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比较与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比较与评价
历史人物是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在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有重大影响的人物;
二是在历史上起过一定作用、有一定影响的人物;
三是一般性人物。
历史事件是构成历史的基础,人类历史可以说是由无数大大小小前后相连的历史事件组成,它由六个要素组成:时间、地点、人物、背景、过程、影响。学好历史人物才能把历史学活,学好历史事件是历史学习的关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新大纲)要求:“在初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物、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而比较能力是归纳、概括、综合、评价等更高的思维能力。的基础。对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进行比较,最便于对历史的深刻理解。此种比较,即是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从各角度、各种联系上通过辨别分析,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寻求其规律。在历史测试的四种题型中,几乎每一种题型都涉及到比较能力,尤其是选择题、材料题和问答题。因此,学会科学的比较方法,掌握一定的比较技能,显得十分必要。一般说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比较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着手:
一、把性质相同而特点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
如199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点表现在……”即是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比较具体问题的能力。
二、把性质相同而在不同历史阶段又紧密联系的历史事件加以综台比较,找出它的发展线
索。
如对中国近代史上几个重要的不平等条约进行综合比较,既可以鉴别它们之间的不同特点,又可以认识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的过程。2000年高考全国文综卷“科举制”题:“隋唐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科举制在1905年被废除的主要原因是……”也是此种类型的综合比较。
三、把同类历史事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进行比较。
如世界近代史上的工人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9世纪70年代前后就具有不同的特点。19世纪上半期,即工场手工业时期以及工业革命刚刚兴起的一段时间内,资产阶级一般以剥削绝对剩余价值为主,采用各种残暴手段如加重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压低工资、雇用童工、女工或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工人生活困苦,反抗情绪激烈,工人运动因此带有自发性、政治斗争、暴力斗争的特点。巴黎公社之后到1905年俄国革命之前这一时期,因工业革命迅速向欧洲大陆扩展,特别是1870年后又有新能源、新机器、新产品及电讯设备方面的一系列新发明运用于工业,这使资产阶级开始逐渐转向剥削相对剩余价值为主,更重视用发展技术、改进机器装备等手段来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在资产阶级所获得利润增加的同时,工人状况明显改善,阶级矛盾也有所缓和,各国工人基本上有了选举、集会、结让等民主权利,这一时期工人运动以经济斗争、合法斗争为主,并加强了组织性。
四、把性质相似或相同,而所起的历史作用不同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比较。
如中国古代史上重要的改革:如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等。应仔细比较;在区别联系中加深理解和认识。
五、把某些表现相同而性质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认清其不同实质。
如2000年高考全国卷“郑和下西洋”题,主要考查比较、分析、评价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要求从目的与性质、历史影响比较郑和下西洋与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的远航,并进而分析明清时期我国远洋航海事业与西方相比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
新大纲要求:“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要掌握好评价的尺度、角度和信度。因此,须注意四个方面:
一、立场正确。要站在人民的立场、爱国的立场、社会进步的立场、国际主义立场和改革探
索的立场上看习题。
二、标准明确。要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看它是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
社会的进步。
三、观点鲜明。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时势造英雄”和“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这两个基本观点。任何伟人都是时代的产物。历史人物的活动都是紧紧依靠
人民群众而不能脱离人民群众。杰出人物只有代表人民群众利益和愿望才能
有所作为,违背了人民的愿望就要被时代所抛弃。如秦始皇,之所以给他重
要的历史地位,主要因为他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
封建国家,既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客观上又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四、方法得当,客观公正。要全面地具体地分析和评价,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紧持用联
系、发展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防止简单化、片面性和绝对化。要掌握评
价的信度,对历史人物、事件的功过是非、高低褒贬,要恰如其分,公正准
确。既不要苛求,也不要溢美。要注意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局部和全局、
现象和本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