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某航站楼暖通系统与控制概述

合集下载

暖通系统组成及原理

暖通系统组成及原理

暖通系统组成及原理
暖通系统是指以提供人们舒适环境为目的,采用空调、暖气、送风、通风和空气净化等技术综合而成的系统。

暖通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空调、暖气、送风、通风和空气净化等技术,以及管线、风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等设备,使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污染物浓度和细菌等指标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达到舒适、健康的目的。

暖通系统的组成主要有:空调,暖气,送风,通风和空气净化等设备,管道,风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等。

空调是暖通系统的主要设备,其原理是利用冷凝器将空气中的热量转移出去,从而降低室内温度。

暖气则采用辐射原理,通过放射热量,使室内温度升高。

送风设备的作用是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室内,保证室内空气新鲜。

通风设备则采用排气方式,将室内空气排出,以换新鲜空气。

空气净化设备则是利用除尘、抗菌、除臭等技术,净化室内空气。

暖通系统的管线以及其他设备则是对空调、暖气、送风、通风和空气净化等设备进行连接和调节,以达到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要求。

其中,管线将空调、暖气、送风等设备连接起来,风机则提供空调、暖气、送风等设备所需要的动力,而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则是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的关键设备。

暖通系统是以提供室内舒适环境为目的,采用空调、暖气、送风、通风和空气净化等技术综合而成的系统,由空调、暖气、送风、通风和空气净化等设备,以及管线、风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等设备组成,基于原理的利用,使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污染物浓度和细菌等指标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达到舒适、健康的目的。

暖通空调控制系统综述

暖通空调控制系统综述

暖通空调控制系统综述摘要:随着暖通空调日益普及,暖通空调系统的能量消耗占整个建筑耗电量的50%以上,但目前绝大多数空调处在低效运行,能源浪费严重。

本文介绍暖通空调整体工艺和供水系统,并对暖通空调控制系统设计进行了探讨。

1.系统主要设备1.1中央监控子系统。

工业控制机:CONTEC工控机以及EPSON LQ—1600K 打印机。

1.2DDC控制器。

DDC作为现代BAS的标志之一,是以微型处理器为基础的计算机遥控处理单元,是实现BAS分散采集、分散控制最主要的单元。

DDC 设置于现场,接收传感元件的模拟量信号(AI)或数字量信号(DI),并且输出模拟量信号(AO)或数字量信号(DO)给执行机构。

模拟量包括温度、湿度、压力、流量、液位、电流、电压等参数,应为4~200 mA或0~10 V等直流标准电信号。

数字量包括状态信号和故障报警信号等,应为无源接点信号。

1.3数字输入/输出单元。

数字输入/输出单元(DPU)为模块化控制器提供一个实现远距离监控的经济有效的方法。

其主要性能如下:①通信标准RS232/485。

②容量12路数字输入(干触点)。

③容量12路数字输出(干触点)。

④触点容量为交流10 mA 6V到1A 250V。

2系统主要性能指标及功能2.1监控计算机系统主要以动态图形的方式,对整个系统中的设备及机组监视,对现场冷热源泵站、空压机站的自控子系统和联合厂房空调子系统进行综合管理,协调控制、记录及统计有关数据、打印事件报表、自动检测故障报警。

2.2冷热源泵站及空压机站子系统主要完成以下控制:①对三台溴化锂冷水机组实时控制:按时间程序,自动起/停。

②对溴化锂冷水机组起动/停止顺序控制:根据工艺或设备要求对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实施按顺序联锁起/停。

③节能及优化起/停控制:根据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差及回水流量计算出实际冷负荷,来确定冷水机组起动的台数。

④压差控制:设于供、回水管间的旁通阀,当机组运行后,根据供、回水压差自动调节阀门的开度,保持供、回水压差平衡。

中小型航站楼的暖通设计研究

中小型航站楼的暖通设计研究

中小型航站楼的暖通设计研究[摘要] 中小型航站楼采用暖通设计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极大满足了航站楼的使用功能要求,本文通过解析中小型航站楼的工程概况与设备使用要求,具体分析了航站楼暖通设计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空调送风设计、空调冷热源、空调送风设计、能量自动控制、空调水系统、系统等,以供参考之用。

[关键词] 暖通设计航站楼节能措施前言中小型航站楼主要包括航站主楼、连接廊以及登机廊等,不仅要满足机场工作人员、旅客等舒适性与使用功能性能的需要,并且要维持系统配套的功能性设施正常运行。

布置出租性质的商业摊位、娱乐餐饮以及快捷客房,集多种功能于一体,还具备现代游览参观价值。

对此,航站楼暖通设计对其运行使用产生了重要影响,设计人员应结合多种因素进行科学研究。

一、空调送风设计1. 公用区域的空调送风设计由于航站楼的公用区域的空间较大,因此一般选择立式、卧式空调箱组合布置。

空调箱具有过滤段、换热器等功能段,其送风设计如下。

(1)在航站主楼行李提取大厅,布置卧式空调箱顶回顶送。

因为行李提取大厅的建筑标高通常均要高于8m,为控制气流发生短路,设计人员可选择旋流式风口来加大送风距离。

(2)设计人员在航站主楼出发大厅布置立式空调箱侧回侧送,在办公区域、办票区域、商业区域等进行侧面设置。

采用了大量大的球体来调整远程喷口,从而确保送风平稳性、均匀性。

(3)在航站主楼内通常布置组合式空调箱,并控制送风设计范围。

在航站楼的机房内,集中布置所有的空气理机组,统一选择立式空调箱进行侧回侧送。

对公共通道内的VIP 房、公务员舱等特殊房间,则选择顶回顶送方式。

通过散流器进行送风,在顶棚布置条缝型回风方式来满足装修的送风要求。

2. 其他区域送风设计在航站楼主楼以及长廊均布置一定数量的办公区域,这些办公区域一般选择新风系统与风机盘管组合的送风方式,风机盘管一般需要配备温控装置与风速开关。

