡塔》中的和声特色。
王建中在这部作品中大量运用了丰富多彩的和弦,通过和弦的堆叠和变化来营造出丰富的音乐层次和情感表达。
他在和声上的运用,既有传统西方古典音乐的痕迹,又融入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在《托卡塔》中,王建中采用了大量的层叠和弦,这不仅在音响效果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更在情感表达上达到了更加丰富和深刻的效果。
通过叠加不同的和弦,王建中巧妙地营造了音乐的张力和厚重感,使整个作品显得更加富有内涵和魅力。
他还运用了一些不常见的和弦进行音乐的变化,从而使整个作品更加新颖和引人入胜。
除了层叠和弦外,《托卡塔》中还大量运用了和声的转位和倒位。
这种手法不仅在音乐结构上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变的面貌,还能够使整个作品更加富有韵味和动感。
通过和声的变化,王建中成功地营造了音乐的跌宕起伏和融合感,使整个作品更加丰富和饱满。
《托卡塔》中的和声应用非常丰富多变,不仅包括了层叠和弦、转位和倒位、和声走向的变化和转变等多种手法,更融合了传统西方和中国音乐的元素,呈现出了独特的音乐魅力和表现力。
通过和声的变化和调整,王建中成功地使整个作品更加富有张力和动感。
音乐在运用和声的变化之后,显得更加富有活力和魅力,使整个作品更加引人入胜。
通过融合了传统西方和中国音乐的元素,王建中成功地使整个作品呈现出了独特的风格和韵味。
和声上的运用不仅在音乐结构上呈现出更加丰富和多变的面貌,更在音乐的风格上呈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和韵味。
《托卡塔》中特色的和声应用是王建中在音乐上的创新和突破,它不仅展现了王建中丰富的音乐才华和创作功力,更展示了他对和声的独特理解和运用。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924d05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72.png)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王建中是中国著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他的钢琴作品《浏阳河》被誉为中国音乐的经典之一。
这首曲子以湖南的一个小河名称命名,充满了浓郁的中国乡土气息,表现了中国南方乡村的宁静、和谐与美丽。
在这里,我们将对这首曲子的艺术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演奏技巧。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浏阳河》的艺术特点。
这首曲子的节奏感非常强烈,每一个音符似乎都带有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
王建中运用了丰富的音符组合和变化,使得整个曲子听起来既有力量又富有韵律感。
曲子中还融入了大量的中国民俗乐器的音响元素,如二胡、琵琶等,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和声方面,《浏阳河》运用了大量的和声变化和转调,使得曲子听起来既有层次感又不失和谐。
旋律方面,曲子的主题十分明快且优美,能够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
整体来看,《浏阳河》这首曲子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准,显示出王建中作为作曲家的深厚功力。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浏阳河》的演奏技巧。
首先是节奏掌握。
在演奏《浏阳河》时,演奏者需要清晰地把握曲子的节奏感,把握好每一个音符的持续时间,要有强有力的击键,同时又要注意音符之间的连贯性,做到既有力量又有韵律。
其次是手型和指法。
《浏阳河》整首曲子难度较大,涉及到尺度的变化和较大的手位跨度,因此演奏者需要对手型和指法做好训练,保持手部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对于曲子中出现的大量琶音、连续音等技巧,演奏者还需要加强练习,使得演奏更加精准流畅。
在演奏《浏阳河》时,演奏者还需要注重音色的处理。
曲子中有很多地方需要通过不同的音色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演奏者需要根据曲子的内容和情感进行音色的处理,使得曲子听起来更加有张力和感染力。
演奏者还需要注意对曲子内在情感的把握,表现出曲子中所蕴含的宁静、和谐与美丽。
《浏阳河》是一首充满中国特色的钢琴曲,它融合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元素,表现出了浓厚的中国乡土气息。
演奏这首曲子需要演奏者有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对中国音乐的深刻理解,从而能够把曲子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展现出来。
王建中钢琴作品民族性风格浅析
