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专题解读:本专题主要复习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巩固、发展、强化直至衰亡的演变过程,是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的重量级专题,在中考中很大的比例。主要有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演变;中央机构的演变;地方机构的演变等。
考点点击:西周的分封制;法家韩非子的思想观点;秦朝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措施;唐太宗改革政治的措施;元朝的行省制度;明清中央集权强化的措施;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等。
一、早期政治制度
1)禅让制: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尧、舜、禹)。2)王位世袭制:夏朝(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3)分封制:为巩固统治,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从而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但后期由于地方势力过大,威胁了中央集权。(主要封国:齐、鲁、燕、卫、晋、宋等)
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含义:专制主义是指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是指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演变过程:战国形成,秦朝确立,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元朝发展,明清强化。)
(一)皇帝制度(特点: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1)规定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呼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
2)规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3)影响:皇帝制度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自秦至清末,延续了2100多年。
(二)中央制度的发展
1)秦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公”下设“九卿”。
2)隋文帝首创三省六部制,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了三省的职权。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机构,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三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负责各项行政事务。
3)元世祖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4)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三省制度结束后,设立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步形成内阁制度。
5)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保留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凡军国大事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雍正时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负责笔录后加以传达执行,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君主专制制度走向顶峰。
6)1861年,清朝设立总理衙门主管外交、通商及其它洋务事宜,地位高于六部,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1901年按《辛丑条约》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三)地方官制的演变
1)西周开始实施分封制。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
2)战国时期,商鞅“废分封,行县制”。
3)秦统一全国后,郡县制在地方普遍推广,分封制被废除,奠定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础;
4)西汉初年的地方统治体制是“郡国并行制”,通过汉武帝的“推恩令”,“郡国并行”之制名存实亡,地方行政制度复归为郡县制。
5)隋朝时期,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两级管理。唐朝时期合并州县。
6)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后来发展成为地方行政区的名称,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今天省区的规模,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设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事务,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与琉球(今台湾)
7)清朝确立对西藏宗教领袖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和驻藏大臣制度,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拓展】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与作用。
1)特点:郡县制的发展过程中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存在。历代统治者总是采取调整地方结构和限制地方权力的措施以加强集权统治,地方行政受到多方面限制,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
2)作用:我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组织系统庞大,结构严密,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治安秩序和巩固边疆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的发展。
【提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趋势及作用
1.演变趋势:
1)不断改革中央行政结构,不断地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明朝废除丞相,使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基本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局面。
2)不断改革地方行政结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基本上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存在的条件。在元明清三朝,再没有出现过国家大分裂。
3)对人们思想的控制日益加强,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和清朝的文字狱就是典型的表现。
2.积极作用:
1)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2)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
3.消极影响:
1)君主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2)在思想方面独尊儒术箝制了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可悲局面。
3)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封建社会前期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后期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阻碍了中国迈向近代社会的进程。)
三、科举制度
(一).科举制产生的背景
1)历史背景:士族门阀衰落,庶族地主兴起;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已经无法继续。
2)社会原因:隋唐国家统一,为革新政治、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科举制。
(二).科举制的形成与发展
1.科举制的形成:
1)隋文帝即位后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2)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科举制的发展—隋唐
1)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2)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3)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3.科举制度的僵化—明朝的八股取士
1)科举仅从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文体严格规定为八个部分,即“八股文”。
2)八股文的影响:
a.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使培养出来的人成为顺从皇帝的奴仆;
b.使读书人为了做官,拼命诵读四书五经,追求八股文死板的作文形式
c.使科举考试规范化、标准化。
4.科举制度的废除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1300多年。)
(三).科举制的作用和意义
1.积极影响:
1)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实施,使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有利于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选官方面的腐败,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2)科举考试,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加政权。有利于统治阶级笼络人才,缓和矛盾,扩大统治阶级的基础。
3)科举制度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推动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2.消极影响:
明清时实行八股取士,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压抑了科技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四).科举制的实质:科举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选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