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色彩的复制原理
平版印刷工复赛理论知识复习考试题

平版印刷工复赛理论知识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一)彩色复制原理、色彩1.CMYK表色法是减色表色模式,遵循色料混合规律。
C、M、Y、K表示印刷中的( B )四种原色。
A.红、绿、蓝、黄 B.青、品红、黄、黑C.中黄、桃红、天蓝、黑 D.深黄、大红、黑、中蓝2.印刷灰平衡是由三原色网点不同的百分比阶调值构成的,其中哪一个原色的百分比阶调值大于其他两个原色的百分比?( B )A.黄 B.青 C.品红3.下列哪种颜色属于三原色之一?( C )A.深红 B.黑色 C.品红 D.天兰4.色光三原色是( A )。
A.红光、绿光、紫兰光 B.红光、黄光、青光C.青光、紫兰光、绿光 D.黄光、绿光、红光5.色料三原色是( B )。
A.黄色、红色、蓝色 B.黄色、品红色、青色C.黑色、红色、绿色 D.黄色、绿色、红色6.在下列的颜色特征中,其中( A )是其最主要的特征。
A.色相 B.明度 C.饱和度 D.灰度7.红光+绿光+蓝光=( B )。
A.青光 B.白光 C.黄光 D.黑光8.色是( A )刺激人的视觉器官后所产生的一种生理感觉。
A.光 B.颜色 C.颜料 D.波长9.印刷中无龟纹的网点是( B )。
A.调幅网点 B.调频网点 C.圆形点 D.链形点10.印刷色彩表示法中用哪种颜色模式表示比较符合人的视觉感受,让人觉得更加直观一些?( D )A. RGBB. CMYKbD. HSB11.色料减色混合中,当青色+黄色+品红色油墨混合后呈现什么色?( A )A.黑色 B.紫色 C.红紫色 D.蓝紫色12.目前平版印刷中使用较普遍的网点是哪种?( C )A.混合加网B.调频网点 C.调幅网点 D.精细加网13.在同一条件下60线/厘米比50线/厘米印刷时网点增大如何?( A )A.多B.一样 C.略少 D.少14. 80线/厘米网点线数适合印刷什么产品?( B )A.招贴画B.画册 C.年画 D.挂历15.圆形网点在哪个阶调印刷中网点增大较小?( C )A.高调 B.高光 C.中间调及中间调以下 D.暗调16.印刷品中图像明度变化和阶调层次变化都是以什么表示的?( A )A.网点大小B.网点形状 C.网点角度 D.网线线数17.当某一颜色与其他颜色叠印时,能够得到较大范围的色相与比较纯的色光,则此颜色特性属哪种?( D )A.强度好B.色差大 C.灰度小 D.效率高18.包装产品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 D )A.造型 B.平面设计 C.版式组合 D.造型、平面设计19.人们对自然界中树叶绿色、天空蓝色等保持稳定色的概念,原因是( B )。
彩色印刷色彩复制原理

彩色印刷色彩复制原理
彩色印刷色彩复制原理是通过组合不同的颜色来实现对原始图像的准
确复制和再现。
彩色印刷通常使用的是四色印刷,也就是CMYK印刷模式。
这种印刷模式使用四个颜色:青色(Cyan)、品红色(Magenta)、黄色(Yellow)和黑色(Black)的混合来生成所有可能的颜色。
在彩色印刷中,红、绿和蓝三种原色组合在一起可以产生各种颜色。
但在印刷中,使用的是颜料而不是光线,所以需要另一种方法来混合颜色。
通过使用减色混合原理,可以实现对图像的准确再现。
CMYK模式中的C、M、Y和K分别代表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
在印刷过程中,首先通过叠加青色和品红色来产生蓝色。
然后通过叠加青
色和黄色来产生绿色。
最后,通过叠加品红色和黄色来产生红色。
通过组
合这些颜色,可以再现几乎所有的颜色。
在印刷过程中,各种颜色的油墨分别涂在印刷网点上。
印刷网点是一
系列微小的点,通过不同的密度来创建不同的颜色。
在网点上的油墨混合
在一起,形成所需的颜色。
此外,印刷时还需考虑到颜料的透明度、颜料的混合性以及不同材料
的特性等因素。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印刷效果。
总的来说,彩色印刷色彩复制原理是通过组合不同颜色的油墨来精确
再现原始图像。
通过使用CMYK模式和印刷网点的技术,可以实现对各种
颜色的精确再现。
同时,印刷时还需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以确保最终
印刷结果的准确性和质量。
第五、六、七章二级调色、节点调色、LUT调色

1D LUT与3DLUT的本质区别就是转换后的色彩空间的RGB三通道是否与转换前 的RGB三通道单独失联,如果单独失联,1D LUT即可适用;如果不单独失联,需 要使用3D LUT。在实际应用中3D LUT被广泛应用。理论上讲,3D LUT可以替代 1D LUT,反过来,1D LUT不能代替3D LUT。