对具有特殊功能要求的区域,如行李控制系统机房、弱电机房等,一般布置具有独立控制的空调机组。

暖通控制原理

暖通控制原理

暖通控制原理
暖通控制原理是指通过控制系统对建筑物的供暖、通风、空调等系统进行自动化操作和调节的方法。

该原理是基于传感器采集环境参数、控制设备执行操作,并根据设定的条件和算法进行判断和调整。

在供暖系统中,暖通控制原理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传感器检测环境参数,如室温、室外温度、湿度等。

2. 控制器接收传感器信号,判断是否需要调节供暖设备。

3. 若需要调节供暖设备,则控制器发送信号给执行器(如阀门、泵等),调节温水流量或供暖设备动力状态。

4. 供暖设备执行相应操作,如打开或关闭阀门、调节风机转速等。

5. 过程中再次检测环境参数,确保达到设定的温度要求。

6. 若环境参数仍未达到设定要求,则反馈信息给控制器,进行进一步调节操作。

通风和空调系统的控制原理基本类似,不同之处在于传感器参数不同,控制算法也可能不同。

通风系统通常需要检测室内空气质量参数(如二氧化碳浓度),并控制风机的转速和开关状态。

空调系统除了要监测室温外,还要监测室内湿度,并通过控制空调设备的运行状态来调节室内温湿度。

总之,暖通控制原理通过传感器监测环境参数,与控制设备进行交互,实现对供暖、通风、空调等系统的自动调节和操作。

通过合理的控制算法,能够提高室内舒适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与环保。

航站楼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的运行与控制

航站楼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的运行与控制

航站楼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的运行与控制蒋靖【摘要】以西南某大型机场为例,介绍航站楼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的运行与控制,以细化控制区域、航班动态区域控制、电子地图以及最小风量控制等方法进一步完善并优化控制,同时加强对系统设备的运行维护,做好季节转换期间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协调解决一些管理问题以利于空调系统的高效运行。

%With an example of a large airport in southwest China, the opera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of the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and ventilation systems in airport terminal are introduced. The control can be optimized by means of refining the control area, the flight dynamic regional control, using the electronic maps and the minimum air volume control. In addition, the reinforce of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system equipment, the completion of the necessary work during the seasonal transition period and the coordination and solution of some management issues are good for the efficient operation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期刊名称】《制冷与空调(四川)》【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6页(P199-204)【关键词】航站楼;中央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控制;提高效率【作者】蒋靖【作者单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机电设备中心成都 6102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69西南某大型机场T2航站楼于去年7月投入正式使用,该航站楼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采用指廊集中式布局,由一个主楼中央处理大厅通过连廊统领四个指廊。

某机场二期航站楼暖通空调设计

某机场二期航站楼暖通空调设计

某机场二期航站楼暖通空调设计作者:刘鹏飞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9年第11期摘要:本文介绍了某航站楼的暖通空调设计,主要包括冷热源系统、供暖系统、空调系统、通风与防排烟系统及节能自控的设计。

设计过程中结合该航站楼建筑空间高、进深大的特点,确定了围护结构体系传热系数,高大空间区域采用多种气流组织相结合的送风形式,在满足室内人员的热舒适性的同时实现了能源节约的要求。

该航站楼从竣工交付到现在已正常运行四年。

关键词:航站楼冷热源空调通风防排烟自动化中图分类号:TU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4(c)-0044-021 项目概述本工程项目位于江苏省无锡市,二期航站楼改扩建目标年为2020年,设计旅客年吞吐量为1000万人次,年起降架次约为79937架次,高峰小时旅客吞吐量3460人次,高峰小时起降架次28架次,货邮吞吐量30万t,站坪机位数27个。

新建航站楼主要用于国内普通和贵宾旅客使用,地上两层,地下一层。

一层为到达层,包括迎客大厅、行李提取厅、远机位候机厅;二层为出发层,包括值机办票大厅、安检大厅及候机厅等;局部地下层为交通衔接通道及设备用房等。

二期新建航站楼功能性总建筑面积为63430m2,建筑高度为39.200m。

集中冷热源站房于二期航站楼外独立设置。

2 围护结构参数航站楼主楼屋盖结构采用梭形桁架肋曲面网架结构,外维护结构为玻璃幕墙体系。

玻璃幕墙及金属屋面的热工性能直接影响了整个建筑围护结构能耗。

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围护结构热工参数设计如下。

外墙传热系数K=0.72W/(m2.K);外窗(含透明幕墙)传热系数K=2.3W/(m2.K),综合遮阳系数SC=0.17/0.22/0.18/0.24(东/南/西/北)。

金属屋面(非透明部分)传热系数K=0.20W/(m2.K);玻璃屋面(含天窗)傳热系数K=2.3W/(m2.K),综合遮阳系数SC=0.30。

暖通系统原理

暖通系统原理

暖通系统原理
暖通系统是指通过空气调节、供热、通风和空气净化等技术手段,提供室内舒适的温度、湿度、新风和室内空气质量的保障,以满足人们对于舒适室内环境的需求。

暖通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基于能量传递和热力学原理。

其核心目标是调节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和质量,以提供适宜的室内环境。

首先,暖通系统通过供热装置向室内输送热能。

常见的供热设备包括锅炉、热泵和电加热器等。

这些设备通过燃烧或电能转换等方式,产生热能,并通过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将热能传递给室内空气。