![王建中钢琴作品民族性风格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11e9dc26fff705cc170a45.png)
民歌和戏 曲是我 国民间音乐文化 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种艺术
表现形式。王建中钢琴作 品的一个突出特点 , 就是以一些群众耳 熟能详 的民歌和戏 曲音调来进行钢琴化 改编 ,在钢琴作 品中体
琴教学作品 , 他 被调 到钢琴系从事钢琴作 品的创作 。从此 , 他开
始专 注于钢琴作品的创作 ,经常下 乡去 收集 各地 的山歌 和劳动 号子等音 调 、 节奏素材 , 先 后创作 和改编 了 2 3首 富含 民族 特色 的钢琴作品 , 如: 《 云南民歌五首》 、 《 浏 阳河》 、 《 百 鸟朝凤》 等改编
作品 , 《 变奏曲》 、 ( ( / 】 、 奏鸣曲》 、 《 情景》 等原创作 品。王建 中钢琴作
品在 我 国的钢琴 创作 和钢 琴教育 领域都 占据 着非 常重 要 的地 位, 他被称 为“ 我 国为数不 多的几乎 只写作钢琴 曲而又有 显著成 就的作 曲家之一 ” , ① 他创作的钢琴作 品经 常作 为钢琴教学 、 音乐 会和各类钢琴 比赛 中的选用 曲 目,在有些 国内重 大钢 琴 比赛 中 还作为规定曲 目之一。 王建 中钢琴作 品创作非常 注重 对民族性风格 的把 握 ,其创 作立足于我 国五声性 的创作思想 ,将 大量的 民间音乐 元素移植
现 出民歌 、 戏 曲风格。 在民歌音调的取材方面 , 作者多 以各 民族 、 地 区最具代表性 的 民歌 曲调来进行改编创作 , 赋 予作 品地域特色 。如《 云南 民歌
五首》 以云南 民间广 为流传 的五首 民歌为题材 , 五首 民歌之间风 格迥异 ,从各个侧面反映出云南地区各族 人民的生活情景 ; 《 山 丹丹开花红艳艳》 中的旋律取材于陕北 民歌《 当红军 的哥哥 回来 了》 和《 女孩担水》 , 旋律高亢 、 豪放 , 是典型的陕北信天游 曲调风 格 。在 民间戏曲和说 唱音乐的取材方 面, 作者多 以民间戏曲中提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70be25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3.png)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浏阳河》是中国钢琴家王建中创作的一首钢琴独奏曲。
该曲是以中国一条名为浏阳河的河流为创作题材,展现了浏阳河的美景和江南水乡的风情。
《浏阳河》整体风格优美、婉约,充满了古色古香的氛围。
曲子的开头以轻柔的旋律和温婉的和声给人以亲切感,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着浏阳河畔的宁静和恬淡。
接下来曲子进入到高潮部分,旋律线条逐渐升高,给人以舒展畅快的感觉。
这段旋律能够在轻快中抒发出澎湃的情感,仿佛流淌着浏阳河的水一样。
而后,曲子再次回到温和而安宁的部分,伴随着柔和而细腻的和声,逐渐淡出。
在演奏技巧方面,有几个要点需要注意。
首先是表达曲子的意境。
在演奏开始之前,需要先理解和把握曲子的整体意境,将这种意境透过音乐表现出来。
可以通过轻柔、温婉的演奏方式,柔和的手腕动作,以及细腻的音色来营造出宁静、恬淡的浏阳河畔景象。
而在高潮部分,可以通过把握旋律的高低音强度变化,以及手指的力度控制来表达出澎湃的情感。
其次是注意节奏和速度的掌握。
《浏阳河》的旋律节奏较为轻快,需要清晰明确地表现出来。
在演奏时要注意准确击打节奏,并保持稳定的速度。
而速度的掌握则要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理解程度来决定,不过应该保持一定的连贯性和流畅性,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乐曲的失去逻辑性和魅力。
最后是音色的处理。
《浏阳河》需要表达出江南水乡的风情和浏阳河的美景,因此需要用细腻、柔和的音色来刻画出这种意境。
在演奏时,要注意掌握好手指的弹跳与连奏,使得每个音符都清晰可闻,并尽量突出旋律线条。
在练习过程中要反复琢磨每个音符的音色和手指的力度,使得音乐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浏阳河》是一首充满江南水乡风情的钢琴独奏曲,既要表现出宁静恬淡的场景,又要表达出澎湃的情感。
在演奏中,要注意掌握好整体意境的表达、准确的节奏和稳定的速度,以及细腻柔和的音色处理。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才能够将这首曲子完美地演绎出来。
王建中钢琴作品《情景》的创作风格与演奏技法
![王建中钢琴作品《情景》的创作风格与演奏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d797c0a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8.png)
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国民族钢琴音乐的优势,以现代化的手段让世界都听见我们的优秀民族音乐。
其钢琴音乐作品既展示了个人独特的音乐创作风格,也将美好的民族音乐传播得更远。
(二)扩展了传统钢琴的表现能力中国传统乐器以五度相生律为主,而钢琴不同,它使用的是十二平均律,不同的律制就使其在演奏技法上与中国传统乐器有所区别。