LUT可以从结构上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1D LUT;另一种是3D LUT, 即俗称的一维查找表和三维查找表。两者在结构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应 用的领域也不同,如图所示。
3D LUT主要用于校正数字配光所用的显示器画面与最终胶片影像之间的差距。 理论上讲,如果最终影像仍然在普通显示器上播放,比如,DVD和广播影像,1D LUT完全可以胜任。如果最终影像在数字影院播放,要看使用什么类型的数字放 映机,如果放映机使用DCI标准,理论上讲应该使用3D LUT进行校正,因为DCI标 准采用CIE XYZ色彩空间,并不是RGB色彩空间,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使用ID LUT也 能够使DCI模式的数字放映达到不错的效果;如果不是DCI标准的数字放映机,1D LUT就足够了。
5.7 鹅湖山下调色案例
图 原图
图 调色完成
5.8 季节变换调色案例
原图
调色完成
5.9本章小节
本章讲解了二级调色的基本概念以及二级调色的实际案例。自定义 曲线工具和映射曲线工具为我们的调色工作提供了无限可能和极大方便。 二级调色中的抠像也是极其重要的,达芬奇12.5的抠像叫做“限定器”, 也就是对颜色范围有一定的选择。
四中限定器工具
1、HSL限定器
在很多情况下使用HSL限定器抠像并不能马上获得精确的效果,但是HSL限定 器面板上很多可调控的参数,你可以通过调整这些参数来获得比较精确的选区。
2. PS 印刷品的阶调与色彩复制

用底色去除功能来适当增加各色版的油墨量以得 到合适的中性灰成分,使其颜色构成变化的一种 工艺。即增加深暗调处的基本色量(Y、M、C),
§B-3
青 3 10 6 7 20 13 14 30 23 24 40 32 33 品红 2 黄 2
灰平衡
50 41 42 60 56 58 70 62 64 80 73 75 90 83 85 96 89 91
当各网点比例都能达到灰平衡时就得到了一组三原 色油墨的灰平衡曲线。 从表中来看,实际油墨并不是等量混合形成灰色, 而以不等的量来混合。对于不同的油墨,不同的纸 张这个混合比例会有所不同。在国外的油墨和纸张 都有标准,在各个不同的标准中都有不同的灰平衡, 人们往往直接引用。
原稿输入设备色彩转换色彩转换cmmcmm色彩特性文件色彩特性文件色彩特性文件色彩特性文件色彩连接空色彩连接空间的数据间的数据色彩转换色彩转换显示设备色彩转换色彩转换图像渲染方法图像渲染方法色彩特性文件色彩特性文件输出设备复制品流程图中红色部分的功能由色彩管理系统提供扫描仪扫描仪cmm色彩管理系统色彩管理系统扫描仪色彩特性文件cmm显示器显示器显示器色彩特性文件扫描仪与显示器之间色彩空间的转换显示器显示器cmm色彩管理系统色彩管理系统显示器色彩特性文件cmm打印机打印机打印机色彩特性文件显示器与打印机之间色彩空间的转换三photoshop中的色彩管理photoshop中的色彩管理主要有rgb设置cmyk设置灰度设置和概貌设置等
§B-3
灰平衡
在PhotoShop中,设置分色参数时考虑了油墨和纸 张的组合等条件来确定灰平衡。 【关于油墨和纸张组合】 PhotoShop中,虽然将油墨和纸张组合简称为油墨 颜色(Ink Colors),实际上指的是油墨种类以 及印刷时将要使用的纸张。 不同的油墨和纸张组合有不同的灰平衡关系,将 产生不同的分色结果。PhotoShop中“Ink Colors” 设置项通常采用SWOP(Coated)作为分色的默认 值,它指的是在铜版纸上用符合轮转胶印出版规 格的油墨印刷。在大多数情况下用这一方法可得 到很好的分色结果。
色彩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无 色 彩 系
.
有色彩系
.
三、色彩的混合色 1.三原色
原色又称为基色(无法调配出来的色彩),即用以调配其他色彩 的基本色。 在颜料中,红、黄、蓝为色料三原色 在色光中,红、绿、蓝为色光三原色
.
2.间色 间色是三原色中的两个色以同等比例调和而形成的颜色,如红 色加黄色为橙色,红色加蓝色为紫色,黄色加蓝色为绿色
三、色立体的用途
色立体能使我们更好地掌握色彩的科学性、多样性,使复杂的色彩关系在头 脑中形成立体的概念,为更全面地应用色彩、搭配色彩提供根据。
.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差别只是明度和纯度的不同)
色相变化
.
.
.
.
色相推移
.
色相推移(一)
色相推移(二) .
2、明度 明度指色彩的明亮程度 从色彩类别看 : 无彩色系,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灰色的明度在两者之间 在彩色系,同一色相的色彩种,纯色明度居中,洁色明度高,浊色 明度低
.
.
明度推移(一)
明度推移(二)
3.奥氏纯度阶段表示法 以奥氏明度阶段的垂直轴为边长,做一个三角形,在其顶点配置各色相的
纯色,这个三角形就是奥氏色立体的等色相面,把它分割成28个菱形并各附记号以表 示该色的含白量与含黑量。如纯色pa,p的含白量为3.5%,a的含黑量为11%,所以, 理论上纯色的量就是100-3.5-11=85.5。
.