其次,暖通系统利用空气调节设备对室内空气进行温度和湿度调节。

常见的空气调节设备包括空调机组、风机盘管和空气处理单元等。

这些设备通过循环空气、调节制冷剂的压缩、蒸发和冷凝过程,实现对空气温度和湿度的调控。

此外,暖通系统还包括通风设备,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循环。

通风设备通常包括风机、排风扇和新风处理机组等。

这些设备通过引入新鲜空气,排出污浊空气,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质量。

最后,暖通系统还包括空气净化设备,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常见的空气净化设备包括过滤器、紫外线消毒设备和新风快速净化器等。

这些设备通过过滤、杀菌和去除有害气体等方式,
净化室内空气,保障人们的健康。

总的来说,暖通系统通过供热、空气调节、通风和空气净化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室内环境温度、湿度、新风和空气质量的控制,从而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机场航站楼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

机场航站楼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

机场航站楼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作者:杨磊来源:《砖瓦世界·下半月》2019年第11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机场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在对机场航站楼设计的过程中,暖通孔隙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本文详细介绍了航站楼内暖通空调系统运行概况,并从暖通空调设备的运行管理和系统节能改造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大型公建中如何有效降低供冷、供暖季能耗的一些节能做法和措施。

这些节能措施弥补了设计方案的不足,取得了很好的节能效果。

关键词:大型公建;暖通空调系统;舒适度;节能;热负荷随着现代科技及建筑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室内环境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建筑内部机电系统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能源利用及设备维护操作问题日益突出。

提高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并节约能源,减少人工操作并降低人力成本,成为现阶段建筑机电管理领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自动化控制技术被列为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之一。

作为交通运输建筑中的典型大型公共建筑代表,航站楼建筑中的暖通空调系统庞大而复杂,设备运行控制点位多,自控系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室内环境参数的合理性,提高了系统之间运行的安全性,提高了各个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对于合理降低建筑设备的能耗意义重大。

一、暖通空调系统的作用随着现代建筑的迅速发展,建筑环境的重要性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建筑环境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身处建筑内的人员的舒适度,而且与人员的工作效率、生产的产品质量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暖通空调系统通过调节建筑热湿环境以及室内的空气品质,满足了人们生产、生活对建筑环境的要求。

二、制定空调设备节能运行控制策略(一)空调设备与航班信息联动空调设备与航班信息联動,就是按照航班进出港的动态信息灵活调节空调设备的运行时间,既保证了有人员活动区域的舒适度,又有效降低了无人员活动区域的空调能耗。

航站楼是按照功能进行区域划分的,有迎客大厅、送客大厅、值机区域、安检区域、候机区域以及行李提取区域。

这些区域又根据国内航线和国际航线进一步区分。

暖通系统理论介绍PPT课件

暖通系统理论介绍PPT课件

湿空气,其组成成分见下表
组成成分
干空气
N2 O2 CO2 稀有气体
水蒸气
质量分数(%) 体积分数(%)
75.55
78.13
暖通 (HVAC)
采暖
给建筑物供给负荷,保证室 内温度按人们要求持续高于外界环境。
通风:(Ventilating)
•向房间送入,或由房间排出空气的过程。通常 分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空气调节(Air Conditioning)
•对房间或空间内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度 流动速度等进行调节,并提供足够量的新鲜空气
新风
初效滤网
风机 中效滤网
防火阀
循环风 盘管
挡水板
加湿段
调节阀
空调系统
4)FCU(风机盘管) Air Handing Unit的简称,其工作原理为机组通过风机不断将房间内的空气抽 取经过降温或加热之后再送入房间,以控制房间内的温度,满足人员舒适的要求。
FCU
M
热水回水管
热水进水管
M
冰水回水管
冰水进水管
空调系统
1)MAU(新风机组) Make-up Air Unit的简称,主要功用按使用环境的需求输送满足一定技术参数 的新鲜空气。工作原理是在室外抽取新鲜的空气经过除尘、除湿(或加湿)、降温 (或升温)等处理后通过风机送到室内,在进入室内空间时替换室内原有的空气。
新风
初效滤网
风机 中效滤网
防火阀
盘管
3)按供回水制式(管数)分 类
a.两管制水系统 冷水系统和热水系统采用相 同的供水管和回水管路,只有一 供一回两根水管系统。该种系统 简单,施工方便,但不能用于同 时需要供冷和供热的场所。
空调水系统

某国际机场航站楼的空调系统设计简介

某国际机场航站楼的空调系统设计简介

某国际机场新航站楼的空调设计提要:介绍了该工程的通风、空调、防排烟系统和空调自控设计,给出了空调主要设计参数、空调系统形式;设计时结合建筑特点,采用了新颖送风方式。

运行结果表明工程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航站楼空调通风设计1概况某机场二期工程——新航站楼位于某市宝安区,原航站楼北侧,跑道东侧。

图某机场二期工程——新航站楼位于某市宝安区,原航站楼北侧,跑道东侧。

图某机场二期工程——新航站楼位于某市宝安区,原航站楼北侧,跑道东侧。

为满足2005年旅客吞吐量1 200万人次的要求规划设计,二期扩建工程扩建6.6万m2的候机楼及其附属设施。

该工程平面呈⊥形,新候机楼南北长180 m,东西宽为108 m,指廊东西长350 m,宽30 m新候机楼为2层,1层为到港层(±0.000 m),2层为离港层(7.200 m),1~2层之间设一夹层(3.500 m)作为到港通道。

指廊1层为设备用房、机务用房(±0.000 m),2层为离港候机厅(7.200 m),中间夹层(3.500 m)为到港通道。

在航站楼南侧1,2层设有贵宾候机厅,在指廊的1,2层及夹层设有贵宾候机厅。

指挥中心布置在指廊端部,标高23.849 m。

二期扩建工程包括航站楼、指廊、外连廊、内连廊。

其中中央制冷机房布置在外连廊1层。

内、外连廊连接新、老候机楼,便于旅客通行,航站楼2层(7.200 m)中部为房中房式办公区,航站楼设有地下设备管道层(-2.850 m),指廊设有地下管道通行地沟。

