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鲍照《拟行路难·其四》赏析
鲍照《拟行路难》原文翻译赏析
鲍照《拟行路难》原文翻译赏析鲍照《拟行路难》原文翻译赏析【原作】拟行路难(其四)——(南北朝)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注视】拟行路难:“行路难”,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松山改变其音调,制造新词,流行一时。
鲍照拟作十八首,题为《拟行路难》。
“拟行路难”中的“拟”应为“模仿、模拟”之解,是鲍照模仿原“行路难”的风格而作。
例如:拟作、拟音、拟古等。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诗人以平地倒水,水流方向不一这一自然现象喻人生贵贱不齐。
泻,倾泻。
行叹复坐愁:整天哀叹抱怨(命运之不济)。
举杯断绝歌路难:这句是说《行路难》的歌唱因饮酒而中断。
吞声:声音将要发出又停止。
踯躅(zhízhú):犹豫,徘徊不前。
【古诗今译】将水倾倒在水平地,水会自然地向四处流淌。
人生是即定的,怎么能成天哀叹抱怨呢?想要借喝点酒、唱几句《行路难》来宽慰自己,可是却因举杯饮酒而唱不下去。
人心不是草木石头,怎么会没有感情?然而想说又不能说,还是不说了吧。
【赏析】鲍照(412?-466),字明远,南北朝时期东海(今江苏涟水北)人。
鲍照出身于平民家庭,社会地位卑微,曾做过王府参军,统治集一团一内乱时为乱兵所杀。
后人称他为鲍参军。
鲍照的作品在艺术风格上直接继承了建安传统,俊一逸豪放,奇矫凌厉,对后世李白、岑参、高适、杜甫都有较大影响。
特别是他的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思想内容上,多表现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及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亦有少部分作品描写了边塞战争和征戍生活,被后人视为唐代边塞诗的萌芽。
鲍照诗作今存204首。
其中的《拟行路难》十八首,主要抒发诗人对人生艰难的感慨,表达寒门士人在仕途中的坎坷和痛苦。
也有描写游子和思妇之作,大多感情强烈,语言遒劲,辞藻华丽。
《拟行路难·其四》原文及翻译
《拟行路难·其四》原文及翻译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古诗词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拟行路难·其四》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1《拟行路难·其四》原文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1《拟行路难·其四》原文翻译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人生是既定的,怎幺能成天自怨自哀。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歌唱声因举杯饮酒而中断。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幺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幺。
1《拟行路难·其四》诗歌赏析这首“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篇,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
诗歌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
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
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某种人生哲理。
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
“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
因此说,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
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读者惊疑的气势。
正如清代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
”这种笔法,正好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悲愤抑郁心情。
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
他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去歌呼呐喊,而是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
拟行路难·其四原文翻译及赏析
拟行路难·其四原文翻译及赏析拟行路难·其四原文翻译及赏析诗歌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
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
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拟行路难·其四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南北朝]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译文及注释:译文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各自向不同方向流散。
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走路叹息坐卧惆怅。
喝酒来宽慰自己,因举杯饮酒而中断歌唱《行路难》。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注释“泻水”二句:往平地上倒水,水流方向不一喻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泻,倾,倒。
“举杯”句:这句是说《行路难》的歌唱因饮酒而中断。
吞声:声将发又止。
从“吞声”、“踯躅”、“不敢”见出所忧不是细致的事。
踯躅(zhí zhú):徘徊不前。
举杯断绝歌路难: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
断绝:停止。