纯色不断地依明度阶段记号增加白量向白靠拢,增加黑量向黑靠拢,随着黑、 白含量的增加,就形成了纯度阶段的变化。
由于奥氏色立体的纯色都位于等色相三角形的顶点,而各纯色的明度又不相同, 因而等色相面和明度阶段垂直轴相对应的水平线并不表示等明度的色彩关系。
3-印刷色彩复制原理

专业 规范 责任 印样或稿件中的任何色块、渐层、底纹、字体颜色、边框等,都是 由CMYK四色以满版色或各阶调平网互相叠印产生的。
专业 规范 责任
2、网点的作用
1)在印刷效果上担负着色相、明度和饱和度的任务; 2)是感脂斥水的最小单位,是图像传递的基本元素; 3)在颜色合成中是图像颜色、层次和轮廓的组织者。
专业 规范 责任
二、彩色印刷工业的色彩复制原理
彩色图像印刷是以色彩理论为依据,应用最新科学成果,采用工业生产方 式,对原稿进行复制的系统工程。彩色图像原稿的颜色要再现在印刷品上,必 须先经过颜色的分解(分色),再进行颜色的合成(印刷),即彩色印刷过程 可分为色彩的“分解”和“合成”两个阶段。
色彩分解
R图像数据
G图像数据
B图像数据
图像显示
图像修正 RGB XYZ
油墨纸张网点特性 CMYK图像转换
RIP,CTF/CTP.
分色加网记录
处理部分
专业 规范 责任
2、彩色印刷的色彩合成——网点呈色原理
在彩色印刷领域,色彩的复制主要采用依据人们视觉特性和 印刷特点的网点呈色方法。简言之,就是根据减色法呈色原理,通过 单位区域内黄、品红、青三原色油墨的分布,分别调节进入入眼的蓝、 绿、红三原色色光的数量,从而达到混合出理想色光的目的。其中, 控制黄、品红、青版网点的比例,就能够控制吸收蓝、绿、红三原色 色光的多少,从而实现色彩的再现。
色彩合成
专业 规范 责任
1、分色原理
原稿 滤色片 阴图 (负片) 阳图 (正片) 印版 B G R
分色
四色套印
印刷品
专业 规范 责任
(1)互补分色
滤色片及其分光分色原理
红色光 绿色光 蓝色光
色彩的复制原理3

• (2)中调黑版(线性黑版) • ① 中等明暗的彩色稿,消色调层次面积约占一半 时,宜用中调黑版。 • ②黑版阶调可延长至高调,大约在20%阶调处起 用黑版,既能稳定中调灰色的印刷再现,又能增 加暗调层次的浓厚感。 • ③中调黑版在最暗调可增加密度在0.6以上,最大 网点可达80%~95%。 • ④采用中调黑版时,要以短调黑版为基础,对三 原色版作少量的底色去除,以减少三原色网点在 中暗调混合消色调的叠印量。
• (3)全调黑版(长调黑版) • ①中暗调以消色层次为主,黑灰色层次面积达70 %以上时,宜用全调黑版。 • ②从图像的高调起用黑版,能稳定全阶调中性灰 色的印刷再现,并改善暗部四色网点的叠印适性。 • ③全调黑版在暗调可增加密度1.0~1.5,网点面 积可达85%~100。 • ④采用全调黑版时,以短调黑版为基础,作全阶 调和较多量(30%~60%)的底色去除。 • ⑤ 如果纸张、油墨、印刷设备等条件较差,应使 用“底色去除”或“灰成分替代”,由于整个阶 调都存在黑色对彩色油墨的替换,也应使用全调 黑版。
二、黑版生成原理与方法
• 1.黑版生成的原理 • ①在彩色区域无黑版:对于原稿中的纯色 部分不形成黑版,因为其共有油墨量(复 合色)为0。 • ②只有在包含中性灰的区域才生成黑版: 对于非纯色,其复合色不为0 。 • ③黑版量与饱和度相关:若纯色饱和度越 大,黑版量越小;纯色饱和度越低,黑版 量越大。
黑版生成曲线的选定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分 析如下: • ①主体为中性灰的图像(或金属色),当中性 灰(特别是较浅的中性灰)占据画面的重要部 位时,需增加图像的黑版总量即增加灰色成分 的替代范围和替代量,有助于确保在全部颜色 组成中有较多的中性灰,从而稳定中性灰平衡 避免偏色,因此可选用重度黑版生成曲线。 • ②中等明暗的图像。这类图像主要以色彩构成 画面,但同时兼有灰色层次的明暗变化。复制 时既要考虑色彩的还原,又要兼顾灰色层次的 再现,因此黑色替代的范围和替代量不可太多, 可选用中度黑版生成曲线。
2.色彩复制原理和工艺

扫描仪中的感光器件记录原图反射或透射的色光
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变成数字图像信号。色
光的三原色是RGB三原色,所以,色分解的过程
是将从原图反射或透射的色光利用分色滤色镜分 解为RGB三原色的过程。
• 印刷过程是用油墨或色料的原色叠印出色彩。用
CMY三个分量颜色表示法组合而成的颜色集被称
为CMY颜色空间。采集到的由RGB三原色表示的 色彩必须转换为CMY表示的色彩,才能用印刷的 方式输出,在印刷色彩与色度学中称之为RGB颜 色空间到CMY颜色空间的转换。
彩管理系统工作的需求和基础。
不同色空间表示方法的影响
• 由于输出设备的本身特性以及纸张油墨特性等因 素造成的输入色彩信息不能正确再现属于不可控 制的因素。这些正是色彩管理系统针对的待解决 问题。其解决的方法是:在色彩信息传输过程中 涉及的所有设备、材料以及操作影响因素都固定
的前提下,寻找输入颜色空间和输出颜色空间的
的密度值,称为“色相误差”。若没有色相误差,对于原
色油墨利用红绿蓝三色滤色片测得的三个密度值,只有一 个主密度值外,其他两个密度值应该为0。但实际并不是 这样。油墨的色相误差用百分率表示: • • • • 中密度值 –低密度值 色相误差 = —————————— × 100 % 高密度值 –低密度值
• 主观评价法简单易行,不需要各种测色仪器,一 般的人都可以定性地判断出颜色还原效果。对于
色差的评定, 在测色仪出现以前都是由经验丰富
的辨色人员通过目视比较来完成,主观评价是最
原始也是最终评判的方法。但主观评价结果往往
受观看条件、观察者以往的经验、图像类型以及
眼睛疲劳等因素而变化,重复性较差,因此需要
2油墨色彩质量分析印刷品的色彩质量主要是通过油墨的色彩质量体现利用密度测量的方法可以对油墨色彩质量进行分析具体方法是利用彩色密度计测量油墨的红绿蓝三色密度在此基础上美国印刷技术基金会gatf推荐了4个参数来表示油墨的颜色质量特性
第五章色彩管理原理与应用.