2设计标准2.1室内主要设计参数(见表1)表1室内主要设计参数2.2通风换气次数地下室 6 h-1变压器及配电室15~20 h-1公共卫生间≥15 h-1地下水泵房 6 h-1冷冻机房1~1.5 h-1注:冷冻机房夏季设有降温空调。

3冷负荷计算的主要参数3.1每位旅客的建筑指标国内航线旅客:25 m2/人国际航线旅客:35 m2/人3.2主要冷负荷指标离港及到港区域:256 W/m2办公室:174~233 W/m2会议室:233 W/m24空调冷源与水系统4.1水系统整个扩建工程的最高点在指廊的指挥塔,高度为23.849 m,故设计上只设一个水系统。

暖通空调系统自动化在某航站楼工程中的应用

暖通空调系统自动化在某航站楼工程中的应用

暖通空调系统自动化在某航站楼工程中的应用在这种背景下,自动化控制技术被列为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之一。

作为交通运输建筑中的典型大型公共建筑代表,航站楼建筑中的暖通空调系统庞大而复杂,设备运行控制点位多,自控系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室内环境参数的合理性,提高了系统之间运行的安全性,提高了各个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对于合理降低建筑设备的能耗意义重大。

1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湖北省宜昌市,新建两层半前列式的新航站楼,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项目中的航站楼子项。

建筑面积41674.67m2。

地下两层,地上两层(局部夹层),总建筑高度23.60m。

功能为国内值机、安检、候机、到达、行李提取、交通换乘及设备用房等。

2自控系统原则本项目暖通空调自控系统首要任务是保证航站楼各个功能区域的室内空气设计参数满足设计要求,保证热湿环境相对舒适,同时使供暖、通风及空调系统的各设备均高效可靠运行,以减少维护管理的劳动强度。

其次,通过系统间的联锁控制,提供供暖、通风及空调系统之间的优化运行和能耗控制方案,提供设备运行信息,进行节能管理,并作为系统设备管理决策依据。

3自控系统范围本项目暖通自控系统对楼内各系统的运行进行集中管理,具体包括冷源系统、输配系统、空调系统及通风系统等。

暖通自控系统检测与监控内容包括参数检测、参数与设备状态显示、自动调节与控制、工况自动转换、设备联锁与自动保护、能量计量以及中央监控与管理等。

4冷源系统的监控本项目冷源采用电制冷,选择水冷离心式变频冷水机组和水冷螺杆式变频冷水机组联合运行。

根据航站楼的负荷特性、制冷站的装机容量及冷水机组台数制定运行策略,测量实际冷负荷,并根据运行策略相应地改变冷水机组制冷量,实现变频控制:改变启停台数,实现群控。

通过网关将冷源部分集成到监控系统内,以实现对冷水机组的控制,实现对温度、压力、水流状态的监视及控制。

5输配系统的监控输配系统在冷源由站房向末端输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负荷侧与冷机侧的能量平衡是空调输配系统控制的首要任务。

机场航站楼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

机场航站楼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

机场航站楼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摘要:我国大多数机场航站楼均采用大进深、大空间的钢结构玻璃幕墙结构,大大增加了空调系统的能耗。

有关资料统计表明,机场航站楼空调能耗是一般公共建筑能耗的3倍左右。

所以,在机场航站楼建设中,设计者需要改进空调系统,通过节能设计的应用,在保证航站楼舒适度的同时,降低系统能耗。

关键词:机场航站楼;空调系统;节能设计前言航空公司航站楼主要负责为旅客提供候机、值机等服务,是旅客出行和到达的主要场所,需要完善的空调系统,创造舒适的空间环境。

因此,本文以机场航站楼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节能设计和整体优化分析,以供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参考。

1机场航站楼空调的节能设计要点1.1空调参数的科学设置航站楼空调系统设计时,设计人员要保证航站楼内的温湿度、新风量等参数符合舒适度要求。

鉴于机场航站楼的局部结构和局部空间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设计者需要结合机场航站楼的实际情况,科学地设定设计参数,确保空调系统的性能达到规范要求。

具体地说,在航站楼的走廊、走道等不能长时间停留的区域,设计人员可适当降低其冬季温度,适当提高其夏季温度,提高幅度控制在1-2℃以内;在值机、候机等人群密集、时间较长的区域,可适当增加新风量,避免旅客产生闷热、不舒服的感觉。

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在空调系统加热时,当室内温度降低1℃时,整个空调系统的能耗将下降5%-10%;在空调系统加热时,当室内温度升高1℃时,整个空调系统的能耗将下降8%-10%。