断绝:停止赏析:这首“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篇,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
诗歌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
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
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某种人生哲理。
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
“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
因此说,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
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读者惊疑的气势。
正如清代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
”这种笔法,正好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悲愤抑郁心情。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拟行路难其【问题】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拟行路难(其四)》是鲍照的寄寓悲愤之作。
B.诗人用泻水流淌这一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
C.通过“酌酒”“吞声”“踯躅”“不敢”等词,足见作者所忧的是些情感琐事。
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这是本诗的名句,写出了底层人士及千千万万不得志者的内心痛苦。
【参考答案】:C2.对《拟行路难(其四)》解说不正确的是()A.鲍照,字明远,东海人,有作品集《鲍参军集》十卷传世。
B.《拟行路难(其四)》是古乐府诗,鲍照对七言诗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C.“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这是个有名的比喻,水的流向各不相同,带有偶然性,但四面流散却是必然的。
D.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属五言体乐府诗。
【参考答案】:D3.作者前面说“人生亦有命”,似乎他已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事实是否如此?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参考答案】:地,岂是平的?泻水于地,难道不是依照各自高低不同的地势而流向各方吗?一个人的遭际如何,犹如泻水置地,不是也由出身的贵贱、家庭社会地位的高低决定的吗?乍读之下,似乎诗人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其实,他是用反嘲的笔法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
从第二个反问句“心非木石岂无感”可以看出作者的真正意思:哪里是什么人生有命,人的出身贵贱、地位高低,完全是由不合理的社会现实造成的。
4.“泻水”四句作者言不当愁,接着写借酒浇愁。
结合前几句和作者身世经历,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谈谈是什么样的愁?【参考答案】:“泻水”四句言不当愁,接下去写借酒消愁,但满怀的悲愁岂是区区几杯酒能驱散的?“吞声踯躅不敢言”,是说将已经爆发出来的巨大的悲慨吞咽下去。
拟行路难·其四-古诗-赏析
拟行路难·其四-古诗-赏析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1)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2)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3)注释(1)“泻水”二句:往平地上倒水,水流方向不一喻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泻,倾,倒。
(2)“举杯”句:这句是说《行路难》的歌唱因饮酒而中断。
(3)吞声:声将发又止。
从“吞声”、“踯躅”、“不敢”见出所忧不是细致的事。
踯躅:徘徊不前。
举杯断绝歌路难: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
断绝:停止。
译文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歌唱声因举杯饮酒而中断。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创作背景南北朝时期,群雄割据,社会动荡。
当时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而鲍照出身寒微,他虽然渴望能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但却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和世俗偏见的阻碍。
于是常借诗歌来抒发他建功立业的愿望,表现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
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诗歌的独特风格。
[2]赏析这首“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篇,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
诗歌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
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
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某种人生哲理。
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
“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
因此说,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
《拟行路难(第四首)·鲍照》原文与赏析