第一节 色彩管理的必要性和目标
一、色彩传递过程的多样性与色彩传递误差 颜色信息依赖各种设备、材料和工艺得以呈现,在各种设备、 材料和工艺中“流动”。 ⑴ 印刷出版 ⑵ 包装 ⑶ 多媒体及网络出版 ⑷ 彩色冲印 ⑸ 彩色电视 显然,色彩的传递涉及到各种不同的工艺过程、各种不同特 性的设备和材料。对色彩传递而言,这些工艺、设备和材料 的呈色机理、响应特征、传递属性具师 石艳琴
第五章 色彩管理原理与应用
色彩管理是保证颜色信息在各种色彩相关设备、材料和工艺 上准确传递的一项重要技术,在印刷过程中,它可以保证原 告的颜色信息虽然经过了分色、数字化、屏幕显示、加网、 印刷等一系列工艺过程,在流程的终端始终能最佳地还原流 程起始端的颜色信息。
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的现代色彩管理技术,以色度学、色 彩复制原理为理论基础,又以数学模型建立、数值计算方法 为处理依据,以计算机技术为实现手段,逐步发展成广泛应 用于多种色彩复制和传递领域的重要技术。
计算机图形和图像学 ⑷ 与印刷学的联系
参考书目
1.《色度学》,荆其诚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1979年 2.《印刷色彩学》,周世生编著,印刷工业 出版社,2005年 3.《印刷色彩学》,汪兆良编,上海交通大学出 版社,1994年 4.《印刷色彩学》,刘武辉等编,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4年
最小的副吸收使油墨带有灰度,即油墨中好 像掺入了黑油墨一样.中等程度的副吸收使油墨 带有色偏. ■ 油墨的主密度和副密度
主密度不够,副密度过量.
20世纪80年代,电分机使用。印刷工艺流程 的数据化和规范化控制。
所谓数据化和规范化控制,是指对印刷过 程中各种影响色彩正确还原复制的众多参数, 尽可能在测试后,做到定量控制。密度计使用。
2彩色显示器彩色显示器是一种色彩呈现设备它借助屏幕上微小的由于现代光电探测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以及信息时代日用增长的可视化媒体传播的需求颜色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已不能满足只是定性的表示而要求在更高层次上更准确地解决颜色的定量表示颜色的定量计算颜色的传输颜色的存储和颜色的定量混合等一系列问题
色彩管理技术原理

CIE1931标准色度系统
三刺激值中的Y既代表 亮度(常称亮度因素) 又代表色品; 采用Yxy表色方法完整 地表示颜色的色度特征
CIE1931标准色度系统
CIE1964补充标准色度系统:
是CIE在1964年采用10o视场建立 的色度系统,用以适应大于4o视 场观察面积的颜色测量。
颜色1=颜色2=…=颜色n
色彩管理基本原理
设备相关颜色空间
如果一种颜色表示方法所表示的颜色只 与某一特定的设备相关,这种表示方法 所表示的颜色空间就被称作设备相关颜 色空间。 设备1 C=0 M=100 Y=0
• RGB:扫描仪、照相机、显示器、电 视机
设备2 设备n
• CMYK:打印机、印刷机
……
500 510 520 530 540 550 …… 780
CIE1931标准色度系统
等能光谱色色品坐标的计算:
x xx ~ ~ ~ z y ~ y ~ y z y x ~~ ~ ~ ~ z ~ y z z x ~~ 1 x y CIE1931-XYZ系统的色品图
D50 D75
B 100 C
D50 D55 D65 D75
400
500
600 波长(nm)
700
800
波长(nm)
CIE1931标准色度系统
• 物体色三刺激值与色品坐标的计算 色度坐标的计算是标准光源相对能量分布、样品的光谱反射率 和标准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的乘积
1.2 1 2
相 对 功 率
0 380 波长(nm) 780 CIE标准光源
CIE1931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刺激值: 用假想三原色X(红)Y(绿)Z(蓝) 三原色匹配等能光谱的三刺激值
色彩的基本原理课件

2、环境与光源色
环境色:某一物体反射出一种色光又反射到其他物体上的颜色。
环境色的反光量与环境物体的材质肌理有关。 (表面光滑明亮的玻璃器皿、瓷器、金属器之类的反光量大,对
色光叁原色 (R.G.B) 萤幕显示的色彩是由 RGB(红、绿、蓝)叁种色光所合成 的,我们必须利用减色法来计算混合後的色彩,色光越多 越接近白色。