可见,科学地设定空调参数是降低能耗的关键。

1.2引进先进的空调系统设计人员需要在合理设置空调参数的同时,引进先进的空调系统,以提高其结构和性能,达到节能的目的。

从现有的技术水平来看,新型空调系统有很多种,设计者可以根据航站楼的实际情况和气候条件,选择最优的空调系统,达到节能设计的目的。

本论文主要分析了溶液除湿系统,该系统采用温湿分控法,与显热处理相结合,对空调系统中的新风进行处理,具有高效节能、健康等优点。

7.3 车站暖通空调系统的设备及控制

7.3 车站暖通空调系统的设备及控制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
Urban Rail Transit Station Equipment
模块七
车站暖通空 调系统
模块七:车站暖通空调系统
01 车站暖通空调系统概述 02 车站暖通空调系统的分类、功能及组成 03 车站暖通空调系统的设备及控制
7.3 车站暖通空调系统的设备及控制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暖通空调系统是一个拥有大量设备的系统,不同的设备起着 不同的作用,共同实现暖通空调系统的功能。
7.3 车站暖通空调系统的设备及控制
一、空气热湿处理设备 2.空气热湿处理设备的组合形式
(2)组合式空调机组。箱内的各种设备可以根据空 气调节系统的组合顺序排列在一起,以便能实现各 种空气的处理功能。其分段主要有回风段、混合段、 预热段、初效过滤段、表冷段、喷水段、蒸汽加湿 段、再加热段、送风段、热回收段、消声段和中间 段等。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分段越多,设计选配越灵 活,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应用场所将所需分段 进行组合。
7.3 车站暖通空调系统的设备及控制
一、空气热湿处理设备 1.空气热湿处理设备的种类
(2)表面式换热器。用表面式换热器处理空气时,工 作介质通过换热器的金属表面与空气进行热湿交换,而不 直接和被处理的空气接触。通入热水或蒸汽,可以实现空 气等湿加热过程的表面式换热器,称为空气加热器;通入 冷冻水或制冷剂,可以实现空气等湿冷却或减湿冷却过程 的表面式换热器,称为空气冷却器(简称表冷器)。
7.3 车站暖通空调系统的设备及控制
一、空气热湿处理设备 1.空气热湿处理设备的种类
从结构上划分,空气过滤器一般有板式(抽屉式)空气过滤器和袋式空气过滤器两种。若空气过滤 器的滤料上积尘太多,则空气的流动阻力会变大,空气过滤器前、后的压差将增大。若压差超过一定限 值,则应对空气过滤器进行拆换清洗。

暖通系统工作原理

暖通系统工作原理

暖通系统工作原理
暖通系统是指为室内提供舒适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和舒适的室内环境而设计的一套系统。

暖通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供暖原理:暖通系统通过供热设备(如锅炉、热泵、电加热器等)将热能传递到室内空气中,提供室内温暖的环境。

供暖方式通常有水暖、气暖和电暖等。

2.通风原理:暖通系统通过通风设备(如风机、排风扇等)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同时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

通风系统还可通过空气过滤器过滤空气中的灰尘、颗粒物和污染物,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3.空调原理:空调是暖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冷设备(如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将室内热量排出,并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

空调系统还可利用热泵技术实现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的功能。

4.管道系统:暖通系统中的管道系统用于输送热水、冷水、空气等,将能量传递到不同的室内区域。

管道系统还可以配备温控阀、风阀等装置,实现温度和风量的调节。

5.控制系统:暖通系统的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监测室内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CO2浓度等),根据设定值自动调节供暖、通风和空调设备的运行,实现室内环境的
舒适化。

基于以上原理,暖通系统能够根据室内环境和需求自动控制供暖、通风和空调设备的运行,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和节能效果。

同时,不同类型的建筑和场所可以根据具体的条件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暖通系统设计和方案。

大型航站楼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节能措施研究

大型航站楼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节能措施研究

大型航站楼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节能措施研究摘要:航站楼是机场的重要地标,也是机场的主要能源消耗单位。

航站楼全年能耗高,运营成本高,能源成本约占机场运营总成本的25%。

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是终端建筑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

降低候机楼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对机场节能和建设绿色环保机场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暖通设计方案对降低暖通系统的能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航站楼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节能相关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航站楼;暖通空调设计;节能1工程概况某国际机场位于长江口沿海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国际机场之一。

机场空调采用区域供冷采暖的形式,此大型的暖通空调系统在我国的公共建筑中并不多见。

该机场的能源消耗十分巨大,两个终端建筑的年用电量为数亿千瓦时,其中,暖通空调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58%。

因此,如何利用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以达到合理的用能显得十分重要。

2航站楼暖通空调系统概况机场的主要建筑包括T1和T2两个航站楼,一个综合区。

其中T1航站楼由主楼和候机长廊两大部分组成,均为三层结构,由两条通道连接,面积达28万m2。

T1航站楼的候机楼内的商业餐饮设施和其他出租服务设施面积达6万m2。

T1航站楼的(±0m)处的底层为到达大厅,下层(6m)为旅客到达区,上层(12m)为旅客出发;长廊的北侧为国内航班区,南侧为国际航班区。

T2航站楼采用多层式结构,由主楼(办票)、连接廊(联检)、长廊(候机和登机)三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为48万m2。

该机场的空调系统采用区域供冷供热的形式,分别设立了T1和T2两个能源中心。

T1能源中心负责T1航站楼和综合区的供能,供冷供热半径为2.6km。

其中T1航站楼的冷负荷为50MW,热负荷为40MW;综合区的总面积为31万m2,冷负荷为32.8MW,热负荷为20.8MW。

T1能源中心采用以电制冷为主体、部分汽、电、热泵联供的方式,配置了4台14MW,2台4.2MW的离心式水冷冷水机组和4台蒸汽双效吸收式冷水机组,1台4MW的燃气轮机发电机,3台30t/h和1台20t/h的火管蒸汽锅炉,1台11t/h余热锅炉。

西南某航站楼暖通系统与控制概述

西南某航站楼暖通系统与控制概述

西南某航站楼暖通系统与控制概述摘要:中央空调系统在大型设施中的应用越来越多。

本文介绍了西南某机场的航站楼的中央空调系统的基本情况,航站楼暖通系统末端概况和暖通系统的控制方式。

关键词:空调系统;自动控制;暖通末端1西南某航站楼暖通系统介绍1.1 航站楼概述西南某机场的航站楼总面积近30万m2,由机场主楼大厅,四条指廊,和指廊之间的连廊组成,东西和南北各长440m和800m,楼宇的支撑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顶设计为网壳和斜拱混合钢架结构部。

该机场航站楼设计年旅客容量为3200万人,在该航站楼投入使用后,机场总面积扩展为50万m2,停机位总数扩张为146个,将该机场的服务保障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1. 2航站楼空调系统(1)空调冷热源根据西南某市目前水力发电为主,天然气供应充足的能源现状,针对机场建筑的特点和要求,结合机场管理部门对航站楼运行管理的经验,经前期论证,在本项目中采用直燃式冷热水机组与离心式冷水机组的供热、供冷方式,空调冷热源中心独立修建。