《拟行路难(第四首)·鲍照》原文与赏析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行路难》属杂曲歌辞,本是汉代乐府民歌,原辞已佚,据《乐府诗集》引《乐府解题》说:“《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
”据《晋书》记载,袁山松曾作《行路难》,“因酣醉纵歌之,听者莫不流涕。
”可见是一种悲愤凄凉之音。
鲍照“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钟嵘《诗品》)。
在那“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门阀制度森严的刘宋时代,出身寒素的鲍照最多不过当当侍郎、县令、中书舍人、参军之类的小官,满腔怀才不遇之情都凝聚在诗作之中。
所以《拟行路难》十八首实际上是一组充满了*** 的愤世嫉俗之作。
陈祚明论鲍诗说:“鲍参军诗,如惊潮怒飞,回澜倒激,堆埼坞屿,荡潏浸泊,微寻曲道,不作安流,而批击所经,时多触阂,然固不足阻其汹涌之势”(转引自许文雨《钟嵘诗品讲疏》)。
这首《拟行路难》最大的艺术特色便是感情上的大起大落,确有“如惊潮怒飞,回澜倒激”之势。
诗篇开头,就用“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的比喻,来说明人生贵贱穷达不一。
《世说新语·文学》曾记载晋代的殷浩与刘尹的一番对话:“殷中军问:‘自然无心于禀受,何以正善人少,恶人多?’诸人莫有言者。
刘尹答曰:‘譬如泻水著地,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
’一时绝叹,以为名通。
”鲍诗的比喻显然是受了刘尹这段话的启发而写出来的。
意思是说,人生的贵贱穷达完全是被偶然性所决定的,人自己是无法控制的。
所以紧接着两句是:“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既然将这一切都归结为命运的安排,还能有什么怨和愁可言呢?沈德潜说:“起手无端而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
若移在中间,犹是恒调”(《古诗源》卷十一)。
开头的比喻的确是突兀而起,我们满以为诗人感情的闸门会大开, *** 会如惊潮怒飞,急流滚滚而下。
谁知三、四两句,立即将感情的急流截住,回澜倒激,强自安慰。
《拟行路难(其四)》赏析
《拟行路难(其四)》赏析泻水置平地①,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②。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③。
【注释】①泻:倾,倒。
②断绝:停止。
这句是说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
③踯躅(zhízhú):徘徊不进。
《拟行路难十八首》作者自己出面直抒胸臆,着重表现诗人在门阀制度压抑下怀才不遇的愤懑与不平。
诗歌开首两句由泻水于地起兴,以水流方向的不一,来喻指人生穷达的各殊。
它从平凡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揭示深刻的哲理,耐人咀嚼,叫人感悟。
次二句承接上文:既然人的贵贱穷达就好比水流的东西南北一样,是命运注定,那又何必烦愁苦怨、长吁短叹呢?表面上,这是叫人们放宽心胸,承认现实,其实内里蕴蓄着无限的酸辛与愤慨。
把社会生活中一切不正常的现象归之于“命”,这本身就包含着无言的控诉。
认了“命”,就应设法自我宽解,而喝酒正是消愁解闷的好办法。
我们的诗人于是斟满美酒,举起杯盏,大口大口地喝将起来,连歌唱《行路难》也暂时中断了,更不用说其余的牢骚和感叹。
“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陡然翻转,用反诘语气强调指出:活着的心灵不同于无知的树木、石块,怎么可能没有感慨不平!简简单单七个字,把前面诸种自宽自解、认命听命的说法一笔抹倒,让久久掩抑在心底的悲愤之情如火山般喷射出来。
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扔下手中的酒杯,横眉怒目,拍案而起,正要面对不公平的命运大声抗辩。
可是,他却轻轻一掉,用“吞声踯躅不敢言”一句收结全诗,硬是将已经爆发出来的巨大的悲慨重又吞咽下去。
“不敢言”三字蕴藏着无穷的含意,表明诗人所悲、所感、所愤激不平的有着重要的社会政治内容;愈是不敢言说,愈见出感愤的深切。
经过诗篇结末两句这样一纵一收、一扬一抑,就把诗人内心悲愤难忍、起伏顿宕的情绪,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
这首诗在音节上有独到之处。
它采用长短相间的杂言体。
杂言诗有个好处,就是能灵活组织句子,便于选择合适的声腔,以配合文情的传递。
拟行路难简析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泻水臵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这首‚泻水臵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篇,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
诗歌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
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
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某种人生哲理。
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
‚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
因此说,这起首两句,通过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
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人惊疑的气势。
正如沈确士(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
‛如此笔法,正好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悲愤抑郁心情。
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
他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去歌呼呐喊,而是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
继而又以‚酌酒以自宽‛来慰藉心态失去的平衡。
然而,‚举杯销愁愁更愁‛,就连借以倾吐心中悲愤的《行路难》歌声,也因‚举杯‛如鲠在喉而‚断绝‛了。
这里诗人有意回避了正面诉说自己的悲哀和苦闷,胸中郁积的块垒,已无法借酒浇除,他便着笔于如何从怅惘中求得解脱,在烦忧中获得宽慰了。