印刷四原色 (C.M.Y.K) 印刷色彩由CMYK四色油墨产生不同於电子影像,我们利 用加色法,混合叁色最後会得到黑色(K)。
二、色彩混合
1.三原色(三基色) 何谓三原色?就是说三色中的任何一色,都不能用另外两种原色混 合产生,而其他色可由这三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出来,这三个独立 的色称之为三原色(或三基色)。 牛顿用三棱镜将白色阳光分解得到红、橙、黄、绿、青、蓝、紫七 种色光,这七种色光的混合又得白光,因此他认定这七种色光为原 色。 后来物理学家大卫·鲁伯特进一步发现染料原色只是红、黄、蓝三色 ,其他颜色都可以由这三种颜色混合而成的。 1802年生理学家汤麦斯·杨根据人眼的视觉生理特征提出了新的三原 色理论。他认为色光的三原色并非红、黄、蓝,而是红、绿、紫。 他通过物理试验,将红光和绿光混合,这时出现黄光,然后掺入一 定比例的紫光,结果出现了白光。此后,人们才开始认识到色光和 颜料的原色及其混合规律是有区别的。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蓝紫色), 颜料的三原色是红(品红)、黄(柠檬黄)、青(湖蓝)。 色光混合变亮,称之谓加色混合。颜料混合变暗,称之谓减色混合。
一、色彩的属性 1、色相 色相(Hue)是指红、橙、黄、绿、蓝、紫等色彩分野, 而黑、白以及各种灰色是属於无色系的; 色相是色彩的主要特征,表示色彩的种类,但不只是某i种色彩, 同一色相的色彩指色彩种组成彩色成分的三原彩倾向。 (如:紫色、浅紫色、深紫色、灰紫色属于同一色相,™之间的 差别只是明度和纯度的不同)
印刷图像复制基础

网点角度
网点角度是表示网点排列方向的值,指 网点排列线和水平线间的夹角,一般逆 时针方向测得的角度就是该网点排列结 构的网点角度。
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角度的网点套印在 一起时,会产生莫尔条纹。此现象是调 幅网点不可避免的问题。
常用的网点角度
印刷工艺:胶印、凹印的网点扩大较小, 网线数可多;柔性版印刷、丝网印刷的 网点扩大较大,网线数要少。
5.2图像层次的复制
层次或阶调是评价印刷品质量的一个重 要指标,它是对图像的色调和明度二维 变化的总度量。
原稿的标准复制曲线
层次传递的规律
原稿的分色加网曲线
原稿与印刷品的理想层次曲线
原稿的层次
常用的网点角度 0(90) 15 45 75。
四色版的网点角度安排
以人物为主的暖色调原稿
黄 0 品红 45 青 15 黑 75
以冷色调为主的风景原稿
黄 0 青 45 品红 15 黑 75
国画原稿
黄 0 黑 45 品红 15 青 75
加网线数
网线数是指单位长度内的网点数量,常 以lpc(线/cm)或lpi(线/英寸)表示。网 线数的多少决定了网点的密集程度。
网点绝对面积=网线数的倒数网线数的倒数
网点的相对面积
网点的相对面积是指单位面积内接受油墨的面积 所占的百分比。网点相对面积在传统上以成数 表示。
网点的形状
网点形状是油墨点印在纸张上的形状。 常用的有方型网点、圆型网点、链型网 点(菱性网点)等。
网点形状不同,其相同面积的网点的周 长不同,扩大量也就不同。
理论上相同的网点配比的黄、品红和青可达到 灰平衡。实际上黄、品红和青三色要达到灰平衡所 需的网点比例不同,一般的规律是青的网点面积要 大于黄和品红的网点面积,黄和品红的网点面积相 差较小。
《印刷色彩学》课件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印刷色彩将朝着更加数字 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未来印刷色彩将更加多元化和创新化,满足消费者对 个性化、创意化的需求。
THANKS。
印刷品更加经济实惠。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对印刷色彩的影响
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如新型纸张、油 墨等,为印刷色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
可能性。
新技术的应用,如3D打印、虚拟现实 等,使得印刷品不再局限于平面印刷,
而是可以实现立体印刷和动态展示。
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印刷品 的质感和视觉效果,满足消费者对高品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的分类与属性
色彩的分类