(2)空调水系统空调水系统采用变流量三次泵系统。

夏季空调冷冻水供应与冬季空调热水供应合用管网。

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为6/12℃,热水的供、回水温度为45/37℃。

一、二次泵均设于能源中心内。

[1]根据输送压力的差异、机房布置位置及系统管理等因素,航站楼共分为十六个三次泵环路,设有C3-1~C3-16共计十六组三次泵组,每组三次泵组均为三台卧式离心泵(两用一备),分别设置于地下室和指廊0.000m标高的机房内。

三次泵采用比例压差控制的变频调节,使近端用户能充分利用二级泵系统的富裕压头,减少输送能耗。

空调水系统利用落地式膨胀水箱定压、补水,定压补水装置设于能源中心。

1. 3空调系统自动控制各三次泵采用比例压差控制的变频调节,监测三次泵入口处空调供回水管间的压差与本三次泵组所负担最不利环路的压差,通过计算,调节三次泵的运行频率;当二次泵的剩余压头能满足三次泵环路最不利点的需用压差时,则停止三次泵运行,开启旁通阀,使近端用户能充分利用了二级泵系统的富裕压头,减少输送能耗。

暖通自动化控制

暖通自动化控制

暖通自动化控制暖通自动化控制是指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对建筑物内部的供暖、通风、空调等系统进行监控和控制的过程。

在现代建筑中,暖通系统是保障室内舒适度和能源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减少人工干预和管理成本。

一、系统概述暖通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监控系统组成。

传感器用于感知室内外的温度、湿度、CO2浓度等参数,执行器用于控制暖通设备的开关、调节阀等,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和预设的控制策略,对执行器进行控制,监控系统用于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和参数,提供远程控制和故障诊断功能。

二、控制策略1. 温度控制:根据室内外温度差异,调节供暖设备的运行状态,保持室内温度在舒适范围内。

2. 湿度控制:通过调节通风设备的运行状态,控制室内湿度,避免湿度过高或过低对人体健康和建筑物造成的影响。

3. CO2控制:根据室内CO2浓度,调节通风设备的运行状态,保持室内空气质量良好。

4. 时间控制:根据不同时间段的需求,调整供暖、通风、空调设备的运行模式,实现能耗优化。

5. 故障诊断:通过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和参数,发现故障并及时报警,提供故障诊断和维修建议。

三、系统特点1. 精确控制: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的精确配合,可以实现对室内环境参数的精确控制,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2. 能耗优化:根据不同时间段和需求,智能调节供暖、通风、空调设备的运行模式,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远程监控:通过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和参数,提供远程控制和故障诊断功能,方便运维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

4. 自适应调节:根据室内外环境的变化和用户需求的变化,自动调节系统运行状态,提供个性化的舒适度和能效。

5. 安全可靠:系统具有完善的安全保护措施,如电气隔离、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确保系统运行安全可靠。

四、应用领域暖通自动化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物,包括住宅、办公楼、商业中心、医院、学校等。

暖通设计-某机场暖通设计

暖通设计-某机场暖通设计

一.设计说明1.项目概况与设计内容1.1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某市,总建筑面积为116788m2(含地下附属工程建筑面积16823m2),建筑物地下一层、地上共三层(局部有夹层),各层主要建筑功能如下:地下一层为与枢纽连接的换乘通道、地下机房及管线共同沟;一层为迎客厅、行李提取厅、行李机房、远机位候机、VVIP及站坪用房;二层为到达通道、中转、端头候机区、办公、TOC区;三层为办票厅、安检区、候机区、头等舱候机、办公;局部夹层为VIP候机区。

1.2设计内容设计范围为本项目内空调系统、通风系统及消防防排烟系统。

2.设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浙江省)DB33/1036-2007《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97《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某市YQ机场新建航站楼项目消防设计专家评审会会议纪要》 2012年12月20日3.设计内容3.1设计参数3.1.1室外空调设计参数夏季:夏季空调干球温度33.8℃湿球温度28.3℃夏季通风温度31.5℃风速 2.0m/s 风向 C ESE冬季:冬季空调干球温度 1.4℃相对湿度76% 冬季通风温度8℃风速2.9m/s 风向 C NW3.1.2主要房间室内空调设计参数及相关指标主要房间夏季冬季人员密度照明/设备新风量噪声值温度℃相对湿度% 温度℃相对湿度% m2/人W/m2m3/h.P dB(A)迎客厅25 55 20 40 3.6 8/10 25 ≤50 行李提取厅25 55 20 40 3.6 8/10 25 ≤50办票厅25 55 20 40 3.6 8/20 25 ≤50安检区25 60 20 40 1.5 9/20 20 ≤50候机区25 55 20 40 1.8 9/10 20 ≤50到达通道25 55 20 40 3.6 8/5 25 ≤50 远机位候机25 55 20 40 1.8 8/10 20 ≤50 商业25 55 20 40 6.25 16/30 25 ≤50餐饮25 60 20 45 2.5 11/10 25 ≤50VVIP 25 55 20 45 8 15/20 30 ≤45 VIP/头等舱25 55 20 45 6 15/20 30 ≤45 办公25 55 20 40 5 9/20 30 ≤45注:上述参数为设计计算参数3.2空调冷热源及水系统3.2.1 空调冷、热负荷除需设置独立空调系统的区域(如移动机房、电信机房、高低压配电室、UPS机房、消防及BA控制室、TOC区域、安检信息机房、VVIP区域等)外,经计算夏季空调设计冷负荷为17528kW,单位建筑面积冷负荷指标为152.1W/m2;冬季空调设计冷负荷为8453kW,单位建筑面积热负荷指标为73.3W/m23.2.2空调冷热源形式a. 本项目空调冷热源设置在陆侧能源中心(非本项目范围)。