[3]王建中在钢琴曲创作中经常借鉴传统乐器的演奏技法,想要以钢琴模仿其音色,例如笛子的颤音、琵琶的轮指等都被他拿来模仿,他的这种创新打破了西方钢琴传统的演奏技巧,为钢琴演奏增添了新的音色;他还利用钢琴的强弱转换来模仿传统乐器的气息转换,将传统乐器中的散板节奏用于钢琴演奏,以钢琴的装饰音模拟民族乐器音色,这些创作不仅是他本人创作技能的突破,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钢琴本身所拥有的表现力。
(三)对钢琴艺术在中国的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先生的作品大多是对传统、经久不衰的民族音乐的改编和二次创作,这些传统音乐流传时间各有长短,但几乎都是人人传唱、家喻户晓的作品。
[4]这样充满生活气息的音乐用钢琴演奏会减少钢琴给人们带来的距离感,增加人们对钢琴音乐的欣赏欲,通过将民族音乐与现代钢琴演奏结合这种方式能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逐渐爱上这些音乐艺术。
(四)对中国钢琴作品进军世界钢琴领域的推动作用王建中先生创作的钢琴音乐作品不仅推动了钢琴音乐在我国的普及,也将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推向了更大的舞台,让中国的钢琴作品后来者居上,在世界大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也给了更多的人了解中华经典文化的机会。
他创作的作品曾多次作为参赛曲目,在国内外重要钢琴比赛上崭露头角,不论在国内的大型舞台表演还是在国外的电视音乐节目上,他创作的优秀钢琴作品几乎比比皆是。
三、钢琴作品《情景》的创作风格分析(一)创作技法分析钢琴作品《情景》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同时融入了西方的创作手法,呈现中西合璧的艺术面貌,以创作技法切入研究能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创作风格,基于钢琴曲《情景》突出的创作特点,现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浅析王建中中国风格钢琴作品中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
![浅析王建中中国风格钢琴作品中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34371bb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b.png)
瞩目、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创作的钢琴音乐作品。
王建中创作的钢琴音乐作品共27首,其中由传统民族音乐改编而来的作品占钢琴作品总数的一多半,此类改编作品就成为了他创作的核心方向。
他创作的钢琴作品题材众多,涉及内容广泛,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实现了浓郁的中国风格与现代化交融。
这些钢琴作品大致可分为钢琴创作曲、钢琴改编曲两大类:(1)钢琴创作曲根据王建中的创作时间排列:1961年创作《变奏曲》、1966年创作《托卡塔》、1966年创作《田歌》、1976年与杨立青共同创作钢琴协奏曲《红旗渠畔》、1981年创作《小奏鸣曲》、1983年创作《钢琴组曲》、1985年创作《诙谐曲》、1991年创作《歌五首》、1994年创作《情景》、2000年创作《小奏鸣曲一、二、三》、2012年为上海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创作《随想曲》。
(2)钢琴改编曲王建中在这一时期受当时社会背景的强力影响,创作的钢琴改编作品主要集中在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这十年之中。
这些作品大多数都是以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为原型进行改编创作的。
1958年创作第一首具有中国云南少数民族风格的作品《云南民歌五首》,1972年创作以歌剧《血海》为原型的《赤胆忠心》、以同名歌曲创作歌曲《浏阳河》和以聂耳创作歌曲改编的《大路歌》,1973年创作《陕北民歌四首》组曲(包括《军民大生产》《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翻身道情》《绣金匾》)、改编自中国传统民族唢呐曲的《百鸟朝凤》、以古琴曲改编创作《梅花三弄》,1974年创作日本民歌改编的《樱花》和《五木摇篮曲》,1975年依据器乐合奏曲创作《彩云追月》,1976年依据赵开生评弹曲创作《蝶恋花》,2001年根据钢琴与管弦乐同名歌曲改编创作《走进新时代》及2003年依据古筝曲创作未发表的《渔舟唱晚》。
王建中在上海音乐学院刚任职期间是他对钢琴音乐创作的探索时期,这一阶段他创作出他的第一部钢琴改编作品《云南民歌五首》。