原色、间色、复色
色彩的属性
色相、明度、饱和度
色彩的冷暖
冷色、暖色、中性色
色彩的表示方法
RGB模式:红绿蓝三 原色
Lab模式:明度与色 彩差异表示法
CMYK模式:青洋红 黄黑四色印刷
色彩的混合与调配
原色混合
红+绿=黄,蓝+黄=绿,红+蓝=洋红
间色混合
黄+绿=黄绿,绿+洋红=黄绿,洋红+蓝=紫
色彩的再现是指通过印刷技术将 原稿上的色彩转移到承印材料上
,实现色彩的复制和传递。
色彩的再现原理涉及到色光的反 射、吸收和传递等物理光学现象 ,以及油墨的色相、饱和度和明
度等色彩属性。
在印刷过程中,油墨通过印刷压 力的作用转移到承印材料上,形 成一定的墨迹,从而实现色彩的
再现。
印刷色彩的传递原理
印刷色彩的传递是指印刷品上色彩信 息的传递和表达方式。
印刷色彩学的重要性
05-彩色印刷复制2

Y K M
1
1
棕色
说明:
1. 黑墨具有更大的作用范围。常规印刷中黑墨只
起补偿暗调部分密度不足和稳定灰平衡的作用, 称为骨架黑版(或轮廓黑版)。但黑墨实际能再 现的视觉可分辨梯级均大于其他各色油墨能再现 的梯级,因此尽可能引入更多的黑墨有利于扩大
色彩再现的空间和层次。
2.应保证替代前后视觉效果的一致性。
5.4
底色去除(UCR)灰色成分替代(GCR)
一、颜色的三维空间属性
任何一种色彩,只要知道了表示该色彩特
征的三个独立的分量,则该色彩就唯一地确定
了。也就是说,对任意色彩C可以用三个独立 的特征参数来确定,写成数学形式为: C = f(H,V,C) 或 或 C = f(X,Y,Z) C = f(L*,a*,b*)
于图像中的各种色相的彩色成分,仍然是靠彩色油墨
来完成。因此,在印刷图像上的任何部位,最多仅有 两个彩色油墨与黑墨存在。
但是:黑墨不能单独胜任图像暗部的要求,必须在非
彩色成分的图像暗部,加入彩色油墨来衬托。这种通 过加入黄、品红和青墨量来使非彩色成分密度增加的 工 艺 方 法 , 称 为 “ 底 色 增 益 ” ( Under Color Addition,UCA)。
C = f(Y,M,C)
C = f(Y,M,K) C = f(Y,K,C) C=f(K,Y,M)
从色彩学理论可知:黑色可以作为描述 颜色的三个特征参数之一而存在,而黑
色与黄、品红、青三原色组合,则是线
性无关的。
结论:
1.在彩色印刷中,尽管使用了YMCK四种油墨, 而色彩的三维空间属性仍然不变。
30﹪~40﹪。
2.去除范围可在整个原稿阶调上调节;如图所示
平版印刷工理论知识复习题

2018平版印刷工理论知识复习题单选题:130道(一)色彩、彩色复制原理1.按色光加色法混合规律使红光、绿光相混合显示( )。
A.青色B.白色C.黄色D.品红色. C2.饱和度是指颜色的什么。
()A.纯度 B。
灰度 C.黑度 D.色偏度 A3.明度与纯度的关系中,若想纯度最大,明度必须符合下列。
()A.最大B.最小C.较大D.适中 D4.三原色油墨是( )。
DA.红、黄、蓝 B.红、绿、蓝 C.射光蓝D.黄、品红、青5.印刷工作人员最为熟悉的色彩模式是哪种。
()A. RGBB. LAB C .CMYK D .HSB C6.色光三原色是( )。
A.红、绿、蓝 B.红、黄、蓝 C.黄、品、青 D.红、黄、绿A7.颜色的三属性是( )。
CA.色度、明度、饱和度 B.色相、密度、饱和度C.色相、明度、饱和度 D.色相、明度、着色力8.胶印中( )是用来传递色彩的基本单元。
CA.油墨B.分色片C.网点D.印版9.色别的深浅反映在网点的( )上。
A.百分比B.形状C.角度D.线数10.白光是由什么光相加而成的。
()DA、绿光+蓝光B、红光+蓝光C、红光+绿光D、红光+绿光+蓝光11.青墨与品红墨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得到的是( )。
A.蓝墨B.绿墨C.大红墨D.桔红 A(二)印刷工艺原理12.目前多色印刷多采用( )色序。
AA.黑青品黄 B.黄品青黑 C.品青黄黑 D.青黄品黑13.电解质润湿液中所含物质基本上是何种。
( )A.表面活性物质B.非表面活性物质C.能降低导电率的物质D.能降低表面张力的物质 B14.润湿液PH控制在下列什么范围。
( )A.3左右B.4左右C.5左右D.6左右 C15.调幅网点的大小是用什么表示的。
( )A.网点覆盖率B.网点形状C.网点角度D.网点线数A16.调频网点表现不同色调层次主要通过什么表示的。
( )A.网点大小B.网点角度C.网点线数D.网点疏密 D17.网点线数越高,图像层次显示出何种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样道理,若要减少品红版色量,可以先用红滤色片制作 一张青版阴片,然后将它与原稿相蒙合,进行品红版分色.