这口吻,这笔调,反倒愈加透露出那深沉浓重的愁苦悲愤的情感,这就造成了一种含蓄不露,蕴藉深厚的艺术效果。
诗的结尾,才吐出真情。
‚心非木石岂无感‛,是呵,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面对社会的黑暗,遭遇人间的不平,岂能无动于衷,无所感慨?应当说,此刻诗人心中的愤懑,已郁积成最大密度,似乎达到了随时都可能爆炸的程度。
高中必背古诗词之《拟行路难·其四》解析
高中必背古诗词之《拟行路难·其四》解析《拟行路难·其四》这首“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篇,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
拟行路难·其四南北朝: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创作背景南北朝时期,群雄割据,社会动荡。
鲍照出身寒微,怀才不遇。
于是常常借诗歌来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表现出了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了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
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了他诗歌的独特风格。
作者简介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
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
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
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
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有《鲍参军集》。
译文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各自向不同方向流散。
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走路叹息坐卧惆怅。
喝酒来宽慰自己,因举杯饮酒而中断歌唱《行路难》。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赏析这首“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篇,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
诗歌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
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
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某种人生哲理。
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
“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
因此说,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赏析(二)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赏析(二)泻水置平地①,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②。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③。
【注释】①泻:倾,倒。
②断绝:停止。
这句是说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
③踯躅(zhízhú):徘徊不进。
《拟行路难十八首》作者自己出面直抒胸臆,着重表现诗人在门阀制度压抑下怀才不遇的愤懑与不平。
诗歌开首两句由泻水于地起兴,以水流方向的不一,来喻指人生穷达的各殊。
它从平凡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揭示深刻的哲理,耐人咀嚼,叫人感悟。
次二句承接上文:既然人的贵贱穷达就好比水流的东西南北一样,是命运注定,那又何必烦愁苦怨、长吁短叹呢?表面上,这是叫人们放宽心胸,承认现实,其实内里蕴蓄着无限的酸辛与愤慨。
把社会生活中一切不正常的现象归之于“命”,这本身就包含着无言的控诉。
认了“命”,就应设法自我宽解,而喝酒正是消愁解闷的好办法。
我们的诗人于是斟满美酒,举起杯盏,大口大口地喝将起来,连歌唱《行路难》也暂时中断了,更不用说其余的牢骚和感叹。
“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陡然翻转,用反诘语气强调指出:活着的心灵不同于无知的树木、石块,怎么可能没有感慨不平!简简单单七个字,把前面诸种自宽自解、认命听命的说法一笔抹倒,让久久掩抑在心底的悲愤之情如火山般喷射出来。
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扔下手中的酒杯,横眉怒目,拍案而起,正要面对不公平的命运大声抗辩。
可是,他却轻轻一掉,用“吞声踯躅不敢言”一句收结全诗,硬是将已经爆发出来的巨大的悲慨重又吞咽下去。
“不敢言”三字蕴藏着无穷的含意,表明诗人所悲、所感、所愤激不平的有着重要的社会政治内容;愈是不敢言说,愈见出感愤的深切。
经过诗篇结末两句这样一纵一收、一扬一抑,就把诗人内心悲愤难忍、起伏顿宕的情绪,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
这首诗在音节上有独到之处。
它采用长短相间的杂言体。
杂言诗有个好处,就是能灵活组织句子,便于选择合适的声腔,以配合文情的传递。
《拟行路难(其四)》赏析
《拟行路难(其四)》赏析泻水置平地①,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②。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③。
【注释】①泻:倾,倒。
②断绝:停止。
这句是说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
③踯躅(zhízhú):徘徊不进。
《拟行路难十八首》作者自己出面直抒胸臆,着重表现诗人在门阀制度压抑下怀才不遇的愤懑与不平。
诗歌开首两句由泻水于地起兴,以水流方向的不一,来喻指人生穷达的各殊。
它从平凡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揭示深刻的哲理,耐人咀嚼,叫人感悟。
次二句承接上文:既然人的贵贱穷达就好比水流的东西南北一样,是命运注定,那又何必烦愁苦怨、长吁短叹呢?表面上,这是叫人们放宽心胸,承认现实,其实内里蕴蓄着无限的酸辛与愤慨。