中国民航西南区域管制中心暖通设计

中国民航西南区域管制中心暖通设计

中国民航西南区域管制中心暖通设计
常世钧
【期刊名称】《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年(卷),期】2011(030)006
【摘要】中国民航西南区域管制中心是一个具有一定特殊性和代表性的工程,项目功能需求复杂,工艺要求特殊而严格,对于空调系统设计是一个挑战。

本文结合该工程的功能需求详细分析和介绍了该工程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对于以后从事类似工程的设计具有典型的参考意义。

【总页数】4页(P101-104)
【作者】常世钧
【作者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3
【相关文献】
1.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西南分公司 [J],
2.西南航招收中国民航史上首批藏族大学生飞行学员30名优秀藏族小伙通过初选面试 [J], 曾进
3.论西南空管局区域管制中心信息化综合楼的实现\r——以电话、办公网、互联网和生产数据等业务为例 [J], 叶晨
4.中国民航将建三大区域管制中心 [J],
5.论西南空管局区域管制中心信息化综合楼的实现——以电话、办公网、互联网和生产数据等业务为例 [J], 叶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1_西塔暖通系统维护管理

21_西塔暖通系统维护管理

西塔暖通系统维护管理第一部分西塔暖通系统概述 (2)第二部分维护管理的重要性 (4)第三部分定期检测与评估 (6)第四部分故障诊断与修复 (8)第五部分节能减排策略 (11)第六部分法规标准遵循 (13)第七部分培训与技术支持 (15)第八部分案例研究与经验分享 (19)第一部分西塔暖通系统概述# 西塔暖通系统维护管理引言随着建筑节能与环保要求的提升,西塔暖通系统(HVAC)作为现代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维护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对西塔暖通系统进行概述,并探讨其维护管理的关键点。

西塔暖通系统概述西塔暖通系统(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简称 HVAC,是提供室内舒适环境所必需的设备,它包括供暖、通风、空调及制冷四个子系统。

这些系统协同工作,以控制室内的温度、湿度、清洁度和气流速度,从而确保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 供暖系统供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热能传递到室内空间,以保持适宜的温度。

常见的供暖方式有:热水供暖、蒸汽供暖、热风供暖以及辐射供暖等。

其中,热水供暖因其效率高、运行稳定而被广泛采用。

# 通风系统通风系统负责室内外空气的交换,以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它主要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方式。

自然通风依靠门窗的开闭实现空气流通;机械通风则通过安装风机等设备强制进行空气置换。

#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用于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以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空调系统可分为集中式空调系统和分散式空调系统。

集中式空调系统适用于大型建筑,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较好的温湿度控制效果;而分散式空调系统则更适用于小型或特殊场所。

# 制冷系统制冷系统主要用于降低室内温度,以满足高温环境下的需求。

制冷系统通常与空调系统结合使用,以提供更全面的温湿度调控。

制冷方式主要有压缩式制冷和吸收式制冷两种。

维护管理的重要性西塔暖通系统的维护管理对于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寿命、提高能效以及保证室内环境质量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某航站楼暖通系统与控制概述
发表时间:2018-07-19T15:06:58.34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作者:嵇境成
[导读] 在该航站楼投入使用后,机场总面积扩展为50万m2,停机位总数扩张为146个,将该机场的服务保障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机电中心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中央空调系统在大型设施中的应用越来越多。

本文介绍了西南某机场的航站楼的中央空调系统的基本情况,航站楼暖通系统末端概况和暖通系统的控制方式。

关键词:空调系统;自动控制;暖通末端
1西南某航站楼暖通系统介绍
1.1 航站楼概述
西南某机场的航站楼总面积近30万m2,由机场主楼大厅,四条指廊,和指廊之间的连廊组成,东西和南北各长440m和800m,楼宇的支撑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顶设计为网壳和斜拱混合钢架结构部。

该机场航站楼设计年旅客容量为3200万人,在该航站楼投入使用后,机场总面积扩展为50万m2,停机位总数扩张为146个,将该机场的服务保障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1. 2航站楼空调系统
(1)空调冷热源
根据西南某市目前水力发电为主,天然气供应充足的能源现状,针对机场建筑的特点和要求,结合机场管理部门对航站楼运行管理的经验,经前期论证,在本项目中采用直燃式冷热水机组与离心式冷水机组的供热、供冷方式,空调冷热源中心独立修建。

(2)空调水系统
空调水系统采用变流量三次泵系统。

夏季空调冷冻水供应与冬季空调热水供应合用管网。

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为6/12℃,热水的供、回水温度为45/37℃。

一、二次泵均设于能源中心内。

[1]根据输送压力的差异、机房布置位置及系统管理等因素,航站楼共分为十六个三次泵环路,设有C3-1~C3-16共计十六组三次泵组,每组三次泵组均为三台卧式离心泵(两用一备),分别设置于地下室和指廊0.000m标高的机房内。

三次泵采用比例压差控制的变频调节,使近端用户能充分利用二级泵系统的富裕压头,减少输送能耗。

空调水系统利用落地式膨胀水箱定压、补水,定压补水装置设于能源中心。

1. 3空调系统自动控制
各三次泵采用比例压差控制的变频调节,监测三次泵入口处空调供回水管间的压差与本三次泵组所负担最不利环路的压差,通过计算,调节三次泵的运行频率;当二次泵的剩余压头能满足三次泵环路最不利点的需用压差时,则停止三次泵运行,开启旁通阀,使近端用户能充分利用了二级泵系统的富裕压头,减少输送能耗。

[2]由于各空调末端设备的水压降存在差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供回水管道的走向可能变更造成局部阻力变化,为保证三次泵变频信号准确,应在空调水管施工完毕后以测量的方式确定最不利环路,以其压差作为三次泵频率调节的依据。