四、校色蒙版方程
•
C = fC(DR,DG,DB)
•
M = fM(DR,DG,DB)
•
Y = fY(DR,DG,DB)
• 式中: C、M、Y——分别为复制中所需青、品红、黄油墨量;
•
DR、DG、DB ——分别为原稿上某处在红、绿、蓝滤色片
0.00 0.24 0.00 0.63 1.50 1.50
• 由此可见,每种油墨除了具有所需要的基 本密度外,或多或少地有补偿密度,这是
因为三种油墨中的每一种都呈现两种不需
要的补偿吸收,则产生六种不同的补偿密
度,故在理论上需要六种密度不同的校色
蒙版来消除这六种补偿吸收。而在实际工 作中,当补偿密度在基本密度的10﹪以下 时,可以放弃蒙版,防止蒙版过量产生不 良影响。
实际的分色效果如图中A所示。在品红阳片上出现 了青色调,在黄阳片上出现了品红色调,如图中B。
• 为了纠正色差,采用蒙版的方法,用青阴片制作出 淡色调的青阳片,如图中C,将它蒙合在品红阴片 上,如图中D所示,则增加了青色部位的密度,起 到了压低相反色调的作用,得到了校正色差以后的 品红阴片,如图中E。
• 黄 墨(Y): 完全吸收 400~500nm
•
完全反射 500~700nm
• 而实际使用油墨的吸收性能曲线如图所示:实际油墨仅 能反射应该反射的色光中的一部分和吸收应该吸收的 色光中的一部分,其反射率和吸收率均达不到理想值。 青墨中含多量的品红及少量的黄色,品红墨中含有多 量的黄及少量的青色,黄色墨中含有少量的青及少量 的品红,因此
3.感光软片的色误差
• 理想的分色软片,应该在全部可见光谱范围内有相同 的响应特性,其感光曲线如图a所示。在分色时,通常 采用全色片,其光谱响应特性如图b所示,感光范围为 330~700nm,基本上包括了全部可见光的波长范围。 但是对绿光响应稍 差,
而对红光的响应比较
灵敏,因此分色时会
造成颜色误差。
二、印刷过程中的色误差
• 1.彩色油墨产生的色误差
• 纸张和油墨的特性是影响色彩再现效果的主要因素。
• 理想油墨的吸收性能应该为:
• 青 墨(C):完全吸收 600~700nm
•
完全反射 400~600nm
• 品红墨(M):完全吸收 500~600nm
•
完全反射 400~500nm, 600~700nm
第五章 色彩复制原理
第一节 色彩的分解与合成
一、色彩的分解
色彩的分解也就是印刷中常讲的分色,指 的是将原稿上的各种颜色分解为黄、品红、青、 黑四种原色颜色;在电脑印刷设计或平面设计 图像类软件中,分色工作就是将扫描图像或其 它来源的图像的色彩模式转换为CMYK模式。
彩色色标原稿的分色过程
原稿D
白 青 品红 黄 蓝紫 绿 红 黑
• ②三原色网点叠合,只要油墨的色调准确,其合成 的色调就接近于黑色。但三原色网点并列时,不能 形成白色,而只能生成浓淡不同的灰色调,这是因 为在白纸上,三原色网点都不同程度地按比例吸收 了三种原色光的结果。
• 3. 彩色油墨的混合
• 彩色油墨的调色原理是利用减色法呈色原理,用不 同比例的三原色油墨,调配出自然界中的一切色调。
• ﹡对整体图像和局部图像而言,蒙片的 反差直接影响到成品的层次再现性。
滤色片
红
A 分色阴片
B 分色阳片
C 蒙片
青
品红 黄 青
绿
蓝紫
品红
黄
D 本片与蒙片相叠合
E 修正后阳片
品红版用 图4-—7 蒙版纠正滤色片色差原理示意图
黄版用
二、蒙版对滤色片所造成色差的纠
• 若正用青、品红、黄色色标作为原稿,用滤色片分色,
• 同样,用品红阴片制作出淡调的品红阳片,将它蒙 合在黄阳片上,可以得到校正色差以后的黄阳片。
三、蒙版对三原色油墨色相的校正
•
三原色油墨呈现色彩的理论完全是在理想基础上构成
的,实际上只有黄版油黑接近于理想,而青版油墨中混有
红墨成份,品红版油墨里混有黄墨成份。因此,品红版油
墨的缺陷必须通过修正黄版色量来修正;青版油墨的缺陷
2.滤色片色误差
• 理想的滤色片必须是能完整地吸收可见光谱两个色 光区域中的色光,透过另一个色光区域内的色光。 如图a所示.