把社会生活中一切不正常的现象归之于“命”,这本身就包含着无言的控诉。
认了“命”,就应设法自我宽解,而喝酒正是消愁解闷的好办法。
我们的诗人于是斟满美酒,举起杯盏,大口大口地喝将起来,连歌唱《行路难》也暂时中断了,更不用说其余的牢骚和感叹。
“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陡然翻转,用反诘语气强调指出:活着的心灵不同于无知的树木、石块,怎么可能没有感慨不平!简简单单七个字,把前面诸种自宽自解、认命听命的说法一笔抹倒,让久久掩抑在心底的悲愤之情如火山般喷射出来。
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扔下手中的酒杯,横眉怒目,拍案而起,正要面对不公平的命运大声抗辩。
可是,他却轻轻一掉,用“吞声踯躅不敢言”一句收结全诗,硬是将已经爆发出来的巨大的悲慨重又吞咽下去。
“不敢言”三字蕴藏着无穷的含意,表明诗人所悲、所感、所愤激不平的有着重要的社会政治内容;愈是不敢言说,愈见出感愤的深切。
经过诗篇结末两句这样一纵一收、一扬一抑,就把诗人内心悲愤难忍、起伏顿宕的情绪,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
这首诗在音节上有独到之处。
它采用长短相间的杂言体。
杂言诗有个好处,就是能灵活组织句子,便于选择合适的声腔,以配合文情的传递。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1. 谁知道《拟行路难》其四鲍照的翻译及赏析拟行路难·其四创作年代:南北朝时期作者:鲍照作品体裁:乐府诗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作品注释(1)“泻水”二句:往平地上倒水,水流方向不一喻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泻,倾,倒。
(2)“举杯”句:这句是说《行路难》的歌唱因饮酒而中断。
(3)吞声:声将发又止。
从“吞声”、“踯躅”、“不敢”见出所忧不是细致的事。
踯躅:徘徊不前。
[1] 举杯断绝歌路难: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
断绝:停止。
作品译文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歌唱声因举杯饮酒而中断。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作品赏析这首“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篇,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
诗歌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
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
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某种人生哲理。
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
“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
因此说,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
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读者惊疑的气势。
正如清代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
”这种笔法,正好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悲愤抑郁心情。
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
他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去歌呼呐喊,而是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原文+赏析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原文+赏析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1)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2)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3)【注释】(1)“泻水”二句:往平地上倒水,水流方向不一喻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泻,倾,倒。
(2)“举杯”句:这句是说《行路难》的歌唱因饮酒而中断。
(3)吞声:声将发又止。
从“吞声”、“踯躅”、“不敢”见出所忧不是细致的事。
踯躅:徘徊不前。
举杯断绝歌路难: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
断绝:停止。
【译文】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歌唱声因举杯饮酒而中断。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创作背景南北朝时期,群雄割据,社会动荡。
当时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而鲍照出身寒微,他虽然渴望能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但却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和世俗偏见的阻碍。
于是常借歌来抒发他建功立业的愿望,表现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
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诗歌的独特风格。
[2]【赏析】这首“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篇,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
诗歌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
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
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某种人生哲理。
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