在此之前王建中经常外出采风,感受传统地方风情,积累了众多民族民间文化素材,也正是如此,开启了他对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创作之路。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5778931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e.png)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王建中是中国现代著名的钢琴家,也是一位优秀的作曲家。
他的钢琴作品《浏阳河》是其代表作之一,也是国内外广受欢迎的钢琴曲目之一。
这首曲子曾经在许多国际钢琴比赛中被选为必弹曲目,足以说明其在钢琴音乐界的重要地位。
《浏阳河》是一首富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曲,其音乐表达了中国南方地区的风土人情。
曲子以抒情性的旋律描绘了浏阳河边的风光和渔民的生活情景,给人以静谧和怡然的感受。
这首曲子的演奏技巧要求较高,需要钢琴演奏者对音乐的情感把握和技术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
下面对《浏阳河》进行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
从艺术分析的角度来看,这首曲子的音乐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旋律优美:曲子的旋律线非常清晰,旋律悠扬优美。
整个曲子以柔和的音色传达出一种温馨动人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南方水乡的美丽风景之中。
二、节奏轻快:曲子的节奏轻快明快,给人一种活力四射的感觉。
尤其是右手部分的音符处理,需要演奏者灵活地运用手指技巧来表现音乐的轻快感。
三、和声丰富:在曲子的和声处理上,王建中巧妙地使用了丰富多彩的和声变化来丰富曲子的层次感。
这给曲子增添了不少情感色彩,使得音乐更加生动动人。
我们来探讨一下《浏阳河》的演奏技巧。
一、手指的技巧要求:这首曲子对演奏者的手指技巧有着较高的要求。
比如在快速的三连音部分,需要演奏者保持手指的柔韧性和灵活性,以及对速度的控制能力。
在处理一些特殊的音符时,比如跳音、连续音等,需要演奏者对手指力度和准确度有着较高的要求。
二、表现力和情感的把握:《浏阳河》这首曲子需要演奏者对音乐的情感有着较好的把握能力。
在演奏过程中,要能够深入理解曲子的内在情感,从而准确地表现出曲子中的情感变化和情感表达。
三、对音色的处理:曲子中对音色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演奏者清晰地表现出曲子中不同部分的音色变化。
比如在一些抒情的部分,要能够用柔和的音色表现出曲子中的细腻情感;在一些激烈的部分,要能够用有力的音色表现出曲子中的激情。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5090b2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19.png)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王建中是中国著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他的作品《浏阳河》是一首广为人知的钢琴曲,受到了许多钢琴演奏者和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这首曲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深厚的情感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本文将对王建中的钢琴作品《浏阳河》进行艺术分析,并探讨其演奏技巧。
一、曲谱分析《浏阳河》是王建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它是以中国湖南的浏阳河为灵感创作的。
曲子以缓慢、柔和的节奏开始,仿佛是在描绘浏阳河的宁静和清澈。
随着曲子的进行,旋律逐渐加快,音符的跳跃性和延长性增加,表现出江河的奔流和壮阔。
整个曲子以绚丽的音色和流畅的旋律为特点,表现出了王建中对于祖国江河的深情厚意。
从曲谱的编写来看,《浏阳河》在旋律线上与和声上都有复杂的设计,有许多音符交织在一起,这对于演奏者的技术要求较高。
而转调及过渡部分的处理也需要演奏者有较强的音乐感悟力和技巧。
二、演奏技巧探讨1.节奏与速度的掌控在演奏《浏阳河》时,演奏者需注意节奏的变化和速度的控制。
一开始的缓慢节奏需要以平和的情感表现,将江河的宁静和清澈展现出来。
而后续的加速部分需要把握好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将江河的奔流和壮阔展现出来。
这需要演奏者对曲子的整体结构有清晰的认识,且能够根据情感的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2.音色的控制3.音符的处理《浏阳河》的曲谱中,有许多音符的交织和延长,要求演奏者有较高的手指灵活性和技巧。
尤其是在高潮部分,音符的跳跃和延长性更大,需要演奏者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才能够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练习时,演奏者需要注重手指的力度和速度的训练,以增强手指的灵活性和技巧。