空调末端除风机盘管由空调房间直接控制开关外,所有的空调机组、新风机组均采用总控室远程启停,机房设就地检修开关。

根据民航二所工艺要求,弱电间用空调设备和室内设计参数均远程监控。

各变风量系统静压设定点的位置应通过实测确定。

各空调系统除在回风管上设置温度、湿度测点外,还在重要和典型区域设置测点实时监测室内环境参数。

[3]
由于各空调末端设备的水压降存在差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供回水管道的走向可能变更造成局部阻力变化,为保证三次泵变频信号准确,应在空调水管施工完毕后以测量的方式确定最不利环路,以其压差作为三次泵频率调节的依据。

2 航站楼控制管理探讨
2.1 航站楼暖通系统末端概况
航站楼中央空调的楼控系统采用的是Honeywell 的ComfortPointTM 系统,构成纯BMSCnet 网络系统结构,ComfortPointTM 系统的作用是对航站楼的中央空调服务区域数据采集,自动控制,自动报警,是航站楼中央空调系统的核心。

有利于航站楼的中央空调系统的设备检修,控制管理和减少能耗。

中央空调系统采用的是组合式空调,顾名思义是将空气的净化,制冷,风量等组合在一台空调机组内部,从组合式空调回风进来的空气经过组合式空调处理过来由组合式空调的风机送到各个空调末端。

[4]空调的送风方式分为侧送、孔板送风、散流器平送和下送、喷口送风、条缝送风几种方式。

对于回风口的设置,如果该区域对噪声和空气的干净与否不是很要求,可以设置集中回风口。

航站楼的组合式空调系统包括800多个末端VAV控制设备、260多台组合式空调和通风管路上的传感器,风阀和静压箱等。

在一些较为空旷的区域比如值机大厅,行李提取大厅等位置定风量送风系统,在一些空间较小的区域比如办公区、VIP/CIP等位置用的是VAV空调系统。

气流组织根据各自对的空间特点分别采用上送风上回风、侧送风下回风、侧送风上回风、罗盘箱送风等方式。

2. 2 暖通系统的控制方式
楼宇自动化系统是对建筑物内的电力、照明、空调、冷冻、给排水、消防、保安、广播、通信、汽车储存、电梯、客房住宿等,进行全面的监视和控制,同时,收录、记录、保存及管理各系统的重要信息和数据,使之具备节能管理及安全运行的能力。

机场的航站楼的楼宇自控系统是Honeywell 的EBI楼宇系统,利用该系统实现了对现场的暖通系统的全面监控。

1.组合式空调的控制措施
实际运行中的暖通系统真正的按照设计的状态运行的情况是很少的,因为中央空调的服务情况受着外界的温度变化、服务区域的要求等方面的影响。

[5]所以暖通系统的设计之初和实际运行中需要将外界的环境变化和房间内的负荷大小考虑在内,要考虑暖通系统如何设计才能既顾全节能的要求又能满足服务的要求。

暖通系统的组合式系统的控制方式有定风量控制方法和变风量控制方法,变风量控制方法又包括定静压控制方法、变静压控制方法和总风量控制方法。

在T2航站楼内的暖通系统采用了以上控制方法中的总风量、定风量和定静压控制方法。

对于定风量系统,在前期的未正式运行时期,要确保整个暖通系统的总风量和设计风量差值不大于10%,而后再分别按照设计风量调试各个风口的风量,用此办法确定组合式空调的正式的运行频率,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查看效果,再进行微调。

当前的T2航站楼的定
风量系统的组合式空调的大部分运行频率是在40Hz 至45Hz 之间。

对于组合式空调的变风量系统的定静压的调试,从理论上来说,VAV设备按照室内服务的要求调节空调送风的开度,组合式空调的运行频率由定静压传感器的参数来控制。

但是在日常的组合式空调运行时候,定静压控制的每个VAV的设备服务的对象千变万化,压力传感器的在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安装位置和传感器的完好率影响着每套VAV设备的服务质量。

对于变风量系统的总风量控制来说,因为大而空旷的区域总风量是不变的,而一些办公区域的变风量设备随着服务区域的温度变化和服务对象的需求而变化,并以此调节着组合式空调的运行频率。

从理论上来说定风量的控制和总风量的控制都是依据需求值和回风温度的差值来调节冷冻水的开度,定静压控制则是依据需求值和送风温度的差值来调节冷冻水的开度。

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的准确性也是影响水阀开度的一个因素,所以比对了实际的温度参数取样和楼宇控制软件上反应的温度参数,对楼宇控制软件上的温度进行修正,确保温度传感器的精度和准确性在可控范围内。

2.楼宇控制系统中的设备监控
关于组合式空调的控制应遵循两点1、温度控制器应使用PI以上的控制器,水阀的类型使用百分比类型。

2、控制器和传感器的位置分开设置,控制器的位置应该位于组合式空调的机房里面,而传感器的位置应位于服务区域的房间内。

图3-2是组合式空调的监控界面。

如图所示,楼宇控制界面的对于空调机组的监控项目有:过滤器的报警显示,冷冻水水阀的状态、送回风温度,机组内二氧化碳浓度、机组运行频率等项目。

图2-1 组合式空调机组监控界面
图3-3是VAV的系统监控画面,如图所示VAV系统的楼宇监控项目有房间温度,房间温度设定和实际阀位反馈。

图2-3 变风量末端装置监控界面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 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 [ M]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3-24.
[2]高庆龙,冯雅.成都双流国际机场T2航站楼节能计算报告书[R].四川成都: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9:3-4.
[3]王钊.珠海机场候机楼空调系统设计[J].暖通空调,1997,27(5):67-70.
[4]张利娜.浅析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6):125-130.
[5]杨明皓.中央空调节能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9(30):54-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