“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
因此说,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
《拟行路难》鲍照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拟行路难》鲍照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其一:这首诗描绘了奢华的生活场景,然而时光流逝,青春不再,诗人希望君主能倾听自己的心声,不要被悲伤和思念所困扰。
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古代美好音乐的向往,认为如今已难听闻。
其四:诗人以“泻水置平地”为喻,指出人生的命运各不相同,无法改变。
他主张通过饮酒来宽慰自己,同时表达了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认为即使内心有情感,也不敢轻易表达。
其六: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他认为人生短暂,不能虚度光阴,应该积极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幸福。
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自己遭遇的悲愤。
其七:诗人在诗中描绘了自己的忧愁和苦闷,他跨马出北门,看到松柏荆棘郁樽樽,听到杜鹃的哀鸣,心中感到无比悲伤。
他感叹人生的无常和变化,思考着生死的意义。
其八:诗人以桃花的盛衰为喻,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美好时光的短暂。
他认为人生应该及时行乐,不要过于悲伤和忧愁。
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妻子的思念和对家庭的眷恋。
其十:诗人以蕣华的朝开夕落为喻,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他认为青春易逝,容颜易老,应该珍惜时光,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幸福。
其十一:诗人以枯箨和亡灵为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
他认为人生应该及时行乐,不要过于执着于功名利禄,应该保持高尚的品德和情操。
其十二:诗人以花开花落、季节更替为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他认为自己的命运如同边戍的君主一样,难以捉摸,希望能够得到解脱。
其十三: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游子的思乡之情。
诗人初辞家从军侨,流浪渐冉经三龄,忽有白发素髭生。
他担心自己羁死为鬼客,客思寄灭生空精,每怀旧乡野,念我旧人多悲声。
其十四:诗人以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的老兵为喻,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他认为男儿生世轗轲欲何道,绵忧摧抑起长叹,对社会现实表示不满。
其十五:诗人以柏梁台、阿房宫的兴衰为喻,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他认为人生短暂,应该及时行乐,不要过于执着于功名利禄。
《拟行路难》(其四)赏析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浊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注释:自宽:自我安慰;无感:没有感触;吞声:不敢出声踯躅:徘徊不前的样子释义:就像把水倒在平地上,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的贵贱和穷达也是不一致的,即使是看上去很平坦的的土地,也会有微小的凸起和凹陷,水会受到各种因素向四方流散,人也会受到一些无法把控的因素的影响,人生中一些无法把控的事物,它包含注定的一些因素。
每个人生下来都有既定的命运,难能要因为自己命运不好而时时哀伤叹息吗?举起手中的酒杯,宽慰一下自我,一些无法改变和无法把控的事物,就随着美酒的饮尽,一起消逝吧,用喝酒唱歌的方式来消除心中的块垒吧。
但是酒尽、歌完,漫漫长夜中,不由得又是一阵感慨,“我”才华横溢,文采非凡却无法得到施展,空有一身才华却无人赏识,这样的哀痛,哪能是喝酒唱歌可以消解掉的,“我”的内心并不是没有心的草木之物,对于无法反抗的命运怎么能没有愤懑呢?但是这种愤懑难以言表,只能吞声不言,徘徊不前。
解析:作者鲍照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成“元嘉三大家”。
作者出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该时期注重门第,实行门阀制度,“上品无世族,下品无寒门”是当时的写照,鲍照出身贫寒,空有一身才华,一生郁郁不得志,曾作拟行路难十八首,歌咏人世的种种忧患,寄予悲愤。
第一句:“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叙事之前用“起兴”(比喻、比兴)的手法开头,比喻个人有个人的志向,人世无常,水的流向是由地势造成的,而人的处境,是由门第决定的,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
第二句:“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强加在身上的不公平,你无法反抗,不如就此认命吧,既然无法改变事实,不如改变自身,看开点吧,不要过度忧伤叹息,理智控制情感!第三句:“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诗人不愿唉声叹气,于是举起酒杯自我宽慰,自我开解,用喝酒唱歌的方式来抒发内心的愁绪与不甘。
中学语文:《拟行路难(其四)》赏析
《拟行路难(其四)》赏析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赏析:据《乐府解题》,“行路难”这一乐府题目“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鲍照此诗既明言拟作,则“悲情”实为理解该诗题旨的核心。
“悲”从何来?须看作者鲍照生活的时代和社会。
鲍照(?~466),字明远,一般认为祖籍东海(今山东郯城),南朝刘宋时期文学家,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
但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钟嵘《诗品》),此时,门阀世族在社会的统治地位虽较晋代有所削弱,但他们依然顽强的维护着本阶层在政治上的垄断、经济上的控制和文化上的话语权。