4.情感的表达《浏阳河》的演奏要求演奏者能够深情地表达出对江河的热爱和祝福。
在演奏中,演奏者需要用音乐语言来表达对祖国江河的深厚感情,将曲子中所蕴含的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
演奏者需要在技术的基础上,注重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和表达,使每一个音符都能够传递出对江河的祝福和热爱。
浅析钢琴曲《绣金匾》的创作特点及其演奏处理
![浅析钢琴曲《绣金匾》的创作特点及其演奏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871bdd66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a.png)
27~第47)是由5个乐句(共20个小节)和连接(共2小节)组成的,B部分的曲式结构为二段式,音乐的情绪从婉转动人逐渐变为激动、活泼;第三部分A1(第48~第61)是由3个乐句(共12个小节)和尾声(共2小节)组成的,主要是A段部分的再现,包括音乐主题、织体以及音乐的情绪部分。
[2]在旋律方面,作品的第一小节下方声部以民族音阶(商音宫音羽音向下弹奏)来突出其旋律基调(如图1),作品的主旋律在高声部第一次出现,下方声部是对上方声部的变化重复,之后A段的音乐主题在高声部和低声部交替出现,作品的A段部分大量地运用装饰音对主旋律进行描写,最大程度体现了陕西民歌的旋律特点:在旋律级进下行后,较多地运用上行四度跳进。
陕北民歌的旋律婉转悠长和质朴、粗犷豪迈,当钢琴体现着这流动的旋律线条时,犹如身临其境,形象地歌颂了人民群众对党领导人深切的感激之情,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作品的B段从第26小节开始,淡化了A段的主题,音符比较密集,大量运用32分音符,高声部的旋律音经过8度重复,着重突出了旋律的歌唱性,音乐主题在轻快的节奏中凸显出来,旋律的起伏、跨度较大,富有跳跃性,在情绪上与A段形成了对比。
作品的A1段再现了A段的大部分内容,只是在最后的结束部分出现了一些变化。
作品的音乐主题在第48小节的高声部的重现,使整首作品的情绪由舒缓到欢快、热情最后回归到舒缓,再现部分呼应了整首作品的音乐主题,使音乐情绪在A段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升华。
在尾声部分,旋律音做了四度双音上行级进,最终在主和弦上结束,增强了旋律的结束感。
图1(二)和声与调式的特点在和声方面,这首作品引入了西方钢琴音乐中的多声部和声织体。
在整首作品上方声部的首拍位置使用了典型的民族和弦配置法,用和弦的根音-五音-根音进行叠置(如图1),这种省略和弦三音的弹奏方法降低了西方常用和弦的色彩感,在典型的民族音乐作品中较为常见。
整首作品的和声进行主要是以商进行到徵,徵进行到羽,在和弦的使用上,较多地运用了三度和弦叠置的创作手法,通过密集的和弦音对音乐材料进行点缀,具有丰富的音响色彩。
关于王建中钢琴改编版《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文献综述
![关于王建中钢琴改编版《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573fd91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f5.png)
关于王建中钢琴改编版《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文献综述王建中是一位著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他的钢琴改编版《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成为了广为人知的音乐作品。
这首曲子把《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这首经典的民歌进行了重新的编曲和改编,让这首曲子更加适合钢琴演奏和欣赏。
这篇综述将围绕王建中钢琴改编版《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艺术特点、演奏技巧、原创意义以及影响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作品的艺术特点王建中钢琴改编版《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充分显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保留原曲旋律的基础上,王建中巧妙地运用了钢琴的音色和技巧,为这首曲子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灵气。
他通过对旋律的变化和对音符的加工,使得这首曲子更加优美动人,更加适合用钢琴来演奏传达。
在曲子的编排上,王建中注重音乐的整体结构和层次感,使得整个曲子听起来旋律悠扬,动人心弦。
他还加入了丰富的装饰音和变奏,让曲子更加富有层次感和表现力。
这些都使得王建中钢琴改编版《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成为了一部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
