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法灸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法灸法
**刺灸法包括各种刺法和灸法,主要论述针刺和艾灸
等治疗方法的实施手段及其基本理论。这是针灸治疗的具体操作技术,为针灸临床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得气:称,气至,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
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又名针感。行针的手法可分为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
**毫针的结构可分为5个部分,即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
①.单手进针法②.双手进针法③.管针进针法
补法,是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
泻法,是泛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
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拇食指捻转时,补法须以大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为主;泻法须以大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为主。”提插补泻: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1).晕针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
原因多见于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可因精神紧张、体质虚弱、过度劳累、饥饿,或大汗、大泻、大失血之后,或体位不适,以及施术手法过重,而致针刺时或留针过程中发生此症。
症状患者突然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出冷汗,恶心欲吐;精神痿倦,血压下降。脉沉细。严重者会出现四肢厥冷,神志昏迷、二便失禁,唇甲青紫,脉细微欲绝。
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已刺之针迅速起出,让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开衣带,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到,给予热茶或温开水饮之,糖水亦可,一般可渐渐恢复。
预防主要根据晕针发生的原因加以预防,对于初次接受针灸治疗和精神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工作,以消除疑虑。
2).滞针滞针是指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
均感困难,而患者则感觉疼痛的现象。
原因患者精神紧张,或因病痛或当针刺入腧穴后,患者局部肌肉强烈收缩;或行针手法不当,向单一方向捻针太过,以致肌肉纤维缠绕针体所致。若留针时间过长,有时也可出现滞针。
现象针在体内,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患者痛不可忍。
处理若因患者精
神紧张,或肌肉痉挛而引起的滞针,可嘱其不要紧张,医者用手指在邻近部位作循按动作,或弹动针柄,或在附近再刺1针,以宣散
气血、缓解痉挛。若因单向捻转而致者,须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
预防对于初诊患者和精神紧张者,要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进针时应避开肌腱,行针时手法宜轻巧,不可捻转角度过大,或单向捻转。若用搓法时,应注意与提插法的配合,则可避免肌纤维缠绕针身而防止滞针的发生。
**针灸的注意事项:①.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
行针刺。
②.妇女怀孕3个月以内者,不宜针刺其小腹部的腧穴。
③.小儿囱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④.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不宜针刺。
⑤.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⑥.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肿大、心脏扩大、肺气肿等患者更应注意。
***灸,灼烧的意思。灸法是指利用某些燃烧材料,熏灼或温熨体表一定部位,通过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针灸的作用:1).温经散寒2).扶阳固脱3).消瘀散结4).防病保健
1).艾炷灸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之上,用拇、食、中三指边捏边旋转,把艾绒
捏紧成规格大小不同的圆锥形艾炷。小者如麦粒大,中等如半截枣核大,大者如半截橄榄大(见图)。
①.直接灸又称明灸、着肤灸,即将艾炷直接置放在皮肤上施灸的一种方法(见图)。
②.间接灸又称隔物灸、间隔灸,即在艾炷与皮肤之间隔垫上某种物品而施灸
的一种方法.
2).艾卷灸
又称艾条灸。即用桑皮纸包裹艾绒卷成圆筒形的艾卷,也称艾条,将其一端点燃,对准穴位或患处施灸的一种方法。
3).温针灸
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针刺留针,又须施灸的疾病。在针刺得气后,将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约2cm的艾卷施灸,或在针尾上搓捏少许艾绒点燃施灸,直待燃尽,除去灰烬,再将针取出。4).温灸器灸
温灸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施灸的器具,用温灸器施灸的方法称温灸器灸,临床常用的有温灸盒和温灸筒。
**拔罐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