鲍照自称“孤门贱生”(《解褐谢侍郎表》),虽也曾经得到临川王刘义庆赏识,但长期担任的是府中幕僚或永安令和、海虞令、秣陵令、永嘉令等低级官吏,也曾长期赋闲在家,还受到过别人的诬陷。
这种沉于下僚的生活和他在文学艺术才能上的自负形成尖锐的矛盾,所以,他发出了“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拟行路难》其六)的呼喊。
这首诗在书写个人失意上和他的大多数诗歌是一样的,但没有直抒胸臆。
首句“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以水起兴。
泻水置地,各自东西,行于所不得不行,止于其不得不止。
同时兴中有比,人如流水,“穷途运命委皇天”(《拟行路难》其十八),感叹自己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
俗谚曰:“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才华横溢的鲍照有着“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的抱负,但却是“资储无担石”(《松柏篇》),“长叹至天晓,愁苦穷日夕”(《代贫贱愁苦行》)。
这种情感在诗首句之初即已酝酿,但却只是凌空作势,到了笔下化为绕指愁思。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既然人的命运已经由上天安排妥当,自己努力只是徒劳,又何必行叹坐愁,怨天尤人?或许鲍照想到了难封的李广,易老的冯唐……左思《咏史》曾有诗句“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 其四》原文、译文及注释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其四》原文、译文及注释
原文:
拟行路难·其四
南朝宋-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翻译: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歌唱声因举杯饮酒而中断。
心非木石岂无感?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
吞声踯躅不敢言。
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注释:
选自《鲍参军集注》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鲍照(约414—466),字明远,东海(今山东郯城)人,南朝宋文学家。
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名,多写世路艰难和离情别意。
〔自宽〕自我宽慰。
〔举杯断绝歌《路难》〕因举杯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
〔无感〕不为哀乐所动,没有感触。
〔吞声〕不敢出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词鉴赏:鲍照《拟行路难·其四》赏析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译文】
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歌唱声因举杯饮酒而中断。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注释】
泻水二句:往平地上倒水,水流方向不一喻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泻,倾,倒。
举杯句:这句是说《行路难》的歌唱因饮酒而中断。
吞声:声将发又止。
从吞声、踯躅、不敢见出所忧不是细致的事。
踯躅(zh
zh):徘徊不前。
举杯断绝歌路难: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
断绝:停止。
断绝:停止
【创作背景】
南北朝时期,雄割据,社会动荡。
当时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而鲍照出身寒微,他虽然渴望能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但却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和世俗偏见的阻碍。
于是常借诗歌来抒发他建功立业的愿望,表现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
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诗歌的独特风格。
【门阀】
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士族、势族、世家、巨室等。
中国可追溯的门阀最早起源到春秋时期,如晋国六卿中的韩氏、赵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等。
门阀制度是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也是魏晋时期世家大族控制朝政所依附的制度。
直到唐代,门阀制度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形成了中国特点的官僚制度。
【作品赏析】
这首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篇,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
诗歌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
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
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某种人生哲理。
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
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
因此说,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
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读者惊疑的气势。
正如清代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
这种笔法,正好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悲愤抑郁心情。
接下四句,诗人向自己的心态剖白。