二、演奏技巧分析王建中的钢琴改编版《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对于演奏者的技巧要求也是相当高的。
演奏者需要具备良好的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将这首曲子中蕴含的情感和内涵进行充分地诠释和展现。
在演奏技巧上,这首曲子涉及到了大量的琶音、颤音、连续音等高难度的技巧,要求演奏者具备出色的手指灵活性和音乐感知能力。
而且,曲子的演奏速度和节奏变化也较为明显,演奏者需要有稳定的节奏感和灵活的手腕技巧,才能够准确地表现出曲子中的音乐情感和层次变化。
王建中钢琴改编版《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对于演奏者在技术层面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三、原创意义四、影响与展望王建中钢琴改编版《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出现对于中国钢琴音乐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一改编版作品为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钢琴音乐的融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为中国音乐与钢琴文化的交流搭建了桥梁。
这一改编版作品也引领了中国钢琴创作与演奏技术的发展方向,激发了更多的音乐家对于中国民歌和传统音乐的重新演绎和改编的兴趣。
浅析王建中钢琴作品的和声手法_0
![浅析王建中钢琴作品的和声手法_0](https://img.taocdn.com/s3/m/a0fd876a2b160b4e767fcfcc.png)
浅析王建中钢琴作品的和声手法摘要:王建中钢琴作品主要运用 5种和声手法和表现形式;三度叠置和弦;五声式音程与和弦;附加音和弦;复合和弦;多音和弦。
其和声的运用基本特点是根据音ft.作品内涵揭示、风格表现、意境渲染、情绪抒发和韵味体现的需要,大胆运用三度和非三度叠置的不同结构不同色彩的和声,充分发挥和声艺术在多声音乐中的结构组织作用及色彩性功能性,灵活多样,不拘一格,随意调遣,尽情挥洒。
关键词:王建中钢琴作品和声手法三度叠置非三度叠置音程和弦五声性王建中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钢琴音乐作曲家。
他根据民族民间乐曲、歌曲旋律、外国乐曲改编和自己创作的钢琴音乐作品,在中国钢琴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钢琴独奏曲无论是根据民歌改编或是创作的,无论是采用何种技法,均具有既丰满又细腻、既浓郁又清新的和声色彩和民族风格。
他以娴熟的钢琴写作技巧,流畅自如的乐思,将每首乐曲编织得充满生机,独具个性,媚媚动听,极富听赏效果。
”… 由于他的钢琴作品在广大听众中具有较高的演奏率和广泛的影响力,所以王建中的名字总是同中国钢琴音乐在一起。
“他的作品不仅被音乐院校作为常用教材,而且已成为国内音乐舞台的保留曲目,有的还被作为代表中国风格的经典在国际舞台上演出。
”在演奏和学习这些钢琴作品的同时,探讨和挖掘其钢琴音乐的创作理念与表现技法、个性化和声语言与民族韵味,对于宏扬先进的民族文化艺术,发展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事业,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和声学是关于多声结合的音乐游戏规则,是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均须遵循的基本结构原则。
人类音乐的发展历史就是和声艺术不断进化不断更新的历史。
尽管音乐流派几经更迭、艺术风格纷繁变化、和声语言层出不穷,但是,作曲家用以音乐创作、理论家用以作品分析的和声学范畴中两个基本问题仍然是和声的结构与和声的连接。
欧洲大小调体系音乐的和声结构原则是三度叠置,连接方法是功能序进,这一多声结合的基本宗旨贯穿了巴洛克时期、古典派、浪漫派乃至于印象派和部分现代派音乐。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15157849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11.png)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
《浏阳河》是中国作曲家王建中创作的一首钢琴作品,该曲是根据中国传统民歌《浏
阳河》进行改编而成。
本文将对《浏阳河》的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进行探讨。
对于《浏阳河》的艺术分析。
这首曲子以浏阳河的美丽风景为主题,通过音乐将江南
水乡的风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曲子以柔和的主题开始,通过连绵起伏的旋律和和谐的和声,创造出水流的流动感。
曲子中运用了一些传统中国音乐的元素,如借用民歌的曲调、运用
中国传统音阶等,增加了中国特色的元素。
整个曲子表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美感,让人
联想到江南水乡的宁静景色。