• 理想的滤色片的分光特性应该为: • 蓝滤色片(B): 完全透过 400~500nm
完全吸收 500~700 nm • 绿滤色片(G): 完全透过 500~600nm
完全吸收 400~500nm,600~700nm • 红滤色片(R): 完全透过 600~700nm
2. 网点的并列
网点的并列呈色多发生在印品 的亮调部分,由于网点比较 小,彼此并列排列。这样白光 分别照到每一个独立的网点 上,经吸收补色光,反射本 色光,然后进行加色混合, 形成相应的颜色。由于网点 小,故颜色的明度、饱和度 均大于叠合处,形成亮调部分。
• 注意:①不论网点是叠合还是并列,其呈色过程本质 上是一致的。在印品上通过网点并列或叠合可以再 现出原稿的颜色、轮廓、层次,实现原稿的复制。
3.纸张产生色误差
• 理想的纸张应该能完全反射可见光谱的范围。但实际 上,纸张的白度不足,就好像在各色油墨中加了少量 的黑墨。因此,不同白度的纸张,呈现颜色的鲜艳程 度也是不同的。
• 吸收性大的纸张,印迹不能在纸面形成厚实的墨层, 连接料过量地渗入纸内,使印迹干瘪,毛细孔大的纸 张会使油墨中的颜料、连接料一起渗入纸内,会使色 彩的饱和度受到损失。
•
下测得的密度。
• 公D即B式复)说制,明品通:上过当相复输应制入点系原的统稿颜得上色到某与相一原应点稿点的上的密一C度致、值,M(则、D说YR,的明D油复G墨制,量是,
成功的。利用输入与输出值,通过数学模型,即可得到
fC,fM,fY函数关系的确切表达式。
• 三色版的蒙版校色方程为:
•
Dc′=a11Dc-a12 Dm-a13 Dy
欧洲色标密度值(16539)DIN
印刷油墨
密度测量值
红滤色片 绿滤色片 蓝滤色片
青 理想的标准密度
现实的实际密度
品 理想的标准密度 红 现实的实际密度 黄 理想的标准密度
现实的实际密度
1.50 1.50 0.00 0.12 0.00 0.05
0.00 0.51 1.50 1.50 0.00 0.12
必须通过修正品红版色量来校正,起到相互掩盖多余色量
的作用,以校正原色油墨的色相。
• ﹡要减少黄版色量先用绿滤色片制作一张品红版阴片,将 品红版阴片与原稿相蒙合,进行黄版分色。由于品红版阴 片上色量多的部分密度被压低了,故蒙合在原稿上分黄版 时,品红版色量多的部分透过的光量也增多,则制成的黄 版阴片,品红色量多的部分密度增加。其结果恰似与品红 版叠合在一起,印刷出来的黄版色量将减少。
• 若用这样的油
• 墨去再现原稿
• 的话,整体颜
• 色就会偏红或
• 混浊。
2.印刷油墨的密度值
• 为了衡量由于油墨及滤色片等引起的光 谱吸收性缺陷的大小通常要测量复制品 上的色密度。表6-1列出了具有代表性的 欧洲色标的密度值,并将印刷油墨理想 的标准密度和在分色片下需要校正的实 际密度列出来,以便加以比较。
4.光电转换系统的色误差
• 扫描仪和电分机在分色时,分色结果并不直接反应在 感光软片上,而是先借助于光电转换元件CCD或光电 倍增管,把光信号转换为模拟分色密度的电压值。理 想的CCD或光电倍增管的光谱响应最好是能包括全部 可见光谱,并且在此范围内应是平直的。实际上, CCD或光电信增管电流光谱响应,比全部可见光谱范 围要窄。而且各种不同类型的CCD或光电倍增管的光 谱响应范围也不完全相同,对光电倍增管而言,红灵 敏度要低些。为了弥补光电倍增管光谱响应上的缺陷, 对不同的分色版要选用不同光谱响应的光电倍增管。 如青通道,尽可能选择红光灵敏度高些的光电倍增管, 而对蓝、绿光灵敏度,只要能适当兼顾即可。这样就 可以弥补由于光电倍增管光谱响应的缺陷所造成的分 色误差。
第二节 色差的产生
彩色复制过程是色分解、色传递、色组合的过程。在复 制过程中始终伴随色误差的产生。
一、 分色过程中的色误差
1.光源光谱的色误差 照明光源不同,其光源组成成分不同,物体所呈现的颜 色也就不同。只有用含有各种可见光谱成分的白光照射物体, 才能呈现出物体的真正固有的颜色。因此,在分色时,理想 的光源是有全部可见光谱的太阳光。
•
• 所以在复制过程中必须将这两种主要误差消除, 才能保证色彩复制的正确,当然还应综合考虑 分色制版及印刷过程中的其他影响因素。
• 通过校色蒙版法加以修正。 蒙版的方法很 多,有校正色量的加色或减色蒙版,去除过多 底色的底色去除蒙版,还有压缩密度反差的蒙 版等,应按照原稿的种类、修正要求,合理地 使用蒙版,以便获得良好的复制效果。
完全吸收 400~600nm
• 实际滤色片的滤色效果如图b所示. • 从图可以得出:蓝滤色片 • 的透过率只有50%~55%, • 绿滤色片的透过率仅有 • 60%~65%,红滤色片的 • 透过率最高,约为70%~ • 80%。两种色光的曲线也 • 有重叠之处,这将使分色 • 片上不应产生密度的地方 • 也有一定的密度,引起基 • 本色不足。
实际生产中,分色设备一般都采用人造光源。如果分色 时所用的光源色温偏低;光谱分布不理想,偏色等都会改变 原稿的色彩,造成分色片产生误差。例如用偏黄色的光源照 明原稿进行分色时,就会造成黄版中的品红和青色部分的黄 色过量。因此,分色制版时,光源的选择是很重要的。目前, 常用的光源有氖灯、碳弧灯、高压汞灯等。
阴图 A1 (负片)
阳图
A2
(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