他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去歌呼呐喊,而是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
继而又以酌酒以自宽来慰藉心态失去的平衡。
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就连借以倾吐心中悲愤的《行路难》歌声,也因举杯如鲠在喉而断绝了。
这里诗人有意回避了正面诉说自己的悲哀和苦闷,胸中郁积的块垒,已无法借酒浇除,他便着笔于如何从怅惘中求得解脱,在烦忧中获得宽慰。
这种口吻和这笔调,愈加透露出深沉浓重的愁苦悲愤的情感,造成了一种含蓄不露,蕴藉深厚的艺术效果。
诗的结尾,才吐出真情。
心非木石岂无感,人心不是草木,不可能没有感情,诗人面对社会的黑暗,遭遇人间的不平,不可能无动于衷,无所感慨。
写到这里,诗人心中的愤懑,已郁积到最大的密度,达到了随时都可能喷涌的程度。
不尽情宣泄,不放声歌唱,已不足以倾吐满怀的愁苦了。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下面出现的却是一声低沉的哀叹:吞声踯躅不敢言!到了嘴边的呼喊,却突然吞声强忍,踯躅克制住了。
社会政治的黑暗,残酷无情的统治,窒息着人们的灵魂。
社会现实对于寒微士人的压抑,已经到了让诗人敢怒而不敢言、徘徊难进的地步了。
有许许多多像诗人一样出身寒微的人,也只能像他那样忍气吞声,默默地把愤怒和痛苦强咽到肚里,这正是人间极大的不幸。
而这种不幸的根源,已经是尽在言外,表现得很清楚了。
所以,前文中人生亦有命的话题,也只是诗人在忍气吞声和无可奈何之下所倾吐的愤激之词。
这首诗托物寓意,比兴遥深,而又明白晓畅,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艺术境界。
从的表达情感方式来说,全篇构思迂曲婉,蕴藉深厚。
明代王夫之评论此诗说:先破除,后申理,一俯一仰,神情无限。
清代沈德潜评价说:妙在不曾说破。
准确地指明了这首诗的艺术特点。
伴随感情曲折婉的流露,五言、七言诗句错落有致地相互搭配,韵脚由流、愁到难、言的灵活变换,这一切,便自然形成了全诗起伏跌宕的气势格调。
沈得潜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
【简介】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
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
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
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
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有《鲍参军集》。
鲍照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
元嘉期间(424—45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聘为国侍郎。
孝武帝即位后,为大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出任魏陵(今南京市)令,永嘉(今温州市)令,后任朐海王刘于顼的前军参军、迁军刑狱参军,人称鲍参军。
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鲍照26岁,据史载,曾谒见临川王刘义庆,毛遂自荐,但没有得到重视。
他不死心,准备献诗言志。
有人劝阻他说:郎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
鲍照大怒: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可闻者,岂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之后,他终得赏识,获封临川国侍郎。
元嘉二十一年(444年),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
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浚的侍郎。
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任海虞令,迁太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出为秣陵令,永嘉令。
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年),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为前军参军,刑狱参军等职,掌书记之任。
孝武帝死后,太始二年(466年),江州(今九江市)刺史刘子勋称帝,刘子顼响应,后刘于勋败,刘子顼被赐死,鲍照在荆州被乱军杀害。
文帝十一子刘彧杀前废帝刘子业自立,是为明帝。
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刘子勋反对刘彧的斗争。
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害,时为泰始二年。
鲍照有一妹鲍令晖,也善文学。
鲍照创作以诗为主,今存204首。
《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少部分诗描写了边塞战争和征戍生活,为唐代边塞诗的萌芽。
鲍照作品风格俊逸豪放,奇矫凌厉,直接继承了建安传统,对后世李白、岑参、高适、杜甫有较大影响。
艺术形式上,大力学习和写作乐府诗,存80余首,有三言、五言、七言和杂言等多种形式。
五言诗讲究骈俪,圆稳流利,内容丰富,感情饱满。
七言诗变逐句用韵为隔句押韵,并可自由换韵,拓广了七言诗的创作道路。
他的乐府诗突破了传统乐府格律而极富创造,思想深沉含蓄,意境清新幽邃,语言容量大,节奏变化多,辞藻华美流畅,抒情淋漓尽致,并具有民歌特色。
沈德潜曰:明远乐府,如五丁凿山,开人世所未有。
后太白往往效之(《古诗源》卷十一)。
《芜城赋》借广陵在汉代的繁荣和今时的荒凉来抒发怀古之幽情,被视为六朝抒情小赋代表作之一。
散文基本上属于骈文。
《登大雷岸与妹书》,抒情议论融合,文气跌宕,辞藻绚丽,兼有骈散之长。
鲍照的集子有南齐永明年间虞炎奉文惠太子萧长懋之命所编10卷。
现存鲍照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毛斧季校本《鲍氏集》为较早。
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鲍参军集》最为流行。
鲍照集的注释,始于清末的钱振伦,他的注本没有来得及刊行。
近人黄节在钱注基础上作了补注,称《鲍参军诗注》,今人钱仲联作《鲍参军集注》,附有《鲍照年表》。
他的《登大雷岸与妹书》和《梦还乡》赞美了家乡的山水。
今人丁福林、丛玲玲于2012年4月1号出版了《鲍照集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