在演奏技巧方面,演奏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注意掌握好节奏感。
曲子中有许多连
续的音符和充满变化的节奏,演奏者需要练习手指的灵活性,保持准确的节奏感。
要注意
音色的掌握。
曲子中的音乐要求细腻的演奏技巧,在静谧的乐段中要用轻柔的音色演奏,
而在激情澎湃的乐段中要用有力的音色演奏,以突出音乐的表达力。
要注意和声的处理。
曲子中有许多和声变化复杂的地方,演奏者要注意每个和声的延长和协调,使其更好地表
现出音乐的层次感。
还要注意手指的配合和力度的控制,以及节奏的准确性,这些都是演
奏这首曲子时需要特别注意的。
王建中的钢琴作品《浏阳河》以江南水乡的美景为题材,通过音乐描绘了水流的流动
感和江南水乡的宁静景色。
在演奏技巧方面,演奏者需要注意节奏感、音色掌握、和声的
处理等方面的技巧。
希望本文对于《浏阳河》的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有所帮助。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191a935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1d.png)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浏阳河》是中国著名钢琴家王建中创作的一首钢琴曲,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在国内外钢琴界享有盛誉。
这首曲子描绘了湖南浏阳河的壮丽景色,是王建中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的抒发,具有浓郁的中国音乐特色和深刻的艺术内涵。
下面本文将对《浏阳河》进行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
音乐结构方面,整个曲子分为前奏、第一主题、第二主题、尾声四个部分。
前奏部分以柔和的音色和温柔的旋律引出整首曲子的主题,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第一主题部分的旋律流畅优美,旋律的高潮部分给人以强烈的感觉。
第二主题部分的旋律更加宽广,给人以开阔的感觉。
整首曲子以悠扬的旋律和丰富的音响效果展现了浏阳河的宏伟壮丽景色。
这首曲子的节奏特点明显,使得曲子具有了浓厚的民族音乐特色。
在曲子的中段部分,速度开始加快,节奏明朗起来,给人以旋转的感觉,让人感受到浏阳河水流的奔腾激荡。
在尾声部分,速度再次加快,节奏更加明快,给人以欣快活泼的感觉。
整首曲子的节奏变化很灵活,既表现出浏阳河的静谧之美,又展现了其奔流不息的动感。
曲子的和声运用非常丰富。
在主题部分,钢琴的上下音绕梁回环,形成多层次的和声效果。
王建中运用了大量的和弦转换和复调手法,使得整首曲子的和声变化丰富多样,既有清新明亮的音乐画面,又有厚重饱满的音响效果,增强了曲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演奏技巧方面,要完美地演绎这首曲子,钢琴演奏者需要具备技巧多样的表现手法。
要准确把握曲子的节奏感和速度变化,使得节奏明快的地方饱满有力,节奏缓慢的地方柔美细腻。
要注意表现曲子的动态变化,通过轻柔的音色和音量的变化传达曲子所描述的景观和情感。
还需注重细节处理,如音符的延长、连结、弹跳等,使得音乐旋律更加优美流畅。
钢琴演奏者还需注意左右手的协调与平衡,使得每个声部都能得到充分的表达和呈现。
王建中的钢琴作品《浏阳河》不仅描绘了浏阳河的壮美景色,更传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通过对这首曲子的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的探讨,希望能对钢琴演奏者更好地理解和演绎这首曲子,让它的美妙旋律能够更好地传达给观众,引发共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 中 央 乐 团创 作 组 工 作 。 五年后再次回到
上 海 音 乐 学 院作 曲 系任 教 在 此 期 间 创作 了优 秀 的 作 品 . 受 到 社 会和 广 大群 众 的喜 爱。从 1 9 8 8年 开 始 , 他 开 始担 任 上 海 音
3晚 期 钢琴 作 品 概 述 二 十世 纪 八 十 年 代至 今 . 作 者 的 创 作 领 域 更 为 广 泛 .开 始 涉 及 到 艺 术 歌 曲 领 域, 大胆 的对 钢 琴 曲创 作 进 行 现 代 技 法 的 探 索和 实践 从 他 的作 品 中可 以看 到 . 他 是 在 尽 可 能 的追 求 五 声 性 与 现 代 技 法 的
, , ,
关键词 : 钢琴作品
一
创作 时期
创 作 特 点 1 . 早 期 钢 琴 作 品概 述 二 十 世 纪 五 十 年 后 期 至 六 十 年 代 中 期 是 转 型 时期 . 由学 生 到 教 师 的 角 色和 身 份 的 转换 , 使他 的思想 、 事 业 观 念 得 到 重 中迄 今 最 后 一首 改编 曲 . 除 了 以往 所 具 有 的风 格 、 技 法外 。 该 曲最 突 出 的 一 特 点 是
1 9 5 8年 钢 琴 毕 业 后 被 派 到 沈 阳 音 乐 学 院 附中工作 , 1 9 5 9年 重 新 调 回上 海 音 乐 学 院 ,担 任 上 海 音 乐 学 院 附 中 的钢 琴 教 学 .
后 又 在 大 学 部 担 任 指 挥 系 及 民 乐 作 曲理 论 专 业 教 和 声 课 1 9 7 3年 王 建 中 受 殷 承 宗 的 邀请 到北
、Leabharlann 王 建 中的 生 平 及艺 术 生 涯
王 建 中 出 生于 一 个 书 香 门第 的 家 庭 , I 自幼 喜 爱 音 乐 在 母 亲 的 影 响 下较 早 的接 触 了西 方 的音 乐知 识 和 钢 琴 1 9 5 0年 王 建 中 高 中 毕 业 随后 考 入 上 海 音 乐 学 院
2 中期 钢 琴 作 品概 述 二 十 世 纪 七 十 年 代 的 文 革 时 期 是 转
折与成熟期、 高 峰 期 创作 改编 了 大量 的 钢 琴 曲 。 分 别是 : 根据 朝 鲜 歌 剧 《 血海》 主
乐学 院 的 副 院长职 务 在工作 繁忙 之余 . 仍
然坚 持创作 , 并开 始有 意识地 涉及 到艺 术歌 曲领 域 的创 作 1 9 9 4年应 首届北 京 国际钢 琴 比赛 委 员会之 邀请创 作 了钢琴 独奏 曲《 情 景 , 于 2 0 0 0年 获 得 金 钟 奖 金 奖 二 钢 琴 作 品概 述 上海 在 二 十 世 纪 三 十 年 代 . 是 中 国传 统 文 化 和 西 方 现 代 文化 双 重 力 量 影 响 下 的前 沿 阵 地 . 在 这个 自 由开 放 的 国际 大 都 市里 成 长 的王 建 中 ,受 到 来 自不 同 国 家 、 各 种 不 同 的 意 识 形 态 的 影 响 与 感 染 所 以, 在他 的 精 神 领 域 里 面 . 既 有 中 国传 统
( 当 时是 中央 音 乐 学 院 华东 分 院 ) 作曲系 . 后 来 转 入 钢琴 专 业 先 后 师 从 李 翠 贞 、 张 隽伟 及苏 联 专 家 学 习钢 琴 同 时 . 分 别 艮 随 桑 桐 和 陈 铭 志 先 生 学 习和 声 与 复 调 .
说唱音乐特有的、 多 变 的节 奏 韵 律 《 红 旗 渠畔》 是在 1 9 7 6年 与 杨 立 青 合 作 创 作 的 钢琴协奏曲
新洗刷。 在这期间, 他经常下乡. 广 泛 的接
触群众 , 从 中 积 累 了 大量 的创 作 素 材 分
别创作了《 云 南 民歌 五 首 》 f 1 9 5 8年 ) 其 中, 《 云南 民歌 五 首 》 是 根 据 云 南 同名 民歌
改编 的 , 里面 包 含 了大 量 云 南 民族 的 音 乐
素材 , 作 曲 家 以短 小 精 练 的 手 法 . 反 映出 不同民族 、 不同题材 、 不 同 风 格 的 云 南 民 歌 的风 貌 。 《 大理姑娘} 优 美委 婉 《 跟哥> 如 影 随形 , { 猜调》 风趣 活泼 . 《 山歌 》 高 亢
悠长 , 《 龙 灯 调 欢 腾 热 烈 . 这 些 不 同 民 族 音 乐 风 格 、 运 用 不 同 的 西 方 钢 琴 演 奏 技 巧, 给人 们 流 下 了深 刻 的 印 象
浅谈 王建 中钢 琴作 口口
口
■张亚丽 贵州 凯 里 音 乐 学 院
摘要 : 自西 方 的 钢 琴 艺 术 传 入 中国 来 , 历 经 几代 作 曲 家的 辛 勤 努 力 在 各 个 不 同历 史 时期 将 西 方 钢 琴 音 乐的 优 秀精 华 同 中 国 民族 音 乐传 统 相 结 合 , 从 中国 民 族 性 的 音 韵 中提 炼 出精 华 从 传 统 中 演化 出中 国音 乐的 新 语 言 . 创 作 出一 大批 具 有 能与 中 国 民族 风格 和 超 越 传 统 音 乐 范畴 的优 秀 中 国钢 琴作 品 。其 中 王 建 中先 生 就是 其 中做 出卓 越 贡 献 的人 物 之 一
融 合。这 一 时期 的作 品有 : 《 小 奏 呜曲
( 1 9 8 1年 ) 、 钢 琴 组 曲 》 ( 1 9 8 3年 ) 和《 诙 谐 曲》( 1 9 8 5年 )是 创 作 曲 。 1 9 9 4年 应 首
届 北 京 国 际 钢 琴 比 赛 委 员 会 之 邀 请 创 作 了钢 琴 独 奏 曲 《 情景 》 . 于 2 0 0 0年 获 得 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